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雪洗天下-第3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将近二十来万块的钱像水一样,一流到小沟村,马上就让小沟村村民那封闭的思想活络了过来,多许多户人家来说,这才忙活了半个月不到,比下地轻松多了,但家里挣到的钱却比以前大半年在地里刨食攒下的钱还多,小沟村村民的眼光,从那时起,第一次从他们祖祖辈辈耕种几百年的土地上抬起,开始看向远处……
第六百二十二章 八方客来
小沟村最先开风气之先的就是敬老。
在以前,特别是在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都是一个大问题,在许多地方和许多家庭中,由于老人养老问题造成的家庭纠纷和矛盾数不胜数。而究其原因,除了个别人的道德和品质问题以外,农村中普遍的贫穷与落后现状是老人养老问题的最大原因,在农村中,当老人失去了劳动能力以后,对一些贫穷困难的家庭来说,在家里失去一个能带来收益的劳动力的同时还多出了一个吃闲饭和需要人花费精力照顾的人,这对许多家里就是巨大的负担,而一切的问题也就由此而生。
小沟村当然不是什么世外桃源,在农村里出现的这些现象,小沟村自然也有,在小沟村那么几百户人家之中,也有几个老人在茅房里孤苦伶仃的熬着自己的晚年,日日唉声叹气愁眉不展,那些情况一般的,家里的儿子儿媳们基本上就是每个月为老人添点米面,其他的就不管了,有过分的甚至根本不闻不问,谁来都没辙,村里的干部来调解也没用,遇到说话说僵了的,那把老人丢在外面不管不顾的人家赖着脸卷着老人的铺盖直接就把老人往村干部的家里塞,“你不是嘴上说得漂亮吗,那你来养吧,反正我们家里是养不起了!”,遇到这种情况,老人们也只能凄苦无助的以泪洗面,前些年外村还出过一个更恶劣的,因为家里的儿子和儿媳虐待来人。结果那老人一时想不开,就自己在家里上吊了,让人唏嘘不已。而在小沟村,当小沟村第一次年终分红以后。这一切的情况都改变了,老人们除了按户口分得的那一部分钱以外,所有60岁以上的老人,每年还能额外的多出一份养老金,这两部分钱加在一起,也就是小两千了,这在当时的小沟村甚至是周围的十里八乡,在为了一捆草一袋盐都有可能发生争执和矛盾的家庭中。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在第一次宣布分红的村民大会上,小沟村的村长李伟华在连着大喇叭的广播中气势十足的说道:“……在以后,随着小沟村的企业办得越来越好,每年分红的钱还会越来越多……对小沟村所有60岁以上的老人的年终分红。不许家人代领,只能由老人亲自来拿,如果老人年纪大了实在来不了的,那谁给老人养老谁就能来代领老人的这笔年终分红款加上养老金……”
有了这话再加上那第一次拿到手上的年终分红,小沟村的老人一下子成了家里的香饽饽。许多已经让老人分出家去单独过的家庭,又悄悄的好说歹说的把那几个孤苦伶仃的老人接了回来,还有几个家里几兄弟为了争老人的赡养权闹到乡政府的,最后打官司的。就是在其他家庭里,那些60岁以上的老人地位也大大提高。拿村里和张老根年纪相仿的几个老伙计在一起晒太阳时的话来说,自从自己每年可以领到村里的分红以后。这家里媳妇见到自己的笑脸都比以前多了好多,这一声“爹”也叫得比以前清脆了,听着也舒心,遇到个逢年过节的,几个孙子孙女往自己面前一站,看着几张可爱的小脸,自己往包里一掏,每人一张鲜红的,所有人都皆大欢喜,再说点难听的,以前家里人是盼着自己早点入土,好少一个负担,少一张吃饭的嘴,遇到个头疼脑热需要吃点药看个病啥的,别提家里那媳妇的脸色有多难看,现在反过来了,家里人是怕自己那一天就入了土,以后家里就少了个人拿分红,现在偶尔腰疼的时候咳两声,家里人也开始紧张了,一天嘘寒问暖的,还真有些让人适应不过来……而由此在小沟村发生的一系列悲欢离合的人间喜剧,倒是足够可以拍一部电影了。小沟村这些年的改变当然不仅仅只有这么一点。…;
在那边的国草堂搞得红红火火,小沟村每家每户院子里的草席上开始不晒咸菜晒艾叶的时候,更多的变化也正在小沟村甚至是整个罗宾县发生着,一条连接着省道和国道的公路在前几年就那么无声无息的出现在了小沟村面前,并且贯通连接了整个罗宾县周围的乡乡镇镇和县城,困扰了罗宾县和小沟村几十年的交通问题一下子被解决,这不仅是小沟村的大事喜事,更是整个罗宾县几十万人口的大事喜事,新的公路听说投资了好几个亿,这笔钱如果要罗宾县各级政府拿出来,按罗宾县当时的财政收入来说,起码要各级政府——从县到乡再到村不吃不喝十年才行,政府就根本没有这个钱,也没有这个能力,拿出这笔钱的听说是省城那边的一家大公司,那家公司掏出几个亿为罗宾县通了公路,而那个公司掏出的这几个亿,则作为其承包罗宾县周边几片荒山的款项,对罗宾县这边的各级政府机关来说,这样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哪里有不同意的,罗宾县周围的几片荒山,那值什么钱,罗宾这穷地方,别的不多,要说山,荒山,那到处都是,想要多少有多少,买一送二都行,一座山头承包99年,不管你在上面干啥,哪怕是种草也行,养鸡也行,只要不让它荒着,租金一次性付清,就二十万,干不干?当然不干,在罗宾,以前还真没有人傻到去包山头的,就算有那么一两个老板包下点山头养点鸡种点果树啥的,也没见大红大紫,也是半死不活的,谁会吃多了有钱没处花去包那些山头的?小老百姓不愿干的事,这次就有人干了,不仅干了,而且是大干特干,罗宾县那些荒山,不是一座两座,而是大片大片的被那家公司给拿下了,拿下了干嘛,种树,种松树,为这事,罗宾县周边大大小小的那些乡镇干部们开会吃饭酒足饭饱之余,都会感叹那么一句,“以前知道有雷锋,没想到现在还能遇到活的,没想到这世上还真有人拿钱给咱们修路,修完路再出钱给咱们绿化荒山,顺带还给咱们解决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拉动了地方的经济增长,修路种树,不为利己专门利人,这不是雷锋是什么,简直比雷锋还雷锋啊!”
这松树长大了将来是能结松果松子,能出松香,这也是一笔收入,不过这松子松香放眼全省哪里没有呢,一颗松树就出那么一点,谁会投资这么多钱,等那么长的时间就为了淘弄这么一点玩意儿,就那些钱拿到别的地方,就是多少现成的马上就能带来收入的林子都买下来了,这有现成的不要,而是从零开始要在一片荒山上博一个未来,这不是傻是什么?这件事,不光罗宾县那些大大小小的政府官员们看不懂,就是小沟村的村民们也看不懂,小沟村旁边就有两座属于村里的荒山被那家公司给承包下来了,为了种树造林,那家公司还在小沟村里招了十多个工人,待遇着实让人羡慕,比得上在省城打工了,又是家门口的工作,这么好的事,当初为争那二多个工人的名额小沟村可是着实“龙争虎斗”了一番,反正看不懂,只要能把好处和工资拿到手里,有大公司大老板在后面撑着,别人怎么说自己就怎么做呗,这就是大多数人的想法。…;
短短的一段时间内,小沟村通了公路,国草堂风生水起,小沟村家家户户的日子靠着以前不起眼的艾草在一天天改变着,小沟村的风气慢慢变好了,老人们的脸上笑容多了,村子周边的几座荒山被人包下来了,一辈子只会在地里刨食的小沟村村民也有十多个人当起每个月拿工资的工人来了,村里的年轻人开始买起了摩托车,有几户人家买了拖拉机和小面包车,还有一户人家在县城通公路的时候,干脆找信用社贷了款,买了辆小客车,办了手续,开始跑起乡镇与县城间的客运来,小沟村的日子,就这么一天一天在改变着。
但真正让小沟村面貌发生天翻地覆变化的,还是在小沟村搞起的如今在方圆几百里地面上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海洋文化城项目——在罗宾这么一个周围几千公里内看不到海,许多人甚至一辈子没见过海是什么样子的山旮旯里搞一个上档次的海洋水族馆以及云集了众多水上娱乐项目还有各种娱乐功能的地产项目,这个想法在当时许多人看来是疯了,而现在看来却是那么的远见着实,创新大胆。
整个海洋文化城项目占地18公顷,就坐落在小沟村,而在前年,当海洋文化城中的水族馆正式开始运营的时候,一时间,一句简单的“到罗宾小沟村去看鲨鱼”的口头广告词瞬间传遍整个罗宾以及罗宾周围的几个地州县市,轰动四方,就算时至今日,挂着这句已经让许多人耳熟能详广告语的巨大广告牌,仍然竖立在罗宾县与省道高速公路的连接口上,俨然成了罗宾县本地的一张响亮的名片。
那抱着巨大的好奇心从罗宾本地以及周边地州县市赶来的游客在海洋文化城项目开始运营的前年,仅仅9个多月的时间,就为小沟村带来了40多万的人流量,拿小沟村现在的这些村民的话来说,每年有这么多人来到小沟村,小沟村要是再好不起来,那小沟村的人真是笨得了猪都不如了……
而海洋文化城项目也果然没有让来的人失望,这么说吧,每来一个游客,这个海洋文化城就等于多了一个免费的义务宣传员,在海洋文化城运营的第二年,随着文化城内更多的接待设施的投入,这一年,小沟村海洋文化城接待的游客超过了90万……(未完待续……)
第六百二十三章 龙家来人
张老根来到小沟村老年活动中心的时候,活动中心的花园里,一大早的,已经聚集了不少人,男女老少都有,或蹲或站,一个个喜气洋洋的,看到这么多人聚集在这里,张老根拍了拍脑袋,这才想起今天好像是村里分红的日子,以往每次分红的时间都是在过年前几几天,这让小沟村家家户户的每个年过得都无比热闹。//网无弹窗更新快//
老年活动中心有六间活动室,往日村里的几个老哥们没事的时候都会聚在这里抽抽水烟筒,吹吹牛,打打麻将,那麻将打得不大,也就是每把打个五毛一块的,自抠一块,小胡五毛,就图个乐呵,紧挨着活动中心的是小沟村原来的村公所,现在不叫村公所了,叫小沟村居民委员会,也是漂亮的二层小楼,委员会的办公室和老年活动中心的对面,就是小沟村的客堂,也是每年开村民大会的低点,前两年有的人家遇到个红白喜事的,按风俗,都喜欢在那里办宴请客,而这两年,特别是那些小年轻们,结婚的时候已经不喜欢在村里的客堂了,而是选在村子周围的几个酒店里搞。
张老根来到的时候,居委会外面的宣传栏那里,正围着一大堆人,远远的就可以看见宣传栏那里贴着一张大大的红榜,那是今年小沟村每个人人头上的分红款和几个村办企业和办事处一年的收支情况,张老根没往人堆里面凑,而是就近拉住旁边的一个人问了一句。
“许盛。今年能分多少!”
“张老爹啊!”被问到那个中年男人正在和人聊天,一转过头来,发现是张老根,脸上立刻露出了笑容。此刻虽然还没有过年,但此刻围在居委会这边的所有小沟村村民的脸上,却早已经和过年一样,一个个喜笑颜开,“今年每个人能分四万八呢,张老爹你和我爹一样,加上养老补助金,你今年能分到的分红款是52600元……”
“啊。怎么今年能分这么多?”虽然这几年眼界宽了,不过今年村上的分红款的数目仍然把张老根吓了一跳,这个数目,要是拿出去比一比的话。别的地方不敢说,就在罗宾和罗宾周边方圆几百公里的范围内,可以排在第一位了,不知道要让多少人羡慕,前些年村里的小伙们找媳妇都有些难找。外村的姑娘都不想嫁进来,现在,周围十里八乡的谁不知道,要是能弄上一个小沟村的户口那一辈子差不多也就衣食无忧了。结果搞得村里面那些没结婚的小年轻们一个个成了抢手货,都想着嫁进来。就是那些姑娘家里,愿意入赘的也有不少。
“一个是国草堂今年效益特别好。今年分红拿出了3000多万,听说国草堂这边以前存下来的那些满三年的陈艾今年行情特别好,价格每公斤现在已经被炒到了80元以上,前两天咱们还在说呢,听说以后国草堂这边当年的鲜艾的出货量要被控制下来了,或者有可能干脆不做鲜艾了,像酒一样,把每年弄好的艾叶给存起来,一年比一年值钱,以后国草堂这边出的货最低的都是三年的陈艾,这钱就赚足了!”
“那也没这么多啊!”
“小围山,食品厂和村里出租的酒店商铺物业今年效益也不错,这三家每家凑点钱,也有5000多万了……”
叫许盛的这个男人说的小围山的全名应该是小围山生态养鸡场,就是小沟村东面的一片山地,自从海洋文化城项目搞起来以后,小沟村就在小围山那边用铁丝网圈下了一块山坡,专门搞土鸡放养,那土鸡养得精贵,一点外面加工的饲料都不喂,全部是自己在山上找东西吃,为了伺候那些土鸡,怕那些土鸡营养不够,村里还专门从省城的高校里请来教授和专家,搞起了一个配套的白蚁养殖场,把那些养出来的白蚁用来喂鸡,那些鸡从小就是在小围山那边啄着青草虫子,喝着溪水,吃着白蚁长大的,一只只养得生龙活虎的,外面普通的家养的土鸡一公斤卖三十多块,还要找客户,小围山这边的土鸡一公斤卖180,专门供应海洋文化城这边,根本供不应求,来到海洋文化城的游客,开始有人觉得这个鸡肉价格卖得贵,但只要把人往小围山那边一领,让他们亲眼看看那边的生态养鸡场是什么个生态法,对这个价格,没有人再嫌贵。依托着海洋文化城和小围山,小沟村又搞起了食品加工厂,引进了几条生产线,用最新的无铅工艺搞起了松花蛋和包装鸡肉,还注册了商标,这松花蛋和鸡肉的牌子,就叫“小沟村”,现在挂着“小沟村”牌子的土鸡和松花蛋不仅进了华盛魁的超市,而且去年村里培训了一批年轻人,现在这些人都在省城和外面开着“小沟村”品牌的土鸡专卖店,专做各地的高端市场,有着能进华盛魁国货精品卖场的质量保证,小沟村的包装土鸡和松花蛋,无论是知名度还是销路,一下子就打开了………;
除此之外,靠着海洋文化城的巨大商业效益,小沟村在靠近海洋文化城的地方开发了一些商铺物业用来出租,旱涝保收,这每年也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一年光坐着就能分五六万块钱,这样的日子,张老根以前做梦都想不到,而现在,却确确实实的出现了,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满足的叹了口气,张老根拿出打火机和卷好的烟丝,放在烟杆上就点了起来,也就和许盛以及周围的几个人聊了起来。
“这下分了钱,许盛你们家里过完年是不是要买车了?现在村里买车的可越来越多了……”
“谁说不是呢,前几年家里买辆摩托就觉得不错了。现在有些拿不出手了,咱们那院子当初村里统一规划的时候就是留了两个车位的,现在可真要用上了……”聊着聊着,这许盛像忽然想起了什么。“对了,张老爹,龙家那边好像有人回来了,这事儿你知道吗?”
一听这话,张老根一下子就放下了烟杆,“谁说的!”
“你还不知道呢?我也是今早刚刚知道,昨天晚上有人看见有几辆车开进了林家老宅,林家老宅的灯昨晚上都是亮着的!”
“不会看错了吧。那林家老宅平常可都是有人打扫的!”张老根疑惑的说道。
“怎么会呢,好几辆车呢,这怎么会看错,今早村里还有人看见那老宅里一大早就出来一堆人。全部往山里去了……”
“往山里去了……”张老根回过头看了看远处那雾气刚刚消散的山隘,“要真是龙家来人了,村里可是要派人去拜访一下才行啊,别让人说咱们小沟村的人不懂规矩,忘恩负义!”
“就是……”叫许盛的村民用力的点了点头。在小沟村,勉强可以算作半个小沟村人的龙家父子可谓是小沟村人人都知道的大恩人,远的刘祝贵不说了,没有龙家的人。小沟村现在说不准还被刘祝贵搞得凉风吹屁股呢,哪能过上现在这个日子。近的,就说说彻底让小沟村改天换地的海洋文化城项目吧。项目的投资方,罗宾县有名的大老板曹总,可是龙悍的好朋友啊,和龙家关系密切,这个项目当初决定选在小沟村,听曹总和村里几个领导吃饭的时候说,最主要的就是有人和他说过一声,看那人面子,海洋文化城才最终选定在小沟村,不然的话,小沟村又不是什么风水宝地,又没有金山银山,这么大的项目,罗宾像小沟村这样的地方没有一百也有八十,别人凭什么就选中小沟村呢。龙家人为小沟村做了许多的事,却从来在村里不贪不占不霸道,这样的人家,如何不让人敬重。就连前年小沟村搞统建房的时候,村里商量着为龙家留一套,但龙家没要,半点便宜没占村里的,而是严格按照地方上的政策,放弃了统建房,选择了在原址上重新修建了林家的老宅,现在的林家老宅,还在原来的地方,就在小沟村新村的南边边上,独门独户,在小沟村的人都住起三层小洋楼的时候,那重新建造的林家老宅,却依然保留了原始的地方民居风貌,别有一番韵味,成为小沟村一道特别的风景。
就在龙家来人的消息慢慢在小沟村传开,小沟村的居民们正商量着要怎么表示一下的时候,离小沟村直线距离不过一公里多一点的山上,龙烈血一行人正在兴致勃勃的走在山坡上,看着眼前这一片种满了松树的山林,早晨山里清新的空气带着一股特别的松针的香味,让人神清气爽精神十足。…;
一行人有个,还拉着两条貌似普通不是什么名贵犬种的大狗,那两条大狗一来到山上就兴奋了起来,尾巴摇得风车一样,这里嗅嗅那里跑跑,高兴得不行。
一行人刚刚进入松林还没走上几步,忽然间,走在最前面脑袋一直贴在地面嗅来嗅去的大黄狗一下子像是发现了什么,开始兴奋的围着前面的一个松树转了起来,转了两圈,那狗就在那颗松树底下的一个地方用前爪刨起了土来,那松树底下那一层松腐的泥土没被刨几下,就被那狗刨出一个土豆大小的东西,一行人连忙上去,龙烈血蹲下,给那狗喂了一块肉干,然后把那块沾满了泥土的土豆一样大小的东西拿了起来,把那东西表面的泥土擦干净一部分,露出它的本来面目——那是一块样子丑丑的,不是土豆的疙瘩块。把那块还沾着泥土的疙瘩块放在鼻端闻了闻,可以清晰的闻到一股似有似无的类似麝香与大蒜混合起来的某种奇怪气味,龙烈血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把手上的东西拿给走过来的老何看了看,老何放在鼻子底下一闻,再仔细看了看,一下子就忍不住惊叫了一声,“真是松露……”
第六百二十四章 S实验室的成果
十年前,一个杵着一支手杖的50多岁的华侨风尘仆仆的来到了距离罗宾约200里左右的省内某县山旮旯里的一个小山村,这位华侨的到来吸引了小山村里众多人的目光与好奇心,来到小山村的那位华侨找到了当地最有文化的一个人——那座小山村里的一名小学教师,然后从口袋里拿出一样东西,放在那位老师的面前。
“这个地方有这种东西吗?”
那名小学老师拿起华侨手上那块看起来颇为丑陋,闻起来味道有些奇怪的东西,仔细端详片刻,然后告诉那位华侨,好像有。当时,那位小学老师心里有些迟疑,迟疑的原因是,他觉得这名华侨拿在手上的东西看起来好像见过,山里就有,但他不确定这位从国外不远万里回来的华侨来到这个小山沟里就是为了找这么一点不起眼的东西,这所以说这个东西不起眼,是因为这个东西很像当地的一种名叫“猪拱菌”的菌块,这种菌块一般都生长在山上的松林里,和其它生长在松林里当时一公斤就可以卖到几十元的其它野生菌不同,这种菌块味道闻起来有些怪异,而且埋在土里面,样子丑陋,当地人都不吃,而“猪拱菌”的名头,就来源于这种菌块是林子里野猪的最爱,你要是去到松林里看到那些松树底下的那一个个土坑,那就是野猪为找这种菌块吃而拱出来的,“猪拱菌”的名头也由此得来,当地人上山打柴或找菌的时候,有时也会顺手在松树底下刨一下。把刨出来的这种菌块带回家来喂猪——既然野猪吃了没有问题,那家猪当然也可以吃。村里就有人为了给猪省点饲料,闲暇时就经常上山找这种“猪拱菌”回来喂猪。
听完那名小学老师的陈述,那华侨告诉他,如果这里有这种东西的话。请那名小学老师上山去找一点,他想买下来带走。
听完华侨这话,那小学老师当天下午就带着一只纤维口袋和一只小钉耙上山去找这种“猪拱菌”了,只一个下午,那小学老师就回来了。而且还背着一口袋的“猪拱菌”放到了那名华侨的面前,那名华侨把口袋里的“猪拱菌”拿出来,看了看,点了点头,然后又掂了掂手里面那袋用作猪食的“猪拱菌”的重量,也没多说什么,只说这代东西我想买走。然后就问那名小学老师你要多少钱,当时那名小学老师说,你看着给点就行,也没在意。
在那名华侨要付款的时候,那名当地的小学教师后来回忆说自己当时心里想的是这一袋东西。自己忙活了一下午,对方又是华侨,至少要付自己五六十吧,要知道当时他的在农村教书的工资一个月才一百块多块,而随后那名华侨拿出来的钱彻底把那名小学老师吓住了,为了那一袋在当地人看来还不如一袋苞谷的“猪拱菌”。拿去卖了也换不回两斤猪肉的“猪拱菌”,那位华侨付给了那名小学老师60000块人民币,这笔巨款。相当于当时那名小学老师几十年的工资总和。面对着有些不知所措的那名小学教师,那名华侨告诉他,这种东西,在国外,不叫“猪拱菌”,而叫松露。这一袋松露,在国外。可以卖到这个价。
一名不远万里来到国内的华侨,一名地方上的小学老师,完成了省内,也是国内松露历史上的第一笔“国际贸易”,产自ZH国的松露,作为最顶级的食材,由此也叩开了国外市场的大门,成为了省内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
转眼间,时光飞逝,昨日无人问津的“猪拱菌”瞬间成为埋在地下的黄金,引得无数人涌入山里……
五年前,震东大学成立之初,在龙烈血的亲自过问和支持下,震东大学生物研究所开始了松露人工种植这一世界级难题的科技攻关,在当时,国内也好,国外也好,因为松露的巨大价值,有许多人在做着同样的科技攻关,仅仅在省内,就有省农业大学和国家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专家与团队在做着同样的事,震东大学相关的研究项目启动得晚,但却另辟蹊径,最终一举突破。
在最开始的时候,和省内的其他研究团队一样,震东大学生物研究所的团队采用的也是松树菌根培植的方法在搞技术攻关,这也是当时被大家所公认的唯一的人工种植松露的技术突破口。
而同时,在震东大学生物研究所代号为“S”的另外一个实验室,几项重大的科学实验也在进行中,“S”实验室成立的最初目的,就是龙烈血一直想尝试着依靠科技的力量为自己的碎星决找到某种突破方法和进阶手段,在此主旨之下,“S”实验室常常会按照实验室科学家们的喜好进行一些极其前沿的科学研究,这些研究成果也足以让人目瞪口呆。
作为“S”实验室的研究成果之一,人类心灵力量与人体DNA的关系被首次发现。
受到日本人江本胜博士《水知道答案》的影响,揭示人体心灵力量的试验分两组进行,在对同一个人体胎盘进行细胞DNA取样以后,那些DNA的取样细胞被装入在试管中,而不同的试管被放入到两组试验人员随身携带,其中一组试验人员在被诱导后脑子里不断幻想着一些让其感觉高兴和愉悦的场景,说一些饱含感激和爱的词句,整个人的情绪始终是处在喜悦与爱的感觉之中,而另外一组试验人员则在观看恐怖片和被诱导之后,脑子里不断想着一些恐怖的片段和难过的事,说一些伤人的话,整个人的情绪处于愤怒与恐惧之中,最后对两组人员随身携带的胎盘细胞DNA进行对比,对比的结果让人着震惊,其情绪总处于爱和感激的那组人随身携带的试管中的DNA的双螺旋结构像花一样的完整的舒展开来,整个DNA结构异常饱满与美丽,呈现出一种高级和完美的状态,在体光摄影机中,那完全伸展开来的DNA双螺旋机构所绽放出来的辉光美丽得不可思议。而其情绪总处于恐惧和愤怒的那组人随身携带的试管中的DNA双螺旋结构则像干旱了许多年没有被浇灌过的藤蔓一样萎缩枯萎了起来,了无生气,在体光摄影机中,后者死气沉沉,,没有辉光,而只有一团浑浊混乱的气场。
你的情绪是有能量的,这股能量直接决定着构成你整个人存在的物质基础的DNA处于什么样的状态,是舒展还是萎缩,是充满辉光还是死气沉沉,是把你DN段上的那些功能都打开了,彻底发挥出了你作为人的潜力还是把那些而你的DN段上的那些功能关闭起来,整个人变成低级的存在?
你的情绪处于什么样的状态,就决定了你的DNA处于什么样的状态,你的DNA处于什么样的状态,就决定了你处在什么样的状态,你处在什么样的状态,这个状态延续下去,那就是你的命运。因此,相由心生。因此,命由心定。…;
所谓心者,就是情绪,就是感受,而一切的情绪与感受,来源只有两面,一面是光明的,是爱和感激,另一面则是黑暗的,是恐惧与愤怒。任何时候你都在做着选择题,在面对所有问题的时候,你都在自觉或不自觉的做着选择题,因为你的情绪是可以选择的,你的DNA的状态也就可以选择,你的DNA的状态可以选择,你的状态就可以选择,你的状态可以选择,你的命运就能选择。一切的秘密,就在于选择你的情绪和感受,这就是人与人之间,伟人与凡人之间最大的区别,即使是面对着同一件事情,因为你选择面对这件事情的情绪和感受的不同,由此造成的结果也会不同。这就是古往今来无数先哲圣贤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