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谜案追凶-第1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些人牵制严嵩。因为力量不够徐阶就到处污蔑严嵩,把严嵩说成一个贪官和卖国贼。不惜用这种矛盾引起清流和正义的年轻人为他对付严嵩。徐阶明明知道严嵩没有这么坏,不会对年轻气盛的读书人下毒手,所以以清流领袖自居。可是徐阶当上内阁首辅后,比严嵩还要贪心,忘记了自己是正义的代表,忘记了自己曾经因为反对贪污和买卖官职和严嵩决裂。就是因为这样,高拱看不起表里不一的徐阶,更对徐阶的治国能力有疑问,所以高拱敢于公开叫板徐阶。

    张居正对老师徐阶也很失望,他曾经多次提醒过老师徐阶,不要走严嵩的老路。可是徐阶不但听不进去,而且想用其他的弟子取代张居正成为未来的内阁首辅。张居正不是没有帮过徐阶,也不是硬要和徐阶作对,但是这都是徐阶自己把后路给断了。

    高拱利用隆庆皇帝对徐阶的彻底失望,才挤走了徐阶。但是徐阶没有完全失败,离开京城之前徐阶单独面见了一次隆庆皇帝。徐阶以隆庆皇帝的座师,原来的太子太傅的身份,最后一次教授弟子隆庆皇帝。要是隆庆皇帝想未来接班人顺利接班,想要内阁顺利完成交接,必须做三件事亲。第一,张居正不能马上担任内阁首辅。因为张居正无论是年纪还是资历,都不能胜任内阁首辅。需要一个过渡型的人物,暂时担任内阁首辅。第二,高拱不能当内阁首辅。至少高拱不能当真正意义上的内阁首辅。一旦高拱当上内阁首辅,掌握了实际权利后,他的脾气不会轻易让张居正接位。就算张居正价格来相当内阁首辅了,高拱也不会轻易交出内阁首辅的位子。所以为了张居正将来能够顺利接班,所以高拱就算当了内阁首辅,也不能给予高拱内阁首辅的实际权力。第三,在高拱和张居正两人之外,隆庆皇帝还要再准备一个单人内阁首辅的人选。因为要防止高拱和张居正两个人两败俱伤,所以需要第三个人备选。就算张居正将来当上了内阁首辅,这个人也可以当内阁次辅,用来牵制和制衡张居正。为了隆庆皇帝虽然让高拱当上了内阁首辅,但是没有得到内阁首辅的实际权力。隆庆皇帝明确让张居正主持内阁日常事务,负责内阁具体工作。所以张居正当上了内阁次辅,却做着内阁首辅才能做的事情。这样的内阁首辅,其实只不过是一个虚名,所以高拱这个内阁首辅是一个空架子而已。

    张居正是主持具体工作的内阁次辅,也是不久之后的内阁首辅,所以张居正每天要在皇宫边上的内阁值班房上班。他使用的是前几任内阁首辅才能使用的专用办公房,高拱不敢有任何意见。因为这是隆庆皇帝特别指定给张居正使用的办公室。这里虽然光线昏暗而且夏天闷热冬天寒冷,但是地位和象征意义都远胜一切。每天有数不尽的军国大事从这里送进来,再由这里送往司礼监和御书房。一般来说绝大多数的建议都会被隆庆皇帝准许。只要隆庆皇帝同意,司礼监的秉笔太监就会抄录到奏章里面,成为隆庆皇帝的圣旨下达到地方。其实张居正已经实际意义上左右了隆庆皇帝的思想,成为军国大事实际意义上的拍板人。

    虽然张居正每天都很累,有操不完的心要花在各种奏章上。可是张居正已经习惯了,也渴望这种辛苦。张居正好像体验到了老师徐阶的心情,他和当年徐阶一样,不再为别人当下手,他们终于可以自己决定一切了。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决定每一件事情的去向和未来,这就是大人物的权势和威力。

第二十五回 偷龙转凤二十五

    当秦泰来到内阁值班房外面的时候,被一群士兵阻拦了。内阁值班房在皇宫边上,属于皇宫的势力范围。内阁本身没有兵员,把守内阁值班房的官兵是禁军。为了内阁官员的安全,历代皇帝都排重病保卫内阁值班房。一般不是内阁官员的人,是不能随便进出内阁值班房的。就连不是内阁官员的六部主官,也不能轻易出入内阁值班房。

    整个禁军一共是五军二十五队,分别是左军、右军、前军、后军和中军,每一军又分为一两三四五队。禁军的主要任务是守卫皇宫,主要工作地点就是皇宫内外。左军负责皇宫西面的守卫,除了把守皇宫西大门和进出御花园的角门外,就是查验杂役的进出资格。西大门连接御膳房和杂役房,是每天进出杂役和物资的地方。早上送水进宫,送菜进宫,中午杂役出宫,都要经过这里。所以这里的治安最混乱,也是禁军中最忙的地方。右军负责皇宫东大门的守卫,东大门是皇子和有爵位的子弟进出官学的地方。皇帝的孩子还有皇亲国戚的子侄,每天要进出这个东大门上学。每天住在外面的皇亲国戚的子侄和住在皇宫里面的皇子要到官学上学,担任老师的都是翰林院或者内阁官员兼任的。这里读书的孩子学习成绩不是太好,但是为了和大富贵的人混一个脸熟,大家都不敢偷懒。前军负责皇宫正门的守卫,保护上下朝的官员进出,也负责内阁值班房的治安和守卫。后军负责皇宫北大门的把守,更要负责训练禁军的日常训练。中军负责皇宫内部巡逻,防止突发事件发生,也同时起到防火防盗的作用。每军有五队士兵,士兵轮流上班,白天是三队人轮流,晚上是两队人轮流,每一个月大轮换一次。禁军是大明当时最精锐的的军队,不但武器和装备精良,而且训练也是很全面的。不过展小小对丈夫秦泰说过,这些禁军没有见过血,上过战场的他们其实不堪一击。

    把守内阁的禁军当然认识张居正的亲随,而且不敢得罪这个红人的手下。但是他们不敢随便让秦泰这个外人进去,要是出事的话他们谁也担待不起。张居正的亲随也不知道秦泰的真正身份,所以不敢为秦泰担保。禁军士兵更加对秦泰有所怀疑,不但拦住了秦泰,而且把武器对准了秦泰。张居正的亲随也不敢多待,马上进去向张居正禀报。

    秦泰当然不能公开自己的身份,也不能把自己过多的暴露在外人面前。难保有一些细心的人看出他脸上的化妆,这样的话秦泰的身份就会暴露了。秦泰一点也不担心,因为他身上有好几块不同的腰牌,不用担心禁军为难自己。禁军名义上归后军都督府大都督管辖,其实直接上司是御马监。秦泰手里的腰牌一般的军队可以不起作用,但是对于拱卫皇宫的禁军来说,绝对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秦泰也不对官兵多说话,冷冷地拿出一块玉质的腰牌。顿时所有的官兵一边放下手里的武器,一边跪下低头不敢看秦泰。秦泰看了看手里的腰牌,马上明白自己拿错了腰牌。这牌腰牌虽然和进出皇宫的玉质腰牌差不多,其实意义相差很大。进出皇宫的腰牌,分为木质、铁质、银质、金质和玉质五种。木质腰牌是杂役或者临时进出皇宫的;铁质腰牌是低级采买太监或者办事宫女出入宫门的证明;银质腰牌是主事太监或者上了品级的宫女使用的腰牌。这个级别的人可以随时进出宫门,但是不能带人进出皇宫;金质腰牌是有身份地位的大太监或者皇亲国戚才能拥有的。不但可以随时随地进出任何一个宫门,而且可以代少量的人进出宫门;玉质腰牌最高级,可以不经过查验进出任何一个宫门。拥有这个腰牌的人,不是司礼监的大人物就是有特殊身份的人。冯保为秦泰准备这种腰牌,是为了掩护秦泰的身份,担心有人认出秦泰。可是秦泰错拿出来的腰牌,不光是身份证明,更是一种相当于兵符的证明。原来冯保不但是司礼监第一秉笔太监,还是东厂主管太监,更合御马监的少监。在明代司礼监就像前朝的内阁,司礼监掌印太监就像内阁首辅,司礼监第一秉笔太监就像前朝的内阁次辅,御马监是带兵的太监管理组织。御马监不但负责皇宫的治安,也负责训练和管理禁军。一般来说御马监的太监之比司礼监掌印太监微微的小一级而已,是皇宫第二大的太监。御马监太监可以进司礼监当秉笔太监,也可以不进司礼监。这一届的司礼监秉笔太监里面没有御马监太监,所以御马监太监地位几乎和司礼监掌印太监孟冲平起平坐。御马监太监是一个老实安分的人,不但终于隆庆皇帝,也早就向李贵妃效忠。李贵妃为了让亲信冯保早点顺利接手司礼监掌印太监,所以让冯保兼任御马监少监。御马监太监早就对手下说过,他只不过是一个摆设,真正管理者是御马监少监。谁能拿出御马监少监的令牌,他就是负责禁军全面管理的最高领导人。怪不得禁军见到秦泰手里的腰牌后,像孙子见到自己家的祖宗一样恭敬听话。

    秦泰没有和他们多说什么,这不是什么派头,而是怕被人看出什么异样。因为御马监少监是太监组织的内部机构,也就是说也是太监。秦泰本人也好,化妆后的人也好,都是一般的正常男人,绝对不是一个太监。所以他不能和大家多待,也不能让人看出破绽,所以连忙走进内阁值班房。他的行为被禁军士兵误认为傲慢和冷漠,大家不但没有心思怀疑秦泰,更是觉得这才是大人物才应该有的派头和作风。

    走进内阁值班房,秦泰刚要问张居正在哪一个房间,就看见张居正走出来接秦泰。亲随把事情告诉张居正,张居正马上想到了秦泰夫妻。只有秦泰夫妻才会这么机警,他的夫人才会这么信任。也只有秦泰和展小小才能在这么短时间内看出厨子的问题,并把事情压制下来。张居正马上猜出了这两个人的身份,出手打人的一定是展小小展女侠,一边暗中指挥的一定是秦泰他的好友。张居正随着年纪越来越大,他对秦泰的感觉越来越奇怪。他经常把秦泰当做自己的弟弟甚至于自己的儿子一样,无法把秦泰当作一般的好友。他忍不住要保护秦泰一家人,也忍不住要教训秦泰。张居正随按敬佩其他的本事和气概,但是反对秦泰的办事方式和对人态度。秦泰过分的正直,也过分的精明,总让人有一种不敢正视的感觉。也是由于秦泰过分公正廉明,让人不敢亲近他,所以隆庆皇帝等人既想利用他,又不敢和秦泰走得太近。就连李贵妃也觉得秦泰这个人怪怪的,好像和大家格格不入。其实张居正知道真相,不是秦泰怪怪的,而是他们因为太多的政治变得太狡猾了。秦泰这种直来直去的性格反而让大家觉得怪怪的。张居正好几次想开口教训秦泰,但是又忍住不说,因为他担心秦泰跟他讲道理。张居正虽然自认自己能说会道,但是实在不是秦泰的对手。因为秦泰不但正直而且正确的道理在他那一边,一些事情时能意会不能明说,说出来的道理也不一定是完全正确的。张居正说得是一般人的道理,秦泰追求的是真正意义上的大道理。在大道理面前,张居正的道理已经是苍白无力的。张居正也希望做秦泰这样的人,办秦泰所认为对的事情,但是张居正不能这么做,也不敢这么做。因为张居正不是一般人,他要做内阁首辅,必须做不降大道理的人。因为他身边无论是对手还是自己人都不是讲大道理的人。对他们讲大道理只会坏事,只会让大家谁也不能好过。张居正已经放弃了让秦泰从善如流的想法,秦泰真个人太真太正直,学不会这种官场的做法,也不会这么做。张居正说服不了秦泰,秦泰也不能转变,张居正只好和秦泰做一对理想上的朋友,做一对书信往来的笔友。科恩能够秦泰也想到了这一点,所以和张居正关系很好,不让张居正为自己说话。在没有利益关系的情况下,他们两个人才能永远是朋友,不会伤害到彼此。秦泰更希望他。张居正和谭论之间的关系永远保持下去。这也是张居正所希望的,谭论也想过,可是现在暂时不可能。由于张居正和谭论的地位,导致他们两个人不能光明正大地在一起,他们也不可能心平气和地坐下来聊天。秦泰曾经想过,他们两个人中一个人主动退出,放弃敌对态度或许才能保持大家的友谊。可是谁会让步呢?张居正不可能,只有谭论主动离开,可是这么做对谭论太残酷了,谭论自己会答应吗?

第二十六回 偷龙转凤二十六

    秦泰第一次来到内阁值班房,其实对这里的布置也是十分好奇。任何一个老百姓或者官员都对皇宫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好像皇宫里面和外面就是两个不同的世界一样。秦泰虽然曾经进出过几次皇宫,但是也没有真正欣赏过皇宫里面的风景。秦泰不是上品级的官员,所以没有资格上朝,当然没有机会从皇宫正门进入过皇宫,更没有资格进入一般大臣也没有资格进入的内阁值班房。秦泰多年前听说张居正被任命为内阁章机后,曾经问过张居正内阁值班房里面怎么样。当时张居正淡淡地说了一句“就这样,马马虎虎吧。”之后就没有多说什么。秦泰早就想亲眼看一看这个大明官员几乎都日思夜想想进来的的地方是怎么样的。

    令秦泰失望的是内阁值班房好像并不很豪华,更加有点像一个不起眼的院落。要是秦泰身边有一个比较爱说话的官员,或者是说话直接的谭论的话,他们一定会告诉秦泰,这里还不如上朝时官员们等待皇帝接见的朝房。毕竟朝房是招待接见外地官员或者是外国使节休息等待的地方。像大明是一个宗主国,又是一个好面子的国家,所以礼节和招待上都是高规格的。内阁一来只是大明皇朝的内部机构,第二当初机构并不重要,第三大明皇帝历来对臣子很苛刻,所以他们的值班房简单的吓死人。

    秦泰和妻子展小小刚去过皇宫内部的书库,查找过相关资料。皇宫里面的书库比起其他地方已经简单多了,像冯保等大人物的住处和办公地司礼监更加气派。一个带路的小太监告诉秦泰夫妻,想冯保这种大太监没人在皇宫里面都有一大个院落,光是伺候冯保的小太监就有十几个。冯保想吃什么想做什么,只要一句话就能办到。冯保等人的待遇对于一般的太监宫女来说已经是奢华了,但是比起后|宫的主子们来说算是俭约的。小太监神秘地告诉秦泰夫妻,皇帝万岁爷老爷子的生活才叫一个豪华富贵。

    相比之下这个内阁值班房的布置和结构不要说是冯保这种大太监了,就是一般的主事太监也比不上。整个内阁值班房的面积没有冯保一个人在皇宫里面的住处大不说,里面的布置更是宫中小太监都不屑的东西。秦泰看了又看,发现除了必要的文件和文房用具外,值班房里面的家具布置真实太简单了。谁会相信外面名声显赫的内阁官员,每天在这么一个小地方,委委屈屈地办公。看来历代皇帝真的没有厚待这些肱骨大臣,起码总要给内阁官员们改善一下办公条件才是。这种地方不但夏天闷热,而且到了冬天特别的冷。能熬到担任内阁官员的人,都是人尖子外加上了年级的,怎么能够忍受这种煎熬?

    秦泰刚刚担任提刑官的时候,曾经听说过内阁首辅严嵩老的连路都走不动了,还要霸占着内阁首辅的位子不放手。当时秦泰对这个严嵩真的有点不屑一顾,总觉得严嵩真的有点过分。现在看来当时的评价几乎错了,秦泰还真的冤枉了严嵩。第一严嵩不是不想放手,他早就不想做这个内阁首辅了。只要他不担任内阁首辅,他在内阁当“内阁行走”的儿子严世藩就能出任内阁四辅或者内阁三辅,所以严嵩多次以自己年纪大了为理由,希望嘉靖皇帝朱厚准许严嵩致仕,可是嘉靖皇帝朱厚不答应。第二,严嵩腿脚不利落不光光是因为他年纪大了,他没有老到连路都不会走。一个人的脑子总比身体早一步,小孩子还不会走路就会想这想那。当人年纪大了之后,身体还没有老化脑子就开始不行了,这是一个必然现象。秦泰不光是一个官员,更是一个对身体十分了解的验尸官。他知道这个必然规律,所以对严嵩的问题有点怀疑。严嵩能够条理清楚的处理内阁日常事务,应对嘉靖皇帝朱厚和内阁官员,不应该身体老化成这样。现在看来这是严嵩的职业病,是这个内阁值班房害了严嵩。严嵩进内阁已经将近五十年,当内阁首辅也超过了三十年。每天在这种低矮潮湿的地方办公,夏天不但闷热而且潮湿,冬天寒冷刺骨。就算是一个健康的人也会被折磨成一个病秧子,何况严嵩毕竟上了一点年纪。所以秦泰看见这个内阁值班房时,真的开始有点同情当年的严嵩。不过秦泰马上想到了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就是张居正的身体。张居正已经被任命为内阁次辅,未来的内阁首辅,将要在内阁值班房长期工作,他的身体总不能被折磨下去吧?秦泰要为好友张居正考虑一下未来,至少要保住张居正的身体状况。

    秦泰不愧是家学渊博,才走几步就想出了一个简单的方子。只要张居正能够长期服用的话,至少可以保证张居正的身体不会受到这种房子的太大影响。秦泰不但要让张居正服用药物,而且希望张居正把这个方子告诉所有的内阁官员,希望他们都不会受到这种房子的影响。对了,秦泰还要把方子写给冯保,让同样住这种低矮房子的杂役太监和小宫女们摆脱病痛。

    内阁值班房是内阁官员处理公务的地方,一些房间堆满了各种文件,不让外人随便进出。张居正不会随便找一个房间接待秦泰,所以张居正把秦泰带到了他自己的办公房。由于内阁值班房不接待外人,除了比较大的会议室外,其他房间都十分狭小,就连张居正的房间也一样。张居正使用的是原来杨廷和、严嵩和徐阶使用过的房间,算是这里最好最大的一个房间了,但是依然让秦泰感觉不适应。张居正也感觉到秦泰有点不自在,但是这已经是这里最好的房间了,只能在这里招待秦泰。

    张居正的房间在内阁值班房的左侧最里面,是普通内阁官员办事房的两倍。外面一间是他助手的,摆放着许多已经处理好或者来不及处理的文件。里面一件是张居正自己的办公室,除了一个巨大的文件柜外,就是一张巨大的文案。上面摆放着许多文房用具和纸张,还有一杯半凉的茶水。这就是张居正的办公环境,张居正要在这里起码干上好多年,谁会相信这一切呢?

    张居正也知道秦泰第一次来这里,所以简单地为秦泰介绍了一下这里的环境和布置。原来这里是独立的院落,除了秦泰刚才进来的正门之外,还有一个隐蔽的小门。一般内阁官员和文件送进送出都要走正门,要接受门口的士兵的检查。可是门外的士兵不敢得罪这里的人,因为能够进入这里的人不是大人物就是大人物的随从,不能随便得罪的。不过隐蔽小门也有它自己的作用,要是皇帝要秘密来视察,或者是重要的文件要传送时,就可以从这里进出。只不过这个隐蔽的小门没有用过几次,皇帝更是没有来过这个内阁值班房。

    内阁已经不是当初的内阁,早已经不是小猫两三只的了。除了算是内阁正式成员的内阁首辅、内阁次辅、内阁三辅和内阁四辅四人外,多了不少“内阁行走”和“内阁章经”。“内阁行走”是候补正式内阁官员,也是分担内阁四位正式阁员工作的人。当上“内阁行走”就等于这个官员走上了一条康庄大道,将来的内阁正式成员。“内阁章经”又叫“内阁章机”是正式内阁官员的助手,负责具体整理一般的日常文件,为内阁阁员誊抄文件和记录的。内阁阁员、内阁行走和内阁章经都称为内阁官员,但是待遇和地位大大不同。内阁阁员是正式的超级大臣,每一个权力和地位都高于一般的六部尚书。内阁行走是未来的内阁阁员,地位和六部尚书或者六部侍郎相等,但是权利不如六部尚书,甚至于不如比较重要的部门侍郎。内阁章经等于一般的中层官员,地位和六部主事差不多,但是接触到的机密比较多。内阁阁员必须皇帝亲自任命并公告天下;内阁行走也需要皇帝亲自任命,通告各级官员;内阁章经属于内阁临时官员,只需要得到内阁首辅的准许后,上报司礼监备案就可以。一旦内阁章经办事得力,就可以上报皇帝嘉奖或者直接升为内阁行走。但是要是犯错的话,不是立即打死而且秘密关押起来,所以无缘无故失踪的内阁章经不在少数。一般来说每一个内阁行走都有自己的独立办公室,内阁章经两个甚至于三四个人一间办公室,内阁阁员每人有一到两间办公室。张居正告诉秦泰,他在另一个房间还有一个办公室,只不过那里的环境比不上这里。

第二十七回 偷龙转凤二十七

    张居正还告诉秦泰,内阁施行轮班制。内阁阁员除了内阁首辅高拱外,三个人轮流值班。不过张居正的事情比较多,平时大多数的时间都在内阁值班房。张居正每三天轮到一天在这里值夜,其他的两天都会回家休息。昨天刚好轮到张居正值夜,所以张居正已经整整两天一夜没有回家了。内阁行走也要值班,一般每两个内阁行走一班,也采取轮班制值夜。内阁章经不用值班,但是要分班协助内阁阁员办公。一般每一个内阁行走配备一到两名内阁章经,内阁阁员每人配备四名内阁章经,张居正有六名章经协助。六名章经分两班,每一班三人分管政务、军事和民事。在办理交接的时候,每一个人都有各自管理的部门,专人专事不会混乱。

    通过张居正的介绍,秦泰终于比较概括的了解了内阁内部分工。内阁阁员就像如今社会的总经理或者部门经理,内阁行走就是经理助理或者是部门主管,内阁章经是经理秘书和或者小弟。要是把大明王朝当一个企业的话,隆庆皇帝就是董事长,皇室就是不参与日常事务的董事,内阁首辅就是公司总经理,内阁次辅是副总经理,内阁三辅是财务总监,内阁四辅是营销总监,内阁行走是协调各部门的监督或者总公司特派代表,六部尚书和侍郎是总公司各部门经理和主管,各地督抚就是总公司下属的各地分公司经理。大家各有各自的地盘和主管方向,相互制约又相互有联系。只不过张居正这个副总经理得到董事长隆庆皇帝的默许,架空了总经理内阁首辅高拱,负责大明王朝这个企业的日常工作和中下层人事任免。

    张居正告诉秦泰,内阁现在看上去很忙,其实事情已经少了不少。地方的事务有地方官员管理,一般不是大事或者难事,地方官员不会上报内阁。地方官员和中央机构的关系相当为妙,一般的事情地方官员都是能瞒就瞒,能不上报就不上报。让内阁知道太多的地方不足不但对地方各级衙门不利,而且会影响地方长官的前途。所以除了重要官员的任免和救灾等重大事情必须要上报之外,地方一般不会事事上报。倒是六部衙门,他们会事事上报,目的就是让内阁不要忘记六部主官衙门。一般来说这种关系到六部的事情,内阁可以帮六部主官衙门做主,也可以征求六部相关衙门的主官意见。这就要看内阁的权威和地位高低了。一般的事情,内阁可以代为做主,甚至于直接办理了。但是一些重要事情,必须和六部相关部门通过沟通才可以拍板。特别是关于官员任免和财务支出的事情,一般都要和吏部尚书侍郎或者户部尚书侍郎商量后才可以决定。六部中刑部和工部最好对付,一般不敢违背内阁的意思。兵部需要内阁同意拨款才可以运作,礼部需要内阁批准经费,所以一般也不会和内阁对着干,只有比较嚣张的吏部和户部,有时候经常和内阁有矛盾。不过只要一细想,里面的问题马上就清楚了。吏部是考核和审批中下层官员的衙门,如今内阁收走了任命权,当然导致整个吏部对内阁不满。要不是这里呆吏部尚书都是由内阁阁员兼任的话,吏部早就和内阁闹翻了。户部管着大明王朝的钱口袋,本来是最有油水的衙门。但是内阁不但拿走了审批权,而且经常对户部查账,所以户部对内阁的意见不小,经常以各种理由为难内阁。还好内阁这几任内阁首辅都是财务方面的个中好手,不但把财务管的井井有条,而且不会上户部的当。但是每一次和户部协调的时候,都是内阁和户部关系最紧张的时候。张居正这些日子主要的精力就是花在如何降服户部主要官员身上。要不是因为这些人的牵制,张居正办事会更加顺利。张居正决定在他担任内阁首辅之前,首先把这个“硬骨头”拿下,让他可以顺理成章的接任内阁首辅。

    秦泰发现了一个大问题,为什么所有文件直接送到内阁,而不是通过六部上报内阁呢?要是这些救急文件先交给六部的话,不就要六部求内阁办事了?到时候内阁不但不用求着六部办事,而且事情也会少许多。要知道张居正不光是内阁次辅、礼部尚书,更是兼任着太子太傅,要照顾和教育太子朱翊钧。随着太子朱翊钧渐渐长大,张居正要分心管理朱翊钧的教育和管理。要是张居正被这么多的杂事缠住的话,就没有时间管理朱翊钧了。要知道教育朱翊钧的事情,现在看起来很小,但是实际意义和作用是不可估量的。这不光是影响到张居正和朱翊钧的未来关系,更是影响着朱翊钧的未来执政能力和个人品德。要是张居正能够早日从这些文件中脱离,就早一天可以专心教育好下一代帝王。大明太需要一个英明的帝王了,一个健康又英明的君王绝对会国家和老百姓有利。

    秦泰把自己的意见说了出来,张居正马上眼睛一亮。对啊,这么做看上去简单,其实吧麻烦和繁琐推给了六部。六部主官们不敢不接受,也不会不接受,这样不但可以缓和内阁和六部之间的关系,更加让六部官员觉得自己有面子。要是真的这么做的话,内阁就不用再求六部官员,六部官员翻过来要恳求内阁了。张居正等人都是能人,不是没有想过对策,但是没有人这么想过。秦泰虽然不懂政治但是为人简单,总可以一言命中事情的重点和难点。这个主意要是施行的话,内阁可以省下近一半的时间和精力,内阁阁员们也可以由尽可能的抽出时间管理六部中高层官员,分析和研究国家的大事和未来趋势。

    张居正把内阁的流程仔细地说给秦泰听,秦泰马上想到了其中的问题。当初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的时候,下过一道圣旨,各地遇上灾荒要第一时间上报中央。这些急需用钱的事情不是上报六部相关部门,而是通过通政司直接上报皇帝。要是遇上勤奋又能干的皇帝的话,这么做不但简便而且快速。但是现在好几代皇帝都是懒人或者平庸的,这些事情推给了内阁处理。内阁虽然想管想要处理,但是没有能力独自完成,需要联系各部门才能解决。部门越多相互之间的关系越是复杂,一些官员之间的矛盾会导致一些事情办起来难上加难。这种急事在这些人的相互推诿和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