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韩警官-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水路这一块我警务室已准备8条水泥厂,今晚十点开往连接柳下河的几条内河,一艘船配一个干警一个联防队员一个工商管理人员,丝绸系统干部再安排几个,陆路关卡同样如此。同时能保持两支主要由干警组成的机动力量,一支由我带队,一支由我们县局巡警中队高长兴中队长带队……“

    …………………………

    ps:新书冲榜,大家给力,韩特派一样给力,第三更奉上,求推荐收藏支持!!

第六十四章 打击非法经营的专项行动(二)

    外围扎紧口子,里面根据线索重点打击。

    对讲机二十多部,备用电池准备几十块,警务室有中继台,通讯方便,指挥顺畅。

    联防队员即刻起不得私自离开大院,干什么必须请示汇报,连夜里设卡执勤人员在哪吃饭都考虑到了,准备工作和行动部署无可挑剔,三位领导实在没什么好补充的。

    开完小会,开大会。

    所有参战人员去食堂,三位领导动员,韩博根据花名册分工组队。一切安排妥,去各办公室或躺在车上抓紧时间休息。

    小单负责情报,换上便衣骑摩托车出去了,王燕守在刚安装好的总台及电话边等消息。警务室副主任王治纲张罗晚饭,忙得焦头烂额。

    大白天,三位领导睡不着,在会议室打八十分消磨时间。

    曹副局长和宋副经理从县里来的,他们对家。

    韩博是良庄干部,自然要同负责政法、综治等工作的乡党委崔副书记对家。

    曹副局长摸到一把烂牌,随便扔出一小对,冷不丁问:“小韩,丝织总厂改制工作快结束了吧?”

    民间组织部长太多,关心的还全是领导的人事任命。

    他问的不是丝织总厂,他是想知道侯厂长的情况。

    作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想进步的民警,韩博不可能不关注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的老单位领导。在“请示汇报”名单中,侯厂长很靠前,平均四天打电话汇报一次工作。

    丝织总厂这段时间调到政府部门的干部不少,真正被别人视为亲信的就他一个。

    改制工作接近尾声,对接下来的大概去向侯厂长没隐瞒,只是文件没下来,不敢保证会不会有变数,让他知道就行了,不要张扬。

    确实要高升,不过不在思岗,要出任的也不是常务副县长,而是工业基础比思岗好、国企面临的问题比思岗严峻、紧邻南港市的南州市(县级市)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整天忙这忙那,一直没顾上打电话问,宋经理应该知道,丝织厂和丝绸公司本来就是一家嘛。”

    全思岗知道这个消息的人,就丁书记、李工和钱主任他们几个一起把丝织总厂搞起来的老搭档,县领导估计只有谢书记知道,韩博自然不会乱说。

    宋副经理消息灵通,眉飞色舞地说:“侯厂跟其他领导不一样,有文化有水平有能力,成绩有目共睹。去bj开两会,部委领导向他请教茧丝行业如何健康发展,请他参与制定这方面的法律法规,省里去年就要调侯厂去当丝绸总公司党委书记。

    他是市管干部,全市为数不多的全国人大代表,市里不放。上级一次一次打电话,一次一次要人,出任改制后的集团董事长不太可能,市里又舍不得放他走,常务副县长板上钉钉,也就这一两个月的事。“

    人大代表,十大杰出青年,优秀企业家……

    侯厂长光环无数,在全省丝绸乃至整个纺织行业有地位,每年省经贸委、省物价局和省丝绸总公司都要请他去江城开会,一起商量确定蚕茧收购价。

    省市领导出国考察尤其招商引资,经常点名要他随行。

    老卢不买县领导账,看见侯厂长却客客气气,用他的话说,侯厂长是真有本事的人。

    小伙子有这样的领导器重,前途怎可能不光明?

    安排到良庄当公安特派员,或许是侯厂长一手安排的,不然老卢怎会把这办公楼给他当警务室,又怎会允许工商和丝绸系统在他地盘上严厉打击非法经营的贩子。

    曹副局长联想力非常之丰富,看韩特派的眼神变了,语气比之前更亲切。

    刚摸到一手好牌,正准备好好扣他们的底,王燕敲门走进来汇报:“韩特派,收购站五分钟前开秤,六个窗口同时收,卖茧的人不少,来打听价格的更多。另外小单汇报,几个重点村,几乎家家户户全在摘茧。”

    宋副经理惊问道:“怎么可能这么快,我们才开秤!”

    崔副书记把牌往桌上一扔,轻描淡写地说:“许多蚕农没买指导站的蚕籽,买的是新庵的籽,上山时间比我们思岗平均早一天半至两天。”

    指导站下半年才走上正轨,之前没几个人,许多工作没做,对发籽这一块宋副经理不太清楚。

    曹副局长年年参与蚕茧收购,对蚕籽与蚕茧的关系非常了解,不禁脱口而出道:“计划收购多少是按发籽数量估算的,这么说全良庄鲜茧实际数量远超8万5千公斤!”

    你们这些县里的干部,平时不往农村走,哪里知道农村的情况。

    崔副书记微笑着确认道:“这几年一直在扩桑,应该按多少桑田估算,8万5千公斤是老皇历,要是能全收购上来,不会低于14万公斤。并且今年气候不错,有利于蚕茧生产。“

    家里没养过蚕,对这些情况不清楚。

    韩博猛然反应过来,蓦地站起身:“今天晚上到明天上午是卖茧高峰期,只有一夜时间,我们的部署有问题,必须立即调整!”

    “怎么调整?”

    “不能被动防守,必须主动出击,先确保全乡蚕茧收购上来,再设卡堵截从我们这儿过境的。”

    “小韩,你打算下村抓?”

    为打好这一仗,小单全力以赴。

    在他大伯帮助下,发展了十几个耳目,大多是各村家里不养蚕的、已落选几年的村干部,几乎家家有电话,消息灵通。

    为确保万无一失,小单又发动了许多亲朋好友。

    她母亲正在他外公那个村帮着盯,他那个修摩托车的战友,这几天一直在帮着跑这事。

    贩子来良庄收,大多不给现金。

    要是没人帮忙没人担保,村民不敢把茧卖给他们,也在“发动群众”。不是半公开化,是完全公开化。只是担心回去路上被堵截,一般要到夜里12点之后开秤。

    哪个村来了几个贩子,姓什么,叫什么名字,跟谁家是亲戚,到底是什么亲戚关系,同哪几户村民约定好了,夜里在哪儿开秤,警务室掌握得清清楚楚。

    之所以没想过抓现行,是担心在村里行动,把茧卖给贩子的蚕农会阻扰。事关下半年收入,事关他们的血汗钱,搞不好会发生群…体事件。

    崔副书记同样有此担忧,紧皱着眉头说:“小韩,你要想好了,万一控制不住局面会出大事的!”

    “崔书记,我需要乡党委政府支持,我们采取行动,乡里组织各村党员干部安抚善后。”

    “你等等,我向卢书记请示。”

    确保秋茧收购是省市县三级下达的任务,乡里有义务协助。

    想顺顺利利撤乡建镇,必须跟上面搞好关系,至少要缓和一下关系。以前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以敷衍了事,现在不行。

    一切为撤乡建镇大局,老卢在电话那头同意了。

    乡里立即通知各村支书、村长(村委会主任)和治保主任等干部来开会,进入乡政府就开始讲“撤乡建镇”,这个讲完那个讲,晚上管饭,不讲完不许走。

    ………………………………

    ps:有书友对投机倒把有疑议,这里解释一下。

    当时执行的是1979年刑法,投机倒把开始用得多,到最后因为政治意味太浓,公开叫的少,按照法律条款解释是违法工商管理规定,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另外蚕茧跟烟草一样专营,直到现在依然如此。贩子不只是跨区收购,并且没权收购。只是现在处罚没那么重,一般处以违法所得的三至五倍罚金。

第六十五章 打击非法经营的专项行动(三)

    调整部署,重新分工组队。

    全乡十九个行政村,靠近集市的良庄、良东村百姓赚钱相对容易,养蚕的不多。另有三个村没养蚕的传统,可以把力量集中在那十四个重点村。

    警务室六个民警,包括高长兴在内,巡警队二十一人。

    王燕在单位协助三位领导指挥调度,小单继续负责情报。其他人与联防队员、工商及丝绸系统干部职工编成十五个分队,算上乡里紧急抽调来的十八个干部(含所站事业干部),每个分队平均8个人。

    建筑站、建筑机械厂和停在丁字路口的黑车(面包车)全被征用过来,开进警务室大院就不允许出去。

    协助公安办案,一夜一百,管饭,六个黑车司机没什么怨言,反而兴高采烈,准备大干一场。

    深夜十点半,前来集市卖茧的群众络绎不绝。

    曾经的警务室门口灯火通明,排起长长的队。一包包蚕茧马上要变成钱,大人小孩儿全来了,人头攒动好不热闹。

    要严厉打击非法经营的收茧贩子,同样要维护好社会治安,要提醒老百姓辛辛苦苦赚到的钱不要被偷或遗失,这种事每年都会发生几起。

    韩博拿上对讲机,开7号车,同综治办主任来到收购站门口。

    “同志们,不要挤,不要急,六个窗口同时收购,很快轮到你们。看好自己的茧,看好自己的小孩,卖完之后把钱放好,不要丢三落四……“

    年年卖茧年年忙,公安来现场提醒真是头一次,蚕农们一下子安静下来,队伍排得也比之前整齐了。

    集市上不会有什么问题,提醒了几句,盘问了几个看上去形迹可疑的人,其实是来打探收购价的蚕农,开上面包车直奔下面的另外三个收购点。

    有人把茧卖给贩子,一样有人不相信贩子把茧卖给收购站。这里给现钱,钱拿到手,心里才踏实。

    设在东光村的收购点人最多,秩序混乱。

    再次提醒了一番,请负责东光收购点的曹副站长安排两个人出来维持秩序,上车准备去下一个收购点,对讲机突然响了。

    “洞幺洞幺,我是洞两,新庵贩子在柳南四组开秤,28一公斤,现金收购,不折秤。”

    等会再抓老百姓能多赚点幸苦钱,涉案金额也会水涨船高,韩博同周正发对视一眼,神情笃定地说:“洞幺收到,洞幺收到,盯死他,等他收完再动手。”

    “洞两明白,洞两明白。”

    小单干得不错,巡视完第三个收购点,回到人满为患的警务室,消息接二连三反馈过来,全乡十九个行政村居然有23个贩子在收,有的用船,有的用卡车。有的给现金,大多打欠条。

    各行动分队队长全在会议室待命,得知良庄鲜茧实际数量有可能超过13万公斤,丝绸公司王经理亲自来了,坐在会议桌边不断给刚刚赶来的老卢、焦乡长说好话。

    “小韩,几个收购点怎么样?”

    “报告卢书记,积极响应政府号召的蚕农不少,窗口全开了,队伍最长的排一百多米。”

    想到有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韩博又补充道:“王经理,宋经理,下次收购丝绸公司能不能同银行或信用社合作,不要给现金,直接给存折,万一丢了,老百姓还能去挂失。”

    “小韩这个主意不错,王经理,你们应该考虑考虑。”

    “外地有这么办的,我们也考虑过,关键其它乡镇办事跟卢书记你不一样,老百姓拿白条拿怕了,连银行存折都不相信。”

    良庄从来不给老百姓打白条。

    丝绸系统有钱,不存在这个问题,主要是粮食系统。

    购粮款是粮食局统一安排的,粮站没钱,老卢不许给老百姓打白条,动员老百姓把粮卖新庵去,收购任务完成不了,他老伴在粮站上班,几年不敢去县里开会,一去就要挨批。

    王经理说了一句实话,正好恭维到老卢心坎上去了,大手一挥:“他们是他们,我们是我们,从明年春茧开始,给存折,我们良庄群众不会有意见。”

    “行,我们就按卢书记的指示办。”

    同样正科级,王经理把姿态放得很低。论资格,全县能在老卢面前摆老资格的干部真不多。

    人太多,食堂做饭做不过来。

    王治纲让集市的包子店加工好多包子,傍晚就送过来了,热几笼发几笼,十二点整,参战人员吃饱喝足,全部上车,准备行动。

    小单传来消息,柳中村已经收差不多了,贩子正在装车准备走。

    韩博再次看看时间,抬头道:“卢书记,您下命令吧。”

    “行动,先去乡政府接人。”

    “是!”

    老卢一声令下,参战人员倾巢而出,一辆辆警车、面包车、卡车快速驶出警务室大院,先去乡政府接上各村干部,按照预案直奔各村。

    良庄说小不小,有便捷的交通工具说大也不大。

    韩博亲自带领一个分队,在联防队员指引下不到十分钟便抵达柳中村。

    秘密收购实在算不上秘密,就在柳中五组的小商店门口。

    商店老板跟贩子是亲戚,不给现金,卖完再给钱,没亲戚担保这生意做不成。

    门口灯火通明,卖完茧的村民回家了,几个人正在往卡车上盖油布绑绳子。蚕茧轻,体积大,一车运不走,要来回好几趟,大多蚕茧暂时存放在亲戚家,商店里,商店隔壁的房间全是装满茧的编织袋。

    一辆警车突然开来,警笛刺耳,警灯闪烁,收茧贩子、商店老板和司机一下子慌了神,目瞪口呆愣站在车边不知道该怎么办。

    “公安工商联合执法,不许动!”

    小颜第一个跳下车,按照预案飞快爬上卡车驾驶室,一把拔下车钥匙。

    非法经营有可能要追究刑事责任,但终究算不上什么刑事案件。在路上贩子为避免巨大经济损失或许敢冲卡,车钥匙被拔根本跑不掉,一般不会干出什么狗急跳墙的事。

    说到底,他们只是受利益驱动的生意人。

    面对按着手枪的公安,几个人吓得脸色煞白,不敢轻举妄动。

    工商局干部和联防队员上前抓住他们胳膊,丝绸公司干部冲进屋里清点没装上车的茧,韩博掀开卡车上油布看了看,回头问:“谁收的?”

    倒八辈子霉了,收好几年都没事,怎么被抓到了。

    贩子如丧考妣,愁眉苦脸说:“我。”

    “什么名字,什么地方人?”

    “孙大成,新庵人。”

    “收了多少?“

    被逮了个正着,茧全在这儿,只有老实交代,贩子哭丧着脸说:“8000多斤。”

    “现金还是打欠条?”

    “欠条。”

    “账本呢?”

    “在车上。”

    “韩特派,找到了,在这儿。”拿到最重要的证据,工商局干部举着一个笔记本兴奋不已。

    韩博抬头看了一眼,追问道:“秤呢?”

    “在店里,借的,我没带秤。”

    账本、收茧的秤、没来得及拉走的蚕茧全在,证据确凿,剩下工作直接交给工商,韩博掏出警察证:“我是思岗县公安局良庄乡公安特派员韩博,你们因涉嫌违法违规经营,要接受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查处,若拒不配合,就要按相关法律法规由我公安机关查处,听清楚没有?”

    “公安同志,我就是赚点跑腿费,我不是大老板,这不算违法经营……”

    “收8000多斤不算,难道收8万公斤,把良庄秋茧全收走才算。别狡辩了,现在态度决定一切,坦白从宽,抗拒从严,明白吗?”

    事到如今,能说什么,贩子只能魂不守舍的点点头。

    ………………………………………

第六十六章 一场虚惊

    ps:9点整统计,推荐票750张,比昨天又多50张,收藏增加200多。

    从来没这么扬眉吐气过,兄弟姐妹们给力,我必须给力,再再再次加更一章,不管什么新书期更新多少字比较合适了。

    …………………(以下正文)……………………

    工商接管涉案人,账本和秤,蚕茧拉到最近的收购点,没装上车的往专门准备的卡车上装。

    老百姓闻讯而至,担心拿不到钱想拦,乡干部和村干部做工作,承诺会维护群众利益。

    贩子消息闭塞,通讯不便,许多人bp机都没有,更不用说大哥大。在邻村收购的“同行”已经被抓了,这边还在过秤过得不亦乐乎。

    反观参战人员,有确凿情报,有对讲机通信,有便捷的交通工具,有精心准备的行动预案。知己知彼,指挥方便,配合默契,效率极高。

    从零点十二分到凌晨一点一刻,前后不到一个小时,在良庄收购的贩子几乎被一网打尽。

    8000多斤不算多,陈猛带的分队截获一艘80多吨的铁皮货船,一次缴获鲜茧1万6千多公斤……捷报频频,王经理乐得心花怒放,连夜打电话向分管副县长汇报。

    警务室大院停满暂扣的卡车、面包车和农用车,羁押室里蹲满人,除了接警台和户籍服务台,一楼的其它办公室全借给工商局办案。

    涉及全乡上千户蚕农利益,搞不好会出大事。

    老卢命令财政所干部连夜来警务室复印账本,作为将来发放茧款的重要依据。命令经管站干部去收购站个各收购点,盯着丝绸公司的人过秤,确保查获的鲜茧不被做手脚。

    警务室没复印机,乡政府也没有,打字复印店大半夜不开门。为不影响办案,工商局把自己的电脑、打印机和复印件连夜送往良庄,一个个忙得焦头烂额。

    以雷霆万钧之势严厉打击了一下,家里蚕结茧比较晚的村民,明天让他们卖给贩子他们都不敢,准备一个多星期的行动基本上完满成功。

    接下来要做的是守好五座桥梁和通往柳下河的内河河口,防止其他乡镇蚕茧经良庄外流。

    闹这么大动静,天亮后会传得沸沸扬扬,没什么搞头了,用不着那么上心。

    警务室民警全撤回来,让巡警队、联防队和部分工商执法人员及丝绸系统干部职工,按原来的计划去五座桥梁及河道设卡堵截。

    折腾一夜,凌晨五点多休息,睡到上午10点半。

    下楼一看,二楼也被“占领”了,良庄警务室整个成为思岗县工商局良庄分局。

    会议室变成“办案指挥部”,副局长来了好几位,正捧着材料研究案情。空着的十几间办公室,全成了讯问室。涉案人员不断被带上来送下去,穿工商制服的干部在走道里穿梭不停。

    “王主任,午饭准备怎么样?”

    从来没接待过这么多领导,王治纲忙得一身劲,跟进办公室眉笑道:“正在准备,准备差不多了。韩特派,工商局领导很体恤我们警务室,早上一来就给了3000伙食费,让我看着弄。这两天吃他们的,不用我们自己掏钱。”

    “罚款经济”,我给他们创造那么大效益,给点伙食费算不上什么。

    这边的人在警务室食堂吃,卡点执勤民警和丝绸公司干部在附近村民家吃。

    跟乡干部下村一样,村里没饭店,给村民点钱让人家买菜帮着做。人家也不赚钱,只是全家人一起跟着吃顿好的,改善下生活。

    自己睡了一觉,人家到现在没睡,韩博叮嘱道:“别光顾着伺候他们,巡警队是来帮忙的,已经熬了一夜很辛苦,跟那几户村民说清楚,饭钱不是问题,伙食一定要搞好。”

    “韩特派放心,不是村干部就是党员,他们知道该怎么弄,我打过招呼。”

    “行,你忙去吧。”

    王治纲走出办公室,王燕喜笑颜开的进来问:“韩特派,你猜猜总案值加起来已经有了多少?”

    “50万?”

    “太保守,按指定收购价算,已达到127万4千多。我开始没去问,是局里打电话来核实的。吉主任让你准备准备,下午张局要陪同杨县长、政法委郭书记和石副县长来慰问。“

    “慰问?”

    “良庄计划收购8万公斤,现在几个收购点加起来已收到9万多公斤,还有许多人家茧太软太潮没摘,宋副经理估计到明天晚上,至少能收12万公斤,超额完成任务,相当于去年春茧、夏茧和秋茧收购的总和。况且我们不仅保证良庄秋茧没外流,也遏制住了丁湖几个乡镇的外流势头。

    吉主任说我们的堵住的秋茧,总价值可能在800万至1000万人民币之间,县领导很高兴。吉主任让我转告你,机会难得,到时候汇报完成绩别忘了汇报困难。杨县长一高兴,说不定能给局里多批点经费,至少能给局里解决几个编制。”

    局领导没夸大其词,涉案金额不算特别多,但这个账要一反一正算。

    如果没严厉打击,没震慑住那帮无孔不入的贩子,秋茧又会跟春茧一样大量外流,直接影响县里的财政收入。

    公安露了脸,立了功,当然要趁机争取点经费,趁机解决几个编制。

    关键局里插一脚,跟工商局达成的协议就会产生变数。要是杨县长来一句罚款返还给一半公安局,我岂不是白忙活了。

    如果能趁这个机会帮手下们解决编制,那一半给局里也值。

    问题局里办事不是不地道,是非常不地道。县里真能给几编制,局里百分之两百会挪占。

    你跟他们说这不对,这不公平。

    领导会说这很公平,局里那么多老同志,兢兢业业干那么多年,没功劳也有苦劳。他们没什么文化,要是再不解决以后就没机会解决了。你们年轻,你们有文化,以后有的是机会……

    局里这些年就是这么干的,论资排辈,编制紧着资历老的来。

    高长兴就是这么一次又一次被忽悠,整整排了七年队。如果没牛副政委帮忙,去丝织总厂过渡的机会都轮不着他。

    患得患失,午饭都没吃好。

    下午3点20,县领导车队到了,没来警务室,直奔蚕茧收购站。

    把茧卖给贩子没拿到钱的老百姓忧心忡忡,全在老党校院子里接受批评教育。杨县长接过话筒,发表重要讲话,代表县委县政府郑重承诺保证蚕农利益,讲了一番国家对茧丝管理的政策。

    老百姓对政策不感兴趣,只关心自己的钱能不能拿到。

    县长承诺了,应该不会有问题,悬在心中的石头终于落下,一时间欢声雷动,争先恐后感谢政府,许多人真是喜极而泣。

    县电视台记者全程采访,晚上肯定上思岗新闻。

    杨县长安慰完几个老百姓,直接去乡政府会议室听汇报,行动总指挥是乡党委崔副书记,副总指挥是工商局曹副局长和丝绸公司宋副经理。

    公安特派员算什么,就是一跑腿的,没资格汇报,只能坐在最后一排。

    杨县长肯定专项行动所取得的成绩,指示工商部门严厉查处那些新庵贩子,要求公安机关全力配合,希望参战干警和所有参与堵截的干部职工坚持到底,确保全县秋茧收购工作圆满完成。

    乡领导、局领导和丝绸公司领导挨个表完态,杨县长马不停蹄赶往柳下河大桥卡点,慰问高长兴等执勤干警和丝绸公司干部职工,过警务室门而不入,就这么打道回府了。

    要陪县领导,张局连听自己部下汇报的时间都没有。

    走的时候笑了笑,什么没说。

    本以为特派员能跟县长诉诉苦,借这个机会把编制解决了。结果杨县长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根本没亲切接见顶头上司。

    王燕失望之极,看着一辆辆离去的轿车,沮丧地说:“韩特派,活儿是我们干,成绩是人家的,看来我们公安是真没地位。”

    韩博没那么失望,反而一身轻松,微笑着劝慰道:“至少保住了经费,新娘子,别担心,你是警校毕业的,已经在派出所干好几年,局里会考虑,编制迟早能解决。”

    ……………………………

    ps:衷心感谢“书生洗头用飘柔”、“我是5421647”、“麟骑儿”、“好书就追”、“宝宝你好兮”、“牧人818”、“fsh22222”、“夜林箭_73”、“五陵先生”、“龙门山有雨”、“少林和尚wang”、“可乐来一罐”、“锋米”、“浪浪的黑人”和“九头sky”等新老书友打赏及再打赏。

    同时感谢所有收藏推荐的朋友,你们太给力了!

关于调整更新时间的通知

    在正式发布通知之前,请允许韩特派携警务室全体民警、职工及联防队员,祝各位辖区居民尤其辖区内的小盆友六一儿童节快乐!

    “我是5421647”、“九天的回忆”、“好书就追”、“fsh22222”、“我是一个兵01”、“上党知府”、“锋米”、“可乐来一罐”、“160430113433780”、“五陵先生”、“左轮哥”、“a玉石”、“ruohana”、“李若尘1988”………

    一个个熟悉的名字和一个个新朋友,衷心感谢你们的支持和鼓励。

    同时感谢所有收藏推荐及帮着宣传的热心书友,在“非富非贵”老乡兼老书友的提醒下,发现龙空论坛上有几个推荐帖,帮助推荐宣传的书友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意见,非常宝贵,谢谢大家。

    刚刚统计了一下,从零点到现在,推荐票850张,再次递增100,收藏增加300多,越写越有劲儿,越写越有动力,没有大家伙的支持不会有这样的成绩,再次感谢,并请大家一如既往支持,请大家看牧闲,看韩特派的表现。

    最后确定更新时间。

    各位兄弟姐妹给力,我们推荐票不少,只是因为总几章同时上传,影响到点击数量,导致我们的数据不如人家,在排名上太吃亏。

    好几位热心书友提醒,想想是有道理,决定从今天开始零点更新一章,第二天中午1点更新一章,如有加更放在晚上8点左右。

    突然调整更新时间,请各位新老书友见谅!

    最后跟大家说说掏心窝子的话,由于各种原因,草草收尾或太监过好几本,一直在坚持,一直没放弃写作,几年了,这感觉跟那些总出不了名却始终参加各种选秀的歌手差不多,细想起来真有那么点辛酸。

    《韩警官》这本终于看到点盼头,可以说是背水一战,或者说是最后一个机会,我只有我必须精心构思,认认真真写好这个故事。

    再次感谢大家,再次请大家支持,再次恳请大家看我及韩特派的表现。

    鞠躬

    敬礼

    落款:思岗县公安局良庄乡警务室联防队员卓牧闲

    (公章没刻好,下次再盖)

第六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