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韩警官-第2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ps:各位兄弟姐妹,提前几个小时,预先祝大家新年快乐~~新的一年大吉大利,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第六百一十四章 “跑官要官”

    “不是我一个人功劳,为快侦快破,最多时投入200多警力,我只是指挥,在一线的同志才辛苦。”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指挥不好,下面人再辛苦也没用。再说这是去香港,虽然回归了,其实跟出国差不多,一般人能办成这样的事?”

    老卢喝了一口茶,感叹道:“人就是靠机遇,你在南港破的毒案大不大?涉案金额不比这个案子少,影响力没法儿比!涉及到一个县能否稳定,省委限期破案,省领导重视,所以你就能露脸,能立大功。”

    话糙理不糙,韩博不禁笑道:“这倒是。”

    “不过这么一来,也不见得是什么好事。我对公安太了解,能干事能破案的同志,只要是领导都不会轻易放精兵强将走,要是个个都调走,以后遇到难啃的大案要案谁上?省领导看你会破案能破案,以后肯定会让你破案,不会让你干其它工作。好不容易跳出公安系统,当上县委副书记,结果因为一个案子又回到解放前。”

    老卢很惋惜,在他心目中级别再高、警衔再高的公安依然是公安,只有在党委政府任职才是领导干部。

    良庄人都这样,韩博早习惯了,笑道:“卢书记,以前是没干过公安局长,现在不但干过公安局长,而且干过县领导,发现还是当一个破案的警察好。遇到的每个案子都不一样,有挑战性,案子破了有成就感,而且事情少。”

    “也就你这么想,人各有志,你喜欢当公安又不是一天两天。”

    老卢恨铁不成钢地瞪了他一眼,话锋一转:“韩博,你有你的机遇,别人有别人的机遇,关书记和王县长上午去地委开了个会,地委领导传达了几个精神,一是县领导班子分工,二是经济建设,说是经济建设,其实还是人事。”

    “什么人事?”

    “东西部干部交流挂职,要交流一个干部去思岗,要从思岗交流一个干部过来。我对思岗情况熟悉,他们想要一个能干的,从地委一回来就找我和晓蕾,想请我们推荐个人选,再帮着去思岗做做工作。”

    关书记和王县长晚上吃饭时说得很清楚,丈夫在雨山呆不了多久,交流挂职其实是为他调走做准备。

    李晓蕾真舍不得离开雨山,又不想耽误丈夫前程,轻声道:“我打电话问过罗书记,他说知道这个事,市委跟他谈过。这不同于一般的援疆援藏,这是在国…务…院扶贫办都挂过号的东西部对口支持、结对帮扶,在交流挂职干部人选上,市委会尊重县委的意见。”

    “那不就行了,思岗能干的干部不少。”

    “这边条件艰苦,为保证政策的延续性,一来至少干五年,人家在思岗是副处级,过来同样是副处级,谁愿意?强扭的瓜不甜,要是交流一个心不在这儿的,还不如不交流。”

    “这是组织部门考虑的问题,我们讨论这些有什么用?”

    老卢诡秘一笑:“韩博,我是这么想的,雨山这边的工作,你做了不少,我和晓蕾也做过,这里应该算我们的第二故乡,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协助雨山县委县政府把第二故乡建设好。这个交流挂职人选对雨山经济建设又非常重要,虽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但这件事我们不能不管。”

    你一个退休老干部,居然管两个省的事。

    韩博彻底服了,苦笑着问:“卢书记,您是怎么打算的?”

    “我发现两个县的领导都钻了牛角尖,不能为交流挂职而交流挂职,交流挂职只是手段,发展雨山经济,让60万雨山人民脱贫才是目的。为什么非要交流挂职,为什么不能跟你一样直接调一个能干的过来。”

    “挂职五年都不太乐意,调过来人家就愿意了?”

    “副处级当然不太乐意,正科呢?”

    原来埋伏打在这儿,他的老毛病又犯了,显然打算借这个机会帮良庄干部找出路。

    韩博反应过来,似笑非笑问:“陈文兵?”

    老卢点点头,不无得意地笑道:“陈文兵有能力有资,跟焦汉东不相上下,只是一直没机遇。不是我卢惠生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能在我良庄干好镇党委书记的人,不管去哪个地方都能干一个副县长,而且是常务的!”

    牛皮吹大了!

    中国什么都缺,唯独不缺人,有能力的干部多了,不管你良庄有。

    提拔一个韩博,紧接着是焦汉东,老卢现在一心想把留在思岗永远无缘副处的陈文斌送上县领导岗位,拍拍茶几:“韩博,我跟罗红新书记在电话里谈过,他态度明确,思岗县委乃至南港市委都没问题。作为县…委书记,谁不希望手下干部有前途?

    雨山这边,我跟瑞龙书记和继发县长也谈过,继发县长去良庄考察过,陈文斌这次又随团来过雨山,瑞龙书记对他印象也不错,思岗第一大镇的镇党委书记,印象深刻。他们明天再去地委,看能不能促成这件事。

    不过这件事呢,你的态度很重要,毕竟交流也好,正式调动也罢,把人调过来是接替你的,这件事好像也是省政法委林书记提出来的。你跟林书记能说上话,只要你再使把劲儿,这件事基本上就成啦!”

    “跑官要官?”

    “什么跑官要官,这是为了雨山的经济建设,这是扶贫,这是实际工作需要!”

    帮人跑官韩博不太乐意,不过老卢的话有一番道理。

    从思岗调人过来是接替自己的,这个人选比新任公安局长都重要,必须能干,必须能踏踏实实在雨山干,一心一意把雨山经济搞上去。

    陈文兵和焦汉东一样长期在乡镇工作,经验丰富,并且对陈文斌而言这真是一个机会,要是能调到雨山来出任县领导,他会全力协助关书记、王县长把雨山经济搞上去。

    “好吧,今天太晚,明天我给黄秘书打电话,这种事不知道怎么开口,先问问黄秘书的意思。”

    “说定了,我等你信儿。”

    …………

    ps:再次给各位兄弟姐妹拜早年!

    同时感谢“好书就追”兄弟的万币打赏,感谢“youlb”、“蓝奇冰”、“狼群vs”、“章台柳77”、“亲爱的好吗”、“云上红莲”、“永远的天蝎座”、“照在树上的阳光”等书友打赏,过年了,给我打赏,谢谢!(未完待续。。)

第六百一十五章 “跑官要官”(二)

    柳西北路28号,与良庄工业园的企业一样,是一片看上去很气派的厂房。

    唯一不同的是厂区分成两大块,生产制造两种风马牛不相及的产品,东边生产制造电器开关,东大门外的大理石上刻着“信达电器(南港)股份有限公司”。西边生产农药,紧邻柳下河的西大门上,挂着“欧贝克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牌子。

    办公楼只有一栋,信达公司老总就是欧贝克公司老总,信达公司的会计同样是欧贝克公司的会计,不知道客户来洽谈业务,会不会以为这家公司有问题!

    两个瘾君子想一出是一出,他们的父亲居然同意他们瞎胡闹。

    每次来这里,王燕都觉得有钱人的世界真搞不懂,甚至觉得有些好笑,不过今天不是来找杨家兄弟的,而是找他们的“监护人”、良庄回头浪子的典范、这两家公司的副总裁李固。

    杨家兄弟是重点监管的吸毒人员,管段民警三天两头往这儿跑,门卫习以为常,看见警车就开门。

    王燕把车开到办公楼前,没下车,掏出手机打了个电话。

    不一会,李固快步跑下楼。

    这人啊,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以前他是人见人厌的贼猴子,现在是天天打领带,出门开轿车的李总,三天两头去管委会、镇里甚至县里开会,再也没人瞧不起他。

    “王教导员,上去坐会儿呗。”

    “不上去了,搞一天一夜,刚搞完,早点回去休息。”王燕笑了笑,打开副驾驶前的储物格,取出一个信封往他手里一塞。

    “这是干什么?”李固捏了捏,一脸不解。

    “你提供线索,怎么能没奖金,良庄不能跟市区比,基层派出所更不能跟分局市局比,别嫌少。”

    前天几个小时候一起玩的狐朋狗友在一块喝酒,无意中听说有人在良庄设赌,玩得挺大。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可能是“职业习惯”,李固当时装着没在意,从富贵大酒店一出来就给王燕打了个电话。

    小赌这种事免不了,设赌局,一场赌下来输赢几十万的良庄以前真没有。

    王燕觉得应该查查,安排治安队民警和几个协警盯了他那几个小时候的狐朋狗友几天,果然发现有人聚赌,玩得是良庄之前没人玩过的“二八杠”,输赢特别快,而且可以外围下注。

    组织警力,一举抓获参赌人员二十多个,缴获毒资30多万元,在良庄堪称大案,治安案件中的大案!

    他以前是线人,提供线索当然要有点奖金。

    案子办完,王燕跟所长一商量,决定给一点,让他去所里拿不合适,正好下班,干脆送过来。

    换作以前,李固只会嫌少不会嫌多。

    现在不是以前,现在是堂堂的两个公司副总,是良庄有头有脸的人。更重要的是,现在收入不低,犯不着为这点钱自降身份。

    李固把信封往车里一扔,笑道:“王教导员,我就是打个电话,既没跟也没去蹲墙根儿,举手之劳,再说又不是外人,别这么客气。”

    “该你的就是你的。”王燕倍感意外,捡起信封,又拿出一张收据让他签收。

    “用不着这么客气,王教导员,你这样就是不把我当朋友。”

    “真不要?”

    “你看我像缺这点钱的人吗?”

    有钱都不要,真以为他是老板,不要算了,王燕不再坚持,把信封塞回储物格,问了问杨家两兄弟这段时间的情况,开车打道回府。

    沿思良公路往行驶几分钟进入镇区,当年为抗洪挖的塘在焦汉东担任镇党委书记时被改造成“良庄人民公园”,造假山,修亭台楼阁,花两三百万。一些对焦汉东不满的干部群众,把人民公园称之为“花架子”,说公园是焦汉东搞得政绩工程。

    这个传言在群众中有一定市场。

    农村不是城市,谁闲着没事去逛公园,也没什么逛头,有这个时间不如去菜地转转。

    陈文兵接任镇党委书记之后,在继续招商引资发展工业的同时大搞房地产。

    良庄离思岗县城远,史上又一直归柳下管辖,口音与思岗县城的人都不太一样,跟思岗人对南港没什么归属感一样,良庄人对思岗同样没什么归属感。现在时髦买房,老百姓不愿意去思岗买,在这个史背景和大环境下,良庄的房地产搞得红红火火。

    人民公园的作用体现出来了,房子建在公园边上就比其它建在其它地方值钱!

    西边楼盘是建工集团开发的,叫良庄花园。

    南边楼盘是开发区管委会的投资开发公司开发的,叫丽水公寓。

    东边靠良中的楼盘是良工集团和良粮集团共同投资开发的,名字更高大上,居然叫什么金水华庭!

    曾经最上档次的小区“良庄新村”,跟这三个新开盘的楼盘一比真成了村子,带电梯的小高层,里面绿化搞得跟花园似的,上次去看过,还有健身设施和儿童游乐场。

    每次经过这儿王燕就忍不住想,是不是把良庄新村的房子卖掉搬这儿来,不过想想这一片的房价,也就变成了想想而已。

    不知不觉,车开到小区门口。

    按规定警车是不能开回家的,不过小区门口有一个警务室,把车停警务室门口就不算了。

    刚拿上包推开车门,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面前。

    “王燕,怎么到这会儿才下班?”

    “陈书记,你怎么站这儿?”

    “陪老徐去买了点东西,她那人你知道的,我抽完烟再上楼。”镇党委书记陈文斌跟门卫打了个招唿,同王燕并肩往里走。

    良庄新村是老卢在位时建的,建好就撤乡并镇,当年并过来的镇干部大多把家安在这儿,不光陈文兵家在这儿,焦汉东人虽然调走了,房子并没有卖,在这儿还有一个家。

    他是镇党委书记,王燕是镇党委成员,跟他说话比较随意,想到刚办完的治安案件,忍不住问:“陈书记,你该不是替人找我说情的吧?”

    “说什么情?”

    “真没人找你?”

    “这两天忙着开会,到底什么事?”

    “端掉一个地下赌场,抓了二十几个聚赌的,其中有几个小老板,在园区开厂的小老板。”

    “玩得大不大?”

    “不小,一场下来输赢三四十万。”

    “没人找我说情,你们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现在这些人有点钱就得意忘形,吃喝piao赌,据说园区那些老板知道你们管得严,专门跑新俺去赌去piao。”

    在娱乐场所管理上,新庵这两年管得比较松。

    上次问过老宁,他居然说是市领导的意思,居然说什么这关系到新庵的投资环境。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思岗警察管不到新庵的事,王燕笑了笑没说什么。

    让她倍感意外的是,陈文兵没继续往前走,竟一直跟到自己家楼下,一脸欲言又止,想说什么似乎不太好意思开口。

    外面不是说话地方,王燕想了想,干脆招唿道:“陈书记,上楼坐会儿,我家有烟有茶,过完瘾再回去。”

    “行,上去坐会,好久没来了。”

    老公、婆婆、孩子全在家,书记来了,全家人热情接待,泡茶的泡茶,拿烟的拿烟。

    干部家庭,谁都知道书记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寒暄的一番,一个个借故去厨房或卧室,把客厅让给两位镇领导谈事。

    良庄老干部有老卢撑腰,一个比一个厉害,以前三天两头成群结队去县里找县领导汇报工作,现在没那么多集资摊派,他们没了用武之地,把镇政府当成老干部活动室,天天去读书看报。

    镇里的大事小事他们全知道,遇到一些涉及切身利益的事,他们不光要知道甚至会过问。

    在良庄当干部就要接受他们监督,尤其书记镇长。

    眼前这位不太可能有经济问题,正因为不太可能有经济问题,所以他今天来谈的可能是经济问题。

    他结婚早,生孩子早,儿子大学毕业在江城工作,据说要买房。

    良庄房价不便宜,江城房价更贵,难道他是来借钱的?

    僵持下去不是事,王燕直言不讳问:“陈书记,到底什么事,别不好意思,我们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人,谁家不会遇到点难事。”

    不能再犹豫,不能再不好意思。

    陈文兵回头看看卧室方向,一脸尴尬地说:“王燕,跟家里没多大关系,是我个人的事。”

    “你怎么了?”

    “卢书记给我打电话,说……”

    陈文兵将前因后果一五一十道来,原来是有希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正科到副处是一道坎,多少干部被这道坎拦住了。如果错过这个机会,他这一任镇党委书记干完就要退居二线,给别人让位置。

    当干部谁不想进步,王燕能理解他的心情。

    不过王燕此刻对老领导的事更感兴趣,将信将疑地问:“陈书记,韩局真晋衔了?你确定是三级警监,不是一级警督?”

    “真晋了,穿白衬衫!卢书记说他破获一个特大诈骗案,涉及金额近亿,从贵省追查到东广,再从东广追查到香港,请香港警方和香港海关协助,愣是把损失追回来了。省领导很器重他,从思岗调干部就是去接替他的。”

    “接替他担任县委副书记?”

    “县委副书记不太可能,好像是常务副县长,对雨山来说只需要一个来自我们思岗的县委常委,最好是懂经济建设的。”

    王燕总算明白了!

    老领导太能干,地方党委政府需要他留下协助搞经济建设,省政法委和公安厅要把他上调到省里工作,又不想因此影响到雨山的经济建设,于是打算以东西部干部交流挂职的方式,从思岗调一个副处级干部过去接替他稳定军心。

    眼前这位不是副处级,在南港他没希望提副处,想当这个常务副县长,只有先调到贵省,在贵省提拔。

    老领导能跟省领导说上话,虽然这么大事他没发言权,但从思岗调人过去是为接替他,完全可以开这个口。而自己又恰恰是跟老领导关系最好的人,眼前这位希望自己在这个关键时刻,给老领导打个电话,请老领导帮这个忙。

    换作平时,王燕会找借口推脱,毕竟这涉及到一个副处级干部任命。

    但现在不是平时,老卢就在老领导身边,这个想法是老卢提出来的,该敲的边鼓他绝对敲过,甚至在天天敲。

    顺水人情,为什么不做。

    王燕忍不住笑道:“这是好事,有机会当然要争取!陈书记,要是你能调过去担任常务副县长,那我们良庄不光出人才,而且出领导干部。从卢书记开始,一直到你,先后三任书记,全能成为副县级领导,其它哪个乡镇能做到!”

    “实不相瞒,焦书记也开过这个玩笑。你知道的,我跟韩书记打交道不多,实在不好意思开口。”

    “焦书记有没有给他打电话?”

    “好像打了。”

    “我再打一个帮你问问,他也真是的,穿上白衬衫都不说一声,也不让我们帮着高兴高兴。”(未完待续。。)

第六百一十六章 指导侦破

    中国是人情社会,许多事是免不了的。

    毛爷爷说得对,“党内无派,千奇百怪”,想真正实现五湖四海,任重道远。其实不只是中国,国外其实也一样,西方国家同样讲究人脉。

    比如美国总统,一旦竞选上,任用的全是他的人,甚至“论功行赏”,谁捐款多任命谁担任驻外大使,乌纱帽大批发,比中国的裙带关系有之过而无不及,只是他们接受的监督可能多一些。

    因为陈文兵的事,韩博接到几十个电话。

    包括焦汉东在内的老良庄干部几乎全打过,不仅王燕和程文明跟着凑热闹,连良庄走出的南港市公安局副局长常援建都在电话里半开玩笑说什么“肥水不流外人田”。

    要是不帮这个忙,以后真没脸回良庄。

    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给林书记打电话,介绍陈文兵的情况,结合雨山实际展望未来。

    林书记居然没有不高兴,确认小伙子推荐的干部愿意调到大西南工作,竟哈哈笑道:“思岗县第一大镇的镇党委书记,工农业总产值百亿元的镇党委书记,愿意扎根大西南,愿意以雨山为家,这样的同志可不多。既然你们雨山县委想挖,思岗县委舍得放,剩下的工作应该不难做,我跟组织部门协调协调,看看能不能尽快敲定。”

    “林书记,对不起,我不应该打这个电话的。”

    “这是私事,同样是公事,毕竟这个人选,直接关系到雨山县未来几年的发展,作为雨山县委常委,作为雨山这些项目穿针引线的人,作为一个熟悉思岗县情况的同志,在这么重要的问题上你有建议权。何况这不只是你个人的建议,你们雨山县委已经在这个问题上达成共识。”

    “话虽然这么说,可是我总觉得不太合适。”

    “举贤不避亲,我相信你的眼光。至于觉得不合适,这是好事,说明你首先想到的是组织原则。不说这些了,说说你,打算几号回新阳(省城)。”

    上午吴副厅长打电话问过,现在林书记又问。

    韩博紧握着手机,愁眉苦脸说:“林书记,新公安局长刚到任,昨天下午宣布的任命,我打算再过几天。”

    越是有责任心的人,遇到这种情况越是放不下。

    林书记同样在基层工作过,同样年轻过,能理解他此时此刻的感受,循循善诱说:“韩博同志,我知道你是不放心,打算扶上马送一程。但你也要反过来想,作为兼任过公安局长的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对新同志会带来多大的压力,你留在雨山,他怎么能够放开手脚?”

    “我会摆正位置。”

    “我相信,关键影响在,你兼任县公安局长时间虽然不长,做得事却不少。整顿队伍,清理队伍中的害群之马;重拳出击,打黑扫毒;叫停办公楼建设,想方设法解决基层办案经费……

    能够想象到,在许多同志心目中,你是一个很强势的领导干部。新同志刚上任,许多问题你都解决了,他一时半会都不知道该如何打开局面。如果你依然不放心这个,不放心那个,他怎么开展工作,怎么树立威信?”

    这些问题是要考虑到。

    新任公安局长到底有没有能力放一边,一些公安局的同志位置就没有摆正,直到五分钟前,还有人越过新任公安局长直接打电话汇报工作,这么下去怎么行!

    韩博不由想起老卢不愿意离开良庄时,良庄籍的老领导和部队首长是怎么跟老卢说的,没想到自己稀里糊涂成了第二个老卢,在关键时刻居然放不下。

    “林书记,我错了,我立即安排县政法委的工作,尽快去省厅报到。”

    许多事不是说放下就能放下的。

    林书记觉得应该给他找点事,让他忙起来。只要有事做,只要忙起来,他就顾不上想那些,打开抽屉翻出一份省厅的报告,戴上眼镜看了一会儿,故作严肃说:“韩博同志,新阳市昨晚发生一起死亡四人的命案,怀疑是投毒,你是刑侦专家,尽快赶过来指导新阳市局侦破。”

    死亡四人,这可是大案。

    韩博不敢耽误时间,急忙道:“是!”

    知道他要走,知道留不住,关瑞龙书记和王继发县长早有准备,交代过驻省办主任,在驻省办准备了一个房间。得知省领导又点名让他去省城,同几位县领导一起把韩博送到楼下,一直送上车。

    他们有准备,李晓蕾同样准备好了。

    雨山旅游投资开发公司正在融资阶段,窝在雨山县城怎么融资,在王县长强烈要求下在驻省办设一个办公室,甚至配有一辆车。

    老卢事情多,开春就要种植嫁接桑苗,作为思岗县驻雨山县的“代理人”,他要维护思岗几十家缫丝企业的利益,年底前要一个乡镇一个乡镇跑,协助乡村两级干部和丝绸公司的人动员群众种植。

    王大姐把早收拾好的行李帮着搬上车,小两口一起去省城。

    平时是韩博开车,今天是李晓蕾开车,因为韩博要抓紧时间了解案情。

    坐在商务车中间一排,打开笔记本电脑,拨通刑侦总队长手机:“杜总队,我韩博,林书记指示我立即去省城,参与新阳市昨晚发生的命案侦破。”

    领导刚打过电话,何况他是“内定”刑侦副总队长,提前熟悉总队情况,提前进入状态不是什么坏事。

    总队正面临新老交替,青黄不接的关键时刻,现在上级又要求“命案必破、枪案必破”,工作压力很大,几位总队领导忙焦头烂额,来一个生力军正好。

    杜志纲很高兴,不禁笑道:“韩博同志,我就知道我们有机会合作。张厅长刚交代过,你到了之后先到我们总队熟悉情况,你是老刑警,担任过刑警副支队长、技侦支队长、禁毒支队长,以前应该没少往你们江省刑侦总队跑,都是刑侦总队,有什么好熟悉的,不就是指导侦破案件吗?”

    “不一样,以前去总队是开会是办事,以后可能要在您领导下工作。”

    “提到工作,我就不跟你客气了,几位总队领导都在忙,昨晚发生的这起命案,总队党委决定由你去新阳市局指导侦破,以省厅副处级侦查员身份去。我跟新阳市局刑警支队打过电话,他们很快会向你汇报案情。”

    “谢谢杜总队,有进展或需要其它方面协助,我会及时向您汇报。”

    “韩博,你可是江省有名的刑侦专家,要是连你都搞不定,估计安排其他同志,包括我亲自去都不一定行,我相信你的能力,等你的好消息。”

    ……

    刚挂断电话,李晓蕾突然抬头看看后视镜:“老公,这么快又要上专案?”

    “等正式调到刑侦总队,要过问的案子更多,你想想,一个省那么多市县,一年会发生多少起案件。”

    “这么说我们以后还是聚少离多?”

    “跟以前不一样,以后是指导侦破,除了一些特大案件由省厅侦办,大多案件还是由县一级公安局侦破。我就是去看看,开开案件分析会,看能不能给办案单位提供点帮助。”

    “不用上专案?”

    “一般不用。”

    最了解丈夫的绝对是妻子,李晓蕾唉声叹气问:“老公,这份工作你是不是特别喜欢?”

    破案多有挑战性,抓获嫌犯时多有成就感。

    韩博捧着笔记本电脑,嘿嘿笑道:“老婆,你知道吗,许多基层民警一辈子都遇不上一起大案。等我正式调到刑侦总队,就能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案件,能够学以致用,这真是我理想中的工作。”

第六百一十七章 灭门惨案!

    有电话打进来了,对方是新阳市公安局石岩分局的刑侦副局长。

    现在身份是省厅刑侦总队副处级侦查员,之前的职务他不知道,他干脆以“处长”相称。建队之前刑侦总队叫刑侦处,自己又是副处级,他这么称呼倒也无可厚非。

    韩博没解释,作为一个类似于省厅从县级党委借调的干部,名不正言不顺,关于身份尤其职务也没法解释,直接请他介绍案情。

    “韩处,案件虽然是昨夜发生的,但四名死者是今天早上5点多开始死亡的。”

    死亡就是死亡,怎么冒出来个“开始死亡”!

    韩博有些纳闷,杨国盛副局长似乎意识到这么描述不恰当,连忙解释道:“死的是一家四口,一个65岁的老人,一对30来岁的夫妇和一个8岁的小女孩儿。昨晚10时30分许,孩子的舅舅去他们有事,发现全家人好像中毒了,很难受,拨打120送他们去医院。

    凌晨5点17分,老人抢救无效死亡;6点36分,小女孩抢救无效死亡;7点41分,孩子妈妈停止呼吸;8点18分,孩子爸爸也死了。从症状上看,市二院医生怀疑他们是氰…化…物中毒。

    接到医院报警之后,我立即带刑警和法医赶到医院,找孩子舅舅及医生了解情况,我们分局法医和刚到的市局法医,结合医护人员的描述、病历及抢救记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