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韩警官-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任点点头,很难理解顶头上司为什么要留在农村受苦受罪。

    韩博放下打发时间的法律书籍,笑道:“我喜欢现在这个职业,喜欢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的成就感。在老家可以当公安可以破案,来东海只能当包工头,就这么简单。”

    这一行跟影视剧里完全不一样,尤其基层派出所,干得大多是重复性工作,就算破案也是鸡毛蒜皮的小案。

    工作时间长,白加黑,5加2,生活不规律,工资待遇不高,升迁比其它单位难,绝大多人干到退休仍是普通民警。他有更好选择却作出这样的抉择,想想真不容易。

    陈猛感叹道:“你家经济条件好,可以追求理想。我是没办法,当四年兵,还没退伍,人已落伍,在部队呆得越久,回到社会越迷茫。除了干这一行,不知道能干什么。”

    陆军三年,空军四年。

    他是空军,在部队整整呆过四年,改革开放,外面变化日新月异,四年时间,足以让一个人与社会脱节。

    作为领导必须为部下考虑,韩博笑道:“等忙完这件事,我往局里多跑跑,看能不能尽快帮你们解决编制。你们自己也要努力,工作上学习上全要努力,这样我会好说一些。”

    “谢谢韩特派,我一定努力。”

    借这个机会跟部下谈谈心,谈累了看看书,看累了趴在小桌子上打个瞌睡,不知不觉七八个小时过去。窗外一片漆黑,车厢里挤满人,一个挨着一个,堵水泄不通,气味非常难闻,卖货的小推车都无法通行。

    警察也是人,一样会丢东西甚至被偷。

    换位置,换着休息,轮流看行李,始终有两个人保持清醒。

    “别睡了别睡了,列车进入会阳境内,这几站小偷比较多,打起精神,坚持一下,看好各自行李。这包是谁的,拿下来,这么放太危险,砸着人怎么办……”

    乘警从人缝里挤了过来,往9号车厢走,大声提醒旅客注意财产安全。

    人家天天在铁路线上跑,他说这里不太平自然有他的道理,韩博打了个哈欠,拍拍米金龙肩膀:“老米,醒醒,弄点东西吃一下,天亮再睡。”

    “哦,我来拿。”

    一个二十六七岁的少妇抱着孩子一直站在身边,小任不好意思,起身道:“同志,你坐会儿,我去趟厕所。”

    “谢谢,谢谢啊,回来我就让给你。”

    “不客气。”

    韩博伸展下双腿,和声细语笑道:“小朋友,好可爱,你妈妈累了,到叔叔这儿来,让叔叔抱抱。”

    文质彬彬,一身衣服挺考究,应该不是坏人。

    站着抱两三个小时,少妇腰酸背痛,真累了,干脆哄道:“军军,去不去叔叔那儿,叔叔靠窗户。”

    小家伙干干净净,一看便知道是城里孩子,胆子大,回头看看妈妈,很乖巧的张开双臂。桌上全是吃的,随他挑,挺有意思。

    正跟小家伙聊得火热,小任挤过来,靠在椅背上用老家话轻声道:“韩特派,有两个小偷,一个在前面打掩护,一个躲在后面用刀片划人口袋。猛哥,别回头,就在我后面第四排。”

    韩博正对着他身后,瞄了一眼,搂着小家伙不动声色问:“长头发,穿灰色夹克的那个?”

    “不是,打掩护的个子高,穿毛衣。动手那个又矮又瘦,你应该看不见。”

    “看见打掩护的那个了。”

    他们突然间说起方言,少妇有些奇怪,下意识抱回孩子。

    米金龙有些紧张,不禁问:“怎么办?”

    遇上肯定要管,通知乘警容易打草惊蛇,并且不知道乘警在哪个车厢,韩博若无其事说:“陈猛,去上厕所,确认目标举右手发信号。前后包抄,一起动手。老米你不要动,看好行李。“

    两个小毛贼,不难对付。

    陈猛微笑着站起身,边往后走边用思岗普通话喊道:“借过借过,上个厕所,不好意思,麻烦您让让,谢谢……”

    ………………………………

    ps:特别感谢“fsh22222”(舵主)、“慨大叔”、“々错々爱々”、“汉唐儒仙”、“我是一个兵01”、“五陵先生”、“潇潇豪客”、“东无为真人”、“东北的帅哥”、“150408005359411”、“秦时未明月”、“宸少与你为伴”、“从不是梦”等新老书友的打赏及再次打赏,我们有第六位舵主了!

    感谢“我是5421647”书友发红包推广宣传。

    感谢所有鼎力支持和鼓励的兄弟姐妹,从下午3点到现在,推荐票又增加400多张,这成绩简直难以想象,太感谢了。

    第一章奉上,第二章明天(其实是今天)中午1点整,再次求收藏、推荐、评价、建议等支持。

    再就是这周的精华快加完了,接下来几天书评区无法加精,请各位兄弟姐妹见谅。

第七十一章 小插曲(二)

    上厕所只是一个幌子,陈猛瓮声瓮气,装出一副倦意浓浓的样子。

    首先确认体貌特征明显的高个子小偷,通过他找到又矮又瘦的那个,哈欠连天的跟俩小偷擦肩而过,挤过两个站在走道的行人,伸懒腰似的伸了下右手。

    “动手。”

    韩博低哼一声,小任起身同他一起往俩小偷走去。

    小偷自认为没被发现,常在这趟车上干,就算被发现也没什么人敢多管闲事。他们胆大的很,跟那些没座位的旅客一样扶着椅背摇摇晃晃,若无其事,神态非常之从容。

    高个子比较危险,两个人对付一个。

    小任拿着一盒香烟,装着去两节车厢之间的吸烟室过烟瘾,挤到小偷身边,突然一扔,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左手一把揪住他头发,右手又快又准地攥住他右手腕,猛地扭到背后。

    “警察,不许动!”

    韩博同时出手,死死攥住他左臂,同小任一起将其摁在几个旅客之间的缝隙里。

    矮个子缓过神想跑,右手腕突然被人抓住了。陈猛一把抓住他手腕,一把掐住他脖颈,猛地往下一摁,将他压倒在旅客们的脚缝中。

    干净利索,前后不到十秒。

    旅客不明所以,见这边打架,顿时乱成一锅粥,惊叫着纷纷躲避。

    “干……干什么,我……我……是好人……”高个子趴在走道上,小任一百五十多斤压在他身上,压得他呼吸困难,脸贴在地板上嘴都变形了。

    确认矮个子小偷已被陈猛控制住,从腰里拿出手铐先把高个子小偷铐上,然后从小任腰间拿出另一副手铐,过去将矮个子小偷反铐上。

    谁也不知道车厢有没有其同党,韩博直起身,脚踩在左边的座椅上,一手扶着行李架,一手掀开衣角亮出枪。

    “大家不要慌,我们是公安!解放军同志,穿夹克的小伙子,你们帮帮忙,守好洗手间这个门。这边几位师傅,也帮帮忙,守好开水间,顺便叫一下列车员,未经允许谁也不许走动,公安办案,一会儿就好,请大家配合一下。”

    公安抓小偷,旅客们松下口气,该让的让,该帮忙的帮忙。

    几个小伙子很积极,门边的帮助守门,靠这边的蹲下帮助控制嫌犯。解放军小战士更不用说了,站在顶头的走道中央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有人帮忙可以腾出手,陈猛从矮个子小偷外套里袋摸出两个钱包,打开一看里面有身份证,不过身份证不是他的,再摸摸他裤袋,摸出一刮胡刀片,冷冷地问:“这钱包谁的,这刀片干什么用的?”

    人赃俱获,矮个子嫌犯趴地板上一声不吭。

    小任摁着高个子嫌犯脖颈,朝一个年龄较大的旅客喊道:“大爷,帮我叫叫你身那位,还睡,身上被划那么大口子,钱包丟了都不知道。”

    “哦。”

    老大爷捅捅钱包失窃的旅客,中年旅客抬起胳膊看看自己外套,再摸摸口袋,顿时大惊失色:“我的,钱包是我的!”

    要不是小任警惕性高,估计要到天亮你才知道。

    只搜出两个钱包,谁知道有没有第三个事主,韩博拍拍手:“同志们,检查检查各自的财物,相互提下醒,把身边人全叫起来,下一站快到了,赶快检查!”

    闹这么大动静,旅客们全醒了。

    见俩小偷被警察抓着,不约而同鼓掌叫好。刚才抱的小家伙,更是兴高采烈喊道:“妈妈,妈妈,叔叔是警察,叔叔是警察,叔叔抓两个大坏蛋!“

    原来是警察,妇女嘴角边勾起会心的笑容。

    高个子小偷急了,被压得上气不及下气地说:“我……我不是小偷,他……他偷……东西抓我……抓我干嘛,跟我没关系……”

    “有没有关系跟乘警说,列车员同志,愣住干什么,用对讲机请乘警过来。”

    “好的,马上。”

    列车员刚刚在他的小值班室里打盹,对车厢里发生的事一无所知,直到看见站在座位上的人亮出枪,才反应过来才拿着对讲机呼起乘警。

    这节车厢抓到俩小偷,前后两节车厢旅客全跑来想看热闹,被几位“治安积极分子”堵住走道两头过不来。通道比之前更堵,乘警长和一个年轻乘警挤三四分钟才过来,挤得满头大汗。

    “思岗县公安局韩博,出差的,这俩小子正好被我们撞上了。”

    “东海铁路公安处乘警支队一大队陈道平,工作没做好,劳驾你们动手,不好意思。“

    “举手之劳,谈不上不好意思,你们压力挺大的,这么多旅客,这么多节车厢,哪照应得过来。”

    “理解万岁。”

    出示证件,敬礼握手,相互介绍完,开始办正事。

    要确认多少旅客丢了东西,缴获到的钱包就两个,丢钱物的旅客却有四个,赃物不是被转移了就是被藏在什么地方,车上极可能有其同伙。

    乘警就两个人,离下一站只剩二十几分钟,必须争分夺秒审嫌犯。

    搜捕列车上有可能隐藏的嫌犯,寻找另外两个旅客丢失钱物的工作,只能请韩博等地方公安部门同志协助列车员进行。

    列车长带着几个列车员来了,立即分工,一队人搜查死角,一队人查票查身份证。

    两个嫌犯是什么地方人,买的从哪儿到哪儿的票已确定,只要是来自同一个地方并购买同一区间火车票的人就有嫌疑。韩博陈猛和小任不用一个一个查,只要亮出枪和手铐,起到个威慑作用。

    “列车长,韩警官,找到了,藏在这个编织袋里!”

    靠近门边的一排座椅下,有一个编织袋没人认领,肯定要打开检查,另外俩失窃旅客丢失的黑色公文包和一个钱包果然在里面,列车员举高高的,满面笑容。

    ……

    小偷落网,被窃的财物全部找到,列车长和乘警长很高兴,邀请四人去在列车员休息的车厢睡觉,不要加钱补卧铺票。

    第二天一早,乘警长请吃早饭。

    没买到卧铺有卧铺睡,有人请吃饭,有伸张正义的成就感,这趟旅途很愉快。

    立功?

    开什么玩笑,公安是做什么的,如果抓两个小毛贼就要评功评奖,政治处岂不要忙死。

    只是一个小插曲,不值一提。

    下午3点,列车晚点40多分钟抵达津门火车站。

    三大直辖市之一,北方最重要的港口,距首都很近,没成为直辖市之前属于北河省,从这里去顾新贵最后一次露面的林坊市比从北河省会去近。

    “常参谋长,我们到了,正在出站,不好意思,麻烦您亲自来,好的好的,我留意接亲友的牌子……”

    有手机是方便,不过长途加漫游可不便宜。

    长话短说,挂断电话,背着行李跟随人流来到出站口,老远看见一个志愿兵举着牌子,上面写着“思岗韩博”四个大字,身边站着一位器宇轩昂的陆军大校,国字脸,浓眉大眼,不穿军服都能感觉出他是军人。

    “首长好,我就是韩博。”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这里只有老乡,没首长。”

    常援建,bj军区驻林坊某师参谋长,良庄乡柳中村走出来的副师级部队首长。

    听到乡音,看到这么多家乡人,常参谋长非常高兴,一点架子没有,挨个儿握手。更难得的是居然认识老米,关系似乎不错,竟紧握着他手笑问道:“老二多大了,有没有上小学?”

    “下半年上小学,现在幼儿园。”

    初中同学,人家在部队当首长,自己混成这样,米金龙尴尬不已。

    村支书带头生二胎,影响恶劣,一直惊动到县里。因为他,老卢等主要乡领导一人背一处分。常援建平均两年回老家探一次亲,每次回去要请老卢喝酒,这件事想不知道都不行。

    “儿女双全,挺好,我们拼死拼活为什么,不就是为孩子。”

    常援建拍拍他胳膊,转身笑道:“小韩,卢书记说了,你们到这我负责安排。先去林坊,军分区司令员跟你五百年前是一家,正好姓韩。他帮我约好了市公安局领导,晚上一起吃饭。在津门帮不上忙,在林坊好说,我们跟地方党政领导关系一直不错。“

    军分区司令员是市委常委,把这么大领导搬出来,韩博真不知道该怎么感谢。

    担心人多坐不下,来两辆军车。

    一辆三菱帕杰罗,一辆猎豹越野车,全迷彩涂装。

    在良庄籍军官中,他级别不是最高的,有一位已经是省军区政委,去年晋升的少将。

    以前只知道良庄出人才,到底出过什么样的人才却不知道,天天呆在良庄也没什么感觉。直到此时此刻,面对如此豪爽的常参谋长,终于真正意识到什么叫良庄出人才,意识良庄人为什么那么重视教育。

    ………………………………………

    ps:感谢“慨大叔”、“龙门山有雨”、“锋米”、“倾城泪丶”、“书错错书”、“好书就追”、“我是一个兵01”、“牧人818”、“加糖的白酒”、“风霜破”、“浪浪的黑人”和“a卐沙之舟弦空”书友的不断打赏!

    感谢所有收藏、推荐、评价、建议的兄弟姐妹。

    第二章奉上,再求各种支持!

第七十二章 家乡观念

    林坊市距津门七十多公里,距首都也六七十多公里,地理位置优越。

    可惜既不属于津门,也不归首都管辖,距离自己的省会近三百公里,经济不是很发达。农村不如思岗,看不见几栋小洋楼。市区不如南港,城市规模相当于南州那样的县级市。

    部队驻地距市区较远,来回不方便,常援建把远道而来的家乡人带市区的“八一宾馆”。

    对外称宾馆,其实是招待所,林坊市军分区招待所。

    常援建对这里很熟,直接登记拿房卡,住宿费签字,不用支付现金。

    宾馆今天有会议,大堂里许多军官,客气来客气去不太好。

    乘电梯上四楼,走进房间,韩博放下行李说:“常参谋长,我们出差费用报销。您亲自去津门接,我们已经很过意不去了,哪能让您再给我们掏住宿费。”

    在常援建心目中,新特派员跟老特派员差不多。

    乡干部,大事小事全要听卢书记的。出来要管乡财政所预支经费,回去要贴发票请卢书记签字再找财政所报销。

    出差不可能没经费,但报销绝对有标准。

    “八一宾馆”名气不大,消费不低,乡财政那么紧张,住这样的宾馆你们回去肯定报不掉。

    常援建既不好说这发票我好解决,又不忍伤小伙子自尊心,干脆顺手带上房门,一脸感慨地说:“小韩,我来这边到现在整整20年,从普通士兵干到师参谋长。这期间,包括你们在内,乡里一共来找过我两次。第一次是建筑站汪经理,大前年来的,同两个项目经理一起。想请我帮帮忙,看能不能在部队或驻地周边承揽点工程。

    野战部队,没什么基建工程。就算有,我又不负责后勤,不太好插手。跟地方党政领导关系虽然不错,一旦涉及到工程,人家不可能买我账。地方管不了部队,部队一样管不了地方,我们师长政委出面都没用,只能让他们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大忙帮不上,你们这点小忙再不帮,我常援建有脸回去么。老书记给我打电话,我很高兴,说明乡里记得我常援建,看得起我常援建,把我常援建大小当个人物。再说我跟老米什么关系,老同学,十几年没见的老同学,我们上学时关系好着呢。“

    良庄人性格更像新庵人,事实上许多年之前,良庄和新庵全归柳下管。

    与思岗其它乡镇不同,良庄人在外面非常团结。这次是出公差,要是因为私事找他一样管吃管住。

    米金龙习以为常,笑道:“韩特派,客随主便,到了这儿我们全听参谋长的。”

    “好吧,有情后补,参谋长,下次回去探亲,一定要通知我,一定去我们警务室坐坐。”

    “没问题,其实每次探亲我都要去乡政府转转。”

    参谋长一样有大哥大,打了个几个电话,坐下来边等客人边聊天。

    家乡人自然聊家乡事,主要是撤乡建镇。

    对县里要把良庄并入丁湖,参谋长极其不满,根本想不通为什么要并,从经济说到历史。

    良庄为什么叫良庄?

    当年乾隆下江南,车驾快到柳下县衙时外面下起倾盆大雨,便到一个村庄暂避。

    庄里百姓淳朴,两位老儒满腹经纶,出来伺候的几个女眷温良贤淑,小孩儿聪明伶俐,考校他们四书五经背起来朗朗上口,皇帝龙心大悦,御笔写下“良庄”二字。

    丁湖是什么地方,直到解放后很多年,那里还是一片荒地。

    跟江南的沙家浜差不多,一片芦苇荡。

    之所以能够成为镇,是新四军在那儿打游击,设立区委,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再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区委在那儿一直没搬。

    典故一个接着一个,话里言间能感受到他对家乡的感情。

    正聊得兴起,手机响了。

    军分区司令员和政委在楼下大堂,公安局领导马上到。

    不能让人家久等,常参谋长带大家下楼,别人不介绍,只介绍韩博一个。

    果然五百年前是一家,韩司令员原来是常参谋长的战友,一个部队的,副师长调到省军区,再调到林坊市出任军分区司令员。

    司令员同样没架子,开了几句玩笑,门前来了两辆o字牌照警车。

    两个正师职一个副师职,其中一位是市委常委!

    他们请客,他们站在大门口等,公安局常务副局长、政治部主任和一个调研员受宠若惊,一下车便快步过来敬礼问好。

    晚饭就安排在八一宾馆,摆两桌。

    领导坐包厢里,韩博进去作陪。陈猛、米金龙、小任坐大厅,同几个司机一起吃。不是慢待他们,是一个地方编,一个学员和一个联防队员,实在上不了台面。

    市局领导,在思岗根本见不着。

    常参谋长一介绍完,韩博立即挨个敬礼问好。

    从江省来一个公安民警,小伙子看上去挺精干,难道想往市局调,路副局长忍不住打听起来意。在家乡部队首长的鼓励下,韩博简明扼要地汇报了下情况。

    韩司令员和军分区赵政委是自己人,用不着客套,常援建等韩博帮三位局领导斟完酒,端起杯子说:“路局,杨局,杜局,小韩同志没想过来找我,是我听到消息去津门火车站截来的。人不能忘本,当年我参军,父亲身体不好,家里全靠母亲一个人,下面还有两个妹妹。

    困难啊,真吃不饱,真没衣服穿,我小妹妹快十岁时还光着屁股跑。

    村里,乡里,当时是公社,给了很多帮助。拥军优属那些该落实的从没打过折扣。当时村里和公社一样困难,当兵的太多……当兵20年,家乡人就来过林坊两次,小韩同志这是第二次,全不是私事,全是因为公事。作为一个从偏僻农村走出来的军官,我常援建能坐视不理?“

    改革开放才多少年,坐在这个包厢里的谁没吃过苦。

    韩司令员感同身受,赵政委连连点头,路副局长深受感动,举起杯子道:“天下公安是一家,协助兄弟公安部门抓捕逃犯是我们的份内事。常参谋长,您放心,小韩同志的事交给我们。明天,不,现在,现在就联系永和县局的同志,请他们连夜组织摸排。”

    军分区司令员是市委常委,虽然没下什么指示,但能坐在这里态度已经很明确了。

    杨副局长起身道:“三十一岁,身高一米七五左右,圆脸,南方口音,右嘴角有点痣留下的疤痕,体貌特征和口音明显,只要在我们辖区,保准跑不掉。”

    杜副局长(其实是调研员)更是掏出手机,提议道:“路局,要不我出去安排一下。”

    “杜局,先喝酒,逃犯潜逃好几年,不在乎这一会儿。”

    “常参谋长,韩司令,赵政委,你们先开始,我去门外打个电话就回来,很快的。”

    杜副局长办事雷厉风行,拉开包厢门就出去了。

    市局领导去打电话布置摸排,韩博可不能跟领导似的坐在里面等,急忙打了几个招呼跟出来,掏出顾新贵年轻时的照片。

    有照片更好。

    宾馆有复印机和传真机,复印一份,直接传给永和县公安局。

    一切安排妥当,杜副局长接过介绍信和案件材料,仔仔细细看了一遍。帮忙归帮忙,该看的手续一样要看,你们来我辖区抓人,万一抓错怎么办。

    局领导“酒精考验”,但哪里是三位战斗力更强的现役军官对手。

    何况级别全比他们高,其中一位甚至是市委常委,敬你你必须喝,喝完还得回敬。当韩博跟着杜副局长回到包厢时,两位局领导已经快站不稳了。

    ………………………………

    ps:感谢“好书就追”、“々错々爱々”、“第一天堂1988”、“浪浪的黑人”、“汗五帝”书友的打赏!

    第一章奉上,再次求支持。

    我们推荐票数量远超分类排行榜第一名,点击数量差不多,不知怎么回事居然排在第二位,数据数据相差不大,各位兄弟姐妹再帮帮忙,一鼓作气爆他菊花!

第七十三章 抓捕(一)

    参谋不带长,放屁都不响。

    参谋一带长,那就是部队首长之一。

    在军政主官及其副职领导下开展并负责司令部工作,拟定作战训练计划并检查实施,对所属部队进行行政管理等任务,战时为部队主官下定决心提供可靠的情报和参考意见……

    从实践上看,许多参谋长不需要经过副职阶段就能直接出任部队长,位高职重,常援建不能总呆在市里,吃完晚饭回驻地,让有什么事给他打电话。

    他前脚刚走,老卢拜托的另一位家乡干部到了。

    说是在附近,其实一点不近,人家是从首都一个郊县赶来的。

    地方干部,正处级,因为工作地点相距不远,平时同常参谋长联系较多,确认常援建一切已安排妥当,给“老书记”打电话“汇报”了一下,又连夜返回他工作所在的县。

    只要打个电话,去哪儿有饭吃,到哪儿有酒喝,出去坐轿车,累了住宾馆招待所……

    老卢不是吹牛,真没开玩笑。

    他为能够担任良庄乡党委书记骄傲,潜意识里早把他自己当土生土长的良庄人。

    韩博同样不是良庄人,现在同样不由自主把自己当良庄人,同样为自己能够成为良庄人而骄傲。

    第二天一早,拿房卡去餐厅吃早饭。

    经过这一层客房服务台时,一个小战士正等着众人。

    军分区的司机,昨晚在饭桌上说过,从现在开始出行由他负责,坐军分区的军车,好像是一辆切诺基。

    人家吃过早饭,怎么叫都不去,说在楼下大堂等。

    顾新贵最后一次露面在林坊市下面一个县的一个乡镇,几十公里,来回不方便,晚上不打算回来了。吃完饭,收拾行李,下楼退房。

    刚办好手续,市局刑侦支队一位副支队长到了,桑塔纳警车,悬挂的同样是北河省公安民用专段的o牌。

    “韩博同志,军车太挤,坐这辆,我们边走边聊。”叶支队四十多岁,老刑警,很热情,挨个握完手,亲自拉开车门,招呼年轻的江省同行上车。

    “行,我正好要向您汇报。”

    叶支队跟后面打了个手势,示意军车司机跟紧,钻进驾驶室笑道:“情况局领导传达过,不用汇报。另外摸排已经有了眉目,直接带你们去认人,如果是,立即抓捕。”

    “这么快?”

    “农村不是城市,外来人员少,南方人更少,体貌特征和口音那么明显,又是91年之后过来的,稍加留意,不难找。”

    基层派出所干什么的,必须掌握基本社会面。

    如果一个北方逃犯躲在良庄好几年,体貌特征和口音明显,并能确定他到良庄的大概时间,想找到人并不难。根本不用下村,把熟悉情况的联防队员召集起来一问便知道。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只要有线索,只要各地公安机关密切配合,逃犯很难逃脱法网。

    尽管对能否抓到顾新贵一直有信心,一直认为把握比较大,但这么快有眉目,韩博还是很激动,不禁笑问道:“叶支队,他这几年日子怎么过的,现在在做什么?”

    “从基层同志掌握的情况看,他是四年前过来的。不在你说的大王镇,是在相邻的下焦乡,可能前段时间去大王镇办什么事,被你们辖区的那个务工人员无意中看见了。他跟本地一个妇女成了家,是个寡妇,是那个妇女几年前去津门打工时把他带回来的。

    没领结婚证,农村也没人管,就这么过。有两个孩子,前夫留下的,他现在应该算这个家庭的顶梁柱,在村里开了一个维修部,自行车、摩托车、蚂蚱车(手扶拖拉机)和一些农机什么都修。能吃苦,地里活儿全干,在村里口碑不错,个个夸他媳妇捡了个好男人,个个喊他南方佬。“

    再坏的人也有善良的一面,不能因为他现在改邪归正以前的事就一笔勾销。

    韩博又问道:“他有没有改名换姓?”

    “说起这个,有点意思,现在名字叫桂新固,顾新桂,桂新固,把原来名字颠倒过来了,所以基层同志说**不离十,正在村里盯着,就等你们过去抓。”

    “太感谢了,叶支队,等抓捕行动结束,等嫌犯顺利落网,麻烦您帮我安排一下,我想请基层所队同志吃顿饭。”

    “份内事,有什么麻烦不麻烦的。”

    “一定要请,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

    大哥大是最新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