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韩警官-第1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是能站起来,谁愿意离婚。
程文明心如刀绞,但没流泪,一口接着一口抽闷烟。
“我咨询过几位专家,专家说能不能康复既靠运气也看病人的毅力,打击犯罪是战斗,养病一样是战斗,跟病魔作战。这方面你不如老卢,真该跟老卢学学。别说你没试过,还不知道双腿能不能恢复知觉,就算高位截瘫又怎么样?”
韩博掐灭烟头,指着自己的脑袋:“只要这儿没问题,就不是一个废人!英国有个物理学家,叫霍金,虽然没获得诺贝尔奖,但在科学界尤其物理学界的地位比一般科学家高多了,跟爱因斯坦属于同一级别的。
人家从小坐轮椅,健康状况比你不知道糟糕多少倍,甚至无法与人正常交流,可人家却为全人类作出那么大贡献。你能想能说,左手活动自如,右臂只是骨折,好了之后一样能写,怎么就不能领导一个线人,怎么就不能继续工作?”
全国公安系统每年都有民警负伤,坐在轮椅上继续工作的民警全国不止一两个。
程文明若有所思,显然被说动了。
韩博深吸一口气,接着道:“李固不同于一般线人,不仅协助长江分局侦破过一起大案,而且对市区非常熟悉。来四五年,没干过正经工作,全在各娱乐场所混。天天跟三教九流打交道,同时又处于社会最底层。
他非常聪明,知道轻重,从过去一段时间的表现看也是比较值得信赖的。他这样的线人用好了,能给我们源源不断提供线索。领导线人对你来说很难么,平时打打电话,隔三差五把他叫过来敲敲边鼓,很简单的一件事。”
闲着也是闲着,帮着敲打敲打贼猴子就当打发时间。
程文明想了想,忍不住问:“管理他问题不大,万一有线索怎么办?”
“你是重案大队副大队长,治安案件可以联系各分局治安大队,刑事案件可以通知各分局刑警大队。我给苏海冰打个招唿,你还可以从便衣大队调人。只要保证李固线人身份不暴露,保证他能拿到奖金就行。”
“帮他赚线人费?”最后一句话是重点,程文明被搞得啼笑皆非。
“你不是说过么,做人要凭良心。长江分局刚破获的毒案是我督办的,那几个主犯非常危险,抓捕时其中一个主犯最想干掉的就是他,辛亏他聪明,关键时刻让另一个主犯跑,持枪主犯恼羞成怒,一枪打在另一个主犯身上。他趁机躲起来,没中枪。
我们是警察,打击犯罪是我们的责职,关键时刻冲上去是应该的,说句不中听的话,就算光荣了也是应该的。他不一样,他没这个义务,要是中枪,要是救不过来,别说评烈士,恐怕连抚恤金都没有。
他其它事干不了,想通过他那点小优势当线人赚钱。我答应了,长江分局领导答应了,这件事韦支队都知道。这是我们对他的承诺,既然是承诺当然要兑现。不光要兑现承诺,要管理好他这个线人,不让他走上邪路,还要想方设法保证他安全。”
在线人使用尤其线人费这个问题上,一个地方一个做法,上级没有一套明确规定。
基层民警累死累活一个月才多少工资,一个线人举报一条线索就想要多少多少奖金,心里肯定不平衡。
再加上线人费不是其它费用,线人身份需要保密,到底给了谁,甚至到底有没有给,战友同事不知道,顶头上司都不一定知道。许多民警怕说不清,干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直接导致答应人家的结果却不兑现。
身边这位重视特情耳目,早在担任良庄派出所长时就立下过规矩。
所里有专门的经费,每个民警需要发展两三个耳目,单线联系,不许泄露耳目身份,但在法制队有备案,只有教导员和法制队长知情,由教导员和法制队长核实经费使用情况。
良庄是小地方,情况实在算不上复杂,工作好开展,线人好管理。
市区不一样,社会情况复杂,人际关系也复杂,他既想保证线人身份不暴露,又要保证承诺能够兑现是要找一个值得信赖的人。
“好吧,我接手,我都成这样了,不怕人家说闲话。”
“谢谢。”
“不用谢,其实我也想知道他是怎么混的,有什么线索。”
老乡比你想象中厉害,绝对能给你一个惊喜,韩博回头喊道:“李固,进来,程大要跟你谈谈。”
“哦,来了。”
林新霞端着饭盒问:“谈事?”
“谈点事,等会儿再吃。”
“行,你们谈,我去隔壁看会儿电视。”
李固走进病房,再次带上门,韩博示意他坐下,一脸严肃说:“李固,你应该清楚不光警察有辖区,派出所、刑警队乃至分局都有各自的辖区和权限。你举报的线索超出史警官的管辖范围,想干下去只有换一个上级。
程大是市局刑警支队重案大队副大队长,全南…港的刑事案件他都有权过问,治安案件他可以协调,接受程大领导你的路子就宽了,不会出现明知道有人在那儿聚赌史警官却没权管的问题。”
原来是这么回事,李固反应过来:“谢谢韩支队,谢谢程大,程大,我愿意接受你领导,我全听你的,只给你提供线索,保证不惹麻烦。”
程文明下意识进入工作状态,脸色一正:“李固,我不知道史警官以前是怎么跟你说的,既然跟我,就要守我的规矩。”
“是。”
“是什么是,我还没说呢。”
程文明拿起手机,往他手里一递:“把你手机号存进去,从现在开始,我要知道你的一举一动,不管干什么事要先汇报,未经我同意不许自作主张。”
“哦。”
“我这是为你好,当线人没你想得那么简单。打个比方,发现一伙歹徒想去抢…银行,你不跟我汇报,没经过我同意就混进去了,他们拉着你一起去抢,你又没机会及时报告,到时候你就是同伙,谁也救不了你。”
这才是程文明,韩博很庆幸灵光一闪作出让贼猴子接受他领导的决定,要是总跟前些天一样没事干,整天胡思乱想,天知道他会不会干出什么蠢事。
李固不知道韩博是怎么想的,只知道程疯子是真为他好。
不管怎么样也是家乡人,家乡人当然帮家乡人,他很听话的在手机上存入自己号码,拨打一次,确认无误,小心翼翼把手机递了回去。
程文明接过手机,继续道:“关于举报的奖励,几个分局有各自的标准,我打听打听,打听到再告诉你。总之,答应你的,我们会兑现承诺。但是,你领取我们公安的生活补贴,拿我们公安的奖金,就不能再拿犯罪分子的钱,更不能做违法犯罪的事……”(未完待续。。)
第四百五十八章 人民广场发生命案!
把贼猴子交给程疯子,吃完饭再次回新闸派出所当治安民警。
下午比上午更忙,建材批发市场过去一星期发生好几起盗窃案,所里民警要带治安员过去蹲守。韩博没带便服,跟着一起去会打草惊蛇,留在所里帮着处理上午在蔬菜批发市场打架的几个家伙。
断断续续接待几个报案人,跟一个报案人去了一趟电瓶车失窃现场,不具备勘查条件,周围又没监控,只能做个笔录让失主回去等消息。
回到所里继续处理,一直搞到下午6点多,帮所里把几个小偷送到看守所,才回刑技中心换车回家吃饭。
今天家里热闹,田学文两口子来了。
房子的集资款李佳琪和她父母出的,田家不像她家是独生子女,家庭条件也没她家好,可儿子娶媳妇这么大事不出点力又觉得过意不去,田家两位老人汇来几万块钱,让田学文买了一辆中华轿车,其实是交了个首付。
一对新人开新车来的,韩妈李妈当然要热情接待,做一大桌子菜。
“就等你,快去洗手,洗完手吃饭。”李晓蕾最喜欢热闹,户主不在热闹不起来,一个劲催促丈夫快点。
刚才正聊老同学下基层蹲点的事,田学文好奇问:“韩哥,你真去巡逻?”
“巡逻是巡警的事,所里警力紧张,个个忙焦头烂额,哪有人上街巡逻。”
“那你今天在派出所做什么?”
“接处警,调解一些纠纷,片儿警干什么我就干什么,全是一些鸡毛蒜皮的琐事。”韩博坐到餐桌边,从岳母手中接过饭碗。
“韩支队,交警支队领导下交警队,刑警支队领导下刑警队,其实你应该去分局技术中队蹲点,派出所应该是治安支队领导去。”李佳琪夹起一筷子青菜,忍不住笑道。
李晓蕾噗嗤一笑:“他喜欢去派出所,喜欢找以前当派出所长的感觉。”
“有这个因素。”
韩博笑了笑,耐心地解释道:“但更多的是派出所警力太紧张,确实需要人手。技术中队说起来人少压力大,但跟派出所一比则显得很清闲。去派出所蹲点有事干,去技术中队没案子就没事干,这个蹲点就没什么意义。”
“要蹲多长时间?”李妈下意识问。
“一周两天,反正周末不是有这样的事就是有那样的事,不如把两天时间利用起来给基层帮帮忙,顺便熟悉下环境。”
“以后永远这样?”
“局里对支队长倒没这个要求,但我想蹲下去,两个月换一个派出所,坚持两年,市区的情况我就熟悉了,人家报个地名我就知道在哪儿。”
两位老人嘴里不说心里想,哪有这样的,节假日都不休息。
李晓蕾创过业,刚当上丝绸集团bj分公司经理时跟他一样是“工作狂”,他在bj进修四年多,好不容易拿到学位回到单位,当然想干出一番事业,很理解很支持。
田学文觉得没这个必要,吃完嘴里东西说:“韩哥,你现在是领导,用不着什么事都亲力亲为,而且这么蹲下去别人会有想法的。”
“太另类就不合群,但我跟别人不一样,局里对各支队长有分工的,我虽然是技侦支队长,但刑事技术和刑侦根本分不开,也就是说我还是一个刑警。一个合格的刑警必须熟悉辖区情况,我是思岗人,对市区不熟悉,连本地话都不会说甚至听不懂,蹲一圈相当于补课,局领导知道,同事们也知道。”
“学文,你不懂,韩支队是我们市局‘少帅’,‘老帅’马上退居二线,不发生大案没关系,一发生大案,局领导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韩支队。”
“什么时候院长能第一个想到的是我?”
认识这么多年,关系不是一般好,李晓蕾毫不犹豫笑骂道:“做梦去吧,想干到赵主任那个程度,你还得熬十年。”
“嫂子,我是跟韩哥比。”
“这不好比,警察要年轻,要有文化,要敢打敢拼。医生是越老越好,讲究的是经验。”
“晓蕾说得是,去医院看病,我就不相信年轻医生。”韩妈深以为然,一脸你好好干吧,过十年八年才能熬出头的表情。
正说笑,李佳琪手机响了。
单位电话,单位找法医不会有好事,李佳琪不想扫大家兴,歉意的笑了笑,起身去门外接。
对警察而言这种事很正常,韩博没在意,继续吃饭。刚吃几口,手机跟着响了,同样是单位电话。
通知民警出现场一般不会是什么大案,这么晚给支队长打电话就不一样了,韩博指指桌上菜,示意大家继续吃,不动声色走出院子接通手机。
“韩支队,我刘铁,十分钟前,群众在人民广场发现一具男子尸体,二十岁左右,刚死亡,身上有明显外伤,长江分局刑警队已出警,崔局要求我们支队一起出现场。”
人民广场在市中心,对面是市政府,左边是市委,市人大、市政协全在周围,是市里最重要的区域。
市委市政府门口发生命案,局领导岂能不重视!
韩博看看刚接完电话的李佳琪,说道:“我马上到,让值班民警带上勘查器材先出发。”
“是。”
饭吃不成了,拿上钥匙,开商务车,同李佳琪一起火急火燎往现场赶。
李晓蕾习以为常,举着筷子招唿道:“学文,我们吃我们的,别管他们。总是加班,你一样辛苦,多吃点。”
“我好不容易休息一天,说走就走。”
“当警察家属就这样,千万别说你没心理准备。”
“怎么可能,我跟你一样支持他们工作,我是说我想好好陪陪她,没想到她有任务,陪不成。”
“别身在福中不知福,佳琪又不是天天这么忙。”想起前段时间来过的老家亲戚,韩妈感叹道:“吴娜才可怜,结了婚感情不合离婚,好不容易找到个顺眼的还是个骗子,差点吃大亏。”
她们聊着家长里短,韩博则往车顶磕上一警灯,拉响同车载电台一起安装的警报器,一路超速火急火燎赶到人民广场。
市局和长江分局反应迅速,刚刚过来的这一路上,遇到好多交警巡警。
广场周围的大小路口全封锁了,机动车要绕道而行,里面的人尤其成年男子出来要接受盘问,平时机动车不能进入的广场上停好几辆警车,许多看热闹的市民在刚拉起的警戒线外围观,气氛显得很紧张。
“让一让,麻烦您让一让。”
韩博把车停在路边,同李佳琪一起挤进人群,确认现场保护住了,一具尸体侧倒在地上,但地面没有血迹,应该死于内伤。二人直接爬上先到的勘查车换衣服、戴脚套,然后再走进第二道警戒线。
一看、二想、三勘查。
何况上级有交代,现场勘查由技侦支队长亲自指挥,分局技术民警守在边上绘图,没有擅自勘查,就等着他们到来。
一些民警在询问周围市民,一些民警在询问晚上在广场值班的保安,韩博正准备走过去看看尸体,分局刑警大队长边耀新到了。
“韩支队,邓局正往这儿赶,邓局指示我们听您指挥。”
“先询问,先去调监控,周围好多摄像头,如果是他杀,嫌犯不可能不留下蛛丝马迹。”
“是。”
天气热了,这里是老百姓晚上最喜欢来的地方。
有人跳广场舞,有人打羽毛球,有人唱歌,有跟保安和城管打游击的小贩做生意,人流量非常大,地面那么干,死者又没流血,根本无法提取到足迹。
韩博再次环顾了下四周,命令道:“同志们,开始吧,赶快勘查,勘查完把尸体运到法医中心。”
尸体倒在这儿影响太恶劣,随着一声令下,技术民警忙碌起来。
先拍照,拍完照法医才能动手。
在普通人看来拍照就是摁摁快门,非常简单。
但刑事拍照不同于普通人留影,技术民警要把现场状况及痕迹物证的特点、位置等如实地拍下来。为研究案情性质,分析作案手段,进行现场实验提供资料。为技术检验、鉴定提供条件。为起诉、审判提供证据。
具有证据意义和强制性、真实性,要求客观准确,不可增减、改变、伪造艺术性。
比如两个拍照点应尽可能做到距拍照中心部位或目标位置距离一致,拍照的两个方向尽可能相互对应;比如镜头的视场角不能大于55o,如果大于必须采用三脚架固定相机拍照……
拍完照,韩博、李佳琪及分局的一个年轻法医开始检验尸表,一个民警摄像,一个民警做记录。
死者应该没二十岁,苍白的脸显得有些稚嫩,且带着痛苦的表情。身体蜷曲,小便失禁,地上没血迹但湿漉漉的。左臂挫伤,不过从表皮上看不是刚造成的,右手紧捂住胸…部,短袖衬衫完好,总之,没扭打痕迹,不太像凶案现场。
“韩支队,有身份证。”
李佳琪从死者口袋里掏出的钱包,尤其钱包里的身份证是一个重大发现。比对一下,确认是死者的,韩博松下口气,不管是不是命案,无名尸都是最麻烦的。
“左臂骨折,这根肋骨断了,这根也断了……”李佳琪检验完尸表,用戴着手套的双手一点一点轻轻按压检查尸体躯体,要是外面围观的市民挤进来看,绝对会大吃一惊,不敢相信这是一个女人干的事。
内伤致死,确切死因要等解剖后才知道。
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韩博起身走到边耀新身边,递上装有身份证的证物袋问:“边大,询问得怎么样,广场上这么多人,不可能没目击者。”
“有人看见两个男子跟死者说过什么,把死者带到现在这个位置之后就没在意,人太多,也没看清长相,穿什么衣服都记不清,好在有监控。”
“调出来没有?”
“正在调,那个摄像头正对现场,到底发生过什么应该不难查。”
正说着,对讲机响了。
在广场管理处调看监控视频的民警汇报道:“边大边大,我王永恒,监控调出来了。光线太暗,看不清跟死者说话的两个男子相貌,但可确定他们只是发生口角,没动手,死者就算死于他杀也不是在广场杀的。”
边耀新急切问:“那两个人往哪个方向去了?”
“往东去了,一个一米七左右,短发,中等身材,穿带花格子t恤衫。一个一米七五左右,同样短发,身材较胖,穿长袖衬衫,看不清白色还是浅蓝色。”(未完待续。。)
第四百五十九章 蹊跷的死因
具体到一个家庭,亲人去世无疑是一件痛苦的事。
但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对政府尤其公安、民政和医疗卫生等部门而言,死亡是一件很正常的事。
一个地区一段时间内的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平均总人数之比率为该地区人口死亡率,南…港全市常住总人口、户籍总人口分别为735。8万和787。63万人,死亡率7。35,也就是说每10万人口中每年要死去735人,全市一年会死5万多人,平均每天死亡160人!
死亡要分正常死亡和非正常死亡。
倒在地上的这具尸体,从现场看不太像死于他杀。
监控视频显示跟两个身份不明男子发生口角后,他一个人在长凳上坐了一会儿,然后起身走了几步突然倒下,至少可以确定伤不是在人民广场造成的。
不过死亡要看死在什么地方,死在家里、死在工地、死在医院,公安机关不是不管是不会太着急(要开死亡证明),他死在市委市政府门口且被成千上万市民看见就比较敏感了,必须搞清真相,不然市领导问起来不知道怎么说。
黄金24小时,韩博不想浪费时间。
抬头看看缓缓开进来的运尸车,当机立断说:“边大,我们不等邓局了,这边交给你,那两个男子能追赶快追,调取的监控视频复制一份尽快送刑技中心,我先把尸体运回去解剖检验,争取零点前搞清其死因。”
“身份证呢?”
“你留着,尽快联系死者亲属,搞清楚他什么时候来我们南港的,来我们南港做什么,查查其社会关系。不是在广场发生的凶杀案,没必要搞得草木皆兵,差不多就向指挥中心汇报,解除周围封锁,留几个人维持秩序,其他人能撤尽量撤。”
“行,我先看看能不能追到那两个人。”
“佳琪,差不多了吧,动作快点。”
“马上好。”
在这儿停留时间越久影响越恶劣,技术民警确认现场没什么遗漏,同法医中心运尸工一起把尸体抬上车,韩博开商务车在前面开道,带着支队和分局现场勘查车、支队的运尸车径直驶往刑技中心。
现在集中解剖,分局法医对刑技中心再熟悉不过,在更衣室甚至有自己的衣柜。
车队从侧门开进法医鉴定中心,跟医院急诊似的一张移动尸床已停在附属楼西边的门厅,运尸工和一个分局法医戴着手套,轻松一拎,将尸体抬上移动尸床,直接推进解剖室。
人一旦没了气息,仿佛变成一件冰冷的物品,这么年轻,韩博非常惋惜。
“韩支队,我进去了。”李佳琪提着勘查箱跳下车,掀开帘子要往里走。
“分局的案子,让分局同志解剖。”长江分局三个法医,老吕没来,来的是另外两位,其中一个是今年参加工作的新同志,韩博想让新同志锻炼锻炼,带着她走进跃层的观察室。
这间观察室是一个独特的设计,在这里可以透过大玻璃俯视下面的解剖室。
在解剖检验一些对死因有争议的尸体时可以让死者亲属到这儿来看,上级领导和外地同行来参观指导时可以坐在这里看。法医中心是医科大学实习基地,学生尤其学法医专业的学生经过支队允许也可以在学校组织下来这观摩。
灯一盏一盏打开,一字排开的六张解剖台出现在视线里。
宽敞明亮,干干净净,无尘设计,有独立的通风、排水及空调系统,无影灯、手术器械一应俱全,跟医院的手术室没什么区别,只是没急救所需的各种医疗仪器。
站在这里,李佳琪感慨万千。
刚参加工作时什么条件,去开发区殡仪馆解剖尸体,那边只有一间阴森森的小房子,解剖台是用砖砌的,上面贴瓷砖,窗户装一排气扇。
冬天没什么,在小房子里解剖也不算太冷。一到夏天,尸体容易**,**气体没法散发,解剖室变成毒气房,那气味儿能让人几天吃不下饭。以至于有一段时间,不得不把尸体拉到外面,跟师傅一起露天解剖。
“崔局,我韩博,正在检验尸体,好的好的,一有结果就向您汇报。”
局领导不太放心,亲自打电话过来问。
结果没出来之前韩博不会轻易下是不是他杀的定论,挂断手机,抱着双臂,看着两个分局法医忙碌。
姜彬表情严肃,动作一丝不苟,将尸袋拉开,再次检验尸表,确认现场检验没什么遗漏,在徒弟协助下将死者衣服一件一件脱下。
衣服被装进证物袋,协助他们检验的支队民警贴上不干胶,按规定帮他们编上号,韩博拿起话筒:“小陈,我韩博,把死者衣服和个人物品送到前面检验。”
“是。”小陈下意识抬头看了一眼,把检材装进箱子抱出解剖室。
姜彬没动手术刀,而是从头到脚再次观察赤…裸的死者体表,观察完正面翻过来看背面,当看到死者臀部时突然道:“灯打亮点。”
有发现?
韩博正狐疑,李佳琪轻声道:“死者死亡前可能接受过治疗,老姜应该发现打针注射留下的针眼。”
果不其然,姜彬再次确认了一下,让徒弟准备试管,打算等会儿采集死者血样尿样交给理化室作进一步检验。
解剖终于开始了,姜彬刀起皮开,麻利地一刀从死者颈下划到耻骨联合的上方。皮下组织顿时露出来,黄的红的,十分扎眼。
进修期间韩博不止一次看过解剖,但看着死者胸…部被一点点打开,神经依然绷紧到极限,依然有股呕吐的冲动。
一字划开胸腹部是很常规的解剖方式,相当于放血,可以防止颈部解剖时划破血管,导致血液浸染肌肉组织,否则就无法判断是肌肉出血还是血液浸染肌肉组织。
对姜彬而言这也是一个培训徒弟的机会,一边分离着胸…部的肌肉组织,一边低声道:“分离胸…部的肌肉要贴着肋骨,不要采用外科医生那样的小碎刀,我们没有那么多时间。一刀是一刀,范围要广,下刀要准,刀面要平行,不要切伤肋骨,不能刺破胸腔……”
刚调整好情绪,正看得入神,手机又响了,邓局打来的。
“韩支队,情况怎么样,死因有没有搞清楚?”
“刚开始,你那边怎么样?”
邓局站在警车前,遥望着对面的市政府,苦笑着说:“晚了一步,那两个家伙没围追堵截到,监控显示他们往青年路方向去了。”
“别急,又不是在人民广场发生的凶杀案。”
“话虽然这么多,但区领导已经知道了,人民广场什么地方,影响太恶劣。”
“有监控视频担心什么,可能是巧合,甚至可能是意外,不一定是刑事案件。”
“幸好有监控视频,不然麻烦大了。”
邓局示意前面两辆警车留下,其他民警收队,回到车上接着道:“死者亲属暂时没联系上,他老家是山区,交通不便,大晚上当地公安局估计也不会帮着去通知。我先安排人查查他有没有办暂住证,有没有住旅馆的记录,你那边有消息跟我说一声。”
“放心,一有结果及时通报。”
“拜托了。”
“客气什么。”
姜彬同样“阅尸无数”,相比检验过的一些尸体,这具的死因不难检验,仔仔细细检查了一个多小时,示意徒弟缝合,走到跃层下抬头道:“韩支队,死者左边第5、第6根肋骨骨折,导致延迟性、左侧外伤性、张力性血气胸,最终唿吸衰竭死亡。”
“左臂呢?”韩博拿起话筒问。
“左臂骨折很奇怪,看上去骨折过两次,同一个位置骨折两次。”
从来没见过这样的死者,韩博沉吟道:“洗手换衣服,去前面看监控,确认无误再出具检验报告。”
“是。”
“佳琪,你是怎么看的?”
李佳琪沉思了片刻,微皱着眉头说:“受这么重伤怎么不去医院,臀部又有针孔,应该接受过治疗。左臂骨折,肋骨骨折,再不负责任的医生也不会不当回事,不会打几针敷衍了事。难道是经济原因,没钱治疗。”
“受这么重伤肯定很痛苦,饿急的人还打110报假警混饭吃,他这样的怎可能不去医院先看。医药费虽然不便宜,但遇到这种情况也是先救人,不可能见死不救,所以市区几家医院有上千万医药费收不回来。”
“他老家在南云省,离我们这几千公里,可能他想不到,或者担心去了医院也不管。”
现在想也想不出个所以然,联系到他亲属,找到那两个身份不明的男子,也就能搞清楚事情的真相了。
一个年轻的生命就这么离开人世,韩博轻叹道:“不管怎么样,死因搞清楚了,我向崔局汇报,给邓局通报,你去趟理化室,看小顾他们能不能从血样尿样中检出死者生前打过什么针,接受过什么治疗。”
“许多药物的化学成分差不多,估计很难检出来。”
干这一行要紧跟科学潮流,刑技中心成立时就给医科大学、师范大学的几位医学、化学和物理教授发过聘书,时不时请他们过来讲讲课,给技术民警充充电,遇到一些疑难问题时请他们提供技术支持。
专家教授也可以带研究生过来使用刑技中心先进的仪器设备,尤其医科大学的教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