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从寡妇到贵妇-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结果五盘饺子,被吃了四盘,苏文一张脸涨了通红,靠在墙上很是辛苦的摸了摸自己的肚子。

苏慧娘借机给两个孩子发了红包,每人二十个大子。苏文推诿的不收,被苏慧娘瞪了眼才收了起来。至于王七郎,人家早摆出副乖巧的样子,脆生脆气的说了声“谢谢慧姐姐,慧姐姐真好!”的话来,那白瓷娃娃的小模样让苏慧娘没忍住,喜的当场就摸了摸他的小脑袋瓜。

就这样,苏慧娘度过了她重生后的第一个新年,非常的温馨、快乐。她希望这样的日子,能够永远持续下去。

第20章 送豆芽儿

苏慧娘一向认为想要在一个地方能立得住,少不了要有自己的人际关系网,否则一旦有什么事连个帮衬的人都没有。她在名义上是个寡妇,不好跟村里的那些未嫁的小姑娘多来往,不过,却也无事。她的目标是三婶子和挂花嫂,因为有几次接触,她对两人的性格也比较了解,三婶子为人热心,就是比较喜欢唠叨,挂花嫂也不坏,是个挺实诚的人。

大年初三,正是亲朋故友相互串门的时候,苏慧娘就带着林氏,母女两个先去了三婶子那。农村人大都好客,再说苏慧娘也不是空手去的,她带来了一大盆自家发的黄豆芽。三婶子见了,当场就惊奇的连连直叹说自己从小到大可没见过这种东西。苏慧娘豪不藏拙的讲解了一边豆芽的生法她并不怕被什么人学去,因为王家凹这边并不产黄豆,就这些还是她在镇上买的小半袋才有的呢。

农村冬季的饭桌上多是酸菜、土豆、雪里红之类的,极难看见个新鲜的,可这黄豆芽,芽儿嫩嫩,晶莹剔透的,看着就招人喜欢,而且做法也简单,三婶子极高兴的笑纳了,决定今天晚上就给自己的老头子抄上一碟。从她那里出来后,苏慧娘和林氏又去了挂花嫂那,也送上了满满一盆地黄豆芽。桂花嫂自然也是极高兴的,苏慧娘和着她唠了一会儿嗑,她是个心思灵巧的,说出的那些话真真是顺耳,一场嗑唠下来就被桂花嫂引为知己,大有相遇恨晚的感觉。临走的时候,苏慧娘又给桂花嫂的女儿小满一个红包,足有五个大子,不用说,桂花嫂自是更满意了。

当然,从两个地方出来后,苏慧娘也得到了些有用的信息。譬如说,那王二郎似乎要暂时留在家里,直到三月份的县试才会回镇上。此时正是大瑞初建,百废待兴的时候,科举制度并不像六十年后那样划分精确只分三场,县试、府试和会试,分别对应着童生、秀才和举人。特别是会试每年都要在京城举办,若是榜上得名便可入朝为官。

苏慧娘听了便想着,那王二郎若是一心复习功课,可能就不会来再来找自己麻烦,至于皮氏她们却不用担心,她们巴不得王七郎永远不回去呢!果真如此,接下来的日子里王家那边毫无动静,苏慧娘偶尔出门的时候会看见田氏等人的身影,她下了决心,等天气再暖和些时,说什么也要先砌道围墙出来,省的再看见她们的嘴脸。

时间就这样一点点的走过,待过了正月十五,这个年便算是过完了。如此,苏慧娘便把心思一心一意地铺到陈家的那件嫁衣上,既然已经下了保票,她自当竭尽全力的来缝制。她做的嫁衣样式是跟现在流行的样式有很大的不同,原先鞑子统治天下的时候,汉人广受迫害,文化传统也出现了断层,这从婚礼仪式上便能看出,两对新人结婚时,女方只穿件连身红袍就可,样式简单到丑陋。因为大瑞建立的时间不长,所以大多数人家的新娘子还是这么穿,可是很显然,陈家是不满意这种“简单”的,所以苏慧娘就对整件嫁衣做了大幅度的修改,她参考了几十年后的嫁衣样式,采用了“三件套”的做法,最里面的是件裹身掐腰百褶红裙,外套一件广袖垂地流仙罩,肩膀处是彩霞映日披,至于上面绣的各种喜纹繁花更是不一而足,这是件极废心神的活计,得慢慢来才是,就这样,苏慧娘每天上午的时候做家务,下午的时候做嫁衣,日子过得紧凑,却也别有一番踏实。

拜苏慧娘“豆芽外交”政策的成功,三婶子和桂花嫂都开始频频与她们家来往,其中三婶子的年龄和林氏差不多,再加上她们一个爱说一个爱听,没多长日子就结出了交情。林氏也不再总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守在家中了,在这个对她来说其实很陌生的村子里,能有个说的上话的朋友,林氏的脸色也多出了抹欢快的笑容。而苏慧娘自己也与桂花嫂交情日好,到现在对方连只有一个女儿,迫切希望生个儿子的事儿都跟苏慧娘透漏了。

苏慧娘也曾经问过她关于王七郎的事情,出乎她的意料,王七郎不是皮氏亲生子的事似乎王家凹里所有人都知道,只是关于他父母的到底是谁,又为什么把孩子给了王家养的原因,就不为众人所知了。

日子平静、踏实、又琐碎。却也有些好事在发生,譬如说苏文的身体,自从搬到苏慧娘这里以后,苏文告别了吃糠咽菜,有上顿没下顿的日子,每天能够吃的又饱又好,苏慧娘又给他开了补药,而且每天煎药的水,都被她偷偷换成空间里的冷泉水。这般将养下来,苏文的身体果然大有起色,一张脸不再那样苍白,晚上也基本上不咳了,苏慧娘规定他每天要在地上走几圈,渐渐地苏文的精神头越来越足,喜的林氏阿弥陀佛的简直不知如何是好。而与之相比,王七郎的变化也是极大的,苏慧娘现在不让他往外面跑,每天都督促他读书、写字。这孩子也真是个聪明的,凡是交过的生字几遍就能记住,两个月下来,一本《童蒙》竟全都能识得。只是还不太会写字,每每这个时候,和他一起温习功课的苏文就会脸现得色,气地他小脸铁青,暗地里往死地练习。

春寒陡峭,冰雪消融,转眼间便到了三月。这一日,王家人声鼎沸,从早到晚欢天喜地的热闹个没完,隔着个老远就能听见那吵嚷之声,却是皮氏为自己二儿子搞的什么“送别宴”。苏慧娘听了这三字都不由自主的笑了出来,心想:这还没考上呢,就这么大张旗鼓,这要是考上了,皮氏还不得把天捅个窟窿啊。似乎也听到了这热闹的声响,苏文的脸上闪现出抹黯然来,苏慧娘心中一动,却也知道为何。苏文今年一十三岁,然,却已是取得了童生的资格,以他这个年龄来说是极不容易的,君不见那王二郎如今都二十四五了,也才堪堪是个童生。只是由于苏父故去,家境败落,自己身体又不好,所以苏文的学业被滞留了下来不能进益。

苏慧娘便笑着予话到,待到穿暖花开时也让他去镇上的学馆读书,条件是,他的身体必须完全康复。苏文听了当即大喜过望,想着姐姐每日含辛茹苦的养活家人,而今又要供自己读书,对苏慧娘更是感激莫名,姐弟之情更近一步。这让旁边的王七郎看的吃味不已,不过一想到,若是苏文去镇上读书了,慧姐姐就是他一个人的了,这样一想王七郎的心情蓦然好转,连着对苏文也有了些好颜色。

老话说的好,越能嘚瑟的人往往死的越快,这句话用在王二郎身上,就成了越想考中秀才的人,就越是考不中。毫无意外的,王二郎再一次落榜了!相比于风光奔赴考场的光景,王二郎回来时的样子可是灰突突地惹人发笑。听说,皮氏为此还病了一场……以上这些消息都是桂花嫂独家爆料的,苏慧娘表示,自己听的很开心,当天晚上就炒了四个小菜,美滋滋地喝了一壶茶水。

天气回暖了,苏慧娘便动了养些小鸡的念头,别小看了这营生,若是家里能有二十只下蛋的母鸡,别的不说,这一年的油盐酱醋钱便有了着落。说干就干,她先整理出一排鸡架子出来,又向三婶子抱了一窝鸡崽子回来,一共二十二只,毛茸茸,黄嫩嫩的靠在一起,那样子别提有多可爱了。

对于养鸡苏慧娘并不太会,可是林氏会啊!现在苏文的身体渐好,已经不用她太操心,这便开始有时间了起来,每天尽心尽力的照看着这些小鸡,而苏慧娘喂给小鸡的饲料,时不时的也参杂着空间出产的蔬菜叶,小鸡们吃了后反响非常好,个个精神十足,二十二只竟全部成活了下来,开始渐渐长大。

时间就这样渐渐地走过,在天气一日比一日暖和时,陈家的那件嫁衣也终于完工了。苏慧娘挑了个日子,亲自去了趟陈府。站在门口接她的还是那位妈妈,见了苏慧娘她一双眼睛里闪过抹惊奇。似乎在奇怪几个月前穷酸丑陋的少女,怎地有了这般大的变化?

很显然,苏慧娘的嫁衣得到了陈府夫人高度的评价和肯定,看着她那一脸欣喜的样子就知道对于这件衣裳她有多么满意了。

“去拿给小姐看看,省得她一天都晚的心神不宁。”而后,陈夫人又笑着对苏慧娘道:“苏姑娘也跟着去吧,让小女亲自试一试,若有什么不合身的地方,你也能当即就改。”

苏慧娘听了自是言是。

第21章 陈府公子

陈府的大小姐叫做陈如月,今年一十八岁,长得纤瘦高挑,就其面貌上来看并不是什么美人之流只是眉间有一股子英气,看起来极有精神,然而,但凡少女提起嫁人一事,必都羞涩难言便是她心里不羞涩,但面上总是要做出羞涩之态的。所以苏慧娘不得不坐在陈如月的闺房内,静静地等着那位光进里头换衣就换了半个多时辰的陈大小姐。

品了口青瓷茶盏中的银针茶,苏慧娘舒服的喟叹一声,这银针茶自是比不上什么雨前龙井、大红袍之类的珍品,却也算的上是能拿的出手的好茶,自她重生后一直为生存奔波,哪里有什么闲情座下来细细品茶,而从这点上也能看住这陈家的富足,非是一般乡镇富户所能比。

听说这位陈家大小姐是要嫁进上京的呢,念及这两个字,苏慧娘的心里出现了股浓浓地怀念,也不知这辈子她是否有机会再踏上那片土地呢?正当幽幽神往之时,一阵不急不缓的脚步声悄然响起,在苏慧娘还没有反应过来时,陈如月闺房的门便被推了开来,一名少年走了进来。

苏慧娘抬头望去,当下便暗赞了声,好个芝兰玉树的翩翩少年郎!

便见这少年年约十五六岁,五官清秀,眉羽俊朗,而最吸引人的则是他嘴角边的一抹微笑,当真是公子如玉,风采嫣然。

“你是何人?怎么出现在姐姐房中?”陈钰有些惊讶的挑挑眉,一双清亮的眼眸在苏慧娘的面上微微停顿了下。

“给陈公子见礼。”苏慧娘微一俯身而后道:“小女子是负责给陈小姐缝制嫁衣的绣娘。”

陈钰露出原来如此的表情,正在这时,那里头的陈如月也似乎听见了弟弟的声音,终于走了出来。

“姐姐好漂亮!”看着一身大红嫁衣的陈如月,陈钰的双眼中露出惊奇的光芒。要知道,陈如月长相平凡,单从外表上来说,实是没有多少可取之处。然而,当这件大红色大红嫁衣一上身时,她给人的感觉则完全不同,仿若生生换了一个人似的,变得美丽许多。

弟弟脱口而出的赞美,让陈如月心花怒放,她面色发红的转了一圈,得意地问道:“真的很漂亮吗?”

陈钰相当肯定的点了点头。

陈如月自己也是极度满意的,哪个女孩儿不希望自己能够打扮成最美丽的样子,让新婚夫婿在盖头挑起的那一刹那,眼中流露出惊艳的神色。

而这件嫁衣帮她做到了!

苏慧娘脚步轻缓的走上前,帮助陈如月整理了下腰带,陈如月长得高挑,全身上下最打眼的一处地方就是她的腰,所以为了凸显这个优点,苏慧娘可是下足了功夫,便是这比翼连枝翻玉带,苏慧娘就整整绣了二十一天。苏慧娘上下细细看了,这嫁衣非常合身,并不需要再做改动了!

很显然,陈如月也是这么想的。

所以,当苏慧娘从陈府出来时手里就多出了张一百五十两的银票。整整三个月的辛勤努力,在这一刻有了回报!好不容易来一趟镇上,自是要带些东西回去,苏慧娘便去了趟“如意坊”买了几匹好布,其中一匹是鹅黄色印着碎花的缎子,苏慧娘打算给自己再做上一身衣裳,没办法,谁叫她前世穿惯了好衣好裳,藤箱里不压个几十件,就总觉得自己不够穿。买完了布匹缎子,她又去了趟书斋,替苏文买了套文房四宝和几本书籍,给林氏买的则是一根银簪,样式简单大方,她应该能喜欢,至于王七郎的礼物,则是各种零七零八的吃食,福记的烧鸡,前门楼的酱猪蹄,八宝斋的五仁香酥饼……不知不觉的,苏慧娘的身上挂满了东西,连走路都开始有些晃晃悠悠了。

正当她艰难地向着镇门口那走去时,一辆青色大马车突然停在了她身旁。

“苏姑娘……”突然地,有人轻声叫道。苏慧娘抬眼望去,只见一张少年人的脸庞从车窗中露出,正饶有兴趣的看着她,却是上午才见着的那位陈府公子。苏慧娘心中疑惑他为何叫住自己,面上却微笑的回了声:“陈公子。”

似乎觉得身上大包小包的苏慧娘很有趣儿,陈钰不禁笑着说道:“苏姑娘这是要回家?”

苏慧娘微微点了点头。

谁想这时陈钰却下得车来,对她道:“观姑娘身上所拿东西过多,不如陈某让人送你回去吧。”说着便指了指身旁的马车。苏慧娘怎么可能去坐,连连推辞,陈钰却执意让苏慧娘上去眼看推辞不得,苏慧娘只得附身道谢。没一会儿,马车一晃,带着她向着王家凹驶去。

苏慧娘想着,这位陈公子不因自己身份卑微而看轻,不因自己面貌丑陋而轻视,倒真是个表里如一的少年佳公子,一时间对其不禁好感大生。当然了,这种好感并不是什么男女爱慕之情,毕竟像苏慧娘这种活了两辈子的女人是很难对一个十四五岁的男孩子产生什么特殊好感的,只是女人天性,对于愿意尊重自己有风度的男子,都会心生好感而已。

这马车就是比牛车快,往常需要大半天才能到的地方,这次只用两个多时辰就跑到了,陈府的马车大气漂亮,一看就知道是大户人家的座驾,从村门口驶进去的时候,不知道吸引了多少人的视线。

“嘘律律……”马车在一个微晃下彻底停了下来。苏慧娘推开车门走了下来,林氏等人听见动静早就等在了门口,苏慧娘对那车夫道了谢,请他进去喝水,车夫摇手说不必,苏慧娘也不强求只让林氏拿了二十个鸡蛋过来。车夫接了,脸上果然露出些笑容,待苏慧娘把东西都搬了下来后便缰绳一拉,驾车走远了。苏慧娘等人自去家中不提,且说那王家二郎王博延,自从县式落榜后他圈在家中意气消沉了一段时间,每日也不读书了,只满怀愤慨的咒骂着老天无眼,咒骂着那些个考官不识他这良才美玉,而这一日,他正长吁短叹间,他六弟眼珠子翻滚的跑了过来,说他那已经被休掉的四弟妹家,来了辆极气派的大马车,王二郎听了,心中一动,不由寻了出去,两家离的本来就近,他站在房后的菜园子里眺望。果然看见了停在苏慧娘家门前的那辆青色大马车,越看,王二郎越觉得那车眼熟,似乎曾在哪里看到过似的。

不大一会儿那马车开始向村门口驶去,王二郎赶紧跟上,在半道将其拦截了下来,问道这是哪个人家的马车,那车夫见王二郎一身学子打扮,到底不敢太无礼,只老实地回道是龙泉镇陈府的马车,那王二郎听了脸上显出抹动容,他在镇上学堂读书,自是知道这陈府是何人家,忍着心惊肉跳,王二郎又问道,陈府的马车为何到苏慧娘家中,那赶车的便直言道:“是我们家少爷让小的送苏姑娘回来的。”王二郎狠狠地咽了两下唾沫,紧跟着又追问了许多,那赶车的哪里知道什么详细情况,只答不清楚,偏偏他越这么说,那王二郎越觉得心里像揣了耗子似的,各种念头蹦跶个没玩儿。

若有所思的回了家,一进门,他直奔皮氏那屋,便见皮氏正坐在炕上逗弄着怀里的王宝儿。见他进来了,忙扯开笑容,说了声:“二郎来了!”王二郎一屁股坐在炕沿上;把刚才的事情学了一遍,自然在其中加进去了不少自己的臆测,话里话外的把苏慧娘和陈钰扯在了一起。

皮氏这人虽蠢愚,但此时却有些不信,在她看来那苏慧娘长的如此丑陋,又是个寡妇之身,那大户人家的公子哥就是眼睛瞎了,腿脚瘸了,也断不会看上她这样的,这要是换上她的五娘还差不多,正意淫间,那王二郎又开口道:“娘,你是有所不知啊,那陈府远非普通人家,陈府的老爷陈汉庭随高祖起义,大瑞建立后,封为威武伯,乃是真真的豪门之家。那陈钰也是不凡,年仅十五便已是秀才之身,那苏慧娘竟能跟这样的人家攀上关系,娘……”王二郎一双眼睛里,闪过抹狂热的光芒:“若是她能与我引荐陈钰,那儿子以后的前途……”

皮氏听了果然激动起来,王二郎说的那些个威武伯啊,豪门啊什么的,她虽然懵懵懂懂的,但是陈钰是秀才的事皮氏可是听明白了。儿子说的在理啊,若是能与这样的人家攀上关系,皮氏光是一想就觉得心潮澎湃了。她把怀里的王宝儿,一把放在炕上,提鞋就要往外走,却被王二郎拉住问道:“干什么去?”

皮氏理所应当地说道:“找那贱,不,是慧娘去啊,她怎么说也是咱们王家的人,还能不帮你吗?”

第22章 三娘上门

听了皮氏的话,王二郎却想着,看苏氏上次那样,可不像是愿意帮我的,定是你以前把人得罪狠了。现在却牵连到我头上了,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他心里埋怨皮氏,不由狠瞪了眼母亲,而后沉吟地说道:“那苏氏是三妹搭桥才嫁到咱们家的,她们以前又住在同一个村,定然有些交情,嗯,娘,你现在就让人捎个口信给三妹,让她速速回来一趟。”

皮氏哪敢违抗自己的二儿子,自然连连道好。

此时的苏慧娘尚不知道王二郎等人已经算计到自己头上了,她正在房间里写写算算呢,前世出身官家,大一点的时候母亲就教她怎样看账理家,所以苏慧娘已经习惯对整个家的支出做出详细地规划,正细细写着近期的收支情况时,林氏掀开帘子走了进来,她的手里端着碗热水,递给了苏慧娘:“写了一下午了,快歇歇,喝口水吧!”

苏慧娘听后撂下手中笔,笑着说道:“谢谢娘。”现在她也已经习惯叫林氏娘了。

林氏看了眼桌子上铺着的白纸,有些好奇地问道:“这是在些什么呢?”

“做账。”苏慧娘小口地喝了下碗中热水,解释地说道:“娘,我打算明儿去三婶子那一趟,她家是王家凹的老户,认识的人面广,我想托她给咱家弄些石料回来,在房子周围砌出道围墙出来。”

皮氏心疼银子,闻言便道:“那得要不少钱吧,要娘说就扎个篱笆得了……”

“不行”苏慧娘毫不犹豫地予以了否认:“咱们家跟王家离的太近了,没有东西围着,女儿总感觉不踏实。”

林氏是个没什么成见的,见她执意如此,也就不多说什么了,母女两个转而又说了些其他事情。

“你要送文儿和七郎去读书?”听了女儿的话,林氏激动了,那王七郎还好说,苏文可是她的命根子,她这做娘的也知道儿子心里的念想,只是以前家里的条件摆在那,吃喝都有问题,怎么能上的起那个学。

“弟弟是个读书的苗子”苏慧娘微笑着说道:“我看过他的功课了,基础还是扎的很实的,只是没有老师的指导,终究进溢有限。而且他现在的身体已经好了不少,就先和小七在村里学堂读书,待*月时他适应了,在把他送到镇子里面正规的学堂中去。”

林氏听了不由高兴地哭了起来,呜呜道:“你爹还在的时候,就盼望着文儿能好好读书,将来考取功名,完成他一生的志愿,可是他没等到那一天,没等到那一天啊……”苏慧娘听了这番话,心里不由叹息一声对于天下千万平民百姓们来说,科考是唯一能改变自己和家人人生轨迹的方式,也无怪乎林氏、苏文,以及已经去世了的苏父都心系此道了。

如此,第二日,苏慧娘果然先去了三婶子那,现在是正是三月中旬,因为月底的时候便要开始春耕,忙起来的时候就雇不到人了,所以苏慧娘才这样急着砌墙。对于她的要求三婶子一口答应了下来,砌墙所用的石料直接在南山上采集就行,苏慧娘算过了材料加上人工费四两银子就足够了。带队干活的是三婶子的丈夫,还有四五个乡亲,能够在歇农的时候赚些闲钱,那是大家都爱的事情。而且苏慧娘供的伙食饭也是极好的,酸菜五花肉里面的肉那是真放啊,川白的大肉片子油汪汪的漂浮在汤里面,看着就让人流口水,还有那黄豆芽,满满一大盘子,喷上香醋,脆脆的好吃极了。

苏家这边热火朝天的干着,自然瞒不过不远处皮氏等人的目光,王二郎皱着眉头,脸上是浓浓的不悦:“娘,信都已经送去两天了,三娘怎么还不回来。”

皮氏躲闪了下目光:“许是你妹妹那边有啥事耽误了吧!”

旁上站着的田氏则一边呸呸地往下吐瓜子皮,一边眼带羡慕地看着不远处热火朝天的情景“娘苏氏那小贱人真的和镇子上的陈贵人家有关系吗?”皮氏眼皮子翻愣,没理她。田氏却豪不在意反而啧啧有声的说道:“真好啊,看看那小贱人身上穿的衣裳,那料子流滑流滑的,娘,您上次怎么就管她要十两银子,可是陪了啊,看她那样,兜子里指不定还有多少呢!”

田氏说的话,可是戳到了她的心窝子里,皮氏自己也暗中琢磨了无数次,她是越琢磨越后悔,越后悔越琢磨。可不是,十两银子,实在是太少了。要是苏氏没有被他们家休了,那她如今的一切不就全是她王家的嘛,银子也好,和那陈贵人的关系也好,都将会是他们的。

“娘……”属于一丘之貉的田氏,眼珠子咕噜噜转了两圈后,突然说道:“七郎那小畜生不是住在他们家吗?他以前可是祸害了咱不少银子,既然苏氏对他好,就应该吧咱们赔的那些银子还回来啊!”

皮氏听了眼睛唰的下就亮了起来,苏慧娘认识的那个官差亲戚远在上京,一时半会的怕是回不来了,那苏家孤儿寡母地正好揉捏,自己以这个借口上门讨要,不怕她不吐出银子出来。便在她浑身上下意动不止的时候,却被王二郎大唬道:“愚昧之谏!”皮氏缩了缩脖子,伸回了迈出去的腿。

王二郎气冲冲地说道:“现在还没有弄清那苏氏与陈家的关系,若是就此惹了她,让我失了与陈家搭上关系的机会,岂不是毁了一生之前途,那岂是区区几两银子能够补偿的了的,你们少给我在那里瞎参合!”

田氏脸上出现不平之色,张了张嘴又要说些什么,却被婆婆打断道:“行了,别站着卖呆了,还不赶紧做饭去,就是个没本事的懒货!”

“你那四儿媳妇有本事!”田氏恨恨地说道:“可惜你那早死的儿子没有福气,看着吧!那苏氏早晚都得便宜别人!”说完也不管皮氏突然涨紫的脸色,扭着腰,垮垮地走了。

苏慧娘家的围墙完工的很快,只用了短短三天便建成了,围墙呈大正方形,把房子圈在里头,完全的格挡了外界的视线,苏慧娘又在围墙的最上头扎下了三角型的铁片子,人若是想翻过来,非扎出血不可。这墙一立,苏慧娘心中的安全感陡然提升了一大截,其实以她手里的银子,便是把屋子推倒,重现建个更好的都成,只是苏慧娘知道这段时间,她自己已经够扎眼的了,若是再盖上了房子,就该有人开始惦记了。再一个,她心中也有别的想法,所以暂时并不打算盖什么房子。围墙建好了,家里养的那些个小鸡终于有活动的地方了,苏慧娘和林氏重新在院子里置弄了鸡架,看着满地撒欢儿跑的它们,苏慧娘心情极好的眯了眯眼睛。

而就在苏慧娘认为日子会越过越好时,不速之客却突然上门了,那是一个午后,她听见院子外面传来的敲门声和喊人声,一开门却发现外面站着的竟是——王三娘。她是自己一个人登门的,苏慧娘的心情不由好了一些些。相比于王家其他人,她对王三娘的印象还算好一些的,此时倒不好把她撵出去,只能请进了屋子里坐坐。

王三娘进去后,一双眼睛快速一撇,便见这屋子是窗明几净,纤尘不染,一张铺着细织覃绒的炕上贴墙放着两只色泽极好,一看就是新打出来的大木头箱子,炕上还摆着张四脚矮桌子,桌上是只红木漆的托盘,一整套白瓷茶杯被放在里头,被一张粉红色的花帕盖着,应是怕落了灰尘之顾。这哪里还是王三娘记忆中那个破败不堪的祖宅,简直比她自己家都干净整齐的多。

便在王三娘悄悄打量四周时,苏慧娘却是光明正大的看着她。王三娘似乎有些瘦了,眉宇间露着股憔悴,似乎遇见什么极烦心的事情一样。两人之间静谧了一小会儿,这时,林氏却是听到动静走了过来,王三娘与她也是相识的,见了忙起身,笑着叫了声:“林婶子!”

林氏没想到来的人会是她,眼神下意识的就看了自己姑娘一眼,露出了少许不自在的神情。要知道当初就是因为王三娘上门说项,林氏才会做主把女儿嫁到王家去。可是后来发生了这么些个事她也渐渐知道了王家人的一些真实情况,特别是这段时间她与三婶子闲聊时,对方可是掀了不少皮氏的老底,林氏听了真可谓是后悔不已,只要一想到自己姑娘在王家遭的那些罪,她都不知道偷偷哭了多少场了,所以此时再见到王三娘,林氏的面上不由露出股埋怨之色,冲口而出道:“你来做什么?”

第23章 虚与委蛇

听见林氏带着怨气的问话,王三娘脸上露出尴尬的神情,蠕蠕嘴不知道说什么才好的样子,苏慧娘见了心中微动,抬起手给她倒了杯茶水,轻笑地说道:“娘,远来是客,总的让人歇口气再说啊”

王三娘赶紧掩饰性的喝了口茶水,而后开始东拉西扯了起来,一会儿说起小湾村地情况,一会儿又扯上些不着边的话题,但是可以听的出来,她想要打听什么事情的意图非常明显,最后当问起龙泉镇上的陈府时,苏慧娘才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她几乎立刻就意识到,是那日送她回来的陈府马车引出的今日之事。

“慧娘啊,我可是听别人说了,那日是陈府的少公子亲自让人送你回来的”王三娘一脸探究地问道:“你们是什么关系啊?”

“三娘这是何意?”苏慧娘满脸“诧异”地开口道:“我一个乡下村姑和那陈公子,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地,怎么可能牵扯到一起。至于那日之所以会坐陈府的马车回来也是有缘由的……”当下,便把给陈如月做嫁衣的事情说了,这事稍稍打听下就知道,倒是不用隐瞒。

王三娘听了心里道了声原来如此,虽然有些惊愕苏慧娘竟有一手那样好的绣功,但这解释总比那陈公子看上了她什么的更有真实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