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韩警官-第1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说着,“老帅”快步来到阳台。
跟韩博微微点了下头,俯瞰着下面说:“汤局,崔局,现在有三套方案,第一套停电。临时安置点的几个民工反应他们每天看电视看到很晚,有时候会去网吧,切断电源,让他们看不成电视,或许会跟往常一样出来。
第二套方案,让临时安置点的民工帮我们叫门,冲进去,打他们个措手不及;再就是等,等他们睡着冲进去,或等到明天早上他们出来。”
被他们折腾五天五夜,从局长到普通民警谁都没能过上一个好元旦,汤副局长岂能再等,冷冷说:“停电吧,先切断电源试试。”
“是。”
“我下去准备。”
“小韩,你别急,等嫌犯落网,等武警排爆官兵确认现场安全,你再带人进去勘查取证。”
案件能这么快查出眉目,身边这位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连把一起失窃案与爆炸案串并上的刑警都是他推荐进专案组的。
“老帅”感觉自己老了,拍拍他胳膊:“听汤局的。”
他想亲手抓嫌犯,可他已经五十一岁,局领导怎可能同意。汤局和崔局再次强调了一番,只许指挥不许出手。
他带人下楼,客厅里一下子变空荡荡的,韩博回头看了一眼,只能继续留在阳台上陪同两位副局长“观战”。
等了大约五六分钟,两排平房亮着的几盏灯突然灭了。
工地塔吊上的“太阳灯”没灭,只见第一排中间一家的门打开,从里面走出一个人影,东张西望,似乎在确认光自己家没电还是全没电。
有第一个就有第二个,这么晚没睡的人不少,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议论。
“出来了,出来一个。”
“第二个,第二个也出来了!”
崔局紧攥着的拳头,恨不得民警瞬移到两个嫌犯身边,以最快的速度把他们俩控制住。明明可以看到他们却不能轻易上前,韩博跟两位副局长一样着急。
“好,好,这就对了,再往前,不要停。”
最希望的一幕出现了,两个嫌犯居然跟另外几个租住在下面的人一起,绕过第二排平房往后面的配电房走去,想看看是不是跳闸。
上面人看得很清,下面人看得更清。
“第二组准备,嫌犯往你们那儿去了,动手时一定看清楚!”
“第三组第四组,快快快,从左右包抄过去!”
“第一组堵门,防止嫌犯脱逃回去拿炸弹,稳住稳住,对对对!”
……
“老帅”坐在高大的货车驾驶室里紧张得手心出汗,埋伏在配电房里的长江分局刑警队长张浩等民警更紧张,不是怕对付不了嫌犯,是担心天太黑看不清让嫌犯跑了。
配电房距没拆掉的老机械厂宿舍不远,大概三十多米,由于周围在施工,许多建筑垃圾倒在中间的空地上,不太好走。
几个人走到一半回头了,继续往前走的只剩下四五个。
韩博看不清嫌犯在不在回头的人里面,“老帅”一样看不清,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他不再犹豫,当机立断命令道:“行动!”
车灯打开,紧接着,几十道强光手电从四面八方照射过去,随着持手电的人奔跑不断晃动。
配电房里突然冒出五个人,手电照得双眼睁不开。
高英祥一愣,左右两边又冲出好多人,最近的只有十几米。他心里咯噔一下,调头想往回跑,赫然发现后面一样有人,打着手电迎面而来。
“干什么干什么?”
“你干什么?”
几个民工不明所以,停住脚步,抬起胳膊用手挡住亮光质问起来。
“不许动,全蹲下!”
“公安办案,不许动不许跑!”
高英祥吓出一身冷汗,正犹豫该往哪个方向跑,一个民警已冲到他面前,借助冲劲一下子将他直挺挺撞倒在地。
紧接着,几个民警一拥而上,将其死死压在砖头瓦片堆里。
高英喜没堂弟那么好的心理素质,吓得魂不守舍,根本挪不动步子,既没蹲下也不敢跑,傻傻的站在建筑垃圾堆上双腿瑟瑟发抖,直到被两个民警摁趴在地。
“警察同志,我没做坏事,你们搞错了!”
“我有身份证,我是好人,你们凭什么抓我!”
“嚷嚷什么,闭嘴。”
抓的不止他们两个,大晚上看不清,有一个算一个先控制住,程文明将一个民工交给跟上来的武警战士,爬起身和金阳一起用手电一个一个辨认身份。
“老帅”跑了过来,气喘吁吁问:“怎么样,人呢?”
“韦支队,高英祥在这儿。”额头那么大一疤痕,体貌特征再明显不过,民警揪住他头发,让他的脸转过来对着几道灯柱。
“高英喜,高英喜呢?”
“这不是高英喜么,警察同志,我就说你们搞错了,还不信。”民警正在辨认,一个同时“落网”的民工倒先指认出来。
“老帅”终于松下口气,蹲下身问:“高英祥,知道我们为什么抓你吗?”
“不知道。”
“真不知道假不知道,到现在还嘴硬!”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他们肯定要去宿舍,根本瞒不住。
高英祥不敢再嘴硬,手电太亮,两眼睁不开,眯成一道缝,忐忑不安说:“知道。”
“知道什么?”
“我,我偷了一台空调压缩机。”
“就这些,老实点,说实话!”韦国强气得咬牙切齿,啪一声抽了他一大耳刮子。
高英祥被抽得满天小星星,哭丧着嗓子说:“我用雷…管和炸药做炸弹,我只是做着玩,我没炸。”
没炸,炸了你不知道而已。
韦国强正准备示意民警把他加起来,对讲机里传来第一抓捕小组长的声音:“韦支队韦支队,这两个小王八蛋疯了,排爆手发现房间里有三个炸弹,其中一个已安装雷…管。”(未完待续。。)
第三百五十七章 心有余悸!(求订阅)
嫌犯落网,停在附近的警车、消防车突然间全出现了。
嫌犯租住的房间整个一炸药库,住在机械厂老宿舍的人全撤离,特警、武警和交警拉起警戒线,不许对面小区和周围工地的工人靠近。
武警排爆官兵小心翼翼拔出其中一颗炸弹的雷…管,韩博陪同两位副局长走进“相对安全”的房间,看着脏兮兮的床上那一大把雷…管、三颗“粗制滥造”、丑陋至极的土炸弹和一个起爆器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
“报告首长,包括刚拆下的这一根,现场共缴获76根雷…管。从外观上看,应该是非法制造的,不是国家定点企业生产的。”
对老百姓而言雷…管和炸药很遥远,许多人从未见过。
对一些需要爆破的企业来说雷…管和炸药不仅不稀罕而且用量非常大,爆破一栋旧楼,需要几千乃至上万雷…管,炸一座山需要多少可想而知。
一些企业嫌管国家定点的爆炸物生产企业采购太贵,于是通过不法渠道采购非法制造的。有市场需求就有不法之徒铤而走险,直接导致本应严控的雷…管炸药失控,流入社会,危害社会。
爆炸一颗炸弹造成三死九伤,眼前这几十根雷…管和三颗炸弹要是全爆了,南港要死多少人?
韩博心有余悸,汤副局长脸色铁青。
崔副局长深吸了一口气,冷冷说:“这个案子没完,上报省厅,上报公安部,全力追查爆炸物来源。监管不力,祸害我南…港,必须追究责任,必须给我们一个说法!”
首长火了,武警中尉说话都带着几分小心。
他俯身拿起一个用钢筋条制成的挂勾,指着墙角里的空调外机和煤气罐汇报道:“嫌犯显然嫌炸弹威力不够大,或者担心炸弹威力不够大,打算利用空调冷凝器和煤气罐增加爆炸威力乃至杀伤力。”
已经做好两个大炸弹,第三个做好肯定要动手。
汤副局长不无庆幸的看了看第一个发现是爆炸案的韩博,面无表情问:“他们想干什么,想炸什么地方?”
“正在审,估计很快会有结果。”
不管怎么样,总算排除掉一个大隐患,汤副局长回头道:“小韩,让技术民警进来拍照摄像取证,取完证赶紧把这些爆炸物转移到安全地方,等案件办结再销毁。”
“是。”
相比海工集团基建工地爆炸现场,这里的勘查取证工作太简单不过,就像汤局所说的一样,拍个照、摄了个像。
至于转移炸弹,这种专业的事自然交给专业的人去干。
一切忙完,上车等可以回家的命令。
结果命令没等到,等到一份案情通报。
“小韩,情况基本搞清楚了,两个穷凶极恶的小疯子,一个嫌打工赚的钱不够花,一个想大赚一笔回老家盖房子娶媳妇,打算学香港电影里的‘炸弹狂徒’,这儿安装一个,那儿安装一个,先引爆一个,勒索我南…港市人民政府!
怎么引爆,怎么寄匿…名信勒索,怎么收款,模仿电影里怎么干的,然后结合实际进行调整,全特么计划好了。为干这一票,他们居然足足准备一年多,幸好及时发现,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幸好两个嫌犯没什么文化,要是有文化懂一点电气,他们就不是用起爆器引爆,极可能制作定时炸弹乃至遥控炸弹。
韩博暗暗心惊,追问道:“韦支队,海工集团基建工地那颗怎么回事?”
提起这个“老帅”就郁闷,哭笑不得说:“纯属巧合,去年,不,应该是前年八月,他们制作好第一个颗炸弹,安装在偷来的空调室外机内,连同外机一起放在以前租住的院子里,用从工地拿的编织袋盖上。结果有一天去工地干活,室外机被一个收破烂的给偷了。
由于我们没找到销售二手空调的人,外机又被炸成碎片,一直没往挂机和外机不一定是一套上面想,现在看来是拼凑的。据二人交代,他们当时吓坏了,生怕被偷走外机的人发现,回老家躲四个多月,通过多方打听发现没出什么事,胆子大了,又回到我南…港。”
“贼遇上贼?”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运气不好被我们遇上了,排查那么多人,做那么多无用功。”
“他们为什么选择我南…港?”
“熟悉,高英祥十五岁就跟他伯父来我南…港打工,高英喜来这边的时间更长。大街小巷,没他们不知道的,能听懂南…港话,只是不会说。”
韩博沉思了片刻,凝重说:“说句不中听的话,二建公司三个无辜人员没白死,要是活动房上的炸弹没爆,我们要面对的极可能是一起连环爆炸案,他们所造成的人员伤亡极可能比现在更大。”
“所以我想想就后怕。”
“老帅”透过窗户看看正在接受审讯的嫌犯,话锋一转:“小韩,你已经熬了五天五夜,没必要再跟我们一起耗,回去陪陪晓蕾,好好休息两天。”
“您呢?”
“先审,审完组织力量赶赴西川,追查爆炸物来源。对了,从几个县局抽调到专案组的其他同志可以原单位,程文明同志要留下。陈局说你知道,我现在顾不上,你跟政委商量一下,看怎么配合政治部把他的工作关系尽快调市局来。”
自己元旦没过好,他估计接下来的春节都过不好。
侦查员就是这样,何况他是南…港公安系统侦查员的“老大”,遇到这样的特大案件,他必须亲自挂帅。
提醒“老帅”注意保重身体,跟同事道别,一个人步行去长丰路口拦出租车。
“韩支队,怎么不让人送一下?”
快到路口,一辆警车突然开到身边摇下车窗,原来是便衣大队长苏海冰,他今晚是第三抓捕小组组长,看样子接下来也没他什么事,明天一早又要继续上街抓小偷。
“这么晚了,送来送去麻烦,打车挺方便。”
“这儿拦不到出租车,走,我送你一程。”
“韩支队,上车吧,我们没急着下班,正打算找个地方吃点夜宵。”便衣大队民警张培刚推开下车,把副驾驶位置让出来。
便衣大队总共9个人,这里4个,一半在这儿,个个让上车。
盛情难却,韩博干脆钻进副驾驶,系上安全带笑问道:“苏大,培刚,你们熬了几天?”
“跟你一样,终于解放了。”苏海冰拍拍方向盘,苦笑着摇摇头。
“熬五天五夜还不回家?”
“这么晚回去反而让老婆孩子睡不好,会把她们吵醒,找个大排档随便吃点东西,回单位睡,明天一早再回去。”
“我怎么就没想到呢,算了,今晚不回去,等会我请客。”
“千万别,你是领导,哪有让领导请客的道理。再说我们本来就是凑分子,用时髦话说就是那个aa制,吃多少钱平摊。”
便衣大队是全支队最苦最累的一个小单位,包括身边这位大队长在内全“苦哈哈”。相比其它大队,他们更团结,整个氛围有点像曾经的老良庄派出所,同事之间的关系跟家人差不多。
韩博很喜欢这种氛围,不禁笑道:“平摊好,算我一份。”
“少帅”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苏海冰全程参与01。01案侦破,非常清楚没有他不断提供线索,案件不可能这么快破获,嫌犯不可能这么快落网,加上之前东港发生的强奸杀人案,“少帅”这个绰号已名副其实,估计禁毒大队老钱再也不敢跟他发难。
“求之不得。”
苏海冰嗅嗅鼻子,抬头看了一眼后视镜:“可为,把烟扔了,不知道韩支队不抽烟么?”
“对不起,我搞忘了。”
“没关系,继续抽,这边窗户开着呢。”
大案破了,小案还有一大堆。
“少帅”比“老帅”都忙,平时想见到他很难,开列会时有些事也不太好说,毕竟相比其它几个大队的大事,便衣大队再大的事也是小事。
苏海冰不想错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苦笑着说:“韩支队,市区这段时间发生十几起砸车窗盗窃车内物品案件,小偷胆大包天,连市委的车都敢砸,涉案金额和车辆损失加起来不少,影响恶劣。
鉴于这股小偷活动没规律,今天去港口分局辖区作案,明天来长江分局辖区,后天又去开发区,崔局让我们大队负责侦破。元旦前在几个无人看守的停车场蹲好几天,一直没猫到他们,下次再发生这样的案件,能不能安排几个技术人员去帮我们勘查勘查现场,看能不能找到点蛛丝马迹。”
“以前没勘查?”
“勘查了,分局技术中队勘查的,他们那技术水平你又不是不知道,去看看,走过场,然后就没下文了。”
技术民警是人,不是神。
韩博相信分局技术中队的同事不会走过场,分析道:“苏大,他们不是技术水平不行,也不是没责任心,我感觉他们是遇到惯犯了。戴手套作案,你让他们怎么采集指纹。市区全水泥地面,足迹一样很难提取到。”
“dna呢?”
原来埋伏打在这儿,韩博乐了,微笑着解释道:“我们上dna检验设备才多少时间,采购回来第一天就应用于实战,刚协助东港县局破获一起死亡二人的强奸杀人案,紧接着又遇上01。01案。
现场如何勘查,怎么采集dna检材,采集到之后怎么保存送检,这些不仅需要培训还需要一套相应的规范。并且现在具有鉴定人资质的只有我一个,检验分析人员一样需要培训。”
案子不大,影响太坏。
陈局很生气,便衣大队日子很难过。
苏海冰苦着脸问:“韩支队,这么说要等很长时间?”
小偷太猖狂,居然砸市委的车,韩博能感受到他的压力,笑道:“特事特办,你们现在办的这起不用等,我明天安排人去勘查勘查以前被砸的,看能不能收集到有价值的检材,看能不能把这一连串案子串并上。”
破此类小案的难点就在于能否串并上。
抓到现行,他们承认这一起,之前的几起乃至几十起死不承认。
一起案件,案值不大,劳教都不一定够得上,拘留几天放出来又作案。没更多证据,拿他们没办法,能被他们搞得焦头烂额。
能采集到dna物证就不一样了,串并上,新账老账一起算,只要达到规定案值就可以移交检察院审查起诉,可以把他们送进去蹲几年大牢。
做dna检验分析需要成本,是要花钱的。用dna技术破小案,堪称用“高射炮打蚊子”。
他是副支队长兼技术大队长,他说行就行,不用再去求其他领导。
苏海冰乐得心花怒放,急忙道:“韩支队,等会儿你别凑分子,今天我请客,一定要给我这个机会。”(未完待续。。)
第三百五十八章 老单位来人(求订阅)
警察只是一个职业,大队民警全是生活在现实中的人。
谁没家庭,谁家没点事?
遇到特大爆炸案,元旦长假泡汤。现在嫌犯落网,不能再不让人家休息。教导员韦绍文和副大队长陈文其安排得井井有条,留几个人值班,其他人轮休。
这些日常安排韩博不需要过问,涉及到十几二十天的长假,韦绍文和陈文其做不了主,让李佳琪拿假条过来请示。
“节后上班,这可不止二十五天。”
她请假干什么,韩博心知肚明。
不光她要请假,连商务车接下来几天都要被老同学“征用”。可看到她一脸不好意思的样子,又忍不住故作严肃地调侃起来。
李佳琪偷看了一眼,低声道:“韩队,我从来没请过假,逢年过节总值班,也没休过几次长假。”
“补休?”
“嗯。”
“从来没休过,一次休这么长时间,打算怎么安排?”
明知故问,刁难人有意思么。
李佳琪暗暗腹诽了一句,鼓起勇气说:“先陪他跑工作,再回我家住几天,然后再去他家。”
进展神速,不过话又说回来,二十**奔三十的人,哪有时间谈一场马拉松式的恋爱。
韩博微微点点头,拿起笔在假条上签字,把签好的假条往她面前一推:“速战速决好,我们干什么的,我们是警察,凡事讲究一个快,快侦快破,快谈快结,快刀斩乱麻!”
“韩队,您再取笑我,我就打小报告。”什么乱七八糟的,李佳琪禁不住笑了。
“打小报告,田学文,我会怕他?”
爆炸案破了,老部下能调到市局换个环境,新同事和老同学又凑成一对儿,人逢喜事精神爽,韩博心情愉快,抱着胳膊爽朗大笑。
李佳琪诡秘一笑:“我给嫂子小报告,告诉嫂子你玩失效雷…管,你在随时会爆的失效雷…管上提取dna检材。”
难怪有恃无恐,果然有“把柄”在她手上。
韩博可不想等会回去被“收拾”,啪啪啪连拍几下桌子:“李佳琪同志,别忘了你是公安民警,要有最起码的保密意识。01。01案仍在侦办中,与案情有关的全是机密。就算案件办结,未经上级允许,与本案有关的细节也不许透露。”
什么保密纪律,你是怕了吧?
谁能想到曾赫赫有名的“韩打击”、堂堂的“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如日中天的南…港市公安刑警支队“少帅”会怕老婆,李佳琪扑哧一笑,收起假条说:“韩队,我尽量不违反保密纪律。”
“什么叫尽量,纪律就纪律,绝不许违反。”
本来挺文静的一个姑娘,跟老婆大人成为闺蜜之后一下子变得这么难缠,真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韩博摸摸下巴,催促道:“走吧,疯去吧,定下日子给我打个电话,不光我,韦支队、钱政委、教导员、陈大全要打,最好搞正式点,一人发一张请柬。”
普通民警要补休,家里有一位跟国宝似的孕妇,副支队长一样要补休。
打发走沉浸在爱情里的李佳琪,韩博收拾好办公桌,跟今天值班的教导员打了个招唿,背上电脑包在大门口拦下一辆出租车,匆匆赶回“阔别”六天之久的家。
这里已经不能称之为家了,俨然一工地。
外墙瓷砖撬得一干二净,一楼到三楼的窗户一个不留,拆掉之后净是窟窿,以前的房顶整个被“捧”掉了,房子四周搭满脚手架。院子里堆满建筑垃圾,院子外墙上靠着拆下来的门窗,一片狼藉,像是回到海工集团基建工地爆炸现场。
干活的人挺多,七八个木工在房顶,三四个工人在安装新窗户,小工在拌水泥浆,看样子正在拆后围墙、打算按女主人要求砌新围墙的几个瓦工等会要贴新面砖。
“妈,拆成这样我们晚上住哪儿?”
儿子终于回来了,韩妈一脸欣喜,指着东边笑道:“住酒店,16栋楼,就在我们家隔壁。嫌走大门麻烦,直接翻墙过去,铁艺围墙,好翻。”
隔壁是五星级度假村,档次高,消费也高。
韩博探头看看,追问道:“包一栋楼,住一晚多少钱?”
“元旦过了,现在是淡季,又是邻居,经理给我们打4折,把门窗搞好就搬回来,住不了几天,花不了多少钱。这儿别管,赶快过去,你老单位同事来了,带好多东西,现在做不了饭,只能放冰箱。”
“谁来了?”
“小王,良庄派出所的小王,还有一个不认识,也女的,晓蕾说她爱人刚借调到你们市公安局。”
老部下王燕,程文明的爱人林新霞。
不用问便知道,过来打听进一步消息的。关键来归来,带东西干什么。
知子莫若母,韩妈岂能不知道儿子担心什么。
事实上为了儿子的前途,过去五六年装修公司从来没接过老家的装修业务。丝绸集团和思岗公安局的新办公楼落成时,集团老总和公安局领导不知道打过多少次电话,全回掉了,不做,省得将来说不清。
“小博,妈知道轻重,晓蕾更不会给你惹麻烦。”
韩妈把他拉到院子外,解释道:“东西是不少,没什么值钱的。六条黑鱼、四条草鱼、十几斤鲫鱼,全柳下河里捞得野生的,不是养殖的,活蹦乱跳,我刚杀完放进冰箱。还有几只老母鸡,十几斤草鸡蛋。老母鸡先养着,过几天再杀,草鸡蛋在屋里。”
“妈,对我们不值钱,对他们来说值不少钱。”
“让我说完么。”
韩妈回头看看身后,补充道:“人大老远带来,不收人家不高兴,说不定以为你看不上,你嫌少。我跟晓蕾商量好了,下午去超市买点东西给她们带回去,当回礼。”
“只能这样。”
人情社会,人情往来少不了。
韩博点点头,想了想又问道:“妈,这么多工人,中午饭怎么办?”
“去饭店,小区门口好几个小饭店,以后不做了,给钱让他们自己去吃。一个人十块,他们高兴我们也省事。”
老妈见过大世面,在东海,什么房子没装修过?
这点小工程,对她来说“小儿科”,韩博实在没什么不放心的,从善若流,翻墙进入滨江假日酒店。走大门太远,要绕一大圈。
绿化搞得真好,大冷天放眼望去全是绿色,一大片绿油油的草坪,远处绿树成荫。
二十几栋独栋别墅风格各异,沿蜿蜒曲折的道路坐落在这风景如画的一片绿色中,每楼上都有一个显目是数字,跳下围墙,一眼便找到16号楼,妻子的奥迪a6停在门口。
房子挺漂亮,不过以“木匠之家”大少爷的眼光看内装修很一般。
推开玻璃门,三位聊得正欢的女士注意到了,不约而同起身相迎。
“韩博,到底什么案子,怎么搞的今天才回家?”
“韩局,我知道你忙,没给你打电话,跟晓蕾说一声就来了。冒昧登门,不好意思。”
“韩局好,我家老程的事让你费心了。”
王燕变化不大,一头精神的短发,脸上那几个雀斑依然没消失,没穿警服,上身一件黑色羊毛衫,下身一条深蓝色裤子,很丰盈,比之前更成熟。
林新霞三十六七,工作不是很好,程文明没时间顾家。公公婆婆年龄大了,老家几亩地她要帮着种,看上去像四十岁,一身新衣服显然是为来这儿特意买的,站在沙发边有些拘束。
“什么案子暂时不能说。”
韩博跟妻子歉意的笑了笑,放下电脑包道:“王燕,嫂子,欢迎欢迎,我们又不是外人,想什么时候来就什么时候来,不过下次不许带东西。这么远,太难背,而且没必要。”
“我没带,我两手空空。”别人有没有当外人不知道,王燕反正没把自己当外人,拿起咬一半的苹果继续咬。
李晓蕾招唿两位客人坐下,靠在又大又软的沙发上笑道:“鱼是小单和亚丽父母托王燕和嫂子捎来的,说我怀孕了,要多喝鱼汤。老母鸡是鸡蛋是嫂子带的。我也知道没必要,昨晚接电话时还特意说过。”
“晓蕾,韩局,自己家养的,自己家鸡生的,没出去买,一点心意。再说每年春节去良庄,你们每回都送那么多东西。人家给领导送礼拜年,你们反过来了,给我们送那么多……”
人家什么条件,带点东西简直是“背石头往山上送”,林新霞尴尬不已。
“不说这些了,带来就收下,就这一次,下不为例。”
韩博不想她更拘束,坐下来聊起她们最关心的事:“先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程队借调到市局没几天就立下一大功。参与侦办的案件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办结,你们今天肯定见不着他,一大早出差了,先去东海,从东海坐飞机去西川,什么时候回来也没准。”
“坐飞机去异地办案?”王燕倍感意外。
“特大案件,战机稍纵即逝,必须争分夺秒。”
韩博笑了笑,接着道:“第二件嫂子要有心理准备,程队立了大功,局领导很欣赏,要把程队正式调到市局刑警支队担任重案大队副大队长,提副科,以后不再是程队而是程大。手续正在办,最多一星期就能办完。”
能换过个单位已经很不错了,没想到不仅能换单位还能晋升副科级副大队长,还是市局刑警支队的副大队长!
苦尽甘来,丈夫终于熬出头了。
林新霞激动不已,禁不住流下两行热泪。
“嫂子,别哭着,好事,你应该高兴。”李晓蕾连忙抽出几张纸巾。
“是啊,应该高兴。”王燕同样激动,咬咬嘴唇,哽咽说:“韩局,我就知道你不会坐视不理,程队这几年委屈没白受。”
韩博轻叹道:“老程过去这些年处境艰难跟我有很大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