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谜案追凶-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十四回 会合四
当村民们都散了后,这三十个大兵都来到了秦泰身边。这三十个士兵虽然都是官兵,可穿的衣服也不一样。其中二十人穿的是土黄色的正规军上杉下裤,外面还罩着一件同色的背心,背心前胸后背上都印着一个大大的“兵”字。他们都带了一顶圆形的大沿帽,帽上有一缕红缨。另外十人也是土黄色的棉布上衫下裤,外面罩的是皮质的软甲。和那二十个正规军不一样的是,这十人没有戴帽子。一般的老百姓不清楚,可秦泰他们官方的人很清楚,这三十人中二十人是军户出身,十人是府兵出身。不要小看这十人,他们的战斗能力可能比其他二十人加起来还要厉害。
明朝时期的军队实行军户制度,也就是说一个士兵当兵,他们的直系亲属将不用交税,成为军户最大的好处就是不用缴纳苛捐杂税。但作为军户,就要保证至少一家人中有一个男丁当兵。当这个当兵的男丁死了,就要再出一个男丁当兵。要是家里的男人死光了,或者没有成年的男人的时候,军户的资格就会被取消。这是明太祖洪武皇帝朱元璋定下的规矩,一直沿用到明末。可随着军户里的男丁越来越少,连年不断的战事,明朝军队里的士兵越来越少。一些军官为了喝兵血,为了占空额,故意虚报人数或者隐瞒不报伤亡。一些没有出丁的军户,为了自己能面交税收,为了不被赶出军营,只好默默地忍受着,希望军官能多少给自己加一点补足。
随着士兵人数大大减少,战斗力明显下降,这些军户子弟兵已经不能维护明朝的治安和边防。一些有势力的官员开始雇佣或者招揽一些农户家的青壮年,训练和培养他们。这些人并不属于朝廷的军队,所有的伤亡和损失都由组织者个人承担。但是由于他们受过严格训练,又是拿命换钱,所以他们比一般的军队士兵更加勇敢。逐渐朝廷默许了这种士兵,叫他们“府兵”。但是这些人只能拿正常士兵一半的工钱,装备什么的也不发放,这一切有所指挥的官员自己出资。死亡后也没有任何的补偿,朝廷对他们的安危不负任何责任。这种“府兵”不但作战勇敢,而且对长官绝对的忠心,可惜养他们的费用太贵了,一般的官员养不起这种私人军队士兵。
一个军官上前,对秦泰说:“大人,标下叫李立。是两江总督胡大人手下的亲兵。我家大人说大人您对前线将士的帮助太大了。大人您不但帮了我家大人,更加救了江南数也数不清的百姓。我家大人要标下带人保护大人,安全负责大人一行人的安全。李立和标下听从大人您的调遣。”
李立所说的胡大人,就是明中期赫赫有名的胡忠宪。胡忠宪字如贞,嘉靖年间兵部尚书、两江总督、东南战时总管。历史上对这个胡忠宪褒贬不一,他既是明朝第一奸臣严嵩的得意弟子,是严嵩安排在江南最大的助手。胡忠宪不但是两江总督,管辖着江苏也就是南直隶,安徽、江西三省军政事务,更兼任东南战时总管,统领着江南十多万的军队。他一生最大的贡献就是英明的任用了抗倭名将戚继光和俞大猷等人,彻底地将危害东南沿海近百年的倭寇赶出了中国,还明朝百姓一个清平世界。历史上说,要不是因为胡忠宪手握重兵,和远在京城的严嵩严世蕃相互呼应的话,嘉靖皇帝早就对付严嵩严世蕃了。早一年对付严嵩严世蕃,就会少死不少忠良和老百姓。
秦泰也知道胡忠宪,知道胡忠宪和严嵩的关系。但是为了江南的老百姓,为了少死一些大明百姓,他才帮助胡忠宪。但是绝对没有想和胡忠宪套交情的想法,而且秦泰并不看得起这个严嵩的子弟。但是胡忠宪总是两江总督,是这里最大的官,不好得罪不说,这些士兵刚好帮了秦泰的大忙。
秦泰笑着对李立说:“小将军怎么称呼?是几品官?”这是很有必要的事,李立如果只是胡忠宪的“府兵”,也就是白丁,没有任何职务的话,秦泰可以叫他李立,也可以叫他“小李”。如果李立有功名在身,是朝廷的官员的话,哪怕是最小的从九品军官,秦泰也不能随口叫他的名字,要按规矩叫他的职务。要是李立的官阶比秦泰的还高话,秦泰和大家不但要称呼李立为“李大人”,而且还要给予一定的尊重。虽然文贵武贱,但是朝廷的规矩和礼仪不能变。
李立马上躬身对秦泰说:“大人,您太客气了。标下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总旗而已。称不上什么将军。我家大人说了,在您大人面前我们不过是一些下人和守卫。要是大人觉得我们太显眼的话,我们也可以和大人一样化装成百姓的样子。您只要叫小的小李或者李立就好。”
“总旗”是明朝军队军官的一种称呼,属于下级军官。在明朝军队中,最低的职务就是士兵,士兵分“主兵”、“巡兵”、“守兵”三种。“主兵”也就是主力军的士兵,平时只管训练。一般是用来剿匪或者抵抗大批敌人用的,他们的装备和待遇都是最好的。只有京城的皇家御林军才能比得过他们。“巡兵”是地方上的主力,一般主要责任是巡逻和守卫。“守兵”是一些年纪小或者年纪太大的士兵,他们既不能杀敌又不能巡逻,只好安排上一些重要仓库守卫,也有一些在晚上巡逻的,更多的是军中的后勤和火头军。士兵之上就是“伍长”,一般来说一个“伍长”可以管五到七个士兵,也就是现在的“班长”。“伍长”之上就是“小旗”,一个“小旗”可以管十到十二个人。“小旗”之上就是“总旗”,“总旗”能管三十到五十人,也就是现在的“排长”。“总旗”之上是“百户”,又叫“校尉”,也就是现在的“连长”。“百户”之上就是“兵备”,也就是现在的“营长”。“兵备”之上就是“千户”,也就是现在的“团长”。“千户”之上就是“守备”,又叫“游击”,也就是现在的旅长。“守备”之上就是“总兵”,“总兵”也就是明朝军中地方长官。“总兵”分“总兵官”、“总兵”、“御总兵”三种。“总兵官”虽然也叫“总兵”,其实不算真正的“总兵”。所谓的“总兵”就是指手上的兵力超过一万的那种,而“总兵官”所能管辖的兵力不过五到八千人,最多不能超过八千。“总兵”已经是明朝军队中的高级将领了。每一个重要的地方都会有一个“总兵”把守着。按照现代的说法,只有“总兵”才能配真正的称为将军。“御总兵”更是了不起了,整个明朝每一代不过才十个“御总兵”。每一个“御总兵”手下有近十万的兵力,特别是几个边关上的“御总兵”,他们可以说是地方上的草头王。只要他们不叛国,能够守卫好边疆,就算他们身边的太监监军也不能把他们怎么样。也只有到了“总兵”一级,超重的文官才会有所顾忌。到了“御总兵”一级,朝中的文官才会当他们是一个人物。
李立是一个“总旗”,也就是现代社会的一个排长。属于低级军官,正八品级军官。他手下有二十个正规军士兵,十个胡忠宪自己的“府兵”。他在胡忠宪手下不算什么亲信,好在他为人老实,所以胡忠宪才派他来秦泰这里。胡忠宪是朝廷正二品的大员,按照他的等级,他可以享受一百人组成的亲兵和仪仗队。但是他来到地方,又是前线,所以朝廷允许他可以组织五千人以下的“府兵”,身边可以有五百人以下的亲兵和仪仗队。李立是亲兵总队第三分队的小队长,这支小队属于最外围的亲兵。虽然不被胡忠宪看重,但是作战能力和反应速度都不错。这对秦泰来说很合适,这些人既可以当侦察兵用,又可以作战。
作为胡忠宪的亲兵,李立和他的人在两江三省很有地位。他们在外面有时候,权力大到连一个县官也不敢不听他们的。可是他们不能出他们的管辖范围。不管是军队的规矩,还是身份关系,他们只要一离开他们的地盘,他们不但享受不到原来的福利,而且会被抓起来。所以李立只能在两江三省内保护秦泰一行五人。这也是胡忠宪为了感谢秦泰,私下帮秦泰能做的唯一一件事。胡忠宪也打听过秦泰,知道秦泰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他也知道秦泰是一个有骨气的人,不然不会一点宝藏也不收。按胡忠宪的意思是一步一步和秦泰搞好关系,最好能拉他进自己的阵营。就算不能拉秦泰进来,也绝对不能和他作对。胡忠宪隐隐约约的觉得秦泰是一个有前途的人。于公于私他都不想和秦泰交恶。这一点秦泰并没有想到,是后来“老酒鬼”师爷提醒他,他才恍然大悟的。
第十五回 会合五
秦泰身边有了官兵,就有了底气。现在的事态迅速起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秦泰直接给李立下令,所有官兵分兵两路,大多数的官兵把守王家坟地。其他的官兵和秦泰一起回到刚才住的房间里,等待里正带人前来。
小灵子在路上已经告诉秦泰,里正因为要召集人手,所以比他晚了一步发出。估计上午应该能够到达这里的里正,知道秦泰身边有官兵,不敢再拖延的。
村里的村民也一改刚才的嚣张样子,差不多都躲进了自己的房间里。本来人手一样武器的他们,看见官兵吓得家伙都不要了。
一个中年村民,被倒霉地推出来招待大家。他抖抖索索地提着一大壶茶水和一大摞碗,为大家倒茶。
秦泰和展小小暗自发笑,刚刚他们要杀要砍的好威风,不要说给一碗水,就是好声好气地说一句话都没有,可现在不但送茶而且低声下气地好脾气。这群村民真的是欺善怕恶的主,真的丢他们祖先王羲之的脸。
正当秦泰他们放心等里正的时候,那间大房子里的男人已经发火了。
男人光着上身,在自己的房间里走来走去。因为房间里光线相对较暗,并没有发现他的样子。可他光着的上身上有好多的伤疤,看来他是一个经过风浪的汉子。
任是一边的女人怎么劝说,这个男人还是一脸地严肃。
房间外面站着几个男人,他们村民打扮,看上去没什么异样。可是要是仔细看的话,却能发现出不一样的地方。这几个个头相对矮小,而且露出的皮肤相对白洁。他们就算不生气,身上也是一股子杀气。
要是李立在这里的话,一定会认出他们的气质。这些人不是本地人,也不是安徽人,更不是中国人。他们是日本人,也就是倭人。他们是危害大明沿海多年的倭寇。也就是大明所有国民的仇人。
日本是一个岛国,悬居海外。传说除了本地的原居民外,第一批开发日本的,还是我们中国人。秦始皇嬴政想长生不老,就请了许多的道士炼丹,可天下哪里有这种神药。道士们为了再古惑皇帝,也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就谎称为皇帝寻找仙人。道士徐福自称自己知道东海有座仙山,像秦始皇要了五百童男五百童女,随他一起出东海寻找仙人。这些人就是日本最早的祖先。所以说日本也应该属于我华夏的后裔,可是他们养大孩子忘了娘。自己认为有点本事了,回过头来欺负祖宗。唐朝的时候,交过手知道自己打不过老祖宗,就假模假样地来中国学习文化、经济、宗教、各种手工艺技术等等,其实学习怎么统治国家、怎么铸造武器、怎么提高军人素质和战斗能力,才是他们真正的目的。明中期又来欺负中国,在东南沿海危害百姓。中国不是打不过他们,光是一个人一口唾沫也能把所有的倭人淹死。可惜明国人小看了他们倭人的残忍,他们不但狡猾而且对对手绝不留情。大明的军队又过于呆板,指挥权又在一些不懂军务的文人手上,一误再误战机才使倭人做大。
日本人能这么危害百姓,除了他们机动灵活,杀人的时候手下不留情之外,还有一点,就是有汉奸在暗中帮他们。这些为了小财小恩怨而牺牲所有老百姓姓名和财产的汉奸们,比倭寇更加可恶。可是官府总是找不到这些人的踪迹,他们不是留在倭寇里,就是在内地隐藏起来。
在上王村这种偏僻的地方,竟然发现了倭人。这代表这里实在不一般,可能是一个汉奸的隐藏地方,也是一些受伤的倭寇养伤的秘密基地。
房间里的男人咬了咬牙,对外面的倭人叽里呱啦说了一堆话,倭人都离开了。
男人回到床头,披上一件外衣,在外衣外面又穿了一件类似于软甲的衣服。找了两根绳子将自己的双腿上的宽松裤子裤腿绑结实了。最后才从床头去下了一把带鞘的大刀。看来要去打仗的样子。
妇女也不多话,默默地看着男人准备好一切。心里是越来越平静。
男人穿戴好一切后,看了女人一眼,说:“对不起了。我不能有任何的牵挂。可以我不能留下你。你不要怪我。”
女人已经将一把尖刀插进了自己的小腹里,她挣扎着说:“跟你在一起,是我心甘情愿的。我活的很痛快。我不会连累你的。”说完就倒地死了。
男人本来已经犀利的眼神,更加恐怖了。他毅然的走出了房间,将自己家所有的下人都杀了。这么做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这些人知道太多自己的事。
在这同时,从这个男人出去的倭人也开始了自己各自的行动。原来男人给他们的命令是集合所有的自己人杀了官兵和大明官员后,立即转移。他们回到自己家里,换好衣服,拿上武器准备行动。
李立没有回村里,在村子外围随意走走。多年的习惯,令他一到新的不熟悉的地方,就会先看看地形地貌。
可李立这么一走,发现了一个古怪的现象。几个在一边玩闹的孩子,一边玩闹一边哼着日本歌。李立曾经跟随胡忠宪胡大人多次看见过倭人。有一次抓到了一群倭寇的家属,其中要两个带小孩子的女倭人。她们哄自己孩子睡觉时唱的就是这种歌。可一个山区偏远的孩子们怎么会唱这种歌?他的眼睛瞳孔突然快速收缩。
李立马上下令,叫回所有看守坟地的官兵,全副武装杀回村里就出秦泰大家。
这时候溜回去看自己老婆的那个村民,也看见男人正在屠杀下人。他躲过这个疯狂的男人,来到男人的房间,看见自己的老婆已经死了。
村民知道自己的老婆和这个男人在一起,他为了不完全失去这个老婆,平时假装不知道。他是真的喜欢自己家的老婆,真的想和老婆过一辈子。他总在想,什么时候老婆和男人过不下去了,总会回到自己身边。到时候他们两夫妻好好过日子。没想到现在他老婆死了,死在了这个男人的房间里。村民快要崩溃了。
村民也是一个狠角色,他也知道很多这个男人的事情。为了自己,为了给自己的老婆报仇,为了和这些人彻底分割,他决定向秦泰他们告密。
他想到什么就做什么,反正自己已经什么都没有了。
双方并不知道,现在都是在比谁的动作比较快的时候。其实双方的实力和战斗力差不多,就是要看谁能把握先机了。李立带来的官兵人数较多,但是他们个对个的话,不是倭人的对手。可倭寇比官兵们还要害怕,因为他们怕这里的村民会知道真相后帮官兵。毕竟他们在沿海杀了太多的人,有许多的老百姓会和他们拼命。
李立带着人回缩村里,每个路口留下手下把守。
当李立回到秦泰房间的时候,那个村民也从别外一条小路来到秦泰住的地方。
双方的话一对照,秦泰和展小小,以及李立三个人都马上想到了这一点。他们这些倭寇想反抗,不管能不能杀了他们官兵,他们都做好了撤退的准备。
李立马上布置人手,这种打仗的事情,不需要和秦泰商量太多。秦泰也估计没有什么带兵打仗的经验。李立和手下的官兵商量着,怎么杀出去。
秦泰对身边的展小小和小灵子说:“现在的情况相当危险。小灵子,你马上出村。找到里正,让他马上带人来和我们会合。就说这里有倭寇。把路上能带的的村民都带上。实在不行就走那条已经开通的山路。能尽快赶到就尽快过来。”
小灵子喝下自己面前的茶水,抓起两块干粮就出去了。他知道他带来了更多的人,少爷们才会更安全。
秦泰对展小小说:“等一会,我们冲出去。如果遇上抵抗,你要去帮李立。李立对付的不是一般的敌人,而是倭寇。倭寇是在沿海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的仇人。你要帮着大家尽快杀出去。要是对方实力不强的话,允许你就地消灭。好好为百姓们报一报仇。但要注意安全,千万不要孤军深入。我也会照顾好自己的。帮我杀几个倭寇,也算我为沿海的死亡将士们出了一点力。”
展小小点了点头,走进了里面自己的房间。不一会儿又出来了,拉着秦泰又进去了。原来她将身上的一件家传内甲脱了下来,要秦泰一定要穿上。没有她在身边保护秦泰,她总觉得不放心。这件内甲是展家的家传之宝,穿上这件内甲后,展小小相对放心点。
秦泰本来不想穿内甲,但是他的力气远远不如展小小的大,展小小几乎是半强迫地将内甲穿在秦泰身上。秦泰只好穿上内甲后再穿上外衣。展小小不放心地拍了拍秦泰的胸口,证实秦泰的内甲真的穿戴好了,才放心的带秦泰出去。
第十六回 会合六
李立已经分配好人手,两个“府兵”在前面开路。十个士兵保护着秦泰去村外,随后的士兵在后面断后。展小小被安排在秦泰身边,就算要打倭寇,也要先保护秦泰出去了再回来杀敌。
李立画了一张出村的草图,出去的路有两条。一条路比较近,但是路上的危险比较大。有一段路两边都是高高的墙,只要前后一堵,他们就只有挨打的份。要走其他一条路的话,虽然路相对好走,但是要多走许多冤枉路不算,也不利于大家。因为倭寇善于野战,在空旷的田地上遭遇倭寇,不是一件好事。李立决定走近路,不走远路。最快时间通过最危险的地段。必要的时候牺牲一些士兵也要冲过去。
两个“府兵”是长期前方作战的士兵,因为作战勇敢才又回到胡忠宪胡大人身边的,所以他们的经验相当熟悉。两个人相互配合,靠着墙根出去的。
可是他们出去不久就回来了。他们不是不想出去,而是被逼退了回来。小灵子出去后,倭寇已经包围了村里的各个路口。准备将这群人数不多的官兵赶尽杀绝。
李立觉得原计划没有错,要手下的士兵匀出两套军装,叫秦泰和展小小换上。这样一来不但不会引起太多的注意,更加能隐蔽突围。
李立知道呆的越久更加危险,就在秦泰和展小小换好衣服的时候,决定马上走。
三十三个人,前面是经验丰富的“府兵”,中间是秦泰、展小小、李立,后面是装备相对精良士兵。三十三个人犹如一个人,一起行动,一起杀向同一个方向。这是倭寇所最不愿意看见的,他们不是军人,喜欢各自为战。要是一个打一个,他们有绝对的信心消灭敌人。可惜这群人数不多的官兵,一改以前的战法,集中在一起行动。这群倭寇并不知道,李立的人马本来就是以防卫见长的护卫部队。保护长官是他们第一责任,他们第一任务不是杀敌而是安全保护自己的长官。现在这个护卫长官变成了秦泰,但是他们的应对方法没有错。
李立这一安排,把自己变成一个长满了刺的刺猬,让敌人吃不下去又舍不得放弃。这是一个最令对手没办法的应对计策。倭寇们大骂明军好狡猾。
男人守在村口,听说李立他们这么行动,就下令派出一支五到十人组成敢死队,破坏这个对他们不利的阵型。只要这个不利的阵型被破了,他们就有把握消灭明军。把所有的官兵和大明官员全部杀死在村里。到时候再将所有的村民也一起杀了,就不会有人知道他们的事情了。
敢死队马上组建完毕,杀向阵型。可他们没有想到这支军队的精锐都在前面。没等他们冲到面前,已经全部被杀。但是也使两个“府兵”失去了战斗能力。
男人大怒,派出第二批的敢死队,准备消耗光这支明军的有生力量。
可这次“府兵”一个也没有动,这批敢死队八个倭寇都交给了展小小。
展小小在双方面前,大秀了一场个人表演。她手拿她的软剑,冲出阵营,冲进倭寇中。几个来回后就有一个倭寇倒地,展小小就像一个抓不住的风一样,穿梭在倭寇中间。每一次的穿梭都会有一两个倭寇受伤倒地。最后一击的时候,展小小较小的身躯一剑杀了最后三个伤痕累累的倭寇。从开始到结束不过几分钟而已。
不光倭寇,就是李立和他的手下,也觉得展小小的功夫太厉害了。这种人要是有一百个的话,组织在一起可以说是所向无敌。哪一队的倭寇敢和他们正面交锋?不过半年时间,就能将所有的倭寇或杀或赶出大明去。
展小小其实是有苦说不出来,她并不想这么早暴露自己的实力。可是她再不出手的话,就会有更多的“府兵”牺牲。这样一来不但上了倭寇的当,而且会使不多的官兵越来越少。这些官兵是将来帮助破案和保护秦泰的最好帮手,牺牲一个就少一个,不能这么轻易失去了。这样她才不顾一切地出手。
展小小的行为不但鼓励了自己人,也给倭寇一定地震慑。原来倭寇以为明军不过是阵法厉害点而已,没想到单兵的实力也这么强大。一个小兵就能将他们一队敢死队的人全部杀死。倭寇以为自己的实力能消灭明军,至少一对一地打起来能够不费力地杀死对方,可现在看来不是这么样的。倭寇都是一些欺善怕恶的浪人,并不是什么真正的军人,组织性本来就不强。他们是靠着勇气和对财富的热衷才来中国的。当展小小和明军的行为超出他们的估计,他们的信心没有了,战斗力也就下降了。一些倭寇已经不想再打了,他们想怎么尽快离开内地,回到他们猖獗的沿海。
男人也知道手下的军心不稳,就一边对他们呵斥的同时,答应他们再冲一次。要是在无功而返的话,大家一起有次序地撤退。
这次最惨烈的一次攻防,倭寇也不想这么无功而返,有损自己的信心和威望。李立们更是不能输,输了的话他们的实力就会暴露,这样一来他们只有任人宰割的份了。到时候不但任务完不成,就连自己的性命也活不成了。
双方已经杀红了眼,李立利用这机会冲过来最危险的路段。剩下来的就是尽力抵抗倭寇的进攻,坚持到里正他们赶过来。更希望那个村民能说服村里的大家,出来帮李立他们共同对付敌人。
一个倭寇手举着倭刀,大叫一声,首先冲了过来。展小小看了秦泰一眼,也再一次拔出软剑,向这个极为嚣张的倭寇冲过去。倭寇想杀了这个已经震慑所有倭寇的小明兵,展小小想杀了这个带头的倭寇再一次立威。
展小小三剑将这个倭寇砍死在面前,但是她自己知道,她也受伤了。
由于展小小不要命的带动下,明军已经到了村口的小树林边。
秦泰对李立说:“李队长,现在我们快到树林了。我们不能再这样了。不如放开大家。尽力冲到树林下。有树林作为掩护,我们能够抵挡住这些倭寇。”
李立也是这么想的,就大声说:“兄弟们,我们已经快到树林了。我们冲过去,不是为了杀敌。而是为了尽快占领树林,依托树林掩护自己的同时再想办法杀敌。兄弟们,为了我们明军的名誉,大家冲啊。”
在李立的指挥下,所有的明军一改刚才刺猬型的行走速度,快速奔跑出去。
挡路的倭寇人数并不多,倭寇都是从四面八方包围明军,明军正面的人数大大少于明军。所以挡路的倭寇马上被这群官兵打散了,打死了。
冲进树林的大家,马上发现里面有一个受伤的中国人。这个中国人说自己是被倭寇给胁迫到这里的。当时的明军没有精力管他,更没有对他进行进一步的搜身。
当这个手上的男人准备暗杀秦泰的时候,他被一边早就盯着的展小小给制服了。
秦泰和展小小早就知道这些倭寇中有一个中国人,这个中国人就是逼死那个村民老婆的那个男人。他假装受伤,就是希望骗过所有人刺杀明军中的官员和指挥官。这种方法,他已经使用了好多回了,没想到这次失败了。
借着李立带人防守的机会,秦泰和展小小审问起这个男人。
开始这个男人骨头很硬,什么也不说。可是不久之后,他的态度变了。他变得很乖很听话,对秦泰的问话可以说是知无不答。原来秦泰看见了他身上的“行墨”,知道他就是一个早就判了刑的犯人。秦泰威胁他,要是他不老实的话,将他带回老家,当着乡亲的面说出他的罪行。这个男人知道家乡的人是多么痛恨倭寇和汉奸的。自己一定会被打死、做弄死。自己的家人更是会被自己还得活不下去。他不能害自己的家人,害得他们为自己死去。
所谓“行墨”是宋朝开始的一种刑罚,一些犯了重案的犯人,左脸颊上要刺下记号。犯了杀人案的犯人,脸上纹一个“弑”字,犯男女之间的事的犯人,脸上纹一个“秽”字,一些造反人的家属,脸上纹一个“反”字。纹上了字后在发配。《水浒传》里的林冲、宋江等等,好多人都这样。明朝的时候,虽然没有命令废除这一刑罚,但是大多数的地方已经不再这么做。但是在沿海地区,还有一些偏远的地方还是沿用这一刑罚。秦泰就利用这一点,敲开了这个男人的嘴巴。
男人叫路千,原来是福建人。从小失去了父母的管教,成为了地方上一个小混混。十四岁的时候,第一次尝到了女人的滋味。路千就想着为自己找一个既美丽又有钱的女人。一次偶然的机会,知道了城里新来一个大户。这家人只有一个年纪不大的女儿,这女儿长得也很好看。路千就动了心,不但要女人更要这家人的钱财。
在路千的安排下,一场英雄救美,外加编好的身世,使路千认识了这家小姐。不久没有什么经验的小姐,当然被路千骗到了手。在路千的计划下,先和小姐发生关系,再提出求亲。本来顺理成章的事情,却被一个同样想得到这家人财产的同行识破了。路千成为了一个诈骗罪犯。
第十七回 会合七
当时官府判路千**和诈骗两罪,杖四十,行墨,发配到南海终生不得回家。
在临走的时候,路千才知道自己欺负过的小姐怀孕了。因为这件事,小姐还被赶出来家门。几个原来和自己有点情谊的混混收留了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