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生于1984-第2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最佳导演的颁奖人是安吉丽娜朱莉还有西德尼波蒂埃。

    西德尼波蒂埃传奇一般的演员,美国影史第一位黑人影帝!

    “我非常荣幸能来到这里与在座的各位一起庆祝这个电影盛会,这很鼓舞人心,请继续做出优秀的电影,获得最佳导演提名的有阿方索卡隆《地心引力》,史蒂夫麦奎因《为奴十二年》,大卫o拉塞尔《美国骗局》,许辉《天堂电影院》,马丁斯科塞斯《华尔街之狼》,获奖的是…”

    许辉有点紧张了。

    最烦的就是这该死的停顿!

    拆信封的时候能不能稍微快点?

    还有,他快饿疯了!

    刚才艾伦德詹尼丝定了一些披萨,出于礼貌,他没有接,怎么说呢,这是人家朋友圈自娱自乐,你一外人就别跟着凑热闹了!

    “…许辉,《天堂电影院》!”

    杨小狐激动的直接哭了,赶紧抱住许辉…

    “…别哭,有摄影机盯着呢!”

    小声安慰了一下,许辉起身,路过马特呆萌身边的时候,特意拥抱了一下。

    从安吉丽娜朱莉手上接过奖杯,和西德尼波蒂埃握手,然后两位颁奖人退了下去。

    现在是许辉说感言的时候了!

    “谢谢,谢谢主委会把这个荣誉给了我,”奥斯卡小金人捏在手里感觉蛮不错的,抬头看了看场下:“第一次参加颁奖季,才知道在美国做一名导演这么累,在中国,通常拍完一部电影,只有在宣传的时候,才会用的上导演,所以,我大概明白了为什么很多导演一年只能拍一部作品。好在拿奖了,真的很好,否则半年时间真的就浪费了!”

    “感谢阿尔帕西诺先生,如果没有你,估计这个项目很有可能搁浅;感谢马特呆萌,你的加入让这部作品变得让人关注;谢谢剧组的所有人,没有你们,我不可能在这么轻松的完成这部电影!”

    “很多人不知道我,简单自我介绍一下,我曾经是一位偶像团队的成员,擅长唱歌、跳舞,五年前,不对,是六年前,我决定要拍电影,很多人不理解,只有我的经纪人支持我,黄文,这个奖献给你,还有我想对所有有志于从事电影制作的少年们说一句:千万不要放弃,如果不能实现梦想,那就离它近一点,总有一天,你会成功的!”

    “谢谢国内所有一直支持我的影迷,我爱你们,我的爸爸妈妈,我的…谢谢你们…”

    最后一句换成了中文,本来想说‘我的儿子许多多…’

    差点说漏嘴…

    最佳影片还是颁给了《为奴十二年》…

    无所谓了,许辉已经收获满满。

    可以看得出来,这一届的奥斯卡有意打压《为奴十二年》,提名了十项,只给了最佳影片。

    当然,比较起《美国骗局》,《为奴十二年》还算好的。

    哈维韦恩斯坦前些年太得意了,学院还有奥斯卡的评委们看不下去了,所以,自从《艺术家》之后,只要是哈维主推的作品基本上都会被奥斯卡抛弃…

    估摸着这也是哈维之后深陷‘性骚扰’的主要原因没有利用价值了!

番外八

    关于导演的咖位,首先可以明确说的一点就是,能拿奥斯卡最佳导演至少表示这个导演得到了dag的认可。

    dag,也就是美国导演工会,许辉当然隶属于这个工会,否则,《天堂电影院》也不可能拿到这么多提名…

    许辉拿下奥斯卡最佳导演,对于老美来说,可能只是多了一个谈资,又一个亚洲人拿了最佳导演,看来亚洲人也不只是会做会计嘛,然后继续搬钻…

    对了,说一下统计数据。

    2014年第86届奥斯卡的收视率,平均收视率达到4300万,创下了十年最佳!

    最高收视出现在许辉拿下最佳导演的时候,瞬间收视率冲破4600万!

    毕竟是新鲜面孔,人们对于新生的东西总是怀有好奇心的。

    当然,落在一堆制片人眼里,这就很值得玩味了。

    他们都知道许辉擅长的是商业片,现在又凭借剧情片拿了奖,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许辉是一个很全面的导演。

    已经有不下于十个项目找到他,想让他担任导演,其中不乏大片!

    不过,许辉连剧本都懒得看,直接拒绝了…

    他的根基始终是在中国。

    当然,外语片还是会拍,不过,大片之类的应该不会考虑,毕竟他是中国人,除非是隶属于自己的大片,否则,他的话语权很小…

    落在国人眼里,这就不一般了!

    奥斯卡耶!

    基本上只要稍微懂一点电影常识的都知道奥斯卡,也大概晓得奥斯卡意味着什么。

    就算是不关心电影的,也大概知道奥斯卡的分量。

    猛地听到许辉刷下了奥斯卡最佳导演,这种感觉怎么说呢?

    就好像从来不关注体育的,突然看到刘详破了世界纪录,或者苏炳添以6秒42打破亚洲纪录的成绩摘得银牌。

    有时候,所谓的民族自豪感会压过理性,不管你喜欢还是讨厌,都会搜索相关话题,并且与人讨论。

    当初李安凭借《断臂山》刷下奥斯卡最佳导演,不也立刻成了‘华人之光’嘛…

    更何况,这个年代,以娱乐圈的曝光度,不知道许辉的真的很少了!

    央妈已经决定把这则新闻插播进入《新闻联播》…

    ……

    成功从导演进化成了大导演!

    许辉算是凭借《天堂电影院》完成了职业生涯的一次蜕变!

    不过,这个当口,他选择了低调。

    实在是前段时间的曝光度太凶残了,冲击颁奖季,最关注的的当然是北美,但是大洋彼岸的关注度提升毫无疑问也是一件加分项。

    于是,一堆的通稿不要命的塞到各大互联网媒体上…

    造成的结果就是霸占了差不多好几个月的版面。

    现在,还是要低调一点吧。

    反正荣誉已经到手了,太张扬了不好!

    而且2014年开年,辉文已经创下了新的战绩《狄仁杰之通天帝国》强势拿下18亿票房,成为了春节档的冠军!

    《天堂电影院》经过颁奖季的加持,整部电影的票房提升了一倍有余,奥斯卡之后,电影又加映。

    事实上,原本已经只有400多家电影院选择放映《天堂电影院》,奥斯卡之后,整个北美的院线立刻重新加馆放映,院线数量达到了2200家,排片率也上升到了百分之二十五…

    三天时间,北美本地报收达到1200万美元…

    票房预测,最中票房很有可能达到1。5亿美元。

    这个成绩已经足够耀眼!

    不止如此,奥斯卡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的加持,使得《天堂电影院》出现在了欧洲、拉美还有远东等等全球一百多家电影市场上,虽然受限于本身的电影类型,注定了不太可能票房大爆,但有着奥斯卡的加身,想必海外票房报收5000万美元还是不成问题的!

    至于国内,也重新加馆放映,作为一部已经上映40天的电影,原本的累计票房已经有2。6亿,加馆放映之后,想必破3亿没什么难度!

    许辉还有辉文小看了国内观众的热情。

    加馆重新放映第二天,《天堂电影院》的单日票房直接拿到了三千万!

    第二天,势头不减,再填添3200万…

    截止3月15号,《天堂电影院》累计票房达到4。5亿,其中有1。9亿都是奥斯卡之后拿下的。

    只能说最近这段时间电影市场缺乏佳作《霍比特人2》、《机械战警》、《脱轨时代》、《别惹我》、《甜蜜杀机》显然满足不了观众的需求!

    ……

    16号下午,许辉坐在辉文大厦董事长办公室接受《人物》的专访。

    有些话还是应该说一下,毕竟他也需要一个渠道表明一下自己的态度。

    最近一段时间,他的影迷还有粉丝简直疯了,各种吹嘘他已经是国内第一导演。

    “客观评价一下许辉是不是已经吊打国内所有导演?”

    “客观评价一下,张一谋与许辉之间的差距…”

    妈蛋,虽然标题写了客观评价,但摆明了是拉仇恨!

    只能说影迷们憋了太久,整整五年,每次他们想显摆一下许辉,都会被人轻描淡写一句‘拍商业片的有什么资格跟张一谋、陈恺哥相提并论?’如果有人回怼‘詹姆斯卡梅隆也是商业片导演’,立刻被怼一句‘卡梅隆拿过奥斯卡!’

    好了,现在许辉也拿了奥斯卡。

    可以一争长短了吧?

    粉丝行为,偶像买单。

    许辉拿了奥斯卡当然很牛逼,国内第一人!

    可是,老谋子、恺哥最当年的时候做的事情就不值得被称赞了?

    强行比对,愣是让许辉多了很多黑粉…

    还有一点,辉文天下的员工们有点忘乎所以…

    一连串的成功,票房、奖项都有了,有一种天下英才尽在吾手的感觉…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啊!

    采访他的是《人物》的王牌编辑张洁。

    “拿了奥斯卡,当然很开心,毕竟真的忙活了快半年时间,北美的颁奖季真的太累人了!你看,我回来都快两个星期了,还没彻底修整好!”

    许辉很端正的坐在椅子上,脸上依旧带着一丝疲倦…

    至于疲倦的原因,除了因为前段时间的劳累,更多的则是后宫团的集体压榨。

    没办法,谁让他偏偏只带了杨小狐一人参加了奥斯卡,还特意说了‘这是我的家属’

    集体表示不服,强烈要求一定要保留种子,而且让它发芽!

    “…那你觉得能拿奖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很多人说是公关做的好?”

    “坦白讲,我们的公关做的不算特别出彩,整个颁奖季的投入,我们只有不到1500万美元,这个数据在所有题名电影里只能排在中游位置,能拿奖最主要还是因为击中了大部分评委的内心吧。”

    1500万美元只是基本花销,并不包含私下里做的一些交易,比方说捐献之类的…

    张洁接着提问:“获奖之后,你有什么改变吗?比方说挑选作品会不会比之前更加谨慎,或者说减少产量?”

    “…这个应该不会有什么变化吧,我的电影计划一向都排满三年,比方说马上我就会开拍一部喜剧电影…”

    “喜剧电影?”

    “对,叫《驴得水》,电影已经立项,我应该会在后天的时候投入拍摄…”

    “听说你拒绝了好几个好莱坞的项目?”

    “…是有这么回事,我必须要声明一下,我是中国导演,我的根基始终在国内,类似《天堂电影院》这样的外语片,我会很少拍摄的,”许辉的表情稍微严肃了一点:“还有一点,我拿了奥斯卡当然值得祝贺,但请大家不要太把这玩意当回事,很大程度上,我是占了电影本身的光彩,还有,别把我跟一些前辈相互比较,都不是一个时代的导演,有什么可比性?”

    算是正式表态了!

    张杰点了点头,算是同意了对方的看法:“…那你在奥斯卡上对马特呆萌说了欠他一部电影?”

    “这个,确实对他亏欠不少,200万美元的片酬接了《天堂电影院》,演的还不是主角…”

    “所以,你们还会合作?”

    “这个当然,估计会在明年,剧本已经写好了,”端起面前的茶杯,喝了一口水,许辉接着说道:“说实在的,很多欧美大牌都想演好电影,所以,只要你的剧本能打动他们,片酬什么的,都好商量。”

    “谈一谈杨小狐吧,她为什么跟你一起出席奥斯卡?”

    这个问题问的很好。

    最近热搜的两个话题,第一当然是‘许辉奥斯卡最佳导演’,第二个就是‘许辉杨小狐疑似公开’…

    许辉没有正面回应过,杨小狐则暧昧表示去问许辉…

    妈蛋,简直是赤果果的陷入爱情里的女人。

    “…我已经说的很清楚了,我们就是朋友关系,当然比朋友稍近一点。”

    “那是男女朋友吗?”

    “这个要看缘分,反正我暂时没有谈恋爱的打算。”

    许辉回答的模棱两可,最终以工作繁忙,暂时不想搞对象洗脱了嫌疑…

    两人又聊了几句,许辉似乎想到了什么:“对了,今年我还有一部电影要参加戛纳电影节,那电影叫《美丽人生》…”

    ps:解释下为什么番外收费。

    写的有点多,基本上还有二十万字都要靠番外的形式填坑。

    当然,你们可以选择不订阅。

    正文内容订阅我就很满足了…

番外九

    《驴得水》这部电影受到了很大的关注度。

    远超过了许辉之前的电影。

    很正常,毕竟他现在已经是奥斯卡级别的导演,某种意义上说,他已经是滚滚级别的存在了。

    如果换了其它导演,可能还要纠结会不会不上档次?

    毕竟身份、咖位变了,如果再出手,肯定不能含糊。

    所以,做大导演真的是一件痛并快乐着的事情,一方面你能享受到大众的注意力,可是,另一方面,大众对你的要求会提高。

    基本上,拿了一次奥斯卡,他们会希望你再拿一次。

    张一谋的《英雄》为什么会被骂的那么狠?

    除了因为电影本身,更主要的是因为他是张一谋!

    你想想连奥运会开幕式都能被人骂,还有什么能说的?

    这其中不乏有组织的刷恶评!

    还有,千万不能太把自己当回事!

    陈恺哥《霸王别姬》后,信心满满执导了《风月》,然后折戟戛纳,不仅如此,电影还被禁了…

    许辉可不敢做陈恺哥…

    ……

    《驴得水》的故事缘来是一则未经考察的笑话:甘肃某个缺水的民办学校希望能养一头驴挑水,可学校经费紧张没有养驴的钱,于是校长便虚报了一位名叫“吕得水”的教师,用“吕得水老师”的工资来养驴;当上级领导来检查,要见这位“吕老师”的时候,大家只能编造各种借口搪塞。

    当然,这么赤果果的拍出来,肯定没法过审!

    所以,剧本创作的时候把背景改成了民国,主题也由批判教育制度,引申到了对知识分子的批判。

    一个好的创作者发现一个好的故事题材,就会尽量把故事中能够合理发展出的矛盾冲突推倒极致,因为矛盾冲突越极致,其表达的思想也就越极致,能反映出的人性也就越深刻;反过来,表达的思想也受故事的约束绝对不会脱离故事、脱离矛盾冲突、脱离人物逻辑,而借人物的口去硬生生地传达编剧导演的思想。

    《驴得水》四位主角,孙校长、周铁男、裴魁山还有张一曼

    铜匠还有特派员并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主角。

    简单分析一下。

    孙校长,他的梦想是开展乡村教育,他在贫瘠的高原始终干劲十足。他可以不在乎儿女傍身,投身教育,当强权来临时,他也可以不顾一切,牺牲同事甚至女儿的幸福去成全自己的梦想。所谓“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可以他理解错了这句话,直接成了“成大事者,一味妥协”。牺牲一切,是勇气,把底线也牺牲了,是没骨气。

    这样的演员,许辉当然觉得吴钢挺合适的!

    裴魁山,他在刚开始,不计较一曼的过去,发自内心地欣赏她的可爱,觉得她的**是情调。到后来,他指责一曼的过去,发自内心地辱骂她的放荡,觉得她的**是轻贱。

    他是一个以自己利益为导向的人,往往拥有双重标准。你让他得到,他觉得你好,你让他失去,他就恨你。

    想了想,许辉觉得富大龙挺适合这个角色的。

    签了人家三年,也没给啥好角色…

    周铁男,典型的年少轻狂!

    越崇尚力量的人,在更强的力量面前,越不堪一击。有勇无谋的冲动,在被子弹擦脸而过之后,变成了自以为聪明的懦弱。他不敢对有枪的大爷吱一声,却能够对佳佳大吼,那一段打入敌人内部的谬论可笑至极。

    原本这个角色是要给老胡的,因为某些原因,老胡没能加入辉文,索性就把这个角色给了周易围…

    张一曼,一个具有超前性观念的独立女性。性在她眼里是玩乐,在别人眼里是交易,亦或是契约。她可以做到拔无情,别人做不到。得不到她,就要野蛮地毁灭她。她过于天真,当理想国崩塌的时候,精神防线就容易被摧毁。

    这个角色很有张力!

    她睡服铜匠留下来拍照,利用自己的身体换取集体的利益,大家沆瀣一气,沉默不语;

    铜匠的老婆寻过来闹事,为了集体,大家逼迫她站出来顶事;

    铜匠为了报复她狠心的拒绝,看着她被骂、被打、被剪头发才满意,大家于心不忍却无能为力;

    她在房里拼命地做着校服,做完了才寻死。

    她不在乎钱、不在乎命,她只要能够在这所小学、这座小乌托邦里继续自在地生活,于是她一次次地维护集体,一路牺牲了自己的身体、真情、生命,又得到了什么?她倾其所有,最后一无所有。

    人性的复杂在于每个人的底线不同。忍让逾越了底线就是懦弱,善良逾越了底线就是道德绑架,随性逾越了底线就是无情,正直逾越了底线就是强人所难,愚昧逾越了底线就是作恶。在《驴得水》里,好心逾越了底线,就会做出坏事。

    这样主题深刻的作品,如果由大师执笔,绝对会成为经典!

    许辉当然不算真正意义上的大师,可是好歹他也是电影导演,懂得电影语言和舞台语言的区别。

    ……

    时间进入到四月。

    《驴得水》在山*西开拍。

    这部电影拍摄起来没什么难度,没什么大场面、特效镜头之类的。

    炮辉也不太可能在剧组开炮任素汐、杨姿包括客串的桃红都不是他的菜…

    杨姿扮演孙校长的女儿孙佳,桃红则客串了一把铜匠媳妇…

    没什么可说的。

    说说电影还有娱乐圈!

    如果我们回忆一下2014年的国产电影,不带查资料的,2014年6月之前有什么值得一看的电影?

    呃,《爸爸去哪儿》算吗?

    好吧,不止是2014年,每年都差不多,除了个别年份有五一档大爆发,大部分的国产电影都是集中在后半段才开始发力。

    谁也搞不清楚原因…

    不过,辉文在2014年3月上映了《催眠大师》。

    徐光头监制、主演。

    《催眠大师》当然是不可多得的佳作,算是国产心理悬疑片史上最佳的水平,豆瓣评分7。8分已经说明问题,国产电影7。5分以上已属于值得一看的佳作,说实在的,如果这部电影由美国人主演,评分很有可能再上0。5分…

    剪辑流畅,镜头到位,配乐也不错,看的出来是“真有诚意的片子”,故事没什么那好说的,第六感的带入,盗梦空间的设定,以及内地审核制度下“我绝不相信这世界上有鬼”的毫不意外的结局。

    说实在的,当下的内地电影,评价是不是好作品,是否有诚意足矣!

    徐光头自从《泰》、《无人区》之后,咖位明显上升了好几级,一线的演员,人气、号召力足够,《催眠大师》尽管题材小众,成绩依旧很亮眼。

    接近三亿的票房成绩很能说明问题。

    当然,导演陈政道立刻就被辉文签约,成了旗下的导演…

    圈子里最近发生了一件大事。

    文彰和姚笛见报了!

    想当年,朋友圈各种流传文彰好男人的段子:‘文章说要给老婆做的50件事,不转不是男人巴拉巴拉’‘我从来没觉得我自己有多牛,我唯一觉得我最牛的事就是我的老婆叫马伊。’、‘每个家庭没有磕磕碰碰是不可能的,但我不能跟她大吵大闹,甭管你错我错,我就是认错。’

    ~(づ ̄ ̄)づ。

    这事情影响很大,有人说他和姚笛你情我愿,没什么可批的,绝对是马伊太丑如凤姐,所以被出轨了吧?凡婚姻破裂,马伊问题也少不了。

    这特么叫什么逻辑?

    你支持你家里姐妹去东*莞讨生活吗?

    长这么漂亮,为什么不下海?

    靠!

    这夫妻俩的经纪人危机公关做得奇差无比,说想过普通人的生活。这就隐含了一个预设前提,普通人家的老公是可以在老婆孕期出轨的!

    还有人喷踢爆时间的南都娱周刊,说什么不该曝光人家?

    说媒体残害人家的生活,说为了销量不择手段。

    南都娱乐周刊能不被收买,好不容易有节操了一次,你们还不满意?

    所有指望着在娱乐圈找到爱情信仰和人生三观的朋友就像在av女优堆里找处女一样你们天真的有点儿假!

    这事也给许辉一个教训,千万要谨慎!

    嗯,他准备瞒一辈子…

    甚至在新西兰买了一大农场蒙大拿大冷了,不适合居住。

番外十

    《同桌的你》五一档上映,说实话,这部电影太模式化了,国产青春片法宝:早恋+出国,顺便还有结尾的那句:我们都败给了现实…

    话说文彰在《裸婚时代》里的那句台词可真是响亮:现实打败爱情!

    广泛运用于各式国产电影里。

    《前任三》、《后来的我们》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现实打败爱情…

    从这个角度讲,金鸡奖把最佳新人导演颁给文彰绝对是实至名归!

    《同桌的你》第一稿剧本是矮大紧写的,背景是那个“冬天戴手套牵手都会脸红的时代”,更符合60年代的感觉。而且剧情设置过于残酷,结尾是男一号进监狱,女一号跳楼,男二号出家。

    这样的故事当然更有味道,可惜,观众在朝着低龄化发展,年轻的观众人群越来越多。

    八零后、九零后对特悲惨的故事普遍无感!

    而且青春片哎,拍给八零后看的,当然要符合我们的时代感!

    果断更换了导演、编剧,换成了八零后的导演…

    这一点做的很对,电影项目成立的时候,首先要考虑面对的阶层,如果你想拿奖,那就往人性的路子上走,故事设置的越悲惨越好,最好主角是神经病,如果面对的是观众,那就别整那么多我们不感兴趣的东西。

    王晓帅《闯入者》巨亏,他抱怨市场,抱怨院线,现实活生生把一个‘艺术家’逼成了祥林嫂…

    回到《同桌的你》,首先可以肯定,《同桌的你》绝对不是一部普遍意义上的不错的电影,无论是演员的表演还是作品的逻辑、剪辑,充满了问题,但是它是很工整的结构形式!

    以浮光掠影的方式把80前的过去20年笼统的讲述了一遍,同桌,初恋、打架、小虎队、铁皮玩具、画着李雷和韩梅梅的英语课本、大白兔奶糖、高考、游行、**、911、开房、堕胎、兄弟、女人、情敌、出国、分手、结婚、怀念青春…

    我们的观众在影院看到这玩意就够了!

    在加上《同桌的你》传唱了二十年,矮大紧压箱底的东西,票房大卖可以理解。

    这部片子,辉文出资百分之六十,主控发行…

    ……

    我时常怀疑,我们的导演为什么拍不好青春片?

    很多人跟我一一样,经常为了寻找一句话去看整部电影,比如天使爱美丽中:没有你良辰美景可与何人说;

    又比如开往春天的地铁里:我不知道自己怎么了,我只是在这一刻突然很想她;

    再比如王家卫的很多电影,《东邪西毒》、《重庆森林》、《春光乍泄》。

    前两天看到了这么一句话:某天,你无端想起一个人,她曾让你对明天有所期许,但却完全没有出现在你的明天里。

    是来自《再见金华站》,豆瓣一搜,分数挺高,微电影…

    再搜一搜导演,毕鑫业,出生于1990年1月18号…

    啧啧,同样是姓毕的,某位磨了十二年给观众带来了一坨狗屎…

    毕鑫业,代表作《一起同过窗》,《一起同过窗》我是知道的,本着对国产影视剧的深恶痛觉,一直没有勇气点开,看完《再见金华站》觉得,确实需要找个时间好好看一看了。

    《再见金华站》是一个普通到极点的作品,估摸着整部作品的成本都没到一万,微电影嘛,又是毕业作品,可以理解。

    讲述的故事也很简单:一个高三男生因为母亲送的闹钟每天早起,却因此偶遇了楼上一位同一中学的的女孩,男孩因此暗生情愫,在每天上学放学的路上逐渐使女孩对她产生好感,但在想进一步发展之时,女孩却为了学习而被迫搬家。

    故事的**就是男孩当面读了自己写的诗,女孩微微一笑,扭头说了句‘喜欢’…

    如果换了一般的导演,估摸着直接就安排一场吻戏或者牵手戏份,《再见金华站》没有这些…

    男孩似乎受到了鼓励,直接蹦了起来!

    你看,说了,就俗套了。

    不说,反而有味道。

    没有一丁点俗套、狗血的爱情,主题也很简单,却真正拍出了许多同类型青春爱情片所难以表达的,令人印象深刻的情感。

    到底是什么使得本片如此有魅力呢?

    可能就是最简单的青春感!

    毕鑫业是一个好导演。

    在整部电影中,那个住在他们楼上的女孩子没有说一句话,直到最后,影片的最后,才说了一句“喜欢”。

    这让人想起姜文的《阳关灿烂的日子》,真不知道这个女孩子说“喜欢”的时候,究竟是确实发生过的事情,还是只是男主角想象中的样子。

    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将时间划分为三个不同的状态,我们生活的当下时间,总是转瞬即逝,所谓的当下,只不过是不断成为过去的一个点而已。所以,去追问这个邻家的女孩到底有没有说过“喜欢”这两个字,有这个必要吗?

    这些年影院里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刮起青春片浪潮,收割着80,90后流失在岁月里的来不及安放的心头之痒。但一阵又一阵喧嚣过去,除了叠加的失望之外,时代似乎也渐渐接受了这种迷离。难得的几部算得上好评的青春片,基本都出自台湾,对于大陆观众来说,清新的小口味是不错但总有种隐隐的陌生感。

    《再见金华站》满满的诚意,我感动它愿意披那件趴着虱子的旗袍,它不华美,也不炫酷,但它真实。

    姑娘全部的台词只有一句,但就这一句,分量最重。

    “某天,你无端想起一个人,她曾让你对明天有所期许,但却完全没有出现在你的明天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