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生于1984-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也不用顾忌,莉颖早就忘乎所以了,见到美食,早就把利益之类的抛到了九霄云外。

    至于王恺,他一直很有礼貌…

    “静磊姐,你准备用多长时间拍完这部《失恋33天》?”

    许辉主动开口问道。

    “…你的分镜头草图都画好了,没什么特别难度的画面,我估计两个月差不多。”

    徐静磊倒是没有高估自己的拍片速度。

    一下子就拉了60天的预期时间。

    4月30号《那些年》上映,整个4月,许辉都要忙着宣传,5月他也走不开,至少要到5月中旬,等到《那些年》的票房潜力消耗的差不多了,他才能进组拍摄。

    两个月的周期,他又是男主角,至少得签下45天的档期。

    这么一算,《黄飞鸿》电影,他得等到八月份才能开机拍摄!

    mmp,八月开机,年底上映,四个月的周期,即使是许辉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行,我答应你!”

    许辉还是答应了。

    没办法,听老徐的口气就知道她已经认定了许辉。

    当初她为了邀请吴一凡出演《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愣是把电影拖了两年才开机!

    “好,那合作愉快!”

    徐静磊笑了笑。

    “静磊姐,具体的开机时间还有拍摄相关事项你可以直接跟黄文谈。”

    许辉也笑了起来。

    合作的事情交流结束,剩下的就是投资比例了。

    徐静磊有自己的电影公司,接下《失恋33天》这个项目,除了想跟许辉公司建立关系外,更多的是看重这个本子能带来的利益。

    毫无疑问,她肯定不会只甘心做导演,投资这一块,她肯定会参与。

    否则她为什么不选择《杜拉拉升职记》呢?

    ……

    新闻事件具备时效性,甭管多大的新闻,到最后都只会慢慢消失在历史的时空里,最多成为某些扑街写手信手拈来的素材。

    经过一个星期的热议,许辉、章紫怡事件的热度总算降了下来。

    再加上《失恋33天》的工作搞定了,项目已经提交审核,许辉也算轻装上阵。

    《那些年》电影宣传启动。

    第一站是《杨阑访谈录》,《鲈鱼有约》已经去过一次,许辉不是很喜欢鲈鱼的交流风格。

    那就换一个,数遍全中国,也就《杨阑访谈录》还算能跟《鲈鱼有约》pk一番。

    不像后世综艺节目很多,09年能供选择的综艺很少。

    再加上许辉要求很高,节目至少能在星级卫视播出,那就更少了。

    许辉其实不太想录制杨阑的节目,他觉得自己跟他不是一个世界的人,聊不到一块。

    可惜,实在没有更好的选择。

    《杨阑访谈录》虽然算不上有多深刻,但起码是个会倾听嘉宾说话,并去做一些准备资料的主持人。

    一个正规的主持人。

    不像鲈鱼,遇到什么不清楚的话题就会‘哈哈哈’傻笑,然后揭过…

    《杨阑访谈录》的录制地点就在bj。

    ……

    杨阑这个人,怎么说呢,肯定有她的水平,很多人说她机遇好,碰到了《正大综艺》,对,人家机遇是很好,但是赵中祥也是《正大综艺》的主持人啊,现在提到赵中祥想到最多的就是‘性丑闻’,度娘一搜,就是一张赵爷爷趴在地上盯着一双大白腿的图片…

    ‘春天到了,又到了动物们交配的季节…’

    好吧,扯远了,说回杨阑,这位阿姨可是写在高中英文教科书上的人物。

    能登上高中英文教科书,可见其的能力。

    很多人黑她,说她太装,太能端着。

    估计人家天生如此,采访韩少也给人一种轻视对方的感觉,采访希拉里也一样啊!

    不过,名人嘛,不被黑,算什么名人呢。

    实话,哪些艺人没有被黑过,只要稍微有点人气,都逃不过这一劫,有点名气的要保持高关注度,高关注度哪里来啊,还不是靠绯闻醉驾闹离婚。

    不说别的,咱们想想谢逼王、张百芝他们曾经获得过什么奖项,不关注他两的根本不清楚,但你要说起来他们离婚,我家后院母猪听到了都能哼哼两声。

    也对,杨阑的朋友圈都是世界五百强的老总,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她所认为的为人处世之道跟我等相差太远,人是精英阶层。

    有人说‘从杨阑就可以看出中国所谓的上流社会,成功人士是些什么人!’

    这句话明显错误,人家日常交流用的是英文。

    许辉已经做好了被刁难的准备。

第二十一章 访谈(上)(十一更,求下订阅)

    《那些年》从开拍伊始就备受关注。

    许辉自导自演的第二部作品,2亿票房大导演的新作,这些标题的通稿随处可见,再加上许辉跟刘思思之间的绯闻攻略,占据了不短时间的娱乐版块。

    托同行的福,现在很多观众都特别期待许辉的新作品。

    毕竟,这年头,值得期待的新导演着实不多,除了宁昊,就是许辉了。

    《那些年》的预告片点播量已经破了三千万,不少观众纷纷留言会去院线支持这部作品。

    可惜,这段时间许辉忙着处理后期,电影没怎么跟进宣传,

    再加上前段时间许辉跟章紫怡相互抹黑对方,许辉本身的关注度虽然上涨了不少,可惜关注点全都集中在了他的一些绯闻上面,真正提及到《那些年》这部电影的通稿少得可怜。

    现在到了宣传期,电影马上就要上了,必须把当初的那些关注点再次挖出来。

    所以,这波宣传主打的就是许辉还有刘思思的情侣档。

    当然,主要集中在许辉身上,谁让他更有名呢。

    ……

    化妆间,何晓雯和许辉确认行程。

    “思思应该会到bj。”

    “行,你通知一下唐认,让思思配合一下,这几天我跟她住同一个酒店。”

    “…需要通知唐认?”

    “还是告诉她们一下吧,毕竟思思现在还是唐认旗下的艺人。”

    “好吧,其它演员呢?”

    “其他演员就算了,就我跟她吧。”

    正聊着,杨阑走进化妆间,一身淡蓝色的西装衬衫,惯有的知性风。

    “这是我们的采访大纲,你看一下,有没有不妥的地方。”

    许辉接过那张纸,大概扫了一眼,基本上就是聊生活、聊艺术还有聊女人…

    “…没什么不妥的,随便问呗,对了,杨阑姐,最好不要涉及到章紫怡,她毕竟是前辈。”

    “呵呵,好的。”

    录制即将开始,俩人进了演播室。

    《杨阑访谈录》录制成本很低,因为她的录制地点就是一书房式的一间小屋子,没有设置观众席。

    “准备!”

    “3,2,1,进!”

    现场导演喊了一声,镜头对准杨阑。

    “大家好,欢迎收看《杨阑访谈录》,本节目是有xx独家赞助播映的,2008年的中国电影总票房达到45亿,其中国产电影总票房达到28亿,我们这有一份2008年票房排行榜,排在第一第二的是《非诚勿扰》、《赤壁上》,排在第三的,是一个非常陌生的导演,他叫许辉,当然,说他陌生是因为他是第一次做导演,此前,他是韩国偶像团队的一员,我对他很好奇,我很想知道他对电影是怎么看的,来,欢迎许辉。”

    “先恭喜你啊,第二部电影即将上映了。”

    许辉之所以接受采访,完全是为电影宣传,这点事杨阑肯定知道,所以一开始就是绑着宣传。

    “谢谢杨阑姐。”

    “第二部电影名字叫《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是商业片吗?”

    “当然,我暂时不会拍特文艺的电影,毕竟市场需要商业片。”

    许辉毫不犹豫点头。

    “市场需要商业片?”

    杨阑看着许辉,眼中写着疑惑。

    “现在的电影环境不像十年前、二十年前,我们可以谈理想、谈艺术,我作为电影圈的新人,首先得有观众,有观众的喜欢我才能继续拍下去,所以,我的前几部作品必须以商业化的姿态进驻市场,只有赢得票房,我才能生存下去。”

    “可我看你的第一部电影人文情怀也很浓厚,把目光对准了改朝换代的三名普通的锦衣卫身上。”

    “那都是商业化的包装形式。”

    许辉顿了一下:“就好比我这次的《那些年》,从类型片上来说,它属于青春片,讲述的是八零后的青春…”

    “八零后的青春?”

    “对,我们对市场做过研究,对我本人的作品感兴趣,愿意到影院观影的大部分都是八零、九零这一批观众,其实,最主流的中国的观影群体年龄很小,平均只有二十岁左右…”

    “这些都是你的粉丝吗?”

    杨阑笑着问了一句。

    “怎么可能,我哪有那么多粉丝。不过,说真的,如果不是因为我有一批粉丝,我也不敢拍电影,做导演,有他们的支持我才敢第一部就拍动作片!”

    “所以,你赚的其实是粉丝的钱?”

    mmp,需要那么直白嘛?

    “差不多吧,当然,如果只赚粉丝的钱还是不够的,所以,我的电影一定要让大众都能接受,首先,它的三观一定要是正确的,其次…”

    “正义战胜邪恶?”

    “嗯。”

    许辉点了点头,又补充道:“大概从03年开始,很多电影人开始讲情怀,觉得电影必须要有情怀,我觉得…”

    “你觉得不对吗?”

    杨阑插嘴问道。

    “谈不上对不对,不过,我始终认为经典的电影才有资格谈论情怀,我现在拍的电影最多只能算不错的电影,距离经典差了太远,没准等我三十岁或者四十岁了,再谈这些也不迟。”

    “其实我对你特别好奇,因为你的第一部电影《绣春刀》,我也有去电影院观影,真想不到这是你二十四岁的时候拍出来的!”

    杨阑盯着许辉,也不知道她在想什么,然后就听她问道:“相信不少观众都挺好奇的,你为什么要拍电影,什么经历让你拥有乐导演的梦想?”

    “…我爸妈都是教师,双职工,从小我跟着姥姥长大,姥姥家里有一座茶山,很忙,也没什么时间照顾我,幸好,离我家不远就是一家昆曲剧院,家里就给我找了个师傅…”

    “所以,你学过昆曲?”

    “嗯,学了六年,我算是在昆曲的熏陶下长大的,应该是在九岁的时候,我记得当时好像是电视台采访,有个大叔扛着摄像机,大概是那个时候吧,我就对摄像产生了兴趣,慢慢的,看了很多电影,从那时候,我就立志一定要做个电影导演!”

    许辉大概把今生的记忆梳理了一遍。

    “那后来为什么去了韩国?”

第二十二章 访谈(中)

    其实这段经历,许辉老早就已经在《鲈鱼有约》说了一遍。

    杨阑估计也知道。

    可惜,她知道,不代表《杨阑访谈录》的观众都知道,所以许辉需要重新讲一次。

    做艺人就是这样,你在这个节目说过了,在另一个节目还得再说一遍。

    “当时,我想考导演班,可惜,没能成功,刚好那时候sm在bj招收练习生,我一个朋友特别想去,我就陪他一起,然后,我成功了,他回家了!”

    说到这,许辉笑了笑。

    “好多故事都是这样,明明是陪朋友试镜,结果自己选上了。”

    “我那朋友现在也很了不起,自己做了家物流公司,跟阿里合作,现在一个月的现金流比我一年的收入比我还多,没准你以后还会采访他呢!”

    许辉端起面前的玻璃杯,喝了一口。

    他现在蛮轻松的。

    杨阑也还好,没有想象的那么难对付。

    “…你怎么知道现金流?”

    杨阑抓住了重点。

    “我投资了他的公司呗,算是小股东一枚。”

    “说到投资,去年的福布斯名人榜,说你收入三千多万,是真的吗?”

    福布斯中国名人榜挺讨人厌的。

    中国人讲究财不露白,天知道他从哪拿到的消息。

    “嗯,我也没仔细算过,不过应该不止,不过我不太在乎钱,钱到了一定程度就是个虚幻的数据,你看我在bj呆了快一年,基本上就是住酒店,我连房子都还没!”

    麻痹,你特么天天住五星级酒店,还好意思唧唧歪歪?

    “…”

    杨阑不愧是杨阑,这么清新脱俗的牛逼,居然没把她镇住:“浙省卫视有两档现象级别的综艺,《中国好声音》还有《我是歌手》,听说这两档节目的创意来源都是你?”

    “马上就三挡了,我们公司跟浙省卫视合作的第三档综艺《爸爸去哪儿》已经在拍了,应该下个月上线。”

    “你是怎么想到这样的创意的?”

    杨阑无视了许辉想要打广告的心思。

    “…就是想到了,可能跟我在韩国呆了快五年有关系吧,那边的综艺氛围很好,每年都有一堆的综艺出现。”

    总不能说我是重生的。

    “说到韩国,你觉得在韩国五年,学到最多的是什么?”

    “应该是礼貌吧,韩国娱乐圈对于礼仪特别看中!”

    “也包括跟粉丝发生关系吗?”

    “…咳咳…”

    转折来的太快,炮辉有点没想到。

    关键‘草粉’这两个字从杨阑嘴里说出来,总有种特别别扭的感觉。

    就好像她跟***的合影一样。

    “怎么说呢,不过那种事在韩国偶像圈挺流行的倒是真的。”

    许辉斟酌了半天,还是决定回答这个问题:“你很难拒绝一个长相漂亮身材姣好的粉丝提出来的这种要求,自从回到内地发展,或者说做了导演之后,我就再也没有做过那种事了。”

    “可你的绯闻女友真的很多!”

    “哪有…好吧,可这些都是为了配合电影或者品牌方宣传。”

    杨阑拿出了照片,李兵兵、刘亦非还有刘思思。

    许辉笑了笑:“兵兵姐是因为《绣春刀》的宣传,当时我经纪人还问我介不介意,我觉得蛮搞笑的,能跟李兵兵传绯闻,多少人梦寐以求。”

    “这张是配合迪奥秋装的宣传图片,我本人跟刘亦非仅仅只是朋友,也就逢年过节互发短信祝福一下的程度,至于网上的一些传闻,真的就是胡编乱造。”

    第三张就是他跟刘思思在火锅店吃东西被人偷拍的图片。

    许辉需要斟酌一下,毕竟现在是宣传期。

    “那这张呢?”

    杨阑敏锐的感觉到许辉的停顿。

    “…思思是个很好的姑娘,无论是性格或者长相,都符合我的择偶观,如果换了之前,我肯定会追她的!”

    许辉一开口就是大料。

    “为什么不是现在?”

    “感情需要时间经营,我现在正好处在最有创作激情的时刻,也就是我作为导演的高产期,我不想耽误了哪怕一天,而且,说实在的,我不算是值得托付的好男人。”

    许辉大概沉默了三秒,表情很真挚的回答道。

    “你觉得你不是个好男人?”

    “对!”

    回答这个问题的同时,许辉隐蔽的做了个暂停的手势。

    这个话题打住。

    ……

    “回到电影本身,通过刚开始的交流,我发现你好像不太欣赏文艺片?”

    许辉不太喜欢跟一些不懂行人的聊电影,因为你说的他们未必能了解,他宁愿多接一些纸媒的专访,因为他们懂得稍微多一点。

    杨阑对中国电影还是有一定的了解的,毕竟采访了那么多大导演,仅仅听他们吹牛逼也足够了。

    对杨阑这样的主持人,许辉觉得还是能聊点什么的。

    “国产文艺片?”

    许辉脸上露出一丝不屑的笑容,没等杨阑开口,他反问道:“杨阑姐,你认为国产文艺片最繁荣的时间段是哪个时候?”

    “应该是上世纪**十年代吧!”

    “对,上世界**十年代!很多人说中国电影最巅峰时期是上世纪90年代,当时诞生了一批的大师,一批的优秀电影,我同意这个观点。可是,电影市场却一直很萧条,观众不愿意进入院线,观众不买账,电影就很难回本,电影虽说是艺术,可拍电影的过程绝对是商业化的过程,回不了本,谈什么创作?”

    “所以,我们需要一批商业片把观众吸引到院线,而不是再拍那些观众不喜欢的沉闷文艺片把观众赶出院线,从93年到02年,国内电影市场异常低迷,是因为我们观众不喜欢电影了?肯定不是!”

    许辉顿了顿,斟酌了一下:“好莱坞电影现在已经敲开了国内的观影市场,这是不争的事实,我需要说明一下,能进入中国市场的好莱坞电影都是非常不错的商业片,商业片一直占据着票房的最大市场,难道我们要把最大的一块蛋糕让出去?”

    哟!

    杨阑没想到许辉这么个高中毕业生居然能有这样的见识。

    “所以,你认为是那一批拍摄国产文艺片的导演们阻碍了中国电影的健康发展?”

第二十三章 访谈(下)

    国内文艺片的发展史伴随着第五代、第六代导演。

    第五代导演,称之为大师,因为他们拍的电影能看到史诗情怀,而第六代导演逊色了许多,他们更注重的是个体。

    王晓帅曾经说过:“史诗当然重要,但当一个时代不认知个体表达的重要性,也就会忽略对个体生命的尊重。而我们都是组成这个宏大社会的一个个个体。尊重个体才是最宏大的史诗。”

    说的很对,可过分表达自我,就会忽略大众。

    毕竟对于电影来说个导演的人审美固然很重要,但是,大众审美更重要,大众不接受,这样的电影就会被抛弃。

    就好像郭得纲说的那样‘你是一艺术家,你做艺术,但是没人欣赏,没人愿意为你这艺术花一分钱,那你就活该饿死!’

    可惜,第六代导演貌似全都沉浸在自己幻想的世界中,觉得全世界的人民都应该欣赏他的作品。

    所以,第六代导演走上台面之后,国产电影不行了,民众看不懂他们拍的是啥。

    好在有一帮hk导演、台弯导演包括张一谋、陈恺哥他们撑着,再加上当时好莱坞电影还没全面进入中国,总算给了点中国电影一点缓冲的空间。

    这也是许辉特讨厌那批国产文艺片导演的主要原因、

    你特么拍的不行,还不让说,还特么要求所有的电影人都这么拍,否则你就是异类!

    有病吧!

    ……

    “不是,杨阑姐,你可不能坑我,我们说的是电影市场的发展应该由商业片,电影本身应该大众化,谈不上谁阻碍了市场!”

    许辉赶忙否认杨阑。

    天知道他要是点头了,会被多少人攻击。

    “那你刚才说了文艺片…”

    “我们必须要尊重事实,事实就是单纯的文艺片不仅在中国没有市场,即使是号称新浪潮电影发源地的法国,最受民众欢迎的依然是好莱坞商业片,法国全年的电影票房,商业片能占据百分之八十以上,我们现在的也差不多达到这个数据了!”

    杨阑决定换个方向:“可是如果都像你说的那样拍商业片,国产电影怎么跟好莱坞较劲呢?”

    “发挥我们自己的优势啊,我们有属于我们的历史,我们有我们自己的东方特色,我相信我们的观众还是会更欣赏我们自己的电影。”

    杨阑还要说什么,许辉打断她:“说到这,真的要感谢前辈们,没有这些前辈前五年的付出,观众根本不可能到院线观影,他们已经培养了一批乐于到院线观影的观众,我们要做的就是留住这批观众,并且在基础上吸引更多的观众。”

    “所以,你在刚开始的时候就说了,你暂时不会拍文艺片,就是问了留住观众?”

    “对!”

    “可是,市场具有盲目性,如果一窝蜂的都拍商业片,我们的电影市场很难健康发展下去。”

    杨阑聊开了,她觉得自己碰到对手。

    早已经收起了轻视的心理。

    本来嘛,她认为许辉只是那种走狗屎运拍了一部赚钱电影的小导演。

    连大学都没上过的人,能有什么思想?

    “你说的很对,电影产业天然就分为商业性和艺术性,我们的市场很年轻,基本上看什么赚钱就一窝蜂的往里扎,看什么类型的片子火了,就不管不顾的跟风!可你别忘了,观众的口味会有变化,我们要引导观众而不是一味的迎合观众。”

    “现在国内的荧幕数量只有6000多块,全年的票房也只有不到五十亿,愿意到院线观影的观众也不多,再等几年,我们的市场应该会扩大好几倍,到时候市场会允许文艺片进驻,到那时,我相信国产电影会迎来真正的百花齐放。”

    许辉有点违心的说了句他自己都不相信的话。

    直到他重生前的2017年年末,中国电影市场还是那b样,讲究大数据,大ip,流量艺人…

    “先休息一下吧!”

    两人聊了快三十分钟,唇枪舌剑,很费脑子的。

    《杨阑访谈录》每期也就三十分钟左右,许辉的这期录制比较长,分上下集播出。

    具体的播放时间应该是4月底,配合电影宣传。

    “以前我采访过陈恺哥,他说了导演如果有一部太出名的作品,下一部作品就会很难保持平常心,你有这样的忧虑吗?”

    “这个,我肯能还没有非常出名的作品出来,所以,暂时倒也没什么忧虑。”

    “你难道不认为《绣春刀》对你而言是一部非常出名的作品?”

    “…说实话,如果现在让我再拍一遍,我肯定能比第一次做的要好,对我来说,最好的作品永远是下一部!”

    得,你牛逼,行了吧!

    杨阑突然觉得好没意思,跟一位年轻的王者讨论电影,听到的全是些吹牛逼的话,所以她决定转换话题:“你对内地一些年轻导演有了解的吗?”

    “嗯…了解的不多。”

    “如果让你给他们建议,你会给出什么建议呢?”

    “我?”

    许辉想了想,说道:“尽量多考虑市场,只有赢得市场,你才有拍摄下一部电影的权利。”

    “可是你的第一部作品是武侠片!”

    众所周知,武侠电影一直很落魄,原时空除了徐老怪能玩的动,其他再也没有人了。

    尔东升整了一部《三少爷的剑》,票房惨败…

    “我是我觉得武侠电影一直有市场,只是缺乏一个很好的表现形式,还有,我们也没有能扛鼎的功夫明星,我相信我的作品可以解决这两点,所以,我才有勇气拍《绣春刀》,等这部《那些年》上映之后,接下来我应该会再拍武侠!”

    “真的,那我们这些影迷要期待了。”

    ……

    整整聊了两个小时,杨阑不愧是专业的主持人,时不时挖个坑,许辉需要保持百分之一百二的注意力,否则真要被她带进沟里了。

    或许她在某些时候会展露出文化人独特的优越感,没办法,人家确实有水平。

    走出录影棚,许辉掏出手机,刚才录制的时候,他就感觉到了手机振动,一直忍着没有点开。

    是刘思思的短信。

第二十四章 日常(八)

    刘思思对许辉是有想法的。

    不管是拍摄mv的时候,或者两人感情迅速升温的电影《那些年》拍摄阶段,刘思思一直觉得许辉会是自己的mr right。

    否则他的身体为什么会这么契合自己?

    虽然许辉从未亲口说过这四个字,可是刘思思可以断定,他是迷恋自己的!

    可惜,人生三大错觉排在第一的就是‘他喜欢我’。

    自打电影杀青,都快四个月了,许辉从来没有主动联系过刘思思,基本上每次刘思思发送的短信,最终都会石沉大海,压根没有任何回应,甚至连过年的拜年短信都是群发的!

    摆明了,许辉压根没把自己太当回事。

    想清楚之后,刘思思很难过。这种事她只能默默放在心里。

    看了无数的鸡汤文,听着碧昂斯唱了几百遍的‘i'm a single lady’…

    好容易熬过了最难的三个月,刘思思觉得自己差不多已经达到‘太上忘情’的程度,然后,《那些年》的宣传启动了。

    不出刘思思所料,这波宣传主打的还是许辉跟自己的绯闻攻略。

    她有点厌倦。

    跟一个明明只是贪恋自己**的男人组成情侣,怎么都觉得别扭,可惜,这种事由不得她做主。

    毕竟她只是个小演员而已。

    当然,这些都只是她见到许辉之前的想法。

    真正见面了,看到坐在车子里的许辉一脸坏笑的盯着自己,刘思思不觉双腿有点发麻,脑海里瞬间想起了一堆颠鸾倒凤的场景…

    “思思,好久没见!”

    “嗯…”

    刘思思有点矜持的笑了笑…

    ……

    三小时后,许辉上半身赤果,斜靠坐在床头,刘思思则乖乖趴在他怀里。

    “你说我是不是应该买套房子?”

    许辉端起床头柜上的一杯白开水,喝了一口,随便扯出了一个话题。

    买房大抵是中国人都特别热心的事情,关键还是一项稳赚不赔的生意。

    很多砖家叫兽鼓吹千万不要买房,楼市即将崩盘,结果,崩了十几年,只看到房价一直在涨…

    “为什么问我?”

    刘思思用手指头在他的胸膛画着圈,一边漫不经心的回答。

    虽然有点心悸的感觉,但刘思思已经明白了许辉真的不会跟自己长相厮守…

    “…我上午的时候去录制了《杨阑访谈录》,杨阑问了我一个问题,然后我就想到了我到现在连个房子都没有。”

    许辉从抽屉掏出一包已经开封的香烟,点燃,吸了一口。

    “你在bj没有房子吗?”

    “去年有想过买房,不过,你也知道我去年有多忙,所以,就拖到今年了!”

    “…你今后就留在bj了吗?”

    “当然,我公司就在这,还能去哪!”

    许辉掐灭手上的半支烟,拍了拍妹子光洁的后背:“起床,我带你你吃点东西。”

    “…我不饿,你去吃吧。”

    刘思思翻了个身,准备继续赖在床上。

    “你确定不吃东西?我晚上可不准备睡觉了!”

    “…”

    听到这句话,刘思思哪里还敢赖床,光着脚直接跑进了洗浴间。

    不补充点体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