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2006-第4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渠道部门的建设,赵根也是推动者,只不过这种算是整理集团资源,再行划分而已。

    此次汽车救援市场的开拓,才是真正展现对方野心的一步。

    如果这个项目推动,以其高额的投入来看,赵根必将成为与赵京同等的存在。

    而要是成功了,其在集团的重要性,更是会上升几个档次。

    陆恒微微一笑,“老男人也焕发新春了啊!”

    笑过之后,陆恒低头看向了那份资料,他准备认真研究一下,毕竟也是花了三十多万才收集到的东西。

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这一行,需要专业

    汽车救援,是在汽车,或者说私家汽车诞生后的产物。

    汽车通常由发动机、底盘、车身、电气设备四个部分组成,零部件多达上万个,引发故障的原因众多。

    私人车主在汽车出现问题后,绝大部分都无法自行解决。而如果不是在自己熟悉的城市环境,这种状况下,更难以解决。

    因此汽车救援的任务不是直接把车拖走,也不是修理汽车,而是恢复安全行驶能力。

    譬如在公路上,汽车出现数个零部件问题,这个时候,专业的救援机构,会选择修复相关的零部件,使其恢复安全行驶能力,至于其他的问题,则会叮嘱车主,到达目的地后,尽快寻找修理厂进行全面维修。

    这个行业,自汽车诞生后,已经有上百年历史。

    但是在中国,却只有十五年历史,可谓极其短暂,自然,市场也没有形成标准制度。

    结合赵根给出的资料,以及陆恒对汽车行业的相关了解,花费了很长的时间,总算梳理透了这些信息。

    中国目前汽车救援的机构,分为四种!

    首先是专业的品牌汽车俱乐部,基本上这是照搬国外的汽车文化,有例可循。

    但就如绝大部分外国企业在中国水土不服一样,汽车俱乐部在中国的汽车救援业务,效果并不好。

    原因很简单,俱乐部都是先吸收会员,缴纳会费,出了问题,再帮你解决。

    但是就中国人的消费习惯来看,又有谁愿意先花钱,来保证一个谁知道什么时候会出问题的事情。

    而且这种俱乐部形式,受限于汽车品牌的格局,效率很差。

    除开俱乐部这种搬来的文化之外,还有汽车4s店,汽车修理机构以及专业拖车公司三种。

    汽车4s店的道路救援这个很好理解,恒成集团旗下4s店都有相关的服务,甚至陆恒早些年卖车的时候,也亲自去做过。

    譬如某个客户开车到一半,上了高速,车子突然无法行驶,出了小故障,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情况下,只能打电话给4s店的销售人员。

    这种时候,要么是销售人员亲自上,要么就是售后部人员上。

    但是很明显,这个叫服务,不叫业务!

    4s店推出这种服务,大多是为了拉拢客户,提高品牌忠诚度,这仅仅是一种附带的优惠活动而已,而不是追求利润的主动业务。

    专业拖车公司不提,这玩意主营为拖车,维修救援是附带业务。

    有可能的情况下,他们会选择管你什么问题,我帮你拖走就是,反正收费会更多。

    倒是汽车修理机构这一块儿,陆恒专门了解了一下,甚至还打电话给了沈楠。

    何氏企业基本上就是做汽车修理的,长期开展附近范围的汽车救援业务。

    但是就陆恒了解来看,国内绝大部分汽车修理机构的道路救援业务,都不合格!

    汽车在路上出了问题,孤零零的停在那里,这时候一辆摩托车,带着几把改锥、扳手,几根电线,甚至一小桶汽油围着车主转。

    他说“我工具齐全,技术精湛,收费又低,关键能帮你快速修好”。

    这种时候,百分之九十的车主,会因为心急,选择接受。

    至于后果,可以想象。

    汽车修理机构展开的道路救援业务,问题太多了。

    不够专业,收费混乱(反正比正常的高),安全隐患大,而且无法追责、投诉,事后你都找不到相关的人和机构!

    但是就在这么多问题下,实际上中国的汽车救援业务,还真是汽车修理机构成为了主力军。

    几乎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抛锚汽车,都是由汽车修理机构来解决的。

    陆恒看着这些调查情况,只觉触目惊心,其中几个因为不够专业,修理不善,导致车毁人亡的例子,更是让他咬牙切齿。

    这几乎算得上谋财害命了!

    林素最近下班后发现,自己老公没事就泡在书房,看着一份厚厚的资料,时不时还上网查询。

    虽然陆恒也经常在家里工作,但是一份资料看了足足一周多的时间,还是让她诧异。

    今天下班比较早,才七点多钟就到家了。

    吃过晚饭后,陆恒又进了书房,林素端着两杯饮料跟了进来。

    “最近在看什么?看你很专注的样子,是跟你们新开的那家金融公司有关的事情吗?”

    陆恒回过头来,接过杯子,是自己夏天喜欢喝的清茶。

    放下手上的资料,陆恒揉了揉额头。

    “公司提出了一个项目,有关汽车救援的,我最近比较关注这个。”

    “汽车救援?”林素转了转眼珠子,点点头道:“这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项目,我们女人开车,估计很需要这个。”

    陆恒听后,不由一笑。

    “倒也是,汽车救援里,很多都是女车主。像什么忘了加油啊!车子冬天停家里,早上启动不了啊!一些小问题,都无法解决,得找专业的救援机构来帮忙。”

    “切,你这是小看女人。”

    陆恒连忙摇头,“这哪里算小看。就譬如车子在路上轮胎被钉破这种事情,换个备胎说起来简单,千斤顶等工具也齐全。但是正常女性,又有几个力气足够。这只是生理特性导致的差异,你可别误解你家男人。”

    林素捂嘴一笑,难得看到陆恒这么着急的给她解释。

    附身在电脑上看了一眼,大约是些数据查询,林素没有深入,抬起头来问道。

    “我记得4s店都有相关的救援服务吧!怎么你们现在还专门拿出来探讨?莫不是你们想单独成立一家公司,负责这块儿业务?”

    陆恒抿着茶水,打了个响指。

    “对,是赵根提出来的,并且花大力气研究了这块市场。就目前来说,还没有形成相关格局,都是些小打小闹。这么说吧,市场还很混乱,用乱市出英雄的说法,我们有很大几率成为执牛耳者!”

    林素双手抱在胸前,兴致勃勃的和陆恒讨论了起来。

    “那你怎么看这个市场?有没有想象中的大?未来收益又是如何?”

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超长时间规划

    “市场就在这里,有切实可靠的数据,完全可以计算出来,至于以后的市场,也有相关数学模型可以计算。”

    陆恒缓缓说道,有关汽车救援市场这种东西,比起一般的互联网领域来说,其实很好计算。

    整个国家拥有多少私家车,乘以相应比率,就可以得出准确的市场范围。

    “就今年六月份统计的数据来看,我国现在拥有七千万辆私家车保有量,抛锚率或者说需要救援率,一般在百分之十左右。也就是说,全国一年中,至少也有六七百万辆汽车的市场在这里。”

    林素眼前一亮,赞叹道:“很广阔的市场啊!而且就我国十几亿人的人口基数,这个市场,前景还非常好!”

    陆恒点点头,“是这么个说法,要不然赵根也不会觉得这一块儿大有可为了。”

    “既然市场够广阔,而且还没有形成格局,再加上你公司实力雄厚,那完全可以去布局这一块儿。你最近天天看,犹豫不决,难道是因为投入成本的原因?”

    林素一点一点的分析,最后得出问题所在。

    不得不说,在有过工作经验,以及开始自己掌握一个企业之后,林素对生意上的事情看得越来越明白。

    和陆恒相处的时候,也不再是曾经仅有的风花雪月,恩恩爱爱那些话题。

    虽然陆恒觉得那时候挺好!

    当然,陆恒也很欣慰自己女人的成长,人不可能总是活在风花雪月里面,这方面有成长,才代表着两人会有一直可以交流的话题。

    陆恒翻过资料,给林素指了指上面相关的数据。

    “全国在大陆方面,有六百多个大大小小的城市,这里面一些县城还没有包括。如果我们真有心想做这一行的话,那肯定是奔着第一名去的,换言之,也就是包含所有城市!”

    “要成立专业的道路救援机构,两个条件必不可少!专业的人,专业的工具。太详细的一时半会也说不清楚,我就简单点跟你说吧!”

    “要想覆盖一个中等城市的救援机构,一次性投入资金在五百万左右!全国六百多个城市,你想想,这是多么庞大的一笔投资。”

    林素身子一抖,很简单的数学计算,得出的答案,让她也胆战心惊。

    三十多亿啊!

    实打实的三十多亿,不是什么市场估值,就是货真价实的成本投入。

    结合自己现在忙的那家公司,注册资金也不过五百万,而陆恒这边动辄就是三十多亿,她怎能无动于衷。

    咽了口唾沫,林素怀疑道:“覆盖一个中等城市,需要五百万这么多吗?这也不用建店,租赁好办公场地,招聘人手,购买相关工具,再选择停车摆放地点,应该用不了这么多吧?”

    陆恒为其解释道:“专业的道路救援,在时效上要求很高。你不能要求事故车主在原地等待两三个小时,救援机构才姗姗来迟吧!经过科学的计算,以及大量实例,一般来说,车主愿意耐心等待的时间,在四十五分钟左右。超过一个小时的,都会不耐烦!”

    时效性!

    这三个字一出来,林素也就明白了。

    要怎样才能做到快速,答案就那些,专业的管理、众多专业的人手以及数量足够多的救援车。

    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足够高效!

    陆恒在一旁补充道:“如果说高投入,快回收,其实我还是能接受的。但是这一行,要想收回成本,至少得在三到四年,规模庞大的话,这个时间还得往后拖。”

    林素点了点头,“如此高的成本,回收时间过长,那对于集团来说,确实会有极大地财政压力。换我来的话,我也不会同意这种项目。”

    是的,大家是做生意,而不是做公益。

    没有谁愿意拿出几十亿,顶着巨大的压力,去等待几年后的收益。

    风投或许会做这种事情,但是两者不可混为一谈,陆恒这是在做企业,而不是做投资。

    何况风投一旦做出这种巨额投资,前提条件大多是在要投资的企业已经明朗的情况下。

    一般情况中,风投初期投入都是在几千万,几亿以内。

    超过十亿,那就算是大投资了。

    当然,还有一种“人”会做这种事情。

    国家!

    诸如兴建高速路,跨海大桥,轻轨地铁,又或者公立医疗,义务教育,乃至城市绿化、水电供应等等。

    全都是短期的赔本买卖,收益至少在十年甚至二十年以后,但是国家仍然在坚持不懈的做这种事情。

    教育领域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放在国家层面,那可真的是百年大计!

    可是那是国家,不是个人。

    陆恒没有那么好的慈悲心肠,也没那个能力,他真这么做,保不定就把恒成拖垮了。

    那他到时候,哭的地方都没了。

    想到这里,陆恒甚至忍不住给祖国点个赞,中国这些年的发展,那真的是一个怪物!

    尤其还是在列强林立,世界格局已定的情况下。

    硬生生从一个才结束战乱的国家,发展到世界前列,甚至隐隐有了挑战霸权的迹象。

    当然,谈论这些,为时尚早,甚至再过十年,也难以看到全貌。

    陆恒依旧和林素讨论着他们这点有关自家生计的小事情。

    “三十多亿是挺高的,不过在我看来,一个城市五百万的投入是一次性的。但是六百多个城市,肯定不可能一次性!你受不了这么大的财政压力,但同时恒成也没这么多储备人才。换言之,这笔成本,我们可以不断削减,分为周期投入。我想了想,削减十倍,或者二十倍、三十倍,这样就在恒成的承受范围之内了。”

    “然后周期,分为一年半,或者两年。这样一来,当第三期投入下去的时候,第一期就可以开始收回成本。。。。。。。嗯,只要坚持下去,大概十几年后,规模就算上来了。三四十年的话,以恒成集团的发展速度,周期缩短,基本就能奠定格局!”

    说到这里,林素忍不住笑了一下。

    年轻人真的很少有会去做长达十年以上的职业规划,更别提这一件需要几十年坚持的事情。

    就连林素,说着这些话,也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她是不会去做这么长的规划,她就想先做好眼下的事情。

    一件需要坚持几十年的事业,她不确定自己能否做下去,她也不确定陆恒愿不愿意去做。

    但就在林素否定的时候,陆恒却是心中一动。

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意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他心里年龄已然是三十多岁的人了。

    三十多岁的男人在考虑什么?

    考虑选择一个事业作为后半余生的奋斗目标,考虑在某个城市买房定居,和爱人度过余生,考虑怎样为五六十岁的父母养老,赡养他们到**十岁,考虑培养自己的子女,从一岁的蹒跚学步到十八那年成人独立。。。。。。

    这一切的一切,莫不是需要几十年的时间来见证的存在。

    陆恒已然可以去规划一份足够长的事业版图。

    他已经不是那个需要走一步看一步,不敢放眼全局的人了,他的心态也能支撑他做这种规划!

    林素的看法,实际上和赵根有些近似。

    战略目标是全国范围,但战术执行却是分点,这与滴滴打车这种一开始就是往全国撒点的方式截然不同。

    陆恒开始估算这么做的利弊,以及可执行程度。

    如果真的能以二三十年的代价,换来一个一统汽车救援市场的大企业,那么陆恒未尝不能去试一试。

    只不过思考了片刻,陆恒也仅仅只能得出大概的答案。

    光靠他一人,明显是力所不逮,这件事还需要找一批人来,专门分析分析。

    “算了,先不说这个了,我们去睡觉吧!”

    林素看了看时间,诧异道:“这才九点钟,这么早睡觉?”

    陆恒放下手中的文件,站起身来,在林素措手不及中,一把将其横抱起来。

    “平时你都回来得很晚,今天难得有时间,我们亲热亲热。嗯,老公想你了!”

    林素娇羞的用手指弹了一下陆恒,却乖乖的缩在陆恒怀里。

    她也有些想了。

    。。。。。。。

    陆恒浏览着新闻,接连几条报道,让他眉角止不住皱成一个川字。

    欧阳芳抱着一堆文件走了进来,“老板,这是今年前三个季度的财务报告,田总监那边需要你签字。另外,集团打算在杭州、浙江那边拿下两块地,赵京总裁请你过去商议一下。”

    不急不缓的说完目的,欧阳芳下意识闭上了嘴,她看见了陆恒那不太好的神色。

    陆恒松开鼠标,对欧阳芳先点了点头。

    “东西就放在这里吧,待会我会签字的。赵京那边,你先让他等着,下午我再和他聊,拿地这件事我之前已经知道了。”

    “嗯,我明白了。”

    见欧阳芳打算离开,陆恒叫住了他。

    “你知道最近李华冰的出差行程吗?”

    欧阳芳愣了一下,“这个我不太清楚,小水滴与集团虽是从属关系,但李总的行程,有他助理负责,我肯定不了解。”

    陆恒摩挲着下巴,缓缓说道:“那你去联系一下对方助理,调一下前面半年。。。。。。。不,就最近三个月的行程记录。如果李华冰单独问起,你就说是我吩咐的。”

    “嗯!”

    欧阳芳出门打电话去了,陆恒则是继续坐在办公室里,神情凝重。

    在他面前,电脑上赫然显示着数条与滴滴打车有关的负面新闻。

    滴滴司机偷拍女乘客、滴滴用户与司机口角争议引发打架事端、一万三的高价车费滴滴宰客。。。。。。

    如果说这些司机与乘客的纠纷,陆恒还能理解为都是滴滴用户之间的矛盾,他相信李华冰也都能妥善解决。

    但是后面几条新闻,他就不得不郑重对待了。

    贵阳打击非法运营车辆,有上百辆涉事汽车的车主抗议,自称是滴滴司机,属于正规运营。

    山东淄博叫停滴滴打车,交通运输部门官员站出来解释,私家车属于非营运车辆,不能从事常规的客运出租经营业务!

    上海等地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网约车专项调研,百分之七十的人认为网约车该被取缔!

    羊城经济周刊撰文:快速发展下的滴滴打车,简易便捷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社会安全问题,还请政府部门重视。

    。。。。。。

    一条又一条新闻从眼前滑过,陆恒揉了揉发涨的眉头。

    如果说是用户之间的矛盾,那么进行相应的经济补偿,亦或者改进产品体验,填补软件漏洞就能解决。

    但是如果被相关部门抵制,那就不太好办了。

    这代表着接下来,滴滴打车背后的小水滴公司,需要不断和政府打交道,以求一条生路。

    如果连小水滴公司都扛不住的时候,恒成集团也不得不站出来!

    原本以为有崇庆政府这边的支持,滴滴打车的发展会顺利许多。

    但是陆恒却疏忽了一个事实。

    这一次滴滴打车资金充裕,发展极其快速的同时,各种负面新闻的爆发同样也以数倍的频率产生,这已经完全不是一地政府能够扛住的大事情了。

    叮!

    欧阳芳的邮件传了过来,是有关李华冰前面三个月的出差行程记录。

    陆恒将其点开,不出所料。

    这三个月,李华冰频频外出,全国各大城市都在跑。

    像新闻上出现的几个城市,也在行程记录当中。

    陆恒思索片刻,拿起了手机。

    “华冰,我陆恒!”

    “嗯,陆董,你打电话来,是想问公司的事情吗?”

    当欧阳芳从李华冰助理那里调走他的出差行程记录时,聪明的李华冰就知道,陆恒可能已经开始担心起滴滴打车的事情了。

    最近这段时间,负面新闻频频爆发,李华冰清楚,陆恒迟早会过问。

    相比他预估的时间,陆恒这么晚才打电话过来,他倒是觉得陆恒很沉得住气。

    “你今天有空没,我来公司找你。”

    “这就抱歉了,我人在贵阳,估计得两天后回去。”

    “贵阳?”陆恒紧了紧手,直接问道:“是有关那上百辆被查涉事车辆的事情吗?”

    电话那头,李华冰笑了笑,“倒是让你猜到了,是的,就是这件事。因为兹事体大,涉及太多滴滴司机,其他人没法处理。我只能专门跑一趟,至少先得把这上百辆车给保出来。”

    后面的话他没说,但是陆恒心知肚明。

    如果在这次事件上,滴滴打车不处理好,那么旗下的司机们,就没法安心。

    这将会极大地影响公司发展!

    “那你先处理那边的事情吧!对了,你最近和政府部门打交道多吗?”

    “还行,各地的相关机构我都有所接触,不过目前还局限在分管这一块的交通运输部。”

    说到这里,李华冰屏住呼吸,顿了一会儿。

    随后,他语气颇有些沉重的说道:“虽然就只有当地交通运输部站了出来,但是上头已经放风了,他们不喜欢我们引出的各种社会**件。对社会治安,国家比谁都重视!或许下一次,和我接触的人就不再是交通部门,而有可能是公安部门,工商部门,乃至更高一级的存在了。”

    陆恒深吸一口气,他能感受到李华冰的沉重,甚至那若有若无的庞大压力,似乎已经把对方压得喘不过气来。

    陆恒轻轻的说道:“意外的发生,从来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的做到最好。至于其他的事情,交给市场来处理吧!”

    市场处理,也就是用户来决定。

    一旦绝大多数用户都接受了滴滴打车,那么即便是相关部门,也不会违逆。

    说到底,这是一个利国利民的软件,既方便群众,又能解决公共交通的巨大压力。

    那些意外,是个例,是偶然中的必然,换成正规出租车,其实也会发生。

    如今集体爆发,不过是新生事物带来的冲击,就好比武侠小说使人沉迷、互联网普及引发青少年成长问题,又好比手机普及之后,各种诈骗短信等等。

    任何一种新生事物的发展,总是在争议中前进。

    这里面有正面的一面,相应的,也会有负面的影响。

    李华冰自然明白这个道理。

    “等你回来我们再详聊吧!既然出现这么多事情,说明我们工作还是有没做到位的地方。至于来自上头的压力,如果你顶不住了,给我说一声,我来处理。”

    陆恒挂断电话,神情恢复淡然,强大的实力让他有这份自信去面对一切!

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八个月的成绩

    处理完手头上的事情后,陆恒去吃了个午饭,下午则是与赵京坐在一起聊着集团的若干事项。

    这种两人之间的谈话,时不时就会发生。

    毕竟随着陆恒彻底结束学业,大把时间腾了出来,他参与进公司的事情也就越多。

    集团体量越发庞大,赵京在很多事情上也就不像初期那般轻松决断。

    两人聊一聊,解决事情的同时,还会对某些决策的后续影响发表看法,偶尔还能冒出一两个灵感。

    有关在杭州、浙江这两个城市拿地的事情是恒成发展的必然结果。

    偌大一个集团公司,不可能手上没几块地皮储存,有些时候,这些地皮就能起到作用。

    就像浙江那块计划中的地皮,集团打算在未来五年内,将汽车装饰厂扩大,顺便收购几家小公司,融合到一起。

    赵京与陆恒聊的,主要是有关于红的定位。

    “就这么定了!一旦收购成功,恒远装饰厂就成立相应的公司,办公地址就建在我们要拿的那块地上。于红出任总经理,收购进来的小厂子老板们,要么分配相应的工作,要么就拿钱打发出去。”

    陆恒缓缓说道,于红那个女人也在恒成集团任职多年,能力与忠诚经受过考验。

    由她出任浙江恒远装饰公司的总经理,陆恒也放心。

    赵京点了点头,他也是这么个看法,于红虽然早期也就是一个小加工厂的老板,但那个公司早就被恒成收购,成为现在的恒远。

    多年工作下来,于红甚至还将分厂开到了其他城市,并且在汽车装饰这块市场上,打出了响当当的名气。

    有于红负责这方面工作,赵京没什么意见。

    “对了陆董,你最近组织了一个小组,专门调研汽车救援这一块儿的数据,你真想搞这个?”

    面对赵京的询问,陆恒微微一笑。

    “这个项目做不做,还不太好说,得等我想要的数据分析出来再看。不过赵根说得很有道理,这个市场就在那里,只要汽车一天不被淘汰,那这个市场就永远存在。与其等到格局渐成,难以插入的时候,不如我们去整合这个行业。而且说实话,我们也有这个资格去整合,去制定标准!”

    赵京端起桌上的茶水,慢慢抿着。

    他虽然之前反对这个项目,但并不否认赵根项目的合理性,他仅仅只是担心成本投入问题而已。

    “集团现在虽然不缺资金,但是我们启动的项目也多,花钱地方也多。汽车救援这个市场,回本太慢,并不符合当前我们快速盈利,快速启动中小项目的战略定位。”

    陆恒点了点头,赵京这番话,他还是很认同的。

    恒成集团虽然负债率不高,但其实在各大银行还是有一些负债。

    如果启动了诸如汽车救援这种大项目,可以预见,会有很大的资金压力。

    “我在等相关的成本预算出来,到时候再做打算。”

    这话说出后,两人倒是没有太多可以聊的话题了。

    赵京喝完茶之后,准备离开,不过在离去的时候,他犹豫了一下,转过身来问出了一个问题。

    “陆董,记得你五月份去广州回来曾说过,广汽集团有心投资我们?”

    陆恒抬起眼,笑了笑。

    “你想问什么?”

    赵京咬了咬牙,谨慎的问道:“他们拿出了怎样的条件?”

    陆恒摇了摇头,“当时我婉拒了,没有上谈判桌,所谓条件也就没有意义。但是我可以告诉你,他们拿出的条件,相当丰厚。如果我当时同意了,那么诸如汽车救援这种项目,恒成集团可以随时展开。”

    听到这个答案,赵京深吸了一口气。

    对于汽车救援这个项目的预算,他大致有一个估计,至少也在三十亿以上,甚至能达到五十亿以上,这仅仅是成本!

    而如果恒成接受了广汽的投资,这种项目,还能随时展开的话。

    那条件真的是相当丰厚了。

    赵京没有去问陆恒为何会拒绝。

    这种问题,如果要问,早在几年前他就问了,也不至于等到现在。

    他相信在这种事情上,陆恒有他的判断在里面。

    何况,事实也的确在向着好的一面发展。

    前几年恒成也有过被人投资的机会,那时候金额从几千万到几亿的都有,陆恒一直坚持着,时至今日,广汽集团愿意拿出不低于几十亿的代价来投资。

    可见陆恒的坚持,有了成果!

    赵京准备离去,神情淡然,身后却传来陆恒的声音。

    “拒绝只是暂时的,还没到合适的时机,你不用担心这方面问题。”

    赵京回过头来,对陆恒点了下头。

    “你拿分寸就好,这件事上,我相信你的判断!”

    。。。。。。

    与赵京的谈话结束后,陆恒继续工作。

    不过他的注意力,分散了一部分到小水滴科技公司上。

    滴滴打车这个产品,对于陆恒来说,还是很重要的。

    为了滴滴打车的发展,陆恒还特意去国外,投资了uber,怕的就是u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