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工-第1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的确是想清楚了,这时对苏进说得非常坦然,连自己的心情也合盘托出。

    苏进望着前方灯火通明的电视台大楼,沉默了一会儿,突然问道:“你会接受失败,退出活动,是因为……”他转头看石永才,目光在黑夜里显得无比深邃,“是因为,你也觉得是自己做错了吧?”

    石永才也沉默了片刻,突然呸了苏进一声:“你小子,我正在跟你说我好痛苦难过,你就不能安慰我一下吗?非得挖我疮疤?”

    他会这样说,就表示当时的心情已经过去了。苏进笑了起来,道:“有时候疮疤放在那里不管,是会流脓的。把它挖出来,把毒排出去,才会恢复。所以,石老师,你应该知道,你的毒在哪里了吧?”

    石永才“啪”的打燃了打火机,又给自己点了一根烟。他深深吸了一口,灰色的烟雾像游龙一样,从他口鼻之中吐了出去。

    他说:“是的,我知道了。我的毒,就是因为我是个文物修复师。这条路,我从一开始就走错了!”

    苏进静静地听着他说话,石永才继续道,“你刚才在课堂那边说得很对。文物修复师最重要的,是藏起自己。自己的审美、自己的喜好、自己的创作风格……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不是自己,而是别人,是当初创作这件文物的先辈!文物修复师要做的,是把它们传承下来,延续下去。而我……”

    他苦笑一声,道,“我的自我意识太强了。我总觉得它可以变得更好,工艺可以更精湛,艺术价值可以更高。每次修复,我都挣扎在两种不同的想法里,特别纠结。这次的事也是……”

    当时热血上头,石永才跟那个七段修复师强辩了好久,事后想起来,他才发现的确是自己错了。

    不过听完石永才的讲述,苏进紧锁的眉头略松了一点。

    事情很简单,当时他们这群修复师位于古墓里,需要先把那些石像进行一番处理,保护起来。

    由于时间紧急,他们必须先判断——哪部分比较重要,需要重点保护;哪部分其次,只需要稍微处理一下就行了。这个判断工作其实是由七段大师来完成的,他做得也很认真。

    结果他走到石永才面前,将要进行指点时,却发现石永才擅自动手,已经搞定了一部分的工作。

    而他的进行的处理跟七段大师的完全不同,他保护的是那些他认为更好看、更具艺术价值的部分,严重违背了七段大师的想法。

    七段大师愤怒极了,当场指责石永才做得不对。石永才却很有自信地跟他争辩,两人的理念有着根本性的差别,越吵越是出火,最后一发不可收拾。

    不过,当时七段大师到得还比较早,石永才做的还不算多。而且,他只是强调错了重点,没有破坏另一部分,七段大师只需要在他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就行了。

    听说没有对文物造成破坏,苏进立刻轻松多了。

    当时石永才坚信自己是正确的——要把文物修得“好看”,“恢复它原本应有的美丽”,让它“更具艺术价值”,这也是石家的普遍观念,大家都是这么被教育的。

    他有因石家而来的一整套理论,说起来头头是道。这种传承百年的理论吵起架来非常有力,那个七段大师有点辞拙,被他气得直跳脚,但仍然结结巴巴地表示,这样不对,真正的文物修复应该是什么样的!

    那时候,旁边的修复师拉偏架,固然跟石永才的背景有关,其实也不乏他听上云的确有道理的原因。

    但听上去有道理,始终只是听上去而已。

    后来石永才自己冷静下来,回想自己之前说的话,又对比七段大师的几句话,突然冒出了一身冷汗。

    他跟苏进打过交道——虽然时间不长,但苏进跟他讨论时,还是会表示一些自己对文物修复的看法的。苏进经过那次有关敦煌壁画的争执,很清楚石家那边是个什么样的想法,有时候就会在这方面多说两句。

    现在,石永才把七段大师的话跟苏进的相映证,发现有些东西,的确比自己这边的更有力量!

    那天他回去临时宿舍,一宿没睡,抽了一烟灰缸的烟头,就在思考这件事情。他越想,越是冷汗直冒。

    他是文物家族出身的,很清楚文物的意义与价值。有时候,修坏了就是修坏了,尤其是像这次这样,只要一个疏忽,那些重要的信息就有可能被风化,再也找不回来……

    那样,他就是犯大错了!

    正是因为这样想了,文保组那边找过来的时候,他才会立刻答应退让,决定退出。

    他一路风尘仆仆直赶回来,中间接到石家打来的电话,让他赶紧去见苏进——他胡乱敷衍了两句,心里还想:用得着你们多说吗?我本来就是要回去见他的!

    所以他回到帝都,连脸都没洗一把,听说了苏进在那间阶梯教室进行新生考核,就直接赶了过来。结果刚到门口,就听见了苏进的话。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如同拨开了他心底的迷雾。

    他发现,他的确是错的。同时,他又仿佛看见了,另一条道路在他面前出现,向着远方延伸而去……

    苏进听完了他的倾诉,松了口气,接着道:“你的确做错了。如果你愿意,你应该打个电话给那位七段老师,向他道歉。另外……”

    他转过头,注视着石永才,斩钉截铁地道,“你说得对,你不应该当文物修复师。你应该当个独立的雕刻家、艺术家……你应该进行的,是独立创作!”

0313 方向

    其实这个想法,从苏进第一次见到石永才的时候就感受到了。

    那时候他在干什么?

    他在雕刻石像,一座接一座,满地都是雕到一半就放弃的半成品。

    当时他的目标是什么?

    他想要雕出比石谦大师更出色的作品!

    后来知道他是文物修复师时,苏进心里还有点疑惑。在这个世界,文物修复师也可以以创作为目标了吗?

    不过在他以前的世界,文物修复师业余下来写写字、画画画,也是很常见的事。只要搞清楚工作和业余,不要过多影响就行了。

    之后石永才成为天工社团的指导老师,两边打的交道多了一点,苏进留心他的言谈,发现他的确有那方面的倾向。正因为如此,苏进才会不时多说两句,试图对他造成一些影响。

    那时候他还在犹豫,要不要直言对石永才把话说清楚。但他心里明白,他的力量还不够,要改变一个人从小根深蒂固的做法,是很难的……

    不过据他了解,石永才至今的修复任务还没出过什么大问题,他总算暂时放心了一点。

    石永才这种人,天生是有本事、有灵感的。从他之前雕废的那些石像就可以看出来。

    它们少了点灵性,少了点对事物、对人物真正的认知。但那只是石永才钻牛角尖的结果。他不是没有想法、没有潜力的。只要捅破这张纸,他就能更进一步,成为一个出色的雕刻大师。

    而那,才是他真正应该走的道路!

    听见苏进的话,石永才沉默了一会儿,从石栏上站起来,按熄烟头,然后拿出怀里的一本小册子,翻开看了看。

    苏进虽然没有拿到过,但对这样的小册子并不陌生。那是修复师的段位资格证,拿着它,修复师走到哪里都能享受到特殊待遇。

    石永才看了一会,突然扬起手,把它远远地扔了出去。接着,他像是浑身轻松了一截一样,对苏进道:“你说得对,我也应该重新开始我的路了!”

    苏进看着他,默默地指了指资格证飞出去的方向,道:“随地乱扔垃圾,你应该去把它拣回来。”

    石永才声音一滞,瞪了苏进半天,骂道:“妈的!”

    …………

    石永才终于还是去把段位证拣了回去。他一时冲动耍帅,但当然不可能把它扔在外面。

    先不说苏进说的垃圾不垃圾什么的,这样能证明身份的证书要是被别人拣去了,那可真不是一般麻烦的事情。

    石永才拣回证书之后,又找苏进把谢幼灵的剪纸作品拿过去看了很久。他说,一看到它,他就打从心底油然而生一股创作的冲动。也正是这种强烈的冲动,让他无比清晰地意识到了自己的愿望,让他从此下定了决心。

    接下来,他向苏进道歉,他准备从头开始,所以没办法再继续担任天工社团的指导老师了。像以前那样挂个名当然没问题,但恐怕没有办法再对学生进行指导的什么的。

    当然,其实天工社团也不需要他就是了……

    苏进看着他的背影远去,心有所决之后,他看上去再没有了以前那种吊儿郎当的颓废感。他的背挺得直直的,一步一步走得非常稳定。

    苏进凝视前方,笑了起来。

    真好啊,大家都有想要做的事情,都有决心向着自己认定的方向前进!

    第二天,天工社团增员后的第一次正式社团活动。

    时间还没到,帽儿胡同承恩公府门口就堆满了人。来来往往的居民们都很好奇,忍不住就要往这边多看几眼。

    他们知道婉居皇后的故居正在进行改建,也习惯了工人们进进出出,但今天出现的这些……看上去都是些年轻娃娃啊?这么早就出来做工,是不是家里不太好啊?

    居民们很快就在里面发现了熟面孔,立刻抓着徐英他们几个打听了起来。一听说是他们学校的学生,加入了他们社团,到这里来是为了学习的,居民们马上就更热情了。

    京师大学这个名头,在普通人眼里是有光环的,再加上徐英他们之前修理破烂的对象,可不止是南锣鼓巷主街,范围早就延伸到了八条支巷。居民们非常欢迎这些天工社团的新成员,很快送来了热茶和小点心,说他们这么早来,肯定有没吃早饭的,先吃点东西,垫垫肚子。

    新来的学生们什么时候见过这种阵仗,一时间受宠若惊,完全不知道自己该不该接。结果转头一看,发现徐英他们一副早就习惯了的样子,跟居民们热情地打着招呼,张大爷李大婶什么的,对送过来的热茶早点也没拒绝。

    学生们想起居民们大张锣鼓去京师大学送锦旗的行为,再对比文修专业在学校里的怨声载道,心里突然有了很深的感慨。活动还没开始,他们就隐隐觉得,自己加入天工社团,真是一个正确的、值得骄傲的选择!

    七点五十,苏进也到了。跟他一起来的还有骆恒,新增加的34个学生的工作吊牌已经全部做好了,一一发给了他们。给他们的工作吊牌跟天工社团原成员的不一样,是明黄色的临时通行证。骆恒介绍道,这样的临时通行证需要一个月,才会转成正式版。

    他没有解释为什么,苏进也没有多说,学生们心里隐约有些明白,默默地接过来,佩戴上了。

    蒋志新和田鸿他们得到的也一样是临时版本的工作证。姓廖的学生还有点紧张,多看了蒋志新一眼。他们俩跟别人不一样,他们是“叛门”退出的,相当于背水一战、孤注一掷。如果天工社团这边不能正式接纳,他们真会有些无路可走的感觉。

    现在苏进给他们的待遇给跟其他学生的一模一样,廖姓学生心里还真有些悬吊吊的……他忍不住凑到蒋志新旁边,小声问道:“蒋师兄……”

    “怎么?”

    “我们也是……临时通行证吗?”

    “怎么,有什么不对吗?”

    “这个……我们刚才叛门……”

    “叛门了,我们也还是京师大学的学生。”蒋志新目视前方,表情非常平静。自从下定决心离开石家之后,他像是想通了什么一样,整个人都变了个模样。他道,“同样是京师大学的学生,大家拿到同样的待遇,有什么不对吗?”

    这时,学生们已经开始依序进入国公府,蒋志新上前一步,跟在了队伍后面。廖姓学生若有所思地跟在他们后面。

    由于是学校社团的活动,今天大家出来的时候,都不约而同地戴上了京师大学的校徽。

    京师大学校徽的形状有点像一对由线条组成的翅膀,向内合起,状似温柔地把什么东西庇护在内。

    姓廖的学生突然肩膀一松,轻松地笑了起来。

    是啊,有什么可担心的呢?现在他们首先是一个大学生,是京师大学的学生。

    现在的他们,是独立自主的一个人,并不需要依附什么家族,什么职业。他们完全可以自由地选择想要的,同样的,也要被别人选择。

    想要进入天工社团,学到更多的东西?很简单,跟别人一样,付出努力就行了!

    他们可是从天工社团的对家退出来的,凭着这个就要想特殊待遇?脸也太大了吧?

    廖姓学生也许并没有把这些事情全部都想个清楚明白,但至少也有一些明悟在他心里流动着了。

    他肩膀一挺,打起精神,跟在大家背后走了进去。

    结果,当他们走到正式的施工场地,看见早已开始、热火朝天的场面时,所有学生都张大了嘴巴,惊得说不出话来。

    这真的是一个古建筑修复的现场?他们不是来到了什么科幻拍摄的基地吧?!

    …………

    苏进给平天机械的设计师以及京师大学计算机社团的学生们打开了一扇大门,让他们体会到了文物修复与现代科技可能有的丰富应用,接下来,就轮到他们大展身手了。

    这个世界的科技水平,比苏进上个世界更加发达一点。

    其中一个关键点就是,有些科学技术,在苏进的上个世界里,可能还只存在于实验室或者军用范畴里,在这个世界却已经民用化了,平天机械设计部这样的专业实验室,以及京大计算机社团这样的高端民间机构,都可以使用。

    设计师和学生们彻底放飞之后,虚拟修复的含义被进一步放大,实用到了承恩公府的修复现场。

    于是,现在的施工现场,看上去很有些科幻电影的感觉。

    虚拟图景已经提前被设计好,以同比例放大,笼罩在建筑物表面,与之重叠。

    实景上面套了一层虚影,缺损、待修复的部分全部被标了出来,用不同颜色的光芒加以区分,清晰极了。

    学生们纷纷抬头张望,张大着嘴,完全说不出话来。蒋志新和田鸿他们上礼拜虽然来参观过,但这情景也是第一次见,同样惊得呆了。

    天工社团的原成员看看他们,又对视一眼,得意地笑了起来。徐英上前一步,亲热地搂住蒋志新的肩膀,问道:“怎么样,牛逼吧?”

    蒋志新也忘记挣脱他了,下意识地点着头道:“太了不起了……”

    苏进走上前来,微微一笑,道:“好,就按昨天晚上的分组,开始工作吧。”

    ________________

    感谢叶曦大帅比的捧场,感谢fatfox911、书中半日闲、北天冥河、yetalpha的天天支持!!

0314 佳信连连

    接下来一段时间,佳信连连。

    合同已经签订,平天化工厂顺利开始投产,而在此这前,销售人员早就开始工作了。

    谈修之毕竟是有关系的人,“谈四爷”在古玩界也是排得上号的。大批订单通过文安组和文物协会发了下去。

    是的,就算是文物协会那些固守传统的老古董们,也不是很排斥这样新出现的化工试剂。各门派各家族本来就有自己的秘传,大家不想拿到别人的好东西吗?当然不可能。以前,只是没人会拿出来,没这个机会而已。

    现在,有人大批量生产效果优秀的试剂,就算价格贵点又怎么样?能用就可以用嘛!

    一时间,订单如云,大量现金流流进了平天化工厂,又按照合同约定的比例,进入了苏进指定的帐号。

    同时,又有一个好消息传了过来。

    他在天湖小区的那幢房子,由徐方巧监理装修的,已经完工,要请他去验收了。

    苏进过去看了一遍,非常满意。

    徐方巧一丝不苟地按照苏进指定的条件,跟装修公司沟通。有些条件比较严格,装修公司也觉得很难办的,她仍然抓紧得很紧,必须要按条件完成不可。

    徐方巧说,她联系的两家装修公司,还是庆轩更合适。他们的成立时间比较短,但内部管理严格规范,各种装修材料管控得非常谨慎,绝对没有偷工减料、敷衍了事的情况。

    最关键的是,他们公司虽新,师傅经验却非常老道,有些地方不太容易达到要求的,还是他带着学徒一点点想办法,用尽各种技巧完成。

    最后,苏进站在天湖小区的房间里,看见周围环境,利用空气检测仪和精度非常高的温度计等仪器,一项一项地检查过去,终于点头道:“不错,完成得很好。按照这个标准,已经够得上一些常规门类的文物的储藏条件了。”

    徐方巧看着他,眼睛闪闪,问道:“那特殊门类的呢?苏老师这边也可以定出储藏条件来吗?”

    苏进笑着看她一眼,问道:“怎么,还想把业务拓展得更大!”

    装修是个辛苦活儿,类似这样的专业装修,比普通家庭或者商业装修复杂多了。徐方巧这段时间一直在施工现场耗着,早就不复初见时的亮丽光鲜。

    她现在也就头发梳得还算整齐了。除此以外,她的皮肤粗糙了不少,眼睛上挂着两个大大的黑眼圈,两只手上也有些伤痕,那是经常接触化学材料出现的腐蚀伤。不过,她的精神仍然一如即往,甚至比以前更振奋了一些。她的一双眼睛燃烧着火星一样,灼灼生辉,充满了自信的光彩。

    她拂了拂头发,笑着点头说:“是啊,一个综合性的博物馆,当然最好能妥善地处理保护各种门类的文物。苏老师,不瞒您说,我们这边也仔细研究过了,您的指点非常精到,的确就是相应文物最佳的条件。”说到这里,她略有些探究地看着苏进。

    她就算以前外行一点,经过这段时间的全神工作,对文物储藏与保护的相关知识也了解了不少。

    这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科目,传统修复界有一些零零碎碎的要求,但一则零散,二则很不规范。甚至同一种文物,可能会有多种储藏条件出现,很难分出高下。

    而苏进给出的这份储藏条件,虽然简要,却极为全面而科学。

    什么类型的文物,最佳储藏环境是什么样的。当周围的大环境发生变化时,应该有什么样相应的变化……

    一份薄薄的资料,蕴含的内容却是普通修复师用尽一生也得不到的。

    徐方巧越是研究越是发现,苏进最初给她的,是一份多么珍贵、价值多高的资料!

    她当初向苏进要求,想要借用这份资料的内容,可以给出相应的报酬。后来她才发现,她那句话有多轻率。

    这份文件,以及它衍生的项目,已经远远超过了“装修”的范畴,绝不是她一个人就能做决定的事情!

    她心里已经打定了主意,一等谈修之回来,立刻跟他当面谈。苏进这个人,他们一定要留住,还要加大合作力度。文物保护,文物修复,中间涉及到的领域何其之多,有了苏进,徐方巧相信,绝对可以事半功倍。

    有意思的是,他这么年轻一个人,究竟是从哪里得来的这么广博的知识的呢?

    徐方巧盯着他看了一会儿,转头看向装整一新的300平方房间,问道:“你打算什么时候把东西搬过来,需要我找人帮忙吗?”

    之前也是她帮忙把一些待修复的文物搬去九鼎古玩行上面的工作室的,苏进等人在那边做了什么,她就算没有详细了解,也知道个大概。

    苏进没有拒绝,爽快地说:“行,那边的保护环境的确有限,还是请徐姐出手帮下忙吧。”

    徐方巧心里有点无语。九鼎那家工作室,已经是谈修之名下的一流工作室了,条件之完善,远超其他。这样的地方,在苏进嘴里也只是“条件有限”?

    不过,当她抬起眼睛,看向眼前这个由民居装修而来的专业保护室,只能承认,单是跟这个比起来,九鼎工作室都差得太远了。

    而这个,只是一个实验性质的、暂时一用的地方而已!

    徐方巧深吸口气,她明白自己应该做什么样的工作选择了。

    文物保护、文物修复、文物展示……就像她之前想的那样,这一块的工作,还是潜力无穷呢!

    …………

    徐方巧离开之后,苏进给张万生打了个电话,把老头子直接叫过来了。

    老头子正忙于工作,电话里抱怨连天,但还是带着徒弟一起来了。

    刚一进屋,苏进迎面就道:“张前辈,以后我们的工作暂时搬到这里来吧。”

    张万生的眉毛马上就皱起了来了,怀疑地问道:“民居?”

    苏进爽快地说:“是啊,民居。这不是没钱吗?只能先租个房子顶一下。”

    张万生的眉头皱得更紧,转身道:“一鸣,我记得我在帝都有几个房子?哪里比较合适……”

    苏进含笑打断了他:“张前辈,您还是先看看吧。”

    张万生狐疑地走进了客厅,才一抬头,就轻咦了一声,接着脚步一错,窜到了墙边,伸手摸了上去。

    他摸了好几下,又敲了敲听响声,疑惑地问道:“这是什么材料?隔热效果好像很好啊?”

    不愧是顶尖修复师,张万生一眼就看出了这材料的好处。苏进摊了摊手,道:“我也不清楚,我只是提出了需求,然后找专业的装修公司来完成的而已。”

    “需求……”张万生把这两个字放在嘴巴里咀嚼了一下,不再说话了。他背着手,在几间屋子里转了好几圈,时而走动,时而停下来敲敲打打,有时候还舔舔手指,迎在空气里感受干湿度。

    过了好久,他转过身,看了苏进老半天,又对着单一鸣点点头,道:“行,搬过来吧。”

    苏进笑了,张万生也不理他,又背着手,屋里屋外地转了起来。

    …………

    一切都在顺利地向前推进。

    谈修之这边,苏进一共有三个合作项目。

    如今,化工厂已经走上了正轨;装修暂时完成,徐方巧跟庆轩装修公司合作愉快,决定选择他们,收购事宜正在洽谈中,进一步的工作要在收购之后进行。

    平天机械的设计师们简直像是长在了承恩公府一样,每天上班直奔这里,下班了也逗留着迟迟不愿意离开。

    一个一线施工现场、一个富有头脑与创新精神的主导者、一个经验丰富实力超凡的施工队伍、一群锐意进取能力极强的学生团队、一个予取予求全力配合的改建组……可以说,所有的天时地利人和全部到位,平天机械设计师们的灵感仿佛井喷一样,疯狂地喷涌出来。其中相当一部分被废弃淘汰,但也有不少化为了现实,被实用到了现在的改建过程中。

    于是,一个不可思议的世界在这片小小的区域里展开,所有参与者都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原来,古建筑改建还可以像这个样子做!

    同时,这样的天时地利人和又让天工社团走上了一条坦途。

    考核过后,天工社团虽然新增加了34个人,但苏进并没有打算让他们马上参与工作。

    他把全部的40个人分成了五个小组,每组8个人,由天工社团初始的五个人带队。同时,组内同样设置了竞争机制,这一次,垫底的变成了两个人。

    也就是说,如果成绩不理想,这两个人将会远离文物,只能给别人打下手,连辅助修复的机会也没有。

    而小组里其余的五个人,都交给组长安排,共同修复同一件文物。文物修坏了,或者安排不得当组员有投诉,组长都要负起连带责任。

    在一开始,这并没有增加天工社团修复文物的效率——反而降低了。

    徐英等五个人没办法全心全意地进行修复,反而要把很多时间花在安排工作、组内协调上。

    但没一个人对此有所怨言。苏进一次次的反复强调,以及施工队老师傅们的现场演示,让他们早就明白了——大部分时候,文物修复都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工作,必须要进行团队合作。

    有一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团队,他们才能做到更多的事情!

0315 平安夜

    队长有意识,队员们愿意配合,新增的34个学生很快就全部融入了进来。

    最令苏进感觉到欣慰的是,在这个过程里,蒋志新等五个从文修专业转过来的学生,完全没有自恃身份,占强争先。他们跟其他普通新生们一样,认真地学习不知道的知识,积极配合各队队长。让他们做什么,他们就做什么,从来都没有怨言。

    这其中,蒋志新起到了很强的带头作用——蒋志新都已经是初段了,还这么听话服从,他们有什么好得瑟的?

    苏进再次刷新了对蒋志新的印象,甚至对他的师父也有点好奇。现在他略微知道了一些蒋志新在石家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也知道他另外有个感情很深的师父。

    能在石家这样的环境里,把蒋志新带成现在这个样子,这个做师父的,真的很不简单啊……

    除了蒋志新以外,田鸿也在其中起了很积极的作用。

    田鸿这个人,简直就是一个交际花。经过这么一段时间,苏进对他也有了全新的认识。

    从某个角度来说,他起初的感觉没有大错——这个年轻人,在某方面来说的确有些浮夸。

    但他的心里自有一条底线。

    当初他在国画系里,也是一等一的优等生,很受老师看好的。但他喜欢文物修复,他就能抛弃已经建立起来的地位,毅然转入文修专业进行学习。

    而后来,不管外人怎么瞧不起蒋志新,他自始至终都对这位学长抱着应有的尊重。

    他只是有他的想法,愿意照着他的想法去努力做一些事情而已。也许因为年轻,很多做法还不太成熟,但光是这条底线,就已经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事情了。

    发现这个人的真性情之后,苏进对他的印象倒是扭转了不少,偶尔会主动跟他交流,把一些事情交给他去做。

    田鸿一开始还有点受宠若惊的感觉——苏进对他的看法,他其实也隐隐约约感觉到了,后来不久,他就从容接受,主动配合起了苏进。

    不管怎么说,田鸿这样的人在团队里始终还是很重要的,尤其是现在人多了这么多的情况下。

    有了他,很多时候苏进都可以少费点心,于是整支团队都在统一的目标下,自然而然地高效运转了起来。

    团队的磨合大概用了半个月时间。

    半个月后,全新天工社团的能量终于爆发出来——

    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