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阴阳食谱-第1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这个时候,这老佛爷的意思,却让李鸿章,张之洞等几位肱骨老臣非常为难。

    这几位实权派真要说起来,其实挺有资本,也挺有苦衷的,毕竟“咱大清”经过这么多年的挨打,也不是一点儿长进没有,前几年同治中兴的时候,还特地搞了一发洋务运动,机器设备和土洋人才都引进了不少,还送人出国留了学,按理说这么多人才,做出一个像样的机械“玩意儿”来博老佛爷一笑,本不成问题。

    可问题是,他们这些大臣引进的东西都是些做枪做炮的机械,本土的机械师照葫芦画瓢,又只会制作枪炮子弹,前几年回来的留学生也尽是一些修铁路,造枪炮和搞破鞋的洋奴或者革命党,一出手同样不是枪就是炮的,大部分还有思想问题,显然在这喜庆的日子里实在拿不出手。

    因此,用国人造“玩意儿”,参加万国博览会,博取太后一笑的打算就这样不得不搁置下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步履维艰,这计划也俨然即将落空。

    大臣们拿不出主意,要说最着急的,还的是我们老佛爷的肱骨太监李大总管。

    因为整件事情都是他李大总管牵头代办的,而他又曾经在老佛爷,内务府和各位王爷那里夸下过海口。现在大家突然拿不出东西来,当真等于让这位大总管自己打自己的嘴。

    这种情况下,李大总管渐渐明白,要靠衙门里的那些臣子们解决问题,已经是不可能了,如果非要应付这差事,他就只能从清宫内部寻找解决的办法,用自己的人脉来找良工巧匠,尽快完成个“玩意儿”出来。

    因此,这位大太监便将求助的目光投射向了一个古老的木匠家族……“样式雷”。

    在晚清的“木匠场子”上,最出名的是两大“匠帮”,其一是以“九户木龙”为代表的“香山良人”,而另一家则是以“样式雷”为代表的“江西老匠”。

    在这两派中,香山匠工于江南水乡建筑,喜欢因地制宜,因才施量,故而做出的东西,不管是机械玩具还是宫殿楼阁,都性价比极高,在民间颇受欢迎,甚至有“千金易得阴沉木,万金难觅一良人”的美誉。

    而相对于接地气的香山良人,这***的地位和出身可就要高大上许多了。

    在中国建筑界,江西老匠以用料考究,四平八稳,工于风水,大开大合而着称于世,是工于宫廷,寺庙建筑的一类匠人,其中***最为代表的“样式雷”家族,则更是中国建筑史上金光闪闪,牛逼染染的存在,堪称木匠里的皇亲国戚。

    样式雷,是一个神秘而充满辉煌的家族,自康熙二十四年,样式雷鼻祖雷发达开始,他们便参与了所有清庭皇家园林的修筑营建工作。

    因为样式雷家族卓越的营造技巧和设计追求,故而他们一出手便夺得了权贵们的喜爱,更几乎包揽了当时所有的“国家工程”。

    故宫,避暑山庄,圆明园,颐和园,畅春园,北大学堂,雍和宫等一系列皇家和国家建筑群,都留下了样式雷后人门生的建筑和机械。

    两百年,七代人,可以说满清一代的宫廷营造史,活脱脱就是一部样式雷家族史。

    而这些辉煌和技艺,也自然就是李大总管在关键时刻,想到这个家族的关键原因之一。

    连夜将样式雷的最后一位族长招进宫后,李大总管带着哭腔诉说了自己的苦衷,并且一再恳请这样式雷的族长千万帮忙,为他做出一个国人自己的“玩意儿”来参加机械展览会,一来长长脸,二来博老佛爷一笑。

    而李大总管的话,也正应合了样式雷的意思。

    这次博览会也是样式雷等中国工匠密切关注的,而且眼看着外国人在自己的宫廷中耀武扬威,他们却不能一叫长短,这本身就是很憋屈,很丢脸的事情。

    因此,为了家族和国家的荣耀,样式雷欣然接受了这个任命,并发誓要在仅剩的三天中为老佛爷做出一个“玩意儿”来,给中国的匠人们好好长长脸!

    得到样式雷的欣然允诺后,李大总管放了心,而后样式雷的族人子弟们彻夜研究,展开了艰苦卓绝的科技公关工作。

    而一上来,他们便遇见了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未完待续。。)

第三十四章:中表西里

    样式雷一族工于计算,除了木料园林,宫殿风水工艺外,对于擒纵器,齿轮传动和一般机械原理都了解很深,因此对于他们来说,制作出一个合格的钟表,发音盒或者别的什么机械玩意来,应该没有技术上的问题。

    可即便如此,要想做出一个能讨得老佛爷赏识的“玩意儿”来,却也丝毫不轻松,甚至困难重重!

    这是为什么呢?原因也很简单,因为时间紧迫之下,制作各种玩意儿的小零件,一时拼凑不齐,特别是机械必须的制动和传动部分更是麻烦。

    那个时候,国内的制造,特别是精密制造业非常差劲,许多细小的部件全靠进口,即便能找到一些现成的发条,齿轮,螺丝一类,也因为没有调试过而不好整合。

    连拼都拼不出一个完整的传动系统来,自然不能交差,而且这机械又不同于一个雕件摆设,丫要是不能动,不能发声,怎么能算作真正的机械“玩意儿”呢?

    毕竟,这是万机械博览会,不是那正月正的花灯会。

    不过话又说回来,办法都是人想的,眼看着时间越来越少,这样式雷内部,还真就有人提出了一个堪称奇思的方案来。

    有人说,既然来不及制作“玩意儿”的核心动力部分,那么何不走关系,从洋人手里进口一套现成可靠的发条传动装置直接使用呢?

    到时候核心部件在手,在让宫里的能工巧匠在把外部链接的部分和雕刻工艺精心打磨一番,自然就能应付差事了。

    这种工艺,虽然投机,但基本上等同于现代非常流行的外包业务或者联合研发,虽然现在不新鲜了,但放在那时候,可真是惊天动地的创意。

    既解决了制动部分,又能让这货看上去是国产的,这么好的办法当时就被批准了。

    在之后,雷家当家的立刻拍板,要为老佛爷制作一只独具中国特色的钟表献寿。

    为了这支钟,样式雷家族兵分两路,一路挑选上好的檀木制作钟表的外壳部分,另一路则分别向可靠的洋人采办钟表芯,玻璃,漆料等物件以进行组装。

    而当年给样式雷提供表芯的人,则正是随着意大利访华团来华的那位“大个萝卜”先生。

    当时的萝卜手里,恰巧有三套机械钟备用零件,正宗意大利货,其中一套和样式雷所制作的座钟规格基本匹配,只要稍加改动,就能安装在样式雷的钟表外壳中。

    因此在经过一番牵线搭桥之后,宫廷以内务府的名义,花一千银币买下了那一套表芯,并责成达格罗伯进行细微的改装,以让该表芯能和样式雷的外部传动装置相互配合得当。

    而借着这个机会,达格罗伯也有幸以“技术顾问”的身份,参加了这次“万国机械博览会”的**部分。

    在那一天,个个国家的机械师和官方代表齐聚皇宫,他们跟着老佛爷先去中北海坐了咱大清的皇家火车,又跟着她老人家去了颐和园,参观了昆明湖的景致。

    中午,大家在颐和园苏州街用完了御膳房和京城扬兴泰进贡的萧美人点心,才兴致勃勃的出了院墙,去看各国进贡的玩意。

    这期间,这只由样式雷设计的檀木座钟,得到了老佛爷的大加赞赏,尤其是那只从木顶阁楼子里伸出来的小太监,更是赚足了她的称赞。

    为啥从木阁子里跑出来的小太监会独独得到老佛爷的赏识呢?其实原因特别简单,是因为样式雷的能工巧匠揣摩透了这个老太太和她身边那李大总管的心思,特地匠心独运的制作出了这一只与众不同的檀木雕刻。

    这一只从阁子里跑出来的木偶,音容相貌都像极了她西太后身边的李莲英,就连那憨态可掬的鞠躬和插手样子,也都是模仿李大总管平时给老佛爷撩门帘,答问候时的模样设计。

    突然间在一堆冰冰冷冷的机械中看见了“故人”的滑稽,而且还学的有模有样,有板有眼,这当真让老太太欣喜的不要不要的。

    而且,把这一个木偶雕刻成李大总管的样子,自然也让这位权势逼人的大太监异常意外欣喜,他自觉的样式雷给他长了脸面,便也在老佛爷面前一个劲夸赞这钟表设计的精巧,堪称匠心独运。

    这次所谓的万国机械博览会,其实就是一个给老佛爷祝寿祝乐的由头,所谓的品名名次,自然也是她老太太一个人说了算的。

    因此,这个最能把她斗乐的大太监落地座钟,也就实至名归的成了所谓的第一。

    事情至此,凤颜大悦,大家皆大欢喜。老佛爷又赏赐给参赛的外国人许多银钱和点心,并亲自给样式雷的人赠送了荣誉证书和皇袍马褂。

    再后来,心知肚明的老佛爷把这只钟转手赠送给了一直陪着她的李大总管,以表彰他“为国争光”,“孝敬有道”的种种心意。

    样式雷给李莲英争回了脸面,他李大人自然也很高兴,又对制作这只表的能工巧匠进行了厚重的赏赐。

    这其中除了样式雷的人外,李大总管还对那个提供表芯的意大利萝卜先生进行了大赏,并且在听闻达格罗伯精通微雕之后,又心血来潮,想按照汉人的规矩,特地请他刻赋,把此表的精妙和在博览会上勇夺第一的事迹都微刻在发条盒后边以存纪念。

    说白了,这一篇东西,就是李大总管自己夸赞自己的内容。

    ……佟掌柜说至此,非常极其得意的告诉我们道:“这是中文部分的基本讲解,现在你们知道这钟里的小人儿为什么是太监了吧?他就是李莲英的翻版呀!”

    听完佟掌柜的话,我们所有人都跟着点了点头,算是对他不懈的,研究成果的肯定。

    听到这里,我们细心的赵水荷又突然举手,冲老掌柜问道:“掌柜的,你刚才说这是中文部分的内容,那拉丁文部分讲了什么东西呢?和我说说呗?”

    说来奇怪,这水荷一提起那表壳子后的拉丁文,佟掌柜原本自鸣得意的脸色上顿时冷了许多。(未完待续。。)

第三十五章:拉丁文

    当赵水荷问道达格罗伯先生所书写的拉丁文是个什么意思时,我们的佟掌柜突然把脸拉了下来。

    随后他带着一种复杂的表情告诉我们道:“通常同时有中文和外文的文字记录,都是互为解释的关系,往往是同一件事情的不同文字记载,但……这一篇不是。”

    说着话,佟掌柜指着草纸上那一长串他写下来的拉丁文字道:“这拉丁文开篇第一句话,就是达格萝卜先生以自己的口吻来告诉我们……中文部分的内容都是假的,是李大总管往自己脸上贴金的谎话。”

    随着佟掌柜的话,我们所有这些吃吃喝喝,抠鼻子修脚的人同时停止了动作。

    尔后,大家带着一种完全不可理解的样子,不约而同道:“啊?!”

    沉默了半刻,还是水荷首先开口道:“假的?既然是假的,那他写出来干嘛呢?”

    见问,他佟掌柜呵呵一笑道:“外国人也不傻呀,知道这李大总管权势熏天,萝卜就一个钟表匠人,犯不上硬抗,而且人家虽然说歪曲了事实,可也是给了不少赏钱的,谁也没必要和钱过不去不是……”

    但是,相对于自吹自擂的李大总管,这位达格罗伯先生则明显要有良心一些,他虽然不敢明着和总管对抗,但还是在中文“纪实”的下边写了一篇拉丁文的玩意搞“史纠正”。

    而这篇玩意,才是那一次“万国机械博览会”上的真实故事。

    对此不得不说,达格罗伯先生做的真的很损,他安慰了自己被迫说谎的心,同时又卖了李大总管面子,反过来还顺便耍了李大总管一道。

    毕竟,对于那些如驴尿一样的拉丁文字,李大总管一个都不认识,故而他完全以为达格罗伯是把他的那一篇中文翻译成了拉丁语而已,丝毫不会查证这文字内容的谬误。

    但不管怎么说,借助着达格罗伯先生这有意无意的笔触和机灵,当年那次博览会上的血腥真像,才完完本本的呈现在了我们的面前。

    ……当佟掌柜给我们解释到这里的时候,我们所有人的兴趣,这才都被这老掌柜的发现所吸引了。

    所有人没有想到,在这一只看似简单的“太监钟”背后,竟然还牵扯着如此之多的宫廷故事和猫腻隐情,更牵扯着这么多外国使节,前清旧臣的往事拾遗。

    六目期盼下,我迫不及待问佟掌柜道:“老掌柜,您快说说,那拉丁文里写的真像是什么?为啥达格罗伯骂李莲英自吹自擂?又为啥他非要另外写这么一页东西,拐着弯把那些真相记录下来呢?”

    我问的急切,但这佟掌柜还偏就不说了,到后来竟然还嘿嘿一笑,非要让我给他赔罪不可。

    甚至佟掌柜还发话,学着我刚才的样子,冲我叫板道:“刚才我要说,你不听,现在你想听我偏不说!”

    听着佟掌柜的话,我略微一愣,随后忽然明白了。

    在刚才是我趁着他,现在却改成他趁着我了。

    **裸的报复呀!

    我不傻,深知这佟掌柜拿话牵着我,自然也不光是为了讨回一口气那么简单,搞不好他是想玩以牙还牙,非要在他送房子搬迁这件事情上找回些什么来,才算满意呢。

    对此,我只好陪着笑脸,回答佟掌柜道:“老掌柜的,您有什么特殊的要求和意见,不妨直说,要是我能答应的尽量答应。把故事讲完就好!”

    随着我的点破,佟掌柜漏出了得意的笑容,然后他伸出一根指头,阴阳怪气的冲我说道:“还是你个猴崽子机灵!我也不为难你,想听接下来的事情,你的答应我件事情。”

    我迫切道:“什么?您说!”

    佟掌柜得意的笑着告诉我们道:“把房送给你们,我楼上就得给腾地方了,我这人说话算数,我收拾收拾贵重东西,一个星期之后就开始搬家,不过我顾不起工人,外人我也不放心,所以这帮我搬东西的事情……”

    佟掌柜冲我们扫了一眼,最终挑明道:“你们仨必须全干!我楼上的东西,都给我般到楼下来!还不许给我弄坏了!”

    听完佟掌柜的话,我原本提到嗓子眼的心又跌了回去。

    立刻,我点头道:“既然佟掌柜看得起我,那这些收拾饬的事情我们包圆了。三天之后,我们准时帮你搬家!任你使唤。”

    话说到此,我身边早就跃跃欲试的赵水荷立刻开口,迫切的问老掌柜道:“掌柜的,我们顺你意了,现在可以讲故事的下半段了吧?”

    虽着水荷的话,这位报了一箭之仇的佟掌柜终于得意的点头,继续和我们诉说起了他的研究成果。

    后来,老掌柜又告诉我们道:“据达格罗伯的记载中说,这一次万国机械博览会上所发生的事情,远没有李莲英记录中的那么和谐,而且最后还搞得西太后凤颜大怒,甚至砍了一个人的脑袋……”

    随着佟掌柜的翻译,我们很快了解了这个中的因由。

    起初,这博览会的发展和李莲英中文的纪实部分类似,那老佛爷在看过这李莲英的座钟之后,的确当即笑容满面,和颜悦色,“连骂了几句猴崽子,好顺的心意……”,就把整个万国展览会的气场推向了最高。

    在之后,老佛爷带着这股子兴趣,又亲自下了凤床,于一众宫人太监的陪同下,在各种洋人机械间徘徊研究,对每一个外番人进贡的东西都仔仔细细的审视着,剖析着,而且越看越是满意。

    不知不觉中,正午的日头起来了,老佛爷虽然流连忘返,但是按照宫里那一成不变的规矩,咱们的这位主角老太太还是摆驾乐寿堂,午休去了。

    临走之前,老太太自然还很高兴,同时也是为了给各国公使足够的面子,因此他又特别吩咐所有参赛的使臣留下,恩准在午间和晚间留颐和园进御膳,进膳之后,还准许一同陪着老佛爷,在昆明湖边的大戏楼子里,看一场为她祝寿的名角大戏。(未完待续。。)

第三十六章:红木匣子

    老佛爷的意思,自然就是朝廷和宫里的意思。

    也因此,对这些外国人的招待,真可谓是无微不至,充分体现了我大清宁与友邦的精神,外国人休息的时候,除了有各种时鲜水果之外,还特别赏了王士忠的豆腐,黄晋林的鱿鱼,郭玺的熏肉和全聚德的鸭子,甚至还加了当时市面上绝不常见的冰激凌,热可可等西洋甜品,让这些外国人大饱了口福。

    而在这些人里,善于交易投机的达格罗伯先生也跟着意大利访华团占了光,承蒙了这一项皇恩,还偷了不少的盘子。

    说实话,根据萝卜先生的记录来看,他本人以及别的外国公使们,对于本次展览会上的这些劳什子吃的和最后的压轴大京戏并不感兴趣,但处于国际礼节和老佛爷实在阔绰的赏钱,他们又非常希望留下来继续捞油水。

    而且,这次机械博览会上的第一名可还没有决出来呢,那一千两黄金的赏赐,也成了这些人坚持下去的最大动力之一。

    就这样,一群洋鬼子混吃混喝直待到深夜,又才出殿,陪着老佛爷和光绪皇帝,奔着昆明湖边的大戏楼子,看京剧去了。

    当时的宫人和进宫的京班都知道,西太后爱看戏,而且尤为爱看猴戏。所以这次正式寿宴前的主戏,也都是些喜庆洋洋的猴子戏,如什么大闹天宫,猿猴献寿之类的。而陪榜的戏单子,也净是些四郎探母,穆桂英挂帅,王宝钏翻身大蹬殿一类的团圆戏,女权戏。

    这种安排,倒是让寿宴的主角满意的很,不过相比之下,这次寿宴的配角光绪皇帝,可就要寒碜许多了。

    这位皇帝,自打入正以来,就没有舒坦过几天,处处被他的“皇额娘”压着一头不算,还得像呆瓜一般天天装笑。好不容易等到这位老佛爷六十大寿便卷帘归政的承诺了,最近却又在为朝鲜东人造反和日本人寻衅滋事的问题犯愁。

    这些个因素综合下来,便导致这位名义上的国家统治者根本高兴不起来,即使是过寿辰,也只像是一个行尸走肉一般陪着。

    对此,我们的意大利技师达格罗伯先生有专门的记录,用他的话形容,那就是“……大酋长像得了病一样的气色,每一次笑容和赏赐,都像是带着一张野猪皮面具。”

    就这样,带着面具的皇帝配老佛爷看着那些他爱看或者不爱看的戏曲。

    头二出戏结束之后,老佛爷的兴致正浓,却在这时,从一众看客身后匆忙忙跑出了一个小太监,然后走到冲紧锁眉头,毫无兴致的儿皇帝那里,嘀嘀咕咕的说了一番话。

    在之后,光绪突然间舒展了眉头,紧接着站立起身体,问那小太监“此话当真”?

    面对着皇帝突如其来的关切,那太监连连点头,还说什么“人都带来了……就在外边侯着……”云云。

    再之后,异常兴奋的光绪冲老佛爷禀报,说这次万国机械博览会上,除了样式雷的东西之外,还有一个国人制作的“玩意儿”没有拿出来看。并表示如果拿出来,一定能博得老佛爷的冠军和赏赐。

    这个时候的西太后,整个人正沉浸在戏曲的世界中不能自拔,她一听皇帝说还有一个“玩意儿”没有拿出来,于是很自然的感觉有点扫兴。

    于是乎,她质问皇帝这东西“靠谱么?什么人的东西非得加塞儿看呢?”

    对此,光绪皇帝兴奋的点头,带着十二分的肯定告诉老佛爷说肯定靠谱,还说那东西是张之洞张大人保举的,正儿八经的玩意,国人国货,而且一定能把洋人的那些“奇技淫巧”都比下去。

    光绪皇帝的一番夸口,当真又提起了老佛爷的兴趣。而且再加上介绍这件事情的人又是那总理衙门里位高权重的张之洞,似乎实在不好驳面子,因此她也就应了。

    在之后,皇帝责成翻译向各国公使,公职们说明了情况,又让太监和京班的人腾出了场地,准备看那张之洞保举的“机械表现”。

    一切准备妥当之后,带头的李大总管一声令下,被张之洞保举的两个“机械师”,便带着一个红木匣子走了上来。

    那一只红木匣子,在夜晚的灯光下反着及其朦胧的血红色光晕,给人一种非常冷峻阴森的感觉,这种感觉和整个堂会上的喜庆气氛格格不入。

    用目睹一切的达格罗伯的话来说,那口红色的箱子就像是一口冰镇过之后的棺材,它的出现迅速让原本热闹的会场陷入了极度寒冷的气氛,更令在场的最高统治者及其不悦。

    连达格罗伯都感觉那玩意像是一个棺材,那么我们的西太后估计也是这么想的,不过人家毕竟是在场的正主儿,所以面对着那口令人费解的红木“棺材”,她还是异常镇静的让身边的李总管问那两个台上的机械师,说这里边到底是个什么。

    此刻,在台上站着的人为一男一女,男人穿着一身黑衣,腰口系着艳红的腰带,三十多岁不苟言笑,女人则穿着一身汉女的袄裙,十七八岁,唇红齿白。

    见及人问,那男子尚未答话,女孩突然咯咯的笑着回答李总管道:“禀公公,我们这里边不是什么西洋机械,乃是咱们国家自打商周时便有的木质机工,是个木偶人儿,可漂亮了。”

    女孩子唇红齿白,说起话来又干净利落,面对着各国使节丝毫不怯场,很是给大清国长了脸面。

    对此,那高坐在凤椅之上的西太后异常的满意,非但一扫先前的恼怒,还破例亲口夸赞了一句“好刁的丫头”,便让她把玩意儿拿出来瞅瞅。

    听着这一口话,那聪明的李大总管自然会意,于是他赶紧带着几个小太监上台去帮忙开箱,同时还笑着让那女孩子好好表现,要是玩意儿好,老佛爷自然有赏赐。

    对此,那个姑娘只是呵呵一笑之后,便带着太监们打开了这红木的箱子,又亲手把里边的东西拿了出来。

第三十七章:木偶

    根据达格罗伯先生的回忆,女孩子的那只红木箱子被带出来之后,立刻吸引了在座各国使团人员的关注。

    大家通过翻译,也很快知道了这个漂亮女孩子所代来的东西是什么,因此在无不感兴趣之余,一个个也都伸长了脖子,翘首期盼着那个红木匣子里的小东西被人拿出来。

    随后,在所有人的注视下,女孩子和太监将那只半人多高的红木匣子盒盖打开。紧接着……漏出了里边装满的沙土。

    ……听到这里,我突然冲佟掌柜大吼打断道:“等等!土?一个装满了土的木匣子?”

    我突如其来的喊话吓了佟掌柜一个哆嗦,更险些让他手里的茶水洒烫到他的手臂。

    尔后我们的这位老掌柜一脸懵逼的冲我点头道:“没……没错呀?怎么了?”

    毫无疑问,这佟掌柜的话,很自然的让我想到了我的饭店,想到了当年房东高太太的见闻。

    在那一对东莞夫妇为地下室加装电线的夜晚,她高太太不也是从地下室的地板中挖出了一个盒子么?而且她打开之后,也从那盒子里挖出了满满的沙土。

    在之后,高太太用手撤去了沙土,紧接着便放出了一只“鬼”,随后东莞夫妇的女儿平白无故的消失了,再随后才有了我饭店闹鬼,驱魔天团驱鬼的一系列事情。

    而一百多年前的那个太后寿辰上,竟然也发生了这样的见闻?这只钟表里恰巧还记述了这些事情,恐怕……绝不是简单的巧合吧?

    随着历史的惊人重合,往往便成了冥冥之中的某种必然,也因为这种必然感,我和我的伙计们都被这残酷的现实惊的不要不要的。

    在这种惊讶的沉默中,倒是我们的老佟掌柜看着十分不解。

    好奇和诧异下,佟掌柜伸手拉了拉我的袖口问道:“咋个意思呀兄弟?你知道这种盒子里埋土的手艺?”

    闻言我苦笑一声,心中暗自道:何止……知道呢?

    虽然心中有千言万语想说,虽然很想问问老掌柜是怎么得到这只太监钟表的,但是我在思考了间隙之后,我还是忍住了那些提问。

    这样的事情,我感觉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因为我饭店闹鬼的事情本来在黑虎街就算是满城风雨了,要是在和佟掌柜添油加醋的讲一讲,我怕再扩大影响面。

    毕竟,佟掌柜的嘴并不算严实。

    而且,佟掌柜这篇译文的记录,可要比我所知道的东西要详细多了,说不定能帮我解开那高太太当年的真相,既然如此,又为什么不听他继续说一说呢?

    综合下来,面对佟掌柜的不解,我没有回答什么,更阻止了我手下伙计的反问。

    最终,我只是囫囵告诉佟掌柜我们的确听说过类似的设计,但并不深入。

    听了我的话,佟掌柜点了点头,又继续说道:“既然知道点儿,那你可算听着了,这里边的内容,我保证颠覆你的想象。”

    随后,佟掌柜又继续告诉我们道,一看见那盒子盖里边放置着沙土,在座的各国公使都不解其意,因为通过刚才的介绍,他们所有人都清楚,这女孩子带上来的应该是一个木偶一类的小人儿才对,怎么可能是满满的一盒沙土呢?

    各国公使不解,他西太后和小李子也不解,因此一直站在那小姑娘身边的李大总管,便拧着眉毛问这小姑娘道:“你不是说这里边是个偶人儿么?怎么是一方土?”

    见问,小姑娘扬额一笑,又恭恭敬敬,胆大妄为的回答他和老佛爷道:“老佛爷,我们这木偶是用阴沉木做的,正经香山良人的手艺,这木材精贵,得养。土养木,所以必须要放在土里才不会开裂。”

    小姑娘说完这些有的没的的事情,便径直伸出素手,把那些沙土一点点弄出来。

    渐渐地,在血红色的木盒子里,一个小人儿的轮廓被刨了出来。有头有脑有身子,最后还刨出来一身红黄相间的衣服。

    随着这沙土里的“玩意儿”一点点被弄出来。老佛爷那原本褶皱成八字的皱纹,渐渐舒展了开来。

    因为这个时候,那小姑娘彻底将埋藏在红木盒子里的东西弄了出来,大家全都看见,那是一个活灵活现的小猴子。

    猴子有小半个人高,身体长短与个正常的两岁孩童无异,手上脚上贴着猴毛,脸部尖耳挠腮,还画着京剧的猴子脸谱。

    西太后喜欢猴子,在加上临近寿诞,更是喜好热闹和工于热闹,故而这个人偶的猴子设计,可谓是赚足了老佛爷的胃口,与那样式雷的太监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