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生于1984-第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十月份压根没什么太像样的对手!
结束了《大本营》的录制,许辉参加了几场《失恋33天》的相关活动。
有了他的参加,整个团队都给人一种分外和谐的感觉。
就连一直冷着脸的徐静磊夜变得分外活泼开朗,即使面对记者的刁难,她也笑着回答。
爱爱对于三十多岁的女人来说,实在太重要了!
第一百零九章 上映
话说现如今只要是一部电影上映了,甭管有名没名,总会例行询问‘您觉得这部电影的票房会有多少?’
也好,至少说明市场化已经深入骨髓!
对于参与电影人或者导演来说,刚开始那几年,大家还都比较谦虚,碰到这样的问题,一般会回答:“我觉得能被观众喜欢才是我们只做电影的目的。”
再过几年,市场愈发明朗,再有记者提问,他们就开始扯皮了,什么三亿、五亿随便吹。
这其中的佼佼者要输新画面的张卫平!
这位爷是个猛人,《满城尽是大波妹》上映的时候,他说了张一谋这部电影票房能有5亿;
《三枪拍案惊奇》上映的时候,他又说了,这部电影的票房能有5亿;
《金陵十三钗》,他更狠了,直接喊出了内地十亿,北美过亿,全球4亿美元的口号…
以前评价一部电影,大都会从光影、剧情影射的东西或者有没有可能拿奖这一类比较艺术性的话题剖析,分解。
艺术通常都是高傲而且远离群众的。
所以,好莱坞商业片才能真正意义上占领全球。
对于这一类的问题,许辉则充满信心表示‘应该不会比《风声》的票房差到哪!’
截止10月20号,上映三个礼拜的《风声》拿下了2。4亿票房,创造了类型片的记录。
都是许辉参与的电影,这么类比当然没有问题!
哪怕许辉吹了票房超过《那些年》,那也是他自己的事。
也有记者找不自在故意挑刺问许辉哪来的信心,然后炮辉就给他列举了一堆的数据。
“我参与的三部电影,《绣春刀》2。1亿,《那些年》5亿,《风声》2。4亿,总不能越来越低吧!”
好吧,你说的很有道理。
“《失恋33天》上映在即,主创人员表示很看好其票房表现力,据悉,该片为许辉主演的第二部电影,并且担当编剧一职,我们有理由相信许辉会带给大家一部非常不错的作品!”
这是收了钱的公关软文。
“狂妄自大还是有所依仗?前日,记者采访了津门宣传的《失恋33天》剧组,作为该片编剧兼主演的许辉似乎很有信心能凭借此片再创票房佳绩…”
这就是典型的钱没到位的媒体刊登的文章。
炮辉不是姜闻,《让子弹飞》之后,《一步之遥》明明很烂,却有一堆人帮着吹经典你觉得不好看,是因为你智障,理解不了姜闻的用心…
无语…
老徐一开始还有点谨小慎微,毕竟是首次执导商业类型片,而且《失恋33天》几乎是零成本制作。
贴片广告卖的太火爆了!
媒体试映阶段,专业人士认为整部电影情节有些拖沓,而且很多应该用笔墨重点勾勒的剧情,被她一笔带过,反倒是很多画外音没有必要保存。
他们看来这只是一部相对来说还算成熟的商业片!
至于票房,这帮人表示不太看好…
老徐把自己的担忧说给许辉,许辉只是换了个姿势,继续鼓掌。
这有什么好担心的?
专家们的眼光通常会跟实际情况相悖,得到这帮专家的忠实回馈,炮辉蛮高兴的,在他看来,离专家越远,离市场越近。
中国电影市场化是冲2002年开始的,哪来的市场预测专家?
不都是带着老式的眼睛看人嘛!
……
一般来说,一部国产电影的票房潜力最多维持三个礼拜,就算是《战狼2》也逃不过这个定理。
更何况《失恋33天》这样一部小成本的国产2d电影。
许辉从来没想过《失恋》能霸占票房排行榜多长时间,在他看来,能赶在《2012》上映前,好好捞一笔,然后归于平淡…
他从来没考虑过《失恋33天》能够打破《那些年》的票房纪录。
观影的主力人群不一样,《那些年》的主要观影人群有个很大的群体学生,可是《失恋》针对的是已经25岁以上的白领阶层。
很可惜,2009年这个阶层的中国人是向往美国大片的,也就是《2012》那样的特效片!
不过,凭借许辉的号召力,再加上市场的口碑,炮辉还是原因相信《失恋33天》在20天内收割超过2亿票房。
结束了为期五天的巡回宣传,10月22日周四,京城国际影城,《失恋33天》迎来了首映。
……
老徐的人脉真不是盖的。
当天来参加首映的名人、明星忒多。
汪朔、冯晓刚、王忠军、叶大盈、赵宝钢、李鸭鹏、葛大爷、张国粒、徐凡当然还有姜闻!
感觉两周前举办的金鸡奖貌似都没这么多明星参加!
跟老徐的人脉相比,许辉就有点拿不出手了,吴景、邓朝、刘思思,对了,还有刘亦非…
刘亦非是跟着邓朝一起来的!
许辉在看到刘亦非的同时,他正好在跟刘思思说话…
有种被撞破奸情的感觉,差点没有落跑…
好在两个妹子还算和谐,没有做出什么过激的举动,只是互相不理人而已…
哎,还想着左拥右抱,洗洗睡吧!
对了,炮辉最近突然有种力不从心的感觉,看来男人过了25,就必修要适当调养,这句话果断是真理啊!
……
冯晓刚的2009分外得意,虽然没有新作上市,可他多年的夙愿达成了。
《集结号》成为金鸡奖的最大赢家!
别看冯晓刚表面上经常说什么‘我拍电影是为了观众,又不是为了拿奖!’
可他心心念念的就是得到那帮专家的承认,否则,他也不会在世纪之初专门参加开罗电影节…
正在制作的《唐山大地震》已经进入后期拍摄阶段。
应该也是从这一届的金鸡之后,晓刚导演想着往艺术、剧情方面靠拢。
比起另外两位大导演,他还差的就只是奖项了。
感觉自己的路走的很对,先团结群众,然后再谈艺术!
冯晓刚原本不想参加这个首映的,不过,谁让对方是徐静磊呢,就算不给老徐面子,汪朔的面子也得给啊!
“嗯,我觉得徐静磊这一步走的很对,商业片已经是最主流的电影,总是专研在文艺片只会离群众越来越远;”
“当然,徐静磊的导演能力有目共睹…”
随便应付了几句记者,冯晓刚找到了汪朔,坐在他身边。
顺着老大哥的眼神看去,台上的许辉正在接受主持人经纬的采访。
第一百一十章 看电影
电影频道新开辟了一个叫《首映》的栏目,基本上只要是能排的上号的电影,都能被这个栏目买下专门的首映权。
几乎同步公映周期,所以《首映》对电影勉强也能起到一点的宣传作用。
节目组也不需要掏太多的钱,大家互惠互利嘛!
《失恋33天》作为徐静磊执导,许辉主演的电影,关注度本身就很高,所以,央妈专门派发了影视频道当家主持人前来主持职场首映。
经纬虽然只是个主持人,但好歹在影视频道带了这么些年,耳濡目染也会对中国电影有个大概了解。
许辉的两部电影,她都有在现场,《那些年》的首映主持人就是她。
看了许辉的两部电影之后,说实话,经纬有点崇拜这个年轻导演了。
她很想知道这个年轻人能为中国电影带来什么。
“许导,是什么原因让您参与这部电影的呢?我们知道您并不是一位专业演员。”
尽管很想先睹为快,可她还是得按照流程采访几位主创。
“这个要问我们的老徐导演了,我拿剧本去找她,她说了,我要是不参演,她就不执导了!”
“哦,徐静磊导演,有这回事吗?”
“…我很喜欢《失恋33天》这个故事,可是我实在找不到适合扮演男一号的演员,那天跟许辉碰面,我就想了一个长得这么帅的年轻人扮演剧中王小贱那样形象的角色,一定很有喜感…”
按照固定流程,参访进行了十五分钟。
大概的问题都是关于电影立项、拍摄时候发生的有趣得事情…
这样的电影也没啥可抱怨环境的,拍摄时候最多也就赵莉颖被扇了一巴掌,其他没什么可说的…
当然,许辉要是把他跟老徐之间的三十六式全盘托出,相信绝对会有不少人感兴趣…
……
“朔爷…”
汪朔看了他一眼,随口打了声招呼:“晓刚,来啦!”
“你看那小子干嘛?”
冯晓刚指的当然是许辉。
“丫最近挺火的,听说他拍了部青春片直接把张一谋干掉了?”
“…你说的是票房吧,对,这小子…很懂人心,知道什么样的电影能赚钱!”
“是吗,我到要好好看看这部《失恋33天》了…”
……
大荧幕拉开,放映厅逐渐暗了下来。
电影正式开始。
开篇就是画外音:“从科普的角度,分手…”
没等观众反应过来,三对情侣不同的分手方式上演,客串的演员分别是邓朝、孙丽;张国粒、蒋雯莉;张末、张欣艺。
这些演员除了邓朝、孙丽两口子是许辉邀请的,其他几位都是看在老徐的面子上答应的客串。
开场一分半钟,主演赵莉颖登场,梳着简单的发髻,眉毛很淡而且细长,身上穿着的是最常见的外套搭配牛仔裤。
总之,看扮相就差不多知道这姑娘不是很好惹!
“这演员谁找的?脸怎么这么圆?”
好吧,尽管赵莉颖已经很努力了扮演一位刻薄的角色,可天生的圆脸,还是让人感觉有点出戏,尤其是对于汪朔这样挑剔的看客来说。
冯晓刚解释了一句:“…我听说是许辉推荐的,是他们公司的艺人。”
他也没认出来这姑娘就是当年被他选进华艺的女孩!
剧情继续,黄小仙经历了闺蜜和男友的双重背叛,觉得天昏地暗,窝在出租房内不想见人,然后姜闻的声音传了出来:“你把客户的婚纱拿哪去了?”
“…这是老姜吧?”
“听着像!”
两人一问一答,分外和谐。
黄小仙上班北大老王痛骂一顿,然后画外音响起,开始了介绍办公室的情节。
两个资深电影人互相看了一眼。
这一段对于人物性格的描写,完全没有必要…
再接下来,剧情的开展就是完全一副电视剧剧情的开展模式以男女主角的对话推动剧情;
电视剧与电影最大不同就是剧情的推动。
电影可以用角色的一个眼神,或者背景的转化直接推动剧情,有时候一个背景音乐的调整,也能告诉观众剧情有了转变;
可是电视剧不一样,正统的电视剧,包括美剧,需要角色不停的说台词,只要这样,观众才会了解剧情,毕竟转场制作之类的需要耗费不菲的资金。
可是《失恋33天》,情节推动,包括**段落倚重的是什么?
很明显是台词。
而且大部分都是王小贱这个角色所说的台词。
通过各种段子、俏皮话让一段失恋、恢复、重新恋爱的关系变得让人接受。
除此之外,您说《失恋33天》还有嘛剧情?
或者说有什么期待的剧情?
很正常的套路,黄小仙失恋了才明白真爱一直在身边…
爱情都市轻喜剧,连个接吻的镜头都没有!
镜头定格在两人笑着拥抱在一起的画面,电影结束。
汪朔给了一个很中肯的评价:“…这电影也就只能糊弄糊弄一般观众!”
在他看来,这部《失恋33天》虽然能看,但看了之后啥感触也没有,而且电影的拍摄实在太简单了,夹杂了各种莫名其妙的旁白,与其说是电影,还不如说是小说详解。
“…现在市场吃的就是这套!”
冯晓刚倒有不同意见。
“你也觉得这部电影能票房大卖?”
“有很大可能性!”
“…”
冯晓刚对于市场的敏锐性还是有的。
他知道什么样的电影适合观众,当然看得出这个戏看似简单,却包含了卖座电影的三大因素:
第一,有着许辉这么一位票房那个号召力惊人的演员担当主演;
第二,剧情虽然算不上多么优良,但至少能让他跟汪朔看进去;
第三,宣传的如火如荼,至少在京城的大街小巷都能看到《失恋33天》的宣传海报!
这三个条件加起来,只要不出现什么特殊的意外情况,冯晓刚可以保证,这部《失恋33天》的票房绝对能破两亿,甚至三亿都有可能。
当然,以上这些只是冯导本人基于自己的电影给出的市场判断。
他忘了,他的电影受众人群可是远远小于许辉!
或者说,冯导还是小觑了观众对于合格商业电影的需求!
第一百一十一章 提前祝贺?
10月23号是个很好的档期,同一天开画的电影有《阿童木》《倔强萝卜》《戏伴人生》。
都是小制作的电影。
《阿童木》略过不提,人家是动画片,观众群都不一样。
《倔强萝卜》绝对是黄博演艺生涯的耻辱,导演田梦明显想走《疯狂石头》的路子,可惜玩不转盖里奇式的结构,想黑色幽默一把,却只能在台词身上下功夫,再加上找了黄易、杜海滔这两一个比一个扑的演员,及时博哥有通天之能,也只能感叹,队友太cba,根本带不动!
不过,纵观2009年上映的大部分电影,无论是国产片亦或是合拍片,观众明显可以看出一个趋势大片时代已经过去了!
所谓的大片时代,大约是八年前吧,也就是2000年前后,国内的一帮大导演,纷纷转型去拍商业大制作。
原因很简单,好莱坞电影太赚钱了。
1998年,全国电影票房收入14亿元,其中美国分账影片票房高达7。85亿元,占54%,而且其中仅《泰坦尼克号》一部影片的票房收入就达到3。6亿元,占当年全国电影票房收入的25%。
这尼玛太让人眼红了。
你说是那帮大导演们看着电影市场那么热闹,看着别人大把捞钱眼馋了也好;
说他们身为国内电影的中坚力量,眼见外国电影就这么迈入国门来大肆捞钱,心有不甘也罢,总之,各种原因都有。
经济的发展,电影市场的繁荣,使得这块市场越来越大,原本市场小,艺术电影有氛围,现在必然要被汹涌而来商业氛围所冲散,这是市场发展的必然规律,无人能挡。
顺应它的人,才能生存,进而进步。
还好,炮辉一直都走在市场的前列!
他一直相信,中国人最爱看的肯定还是中国人自己的故事…
《失恋33天》当然是发生在中国人身上的故事…
徐静磊的名声很大,许辉的名声更大。
徐静磊早就是国内最知名的女导演,甭管是不是吹出来的,但她的名气摆在那!
炮辉呢,已经是公认的最具票房号召力的导演、演员…
两人这算是珠联璧合。
这一切的一切,都使得《失恋33天》上映之初肯定会有一帮这两人的死忠粉买帐。
不管是拍的什么,也不管拍的怎样,都会先圈一把粉丝的票。
就好比郭小四、韩少之类的人,人家本身就有强大的的粉丝流量,所以,《小时代》《后会无期》上映之初,原先就愿意给很高的排片!
《失恋33天》更是如此,再加上提前的内部试映场看片会所收获的极好的院线评价,《失恋33天》公映第一天直接就刷下了百分十五十二的排片量。
这是一个很高的排片率。
截至目前为止,国内导演大约只有那三大,凭借多年的口碑和影响力,才能在上映初期拿到超过60%的排片率,甚至一度可以拿到超过80%《满城尽带黄金甲》上映的时候,全国院线排片量接近百分之八十,同期上映的电影是贾章柯的《三峡好人》,当时携带者斩获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的赫赫威名,也只能拿到百分之十不到的排片量…
除这三位之外,即便是许辉自己当初的那部《那些年》公映最初,也就只有百分之三十七的排片量…
……
资深的电影营销专家高军曾经说过,黑马也是需要跑道的,只有市场空间足够大了,那些有潜力的中小成本国产影片才能获得跑道,才能够有机会证明自己究竟是不是黑马。
这两年,不少的低成本电影赚取了高票房,比方说《那些年》,比方说《疯狂的石头》;
对比一下这两位导演,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相对年轻的创作者他们会站在观众的角度去思考:我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产品让观众接受、让观众觉得票价花得更值。带着这样的思路去创作剧本、去导演一部电影,在票房上获得成功的几率肯定会更高!
科班出身的年轻导演,在以前的市场和体系下,毕业之后要先进入一个剧组从助理开始熬,熬到副导演,差不多要15年以后才会有机会拍自己的第一部作品!
许辉不一样,生于1984年的许辉身上带着80后特有的市场敏锐度,他知道观众,了解观众,所以,纵观他的电影,总会出现让人惊讶的观影热潮。
《失恋33天》我看了,可能我早已过了欣赏都市爱情片的阶段,现在这种类型片儿很难再让我提起兴趣来!站在中立的角度,整部电影最成功的还是对白,除此之外,没有什么太大的亮点…
许辉很聪明的把整部电影的观影人群定格在了都市女郎身上,这个阶层的观众是现如今华语影坛最重要的观影群体之一,可以预见这部《失恋33天》的票房不会低于2亿。
提前祝贺许辉,再次以小博大成功!
ps:为什么我一直没有提徐静磊的名字,整部电影从头到尾都是遵照这剧本在拍,完全看不出有徐静磊这个导演的存在,我甚至怀疑身为主演的许辉之所以选择老徐做导演,就只是因为她比较好说话?
……
电影还没结束放映,就已经有了一堆莫名其妙的评论出现在了豆瓣上。
“这是一个从我们的当下生活里生长出来的故事,欢乐而温暖。(好吧,这是讲普通青年、文艺青年和**青年如何三位一体的?)”
“失恋很难受,要走出失恋很难,走出了失恋会又有另一番天地,这是很多人经历过的,青春就是这样有快乐有痛苦,这样的青春才完整”
“国产小妞电影的新高度,京派文化后继有人,贫倒你没商量。”
这帮人真牛逼,电影都没看,是怎么整到的评论呢?
还提前祝贺,你确定那个帖子不是在分解老徐和炮辉?
……
许辉站在徐静磊面前,接受记者们的采访。
大多数都是在问许辉如何从女性角度完成的作品。
这就很尴尬了,这部《失恋33天》的导演是徐静磊哎,不是许辉,他是个编剧。
徐静磊刚开始还满脸微笑,几次三番,她的脸色变得有些难堪起来。
她徐静磊是京圈的核心,没有她,这部《失恋33天》能这么顺利的出来吗?
没有她,那帮前辈会心甘情愿出面演个小配角?
凭什么放着我这么个导演不管不问?
老徐何等心高气傲,很快就想明白了,敢情这帮记者认为自己是借了许辉的势是吗?
炮辉很显然注意到了老徐的状态,随便扯了几个理由打发了记着,许辉小心翼翼询问道:“静磊姐,怎么了?”
“没事…”
毕竟是在首映现场,徐静磊本身的修养或者出于其他方面的考量,也绝对不会允许自己做出出格的事情鼓掌这种事算不得超出了底线。
一男一女,两性相悦,做一些有益于身心的事情,怎么能算出格。
才女的世界,你们这些俗人懂个屁!
第一百一十二章 三菜鸟的第一次(34/85)
许辉很懂人心,尤其是女人的心思。
换位思考,如果炮辉辛辛苦苦导演了一部电影,结果仅仅只是因为女主角是天海翼,然后就获得了一堆人的关注,你让作为导演的炮辉情何以堪?
不过,许辉始终不相信,当初徐静磊邀请许辉参演《失恋33天》,看中的难道不是他的票房号召力?
现在整这一出,是不是有点不应该?
不过这帮记者也真是恶心,摆明了挑拨离间。
可惜,他们不知道老徐已经被睡服了!
言语的力量始终抵不过身体的行动,花式鞭策之后,再面对记者,老徐显得雍容华贵…
……
郑霜、王恺两只菜鸟迎来了人生中第一次的电影首映。
赵莉颖之前经历过一次,可那次,她只是个小配角,《失恋33天》不一样,从角色分配方面来说,她是第一女主,也是整部电影绝对以上的主角。
再说了,《那些年》宣传的时候,压根没她什么事,基本上就是许辉和刘思思的绯闻占据主导地位,而且当时她还在拍戏,也就跟着剧组转悠了两个城市…
霜妹子和恺恺王,实打实的第一次参加宣传。
电影上映前,三人配合剧组宣传,一开始都很担心该怎么面对记者。
艺人该以怎样的姿态面对记者,这玩意属于个人情商问题,关系到个人的人设。
有的艺人接受采访之后会暴露出自己情商低的一面,不但没有得到宣传自己的机会,反而平添几个黑点;
有的人明明黑点无数,但和媒体关系处理得好,形象却很正面;
按照经纪公司给三个人的定位,霜妹子属于甜美型;莉颖就是标准的吃货加元气少女类型;恺恺王,绅士、偶像。
许辉不了解这些,他要是知道的话,保准会把经纪部门的陈法蓉开除,这尼玛都是什么玩意?
郑霜跟甜美有半毛钱关系?
“一般记着不太会为难新人,提出的问题相对简单,只要你开口之前想一想,就不会出问题,当然,肯定有那种特别讨嫌的记者,如果碰到这样的记者,你就干脆不要理他!”
三只菜鸟第一次参加发布会,经纪人如此交代道。
然后,他们三就带着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心态登上了《失恋33天》宣传发布会,很尴尬的发现,记者们明显把他们当成了摆设,甭说为难他们了,连提问的都很少,基本上都在追问徐静磊当时许辉还在佛山拍摄。
人都是这样,追捧你的太多,你会觉得烦躁,没人搭理你了,你又会觉得自己成了摆设,心头郁闷。
好在郑霜现在还没有化身之后的放飞狂魔,毕竟刚出道,谨小慎微,即使没有记者采访,她也会保持微笑面对镜头…
《大本营》录制的时候,许辉领着三人一起参加,明明是四个人的团队,却是许辉艺人霸占了所有的掌声。
“别着急,等电影上映了,你们也会受人追捧的!”
许辉以一种过来人的心态劝告道。
‘会吗?’
每年上映的电影好几百部,你怎么保证《失恋33天》就能成功呢?
……
“电影结束了,来,欢迎我们的主创们上台!”
首映结束,经纬上台主持结尾部分。
“电影怎么样?”
“好看!”
观众很给面子。
台下的观众除了一帮捧场的嘉宾,其余的大都是许辉的粉丝,发行公司按照许辉提的要求特意邀请了一批白领阶层,也就是《失恋33天》的受众。
现阶段,我们的电影市场化还没有完身,很少有特定拍给某个人群的电影。
这点,老美做得很好,老美的观众对电影的类型划分的特别清楚,每一种类型都有相对固定的关于人群,在没进电影院之前,就知道自己要看什么电影。
类型化,群体化是市场进展的必然结果。
“很难想象这样一部电影的编剧居然是拍出《绣春刀》的许辉导演!”
经纬感慨了一声,然后问道:“我感觉这部电影好像是送给我们八零后的爱情童话,导演,你是怎么想到做这个项目的?”
“许辉拿这个剧本找到我的时候,我就知道我肯定会拍,因为我能感同身受。”
徐静磊拿起话筒,回答的很认真。
“真要谢谢我们的演员还有导演、编剧为我们带来了这么一部经典的作品,好,下面是记者问答。”
“我想问一下王恺。”
经纬话音刚落,坐在第一排的一个胸前挂着渣浪网卡牌的记者站了起来。
“…啊…您请说…”
恺恺王楞了一下才反应过来。
“你是怎么把自己代入魏依然这样的一位中年富豪的角色里的?因为我们知道您也是一名八零后…”
“…我是中戏毕业的,分析角色是我学习四年的东西…”
恺恺王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代入角色对于演员来说,是最简单的理所当然。
“好的,谢谢…”
那记者问完坐了下去,看他的样子似乎很满意王恺的回答…
“我想请问一下赵莉颖,我听说黄小仙这个角色是我们编剧根据你的个人形象创作的,那在你看来,你跟黄小仙的最大共同点还有最大区别是什么?”
渣浪的记者坐下,腾迅的记者站了起来。
“…共同点?我感觉我跟她最大的共同点应该就是我们都有着很强大的自尊心,区别嘛,我说话速度没她那么快…”
这个问题,之前经纪人有教过她,所以,妹子回答的还算得体。
“我想问一下郑霜,戏里你扮演的李可说话是台弯腔,生气的时候却说了河、南话,你有刻意抹黑豫州的想法吗?”
“…这个问题…”
郑霜看了眼许辉,后者举起话筒:“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这只是一个无伤大雅的玩笑话,如果你要因为一句地方口音的台词否定整部电影,我觉得有点太过了,艺术创作需要空间…”
“…我想请问赵莉颖…”
“王恺,是什么原因让你…”
三只菜鸟面对记者们突然变得热情的采访态度,有点畏畏缩缩,好在炮辉全程都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