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谜案追凶-第1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为这里的房间已经退了,所以秦泰等人第二天还是离开了。这么做也是为了迷惑对方,让一些有心人放心。秦泰等人的身份和来历没有多少人知道,但是一些有心人不会不注意。要是真有一些针对朱翊钧的人的话,一定关注着朱翊钧,也会跟踪到了秦泰。但是他们不会知道昨晚大家商量了什么,只要秦泰等人离开了京城,就会让对方以为秦泰拒绝了。再加上秦泰一家人急着离开京城,等会让对方以为秦泰胆小怕事了。从而不会针对秦泰等人,也不会再留意秦泰一家人。
秦泰等人租了辆马车,秦泰夫妻和老酒鬼师爷坐在马车里面,仇小球赶着马车离开京城。之所以只雇马车不雇车夫,是担心车夫说出大家的行程,或者是担心车夫泄露大家的交谈,也有担心车夫是某些人的细作的可能。所以不光仇小球会赶马车,秦泰和展小小也会自己赶车。一家人坐着马车离开京城,赶着马车一路不停地离开京城。暗中跟着秦泰的人分兵两路,一路继续跟着秦泰他们走,一路把守城门,担心秦泰等人半路折回。
跟踪秦泰的人,没想到秦泰的妻子展小小是一个高手,早就带着秦泰离开了马车。仇小球赶着马车,把这一路跟踪者一直带到了通州。跟踪者目送着仇小球从陆路离开西去,跟踪者准备回京城复命去了。留在城门口的那些人一直等到城门关上,这才放心地回去了。却不知道这时候秦泰和展小小已经回到了京城。展小小把秦泰带离了马车,在一个树林里换上了早就准备好的衣服。秦泰化装成为一个中年大夫,展小小装扮成一个干瘦的无须男人。两个人故意从另外一个城门口进入京城,通过关口的时候,展小小出示了冯保给的一块腰牌。这么做有两个目的,第一个目的是试验腰牌的真伪,看看腰牌是不是真有特权。第二个目的就是不让官兵搜查秦泰夫妻。因为秦泰身上还有好几块腰牌,据说这些腰牌不是一般人可以拥有的。提早暴露这些腰牌,对秦泰夫妻极为不利。
这块腰牌是木质的,通体涂有大红色油漆,正面用小篆刻有“东厂公干”四个大字,背面是一些外人看不懂的花纹。其实这些花纹是有深意的,是鉴别来人身份的作用,外人根本不知道怎么仿制。这块腰牌是东厂番子的普通腰牌,而且是东厂临时征集的。虽然这块腰牌在东厂是最低级的,但是也可以吓唬到一般的官兵。把守城门的官兵们,当然不敢阻拦这两个人。一个人明显是一个大夫,还有一个怎么看怎么像一个太监。东厂的太监是最难缠的人,一般的官兵和老百姓绝对不敢招惹他们。官兵们不但放行了,而且恭恭敬敬地给展小小行了一个礼。
秦泰夫妻进了京城之后,直接赶往人见人怕的东厂总部。这个被大家视为“老虎口”的东厂总部,是整个大明朝最没有人气的地方。老百姓不敢靠近,官员们对这里讳莫如深,皇亲国戚也不愿意来,导致这里的生意一点也不好。就算有生意,也是东厂自己人开的,做生意是一方面,监视四周环境保护东厂安全才是他们最大的任务。
秦泰夫妻来到这里后,已经引起一些人的注意。不过他们主意了展小小一等会后,马上被展小小似男似女的样子迷惑了。他们直接把展小小当作一个太监,一个可以随意进出宫门的太监。以展小小装扮出来的太监年纪和身材,大家马上以为是一个驻东厂的太监。看门的人一般地位都不高,何况他们连看的都不如,当然不认识东厂的高层。冯保接手东厂后,强势地镇压内部派系,不时地用自己的亲信替换原来的东厂高层。所以这种太监极有可能成为东厂的高层,所以谁也不敢得罪这种人。
东厂是大明朝最大的特务机构,是一个任性违法,不顾国家法典的机构,却在大堂供奉着忠义千秋的岳飞。这简直是一种讽刺,只不过外人到不了大堂,所以都不知道这个秘密。秦泰每次看到这幅岳飞像的时候,都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味道。
对于秦泰两人的到来,东厂的人很是奇怪。一个留守东厂的中层官员,上前询问秦泰和展小小的身份。秦泰当然不会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展小小也不会说出真相。秦泰看了展小小一眼,展小小拿出那块木质腰牌,但是这块腰牌在这里根本起不了什么作用。
这个东厂番子不屑地看了腰牌一样,翻过来看着花纹说道:“你们是谁?敢拿这种腰牌来糊弄人?这里是东厂总部,不是你们这种人可以来的地方。就算你们是真的,腰牌是你们的,也没有资格进入总部。说,你们到底是什么人?混进东厂总部来干什么?”
番子的声音越来越响亮,是在提醒大家包围秦泰和展小小。当大家越来越多地包围秦泰夫妻的时候,秦泰和展小小终于见识到了腰牌的作用和东厂的嚣张。在东厂不但等级分明,而且有严重的权力**。东厂的人可以对下属或者外人为所欲为,甚至于直接杀人灭口。
秦泰见来人越来越多,就随手拿出另外一块腰牌。这块铜质的腰牌依然是东厂的,不过这块腰牌背面不但有花纹,而且有一个奇怪的数字“五”。这块腰牌一亮出来,围着秦泰和展小小的大多数的番子们已经散开了。站在秦泰和展小小身边的番子最多不过十个,就算是他们也疑惑地看着秦泰夫妻。虽然对秦泰和展小小的身份有所怀疑,但是这种铜质腰牌不能作假。不但不能作假而且没有人敢作假,这比伪造玉玺的罪名还要大,没有人敢这么做。一旦有人失去了腰牌,马上会上报并注销,绝对不会落到外人手里。
秦泰见这块腰牌依然没有完全打消这些人的疑惑,索性拿出冯保给他的另外一块刻有东厂字样的金质腰牌。这块腰牌不但材质好,而且上面的纹路和字体都不一样。秦泰不清楚这块腰牌的威力,不代表这些东厂的人不知道。这块金质腰牌是冯保的专用腰牌,持有者就是冯保的特使,可以代冯保下达任何任命,甚至于可以命令东厂的人全体自杀谢罪。这些人简直把秦泰看成一个吃人的老虎。
剩下的人不但给秦泰和展小小行礼,而且一起白了最初说话的人一眼后,纷纷散开离开了这个是非之地。一些和最初说话的人不对路的人,索性幸灾乐祸地看了这个人一眼后,躲在远处看笑话。就连那个呵斥秦泰和展小小的人,也自己把自己吓得浑身出汗。要是有后悔药的话,他一定一口气买上一大包,甚至于倾家荡产一回。要是能够重来的话,这个人一定会请病假,死也不离开家,更不敢这么对待秦泰和展小小。
第七回 偷龙转凤七
秦泰来东厂不是来逞威风的,也不是来见“磕头虫”的。他想知道一些外人不清楚的秘密,想要调看东厂的机密档案。本来国家有国家的法度,各部门各司其职,各有各自的职能范围。吏部管理着全国官员的档案,礼部管着天下所有读书人的功名档案,户部掌管着全国所有人的户籍和房地产信息,兵部存档着历任官兵的信息资料。想要调看资料的话,只有去这些地方查找。可是事情就没有这么简单,早在秦始皇建立封建帝国初期开始,皇帝私人就备份了一份资料。秦王宫里就保存了一份最为完善的信息资料,只提供给秦始皇一个人观看。后来历朝历代资料不断的外泄,成为了相互制约和控制的工具。
到了明朝的时候,太祖皇帝朱元璋就开始重视保密。他虽然再三表示自己个人不会私立资料库,所有的信息只存在各自部门内部。没想到朱元璋早在一开始,已经留下了后手。在营建资料库的时候,朱元璋已经安排亲信进入了。这些人表明上是在营建信息库,其实是在暗中复制一份。这些人把复制出来的资料保存在锦衣卫秘密资料库里面。同时在各个信息库里,安插了亲信,每次更新资料的时候,就会把同样的信息带回锦衣卫。锦衣卫的秘密资料库成为了皇家最私密最完善的档案库。
后来东厂建立后,东厂渐渐接管了锦衣卫一些私密的任务。锦衣卫毕竟不是皇帝最亲近的人组建的,比起东厂来说,皇帝更加信任由亲信太监担任督公的东厂。为此东厂建立了东厂自己的信息库,把锦衣卫的秘密资料复制了一份,东厂管资料室叫“密库”,管机密档案叫“密档”。就算是东厂的人,也不能随便调看“密档”。每次东厂的人要办什么案子的时候,才有资格调看相关信息,看完不但要完整归还而且不准外泄。东厂有一个家规,敢说出不该说的秘密的人,就要接受“割舌”的处罚。所谓的“割舌”就是用烧红的铁钩子勾出受刑者的舌头,然后快速地割下舌头,用上止血药。受刑者不但不会死而且将永远失去说话功能。这是一种相当残酷的刑罚,起到的威慑作用也是相当严重的。
当秦泰说出要去“密库”后,番子犹豫了一会后,还是把秦泰和展小小带到了“密库”门口。至于秦泰和展小小能不能进去,就不是这个东厂番子可以决定的了。不光这儿番子不能进“密库”,就连他的上司的上司也不能进去。“密库”里面布置着机关和一队铁面无私的精兵,不但保护着“密库”里面“密档”的安全,而且防止有人偷看资料。这群人几乎是六亲不认,只听从现任东厂最高领导人的命令。有人甚至于怀疑,就算皇帝想看这些档案,要是没有经过东厂督公的同意的话,可能也不能顺利看到“密档”。
秦泰不但有代表冯保的东厂金质腰牌,而且还有一颗冯保的私人印章。这是冯保交给秦泰的,说这刻印章有记录,进入一些秘密机构,就可以拿出来证明身份。这是最好的通行证,绝对可以在冯保控制的地盘通行无阻。秦泰把腰牌和印章一起交给了把守“密库”的军官,军官再三核准后,才让秦泰进去了。
当展小小要跟进去的时候,军官阻拦了展小小。军官的意思是只准秦泰一个人进入“密库”,不能带展小小一起进去。可是展小小担心里面不安全,一定要跟着秦泰一起进去。两个人在门口差一点动手起来。
秦泰故作神秘地把这个军官拉到一边,说道:“你不要这么冲动。你知道这个人是谁吗?他是冯保冯公公的亲信。不但保护我的安全,而且监视我的一举一动。不然我得不到这些信物,冯公公也不会放心让我进去自己查资料。我们都是男人,没有必要得罪这些不男女不女的人。再说这些人特别的小气,要是他向冯公公告状的话,你的将来会更加艰难。你总不想被安排到边关吃沙子吧?好了,我们忍耐一下。可以进去的话,我们两个人一起进去。真的不行的话,你找一个借口出来,我们两个一起回去。我绝对不会为难你的。”
军官犹豫了一会儿,艰难地点头答应了。秦泰和展小小两人一起走进了“密库”,军官在一些奇怪的装饰上东拉西扯起来,好久才停下。秦泰和展小小都知道,这是军官在提醒里面的人有人来了,并且在关机关。只有这样进去,才会是安全的,不然谁进去都会被机关关在里面,甚至于死在里面。不久之后一扇暗门,从里面出来一个人,他带着秦泰和展小小进去了。军官继续关上门,把守着这个通往“密库”的唯一进出口。
秦泰和展小小顺利的进入了神秘的“密库”,发现一排排的木架子,木架子上面分门别类地安放着一些木盒子。相信资料就放在一个个木盒子里面,定期有人进行整理和养护。木盒子上刻有一些数字,虽然秦泰不懂但是秦泰知道这些数字代表着某些信息,是用来区分信息类别的。
秦泰和展小小是唯一一批不属于东厂,却能自由查看资料的人。秦泰和展小小分别查找资料,渐渐明白了这里的布置特点。这里的资料看上去有点杂乱,其实是按照“南七北六”十三行省分布的。每一个分区又分天干地支,所谓的“天干”是指官员和官兵的资料,“地支”是指各地的乡绅和有功名的人,还有老百姓的资料。每一个家族按照《百家姓》的次序摆放,里面有家族成员生卒年份和个人职业信息。在一些官员信息上,还有一些特别的加注,表明这个官员属于哪一个派系,属于哪一个领袖大臣的门下。
可是秦泰和展小小今天想找的资料不是这些,想要知道关于皇家和一些太监的资料。但是这里是监视百官和老百姓的东厂,没有太多关于功勋和皇亲国戚的资料。就连进宫的太监和宫女的资料也从一般的档案里面删除,根本找也找不到相关信息。秦泰和展小小虽然没有说出口,但是心里都有点失望。
因为没有找到相关的信息,所以秦泰和展小小马上离开了这个“密库”。临走的时候,按着惯例需要搜身,防止秦泰和展小小这种外人带走重要资料。秦泰很安心地接受检查,对方只不过对秦泰身上有这么多腰牌感到吃惊而已。可是展小小拒绝搜身,她绝对不允许除了秦泰之外的其他男人接触自己的身体。对于她的激烈反应,大家以为展小小是因为身体缺陷感到自卑,更加对展小小这个假太监忌惮不已。一般的太监不敢让人知道自己的身份,也不敢明着阻拦别人对自己搜身,只会默默学会忍受。只有有身份有地位的太监,才敢这么肆无忌惮地不让别人接触自己的身体。在一定程度上太监比一般的正常男人更加有地位,所以大家不敢违背展小小的意思。装模作样地随便拍几下,就当做搜身了。这令秦泰一阵阵后悔,早知道这样的话,也不用这么被一群男人摸来摸去了。
离开东厂之后,秦泰带着展小小直接赶往皇|宫。东厂没有皇室资料,皇|宫里面一定会有秦泰想要知道的皇室资料信息。秦泰和展小小不用担心进不了皇|宫,有冯保的腰牌在,进出宫门不是一件难事。怪不得孟冲可以肆无忌惮地带着宫外的女人进宫了,看来宫门的把守成为了摆设,起不到什么任何作用。
来到宫门口后,秦泰让展小小拿着冯保给的太监腰牌,自己拿着铜质的东厂腰牌,两个人一前一后进入了所谓戒备最森严的皇|宫。对方不但没有阻拦他们,而且连最基本的搜身也没有。展小小看上去像一个太监,免于搜身和盘问是正常的。可是秦泰怎么看都不像是一个太监,也不是宫廷侍卫,难道不怕是一个刺客吗?就不怕秦泰是一个祸乱后|宫的男人吗?难道不怕这个男人弄大妃子或者宫女的肚子吗?不怕有人给隆庆皇帝戴“绿帽子”吗?难道不怕有人对妃子或者皇子下毒手吗?难道不怕有人在皇帝的饭菜里面下毒吗?
秦泰不由得为隆庆皇帝一家人担心,不由得为大明皇朝担忧。要是有人混进了皇|宫,秘密杀害一个守卫,混进大臣上朝的队伍里面,谋杀某一个大臣怎么办?这样的话就连大臣也没有保障,谁敢来上朝?秦泰暗自决定事后一定要把这个现象告诉大家,要大家加强守卫,加强士兵的素质。要是这些士兵这么去把守边疆的话,大明将会无关可守,大明危险了。
第八回 偷龙转凤八
秦泰和展小小来到了司礼监的小书库,刚好司礼监值班的是冯保。秦泰和冯保点了点头,给冯保看了冯保给秦泰的腰牌,冯保就知道他们是秦泰的人。冯保带着秦泰夫妻来到一边,秦泰和展小小一开口说话,冯保才知道他们就是秦泰和展小小。冯保对于他们的化妆技术十分的羡慕,要是每一个东厂的人都有这么好的化妆技术的话,一定更加有能力侦探到更多更重要的信息。秦泰也看出了冯保的意思,初步答应将来有机会教冯保的人化妆技术。
得知秦泰和展小小要进书库查找相关信息,冯保马上就答应了。有秦泰和展小小亲自出手,怎么也比其他人调查来得快速和老练。冯保正在为派什么人去调查书库发愁,秦泰和展小小的到来刚好帮上了忙。冯保手下有不少的亲信,但是都是不太懂文字的粗人。一般的太监都不是精通文字工作的人,有学问的太监有不好完全相信。冯保担心这件事情被外人知道,特别是孟冲和隆庆皇帝。要是被孟冲或者隆庆皇帝知道冯保私下调查的话,冯保就会有大麻烦了。特别是孟冲这个老家伙,处处和冯保作对,绝对不能让孟冲抓住冯保的把柄。
冯保借机会支走了书库的小太监,然后安排秦泰和展小小管理一天的书库。展小小负责保护秦泰的安全,并在外面掩护秦泰。秦泰去里面查找资料,把重要的信息找出来,复制下来带走。冯保还有意无意地暗示秦泰,一些重要相关信息要是复制不下来的话,可以到时候直接带走。只要事后想办法完整归还就可以了,不用担心有人会追究。秦泰不由得为冯保的大胆,以及内廷的混乱,表示出令人惊讶。
书库名义上是皇家的书库,其实是皇室的资料库,记录着皇室成员的相关信息。历代帝王和他们的家属相关信息都有,包括他们的妃子以及他们临幸过的所有女人的信息。秦泰不由得再次被历代帝王的行为震惊,每一个帝王有数以百计的女人,她们的资料数量令人太吃惊了。从太祖皇帝朱元璋开始,每一个帝王都有不少名义上的妃子以及米有名分的女人。唯一例外的帝王只有一个,就是武宗皇帝朱厚照的父亲孝宗皇帝朱右樘。他一生之中只有一个皇后,和这个皇后生下了一个女儿一个儿子,这个唯一的儿子就是后来的武宗皇帝朱厚照,也就是正德皇帝。太祖皇帝朱元璋有八十三个女人,建文帝朱允有一百七十四个女人,成祖皇帝朱棣有近两百的女人,之后的皇帝一次又一次地突破记录。嘉靖皇帝朱厚到达了新的高峰,七百七十六个女人,简直是一个令人无法相信的数字。
书库不但记录了历代帝王的风流往事,也记录了一些已故帝王的身体状况。这些数字化的信息,一般的人或许看不出什么,但是瞒不过懂医学会解剖的秦泰。秦泰在这些数字里面看出了一些问题,一些可能令人大吃一惊的皇家秘密。秦泰起初不相信,再三翻看和对照之后,才确定这些数字是真的。
朱元璋这个开国皇帝真的有问题,在他当皇帝之前,他们家都是生活在最底层的老百姓。朱元璋他自己种过地、放过牛、挨过饿,当过小沙弥,做过强盗,参加过起义军,最后才确立了大明朝。最底层的老百姓吃都吃不饱,当然不会是一个大胖子了。可是朱元璋晚年,还有后来大多数的帝王都是胖子,而且朱家的王爷中也绝大多数都是胖子,一个个比猪还要肥。要是说朱元璋是后来发福了,或者是吃胖的话,后来的几个皇帝是怎么一回事?他们从小事帝王家长大的,从小不愁吃和穿,有必要把自己养得这么肥吗?这几代帝王,加上这些活着死了的王爷们,简直是一窝猪,一个比一个肥。这是不是家族遗传的疾病?
秦泰反复翻看这些帝王和王爷的起居录和药方,发现这些皇帝王爷都有或重或轻的“痛风”和“消渴症”。所谓的“痛风”是一种血液病症,主要是肉类吃得太多,或者是身上某些物质沉积过多引起的,发作的时候浑身疼痛。“消渴症”就是现在的糖尿病,主要是血糖过高,血脂浓度居高不下引起的。到了一定程度后,“消渴症”会引起其他并发症,影响病人的视力和体力。秦泰发现历代帝王和那些王爷们都有遗传性的“痛风”和“消渴症”。
秦泰不由得有了一种大胆的猜想,难道某一位帝王的生母也有这种病?这才遗传给了后代的帝王?不然的话只有一种说法,他们不是朱元璋的种。一般的农民的后代,不会一出生就有这种富贵病。是变异了?还是串种了?还是李代桃僵了?
秦泰又查到了一些问题,明英宗皇帝有癫狂症,不能吃羊肉。原来“土木堡战役”后,明英宗被瓦剌人抓住了,他们逼着明英宗生吃羊肉。把明英宗逼得生了“羊癫疯”,只要一见羊肉就会发病。后来明英宗回朝后,他弟弟景泰帝不愿意把皇位还给哥哥明英宗。景泰帝把明英宗幽禁在南宫重华宫里面,明英宗过着囚犯一样的生活。后来要不是景泰帝想立自己的儿子当太子,不愿意把皇位还给明英宗的儿子朱见深的话,明英宗其实不想复辟。明英宗夺回帝位后,直接将自己的儿子朱见深封为太子。从此太子普遍学问低下,甚至于出现了文盲太子。
明英宗之后的皇帝几乎都有病,明英宗据说死于一场宴会。新来的御厨忘记了明英宗的忌讳,上了一道“手抓羊肉”。明英宗见到后就发疯了,不但咬伤了好几个大臣,而且差点亲口咬死自己的原配皇后。为此明英宗死后不久,皇后下令太子即位的同时,皇家不再上羊肉。据说这个皇太后一生不敢吃羊肉,就连羊也不敢听。
成化帝朱见深也是一个异类,不但是一个草包皇帝而且有很深的“恋母情结”。他喜欢比自己大十七岁的万贵妃,甚至于任由万贵妃祸乱后|宫。因为万贵妃已经失去了最佳生育年纪,不能为成化帝生育孩子,所以万贵妃不允许其他的女人为成化帝生孩子。据说万贵妃直接间接害死了十几个成化帝的骨血,导致成化帝一直没有子嗣。其实有一个宫女已经为成化帝生下了一个儿子,但是不敢告诉成化帝。这个孩子在一些人的暗中保护下,尽然在隔墙中长大。直到成化帝一天感慨自己三十好几了,还是没有个子嗣的时候,一个大胆的太监才把这个孩子的事情告诉成化帝。第一次见外人的这个孩子,尽然是一个披头散发,就连一句整话也不会说的孩子。他就是后来继承皇位的孝宗皇帝朱右樘。他连整话也不会说,当然没有文化了,所以他是历代皇帝之中文化程度最低的一个皇帝。当他继位的时候,还没有完全摆脱扫盲程度,只会大致看得懂奏章上的文字而已。
不知道是从小的教育,还是孝宗皇帝朱右樘的亲身经历,导致孝宗皇帝朱右樘没有太多的花心。据说他一生之中只有一个女人,就是后来他的皇后,也就是武宗皇帝朱厚照的生母。不过在书库的资料里面,有另外一种说法。经过秦泰的分析和猜测后,整理出一个怪异的孝宗皇帝朱右樘。这个皇帝由于小时候营养不良,导致他发育严重迟缓。他不是傻子,但是比一般的孩子要迟缓和木讷。书上记载着十六岁的孝宗皇帝朱右樘还没有完全对女人有兴趣。不是说孝宗皇帝朱右樘不喜欢女人,对男人有兴趣,而是说孝宗皇帝朱右樘还没有到达成熟期。直到孝宗皇帝朱右樘看到未来的皇后后,他才表示出喜欢女人。可是皇后进宫后好几年,都没有生育的消息。侍寝的太监守口如瓶,外人谁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皇后的母亲进宫无意发现自己的皇后女儿还是完璧,这才知道事情大条了。母亲亲自传授女儿经验,皇后终于和这个孝宗皇帝朱右樘正式成为了夫妻。可见孝宗皇帝朱右樘不是不好色,而且发育迟缓,再加上是皇后管得严而已。
武宗皇帝朱厚照更是一个奇葩,不但不愿意好好当一个皇帝,而且不喜欢死板的良家女子。书库记载的信息里面,说武宗皇帝朱厚照临幸的女人中有一半是有夫之妇,有九成女人不是良家处|女,特别喜欢上了年纪的妓|女。武宗皇帝朱厚照曾经为了要封一个妓|女当贵妃,差一点和整个朝廷吵翻了。因为他喜欢的女人十之**都不是好人家的单身女子,所以他也没有要后代。这样直接导致武宗皇帝朱厚照没有后代子孙,为此武宗皇帝朱厚照过世后,需要过继旁支王室子孙为帝。可以说从武宗皇帝朱厚照开始,毁了帝王根基,乱了帝王继承法统。
第九回 偷龙转凤九
世宗皇帝嘉靖皇帝朱厚更是一个无法无天的人。他十五岁当皇帝,又不是皇室正统之后,所以比一般的皇帝都要野。他为了让自己的生母当皇太后,敢和朝中大臣讲大道理。为了自己的自由,他曾经一度废除了东厂。为了多睡觉不早起,他改了早朝的时间。为了不去研究学问,他停止了讲学。为了摆平后|宫众多女人的地位问题,他一次性设立了东南西北中五位皇后,贵妃二十五名,妃子七十六名。为了不受约束,他把武宗皇帝朱厚照的生母,当时的皇太后赶到了看不见的地方。为了不听皇后的嗦,他竟然当着大家的面亲手打多话的皇后耳光。为了发泄不满,他可以看着大火烧死怀孕的另外一个皇后。为了一只玉碗,他可以活活把一个准皇后踢死。为了玩新鲜的女人,他可以连续下达三年的“禁婚令”,不去理会老百姓的死活。为了能够长身不老,他用少女的精血炼制丹药,摧残了无数少女。为了自己的快活,他创造了一个记录,他在他的寝宫支起了一张大**,七十二名侍女轮流等待临幸。为了让宫女们听话,他可以让侍卫们活活折磨死宫女。逼得一些宫女私下聚集到一起,差一点真的勒死他。为此他不再相信女人,除了临幸之外,身边不留任何女人在身边。后来为了安全,为了炼丹,索性搬出皇|宫修炼。他能够二十多年不上朝,任由严嵩等人把持朝政。他公私不分为了自己的私利,可以不去理会老百姓的利益和生死。“改稻为桑”差一点害得江南变成荒地。姑息养奸差点害得倭寇占领江南。任人唯亲害得朝野怨声一片。纵容贪污害得大明朝根基受损。他不但断送了皇家的亲情,而且害得皇子们为了皇位内斗不断,差一点断送了他的子嗣。
隆庆皇帝朱载也是一个特例,他把一身的毛病都集中了。他不但胆小懦弱,而且相当自大,再加上身体不好,简直是一个一无是处的皇帝。朱载的父皇嘉靖皇帝朱厚是一个相当迷信的人,他的前几个儿子都是不长寿的。每一个孩子立为太子后,就会马上夭折。一个道士说嘉靖皇帝朱厚命太硬,不但克死了先帝孝宗皇帝朱右樘和武宗皇帝朱厚照,而且也克住了后代帝王运势。为了后代,为了自己,嘉靖皇帝朱厚来了一个“皇不见皇”。为了这个迷信的说法,嘉靖皇帝朱厚几乎和儿子们没有什么交流。没有嘉靖皇帝朱厚的**爱,母亲早亡,导致朱载生活无节制。过早的成年生活,还有管教不严,导致朱载伤了根本。嘉靖皇帝朱厚又不直接管教儿子,总是派太监代自己训斥儿子,导致朱载见到太监都害怕。成婚后朱载又要在妻子面前装出皇家的威仪,越是自卑越是在外人面前装出自大,成为了一个恶性循环。
朱载没有学会父亲嘉靖皇帝朱厚的狠辣和霸道,但是学会了父皇的**和荒|淫。为了自己的爱好和排解郁闷,他早早地就沉迷在男女之事上。由于他房事过密,再加上花样方式翻新,伤了他的元阳。等到他得知父皇嘉靖皇帝朱厚考虑皇位继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