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谜案追凶-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b5608/
……

第一回 安宁的小月村不安宁了

    小月村是一个平凡的小村落,和普通的村落没有什么不同。如果说有什么不一样的话,就是这里靠近山区,没有太多的外来过路客商。村民的生活相对比较贫苦,但村民都相对比较善良。

    小月村位于安徽境内,是一个早就存在的自然村落。原来的居民已经在上一次的战乱中迁移到其他地方去了。现在村中资格最老的居民是老王家,老王家当然成为了这村的村长。传说老王的爷爷还是年轻的时候是一个猎户,一次无意之中发现了这个村落。发现村落里的房子还可以住人,周围又比较安宁,就带着刚分家的妻子孩子住到了这里。不久之后,陆陆续续来了几户人家,也有一些亲戚来这里走动。因为这小村周围有一块荒废的田地可以种粮食,有没有官府的人来收税,所以大家都在这里开枝散叶起来。近百年中陆陆续续来了上百户人家。

    来这里的居民大致可以分为三种人,一种是老王家的亲戚和姻亲,他们是第一批来这里的人,占有比较好的土地和房间;第二种是从北方来南方的灾民,他们都是没有了土地和田产的人,无意之中发现了这块好地方,就在这里扎下了根;第三种是生意人,来这里做生意。小月村三面是山,一面是一条小河,山中有天然的草药和各种动物。来这里收集草药和皮毛的客商并不多,但发现这里生意很好做。善良的村民有的一生一世都没有出过村子,对于市场行情可以说并不知道。商人可以用相对低廉的价格买到较好的皮毛草药,就在这里住了下来,长期收购村民的东西。

    这里的村民还延续着古代的一些生活方式,女人在家种地带孩子,照顾老人。男人上山打猎采草药,打来的野兽皮毛可以卖给皮毛商人,草药可以卖给草药商,野兽的肉可以自己吃。所以在村中只有一家北方来的人养着几头猪,可以在节日时卖卖猪肉,其他基本上没有什么商家。一直到“瘸子李”来了以后,才在村中开了一家酒铺,卖一些他自己做的酒给村民。

    “瘸子李”是十年前才搬来的村民,原来只有他一个人。因为他的左脚有点拐,所以大家都叫他“瘸子李”。他在村里并不马上开酒铺,也在山里打猎过一段时间。八年前“瘸子李”接来了他的娘,在村里开起了酒铺。他做的酒不但味道好,而且酒香浓郁。因为价格不贵,村民们特别是男人都喜欢来他这里喝上一两碗自己做的美酒。就连一些采购商也觉得这酒太好喝了。

    本来平静的村庄里,这几年出了一些怪事。首先是老王家的一个远亲,他们也是第一批来这里的居民,传到这一代只有他一个人了。他在四年前的一个晚上,死在了村口。据说是被吓死的,死的样子很恐怖。

    三年前,一户从北方逃难来这里已经几十年的夫妻,说在村里看见了妖怪,再也不敢住在村里了,第二天举家搬出了村子。走的时候很急,可以说什么都不带,连滚带爬的离开了村子,说再也不回来了。

    两年半前,村中的一群小孩子说在村口的小河边上看见一只像驴一样的妖怪。从此村中看见过妖怪的孩子一个接着一个生病了,当第三个孩子死去后,几个孩子的大人们决定一起搬出小月村。小月存有妖怪的事渐渐传开了。

    两年前的一天晚上,村中唯一的皮毛采购商在自己家里往外看见了一个黑影,一头既像驴又不太像驴的家伙从自己家门口走过。采购商当时喝了一点酒,有点迷迷糊糊,好像听见了不像驴蹄一样的脚步声,有点像木头敲击一样的声音。他就大着胆子开门去看看,当他准备追上去看看时,这头怪物突然一回头。采购商在事后对天发誓,说他看见的是一个人头,一个长发披肩的人头。有眼睛,有鼻子,还有一张不大的嘴巴。被这个怪物看了一眼后,采购商吓得逃回了家。第二天他逢人便说这件怪事,还对不相信他的话的人赌咒发誓。当天晚上,采购商又听见了独特的脚步声,吓得一整夜不能睡着。天一亮,采购商就连忙收拾了行李离开了小月村,据说不久这个采购商就疯了。

    一年多前的一个晚上,村长老王一家去村外的亲戚家喝喜酒,因为错过了时间,只好赶夜路回家。全家老小七个人,都在村口的小河边看见了皮毛采购商所说的妖怪。他们一起看见了恐怖的一个场景,一头驴身人头的家伙在小河边吃什么东西。虽然他们马上吓得连滚带爬回到了自己家,但是他们明确的看见这妖怪没有手,长得驴蹄一样的前肢。但它正在撕咬的是一只野鸡,一只活的野鸡。它活吃野鸡,连野鸡的毛也一起吞下去,吃得满脸是血。事情发生后,老王一家再也不敢住在小月村里了,举家离开了小月村。

    小月村里有妖怪的事全村的人都知道了,而且大多数的人都相信是真的。渐渐的村里的人都说听见过古怪的脚步声,也隐隐约约看见过驴妖。因为小月村里没有一家人养过驴,所以不会有毛驴在小月村存在着。流言越说越恐怖,相信的人也越越多。无知的村民甚至于为驴妖建立了一座小庙,在小庙里供养着一头毛驴的样子。村里的怪事还是发生,越来越多的人看见了驴妖。

    再坚强的人也受不了这种慢性折磨,村里的村民渐渐搬出了小月村。使本来宁静的小村庄,变得个更加荒凉了。小月村里已经没有几户人家敢住下来了。

    一天,小月村来了几年来第一批的外来过客。他们是路过这里的茶叶采购商人。他们一共五人,四个年轻人,一个年纪比较大。当时国家对于一些生意管理得很严格,比如买卖食盐的要官方开出的盐引,卖卖茶叶的也许要官府出具的买卖许可文凭。像一些小门小户只有走小路,不进过官道,也就是做走私生意。所以这五个人十有**是第一次走私茶叶的新人,不然不会撞进小月村来。

    村里本来就没有客店,现在更加不会有了。“瘸子李”的酒铺就成为了唯一可以落脚休息的地方。五个走私茶叶的商人来到酒铺,酒铺里只有“瘸子李”一个人。他的娘在后面收拾菜地,并准备做午饭了。

    五个商人中的一个,看上去是他们的头头,他也不过二十上下的样子。他一屁股坐在酒铺的长凳上,对“瘸子李”说:“这个兄弟怎么称乎?我们错过了行程,迷了路来到这里。能不能借住一晚,明天我们就离开。”

    “瘸子李”在村里的名声不太好,大家都知道他是一个小气鬼,所以在背后都叫他“死瘸子,死要钱。”他不太情愿地说;“不要乱认亲戚。我没有你这种兄弟。要住可以,白住不行。有钱的话,有房间住,没有钱的话,滚到一边去,自己去找挺尸的地方。”说话不但没礼貌,而且很伤人。

    一边的两个商人已经变了脸色,准备发火。先开后的一个年轻人,伸出他的右手,递到“瘸子李”面前,说:“我不能做你的兄弟,它总可以了吧?给我们准备住的房间还有吃的。这都是你的了。”

    “瘸子李”并没有听见对方说的话,他的双眼死死的盯着对方手上的一个大元宝。“元宝”也很就是银锭,是当时的官方发行的主要货币之一。官方发行的货币当时有这么几种,第一种就是最常见的铜钱;第二种就是银锭也就是俗称“元宝”的东西,还有银饼;第三种是银票,上面有钱庄特有的标记和密语,防止出现涂改。银票规定模糊不清者不能使用,不得涂改,不得涂鸦,不然的话后果自负;第四种就是金子,什么金元宝,金锭,金条,金豆子等等,但一般的老百姓根本看也没有看见过这种东西。“瘸子李”看见的元宝是银锭中比较小的,俗称为五两元宝的小元宝。但就是这种小元宝,也可以令“瘸子李”心动不已。因为当时一个七品正堂一年的俸禄也不过区区六七十两银子。五两银子是一个知县一个月的工资,怎么能不吓人。换句话说,五两银子可以买下“瘸子李”这里所有的酒,这可是一笔大买卖。

    “瘸子李”虽然爱钱,但也不是只想着赚钱,不顾自己家性命的人。他一边马上抓过元宝,把它仔仔细细的拿在手里看清楚,一边说:“原来是贵客。那就请坐。小的马上为各位大爷上酒。刚好家里还有一只老母鸡,马上杀了。晚上就可以吃到鸡汤了。不过几位是做什么生意的?怎么来到了这荒凉的地方?”

第二回 神秘的一群人

    给钱的是一个个子不高的读书人,因为当时社会重文轻商,看不起商人,没有功名在身的人不能穿长袍。这五个人中有三个身穿长袍,代表他们至少读过书,有点功名在身。五个人老的那个一身酒味,说到酒的时候眼睛会发亮,明显是一个老酒鬼。给钱的一个最普通,一点特点也没有。刚才准备骂人的一个,长得又黑又壮,明显是一个脚夫下人。还有一个过于清秀,个子也不高,有点做小白脸的潜质。最后一个年纪最小,是一个机灵的小厮,不时的注意着大家的行李。

    给钱的人说:“我们是茶叶商人,在这里贩茶。因为听说这里有条近路,所以来到附近。我们才发现迷路了,还好这里有小村庄,不然的话我们要夜宿荒外了。小哥放心,我们都是普通的商人,并不是坏人。”

    “瘸子李”其实也看出来了,五个人中有两个比较厉害,其他三个估计遇到强盗是自保都有问题。就比较放心地说:“这里是小月村。我这里是酒铺,所以酒管够。其它这里很穷,除了一只老母鸡外,只有一些青菜。说好的,收了钱不过退会了。晚上你们住上面的大通铺。”说着就转身要离开了。

    但刚要离开的他,突然又说:“这里不太平。晚上听见什么的话,也不要出声。不是我吓你们,这里晚上闹妖怪。”他的这么一句话,实在是吓着了这五个人,吓得他们不但脸色发白,而且都没有了话。

    不久“瘸子李”出来,拿了一些菜粥和一大坛酒出来。五个人默默地吃了一点淡若无味的菜粥,意外的是酒倒是绝对的好酒。那个老酒鬼连连喝了三大碗才停下手,慢慢的品尝起来。

    这时候一个老人家走进了酒铺,自己顾自己的放下一张皮毛,拿起了一边的一壶酒喝了起来。才喝了几口,就闻到了五个商人的酒香。她嘀咕着:“偏心。死要钱的死瘸子。给我们的酒里水兑的越来越多,不就是因为我们没现钱吗?”

    付钱的商人听见了,连忙请老人家过来一起喝酒。老人家也不客气,坐下就喝了一大碗没有兑水的好酒。

    付钱的商人轻声轻语地说:“老人家,您是这里人吗?这里是什么地方?”

    老人家已经有点醉意,就大大方方地说:“我们这里叫小月村。这名字怎么来的我也不知道。以前在这里住的村民早就不在了。老汉我姓王,我的爷爷发现了这里,才把全家迁移到这里。后来这里的村民越来越多,对面山上有不少好皮毛。可惜几年前,我们这里出了一个驴妖,害死了好几个人。之后村民们都搬走了,现在连我的大堂哥村长一家也走了。村里已经没有几户人家了,小月村完了,我们完了。我们只有在这里等死了,不是驴妖杀我们,就是我们饿死。”

    付钱的商人说:“那你们生活不下去,怎么不离开?您老人家的家人呢?”

    老人家已经喝醉了,说话声音越来越响,好像在发泄什么。“老子我一生一世没有离开过小月村,除了上山之外,一个外人都不认识。我老伴是这村里的,我儿子长大了,也娶了这村里的女人。两年多前,我的亲孙子看见了妖怪,活活吓死了。儿子和儿媳妇为了给儿子报仇上了山,一去就没有再回来。老太婆一下子失去了三个亲人,病死了,家里只有我一个人了。我哪里都不去,就等着驴妖来抓我,我要看看驴妖到底长什么样子。”

    这时候“瘸子李”来了,一把夺下老人家的酒,对他说:“喝什么喝?家里都什么也没有了,还来喝什么酒?你给我皮毛有什么用,这里没有人来收皮毛了,我总不能拿皮毛当饭吃?喝醉了就说你的可怜事,在这里丢人显眼。走。”

    付钱的商人看不下去了,就对“瘸子李”说:“就让他在喝一点好了,反正这里没有其他人,影响不了什么人。酒钱算在我们头上好了。”

    “瘸子李”看了商人一眼后,就离开了。但他没有人影时,那个老酒鬼却说:“过头了。他已经开始怀疑我们了。”其他人并不懂,付钱的商人已经后悔了,他说:“对了,商人是唯利是图的人。特别是我们这种走私的商人,脑袋别在裤腰带的,怎么肯这么帮一个毫不相干的人?我大意了。”

    他这么一说,大家都明白了其中的意思。老酒鬼说:“还有一个挽救办法。小小,你等会当着老板的面,说你家少爷。说他改不了爱听鬼故事的毛病,听见什么妖怪啊鬼的,就想再听下去。要他记住他已经长大了,是一个商人了。”

    他刚说完话,那个小白脸就开口骂起人来了,“我都说了多少遍了。我们第一次单独出来做买卖。做事要低调,要小心。你就是不听,一出手就是五两银子。是不是你钱多,没地方花?还有,你从小到大就是喜欢听鬼故事,听见那里闹鬼有妖怪,别人都是往后躲,你却喜欢往前冲。要知道你已经落榜两次了,不然的话老爷不会要你出来做生意。你已经是一个大人了,还是像一个小孩子。你说,你的五两银子哪里来的?我记得钱袋子在我这里,是你从我这里偷的吗?”

    付钱的商人连忙说:“不是,是娘临出门的时候给我的。我没有动公帐。”

    小白脸和他相互眨了眨眼,又说:“那你把剩下的都交出来,不然的话没到家就会被你用光的。我不好向老爷,太太交代。拿出来。”

    一边的几个也配合着演戏说:“对,少爷第一次出门,管不了自己的钱。交出来,交出来一起管着。”老酒鬼还是自己顾自己喝着酒。

    付钱的商人一脸的忧郁,说:“娘出门前就给了我五两银子,我都给了老板了。身上没有钱了。不信的话,你们搜好了。”

    小白脸不相信,在他身上摸了一遍,才放手说:“钱真的没有了。不过我们住一晚绝对不用五两银子。而且这里不是客店,吃的住的又不好,绝对不需要这么钱。等会我要好好去和老板算算账,非要拿回一部分不可。我们一人只吃一顿饭,中午吃的是菜粥不能算饭,晚上一只鸡不过半两银子,连上吃住我们最多不过用了不到二两银子。我要去要回二两银子,不,应该最少要回二两半银子。”

    小白脸把商人的唯利是图,精打细算的一面演的活灵活现。就连付钱的商人也觉得小白脸把一个斤斤计较,刻薄成性的管家样子演活了。

    “瘸子李”其实早就在一边偷听了,听到这里后,忍不住出来说:“刚才我已经说过了,这里是穷地方。这里最贵的就是我家的老母鸡。你们住在这里。在这里吃喝,就是这价格。我是绝对不会再找你们钱了的。要住就住,不要住就走好了。要钱没有,要命有一条。”

    小白脸当然也不会就这么算了,非要和这个嚣张的破店老板“瘸子李”好好得算一下账目。一个是要钱不要命的光棍样,一个是斤斤计较的守财奴。两个人相斗鸡一样斗在一起,谁也不肯让一小步。那个付钱的商人更是不敢出来说一句话,生怕再被他们两个人说教。两个随从都是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反正一个瘸子没有多少杀伤力,要动手时他们绝对不会留手。要斗嘴的话,他们都无能为力,帮不上多大的什么忙。一边的老的,更是沉醉在美酒中,不能自拔。

    最后双方弄得不欢而散,“瘸子李”以就已经喝了,母鸡也已经杀了为理由坚决不退一分钱。小白脸也气的暂时说不出话来。五个商人上了楼,在楼上的大通铺休息。“瘸子李”却去后面帮老娘收拾母鸡去了,反正母鸡已经杀了,不能在养着生蛋了。不管那群商人他们吃不吃,反正钱是绝对不会退给他们了。他们不吃老母鸡的话,这只又肥又大的老母鸡大不了“瘸子李”自己吃好了。自从小月村出事以来,天天生意清淡,“瘸子李”自己已经好久没有吃过鸡肉了。借着机会也应该好好的慰劳一下自己了。这已经付了钱的鸡肉不吃白不吃,这可是家里唯一的肉菜了。想着都让他流口水,不知道应该红烧好,还是清炖好,还是醉着做醉鸡好?

    在楼上的五个人,也没有马上休息。又黑又壮的一个正在门口清理行李,实际上是在把风,观看外面有没有人在偷听。那个小厮却不在房间里,原来他已经跳出窗,去村子里打听消息去了。老酒鬼还是倒在床上呼呼大睡,一点也不关心这里的一切。只留下付钱的商人和那个最凶的小白脸面对面的坐着,大眼瞪着小眼。好像两个人在为什么事生气。

第三回 来人大有来头

    正当楼下的“瘸子李”在心里咒骂这楼上的小白脸的时候,却不知道楼上的两个已经调了个。刚才骂人骂得非常利索的小白脸虽然一脸的不高兴,但还是不敢顶一句嘴。而那个刚才被骂的狗血淋头,一无是处的大少爷,却很严肃的样子。时不时的批评小白脸几句,连上装睡的老酒鬼也不说话。被骂的小白脸更是一副任你怎么样的样子。

    这时候的年轻人已经一改刚才碌碌无为,憨厚老实的样子,隐隐约约中有一股上位者的威信。如果被“瘸子李”看见了,绝对不会相信他是什么刚出门学做生意的商人,绝对是一个吃皇粮的官老爷。

    不错,他就是秦泰。去年秋考的时候,他以一甲一十三名中得进士及第。本来可以实授一个知县或者进翰林院做一个博士。可秦泰意外的请求让他入刑部学习,做一个专业的刑部官员。这令大家都跌破眼镜,这小子是不是吃错药了。

    当时的社会重文轻商,所有的读书人都想通过考试走上官场的道路。而任何一个中了进士,可以做官的人绝对想外放当一方诸侯,或者留在皇帝身边,能够天天见到皇帝。想外放的有他们的理由,所谓“宁**头,不做牛尾。”自己的地盘自己做主。又有话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可见在地方上捞钱是多么容易。在地方上做几年官,就算捞得不太厉害,也可以富贵一生一世了。如果想要提升得快,就留在京城,在翰林院当一个官,可以天天见到皇帝不算,还可以和朝中大佬搞好关系,为将来做高官铺好道路。可谁也不想到六部任实职,这种官最难做,不但专业技术能力要强,而且不能上朝,不能和外界多有接触。就是学习专业技术就要好几年时间,升级不但慢而且容易出差错。所以六部年年都在各地招收专业人才,免试进六部。一个中了进士的人被分配到六部的话,就算变相发配。哪有人自己要求去六部的?何况还是去六部中最容易得罪人的刑部。

    秦泰是当时唯一一个自愿去刑部的进士,当时所有的同期进士都觉得秦泰有病。最高兴的就是刑部,听说有人自愿来刑部,刑部马上派人来接秦泰,生怕秦泰后悔或者有人从中来破坏。进了刑部后,刑部的主事问了秦泰一些专业问题,秦泰对答如流。刑部主事直接允许秦泰上任,上报主管刑部事务的刑部侍郎,实授秦泰正七品提刑官。

    明朝时期的官员最为奇怪,所有的官员权力可以说都很大,也可以说都很小。说到最后就是皇帝不相信任何一个官员,一件事安排了一个官员主要管理之外,还要安排另外一个实行监督。这就是有名“制衡之术”。早在明朝开国皇帝洪武皇帝朱元璋当上皇帝后不久,就鹤立独行的制定出一个惊人的“小官监督大官”的方法。朝中官员主要分两部分,一种是京官,也就是由京城各衙门直接管理的官员,有内阁,六部,都察院,翰詹科道,就是所谓的“六部九卿”;还有一种是地方官,从上到下是这么排列的,总督,巡抚,提督,总兵,道台,知府,管带,千总,知县,百户等等。当时的官员不下数万人,由谁来监督他们呢?就是都察院的御史。洪武皇帝朱元璋活的时候下过一道终生有效的命令,给予这些六品七品的小官一定的权限,他们可以弹劾上至皇帝在内,包括皇亲国戚,内阁首辅,下至黎民百姓在内的所有作奸犯科的人。虽然他们人数不多,不过三百人左右,但他们监督着大明不下十万的官员。每个衙门里也有内部监察官员,监督着官员。这有点像现代社会的纪委,都察院像中纪委,各部门各衙门内的像纪检组。当时的官员管都察院的御史们为“道”,部门内部的监察为“科”。秦泰刚进刑部后,就因为他是进士出身,自愿来刑部,被选派为刑部监察。虽然职务没有变,但是权力多有一项,他可以监察刑部所有官员,凡是有犯法怠慢者,他有权利直接上报皇帝。他的官名也由提刑官改为少有的提刑司。

    秦泰到刑部就职的事传到秦泰的老家山西平遥,秦泰的父亲当场就气晕过去了。原来秦泰的父亲原来也是一个当官的,是山东泰安的知县。当时泰安府的知府是现在内阁的次辅徐阶徐大人。秦泰的父亲是当时山东最有前途的官员之一,本来可以大展抱负。当是秦泰刚刚出生,官场得意的秦大人给儿子取名为秦泰,就是要记住这一风光时刻,要秦泰将来记住他父亲是从山东泰安起步的。可惜一次意外,使秦泰的父亲最为直接受害的负责者,秦泰的父亲不但失去了晋升的机会,就连现有的职务也保不住了。秦泰的父亲含恨离开了官场,他发誓他的儿子将来要代他重进官场。所以他从**着儿子秦泰读书考功名,却没有想到秦泰自己自作主张,去当什么刑部的提刑官。当然很令老父亲生气。

    其实秦泰相当刑部的官员的意思,秦家上下都知道。就连脾气固执的秦泰父亲也知道,但是他不准秦泰插手任何关于审理案件方面的事情。为的就是不要秦泰过早的树立太多的敌人和对手。可惜秦泰没有听从老父亲的话,进了刑部。

    秦泰相当一个刑部官员的事,最知道底细的就是秦泰的舅舅,平遥县仵作仇民。仇家原来是医药世界,已经好几代人悬壶济世。当初因为秦泰的爷爷帮过仇家的祖先,所以仇民的父亲将大女儿嫁进了书香世家的秦家。在秦泰出生后不久,秦泰的父亲被免职,秦泰的母亲请老父亲来平遥长住。一来可以父女经常见面,也可以开导秦泰的父亲的心情,三来秦泰从小身体不好,有外公照顾,总比找一些庸医好。仇民当时不过十几岁,就和自己的父亲在平遥落地生根了。当秦泰五岁的时候,十八岁的仇民正式出师,在一家医馆做实习医生。两年后,仇民正式接手老父亲的医馆,准备在平遥闯出自己的字号。没想到仇家老父亲刚退休,仇民刚接管医馆,就来了一个古怪的病人。仇民来不及“望闻问切”,病人就死在了医馆。病人家属一口咬定是仇民庸医害人,延误了病情,将仇民告上了衙门。在秦泰父亲等多个乡绅多方努力下,仇民免于刑事追究,但是不准再行医治病。仇民没有其他的本事,只好安排到衙门里当一个给死人查验的仵作。

    自从仇民当上了被人看不起的仵作后,秦泰的外公也一病不起,最后挨不到一年就死了。这件事对于年幼的秦泰打击不小,这时候的秦泰就立誓要做一个平反冤案的大清官。仇民得知自己的外甥这么有志气,就很高兴。由于秦泰的父亲不太赞成,所以仇民每隔几天来秦家看望秦泰时,总是私下将一些破案的技巧和经验告诉给秦泰。仇民本身就是一个官府的仵作,能够接触到一些罪证和被害人,他就一五一十的将一些所见所闻告诉给秦泰。在秦泰的成长道路上,有两个老师,一个就是交给他实际经验的舅舅仇民,一个就是秦泰的偶像宋朝时期的宋慈,他写的《洗冤录》是一部有理有据的行业专用题材书籍。

    那个随行的老酒鬼是一个刑部的老人向秦泰推荐的,说这个老酒鬼是一个百事通,在关键的时候能发挥一些作用。秦泰请他做师爷,“老酒鬼”是他的外号,但是他的真名字没有知道。当大家问起老酒鬼名字时,老酒鬼说他自己都忘记了。大家只好都叫他“老酒鬼”或者“师爷”。

    小厮叫小灵子,是秦泰的父亲一次外出时带回来的孤儿。从小在秦泰身边长大,因为从小知道秦泰想做一个审案的官员,所以小灵子就暗中练了一身的跟踪和勘察现场的本事。他还在秦泰的父亲秦家老爷不注意的时候,到仇民那里做过一段时间免费仵作,学了不少实战经验。他对秦泰忠心耿耿,可以说是秦泰不可缺少的左右手。

    大胡子叫“马三刀”,“马三刀”是他的外号,也是他的名字。据说他连自己的名字叫什么到忘记了,简直就是老酒鬼第二。原来他是一个小镇监狱里的一个典狱官,至于他怎么会做典狱官,他也不知道。看上去傻乎乎的他其实并不傻,他是继承父亲的事业,才做上了这小镇的典狱官。集合了他们父子两代人的经验,所以他在一些审讯和看管犯人方面有独到的本事。平时他身上总是带着三把刀,大刀用来防止犯人越狱和外人抢劫囚犯的。剃刀是专门刮自己的胡子用的,当然有时候也给一些个不听话的犯人留记号用的。小刀是刑囚犯人时用的,多少个死都不怕的犯人在小刀下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乖乖的招供出犯事的经过。可惜他时运不佳,小镇兼并给了另外一个县,小镇上的监狱被撤销了。“马三刀”成为了一个无业游民的时候,秦泰刚好出现。他就和展小小一起加入了秦泰的阵营里。对外“马三刀”是这支商队的脚夫兼保镖,对内主管后勤和犯人看押。

    小白脸名字叫展小小,据他自己交代,他的祖先是鼎鼎大名的宋朝开封府包青天包大人手下的第一高手,四品带刀护卫,皇帝亲封的“御猫”,南侠展昭。展昭和包大人的事早在民间茶楼传得家喻户晓。各地的茶楼一讲起《包公案》,一整年也讲不完。至于展小小是不是展昭的后人,就没有人知道了。不过展小小的功夫还不错,能够飞檐走壁,能够一个人对付十几个大汉。留下展小小的原因是,秦泰本身没有功夫,需要一个护卫保护他的人身安全。

第四回 来小月村是有原因的

    秦泰五人小组刚成立,三个成员的告身已经寄往京城,经过刑部的审核后,就能够成为官府中人。但他们属于秦泰的私人助手,如果秦泰调出刑部或者被免职的话,他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