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工-第1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古建筑、古街道改建几乎变成了全民都在讨论的事情,它涉及到的范围、动工的规模比想像中还要大。
南锣鼓巷改建,可以临时成立一个改建组,拟定方案、协调关系,但未来呢?
全国各地,像南锣鼓巷这样的街道区域,简直多如繁星。难道每一个都要设立临时机构?
那当然不可能了。
改建一条街道或是一片区域,需要涉及到的内容非常多,方方面面的关系都要照应到。
南锣鼓巷可以安排周景泽这样一个强力人物,换了其他人呢?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能搞定这么多事情吗?
这还只是古街道改建,只是文物考古内容中的小小一项。
这件事说明,一个长期的机构必须成立,一个通用的标准和章程必须拿出来。
于是,无形之中,这件事就推进了国家文物局的成立。就杜维和周景泽听到的风声表示,这个机构,可能在年后就会正式成立,接下来,就有待慢慢完善了……
而这一切,都是苏进这样一个年轻人,亲手缔造推进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谢叶曦大帅比、yetalpha的捧场,感谢fatfox911、书中半日闲、北天冥河、fou4v的天天支持!!
0352 50视频
国家文物局的事情,目前只有周景泽和杜维这样层次的人物知道。
两人稍微聊了两句,点到为止。周景泽半开玩笑地道:“老杜,这个人情,你就欠得大了啊。”
杜维的声音在电话里略微有些失真,他轻轻一笑,隐约可以听出笑声中的一些坚定:“知恩图报这种事,可不是只有你们家会做的。”
周景泽也笑了,他听着对面传来的忙音,挂上了电话。他脑海中浮现出那个雨天,在阴暗的承恩公府看见苏进说话讲解时的情景。投影的光芒照在他的脸上,他目光坚定,声音果断,一句句话都像在心里酝酿过无数次,最后流水一样顺理成章地流泄出来。
他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发言,都显示出他对自己专业的千锤百炼,以及强大信心。
真不像一个年轻人啊……周景泽在心里感叹。这样的年轻人,就算没有二嫂的事情,也是值得帮一把的吧。
这时,杨晋原敲门走了进来,眼中又惊又喜。他对周景泽道:“老板,您快去网上看看。”
“哦?”周景泽一边打开电脑屏幕,一边问道,“出什么事了吗?”
杨晋原摇摇头,又是感叹,又是不可思议一样地道:“天工社团出手了,他们真是……太大胆了!”
…………
新年那天晚上,柳萱当众公布了“婉容故居改建”这个官方微博之后,那个微博就一直在缓慢地更新。
它讲述了婉容的来历——结合了婉容故居现场的一些考察结果以及大量资料,他们的推论与追溯比现在通用的历史详细多了。而且还不是野史,全部都是有根有据、追查得到来路的。
它就婉容故居里的一些现存的文物进行了讲解与赏析,一些有待修复的,全部都展示了修复前后的照片,以及一部分修复的过程。
同时,它毫不隐瞒地介绍了一些文物修复常用的知识,深出浅出,图文并茂,语言还很有趣,很吸引人。
这样一个微博,就算没有“婉容故居”这样一个噱头,也能持续不断地吸引一些粉丝。
更何况,现在这件事讨论得如火如荼,这个微博以及它背后的那个社团,就是一切的源起!
短短两天内,“婉容故居改建”的微博粉丝数就突破了五十万大关,还在不断上升。
作为一个文物修复与古建筑改建类的微博,这个粉丝数让人很有些不可思议的感觉。
之后,外面吵得纷纷扬扬,这个官博却始终保持着自己的步调,仿佛纷扰红尘中的一片净土,安安静静地介绍知识,为大家追溯那些已经过去的动人时光。
但今天,考古编辑部连发九篇论文,把网络上的讨论又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
然后,“婉容故居改建”这个特立独行的微博也跟着动了。
他们发布了一段视频!一段精彩至极,堪比天空电视台新年晚会剪辑的视频!
很明显,这个视频只是一个开始,只是第一部分。
它拍摄的就是一段3d投影,只是这个投影比当时现场的小得多,也精致很多。
同时,它不像京师大学新年晚会那样,只有画面和背景音乐,没有介绍。
这段新的投影,配上了一个磁性而温和的声音,为大家介绍。
它展示的赫然就是承恩公府的改建方案!
货真价实,完整无缺的改建方案!
这段投影当初曾经展示在周景泽面前过,也由他向上递交,送到更高的层面,为承恩公府赢来了国家投入的专项资金。
如今,它经过进一步优化,展示在了普罗大众面前。
它的剪辑由天空电视台黄建操刀,它的解说由辉煌电视台白泽恩负责,再加上计算机社团以及平天机械设计师强强联手、越发精妙的投影……最重要的是,它的全部内容都由苏进一手完成,每一个细节都经过了他的反复思量与仔细推敲!
这些东西,全部都完整呈现给了大众,没有一丝保留。
这样一座承恩公府,在改建时需要考虑到什么方面,以一进院子为例,它怎么测量、怎么分解、怎么准备材料、怎么施工……包括更进一步的,怎么走线、怎么埋设水管……所有的一切,都完完整整地展示了出来。
甚至,观众们看到后面,发现了更令人吃惊的事情。
天工社团把国公府改建的费用,也一样列了出来!
材料要从哪里去弄,需要多少钱、多长时间;工人的工资;天工社团成员的工资……甚至连一些细节的费用,包括施工场地的水电费、加班费,全部一项项列在了上面,清楚分明。
所有人看得目瞪口呆,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说得极端一点,苏进这是把自己的老底掀开给所有人看了啊!
研究这些费用,他们全部可以一一对上;而研究这套方案,所有人都可以学到古建筑修复的操作方法!
从来没有一个修复师,说得更大一点,从来没有一个建筑单位会这样做。
而这样做法说明了什么?
说明苏进相信,自己所做的所有一切,都没有问题,经得起无数目光的共同审查!
这种底气,这种自信,能有几个人有?
这个视频只是改建的第一部分,有些心怀不轨的人看完之后还要挑刺,嚷嚷着只有一部分怎么行。
结果几乎是他们话刚出口,第二部分的视频也跟着放了出来。
接着是第三部分、第四部分。
最后,“婉容故居改建”这个微博,在一天之内,一共用五十段视频,把改建的全部方案合盘托出——完完整整,一点也没漏掉!
每段视频,都有一小时的时长。
五十段视频,就是五十个小时。
最后做出来的成品都要这么长时间,那么在做的过程中间,苏进和天工社团,又花费了多久,用了多长时间,多少心力?
先不管内容怎么样,光是这份努力,就足以让人惊叹佩服了!
五十段视频,就像五十记重拳,打得质疑者们哑口无言。
“婉容故居改建”的微博只发视频,没有对此多说一个字。但很多人都明白了这沉默之后的意思。
有话要说?可以。
先看完这五十段视频再说!
有疑问,没问题。
看完视频,随时可以提问!
再精美的视频,也经不起翻来覆去地看。
黄建的剪辑的确很精彩,白泽恩的解说的确很动听,古建筑改建这样全新的领域,接触起来也很有趣。
群众们看第一个视频时觉得挺有意思,第二个视频也还能勉强撑下去,到第三个视频就不行了。
除了少部分人以外,绝大多数人都觉得自己一个脑袋能有别人的三个大。
这样完整、详尽、涉及到方方面面的改建方案,可不止是光看就可以了的。一边看,还要一边动脑子去思考。
而无论在任何时候,思考都是一件既快乐,又痛苦的事情——
太他妈累了啊!
五十个视频发放完毕之后不久,微博上就出现了哀叹声:“妈的不看了,我头都大了。”
“好他妈累啊……”
“看都这么累了,做起来得有多辛苦?”
“就是,就冲着这份精神,我都不好意思再黑他们了。”
“的确,这才是真正的努力啊……”
“努个毛的力,这种方案,是天工社团能做出来的?你们别是忘了,他们是什么组织了吧?”
一句冷冷地质问,被连续转发,表达了很多人的心声。
天工社团是什么组织,那是一个学生社团啊!他们的社长苏进,也不过是一个学生,还是大学一年级的新生。
这样一个组织,哪来的本事做这么详细的方案?简直跟一个在这行浸淫了几十年的积年老鬼一样……
不可能,这可能是天工社团独力做的,他们背后一定有人帮忙!
这时候,还有一大批人沉浸在视频里,试图好好啃一啃。有些资深的好心人则根据视频,做出了普及版的目录,供给大众浏览。
单是看目录,就知道这份方案有多华丽了。
这越发证明了之前大家的想法:这么完善的一份方案,怎么可能是一群学生做出来的?
这时,一条转发的微博出现,她弱弱地挖坟挖出了一个很久以前的热点新闻,在转发里主表示“我是觉得这个苏进的声音好耳熟,刚想起来,好像是这个!大家听听是不是一个人?”
这个微博的名字叫“神秘的s先生”,几个月前曾经发过两条微博,一条原创,一条转发,每条都是曾经是一时间的热点新闻。之后,这条微博主就销声匿迹了,再也没有出现过。
这两条微博,第一条是一个视频,在故宫古玩街发生的。
那是一个年轻人跟一个三段修复师发生的冲突。
那个三段修复师是一个掌眼,当时卖家要卖一座瓷像给一个胖老板,他就是那个胖老板的掌眼。
这三段修复师趾高气扬,对自己的老板也没什么尊敬之情。他信誓旦旦地表示那观音像一定是真的,是明代大师何朝宗的作品。结果那年轻人随口就说是假的,理由还很荒谬,表示是——看脸就假!
三段修复师当然不认了,于是两人来了一场“砸瓷鉴真”的好戏。
最后瓷像被砸了,果不其然是假的,三段修复师要因为之前的约定赔钱给卖家,结果又被揭穿他戴的表也是假的。不是他自鸣得意的“江诗丹顿”,而是“王诗丹顿”!
虽说文物修复师对名表不在行也是正常的,但把v看成w,这走的眼可就大了,可见他平时有多不上心……
最后那个三段修复师跟卖家扭打起来,一起被警察带走,也让古玩街的围观群众,以及视频前的观众看了一场好戏。
当时这个视频明显是临时拍的,画面不时晃动,更没有拍出那个年轻人的长相,只勉强能让人看清楚事情经过。
但现在,人们对照视频里年轻人的声音,以及京师大学新年晚会后台苏进质问文七段的声音,的确觉得非常相似,基本上能确定就是一个人!
如果说这个视频只是当众打脸,让人觉得心里暗爽的话,另一件事就让人更加觉得大快人心了。
在帝都植物园,同样是一个年轻人,跟一位国家的植物学专家,当众引经据典,辩论樱桃的来历。
在这个过程里,两人都展示出了对历史深厚的造诣,尤其是那个年轻人,更是当众驳斥了外国专家对华夏文化研究的蔑视,表示“华夏人的事情,还有谁比我们华夏人更懂?”
这一次辩论比上一次,更加让人扬眉吐气,恨不得痛饮几碗酒。
第二件事也有一个模糊的视频,但关键内容还是网络红人“蹦蹦面”的长微博。微博上,他拍下的照片里,有那个年轻人一些侧面和背面的身影……现在对照起来,也跟苏进有着微妙的契合啊?
接着,苏进的事情被越扒越多。
天工社团为什么成立?是因为他在学校的公开课上,当众质疑文修专业老师的修复方法。
在此之前,在前一堂公开课上,他曾经当众向同学们介绍纸张,侃侃道来,知识极其渊博。
还有京师大学网站上,到现在还挂着苏进当众现场修复纪晓岚朱漆木箱的视频呢。这充分表示,他犀利的不仅只有眼力,渊博的不仅只有知识,对文物修复的实际操作能力,也是一等一的。
这林林总总的内容充分展示了,苏进虽然年轻,但在文物修复方面的确拥有一等一的实力。
那么话又说回来了,承恩公府、婉容故居的修复方案,虽然完整,虽然复杂,怎么就不可能是他做的?
就算背后有南锣鼓巷改建组支持,就算可能还有别的牛逼修复师帮忙,他的功绩也不可被磨灭,因为他的实力,已经实打实地展示出来了!
苏进长得本来就不差,五官端正,身材锻炼得非常好,气质尤其出众。这些事情一被扒出来,他在微博上立刻多了不少男粉女粉。
男粉欣赏他的实力,女粉沉迷于他的气质,渐渐的,甚至有人开始叫起了“文修男神”。虽然这年代男神不值得,但苏进也算是小小地出了一次名了……
0353 坏规矩
苏进的事迹只算是锦上添花,是这次婉容故居修复方案展示的一个花边新闻。真正重要的,还是“婉容故居改建”展示出来的五十段修复方案视频。
五十段视频实在太多太长了,相当一部分人看了个两三段,就看不下去了。
一些相关专业的爱好者与学生不久也败退了。
一个在网上小有名气的文玩大v嚷嚷着解释:“尼玛这也太专业了!我能看懂一部分吧,但再深的,得我老师来了……”
另一个文玩大v表示:“在下还在坚持。虽然看不太懂,但能看懂的部分收获也很大。”
除他之外,还有相当一部分人一直坚持着。
这些人无一不是真正的内行。
或者是古建筑修复,或者是文物修复,或者是建筑法式,或者是城市设计……他们从各个角落聚集而来,全部都在以极其严肃的态度,研究这些视频。
第一次有人,或者说一个组织,会像这样,把一个项目的全部方案,完完整整地呈现在大众面前。
而这里,所谓的“完完整整”,就是真的一点保留也没有。想一想,连钱的事情都拿出来说了,还有什么不能说的?
当然,还是有的——有很多。
如果这是一份很烂的方案,它这样摆在台面上,就是被嘲笑的。
甚至不需要它很烂,只需要它出现相对比较多一点的漏洞,它就足以被无数道围观的目光攻击成筛子。
而如果,它是一份很好的、漏洞非常少的方案呢?
毫无疑问,它对于现在这个封闭的文物修复环境来说,就是一次冲击!
无数专业人士开始研究它,一开始是试图找出其中漏洞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不久,研究变成了学习;再不久,学习再次变成了研究——这一次这个词的含义,就跟头一次完全不同了。
越研究,就越让人心惊。
这份方案,实在太规范、太全面了。
它跟以往传统文物修复师那种随兴、上手就来的做法不同,更类似于现代建筑工程的搞法。
视频中的投影并不是纯粹的投影,很多地方是在实景的基础上改造演算而成,基本上就是真实的。
每一部分都有测量数据,都有材料检测分析,都有力学推算,有当前实景与未来修复结果的比对。
整个工程将要分几个阶段完成,每阶段的人力投入与工程预算,中间可能出现的问题……一些投影无法表示的内容,都会由白泽恩进行讲解。白泽恩不愧是辉煌电视台的台柱子,五十小时的讲解,他从头到尾坚持了下来,始终语声平和,气息稳定,甚至连声音都没怎么沙哑。
他清晰而有力地进行着解说,恰到好处地补完了观看者的疑惑,让他们一次又一次地接受着冲击,也从中吸收了海量的知识。
从来没有一个组织,会这么无私地把自己的方案拿出来,帐目分明,细节清晰。
一条条帐目有力地驳斥了之前文昌明在电视里的暗示,尤其显出他心思阴暗,思想无耻。整个承恩公府的改建,每一笔已经支出的款项、每一笔将要支出的预算,全部都清清楚楚,有来有往,一点可以质疑的地方也没有。
天工社团在中间拿的,正儿八经就是学徒工资,价格不能更公道了。
同时,通过这些帐目,外行人也能了解,古建筑修复是什么样的,大概需要些什么方面的支出。相比之下,文昌明之前报的价,就太斩钉截铁又含糊不清了。
…………
到这个时候,事情就闹得有点大了。
此时,远在山西,汪煤球正在听漂亮的女秘书讲解天工社团的视频。
汪煤球从小就被取了这样一个名字,之后他在煤炭生意上如有神助,从一文不名白手起家,变成了现在这样一个数得着的大煤矿主。
他觉得老天爷给他这名字,注定他这一辈子就要做这个生意,所以后来他有钱有地位了,很多人劝他改个好听点儿的名字,汪老板就是坚持不改。
汪煤球向来以晋商之后自居,有钱发家之后,买了一个明代就很出名的晋商的老宅当家宅。
老宅子年久失修需要修复,汪煤球托人请了一个很出名的修复师,还是个四段,来主持施工。
近年来汪煤球的生意越做越大,他有点嫌现在这座宅子小了,看中了另一座更大、更有名气的。
那座宅子也比较破旧,好宅子又需要好修复师来修,汪煤球最近不时在关注这方面的事情,一眼就看见了网上轰轰烈烈的讨论——汪煤球老板可是很与时俱进的。
恰好最近为了买宅子的事,汪煤球专门聘请了一个女秘书。这个女秘书姓岑,名叫岑小珍,长得漂亮,肚子里也是有真材实料的。
她出身于一个文物修复的门派,不过没有学到入段,就退出了门派转做他行。后来,她做的一直都是古宅古董买卖中介方面的事情,以往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不断巩固,又从其他方面学到了一些新东西,在山西一带的业内倒小有名气了。
汪煤球是花了大价钱把她请过来的,正好看见网上的视频,就让她给自己讲一讲,也算是一次实战测试。
岑小珍的确有点本事,她在文物修复方面钻研得不算很深,但是了解的范围却非常广。尤其她是社会上打混的,对行业内买卖交易的一些内幕流程非常清楚,对古建筑修复的惯常流程也有些了解。
她很清楚老板想知道的是什么,这时,她就着视频上的内容给他讲解,提炼出一些关键的、梗概的内容,竟然让汪老板这个门外汉听得津津有味,一点也不觉得难懂。
后面,视频的内容涉及到了工程预算以及当前已经支出的各方面费用。
一听到钱的事情,汪煤球马上振奋起来,对岑小珍说:“慢点慢点,这里讲得细一点!”
岑小珍却皱起了眉头,先把这段视频看了一遍,说:“这个博主这样做,很坏规矩啊。”
汪煤球最想知道的就是这个,他也皱起了眉,问道:“怎么就坏规矩了?这才是老子想知道的东西!”
对自己的老板,岑小珍也不隐瞒,她道:“钱这个东西,业内的规矩是,私下里说,互相之间不交流。每个修复师有每个修复师的习惯,你不赚钱,也不能拦着别人赚钱。”
汪煤球的眼睛马上就瞪起来了:“这是什么狗屁规矩?给老子修房子,还在老子身上赚钱,你还有理了?”
岑小珍也不生气,声音平缓地道:“修复师也是要吃饭的,你不让他赚钱,让他喝西北风去?”
汪煤球眯着眼睛不上当:“少跟老子说这些废话,你刚才明明就不是这个意思。你是说,就算他骗老子的钱,也没人会出来说话!”
岑小珍笑了笑,说:“骗钱什么的太绝对了,我们先不说……打个比方说,老板你有两座煤矿,甲矿出产的煤块大,杂质少,单价是不是就应该比乙矿的贵?”
“那当然了。”汪煤球点头。
“同样的道理,甲修复师的手艺比乙修复师的高,那酬金是不是应该更高点?”
汪煤球顿了顿,勉强点头:“是这个道理。”过了一会儿,他琢磨着又觉得有些不对,道,“但是煤好煤坏,一眼就能看出来。手艺高低,那是怎么算的?段位高的,就手艺好?”
岑小珍说:“这是一个方面,一般来说,高段修复师的收费的确是比低段贵得多。另外也要看修复手法。每家的修复手法都不一样,有的耗材多,有的耗材少,这也都是不一定的。”
她点点视频上显示的预算表格,道,“像这个什么天工社团这样,他们用这种方式修了,就不兴别人用另一种方式修?别人要是用钱比他们多,那算不算骗钱?别人要是想了省钱的法子,花钱比他们少,算不算他们骗钱?”
“嗯……”汪老板能把生意做这么大,当然不是蠢货。他虽然是外行,但没被岑小珍的话唬住,摇头道,“你这意思还是,我们请人的,没有发言权,只有他们修复师有。他们说该怎么修就怎么修,说该收多少钱就收多少钱。就算我被骗了……”他伸出手,阻止岑小珍的辩解,“也只能自己认栽。因为他们完全可以说,这就是他们的修复方法,就是要花这么多钱。”
岑小珍听他说完,吐了口气道:“没错,老实说,以前就是这样的。但现在天工社团这视频一出来,那就不一样了……”
汪煤球缓缓点头:“你说得对。他们这一公开,这就是个标准了。以后人家……包括我再请人,都会参照这个模板来。”他嗤笑一声道,“想再骗老子的钱,可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喽!”
他的手指在桌子上敲了敲,道,“你刚才说得挺对,这样一搞,他们坏了规矩——狗屎规矩,得罪的人可就多了哟!”
岑小珍望向被暂停了的视频,想着另一件事。
由于自己的本行工作,她比汪老板更早关注这件事情。
天工社团的主事者很明显是个老手,处处谋定而后动。她现在想到的事情,他会没有想到吗?
既然想到了,那他为什么还要这么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谢痴狂的原、叶曦大帅比、焦窗夜雨的捧场,感谢fatfox911、书中半日闲、北天冥河、fou4v、yetalpha的天天支持!!
0354 不是他们
汪煤球在看事情方面还是很精准的。事实上,现在文物协会里正吵成了一锅粥。
文物协会位于帝都南边,一座巨大的古建筑里。
文物修复师一切相关考段、收徒、联系生意活计、古董拍卖等事情都要在这里完成,可以说这一个文物协会,汇集了华夏所有关于文物相关的事情。
平时这里就很热闹,就没有清冷下来的时候,而到了每年二月初二龙抬头,无数华夏的文物修复师都会聚集到这里来,到那时,才是文物协会真正繁华的时候。
现在,协会相对冷清,但不少人都在关注同样一件事情,正是天工社团发表在微博上的那段视频。
偏南的一座宫殿式建筑里,一个年轻的修复师正紧张地在电脑上操作,身后站着四个人,抱着手臂看着他面前的电脑,表情都非常严肃。
电脑上正在播放一个视频,四个老修复师同时凝视着屏幕,不言不语。
年轻修复师的手放在鼠标上,背挺得直直的,随时准备听候吩咐。
“停下。”突然间,安静的房间里响起一个声音,惊得年轻修复师手一弹,手指下意识地双击了一下。
视频单击即可停止,他这一双击,视频停了一会儿,又开始播放了起来。
“对,对不起。”年轻修复师又操作了一次,终于顺利把视频暂停了。
白泽恩的声音戛然而止,画面正好停在一份表格上。那是一部分的工程预算表,列举的是在修旧如旧的前提下,一些特殊石材预估的总量与所需的费用。
四位老修复师盯着这表格看了很长时间,一直沉默着没有说话。空旷的大殿本来就跟文物协会正式地点离得有点距离,这时越发显得安静。天光从门外照进来,竟然显得有些阴森森的。
年轻修复师仍然紧张着,他下意识地咽了下口水,发出“咕咚”一声轻响。
这个微声似乎惊醒了几个老修复师,其中两人突然同时开口道:“这个……”“我觉得……”
两人才开了口,又同时停下,相互谦让道:“伍兄……许兄……请说。”
两人又再次停下,姓伍的高个子修复师清了清嗓子,说:“我先来吧。”
话虽这样说,他又注视着那表格看好一会儿,才道,“我刚才自己琢磨了一会儿,这个量,跟我估出来的差不多。”
姓许的高胖修复师跟着接上:“这个价格,也算公道,虽然没有留出余量……”他在“余量”两个字上停顿了一下,接下去道,“但很合理。”
第三个修复师点了点头,道:“是,全盘看起来,这份预算给的就是个‘公道’二字!照着这个价格定价,不会让咱们穷到吃不起饭,也不会富到头顶都冒油!”
第四个修复师是个秃子,头顶油得发亮,他冷冷看了前面那人一眼,问道:“老何,你什么意思?”
姓何的修复师轻轻哼了一声,道:“只是打个比方而已,不要多想。”
姓许的修复师不理他们俩的恩怨,盘算了一下,点头同意:“没错,的确非常公道。”
四个人同时交换了一个眼神,何修复师问道:“那么你们觉得,他们这是什么意思?”
秃修复师嗤笑一声,道:“还有什么意思?他们这就是明晃晃地把话说到你面前来了!”
他重重一敲面前的桌子,道,“这是要给咱们定规矩呢!给咱们这个文物修复界,定个大规矩!”
他忿忿地来回走了几步,又停了下来,大声说,“做事流程要定,价格也要定,哼,好大的野心!一个小小的学生社团,就有胆子给全天下的修复师定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