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谜案追凶-第1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明孝宗朱佑樘事情公开后,万贵妃多次要求刘万年秘密暗杀朱佑樘。可是刘万年不敢这么做,再加上张居正的爷爷再三劝阻,刘万年才总算答应弃暗投明。他不但把自己的身份告诉了皇后,而且把万贵妃指使他做的事情也说了出来。皇后第一次利用刘万年的口供反击万贵妃,万贵妃也第一次在明面上输给了皇后。万贵妃并没有得到实际意义上的损失,但是刘万年这个告密者却被万贵妃的人害死了。

    刘万年在临死的时候,把他的唯一儿子托付给了张居正的爷爷,并告诉张居正的爷爷,皇宫不是一个好地方,劝张居正的爷爷尽快离开这里。明孝宗登基后,公开褒奖所有有功的人。明孝宗的母亲被追封为淑妃,帮助过明孝宗的人都得到了相应的奖励。张居正的爷爷不要官位,只希望可以回家安度晚年。皇后也不希望张居正的爷爷留在京城,所以明孝宗奖励了张居正爷爷一大笔钱后让张居正爷爷离开了。

    张居正的爷爷回到家乡后,真的安心当老百姓。他不但在家乡娶妻生子,而且把好友刘万年的孩子一直养着。刘万年的儿子在张居正的爷爷身边长大,后来在张居正的爷爷的安排下结婚生子。直到有一天,一个神秘的人来找刘万年的儿子,最后把刘万年儿子刚生下不久的大儿子抱走了。刘万年的儿子事后告诉张居正的爷爷,来人是他的一个远方堂叔,是一个锦衣卫的军官。他告诉刘万年儿子一个消息,刘万年的弟弟去世了。因为刘万年的弟弟没有后代,所以没有人继承锦衣卫的职务。根据锦衣卫的人规矩,锦衣卫军官没有儿子继承职务的话,允许一个嫡亲侄子代替。刘家是锦衣卫世家,不愿意放弃这个机会,所以想让刘万年的儿子回去继承叔叔的职位。可是刘万年的儿子不愿意,他们只好带走刘万年的儿子的儿子。这个孩子从此算是锦衣卫的人了,每年有几天回家和父母团聚的机会,平时做什么事情不能对任何人说。这个孩子后来长大了,成了一个合格的锦衣卫军官,他就是现任的锦衣卫指挥使刘守有。刘万年的儿子也就是刘守有的父亲一直待在张居正家里,大家都以为他是张伯,却不知道他姓刘不说还有这么一个威风的儿子。这就是张居正和锦衣卫指挥使刘守有之间的关系了。

    韩志远虽然没有在张居正身边长期带过,但是他知道张居正对于这支军队的恩情,所以他把张居正当做自己的主人一样看待。张居正在来的时候,把张居正和秦泰的关系告诉给了韩志远。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韩志远把秦泰当做张居正一样照顾好看管好。韩志远没有多少文化,但是知道一点大恩人张居正的话必须听,这个秦泰一定要保护好。绝对不能让任何一个人伤害到秦泰,秦泰不能有任何的闪失。

    秦泰见韩志远守在门外,也没有过分干预这个军官。秦泰看出来了,这个军官和这支军队一样,都不是一般的人。这些人虽然装备一般,虽然打的旗号是地方武装,但是精气神都比正规军好,快赶上军队精英中的精英了。他知道朝廷不会派出精英来这里的,更加不会用精英来保护自己。唯一的解释是张居正这个内阁次辅假公济私,利用手里的权力暗中帮助秦泰这个好友。要是换作了平时的话,秦泰一定不会接受张居正这个好友的帮助的,但是现在情况特殊,这只军队的到来真的帮了秦泰一个大忙了。

    秦泰打开张居正的来信,马上被张居正的来信内容吸引了。这里面说了一件事情,一件几乎和秦泰没有一点点关系的事情。但是这件事情令秦泰很为难,也让秦泰感觉到了不安定的因素。按照秦泰的意思,他不愿意介入进去,也不愿意管这些事情。但是作为朝廷的官员,作为张居正的好友,秦泰又不得不为张居正和朝廷考虑问题。这件事情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但是会影响张居正,也会影响大局。

    这件事情就是大概是属于国家机密,但是不久之后会令所有人都知道的“宰相打架事件”。明朝初期真的有宰相,最出名的是李善长和胡惟庸了。李善长是明朝第一任的宰相,属于文官之首,不是百官之首。但是李善长善于处理政务,也会搞好关系,和皇帝朱元璋等人关系都不错。当时有人把朱元璋比作汉高祖刘邦,李善长就是刘邦身边的萧何。可是朱元璋不是一个好相处的人,萧何在刘邦那里善始善终,李善长却不能在朱元璋手里干的长久。后来李善长因为儿子的事情被朱元璋免职,大家都说这是朱元璋“卸磨杀驴”。其实是李善长故意找借口离开朱元璋的,因为再不离开的话李善长有可能被朱元璋杀了。出主意的人就是有“小诸葛”之称的刘伯温。胡惟庸更是一个典型的案例了。胡惟庸靠着拍马屁上台,处处迎合朱元璋,简直就是朱元璋对付别人的工具。大家都说胡惟庸就是朱元璋的一条恶狗,朱元璋要他咬谁他就咬谁。就是这么一条狗,就是这个朱元璋十分相信的人,他连同他的儿子一起卖官鬻爵不说,而且出卖国家利益,甚至于为祸后|宫。朱元璋不但杀了胡惟庸父子,而且宣布今后绝不立相,从此明朝没有了宰相。没有了宰相等于是皇帝直接控制六部,虽然加大了皇帝的工作量,但是也加强了皇权制约了臣权。这对一个强势有勤政爱民的皇帝来说是一件好事,这对一个懒惰又没有远见的皇帝来说是一件苦差事。皇帝毕竟是一个人,就算不休息也不能一个人完成太多的事情,所以有了帮助皇帝整理的衙门。内阁建立之初的目的就是帮皇帝整理资料,分门别类地交给皇帝处理。内阁没有批阅奏章的权利,更加没有帮皇帝做决定的权利。后来皇帝生病时,或者皇帝不能直接批阅时,内阁阁员才有权利代皇帝誊写。那也是皇帝口述,内阁阁员书写后,交给皇帝看过之后才作数的。

第二十一回 莲花之谜二十一

    说起张居正家里的事情,秦泰倒知道不少。这都是张居正当初和秦泰认识时,两个人喝酒时张居正自己说出来的。当时张居正年纪不大,地位不高,所以成为了秦泰的好朋友。张居正的酒量不高,至少在当时张居正的酒量不行。张居正不但没有练出酒量,而且还是一个话痨子。每次喝醉了酒,张居正就会把自己的一切都说出来。不但秦泰知道,就连当时的好友裕王和谭纶也知道。高拱因为有一定的地位,而且是张居正的上级,所以没有和张居正一起醉过,所以高拱不太知道张居正的过去。

    张居正本来是当地的一个大土豪,家里的田产很多很多。到了蒙古人占领中原的时候,张家的土地一下子少了不少不说,而且家里的男人差不多被蒙古人杀光了。为此张家自己的本家剩下不多,张家总为后代子孙的延续问题发愁。也就是因为这样,明朝初期朝廷强制大户人家搬迁到地广人稀的西北的时候,张家因为人口不足没有被强制性迁走。到了张居正爷爷这一代的时候,张居正的太爷爷担心儿子学不好,所以花钱为儿子买一个前程。张居正的爷爷莫名其妙地成为了一个宫中的侍卫,一个不需要上班的闲置人员。

    可是好景不长,因为万贵妃这个女人长期控制后|宫,所有不依附于她的人都要受苦。张居正的爷爷不清楚这一点,所以他被万贵妃下令去服侍不得宠的皇后。皇后因为长期得不到皇帝的关爱,所以十分痛恨男人,就连服侍她的太监也被折磨得不行,所以大家都担心张居正的爷爷会活不久。没想到张居正的爷爷遇上了一个好机会,皇后的外婆娘家是张居正爷爷的家乡。皇后从小和外婆很好,更想知道外婆娘家的事情。张居正的爷爷就把自己知道的家乡说给皇后听,渐渐地成为了皇后的亲信。张居正的爷爷虽然得到了皇后的支持,但是后|宫不是皇后的天下,明宪宗和万贵妃都是皇后得罪不起的人。所以张居正的爷爷一边和皇后搞好关系,一边也不得罪这两个大人物。这时候张居正的爷爷认识了一个同事,他就是刘万年。刘万年之所以能够当宫廷侍卫是因为他是锦衣卫,万贵妃利用他监视皇后的一言一行。名义上刘万年因为名字好,所以被明宪宗留在了宫中。刘万年渐渐和张居正的爷爷成为了好朋友,最主要的是刘万年开始同情起皇后。

    明孝宗朱佑樘事情公开后,万贵妃多次要求刘万年秘密暗杀朱佑樘。可是刘万年不敢这么做,再加上张居正的爷爷再三劝阻,刘万年才总算答应弃暗投明。他不但把自己的身份告诉了皇后,而且把万贵妃指使他做的事情也说了出来。皇后第一次利用刘万年的口供反击万贵妃,万贵妃也第一次在明面上输给了皇后。万贵妃并没有得到实际意义上的损失,但是刘万年这个告密者却被万贵妃的人害死了。

    刘万年在临死的时候,把他的唯一儿子托付给了张居正的爷爷,并告诉张居正的爷爷,皇宫不是一个好地方,劝张居正的爷爷尽快离开这里。明孝宗登基后,公开褒奖所有有功的人。明孝宗的母亲被追封为淑妃,帮助过明孝宗的人都得到了相应的奖励。张居正的爷爷不要官位,只希望可以回家安度晚年。皇后也不希望张居正的爷爷留在京城,所以明孝宗奖励了张居正爷爷一大笔钱后让张居正爷爷离开了。

    张居正的爷爷回到家乡后,真的安心当老百姓。他不但在家乡娶妻生子,而且把好友刘万年的孩子一直养着。刘万年的儿子在张居正的爷爷身边长大,后来在张居正的爷爷的安排下结婚生子。直到有一天,一个神秘的人来找刘万年的儿子,最后把刘万年儿子刚生下不久的大儿子抱走了。刘万年的儿子事后告诉张居正的爷爷,来人是他的一个远方堂叔,是一个锦衣卫的军官。他告诉刘万年儿子一个消息,刘万年的弟弟去世了。因为刘万年的弟弟没有后代,所以没有人继承锦衣卫的职务。根据锦衣卫的人规矩,锦衣卫军官没有儿子继承职务的话,允许一个嫡亲侄子代替。刘家是锦衣卫世家,不愿意放弃这个机会,所以想让刘万年的儿子回去继承叔叔的职位。可是刘万年的儿子不愿意,他们只好带走刘万年的儿子的儿子。这个孩子从此算是锦衣卫的人了,每年有几天回家和父母团聚的机会,平时做什么事情不能对任何人说。这个孩子后来长大了,成了一个合格的锦衣卫军官,他就是现任的锦衣卫指挥使刘守有。刘万年的儿子也就是刘守有的父亲一直待在张居正家里,大家都以为他是张伯,却不知道他姓刘不说还有这么一个威风的儿子。这就是张居正和锦衣卫指挥使刘守有之间的关系了。

    韩志远虽然没有在张居正身边长期带过,但是他知道张居正对于这支军队的恩情,所以他把张居正当做自己的主人一样看待。张居正在来的时候,把张居正和秦泰的关系告诉给了韩志远。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韩志远把秦泰当做张居正一样照顾好看管好。韩志远没有多少文化,但是知道一点大恩人张居正的话必须听,这个秦泰一定要保护好。绝对不能让任何一个人伤害到秦泰,秦泰不能有任何的闪失。

    秦泰见韩志远守在门外,也没有过分干预这个军官。秦泰看出来了,这个军官和这支军队一样,都不是一般的人。这些人虽然装备一般,虽然打的旗号是地方武装,但是精气神都比正规军好,快赶上军队精英中的精英了。他知道朝廷不会派出精英来这里的,更加不会用精英来保护自己。唯一的解释是张居正这个内阁次辅假公济私,利用手里的权力暗中帮助秦泰这个好友。要是换作了平时的话,秦泰一定不会接受张居正这个好友的帮助的,但是现在情况特殊,这只军队的到来真的帮了秦泰一个大忙了。

    秦泰打开张居正的来信,马上被张居正的来信内容吸引了。这里面说了一件事情,一件几乎和秦泰没有一点点关系的事情。但是这件事情令秦泰很为难,也让秦泰感觉到了不安定的因素。按照秦泰的意思,他不愿意介入进去,也不愿意管这些事情。但是作为朝廷的官员,作为张居正的好友,秦泰又不得不为张居正和朝廷考虑问题。这件事情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但是会影响张居正,也会影响大局。

    这件事情就是大概是属于国家机密,但是不久之后会令所有人都知道的“宰相打架事件”。明朝初期真的有宰相,最出名的是李善长和胡惟庸了。李善长是明朝第一任的宰相,属于文官之首,不是百官之首。但是李善长善于处理政务,也会搞好关系,和皇帝朱元璋等人关系都不错。当时有人把朱元璋比作汉高祖刘邦,李善长就是刘邦身边的萧何。可是朱元璋不是一个好相处的人,萧何在刘邦那里善始善终,李善长却不能在朱元璋手里干的长久。后来李善长因为儿子的事情被朱元璋免职,大家都说这是朱元璋“卸磨杀驴”。其实是李善长故意找借口离开朱元璋的,因为再不离开的话李善长有可能被朱元璋杀了。出主意的人就是有“小诸葛”之称的刘伯温。胡惟庸更是一个典型的案例了。胡惟庸靠着拍马屁上台,处处迎合朱元璋,简直就是朱元璋对付别人的工具。大家都说胡惟庸就是朱元璋的一条恶狗,朱元璋要他咬谁他就咬谁。就是这么一条狗,就是这个朱元璋十分相信的人,他连同他的儿子一起卖官鬻爵不说,而且出卖国家利益,甚至于为祸后|宫。朱元璋不但杀了胡惟庸父子,而且宣布今后绝不立相,从此明朝没有了宰相。没有了宰相等于是皇帝直接控制六部,虽然加大了皇帝的工作量,但是也加强了皇权制约了臣权。这对一个强势有勤政爱民的皇帝来说是一件好事,这对一个懒惰又没有远见的皇帝来说是一件苦差事。皇帝毕竟是一个人,就算不休息也不能一个人完成太多的事情,所以有了帮助皇帝整理的衙门。内阁建立之初的目的就是帮皇帝整理资料,分门别类地交给皇帝处理。内阁没有批阅奏章的权利,更加没有帮皇帝做决定的权利。后来皇帝生病时,或者皇帝不能直接批阅时,内阁阁员才有权利代皇帝誊写。那也是皇帝口述,内阁阁员书写后,交给皇帝看过之后才作数的。

第二十二回 莲花之谜二十二

    后来到了后几代皇帝的时候,内阁阁员也只有私下给皇帝出主意,代皇帝批阅奏章而已。直到明英宗时期,他准许太监王振建立司礼监代皇帝“批红”,他把批阅和审核奏章的权力交给了内阁阁员。也就是说当时文人组成的内阁阁员和太监组成的司礼监成为了皇帝的左右人,一个管出主意,一个管批准不批准。除了一些大事情要上报之外,一般的军国大事就由内阁和司礼监处理了。从此内阁渐渐走上政治舞台,渐渐代替六部成为了中央政府最核心的衙门。自此内阁阁员成为了没有名义的宰相,成为了不是宰相的宰相。

    到了嘉靖皇帝中后期,内阁的权利到达了顶峰。嘉靖皇帝号称二十年不上朝,除了偶尔个别会见几个内阁阁员之外,一般的大臣几乎不认识嘉靖皇帝本人。所有的国家大事都交给内阁阁员和司礼监负责不说,其实权力掌握在内阁首辅严嵩和司礼监掌印太监吕芳两个人手里。所以大家管严嵩这个内阁首辅称之为外相,吕芳这个司礼监掌印太监为相。文武百官以严嵩马首是瞻,锦衣卫、东厂和司礼监等部门只听吕芳一个人的话。百官称严嵩为“严相”,大半的官员都是严嵩的弟子或者弟子的弟子,在严嵩面前行弟子礼。锦衣卫和东厂的人,跟着太监们一起称呼吕芳为“老祖宗”,真的把吕芳当做自己的祖宗一样供着敬着。

    但是嘉靖皇帝不是傻子,他也防备着严嵩和吕芳。严嵩虽然控制着朝局,但是不是所有的人都愿意屈从于严嵩。嘉靖皇帝就把徐阶等几个和严嵩不对路的人保护起来。有意无意地壮大徐阶的力量,最后把徐阶安排进了内阁,让徐阶和严嵩内斗不止。只有这些人内部不团结,皇帝的位置才会太平。对于吕芳这个奴才更加简单了,吕芳再怎么样也只不过是一个太监,太监的一切都是主子给的。皇帝作为太监的主子,他可以给奴才一切,也可以收回一切。嘉靖皇帝利用陈洪牵制吕芳,必要的时候直接把吕芳换了,导师胡吕芳就什么也没有了。

    按照内阁的传统,内阁有正式成员三到四名,统称为内阁阁员。但是因为分工和排名有先后,所以等级和权利也有区别。第一名为内阁首辅,是真正的“一把手”,是真正的宰相,百官之首。负责全面管理军国大事,分管吏部,负责官员的调动和升迁。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总理兼全国组织部部长;排名第二的是内阁次辅,分管军队和兵部,有时候也分管刑部或者工部。相当现在的国务院常务副总理兼国防部长兼政法委书记;第三名是内阁三辅,一般分管户部和全国税收,管国家的财务问题。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副总理兼财政部部长兼国税局局长兼储备部部长;最后一名为内阁四辅,分管礼部和后勤。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副总理兼教育部部长兼文化部部长兼军队后勤部部长等职务。

    严嵩主政的时候他什么事情都一把抓,不但兼管吏部、户部、兵部,而且连不应该插手的都察院他也管了。除了没有油水的礼部,麻烦事情多多的刑部之外,就连工部也不放过。工部尚书也就是工部一把手是严嵩的儿子严世藩,严世藩为了自己的利益什么钱也都敢拿。不但在几个大工程中间中饱私囊,偷工减料不说,而且连一些嘉靖皇帝的私人工程也敢动手脚,差一点真的害死嘉靖皇帝本人。为了控制出仕人员,为了让自己的人上台,严嵩霸道地从徐阶分管的礼部分走最有油水的科考权。也就是说将来各地的科考,不再属于礼部的范围,直接掌握在严嵩手里。徐阶对于这个决定是敢怒不敢言,只好任由严嵩一个人控制大局。

    严嵩之所以霸着内阁首辅的位子不下台,第一是因为不愿意放权,第二是为了他的儿子严世藩。严世藩是一个连严嵩都觉得不错的接班人,嘉靖皇帝更是曾经默许过让严世藩接班,成为父子两代内阁首辅的美名。可是想要父子两代人同在内阁已经不容易了,想要儿子直接接老子的班更是不容易。这么多人盯着,这么多人看着,严嵩不能直接不管不顾地把位子留给自己的日子严世藩。所以严嵩只好坚持着,坚持到严世藩有资历有能力接管内阁后,严嵩才决定离开内阁。严嵩一面霸着位子不放手,一边努力培养儿子严世藩。大家都知道这个事情,所以不管是自己人还是外人,都喜欢称呼严嵩为“严相”或者“严阁老”,严世藩为“小阁老”。

    严嵩不是一个傻子,也知道严世藩进入内阁不容易,想要直接接手内阁首辅更加不可能。所以严嵩开始打自己的小算盘,想法子把权力过渡给自己的儿子严世藩。为此严嵩曾经私下找过徐阶,为了儿子严世藩的前途,严嵩也曾经想过让步。严嵩承诺把内阁首辅的位置让给已经是内阁次辅的徐阶,条件是徐阶赞同把已经是“内阁行走”的严世藩提拔为内阁阁员。只要徐阶让严世藩成为内阁阁员,并暗中照顾一二的话,严嵩马上向嘉靖皇帝请辞同时推荐徐阶担任下一任内阁首辅。严嵩给一个徐阶梦寐以求的内阁首辅地位,换来儿子严世藩正式成为内阁阁员。不用几年的时间严世藩就可以利用老子严嵩留下的资源一步一步高升,最后挤走徐阶成为内阁首辅。这是严嵩的小聪明,徐阶也是知道的,但是徐阶真的有点心动。徐阶相当内阁首辅已经好久了,要不是严嵩霸着不让位的话,徐阶已经当上了内阁首辅。虽然徐阶知道他就算当上了内阁首辅大家也不会听自己的话,但是徐阶拼的是严世藩不可能马上取代自己。只要给徐阶时间,徐阶就有办法拉拢一些中间派,到时候是严世藩挤走自己,还是自己挤走严世藩谁也说不定。严世藩虽然善于搞小动作,但是他毕竟不是严嵩。无论是威望和经验上都不如严嵩,徐阶斗不过严嵩,不代表徐阶也不是严世藩的对手。还有一个是徐阶的私心,徐阶真的想平安的接手内阁首辅,至少在平稳的状态下从严嵩手里接过内阁首辅的地位。所以徐阶最后还是答应了,严嵩终于觉得可以松一口气了。

    就在这时候嘉靖皇帝却出手了,他不准备给严嵩和徐阶一个联手的机会。无论他们两个内阁阁员想做什么,嘉靖皇帝都不愿意让他们称心如意。就在严嵩准备请辞同时推荐徐阶接任内阁首辅的时候,嘉靖皇帝终于找到了一个机会。他利用刚刚查获的工部偷工减料的事情,好好打击一下严嵩父子。严世藩在给嘉靖皇帝做宫殿的时候,偷工减料差一点压死嘉靖皇帝。嘉靖皇帝一半真生气一半装出来的批评工部的人,最后怪罪到了严世藩头上,毕竟严世藩是工部的尚书,也是主要负责宫殿营造的人。为此嘉靖皇帝免去了严世藩“内阁行走”的职务,等于取消了严世藩进入内阁阁员的资格。徐阶第一时间告诉严嵩,严世藩不是“内阁行走”了,就不能直接进入内阁当正式的内阁阁员。除非嘉靖皇帝特别允许,不然徐阶也不敢擅自决定这一切。为此严嵩当然不愿意白白送徐阶一个内阁首辅,所以严嵩只好不死不活地吊着,等严世藩进了内阁再说。

    就在严世藩再一次准备进内阁,严嵩决定放权给徐阶的时候,秦泰把严世藩的所作所为公之于众。严世藩不但当不成内阁阁员,而且被朝廷的人抓了起来。由于严世藩罪行重大证据确凿,大量官员和老百姓要求嘉靖皇帝严肃处理严世藩。嘉靖皇帝只好把严世藩这个人杀了,从此断了严嵩和嘉靖皇帝最后的一点交情。徐阶起初不赞同杀了严世藩的,觉得秦泰坏了他的大事。到后来徐阶发现嘉靖皇帝杀了严世藩后,大批官员开始投靠自己,徐阶这才觉得自己不用等严嵩让位了,严嵩的内阁首辅位置自己当定了。由于严嵩这个内阁首辅既不让位又不能每天来能够值班,所以徐阶这个内阁次辅代为主持大局,成为不是内阁首辅的内阁“一把手”。这就给徐阶创造了一个熟悉和锻炼的机会,为徐阶后来的顺利接手提供的保障。

    当严嵩正式请辞,让徐阶接手内阁首辅位子的时候,大家都以为徐阶会有一段时间手忙脚乱。没想到徐阶一点也不紧张,马上就适应了内阁首辅的新职务。第一是因为徐阶已经准备了十几年,早就学会了怎么当一个内阁首辅。第二这些日子徐阶代为处理内阁日常事务,实际上就是在履行内阁首辅的职责,所以接手后并没有太多的不便。第三徐阶年纪到了,已经过了大惊小怪的年纪。做起事情来沉稳不说,而且绝对的扎实。徐阶接手内阁后,内阁成员恢复为四名,第一名就是内阁首辅徐阶,第二名是内阁次辅陈以勉,第三名是内阁三辅高拱,第四名时新进内阁的李春芳。

第二十三回 莲花之谜二十三

    徐阶是嘉靖皇帝的老臣了,也是内阁的老人了。陈以勉是嘉靖皇帝时期的一个别类,也是嘉靖皇帝一个比较看重的人。陈以勉在严嵩主政的时候,鹤立独行不屈服于严嵩,也不投靠徐阶为代表的清流。他是中间派的代表人物,做事对事不对人。论起资格来说他比徐阶进内阁还要早,只不过其中两次被嘉靖皇帝罚下,重新进入内阁后排名在徐阶之后。徐阶不敢得罪陈以勉的原理有两点,第一是因为徐阶刚进内阁的时候,徐阶曾经请教过陈以勉一些事情。陈以勉算是徐阶的前辈,教导过徐阶这个后进人士。第二是因为这个陈以勉脾气古怪,专门喜欢揭露别人的**。徐阶曾经在严嵩手下工作过,或多或少做过屈服于严嵩的事情,年轻时也做过一些风流的事情。他担心这个陈以勉倚老卖老不说,当众说出自己的**,徐阶将来就没脸在内阁待下去了。为此徐阶不敢和陈以勉正面翻脸,陈以勉也应为嘉靖皇帝快要不行,自己的未来还需要徐阶照顾所以也没有针对徐阶。

    高拱进入内阁是一个必然,也是嘉靖皇帝亲自决定的。当初严嵩父子支持景王,徐阶人支持裕王,两股势力不但在争夺内阁的主导权,更是在拿两个皇子的未来赌前途。由于秦泰这个小人物间接地参与,导致严世藩的事情败露。不少严世藩的罪行公开了,其中有不少事情是景王暗中主使的。也有一些事情是严世藩自己做的景王不知道的。更多的事情是景王伙同严世藩为了夺皇位干的。为了夺取皇位这两个人做了不少对不起国家和嘉靖皇帝的事情。嘉靖皇帝不是不知道,但是他不能公开也不愿意吧自己的亲生儿子景王逼死。秦泰这么一公开,结果是严世藩被嘉靖皇帝杀了,景王也被逼离开了权力核心。裕王不战而胜不说,徐阶等人也成为了最大的赢家。皇位继承人已经确立,裕王的人就要正式进入权力核心了。高拱是裕王的老师,代表裕王势力当然要进入内阁了。所以高拱对于进入内阁一点也不意外,只是他一上来就管户部,这让大家有点转不过来弯。徐阶倒是第一时间想通了,嘉靖皇帝让高拱提早为儿子裕王开始管理“钱袋子”了。再说高拱是一个精明山|西人,这样的话朝廷的钱不会乱花,也没有人敢乱花了。

    李春芳是徐阶和高拱的老朋友了。李春芳最大的特点就是两个,第一是李春芳的文学功底扎实,是一个写书法的好苗子,第二是李春芳性格比较好说话,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好好先生”。“李好好”是李春芳的外号,可见他总是在一边说好,不会提反对意见的。

    这四个人组成了新一届内阁,虽然说不是完美的,但是也可以说是比较团结的。除了偶尔高拱发几句牢骚话,陈以勉说几句怪话外,总算还是太平的一届内阁组合。

    两年后隆庆皇帝登基成为新皇帝后,这一届内阁就出现了问题。高拱对陈以勉有了怨言,主要是背后隆庆皇帝支持高拱。陈以勉从前曾经当过隆庆皇帝也就是过去裕王的老师,后来因为陈以勉觉得裕王不是一块料所以转投了景王门下。嘉靖皇帝知道陈以勉不是景王的人,所以没有牵连陈以勉。但是这样不代表新皇帝隆庆皇帝会放过这个“叛徒”陈以勉。高拱在弟子隆庆皇帝的授意下,处处针对陈以勉,还有一个私人理由是高拱想挤走陈以勉当内阁次辅。陈以勉早就有了请辞的打算,所以闹了几次后陈以勉主动向隆庆皇帝请辞,隆庆皇帝连客气的婉拒也没有直接答应了。陈以勉就此离开了能够,离开了朝廷,高拱成为了内阁的内阁次辅。

    高拱刚当上内阁次辅就和内阁首辅徐阶干上了。原因就是为了推荐新人的问题上。内阁走了陈以勉,再加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