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工-第2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苏进的回忆只是一瞬间,很快他就向学生们点了点头,道:“你们学习的进度我已经听劲松说过了。在学校的时候,你们从事的主要是理论方面的学习,现在趁着暑假,应该加强一下实践方面的修炼。”

    他的目光清亮,扫过学生们身上时,带着强大的慑服人心的力量。

    冯秋易仰头看着他,一时间有些恍惚。

    初见面时的想法又升腾了起来。相比起在学校的时候,苏进变得更强大、更稳定了。

    “你们来得刚刚好,龙门石窟现在正在动工修复的过程中。龙门石窟是从两千多年前流传下来的遗迹,是人类历史上光辉灿烂的一笔,也是石窟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有幸加入这样的修复工程,对你们今后的发展一定会大有裨益的。”

    说到这里,苏进忽然一笑,道,“其实这些都是废话,主要还是最近这边太缺人手,正好趁着暑假,抓你们过来卖个苦力。”

    学生们一愣,接着纷纷笑了起来。

    一句话间,他们紧张的情绪放松多了。

    “老规矩,大家加入这边的工作,就是天工公司的临时员工。该有的薪资绝不会少,出问题了一样要负责任。”

    苏进的表情严肃下来,学生们脸上的笑容也跟着消失,纷纷点头。

    这些事情的确是天工社团的老规矩,以往方劲松一直都是让他们这样做的,他们早就已经有准备了。

    “龙门石窟的工作是一次野外修复,可能会出现危险。一会儿我们会发给大家一份安全条例,人手一份,所有人必须认真阅读,将其牢记在心。所有因为不守规则而出现安全问题的,不管有没有出事,一律开除出天工社团。”

    “是!”学生们认真点头,齐声答应。

    没一会儿,一张张打印纸被发放到学生们手上。

    三百多名学生一起低头,的确都看得很认真。

    看完之后,一个拖车的安全帽被拉到他们面前,苏进向学生们点了点头:“人手一个。戴上它,我们现在就去石窟看看。”

0722 不同的传统

    三百名天工社团的学生重新坐上大巴,一起准备上山。

    这一次,苏进和计算机社团的学生们也同样戴上了安全帽,跟他们一起。

    以前学生们在去承恩公府施工地点帮忙或者参观时,也需要配备这样的安全设置,所以他们已经挺习惯了,一路上对着窗外东张西望,只觉得兴奋。

    方劲松他们那辆车开在最前,苏进也坐在了上面。

    直到这时,柳萱才有机会跟苏进单独打招呼,其他同学很有眼色地把苏进旁边的座位让给了她。

    苏进对着她笑了笑,问道:“好久没见了,最近怎么样?”

    他的语气温和,态度却很平静,真的就像是久未见面的朋友一样。

    柳萱盯着他一时间没有说话,上下打量了好一会儿,才说:“你没事吧?”

    苏进怔了一怔,接着笑了起来:“你听说了啊。没事,一切都很顺利。”

    柳萱抿了抿嘴唇,似乎想要求他以后不要再这样冒险了,但又很清楚下次遇到这样的事情,苏进绝对还会这样办。

    她的脸上浮现出明显的挣扎表情,最后只能摇摇头,叹了口气问道:“那夺回来的佛手在刚才的仓库里吗,你打算什么时候开始修复?”

    “前期工作基本上已经准备好了,安排好天工社团的同学们之后,大概明天或者后天就开始动工。”苏进很自然地回答。

    “对了。”苏进突然想起来,问道,“你之前打电话跟我说天空电视台会派摄影团队过来,大概什么时候到?”

    他几乎没有寒暄,直接进入了正题,对此柳萱觉得极为无奈。

    她盯着苏进看了一会儿,叹了口气,说:“我走的时候他们正在准备,应该是后天或者大后天到。”

    “唔,两天到三天,应该不错……”

    苏进话还没说完,就听见车里其他地方传来了轻呼声:“那就是龙门石窟?好壮观啊……”

    “看,那就是卢舍那大佛,在当地又叫武则天像……”

    天工社团的习惯非常好,好几个学生在来之前就已经对龙门石窟进行了调查,对于它的历史和常识有了基本的了解。

    这时他们滔滔不绝地开始给周围的学生进行科普,柳萱的注意力也被他们吸引了过去。

    车辆渡过伊水桥,在龙门石窟下方停住。

    抬头看去,巨大的石窟更加壮观,好多学生同时张大了嘴,露出了惊讶震撼的表情。

    苏进也跟着抬起了头,仿佛感受到了周围其他学生的心情一样,用全新的目光打量着这座石窟。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书上的描写始终都是虚的,很多时候很多东西,你在书上看到再多描写,对着文字进行过再多想象,也不如亲眼看见它的存在。

    尤其是龙门石窟这样的古代遗迹,四百多年的修建过程,一公里以上的长度,十万座以上佛像总数,造成了这样难以想象的奇观。

    此时,他的周围一片安静,几乎只剩下了滔滔河水拍打的声音。

    过了几分钟,苏进才低下头来,对着学生们道:“身临其境的感觉更加震撼,我们上山吧。山路狭窄,千万要注意安全。”

    学生们纷纷点头,跟着他开始行动。

    冯秋易盯着龙门石窟,整个人几乎连呼吸都停滞了。

    前面队伍开始移动,他都好像还没有回过神来一样。

    一个同学经过他身边,碰了他一下说:“发什么呆呢,上去再看,老大说了,上面更壮观!”

    冯秋易这才出了口气,跟着队伍缓缓前行。

    他的情绪还没有平复下来,一边走,还一边抬头向山上看。

    他对龙门石窟也是有些了解的,大部分地方他都叫得出名字。

    他知道最显眼的那个地方叫奉先寺,中间的大佛就是著名的卢舍那大佛。

    远远看去,大佛温和垂首,仿佛正在俯视众生。虽然是千年以前的佛像,但那种神韵仿佛透过无数时光,传达到了他的心里。

    他很快留意到奉先寺现在跟别的地方不太一样,仔细看去,他才发现那一片地方应该正在修复过程中,佛像周围搭起了脚手架,还有很多工人正在上上下下地忙碌。

    与此同时,苏进的声音正从前方传来:“在龙门石窟管委会的帮助下,石窟现在正在修复的过程中。按照计划,它们会分区域,依次进行。现在正在进行修复的是奉先寺,其主体部分是……”

    苏进的声音非常流畅,把奉先寺当前的情况一一道来,它之前是什么样的状态,打算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修复,可能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要以什么样的方式解决……他都毫不隐瞒地说得清清楚楚。

    天工社团的学生们早就已经习惯了这种“毫不隐瞒”,一边听一边点头,非常认真。

    冯秋易听在耳朵里,却下意识地回头,跟另一个同学对视了一眼。

    那个同学本来也正在认真地听,看见冯秋易转头,与他对视之后,两人脸上同时浮现出了一丝苦笑。

    这个同学也是文修专业出来的。

    他们不约而同地想起了当初石家还在时,在文修专业的感觉。

    他们俩都是有点搞特殊化的那种学生,以往在文修专业待遇也不算太差。

    但是,就算是这种情况,老师也只会选择性地教他们一些东西。有时候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疑惑,提出问题,反而会被教训:“问那么多干嘛?一点也不踏实!”

    那时候他们完全没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对,反而在给这些老师们找理由。

    教会徒弟饿死师父,哪个师父不留几手?

    这几手通常只传给真传弟子,他们也都是默认的。

    谁让自己没有真正进石家,没有当上真传弟子呢?

    但是这种理所当然的想法自从他们进入天工社团之后就被打破了。

    天工社团像普通的大学一样,只像年级这样分入门先后,绝不分内门外门。

    分入门先后,也是因为前后的知识基础不一样,为了更便于教学而已。

    无论你出身何处,无论你是直接想要从事这一行还是单纯地对它感兴趣想要业余玩一玩,天工社团全部都一视同仁,该教的全部都会教。

    譬如刚进入天工社团时,由第一批社员亲自教会的那套手操,冯秋易学习的时候真的非常震惊。

    他能够很轻易地判断出来,这套手操能够极大的调整学生的手部控制力与敏感度,放到石家也是一套极其珍贵的训练秘笈。

    但是天工社团呢,入社就教,包教包会。

    据说,他们已经有打算把它放到架空庭园这款游戏上,把它普及到社会大众了。

    这种开放的态度冯秋易以前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如今见到苏进,他很清楚地认识到,这全是由苏进那里传承下来的传统……

    山路的确比较危险,苏进讲得并不算太多,大部分时候还在提醒他们注意脚下安全。

    不过就这么短短的时间里,他就把龙门石窟当前的情况大致跟他们介绍了一遍。

    学生们加入天工社团之后,本来也是照着苏进留下来的那套系统在学习工作,现在听他讲述,接受起来一点困难也没有。

    学生们正是最年轻气壮的时候,他们很轻松地就爬上了龙门石窟,就连女生们也没觉得太大困难,只微微有些气喘。

    苏进直接把他们带到了奉先寺,指着前方说:“现在正在修复的是卢舍那大佛,经过扫描之后,确认它的内部有两千多条大大小小的裂缝,所以我们采取灌浆的方式,将裂缝进行封堵。它上方原先有很多木龛,是古人用来祭祀的。经过判断,我们发现这些木龛会对卢舍那大佛造成不良影响,加速它的风化进程。所以我们决定对它进行拆除……”

    他向上一指道,“工人们正在对此施工。”

    学生们跟着苏进的动作一起抬头,上方脚手架上果然爬着四个工人,正在工作过程中。

    “……它们离大佛有点距离啊,怎么会对它造成影响的?”

    学生里突然有一个人提问,苏进往那边看了一眼,第一时间判断出是文修专业出来的学生——那边的学徒跟普通大学生,始终都有点微妙的不同之处。

    不过他的态度丝毫没有变化,笑了笑,刚准备开口,另一个声音在他旁边响起:“计算之后就会发现。”

    贺家抬头看着那些木龛,眯着眼睛伸手一指,“风从这个方位进入的话,因为这些木龛,会顺着这样的线路进行流动。这样一来,风力会集中到佛像的这些位置,给它们造成影响。”

    苏进笑着点头,补充道:“对,就是这样。我们绘制了风力线,经过多次测算和验证,进行了确认。”

    这样的内容正是贺家的专长,他又补充了几句,苏进接连点头。

    冯秋易有些茫然地听着,片刻后,他小声问旁边那个同学:“你听懂了吗?”

    那个同学不是文修专业的,听得非常专心。听见冯秋易的问话,他理所当然地说:“听懂了啊,我们以前都学过,很简单的。”

    很简单……

    冯秋易更茫然了。

    他接受过九年义务制教育,上到初中毕业。但那时候基本上都是混过来的,初中之后他到处拜师学艺,最后跟着石家一起进入京师大学,足有十年都没有接触过正式教育。

    苏进和贺家说的这些,对他来说不能说完全不懂,但是真正要搞清楚,要应用于实践,那就太难了……

    这时,又一个声音在冯秋易旁边响起,叫着苏进的名字走了过来。

    苏进声音一停,冯秋易像是解脱了一样地转头,看见那人,突然吃了一惊。

    ……

    昨天有一章定错了时间……调整了一下

0723 没法比

    来人是石梅铁,这段时间他也一直在这里没有离开。

    正古十族几次召他回去,他都寻找各种借口拖延了下去。

    之前他就听说苏进的天工社团要来,也了解了一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非常吃惊。

    华夏文物协会的定段考虑,他也是知道一些的。

    刚学文物修复半年的学生,全部定段成功,就算华夏文物修复水平相对比较落后,也是非常非常难的事情。

    如果换了三个月前的他,见到这些学生,一定会惊为天人,琢磨着将他们收入门下。

    但现在跟苏进相处久了,看过他是怎么教学生的,他渐渐也明白他究竟是办到的了。

    苏进的教法跟他们的教法完全不同,他们恨不得徒弟全部都是一张白纸,好让他们在纸上随意涂抹,染上属于自己的颜色。

    但苏进则希望他们在学习文物修复之前,先掌握系统的先进的知识,然后在这些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深造。

    两者是完全不同的系统,在石梅铁看来很难说孰优孰劣,但说成材速度上,前者当然远远不如后者了……

    所以,知道天工社团创造的“奇迹”之后,他非常吃惊,但又不算特别震惊。

    他倒是很想亲眼看看这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集体,未来会变成什么样子。

    实际看见天工社团,他又吓了一跳。

    这人数,比他想象中的庞大多了。

    这么多学生,这么多后继者……

    石梅铁是为了传承回来华夏的,看见这些学生,忍不住就有些眼馋。

    不过他一点也没表现出来,非常自然地跟苏进打了声招呼,又向学生们点了点头。

    学生们紧紧地盯着他,目光在他的胸前不停地打转。

    冯秋易听见旁边一个同学小声问道:“这也应该是个修复大师吧,是几段,怎么看不出来呢?”

    另一个学生附和着点头:“段位肯定低不了,不然怎么能跟苏进这么熟?”

    这两人离得不算太远,他们声音虽然不大,石梅铁还是听见了。

    他往那边看了一眼,不禁露出苦笑。

    他是梅级修复师,正古十族的顶尖人物,在海外不管是国家元首还是巨富商贾,就算对华夏文物没有特别爱好,也一样会恭恭敬敬地把他奉为座上宾。

    在某个圈子里,华夏精品文物就是最好的敲门砖,而他们这种顶级修复师,能鉴定能修复,能让古老的宝物恢复最大的光彩!

    梅级修复师,是比华夏九段修复师还要高级的存在。谁能想到,在这里,他还要靠跟一个年轻人的关系来证明自己的地位?

    不过以他的阅历心性,并不会把这种小小的冒犯放在心上。

    他迅速收回心神,问起了另一件正事:“佛手那边准备得怎么样了?”

    “很顺利,大概这两天就会开始动工。到时候希望能从天工社团这些同学们中间选择一些助手,协助我一起工作。”

    苏进说这些话的时候并没有压低声音,旁边的学生全部听得清清楚楚。

    一瞬间,他们的眼中全部绽放出了火热的光芒,紧紧地盯着苏进不放。

    成为苏进的助手,协助他修复卢舍那大佛佛手这样重要的文物!

    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这都是一份令人眼馋的工作!

    就算只能打打下手,做不了什么关键性的工作,也没办法把名字留在修复工程的署名上,单就能够近距离旁观这样一位大师的修复过程,已经足够让人期待了。

    不过一瞬间间的激动过后,他们很快沮丧起来。

    现在的天工社团,实力最强的是最早跟着苏进的那五个人,再下来就是蒋志新等几个。

    光这些人就足以配合苏进了,哪里轮得到他们……

    石梅铁点点头,理所当然地道:“也把我算上,到时候我也来帮帮忙。”

    其余学生还不觉得如何,听见这话,冯秋易的眼中闪过一道异芒,微微露出了些不可思议的表情。

    很快,于琢等人赶了过来,方劲松把天工社团的学生们分成十组,由于琢等人带队,前往龙门石窟的各个区域参观。

    这一段时间下来,要说对龙门石窟的熟悉度的话,恐怕连管委会那些中老年人们都不如他们了。

    冯秋易跟的是王玉枝那队,这姑娘脾气有点火爆,换一个角度来说就是快言快语。

    天工社团这些学生们跟她差不多年纪,又是第一次见面,她在他们面前却一点也不怯场。

    她笑着说:“龙门石窟很大,现在因为需要修复,所以处于封闭状态,暂时不许游客进入。但是为了方便参观,我们还是分头行动。我们的第一个目标是古阳洞,那里最出名的石刻作品是龙门二十品……”

    她一边介绍,一边带着学生们走上山道。

    冯秋易跟在人群中间,忍不住回头看了苏进那边一眼。

    苏进正在跟石梅铁说话,两人站在搭满了脚手架的卢舍那大佛面前,一边交谈,一边对着它指指点点。

    苏进跟石梅铁说话的态度非常自然,后者对他也是一样,两人完全就是平等交流的,完全没分什么高下。

    “阿易你怎么了,表情好奇怪。”旁边一个相熟的同学凑过来问他。

    “没什么。”冯秋易对着他摇了摇头,收回目光,跟着人群一直往前走。

    梅级修复师,这个称呼对别人来说可能非常陌生,但他的确曾经是听说过的。

    冯秋易听说它的时候,同时伴随着的还有另一个名词——正古十族。

    冯秋易至今也记得当时说起这个名词时,他师父冯剑峰脸上那种羡慕向往以及崇敬的表情。

    传统文物修复家族里的确有不少知道正古十族的,知道他们在战乱前后离开了华夏,远赴海外发展。

    他们更清楚的是,他们带走了绝大部分的正统传承,现在留在国内的只有一些残损的部分。

    正古十族,就像他们的名字一样,才是华夏文物修复的正统,比他们强大厉害多了。

    要是能拜入正古十族,再不济依附它做个客卿,能够得到的好处、学到的东西肯定也远不止现在这些了。

    这些话在冯秋易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他也忍不住有些向往。只是后来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份向往在心里越来越淡,直到最后消失了而已。

    在石家,他都只能当一个客卿的不那么正式的弟子,更何况正古十族?

    那根本不是他能指望得上的地方。

    后来他才听说,正古十族里也有一个石家,冯剑峰依附的石家是那家的远房偏门,有那么一星半点的关系。

    这样的血缘关系终究还是有所体现的,这个石梅铁,跟石家的大族长长得非常像,以致于他第一眼看见的时候,还以为那老头子到这里来了呢。

    那会儿他还在奇怪,苏进跟石家闹得有点势同水火的关系,石家大族长怎么可能到这里来?

    没想到,这就是正古十族最顶级的修复师,梅级修复师。

    没想到,这样一位顶级大师竟然会跟苏进/平等相交,好像完全忘记了自己的年龄一样。

    冯秋易很清楚,这只代表着一种可能。

    苏进在文物修复方面的实力的确非常强大,获得了这位大师的深深认同!

    人和人,真是没法比啊……

    冯秋易苦笑一声,打起精神,跟着队伍一起往前走。

    他们走在山道上,道路有些险峻,走起来必须非常小心。

    王玉枝虽然脾气火爆,但脾气没上来的时候,也是很大方随和的。

    她一边走,一边随口给学生们介绍石窟的历史,以及历年来的情况。

    天工社团这些学生有不少人在来之前是做过功课的,王玉枝说的一些内容他们一点就通,让这姑娘讲得非常愉快。

    而对于学生们来说,像龙门石窟这样的奇迹景观,书本上看过的再多,也比不上现在亲眼所见。

    这一路走来,到处都是风景,到处都是奇观,他们看得目不睱接,脸上满是惊喜。

    走到某处时,王玉枝扬声道:“在这里千万要小心,不久前才死过人的。”

    死人!

    一听这两个字,就连冯秋易也收起了漫不经心,打起了精神。

    王玉枝看见他们的表情,笑了起来,说道:“也不用太紧张,这路不窄,往中间走一点,不要推挤就不会出事。那几个人啊,有一半是自己跳下去的,也算是罪有应得吧。”

    她简简单单几句话,里面包含着大量的信息,顿时就让学生们产生了深厚的兴趣。

    队伍里有几个女孩,立刻就问了起来:“怎么回事啊,玉枝姐给我们讲讲呗。”

    王玉枝说:“就是一群盗墓贼,盯上了我们马上要去的古阳洞的龙门二十品,想要偷天换日,用假货把真货换走。那时候你们苏社长刚来,一眼就发现那是假货,正好想起路上遇到的那帮人,就追了出去……”

    王玉枝当时不在现场,很多事情是她事后听说的。

    她本来就对苏进有点小崇拜,不免有些添油加醋,把大部分功劳都归在了他的身上。

    这一次事件本来就惊险刺激,最后还出了几条人命,学生们听得目瞪口呆,最后使劲看了那个隘口几眼,吵着说要赶紧去古阳洞,亲眼看看传说中的龙门二十品。

    冯秋易听见“以假乱真”四个字,心中突然一动,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

0724 问吧

    “你们要小心啊,不要用手触摸。”

    王玉枝叮嘱学生们,紧盯着他们的动作,一个个落实到位。

    “古阳洞的修复计划刚刚做好,不久就要施工。现在这些石壁暂时没有保护,长年风化,处于最脆弱的时候,一不小心就会弄坏。你们现在只看看就好了,不要动手。”

    她强调了好几遍,学生们纷纷点头,表示自己听见了。

    冯秋易抬起头,看向石壁上的那幅魏碑,传说中的“龙门二十品”之一。

    不用说,这就是那幅《新城县功曹孙秋生二百人等造像记》,也就是当初苏陌想要用假货替换走,结果被林望和苏进识破,最后找到了真品的那幅。

    当时它被揭下来不久,苏进直接对它进行了一些处理,把它复原到了原处。

    现在它重新与石壁融为一体,唯一修复的痕迹就是外面的一层玻璃罩——修复后的题字仍然非常脆弱,为了保护,苏进订制了有机玻璃罩,把它与外部环境隔离了开来。

    在未来的修复方案里,龙门二十品其他的部分接下来也会做同样的处理。

    冯秋易盯着这幅题字看了一会儿,突然扬声问道:“王姐,我不碰它,能够靠近了用放大镜看看吗?”

    “你带了放大镜?”王玉枝回头打量了他一眼,有些意外。她说,“准备得挺周全的嘛,没事人,你看吧,只要不碰它就行。”

    冯秋易从随身携带的盒子里取出放大镜,凑近了玻璃罩,仔细看里面。

    他一寸寸看过去,目光极为专注。

    过了一会儿,王玉枝的声音再次传来:“对了,那个伪造的假货也放在那边了,你们可以对比着看看,挺有趣的。”

    冯秋易一愣,转头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果然看见另一边一块不太起眼的空地上也有一个玻璃罩,跟这个一模一样大小。

    “咦,这不是假货吗?为什么也要把它保护起来啊?”有人这样问。

    “苏老师说,这个伪品制作得非常出色,可见那些盗墓贼所图之大。为了斩断这条线,于叔叔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把伪品放在这里,也算是对他的一个纪念,以及对盗墓贼们的警示。”王玉枝说。

    “学弟,放大镜能借我用用吗?”旁边一个同学问冯秋易。

    “行,不过稍等一下吧,我还想去看看那边。”冯秋易客气地笑笑。

    他走到伪品旁边,蹲下身同样认真地去看。

    放大镜隔着玻璃罩,在伪品上方一寸寸移动,冯秋易的目光越来越震惊。

    没有差别,完全没有差别!

    他刚才才看过真品,自认对它的每一个细节都熟记在心。而现在,他记忆中的那些细节同样出现在了这幅伪品上,丝毫无差!

    “我靠真像啊。就是一模一样吧!”方才找他借放大镜的那个同学跟着一起移动了过来,忍不住感叹了起来。

    “这笔法,这结构,简直就像是一个人写的!”他显然是学过书法的,一边说,一边用手在半空中比划,目光流连忘我。

    冯秋易没有说话,心里却非常认同他的说法。

    何止是书法本身,通过放大镜观察之后,他还能确定,这石刻题字的石质,乃至于石面上的每一点杂质纹理,全部都一模一样,他看不出一点差别!

    又看了一会儿,他终于把放大镜交给了那个同学,自己则站到一边发呆。

    真品与伪品相似到这种程度,真与假之间的界限已经极尽模糊了。而就这样,苏进竟然还分得出来……

    人和人,真的是很不一样啊。

    他注视着那幅伪品,眉头渐渐皱起,脸上浮现出了疑惑的表情。

    几乎所有学生都围着那两幅题字看了一遍,对于它们的极度相似,大家在惊讶之后发表了不同的意见。

    大部分人想得没那么深,只觉得盗墓贼把假货做到这种程度,真是其心可诛。

    也有些人好奇,假货既然跟真的这么像,那直接出售假货不一样可以,为什么还要费尽心机把真的换出去?

    也有些人奇怪,真货跟假货几乎完全分不清的话,那谁真谁假不是人一句话的事情?到时候这边一口咬定真的还在,那盗墓贼就算拿着真品,不一样要傻眼?

    听见他们的讨论,王玉枝哼了一声:“哪有那么容易,真就是真,假就是假。以假乱真哪有那么容易,你们苏社长不就一眼就认出来了?盗墓贼也不是傻的,他们把真品替换出去,肯定是有自己的想法的。”

    她拍拍手,换了个话题,说,“好了,现在大家已经看完了古阳洞,我也大致介绍了一下它预备的修复方案。现在我有几个问题想问问你们。”

    她对着学生们眨了眨眼睛,狡黠地说,“你们就把这当成一次考试吧。”

    学生们顿时想起了之前苏进说要找助手的那句话,集体兴奋起来。

    这天,苏进一直留在龙门石窟没有离开。

    他大部分时间都在奉天寺,停留在卢舍那大佛面前。

    脚手架上的工人忙忙碌碌,正在清除佛像表面的一些污迹。

    苏进并没有干涉他们的工作,只是坐在一边抬头注视。

    但只是这样的目光,就带给了工人们巨大的压力,他们工作得更认真、效率更高了。

    下午,学生们纷纷回来,重新聚集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