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工-第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进一步讨论。私事上,她也要去看着天工社团后援会,继续给天工社团造势。

    苏进嘴上没说,心里是很感谢她的。

    今天他把事情带到学校里,把规模扩大,就是看准了时机,想为天工社团在学校赢得一席之地。

    现在他的目的毫无疑问达到了,效果比想像中更好,这中间,真少不了柳萱的默契配合。

    他也看出来了,柳萱在宣传引导、制造舆论方面,能力果然非常强大,真不愧是家学渊源……

    苏进走出大楼,途中还停下来,接受了几个新任脑残粉的支持表态。

    这时,他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看到手机上的名字,苏进突然重重地敲了一下自己的脑袋!

0258 三个电话

    来电的是谢幼灵,一看见这个名字,苏进立刻想起来了,这段时间各种事情实在太忙, 竟然把小姑娘给忘了!

    她一定生气了吧……苏进连忙接起电话,开口就道歉:“对不起幼灵,最近太忙了……”

    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被谢幼灵软软地打断了。她很通情达理地道:“我听柳姐姐说了,哥哥最近很忙,可能没时间跟我联系。没事的,哥哥你忙,也要注意身体啊!”

    原来是柳萱说过了……苏进笑了笑,放松了下来,道:“那是的,幼灵也一样。不过还是很对不起你,你的功课做得怎么样了?应该给你布置新功课了吧?”

    谢幼灵道:“手操‘我一直做着呢,幼灵现在可厉害了!对了,哥哥,我问你件事啊……”

    “嗯,什么事?”

    “你喜欢什么颜色?”

    苏进脑子里转了半天,完全没想到谢幼灵会问这个问题。他怔了一怔,道:“最喜欢的颜色啊……蓝色吧,怎么了?”

    谢幼灵笑眯眯地说:“没事!我是哥哥的粉丝嘛,来打听偶像的喜好很正常,对不对?”

    这小姑娘……苏进笑了,宠溺地道:“对,很对!”

    谢幼灵打电话过来好像就是为了问这个的,问完问题,她又跟苏进说了两句话,就挂了电话。苏进只来得及问了谢进宇最近的情况——他一直坚持去医院做透析,身体这段时间状况都很良好。他们也有向医生关注肾/源的情况,暂时还没有消息。

    苏进对着挂着的电话,有些疑惑。他看着谢幼灵的名字,心想,找时间还是得去看看这父女俩,检查一下谢幼灵手操和学习的状况……

    他正在思考,电话又响了。这次是方劲松的。

    方劲松他们知道了工作室被砸的时间,打电话给他询问情况。

    苏进三言两语交待了一下,说已经解决了,让他们好好工作。

    苏进一说解决了,方劲松就明显松了口气,果然没再多问了。

    然后,那边突然停了一下,传来一些细微的声音,方劲松好像在跟别人说什么话。过了一会儿,他对苏进道:“对了,贺家刚刚问我,他能不能请假回去学校一趟。”

    请假回学校?贺家向来沉默寡言,还是第一次提出这样的要求。他做事向来心里有底,苏进只是一怔,就说:“当然可以。”

    方劲松又跟那边说了两句话,对苏进道:“贺家说,他回学校以后会联系你,有些事情想跟你说。”

    苏进更纳闷了,他想了想,点头道:“行,那我就在学校等他吧。”

    方劲松挂了电话,对贺家说:“老大说,他在学校等你。”

    贺家简简单单地“嗯”了一声,立刻收拾东西,拎起背包往回走,转眼间就消失了。

    徐英好奇地看着他的背影,问道:“贺大大有什么事啊?”

    岳明摇头:“谁知道呢?”

    虽然大家都是一个社团的,但贺家在他们心里向来有些神秘,很多事情,他不说,他们就不敢多问。

    不过现在这事不是最重要的,徐英接着又看向方劲松,紧张地问道:“工作室的事情,老大怎么说?他已经知道了吗?”

    方劲松点头:“他已经知道了,说已经全部处理好了,回头再跟我们说细节,让我们现在好好工作。”

    魏庆立刻松了口气,道:“处理好了啊,那没事了,那我们赶紧回去吧!”

    他们是工作到一半,材料没了,回来工作室取的时候才发现出事情了的。现在听说事情已经搞定了,几个人立刻把它扔在了脑后,重新关注起手上的工作来。

    贝则铭还没有适应他们这种作风,好奇地看看周围,又看看他们,对苏进在天工社团的威信有了全新的认识。

    徐英立刻愁起了另一件事:“工作室被砸了,材料不够了怎么办啊?”

    方劲松拿出一把钥匙:“老大之前就多做了一些,在里间还放了一批。”

    徐英等人顿时大喜:“好好好,快拿!”

    贝则铭看着他们,发现他们的眼里真的没有了被砸得破破烂烂的工作室,忍不住心想:这就是我跟他们的差别吗?不行, 必须得努力调整过来!

    他立刻跟上去问道:“方师兄,有什么我可以做的吗?”

    理论上来说,方劲松是一年级学生,贝则铭今年已经大三了,但他这句师兄叫得极为顺口,方劲松也没有露出异样的表情。他点头道:“嗯,先帮我们把这些东西搬过去……”

    …………

    学校里,刚刚跟方劲松通完话,苏进又接到了第三个电话。

    是彭书辛打来的。律师告诉他,专利的事情已经搞定了,现在可以正式签约了!

    这件事可太关键了,苏进顿时大喜,彭书辛那边也急着把事情搞定,说马上来学校找他。

    苏进还不知道贺家找他有什么事,想想还是答应了。

    结果这两人还是贺家先到。

    贺家一见到苏进,就开门见山地道:“老大,麻烦你跟我来一下,有件事情想跟你说。”

    他把苏进带到了计算机社团的活动室。

    计算机是京师大学最大的社团之一,里面藏龙卧虎。贺家退出去了天工社团之后,他们的实力被削弱了一些,但还是很强劲。

    这样的社团,活动室也很不一般,它的占地面积非常大,看上去简直有一个小网吧的规模,里面整整齐齐地摆了四排电脑,后面坐满了人。

    贺家一走进去,立刻有人抬头看见,瞬间就跳了起来,叫道:“贺老大!”

    这声惊醒了其他埋头屏幕的人,顿时,一个接一个的人站了起来,纷纷向贺家打招呼。

    离开计算机社团这么长时间,还有这样的地位,可见贺家在这方面的实力有多强。这样一个人,却去了他们天工社团搞文物修复……

    苏进跟贺家并肩而行,贺家无论是走路还是转头说话,都露出明显的尊敬表情。计算机社团的人有一半认识苏进,剩下不认识的,通过贺家的表情也看出这是谁了。

    他们用不同的目光看着苏进,有的好奇,有的敬佩,但也有不少有些不满……跟他们抢贺大神,还顺利抢走了,简直浪费人才!

    贺大神天生就应该是做计算机这行的!

    无论贺家还是苏进,都不是会在意别人目光的人。

    贺家一边点头回应,一边带着苏进,向活动室的某个角落里走去。

    那里坐着一个人,眼睛紧盯着屏幕,一排排黑底白色的数据映在他的眼镜上,迅速地流动着。他的手正在噼哩啪啦地打着字,对贺家和苏进的到来毫无所觉,整个人已经全部钻进去了。

    苏进看见他,觉得有点眼熟,一时间还没有认出来。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意外地叫道:“郭天?”

    是的,这正是他的室友郭天,他到京师大学之后,最早认识的那个人!

    现在的郭天,跟他刚认识的那个,简直像是变了一个人一样。他本来是个不逊于徐英的胖子,但现在,比勤于锻炼的徐英瘦得还要厉害。

    他现在看上去只有以前的一半宽,不仅瘦,眼镜下面的眼睛周围还挂着重重的黑眼圈,嘴唇紧紧抿成一条直线,完全看不出初见时的乐观开朗。

    桌上堆着的一大堆泡面碗和饼干袋说明了他变成这样的原因——显然,最近很长一段时间,他的饮食作息都不太正常。

    不过,面对这种情况,苏进却说不出什么提起劝诫的话来。郭天紧盯着屏幕的眼神里,带着某种他说不出,却非常熟悉的东西。那是一点火焰,从心灵深处腾起,持续不断地燃烧着。

    那是有了目标、有了梦想,因它而燃烧灵魂的眼神!

    郭天没留意他们过来了,也没听见苏进的叫声。他一径地埋头在自己的工作里,全神贯注。

    贺家也很有趣,明明是他带苏进过来的时候,说有事要跟他说,这时候他却不说话了,只是走到郭天身后,抱着手臂,紧盯着屏幕上流过的代码,似乎看入了神。

    苏进在一边看着他们俩,笑了一笑,没再出声打扰。

    过了好一会儿,贺家放下手,突然指向屏幕上的某个地方,道:“不对,这里的算法有问题。”

    郭天猛地惊醒,他停下手,紧盯着贺家所指的地方。片刻后,他轻轻扇了自己一个耳光,说:“真蠢,这么浅显的错误!”

    贺家拍了一下他的肩膀,说:“你太疲倦了,应该休息会儿。”

    “唔……本来想把这里一口气搞定的……”郭天叹了口气,揉了揉脖子,抬起头来。

    这一抬头,他立刻看见了苏进,瞬间恢复了原样:“咦大苏,你怎么来了!”

    贺家道:“是我叫他过来的。郭天,你最近做的东西, 可以先给老大看看,然后我还有一些想法,要跟你们商量一下。”

    贺家一向有点面瘫,话少,表情也少。但这时候,他的脸上却非常难得的流露出了一丝兴奋,这让苏进也好奇起来了。

    他看看贺家,又看看郭天,问道:“什么东西?”

    ——————————————————————————————————

    回答一下书评区某位,这里面大部分文物都是真实存在的,少部分是我虚拟的……猜猜看,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呢?

    感谢fatfox911(5000)、孙二十五的捧场,感谢fatfox911、书中半日闲、北天冥河、fou4v、yetalpha的天天支持!!

0259 虚拟修复

    计算机社团的活动室里一直处于嗡嗡的低语声中。

    刚才贺家一句话被活动室所有人都听得清清楚楚,不少人都惊住了。

    “老大”?没听错吧,贺大神竟然叫别人老大?还是一个比自己年纪小、年级低的人?

    计算机社团的学生们是知道贺家进了天工社团,搞文物修复搞得很认真,但他们都没想到,贺家对苏进的态度,竟然已经上升到这个层面上来了……

    苏进和贺家自己都没什么感觉,郭天竟然奇怪的也没什么反应。

    现在这三人都凑在郭天的电脑前面,郭天坐前面,苏进和贺家坐在他旁边,正在看屏幕上显示的一个程序。

    郭天一开始还有点不好意思,他挠挠头说:“只做了一半,还没完成,本来准备等过段时间再给你们看的……”

    贺家却不以为意地反驳道:“那么大一个东西,真正要做完的话得到什么时候去?而且我这里还有点新想法,还觉得可以补充进去。”

    苏进左右看看,问道:“你们说的究竟是什么?”

    开口解释的是郭天,苏进一下子就知道这个“东西”的主导者是谁了。

    从九月底开始,郭天就有了一个想法,开始做起了一个程序。后来,计算机社团的其他人也加入了进来,最后贺家知道了,也在百忙之中抽空给予了帮助。

    这个程序最初的灵感来自于贺家设计的那套“手操”。

    苏进这才想起来,一开始他有这个想法的时候,直接是找了郭天帮忙,后来才从郭天的师兄那里,间接传到贺家手上的。

    贺家接手后,有了新想法,跟苏进一起另辟蹊径,设计了基础手操,教给了天工社团全体成员。没想到在这个过程里,郭天又有了新的想法。他试图从另一个角度入手,把那套基础程序扩大化,做成一套游戏!

    这是一套虚拟修复的游戏。

    在这个“传统文化复兴运动”搞得轰轰烈烈的时候,很多学生对文物修复都有着相当浓厚的兴趣。但是一来,他们找不到门路学习;二来,就算学到了知识,他们也找不到文物可以动手。

    郭天正是有了这样的想法之后,想在贺家那套程序的基础上,设计一整套“虚拟修复”的程序,吸引这些对文物修复有兴趣有热情的学生,教给他们一些相关知识,引导他们进入文物修复的世界。

    郭天简单地把自己的想法阐述了一下,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文物修复什么的,我也不太懂啦,贺学长给了我很多帮助。另外我也觉得,这个游戏不需要设计得太复杂。大部分人的兴趣都是有限的,太专业的东西他们搞不懂,也未必有兴趣。我想的还是以游戏为主,慢慢地引导他们去了解一些东西。”

    他的话里有大量的“我觉得”“我想”,显然对自己的想法不是很有信心。

    他说,一开始,他挺有野心的,想尽量把这个游戏做大做强,尽量做得全面。

    后来这事被贺家知道了,贺家不仅没有指责他盗用自己的创意——虽然关系不大,但硬说的话,也不是没有这方面的嫌疑——反而很认真诚恳地告诫他,不要太好高鹜远,可以先做一个核心框架,再往上加资料包。这样可以尽早面世,也可以由浅入深,层层吸引玩家进入。

    现在,核心框架已经完成了一半,他们正在全力准备第一个资料包。

    郭天挠了挠头,说:“真正做起来,才知道自己什么都不懂,我都已经查了好多资料了……”

    他指了指自己的脚下,桌子下面有个活动的小书架,上面堆满了书,基本上都是历史向的。

    苏进盯着那个书架看了一会儿, 抬起头来,真心实意地说:“很好,非常好,你们真是太了不起了。”

    他是发自内心这样说的。

    这一刻,他非常高兴——高兴极了。

    不光是因为这个游戏本身,还有郭天想要制作这个游戏的想法。

    能够在这个世界推广文物、推广文物修复,是他从到这里以来,就一直没有说出口的心愿,他一直努力地去做这件事情。而如今,有更多的人自动自发地参与了进来,还是以为一个这么好、这么贴近普通人的方式,他实在是非常高兴,非常感动!

    贺家和郭天都看出了他的真情实意,对视一眼,一起笑了。

    郭天瞬间变得更有自信,他道:“这个不是我一个人能做到的,除了贺家学长以外,还有计算机社团的大家……”说到这里,他提高了声音,抬头向活动室里的其余人招了招手。学生们已经渐渐回到自己的座位旁边,听见郭天的话,也跟着抬头,招手回应。

    苏进环视四周,发现招手的人里几乎包括了全部,也就是说,计算机社团几乎所有人都参与了进来!

    郭天笑着说:“我们预计年底前能够推出第一个资料包。这个资料包比较简单,类似一个拼图解谜的游戏……”

    他之前说的是整体框架和游戏目的,现在单就这个资料包本身又介绍了一番。苏进听得兴致盎然。毫无疑问,就像郭天之前说的那样,他们这个游戏针对的目标群就是对文物修复有所兴趣的普通人。所以,游戏本身会尽量做得比较浅显、比较有趣,然后逐步深入,把人一步步地带进历史与文物的长河中。

    苏进表现得越有兴致,郭天兴致越高。他长篇大论讲了半天,最后终于口干舌燥地停了下来。

    贺家拍拍他的肩膀,把桌上的饮料递给他,补弃道:“郭天的想法是,到时候想请我们社团做一些配合的宣传工作……”

    “这有什么问题!”苏进满口答应,他眨了眨眼睛,喃喃道,“年底是吧……”

    他的目光跟贺家的触到了一起。贺家已经听说了苏进对天工社团目标的设定,他意外的扬起了眉毛,问道:“你的意思是……”

    “当然。”苏进笑了。

    郭天他们的这个游戏程序已经做了近两个月,现在大概做了一半多一点,离完成还有一段时间。

    贺家在这时候把苏进带到这里来,是有原因的。

    就像贺家之前说的那样,关于这个程序,他有了新的想法。

    这个游戏程序的根本是虚拟修复,就算前期内容比较浅显,可能只有拼图,但后期总会指向这个目标。

    而它之所以浅显,是因为它针对的是初学者。

    现在贺家的想法是,能不能针对专业修复者,另外开发一套模组?

    这个想法他今天在承恩公府前期测绘时想到的。

    现场修复需要大量的数据。他们今天完成的,只是现场修复极小的一部分,一些边边角角的细节工作,完全没摸到主体的边。

    将来如果真正涉及到主体,承恩公府的全貌、所有的数据必将会总结成一张张图纸,作为修复参考之用。

    贺家的想法就是,能不能把这些平面的图纸,演化成3d的建筑模型呢?

    接下来他想得更多。能不能把所有的文物,全部都3d模型化呢?

    把所有收集的数据全部都添加到上面,扫描其内部的细节,虚拟材质。然后,在正式修复之前,他们可以在虚拟图像上先一步尝试虚拟修复,这样一来,就可以反复尝试多种材料、多种修复方法,最后找到最合适的一种。

    实际上,这也是一种新型的修复计划书,只是把它立体化了而已。

    贺家已经学了两个多月的文物修复了,他非常努力,学到的东西全部都掌握得非常好,在天工社团里也相当出众。所以,他现在解释起自己的想法来,深入浅出,绝没有用任何计算机方面的专业术语,讲得苏进一听就明白了!

    说到正事的时候,贺家从来不会表现出平时的那种沉默寡言,他的脸色甚至带着一抹兴奋的红光,比手划脚地道:“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还可以引出一些外部的设备。譬如x光探射仪,深入文物内部,找到更细小的伤口。最后把这些内容全部完整地呈现出来,就可以在修复前,就对它有更多的了解,也可以进行更多的尝试!”

    他深吸一口气,微有些小心翼翼地看着苏进,低声问道,“老大,你觉得……这样可行吗?”

    他讲述的时候,苏进一直紧盯着他,迟迟没有说话。

    最后,当贺家说完,苏进也深吸了一口气,重重按了按他的肩膀。他尽力压抑着心里的激动,沉声道:“那你还在等什么?”

    “嗯?”

    “我觉得,你现在就可以开始动手去做了。”

0260 不予录用

    再次获得认可,这时候就连贺家,脸上也露出了喜色。

    苏进更是感慨。

    到现在,他越发感受到了京师大学的好处。

    这种顶级学校里,精英实在太多了,学生们只要有心,就能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创造出连苏进也想像不到的奇迹来。

    更别提,像贺家这种学生,在加入文物修复之前,就已经有了天才之名,无论能力还是想法,都达到了非常厉害的程度。

    他做出来的这个虚拟修复的程序,最终会达到什么程度?苏进的确非常期待。

    就本质上来说,郭天的和贺家的程序虽然指向的是不同的群体,但核心本质是一样的。

    两人合力,再加上计算机社团大量高手帮忙的话,很快就能先做个雏形出来。

    贺家也有点兴奋,转头就开始跟郭天小声商量起来了,苏进坐在一边,沉吟片刻,突然有了个想法。

    他叫住贺家,问道:“你们这个程序,能不能先做个模板……”

    他把自己的想法说了一下,贺家意外地看他一眼,道:“当然。你说的这个不难,只要先期收集的数据足够,很快就能做出来。”

    苏进若有所思地点头道:“嗯……我知道了……”

    这时,他的电话响了,彭书辛到京师大学了。

    苏进还有事情想跟贺家讨论,直接就约了他在计算机活动室见面。

    彭书辛到得很快,没一会儿,就夹着一个又厚又重的公文包,快步走了进来。

    计算机活动室的角落里有个休息区,里面摆着两张长沙发和一张矮几,沙发上乱七八糟扔着毛巾被之类的东西,显然学生们平时累了,就会直接在这里休息。

    一个学生很不好意思地把东西收拾了一下,苏进和彭书辛坐下之后,还有人倒来了茶,非常周到。

    彭书辛坐下来,环视四方,怀念地道:“这里真是一点变化也没有……”

    苏进好奇地问道:“你以前来过这里?”

    彭书辛笑了起来:“我也是京师大学毕业的啊!以前我在学校的时候,计算机社团很出名,虽然我不是这个社团的,但不时也会有事过来一下。”他拍了拍沙发,又重复了一遍,“真是一点也没变!”

    苏进开玩笑道:“是不是一瞬间就觉得自己年轻多了?”

    彭书辛正色道:“哪里,我一直都很年轻!”

    两人一起笑了,彭书辛把公文包放在矮几上,把里面的文件一份份拿出来,道:“事情办得比想像中的顺利很多,一些以为会拖点时间的环节,没想到都很顺利地度过去了。”

    最上面的文件是专利类的,彭书辛工作做得很细心,专利注册得很细致,前前后后一共注册了十几种,把一些可能出现的漏洞都堵住了。

    下面的文件则是跟谈修之方面合作的内容。

    这些内容之前两边就已经商量过很多次,各项条款基本上都已经确认过了。

    苏进扫了一眼专利,关注了一下项目种类之后,就接过了合作文件,翻了一翻。

    现在彭书辛同时身兼两边的律师,这样其实很不规范,但是通过这段时间的接触,苏进大概知道了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对他还是很信任的。而且,这样的合作苏进以及也经历过不止一次了,合同该是什么样的,需要注意哪些项目,他自己心里都清楚。

    他翻过了之前讨论的一些要点,发现没什么问题,就直接翻到最后一页,准备签字。

    这一翻,他就微微一怔,扬起了眉。他问道:“谈董回来了?”

    彭书辛摇头:“还没有。不过谈董一直很关注这件事,合同刚刚确定,他就让寄过去先让他签字。他说他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早点签完合同,也好早点开始合作。”

    先签字的人,当然是担着风险的……苏进看着他的名字,笑了笑,道:“我也没什么问题,那就签吧。”

    他随手从旁边拿了一支签字笔,干脆利落地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彭书辛忍不住提醒道:“这合同份量很重,你最好还是多看一下……”

    苏进不以为意地道:“已经看过了,就这样吧。”

    合同一式三份,他全部签完,盖上笔帽,把文件递还给彭书辛。彭书辛拿着厚厚的几叠纸,心里有点咋舌。

    价值几亿的合同,就这样随随便便地签下来了……

    谈老板也好,苏进也好,都真是够心大的!

    当然,他心里清楚,他们会签得这么轻松,一方面是很信任对方,想早日达成合作;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眼界够高,这样的合同,对他们来说也只是一次普通合作而已……

    彭书辛道:“第一批款项,预计会在月底前打到,后续分成按季度结算。帐单报表都会在那时候发给你,不会有问题的。”

    苏进笑着点头,把合同收了起来。

    这份合同签的是首付加分成的模式。先期谈修之会一次性支出两千万给苏进,后续按20%在利润中分成。除此以外,生产技术标准、月产量的底限,都需要在之前提交苏进审核,给了他相当大的权限。

    彭书辛也是第一次签条件这么优厚的合同,他一开始还觉得变谈修之对苏进的看重程度太过头,但现在,他再一次佩服起谈董的深谋远虑了。

    彭书辛还是很忙,搞定这件事情之后,又匆匆离开了。

    苏进仍然平静从容,完全不像是马上会有一大笔款项入帐的样子。他回到郭天的电脑旁边,继续跟两人讨论起程序的事情来了。

    短时间内,贺家要全力完成这个程序,当然不可能再继续天工社团那边的工作。他现在已经知道苏进的承诺了,有点担心地看着苏进。

    苏进笑着对他眨了眨眼睛,道:“放心,没事的,你做的这个,对我们来说还是好事呢……”

    …………

    京师大学乱成一锅粥的时候,帝都的另外两边,还有两组人马正在为苏进的事情吵得焦头烂额。

    第一方,是文安组属下的《考古》期刊编辑部。

    《考古》编辑部在名义上属于文安组管理,但两边除了办公地点比较靠近以外,几乎算是不相干的两个部门。

    事实上,随着传统文化复兴运动轰轰烈烈的开始,文安组的职辖范围越来越大,国安局下面已经有点容纳不下他们的存在了。

    最近,有一些风声表示,国家要成式成立“国家文物局”,把文安组从国安局里独立出去。但现在还只是一个说法,尚在讨论筹备中。

    《考古》编辑部是五天工作制,按理说周六应该是休息的。但今天,编辑部的几个重要人物都来了这里,一起坐在了会议室里。

    会议桌旁边一共五个人,每个人面前都摆着一份文件。这是一篇文章,是直接投到编辑部邮箱的。

    《考古》编辑部一共两个邮箱,一个对面公布,迎接广泛的社会投稿;另一个则偏向内部,会往里发送文章的通常都是有段位、或者有关系的修复师,有长期合作关系的。理所当然,投进后面这个邮箱里的稿件,也会更受重视,优先被录用。

    而他们面前的这份稿件则有些不同。

    投稿人的名字处于陌生和熟悉之间——陌生在于,这个名字以前从来没有出现在《考古》上,准确地说,它在任何一本期刊上都没有出现过。一级没有,二级没有,甚至三级也没有!

    相对来说,这篇论文稿件的格式还是挺规范的。它打印得整整齐齐,封面上有着论文的名字、撰写者的名字以及来历。名字一共两个,这两个名字的来历,也是它一开始被忽视的重要原因。

    这两个人,都是京师大学的一年级新生,没有段位,没有修复经历,甚至不是文物修复专业的!

    而这两个名字投来的稿件,是一篇综述性文章。它的名字叫《常见文物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