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工-第2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0674 启蒙

    这个话题太过于哲学,苏进也只是点到为止,并没有多说。

    年轻人们沉默了一阵之后,很快就打起了精神继续干活。他们在苏进的指示下把不同的设备放置到奉先寺不同的位置,没过多久,就把刚才的对话忘在了脑后。

    他们一边干活,一边说笑,指指点点周围曾经在什么地方发生过什么样的事情。他们全部都是在这里长大的,对这里有着无尽的回忆。

    于琢一直没有吭声,紧紧地跟着苏进身边帮着忙。

    过了一会儿,他看向另一头的年轻人,突然问道:“苏老师,我想问您个问题。”

    这段时间里苏进没有进行讲解,也仿佛陷入了自己的思绪。他被于琢的话惊醒,问道:“什么问题?”

    “就您刚才说的那句话啦。人注定要死,但只有活着的人才有意识。先不管我死了以后什么样,但现在我活着,我能看到龙门石窟,我喜欢它,它对我来说非常珍贵,我想要让它更长久地存在下去,我想让我的儿子孙子也跟我一样在这里长大。我觉得对我来说这样就可以了,我活着,我想让它也活着。”

    于琢说着,伸手拍了拍旁边一尊菩萨像,表情并不虔诚,只有满满的爱惜与亲切。

    苏进看着他,片刻后才道:“这是你的结论。很好的结论。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于琢突然闭上了嘴。他轻轻抚摸着那尊菩萨像,柔和的光线照在他的黑发上,照在他耳朵的轮廓上。苏进突然发现,昨天他耳朵上的那几个耳环也被取掉了,只剩下细小的耳洞。黑发黑发,干干净净的这个年轻人,此刻看上去柔和而怀念,还隐约带着一点悲伤。

    过了一会儿,他低下头,看向苏进,问道:“石窟肯定比我存在得久,菩萨肯定记得我曾经有一天站在这里过。那只要我活着,我记得我爸,是不是就代表他曾经存在过?”

    于琢有些语无伦次,苏进却听懂了。他听得更明白的,是于琢对他父亲的一片真心。

    这一刻,他不想提醒他于正传曾经做过什么事情,他只是抬起头,看着两人身边的那尊菩萨像,笑道:“何止你记得,菩萨也记得呢。”

    “……嗯!”于琢说。

    过了一会儿,机器全部安置完毕,苏进带着于琢他们正式开始工作。

    他一边测量,一边进行讲解。

    龙门石窟直接在山壁上开凿,与整座山融为一体,与下方河流也密切相关。所以在整体修复的时候,既要把所有的石窟当成一个整体来考虑,又要注意到每座佛像局部的细节,根据个体不同的情况进行单独的处于。

    苏进一步步阐述自己的思路,告诉这些石窟本地的年轻人们他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要这么做,要收集什么样的数据,每一个数据代表着什么样不同的含义。

    年轻人们原以为自己对龙门石窟无比了解,对它的每一块石头、每一座佛像都了若指掌。但在苏进的话语中,在这些一个个展示的数据与线条中,他们仿佛看见了另一个石窟,另一个更深入、更细致的石窟!

    年轻们全部都听入了神,紧紧地跟在苏进身边。

    苏进抬头看了他们一眼,又笑了笑。

    类似龙门石窟这样的地方还有很多,他再怎么勤劳,也分身乏术。只有靠这些当地的年轻人,靠他们持续不断的力量,才能完成这么多而复杂的工程。

    苏进只是帮他们开了个头,接下来更多的事情,还要告他们自己。

    这段时间苏进几乎全部都泡在了龙门石窟,年轻人们本来只是被要求临时过来搭把手,结果最后全部都长期留下来了。

    有些之后几天有安排的,也跑去请了假改了时间,坚持留在了石窟里。

    苏进带着他们对奉先寺做了一个整体的勘探测量,根据测量结果得知,大佛的腿不是被人为损毁的,而是因为早年地质层的裂隙结构以及气温变化因素导致损毁。

    除了腿以外,大佛内部出现了2000多条细缝,照这样持续下去,到时候整座佛像都有危险,修复事宜迫在眉睫。

    年轻人们完全没想到石窟竟然已经这么危险了,一个个变得非常严肃。

    苏进拿奉先寺做了一个样板,教他们如何全面勘探一座石窟,接下来就把任务全部交给了他们。于是这些年轻人以于琢为领队,对其他石窟进行同样的勘探调查,苏进只抽取其中的一些进行检查。

    年轻人们忙于测量的时候,苏进一个人留在了奉先寺。他就以这座露天的石窟为办公地点,开始在大佛脚下撰写修复方案。

    奉先寺一共九座佛像俯视着他,江风拂衣而过。

    在这个修造了一千多年的地方,位于这些直冲云天的佛像之间,苏进觉得十分安心。

    一行行文字在笔记本流畅地显示出来,整个世界仿佛都在等待。

    此时,帝都文安组里,秘书刚刚拿起一份报告。

    报告的封面上有着紧急的印章,右下方有着报告递交地址和递交人的签名以及印章。

    秘书犹豫了一下,站起来,敲响了办公室里间的门。

    文安组最深处的办公室,杜维刚刚起身迎接了三位访客。

    “徐处长,好久不见了啊。”

    徐处长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长着一张标准的国字脸,有些不苟言笑的样子。

    他对着杜维这位几乎是铁板钉钉将要上位的未来部长露出了一丝笑容,道:“杜组长你也好。”

    两人寒暄了几句,徐处长把身边那人引见给他:“杜组长,这位是从海外回来的石梅铁石大师。这次他带着几个海外修复师一起回来,想必会为我们的文物保护与修复事业添砖加瓦。”

    那人大概六十来岁,身形高而瘦,身板笔直,眉心有两道深深的印痕,感觉是长期皱眉皱出来的。他的鼻子微微鹰钩,唇上胡须打理得整整理理,身上的西装一丝皱纹也没有。看着他的外表,杜维就大概心理有数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了。

    他微微一笑,向着对方伸出手去,道:“石大师您好,我是文安组的负责人杜维,欢迎你们回到故乡!”

    引见那人在旁边介绍:“文安组马上要升级成国家文物局了,杜组长就是文物局第一任的局长,到时候整个国家的文物保护与管理全部都由他来负责。”

    “还没定的消息,不要乱说。”杜维摇了摇头。

    他倒是一早就听说有这样一批海外修复师回国了。他们没有直接联系文安组,而是通过外事处那边联系了上级部门,今天在这里两边还是第一次打照面。

    这些海外修复师的消息他之前听苏进提起过一些。据说这些人的实力非常强,但是颇有些自视甚高。现在他们通过上级部门引见到自己面前,这里面一些含义,也蛮值得推敲的。

    这些念头在他心里只是一闪而过,他表面上还是表现得非常热情的,抓着石梅铁的手,用力地摇了一摇。

    石梅铁唇角挑起一丝几乎看不见的笑意,道:“那就先祝贺杜组长升官发财了!”

    “哪里哪里。”杜维谦让了一句,从他短短一句话里听出了他的口音,“石大师老家在河南?”

    “乡音无改鬓毛衰。”石梅铁微微感慨地说了一句,手指轻轻拂了拂自己的鬓角。他的头发比普通六十多岁的老人还要更白一些,显然劳心劳力过久。“很多年没有回来了,这次回来,家乡变化很大啊。”

    “那是的,跟以前完全不一样了。”杜维笑着说,就着华夏当前文物保护与修复的情况跟石梅铁聊了起来。

    石梅铁听得非常认真,听说有很多大学开设了文物修复专业时,他眼睛微微一亮。

    杜维何等敏锐,第一时间看出了石梅铁的异样,道:“石大师是就是为此而来的吗?”

    石梅铁沉吟片刻后道:“我也不瞒你说。你猜得没错,我们这次回国,的确就是因为此事。”

    几人在办公室的沙发上坐下,石梅铁简简单单把海外修复师这方面的境况说了一下,杜维很快就明白过来了。

    海外修复师跟国内的传统修复家族一样,多半是以家族或者门派传承。

    当初他们出去的时候,几乎是举家搬迁,其中有老有少,人数相当不少。

    他们在海外经营,经济方面没有问题,技术方面也没有问题,唯一有问题的就是传承。

    想要成为文物修复师,不是没有条件的。天赋是一方面,兴趣也是一方面。就算两者无法俱全,至少也要具备一个方面吧。

    但他们的后代总数量有限,可以从中挑选的人就更少了。几十年过去,他们不断寻找可以接受传承的人,但这方面的情况的确越来越恶化了。

    于是,迫不及已的情况下,他们想到了国内。他们想着回国,面对更多的年轻人,从中挑选合自己意的弟子,把家族的这些本事传递下去。

    “这倒是很不错。”杜维听完他的话,嘴上称赞,脸上的笑容却并没有增加半分,“我们华夏地广人多,选择范围的确比海外大得多了。”

    “杜组长对此似乎并不太热衷?”石梅铁非常敏锐地感受到了他的感觉。

    杜维沉吟片刻,正在想应该怎么组织语言,敲门声突然响了起来。

    他向石梅铁等人微致歉意,叫了声请进。

    秘书应声而入,拿着刚才的那份文件,走过来递到杜维面前,道:“杜组长,这是河南文保组连组长发过来的传真,比较紧急,您是不是……”

    秘书的话还没说完,石梅铁就被他话里的关键词吸引了注意力:“河南文保组?”

0675 要求

    杜维接过文件,一目十行地看完。

    徐处长看着他的表情,说:“杜组长有事要忙的话……”

    “也没什么。”杜维道,“河南文保组想要维修龙门石窟,申请相关门类的文物修复师帮忙设计一下方案。”

    石梅铁下意识地问道:“龙门石窟?”

    “是啊,在河南洛阳。哦,对了,石大师您老家在河南,应该知道这里吧?”杜维看完报告,随手把它放到一边,准备等客人走了再来处理。

    “何止是知道。”石梅铁喃喃道。他看见杜维的动作,忍不住问道,“您不马上安排一下吗?”

    杜维没想到他这句话,怔了一下。

    石梅铁发现了自己的鲁莽,解释道:“抱歉,我的老家就在龙门石窟一带,从小看着卢舍那大佛长大……”

    杜维理解地点头,突然又想起了一件什么事。他随手拿起旁边的报告又看了一眼,问道:“您说的是卢舍那大佛是吗?”

    “对。”

    “报告上说,这次紧急提出申请的原因就是卢舍那大佛脸部因为意外撞击,出现了一道比较大的裂缝,当地的修复师判断,如果不及时处理的话,裂缝可能会渐渐扩大……”

    “对!”提到龙门石窟,石梅铁整个感觉都跟之前有点不一样了,他说,“是的,龙门石窟从建造起到现在已经有1524年,依山而建,山体内部不断震荡变化,给整个石窟带来影响。现在他它表面上看上去完好,其实内部已经伤痕累累。这次的裂缝只是内部隐患的表现之一,必须要标本兼治,才能杜绝这种情况的继续发生!”

    他侃侃而谈,杜维看着报告发愣。

    河南洛阳文保区的负责人连逸写的这份报告,报告上他简述了一下苏进对大佛裂缝的判断,说法跟石梅铁的一模一样。

    石梅铁的话告一段落之后,杜维清了下嗓子,说:“您说得对,正在当地的一位文物修复师也是这样判断的。”

    “哦,已有判断?这个修复师的水平不错啊。”石梅铁挑起眉毛说道。

    他的这句话里带着一些居高临下的感觉,但可以看出来,这感觉并非他有意为之,而是自然而然从生活环境里熏染出来的一点傲慢。

    杜维看了他一眼,笑笑,说:“龙门石窟要维护的话是个大工程,现在那边在申请相关门类的高段修复师主持完成维护方案。到时候我会看一下文安组和文物协会两方面,决定派什么人去……”

    他说话的时候,石梅铁若有所思。他的话还没有说话,就被石梅铁突然打断。

    这位老修复师双手平放在膝上,端坐起来,犀利的目光直视着他,问道:“您看我怎么样?”

    “啊?”杜维一愣。

    “我是个修复师,我们海外修复师没有依据贵方这种段位排序,所以高段不高段的,我也不清楚。不过,我们内部自有一套认证方式。”

    石梅铁一边说,一边从口袋里拿出一个印章,递到他的面前。

    杜维下意识地接过来,四方体的印章,刀工极好,上方一颗陡峭的梅树具体而微,树枝上的梅花比芝麻还小,每一粒花瓣却都雕得惟妙惟肖。梅树下方是个四方体,其中一面上有个小小的花纹,是山水的形状。山水之间隐约有什么东西,杜维有点看不太清。

    印章底部带着一些朱色印泥的痕迹,一看就是经常使用的。那里刻着四个字,杜维认出来是“石梅铁印”。

    石梅铁解释给他听:“这是海外修复师用来进行身份认证的。梅兰竹菊,代表的是四个不同的等级;侧面这个纹样,正是龙门石窟,代表我的专精是石窟石刻石像之类。”他略有些傲然地道,“梅级修复师,专精石窟石像,杜组长,你觉得我能担得起龙门石窟修复这项重责吗?”

    杜维愕然抬头,看见石梅铁目光灼灼地看着他,神情之间非常坚持。

    这时,旁边那个徐处长清了清嗓子,突然出声道:“石大师这批海外修复师的实力非常强,还在国内的传统文物修复师之上。他既然主动提出这样的要求,肯定是很有把握的……”

    杜维抬头看他,徐处长直直回视过来,向他微微点了点头。

    杜维犹豫了一下,说:“既然石大师主动请缨,那当然最好了。不过,石大师外居海外,对国内情况可能不太熟悉,这样吧,我另外再找两个人,陪同您一起过去怎么样?”

    “哦?看来杜组长对我还是很不放心啊。”石梅铁目光微微一闪,不等杜维解释就道,“当然没问题,我保证只就专业方面发表意见,绝不会轻举妄动!”

    杜维跟石梅铁交换了联系方式,跟他约好确定了出发时间之后再联系他。石梅铁答应得非常爽快。

    几人刚刚离开不久,徐处长电话就过来了。

    杜维直截了当地问他:“你刚才是什么意思?姓石的不是系统里的,很难管理,你不知道吗?”

    “上面这样要求了,我也只能这样办。”徐处长苦笑,说得也很直接。

    “为什么?这些人在外面这么多年,现在回来心里抱着什么样的想法还不清楚。”杜维说。

    “他们抱着什么样的想法我们是不清楚,但他们手里有什么东西我们还是知道的……”徐处长压低了声音道。

    “什么意思?”杜维皱眉,转身走到窗外,凝视外面。

    他们现在还没有从国安局大楼搬出去,窗边视野非常好,俯瞰下去,小半个帝都城都可以收进眼底。放眼看过去,还能看到一线红墙,那是故宫所在的位置。

    杜维从近至远一直看过去,最后盯着那线红墙不动了。

    “我听说你最近在申请故宫修复?”徐处长问道。

    “对。”这是一项巨大的工程,没办法隐瞒杜维也没打算隐瞒。他的动作不算太小,系统里该知道的人应该全知道了。

    “故宫修好了,里面的文物怎么办?”徐处长问。

    杜维一时间没有说话。

    现在的故宫跟当时的承恩公府有点相似。宫室残破不堪地留在那里,里面极为少数的大件还留着,也很旧很破了。里面当初的那些可以移动的稀世珍宝全部遗失,一件没有留下。

    近年来,文安组在国家的支持下,一直在做这方面的工作,尽力收集当初从故宫遗失出去的些文物,但是进展并不算太大。

    很多文物流失去了国外,不知所踪,能够找回来的只有很少的一部分。

    所以杜维一直在发愁这件事情——故宫修好了,里面的文物怎么办?

    当初盛世繁华的那些装点全部都消失了,只余下空荡荡的宫室,就像一个空壳一样惨淡。

    徐处长在这时候提到这件事情,一定另有用意。杜维试探着问道:“这些海外修复师……”

    “他们没有说得很明白,但也透了一些口风出来。这些年,他们在海外保护下来了很多遗失出去的文物,如果他们国内的能够得偿所愿的话,归还文物也不是不能考虑的事情。”

    “只是口风?”

    “的确没有直言,但应该还是很可信的。”

    “得偿所愿的,他们想要的……就是接受他们传承的弟子吗?”

    “对,主要是年轻人。你看各高校的文修专业里有没有合适的?对了,他们还说,如果合适的话,年纪稍微大一点,段位稍微高一点也可以。”徐处长思考着转达他们的话。

    “很自信嘛……”杜维喃喃道。

    “所以,他们这些人关系重大,能不得罪,还是不要得罪的好。”徐处长好心提醒。

    “我知道了。放心,我肯定会把他们给伺候得服服贴贴的!”杜维思索片刻,断然道。

    此时,龙门石窟里,大量的数据汇总到了苏进的手上,成为他维修方案的一部分。

    数据、公式、图形、条目,渐渐在电脑上成形。

    大量的实地考察、大量的争执讨论。苏进交给这些年轻人的事情越来越多,他们对这件事情也越来越投入。

    苏进非常欣慰地发现,在科学系统的教学下,这些年轻人的实力以极快的速度进步着。

    他们本来就对龙门石窟有着极其深刻的了解,如今,在苏进的指点下,他们的实践经验像是一颗颗遗落的明珠,被一根线从头到尾地串在了一起。

    很多事情,他们以前只是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的,现在突然豁然开朗,那种感觉,就像在眼前打开了一个新世界一样。

    渐渐的,他们开始举一反三。

    苏进首先完成了奉先寺的方案,然后以此为参考,跟他们进一步讲解石窟以及石像应该怎么修复,应该怎么完成方案。

    接着,年轻人们分成了两个项目小组,一边以于琢为首,一边以那个名叫王玉枝的总是很激动的女孩子为首,两边相互竞争着做起了其他石窟的方案。

    实践中,他们飞速成长了起来。

    帝都城里,一架飞机起飞 ,载着四个人一个小组向这边飞了过来。

    石梅铁,六十三岁,梅级修复师,专精石窟石像修复。

    石青乔,三十五岁,竹级修复师,石梅铁的侄儿,专精石窟石像修复。

    田十六,四十八岁,七段修复师,来自文物协会,专精石窟石像修复。

    蓝方彬,三十三岁,副处级干部,文安组小组长。

0676 略有

    蓝方彬坐在飞机上,手里拿着一份文件,想着出发前杜维跟他说的话。

    杜维接到报告之后,又亲自跟河南那边打了个电话,得知了更多的细节。

    蓝方彬出发之前,杜维把这些细节全部跟他讲了一遍。

    石梅铁他们回来是做什么的,现在龙门石窟那边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等等。

    蓝方彬知道的时候很吃惊:“苏进已经在做方案了,他们为什么还要过来申请修复师?”

    “苏进毕竟年轻,而且以前也没展现过这门类修复方面的能力,他们有些提心也是应该的。”杜维倒是很理解那边的谨慎。

    “苏进说话从来不打诳语,他说他能做,那肯定能做。到时候这这再安排人过去,反倒麻烦!”蓝方彬说得很直接。

    “我们这边跟苏进打交道打得多,很清楚他是个什么样的人。他们毕竟离得远了一点……我倒也很想看看,这位什么梅级修复师看到苏进方案时的结果。”杜维长得有点像弥勒佛一样,笑起来也一直非常和气,但这时,他的笑容里掺了一些别的意味。

    蓝方彬看着自家老大,直言道:“老大,你笑得好阴险啊。”

    杜维没好气地敲了他一下,说:“不过你还是要注意一下,省得一些麻烦事。苏进帮了我们无数个忙,于公于私我们都不能让他委屈了。你知道吧?”

    “我当然知道!”蓝方彬答应得很快。

    这时他想起那番对话,低头看了一眼手里的文件。

    文件的名称叫《关于高校文物修复专业建设的一些意见》,很谨慎的标题,里面的内容却绝不简单,满满当当写了上百页,涉及到方方面面,非常详细。

    这是不久前苏进再次传过来的一份文件,至此,关于这件事情的文件,他前后一共递交了三份上来。

    上面对于高校文物修复专业的建设,关于文物后继人才的培养进行了从整体到细节全面的阐述。

    最可怕的是,它不仅仅只局限于一省一市之地,对于全国各个省份,各个地区不同的高校、不同的文物修复专业都有着相应的计划。

    这个地区有什么本土的文物,可以进行什么样的维修与保护,学生们可以利用这些进行什么样的实践活动,需要注意一些什么……

    利用这种方式,苏进把整个华夏的重点文物全部进行了一次规划,所涉及到的内容早已超过了培养人才这个方案。可以说,对于新的文物保护法都是一个强而有力的指导与补充!

    苏进在现在这个关键时刻离开帝都,前往龙门石窟,杜维其实是有些不太赞同的。

    文物保护法委员会筹建在即,他是很想让苏进在其中发挥一些力量的。他现在离开,这边的事情怎么办?

    但他万万没有想到,苏进虽然离开,但仍然用这种方式完整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并非委员会成员,对于自己所知的一切却毫无保留,这种纯粹的精神,让杜维和蓝方彬都无话可说。

    蓝方彬现在拿着这样一份厚厚的文件,甚至有了一种感觉。也许老天爷把苏进带到这个世界来,就是为了这个世界的文物修复与保护工作的……

    现在,他在心里越发下定了决心。无论如何,现在苏进已经展开了龙门石窟那边的工作,已经开始撰写方案了,那边的事情,肯定就要以他为主!

    飞机降到了跑道上,一阵滑行之后,停了下来。

    蓝方彬把东西收好,站了起来,对身后的三人说:“石大师,田大师,石老师,一会儿当地文保组的人会来接我们,关于龙门石窟有什么疑问,路上可以先问下。”

    “那是当然!”石梅铁首先说话,声音非常坚决,让蓝方彬多看了他一眼。

    四人走到出口,看见几个人举着牌子正在欢迎他们的到来。

    蓝方彬带着人过去,看见是两个中年人和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女孩子。蓝方彬拿出证件表明身份,中年人中间的一个立刻露出了惊喜的笑容:“原来您就是蓝组长!我是洛阳文保组组长连逸,这位是龙门石窟管委会李文夫李会长,这位是王玉枝小王,最近一直在跟着苏八段对石窟进行调查,撰写方案。”

    蓝方彬早就听说了龙门石窟是以什么样的方式进行管理的,对于李会长这样出钱出力长年保护家乡文物的人,他打心底感到敬佩。他非常热情地上前握住李会长的手,连道久仰,又把自己这边的人介绍给了对方。

    听到“梅级修复师”以及“竹级修复师”这样从未听说过的级别,李会长和连逸都有些惊讶,不过他们什么也没问,只是简单寒暄了几句。

    这时,蓝方彬注意到旁边那个叫王玉枝的女孩,她看着这几个修复师,脸上颇有些不服的表情。他心中一动,问道:“王小姐,你好。刚才听说你最近是一直跟着苏八段在工作?”

    “是的!”王玉枝回答得很快,“苏八段很厉害,教会给了我们很多东西。”

    她接着又看了石梅枝一眼,很不客气地问道,“有件事情我不太明白。苏八段一早就已经到这里了,现在已经开始撰写方案了,为什么还要派别的修复师过来,是不相信他吗?”

    这句话一出口,李会长和连逸同时露出了尴尬的表情,李会长喝道:“玉枝,不要乱说话!”

    王玉枝理也不理,只是盯着蓝方彬不放。

    李会长为难地解释道:“玉枝脾气是有点不好,您不要见怪……”

    此时他也在心里后悔,不应该因为王玉枝是个女孩就带上她,明明早就知道她脾气一直不怎么好。早知道带上于琢说不定都比这要强,就是考虑到于正传才刚刚出事……

    蓝方彬倒是很和气,他笑了笑,说道:“文物修复不是一个独立的工作,经常需要团队合作。而且我们这次过来,本来也是苏进八段同意,并且主动要求的。”

    “是这样吗?”听说是苏进同意的,王玉枝的表情立刻缓和下来,但还是狐疑地看着蓝方彬。

    蓝方彬并不生气,只觉得好笑。他肯定地点点头说:“不信你回头问他。”

    石梅铁感觉有些奇怪。

    他跟杜维见面的时候,就听说了这边有一个修复师正在着手收集数据,撰写维修方案。

    对此他并没有放在心上,甚至连多问一句也没有。

    龙门石窟何等规模,那是堪比一个宫城的修复量,石窟本身与自然相结合,又有自身非常独特的方面,不是专精这个的,甚至不知道该从哪里入手。

    再说了,当地人要向文安组提出申请,看来当地这个修复师也不是多厉害,他想着对方应该只是略做一些前期工作,帮忙进行一些前期的铺垫而已。

    结果这一来,听见到王玉枝的话,他才提起了注意力。

    他问道:“本地那个修复师姓苏?”

    蓝方彬看他一眼,说:“对,苏进八段,不过不是本地的修复师,也是帝都过来的。”

    “唔,八段,对修复应该略有一些本事。”石梅铁想了想,点头道。

    八段,略有一些本事?

    田十六下意识看了石梅铁一眼。

    妈的好大的口气,老子才是个七段呢!这样说起来的话,老子在你眼里是不是啥本事也没有?

    他是文物协会的修复师,是文安组跟文物协会商议之后借调过来的。

    文物协会自从惊龙会一事之后,有点一蹶不振的感觉。

    原先的长老全部下台,新选出来的长老虽然跟以前一样有七段也有八段,但远没有以前那样积极涉入各种事务,跟文安组对抗。

    他们中的大部分都埋头自己的工作之中,从好处来说文物协会风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