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韩警官-第1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佳琪苦笑道:“97年香港电视剧《鉴证实录》热播,很崇拜里面的女法医‘聂宝言’,正好市局去学校招人,我就报名了。电视剧影响真大,开播前我们学校法医专业男女比例5:1,我毕业的那一年法医专业新生男女比例变成了1:1。”
“你原来不是法医专业?”
“临床医学,不是法医。同班同学好多跟我一样报名当法医,当时五年制本科生还是比较吃香的,基本上全招录了,不过现在很多已经改行,有人做保险,有人当老师,更多人当医生。”
“感觉跟电视剧里不一样?”
比起现实情况,李佳琪感觉自己被忽悠了,不禁笑道:“电视剧里的现场太干净,破案线索太容易找。而且‘聂宝言’是香港警察,不是公安。”
……
说说笑笑,不知不觉车已开进滨江小区。
在单位等她出来时给家打过电话,李晓蕾和梁老师正坐在客厅里等,看见车回来了,热情无比地出来迎接。
韩博介绍完,不解地问:“嫂子,晶晶呢?”
“在你书房上网,逮着机会就玩电脑,管不住。”
“只要成绩好,怎么玩都没问题。”李晓蕾扑哧一笑,侧身招唿道:“佳琪,走,进去坐。”
好漂亮的一个女人,站在面前真有那么点自惭形秽。
更令人震惊的是,这是警察的家么,这栋别墅要两百多万,李佳琪看着车库里的奥迪,忍不住问:“嫂子,你在哪儿上班?”
李晓蕾挽着她胳膊笑道:“思岗丝绸集团,现在退休了。”
“退休?”
“她钱赚够了,当然要享受生活。”
梁老师坐下身来,拿起削了一半的苹果,装出一副后悔不迭地样子说:“韩博,晓蕾,现在想想我亏大了,当时真不应该让老侯跳槽。要是接着干,现在我也能买一栋这样的别墅。”
韩博岂能不知道她在开玩笑,反问道:“嫂子,侯厂在乎钱么?”
“他不在乎我在乎。”
“嫂子,您别哭穷了。”李晓蕾一边招唿李佳琪吃水果,一边吃吃笑道:“您一暑假赚好几万,寒假记得带上我,教别的不行,教英语没问题。”
特级教师办补习班,赚钱真的很容易。
为了不影响丈夫的仕途,她不在南港办,而是回娘家办,已经办很多年,在娘家有一定口碑,根本不愁招收不到学生,可以说老领导跟自己一样是“吃软饭的”。
韩博感觉很是好笑,李佳琪则很好奇,又问道:“梁老师,您爱人跟晓蕾原来是一个单位?”
“嗯,跟韩博也是,我们全从思岗来的。”
李晓蕾忍不住补充道:“梁老师爱人是韩博老单位领导,是我单位老领导,现在是区领导,南州区…委书记,厉害吧?”
“区…委书记!”
李佳琪是一个政治白痴,只知道市…委书记和政法委书记姓什么,只知道局领导,对区领导真一无所知。事实上不光她倍感意外,韩博同样意外,惊喜地问:“嫂子,侯厂又进步了?”
梁老师点点头,喜滋滋说:“关书记身体不好,已经住院好几个月,本以为会调一位书记过来,没想到直接让老侯接任,上午宣布的任命。”(未完待续。。)
第三百零五章 “无债一身轻”
时间能让人们淡忘一切。
五年前,老领导不仅是南港的名人,在国内也拥有一定知名度。现在,记得他辉煌业绩的人却很少。
李佳琪既不关心经济也不关心政治,对43岁荣升区…委书记,成为南港九个区县中最年轻一把手的侯书记闻所未闻,一无所知。
现在知道了,暗暗心惊。
这个家庭太夸张,有钱有背景,可是钱从哪儿来的,他参加工作多少年,他漂亮的bj妻子又能赚多少钱?
在梁老师强烈提议下参观这栋奢华至极的别墅,一起来到三楼,走进“小李总”书房,看到墙上一幅幅合影、柜子里的一份份证书、书架和老板桌上的一个个造型各异的奖杯,李佳琪彻底被震撼到了。
1998年,荣获省“三八红旗手”称号。
1999年,在思岗县委组织部、宣传部,县文明办、团县委和县广播电视台等单位联合开展的第二届“思岗县十大杰出青年”评选活动中,被评选为“思岗县十大杰出青年”。
2000年,在共青团南港市委、南港日报社、南港市广播电视台和南港市青年联合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南港十大杰出青年”评选活动中,又被评为“十大杰出青年”!
当时市局推荐一个民警参选,结果没选上,没想到她这位南港市公安局民警家属被评选上了。
相比墙上的一幅幅合影及其它证书,这些不算夸张。
她比自己小一岁,居然是“中国女企业家协会”会员,以会员企业代表身份参加过“全国工商联”和“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的会议,以商务代表团成员身份随国家领导人及省市两级领导出过访,甚至亲眼见证过澳门回归仪式!
“广交会开幕,副总理过去视察,我们集团展位比较显目。沾侯书记光,他对我们集团印象也比较深刻,就走过来跟我们握手,询问集团发展情况。”
聊起自己的光荣业绩,李晓蕾眉飞色舞。
跟给外商介绍一样,指着中间一幅照片笑道:“澳门回归,举国同庆,各省人民政府送贺礼,我们江省的贺礼中就有我们集团产品。丁总他们把机会让给我,所以有幸去澳门参加回归仪式。
我们集团既是出口创汇大户,也是具有代表性的股份制企业,省市两级领导出国参加一些经济技术交流活动,商务代表团基本上都会给我们一个名额。我英语最好,每次集团领导都让我去……”
去年为集团拿到七千多万美元订单,折合人民币好几亿,真正的女强人。
李佳琪佩服得五体投地,由衷地说:“晓蕾,原来你是女企业家,你太厉害了!”
李晓蕾有那么点飘飘然,但不至于忘乎所以,回头看看正在对面书房里跟晶晶谈笑风生的丈夫,微笑着解释道:“没你想得那么厉害,之所以能干出一点成绩,完全在于侯书记给我们打下一个好基础,在于集团领导乃至县领导的信任和支持,可以说我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
公安系统需要“英雄模范”,地方政府和企业一样需要树立一个典型。
眼前这位有学有能力,英语非常好,人漂亮又有气质,丝绸集团把她当成“企业名片”,思岗县委县政府把她当成招商引资中不可或缺的宣传素材,说难听点她就是思岗的“花瓶”,只要有露脸的机会自然会想起她。
梁老师越想越好笑,忍不住调侃道:“晓蕾,老侯说你辞掉bj公司总经理,县领导和集团领导舍不得,认为这是一个很大的损失。”
被重视的感觉真好。
李晓蕾挽着她胳膊,嘻嘻笑道:“嫂子,我只是辞掉bj公司经理,又不是辞职跳槽,集团有什么大事我还是要去的。”
“在事业上,我们女人就是吃亏。为人妻,不能不生孩子。把孩子生下来,不可能扔下不管,也舍不得。最少耽误两年,两年能做多少事。”
梁老师拍拍她的手,感慨万千。
李佳琪点点头,深以为然。
“我倒是没这么想。”
李晓蕾轻轻带上门,诡秘一笑:“不怕二位笑话,我其实挺喜欢当一个‘混吃等死’的小女人。当时之所以不自量力出任bj公司经理,一是觉得我也是一大学生,如果什么不干那么多年书不是白念了;二是因为他家太有钱,不拼拼,不自己赚点钱,感觉在家没地位。”
李佳琪鬼使神差地问:“韩队家本来就有钱?”
梁老师介绍道:“他爸搞装修的,韩博上学时家里就有钱。那时万元户很了不起,他家不是万元户,估计那会已经上百万。”
自己家事自己知道,李晓蕾摇摇头,解释道:“嫂子,没您这么夸张。他毕业前家里有几十万,毕业之后他爸才开装修公司的。真正赚钱就这四五年,并且竞争越来越激烈,没以前那么好赚。”
“现在效益不好?”
过去近四年,发生太多事。
李晓蕾轻叹了一口气,苦笑道:“反正没以前好,装修公司和装修队越来越多,工人工资越来越高。以前不是有好多亲戚么,现在跳出去单干,全成了小老板。不光他家,我家亲戚一样,连我姐姐姐夫都自己开公司,给股份都留不住。
两位老爷子心灰意冷,年龄也大了,精力不济,我们回来前他俩商量了一下,打算干到年底改行。bj公司转让给良庄建工集团,他们去年从建筑安装公司变成建筑、安装和装潢公司,一直想涉足家装市场,对我爸管的bj公司挺感兴趣的。”
“东海公司呢?”梁老师追问道。
“东海公司交给姐姐姐夫,这边的姐姐姐夫。”
李晓蕾坐下身,继续说道:“沙总的女婿是东海一个区的领导,正在招商引资,打算搞一个装饰材料市场。干这么多年,韩总跟许多生产装饰材料的厂家关系不错,也很认识很多搞装修的同行,感觉开市场收房租挺好,准备投资,准备叫我爸去东海一起搞基建,建好一起管理。”
两位老爷子哪是精力不济,这是要干更大的事业,梁老师好奇地问:“投资建市场,要多少钱?”
“市场不是房地产,基建没多少钱,主要是征地,大概四千多万,想拿东海的厂房和两套房子去抵押贷款,还打算管我借钱。”
“你借不借?”
“借,能不借么,我凑两百万,明后天给他们转过去。”
“亏了怎么办?”
“亏了再赚!”
李晓蕾笑了笑,不无得意说:“嫂子,您或许不信,韩总管我借钱,我特高兴,从来没这么高兴过。因为在这个家里,我李晓蕾终于有地位了。”
李佳琪不明所以,感觉这个家庭有些奇怪。
梁老师看着她俩谈恋爱结婚,知道韩家为把她娶进门付出过多少,知道她跟韩博结婚时两个家庭的差距有多大,意味深长问:“少奶奶不好当?”
“不好当,真有负疚感,感觉欠这个家太多太多。现在把债还了,无债一身轻。如果再生个儿子,我就更心满意足了。”
当“少奶奶”原来有压力。
李佳琪想了想,禁不住笑问道:“晓蕾,有没有怀上?”
李晓蕾下意识摸摸肚子,幸福满满地说:“一个多月,过几天等他有时间一起人民医院检查。”
“恭喜,肯定是个小子。”
“谢谢。”
当红娘真是头一次,李晓蕾感觉很有意思,拉着她手,兴高采烈说:“佳琪,我认识好几个钻石王老五,有bj的也有南港的。bj的太远,就找南港的。刚才约了一个,明晚一起吃饭,我开车去接你,不用刻意打扮,就穿警服。”
“穿警服好,英姿飒爽。”梁老师竖起大拇指,表示赞同。
李佳琪被搞得俏脸通红,支支吾吾说:“晓蕾,我,我没你那么大本事,我就是一普通法医,我……”
“法医怎么了?”
李晓蕾脸色一正,理直气壮说:“为死者言,为生者权,法医这个职业最神圣。别人不知道,反正我很崇拜法医。你长得这么漂亮,条件这么好,他们去哪儿找?”
“晓蕾说得对,要对自己有信心。”
梁老师拍拍她胳膊,笑眯眯说:“晓蕾先介绍,她认识的全成功人士。要是感觉一个都不合适,我给你介绍教师,我还可以发动学生家长。”
发动学生家长,这事搞大了!
李佳琪啼笑皆非,面对两位热情无比的成功女士,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与此同时,韩博正坐在自己书房里同侯晶晶开玩笑。
她妈是特级教师,她爸最重视学习,在那个环境里长大,学习成绩可想而知。从小学开始就不断跳级,17岁就已经考上东海外国语学院,整个一小学霸。
韩博托着下巴,笑看着她的娃娃脸,打趣道:“晶晶,你精通英语、懂日语、法语和西班牙语,出国不用请导游的。什么大学不考,偏偏考外国语学院,你不是去欺负老师么。”
侯晶晶啪啦啪啦敲击了几下键盘,拿起鼠标点了点,抬头笑道:“韩叔叔,你被我爸忽悠了。他是懂点日语、法语和西班牙语,不过也仅仅懂点,只能跟人交流。我外语是他教的,我外语水平又能好到哪儿去,再好还能有外教好?”
“至少比我好。”
韩博看看时间,起身道:“走,别玩啦,叫你妈,下楼吃饭去。”(未完待续。。)
第三百零六章 “差点坏事”
星期天,其它单位可以关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和公安局一样不能关门。
许多人利用周末来看病,医生又轮休,反而比平时更忙,大厅里排队挂号、划价和拿药的人比平时更多。
苏海冰、张培刚和田可为把两辆摩托车停好,若无其事环顾了下四周,一个装出无精打采的样子蹲在视线较好的大厅门口。一个走进大厅,一个往内科大楼南边走去。
便衣警察,在许多崇拜警察的人看来最神气,跟香港电影里的cid差不多。
其实便衣大队是刑侦支队最苦最累的单位,侦查的也不是什么大案要案。
包括大队长苏海冰在内一共9个人,3个人一组,天天骑摩托上街巡逻,重点是沿街门店、小区门口、商场门前等无人看管区域,这些地方小偷容易下手,车辆易丢失。
过去一半个月,人民医院发生三起患者医药费失窃,四起病人自行车失窃案件。
自行车丢了是小事,医药费失窃是大事。
小偷太猖獗,居然偷人家的救命钱,影响恶劣,后果严重、必须严厉打击,今天是第四天过来蹲守,看他们会不会露面,能不能抓到他们的现行。
小偷的眼神和神态与众不同,走路时不是向前看,而是左顾右盼,专盯行人的包或路边无人看管的自行车和摩托车。苏海冰干十几年警察,一眼就能认出小偷。可是在大厅里转了一圈,又跟昨天一样一无所获。
走出大厅,跟张培刚一起蹲在台阶上。刚掏出香烟,张培刚突然道:“苏大,停车场。”
大白天,小偷一般不敢砸车窗,停车场怎么可能有情况。
苏海冰抬起头,一个漂亮女人挽着一个熟悉的男人胳膊迎面而来,不禁笑道:“这么巧,旁边应该他媳妇吧,真是郎才女貌。”
“不光漂亮,还有钱,开奥迪来的。”
“奥迪?”
“面包车挡住了,我看见他们开进来的。”
28岁副支队长,全市局最年轻的正科。干过治安、刑侦和经侦,现在兼任技术大队长。
年龄不大,工作经验不少,经侦大队的人全在他手下干过。有学,当过领导,立过大功,照这个趋势,过几年接替韦支队出任支队长并非没有可能。
现在搞技术,没人再叫“韩打击”,给他取了个新绰号:“少帅”。
跟他差不多大,人家在天上,自己却在地下,张培刚不无失落地问:“苏大,要不要打个招唿?”
“他看见我们就打,看不见就算了。”
“行。”
第一人民医院是南港医疗水平最高的医院,病人及病人亲属太多,韩博好不容易抽出时间陪妻子来做检查,又不是来蹲坑的,哪里会注意到他们,从大厅门口擦肩而过。
娶个媳妇都这么漂亮,怎么好事全落他一个人头上!
张培刚回头看看,嘀咕道:“苏大,我感觉他也就那样。上任二十多天,没出过一次现场。说好听点是放权,说难听点是什么不管。既不管支队的事,也不管大队的事,整天看不见人。”
同样是大队,重案大队主要是组织协调,几个人天天坐办公室,情报大队、预审大队也差不多。
禁毒大队是实战单位,全南港公安系统唯一的一支禁毒专业队,但只要是毒案几乎全大案,虽然同样辛苦同样累同样有危险,可是立功受奖机会多。
经侦大队要么不开张,一开张一样是大案,冻结涉案企业资金动辄上百万,既有机会立功受奖又能帮局里依法创收,领导最喜欢他们,可以说是全支队乃至全市局最吃香的单位。
便衣大队干什么的,风里来雨里去,天天在街上转悠,专门抓小偷,说白了就是反扒大队。
办理案件需要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出手续,大队不是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支队一样不是,局里嫌小偷小摸的案子麻烦,每次抓到小偷只能往附近派出所或刑警队送,也就是说只抓现行不办案。
就算是大队的成绩,鸡毛蒜皮的小案子一样别想立功受奖。
技术大队认为自己没地位,其实便衣大队才真正没地位。
他们搞技术的虽然晋升比较难,但不管发什么牢骚,支队领导乃至局领导一般不会跟他们计较,反而好言好语哄着他们,遇到大案甚至去求他们。
便衣大队待遇一样低,同样没什么机会晋升,同样没什么机会立功受奖。
他们还能发发牢骚,便衣大队民警敢么,没被领导听见没关系,要是被领导听到不知道会被批成什么样。
苏海冰可不会跟韩博一样听部下发牢骚,没好气问:“他什么不管,我怎么不知道?”
“我听小王说的,小王是大队内勤,他什么不知道?”
新官上任三把火,怎么可能什么都不管。苏海冰有些诧异,一边继续观察一边问:“他这些天在干什么?”
“检查指导,先去分局再去县局,前天还去过一趟省厅。回来也不去三大队,呆在机关大院,要么去政治处,要么去科技处,韦教导员和陈大居然要打电话向他汇报工作。”
他跟三大队内勤小王住一间宿舍,这些情况应该不会有假。
“少帅”没大展拳脚,苏海冰越想越煳涂,这时候,两个形迹可疑的小年轻出现在视线里。
一个穿着夹克衫,一个穿着不合身的西服,二人两手空空,东张西望,在门口转了一圈,跟着人流并肩走进门诊大厅。
苏海冰扔掉烟头,不动声色说:“我盯着,你去叫小田。”
“是。”
张培刚同样注意到了,要抓现行的,两个人不一定够,背上包毫不犹豫往外科大楼方向走去。
与此同时,韩博正在排队缴检查费。
平时没时间陪妻子,来做孕前检查不能不积极,手中拿着单子,回头跟坐在等候区的李晓蕾做鬼脸。
人太多,五个窗口排十几米,一个挤一个,有人插队,东边第二排又发生争执,保安不知道跑哪儿去了,收费大姐起身敲玻璃维持秩序。
正琢磨是不是过去劝一下,只见一个十**岁,身穿夹克衫的小偷,居然挤在人群里掏一个中年妇女的包。
这不能不管,韩博把单子塞进上衣口袋,蹲下身,装着系鞋带,不动声色观察其有没有同伙。
跟他进来时没看见便衣大队同事一样,苏海冰和刚赶过来的张培刚、田尚可同样没看见蹲在地上的他。
三人没轻举妄动,冷眼盯着俩小偷,就等他们得手。
“这么多人全在排队,就你不排队,懂不懂规矩,有没有公德心?”
“你急,别人就不急,来这儿的谁不急?”
……
插队的人引起公愤,他不仅没回去排队,反而拍着大理石收费台吼道:“嚷嚷什么,救人如救火,人快不行了,就等这个药!你急还是我急,我是急诊知道么。”
所有人注意力全被他吸引过去了,用报纸包着的一大叠钱被小偷摸走中年妇女竟浑然不觉。
大厅里聚集着几百人,要是让他趁乱跑掉想抓就难了。
韩博不敢再观察其有没有同伙,勐地站起身,把前面的两个群众推到一边,快步上前一把揪住小偷头发,一手死死攥住他右手腕,使足劲往下一摁。
速度太快,前后不到一秒。
小偷猝不及防,啪一声被摁趴在地上。
“有人打架!”
“保安呢,保安去哪儿了?”
群众不明所以,纷纷避让,韩博用膝盖压住小偷的腰,一手揪住他头发,一手仍死死攥住其右手腕,喊道:“公安抓小偷,大家不要慌。哪位同志帮帮忙,过来帮摁一下,我拿铐子把他拷上!”
公安抓小偷,群众反应过来,就是没人上去帮忙。
李晓蕾没看见丈夫抓贼,只听见丈夫的声音,心里咯噔了一下,急忙起身往这边跑。这时候,人群里又发生一阵骚动。
“想跑,跑得掉吗?”
苏海冰啪啪拍了几下另一个小偷的头,把他交给两个部下,挤进来笑道:“韩支队,半路杀出个程咬金,你出手比我们还快。”
人生无处不相逢,看见同事,韩博苦笑着问:“苏大,你们是不是早盯上了,我有没有坏你们事?”
“没有,就俩。”
苏海冰“咔嚓”一声给小偷戴上手铐,从小偷口袋里掏出赃款,由衷地说:“韩支队,没想到你这位大秀才身手也不错,干净利索。”
“别恭维了,让群众笑话。”
韩博直起身,招唿道:“同志们,公安抓小偷没什么好看的,医院是公共场所,请大家注意公共场所的秩序,刚才怎么排接着排,看病要紧,别看热闹了。这位大姐,麻烦你检查一下包,看看有没有丢什么东西?”
中年妇女一愣,旋即反应过来,打开包一看,顿时惊唿道:“钱,我的钱没了!”
“不用担心,钱没丢。”
韩博跟刚挤进来的妻子微微笑了笑,指指苏海冰:“钱在我同事这,不过要占用你一点时间,跟我们同事去做一份笔录,同时要清点一下数目对不对。”
苏海冰把如丧考批的小偷揪起来,攥着小偷胳膊说:“大姐,派出所离这不远,不会耽误你多长时间。”
“去吧,早点做完笔录早点过来交费。”
“韩支队,那我们先走了?”
“走吧,你们忙你们的,别管我。”
目送走三位押解俩小偷的公安民警,所有人的注意力全集中在丈夫身上,交头接耳,窃窃私语,目光中带着尊敬和佩服。
李晓蕾心里美滋滋的,比拿下一个大订单还高兴,靠在他身边窃笑道:“老公,你真厉害。”
韩博掏出单子,不无尴尬地笑道:“厉害什么,差点坏他们事。”(未完待续。。)
第三百零七章 考虑的是全局
周一上午开列会,几乎每个单位都这样。
先开支队会议,支队长或支队政委主持,副支队长、副政委及几个大队长和教导员全参加。技术大队比较特殊,不仅“少帅”来了,副大队长居然也列席会议,并且大队工作由副大队长汇报。
在刑侦支队,最支持“少帅”的不是他兼任大队长的技术大队,而是设立不到四年却累立战功,甚至不止一次被中…纪…委抽调去外省协查经济大案的经侦大队。
“韩打击”这个绰号是打出来的,搞技术一样可以“打击”,至少可以为侦查部门打击犯罪提供技术支援。
刑侦支队是靠真本事吃饭的单位,想真正站稳脚跟,想成为真正的“少帅”,必须搞出点动静。
可是上任一个多月,锅不动瓢不响。
威信没树立起来,基层民警不是很服气,各种传言满天飞,朱杰暗暗替培训且领导自己侦办过大案要案的“少帅”着急,可是他竟跟没事人似的一声不吭,只做记录不发言。
年纪轻轻出任副支队长,其实不光基层民警不是很服气,刚破获一起毒案的禁毒大队钱晋龙大队长和吴子牛教导员一样有想法。
打击经济犯罪的英雄,能跟缉毒英雄比吗?
带着一帮人,跟会计一样查查账,要么在涉案企业办公室办案,要么坐在自己单位办公室,风吹不着雨淋不到,更不会有什么危险,这个“二级英模”来得太容易。
“韩支队,我们掌握一条线索,有一个毒贩在市内一家娱乐场所贩卖新型毒品,我们打算组织警力查一下,现在的问题是技术大队能不能帮我们迅速检出来?涉及到能否精确掌握有多少吸…毒人员,一直不敢轻举妄动。”
老钱啊老钱,“少帅”招你惹你了,有什么事不能等散会说,非要当这么多人面出招。
在市第一人民医院“巧遇”过,苏海冰对“少帅”印象不错,便衣大队没什么地位,除了汇报工作平时极少发言,今天实在看不下去,一反常态说:“钱大,既然是新型毒品,当然没那么容易检出来。三大队什么技术条件,你又不是不知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不是为难人吗?”
正主儿没开口,朱杰没帮着打抱不平,他居咸吃萝卜淡操心,第一个跳出来了。
三大队一个萝卜一个坑,支队同样如此。
杨副支队调去警察学校,空出一个位置,各方面条件比自己好的有几个?一有机会就去找领导汇报工作,本以为板上钉钉的一件事,结果半路杀出个程咬金,被他给截胡了。
跟着组织部,年年有进步。
前几天刚变成政治部的政治处就相当于市局的组织部,呆在政治部多好,干嘛跑刚变成刑警支队的刑侦支队占位置,而且“占着茅坑不拉屎”。
年龄马上过线,基本上不会再有晋升机会。
钱晋龙没什么好顾忌的,敲着桌子说:“检不出来我怎么掌握吸…毒人员,犯罪分子在与时俱进,各种犯罪手法不断推陈出新,我们更要与时俱进,不然怎么打击。三大队是搞技术的,是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研究个检验办法不就行了。”
研究所就是一牌子,没相应的人员、实验仪器和经费怎么研究。小题大做,摆明了想让“少帅”难堪。
“老帅”跟什么没听见一般看文件,政委笑而不语。
朱杰坐不住了,正准备开口反驳,韩博抬起头,不缓不慢说:“钱大,我不知道你具体要检的是哪一种新型毒品。依我们现有的技术条件,确实很难迅速检出谁吸过哪一种毒品。不过这只是暂时的,事实上系统内各大技术检验单位已研发出许多毒品检验方法,有试剂甚至试纸。
我们暂时没条件研发,就算有条件也不可能去研发。人家已经搞出来了,再去研发无异于浪费宝贵的经费和时间。但我们可以采购,国内没有可以进口,现在使用的试剂很多是进口的。
所以我们今后要加强沟通,有什么需要你们尽管提。当然,我们大队工作也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