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下珍玩-第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陈澄之沉默了一会儿,仿佛在琢磨什么,“好,你来的时候提前联系我。”
挂了电话,本来在客厅的陈澄之立即走进了书房,在一大排书架面前,从其中一个格子中抽出了一本书,而后轻轻按动了书后面的一个不起眼的按钮。
沉闷的轰隆隆声之中,书架向两边分开,墙壁上露出了一道暗门。陈澄之进入暗门,书架又轰隆隆合上了。
这是一间密室。
在密室一角的保险柜前,陈澄之输入指纹,又输入密码,打开了。
保险柜一共三层,最底下一层,是一只精巧的铜炉,从器型到铜色到包浆,都给人无以复加的美感。
宣德炉!
中间一层,赫然是一只夔纹象尊!
长40多厘米,高30多厘米,几乎已经把保险柜的第二层占满。象的躯体丰满而生动,象鼻向上过头,象牙挺拔,象身布满了夔纹,同时还有云雷纹、花瓣纹辅助。
象背上,是一只圆形的口,有盖。盖钮确实不是美国浮力美术馆那般是一只小象,而是类似方印的东西,方印顶部,和四周,则是精美的兽面纹。
这只象尊是中空的,同时,象鼻也是中空的,充当了“流”的作用。所谓“流”,看看酒壶茶壶就知道了,其实就是壶嘴。这个象鼻为流的设计,端的十分巧妙。
从结构上来看,这只商代夔纹象尊,当年应该是个酒器,从背上入口倒进酒浆,喝的时候从象鼻的口内倒出。
只是,这只象尊偏大了,倒的时候肯定很吃力,倒是美国浮力美术馆那只小的,似乎使用起来更为方便。所以,一大一小两支象尊虽然都是酒器,但小象尊更像是酒壶,大象尊更像是酒坛子。
这也就容易解释了,为什么小象尊的盖钮是个小象,因为要常常倒酒入内,方便拿;而大象尊的的盖钮则是个方印,因为容量大,不是经常倒入。同时,大象尊的象鼻口,也比小象尊更大。
这似乎就是卫天鹰所说的流落在华夏民间的那一只大一些的夔纹象尊了。
无论是宣德炉,还是夔纹象尊,都是一等一的重器。但陈澄之此时,却没有去多看一眼,而是把目光第一层的一个小木盒上。
他伸手拿过木盒,轻轻打开。
静静地看着里面的一枚古币。
国宝金匮直万!
看起来,似乎和秦老那一件很像,不过仔细端详一下,就会发现,这一枚国宝金匮直万,似乎没有秦老那枚那么完美。虽然字口也很清晰,但是铜光展现并不明显,边缘有一处微有磕碰,而且绿锈似乎更厚实一些。
一个保险柜,只放了三件铜制品,却横跨了上下三千年,件件都是难得一见的珍宝。
端详了一会儿,陈澄之合上了木盒,重新放回保险柜,锁好之后,离开了密室。
“唐易说的那一枚,会不会就是师父仿造的那一枚呢?”陈澄之在书房坐下,轻轻自言自语。
而唐易打完了电话,洗漱一番之后,便直奔阁宝多而去。之前,他给秦老打了电话,可是居然关机了,心想怕是秦老有什么重要的事儿要做,故而没有开机,便想着下午再打。
秦老是和吕疏桐谈完之后才关机的,他需要静一静。
明面儿上,吕疏桐和秦老都说得很客气,谁也不会把“内鬼”的事儿拿出来说。吕疏桐的理由是要去倭国继续求学,这理由冠冕堂皇,秦老虽然进行了“礼貌性挽留”,但是无奈吕疏桐“求知若渴”,最后也就同意了。
“现在该怎么办?”贺志祥认为,如果吕疏桐什么都没干,这走了也就走了,但是她毕竟已经把国宝金匮直万的事儿透露给了河野平,由此引来了一系列的麻烦,虽然麻烦化解了,但是她毕竟已经出手损害了泛古堂的利益。
“我再想想。”秦老关了手机,独自一人留在了在房中。桌上,还放着吕疏桐的辞职信。
吕疏桐离开泛古堂,直接去了河野平的别墅。
“风吕小姐,这件事儿你尽力了,秦伯毓这个老狐狸确实不好对付。”河野平笑道,“我本来有心让你在山州成就一番事业,但是现在看来,的确是不行了。”
“河野先生,我明白。我们的合作还是很愉快的。既然到了今天这个局面,我真的准备回扶桑去了,今天来,主要是跟你道个别。”风吕疏桐略显唏嘘,仿佛是在和原来的吕疏桐道别。
“风吕小姐是个人才,如果执意回扶桑,我倒是可以引荐你到东京史料馆任职。不过,东京史料馆本部,现在的重要位置都不缺员。倒是燕京那边,我兄长河野治身边缺一个能干的助理。”河野平面露真诚的微笑。
第300章 准备出发
“您的意思是······?”风吕疏桐似乎起了兴趣。
“我可以引荐你过去,山州你确实不适合呆了。而相比山州,燕京的舞台更为广阔。而我的兄长河野治,惜才有加,而且知人善用。”河野平道:“你考虑一下?”
东京史料馆的馆长河野太郎,共有二子一女,长子河野治,次子河野平。从给两个儿子取名就能看出来,取自“治国平天下”,河野太郎,既是个华夏通,同时口气也是不小。
东京史料馆致力于搜集古玩珍品,华夏是最主要的区域。河野太郎自己坐镇东京史料馆,却把两个儿子都派出来了,燕京首当其冲,最为重要,长子河野治主持;山州也是一个据点,加上而今新开辟的瓷都这一条线,都是河野平兼顾。
此时,风吕疏桐直接点头道:“不用考虑了,我明天就动身。”
“很好。”河野平站起身来,“到了之后,我建议你先熟悉一下环境,不必急于开展工作。燕京和在山州不一样,燕京是什么地方?自古以来就是天子脚下,关系错综复杂,古玩行的水更深,工作开展要艰难得多。”
“有难度才有挑战性!”风吕疏桐似乎已经进入了角色。
河野平笑了笑,似乎等的就是这句话,“还有件事儿我先告诉你吧,燕京有个卫氏集团,总裁卫天鹰······”
“卫天鹰是我们的人?”风吕疏桐有些惊讶,以至于打断了河野平的话,毕竟,卫氏集团的名头还是很大的。
“当然不是我们的人,只是一个合作者,一个比较舒服的合作者。”河野平突然叹了一口气,“也只有我的兄长,才能驾驭这样的合作者。”
风吕疏桐点了点头,起身告辞,“我先回去收拾一下。”
“最后,我还得提醒你一下,我兄长什么都好,就是有个毛病,比较好色。”河野平似笑非笑地说道。
“我也很好色。”风吕疏桐咯咯笑了起来,“告辞了!”
风吕疏桐和林楚生的关系已经断了,能和这样有魅力的老男人有过一段,还埋怨林楚生时间太短,真不是一个纯粹的小三,说自己“好色”似乎是真的。
风吕疏桐的行动很快,回到家就开始收拾。
而唐易独自一人坐在阁宝多,似乎也等不及了,他也想很快行动。
确实,崇祯秘藏的事儿不能再拖了。
跟爸妈说去度假,尤其是带着女朋友度假,爸妈自然是举双手赞成的。而林娉婷这边,心里也早就有所准备。这都是张张口的事儿。
其实本来唐易还是想告诉毛逐的,但是毛逐肯定不愿意当灯泡。而且,既然不是一起去探秘,提前告诉他,也确实有些不稳妥。
出发之前,唐易还需要落实的一件事情就是:问问秦老,要不要他帮忙,顺道带着国宝金匮直万让陈澄之鉴定一下。
心里有事儿,唐易也懒得动弹,中午随便叫了个外卖,就在店里吃了。到了下午,唐易又给秦老打了一个电话。
这次通了。
秦老的声音听起来有几分疲惫,“这样吧,你出发时我让志祥和你同去,然后你去玩你的,志祥把东西和结果一起带回来就是了。”
一场胜仗,却无太多欢喜,许是秦老经历得太多了。唐易暗想。
随后,唐易又给林娉婷打了个电话,林娉婷很兴奋,表示随时可以请假,而且一两天就能把行头备齐,并且又把唐易的衣服鞋子尺码详细核对了一遍,一副大包大揽的后勤部长状态。
刚给林娉婷打完电话,毛逐就来到了店里。
“不好意思啊,昨天喝多了,好容易休息过来。”毛逐看看店里没人,“我说,粤省揭州那批翡翠快到了,你准备怎么处理?”
唐易这才想起来,当时在边境口岸瑞州拍下的翡翠料子,有一部分给了揭州的珠宝大少郑武,郑武答应做好之后把成品发过来。这事儿毛逐曾经打电话问过郑武,郑武说这两天差不多就能发货。
“我过两天可能要出去一趟,估计成品到的时候我不在山州,你和我老爸商量一下,是批发到商场还是放到店里都行。再就是我准备扩张一下店面,再开一个阁宝多的分店,只卖珠宝玉石什么的,到时候我回来咱们再商量吧!”
唐易想了想,又补充道:“我和娉婷想出去旅游一下。”
毛逐本来一听唐易要出去,有些纳闷儿,但是又听到是和林娉婷出去旅游,不由乐颠颠地点了一支烟,“我说呢,你这个时候出去干嘛,原来图谋不轨啊!行啊,等你回来,再说开分店的事儿吧。爱情事业两不误,主要仰仗有我这样的得力干将,放心去吧!”
唐易看着毛逐乐颠颠的样子,突然有几分愧疚,好像对他隐瞒了崇祯秘藏的事儿有些过意不去,但是现在还没出发,自己无论如何也没法和盘托出,心想,要是真搞清楚了什么事儿,回来再慢慢说吧。老爸这边,也得到时候一并说说。
想到这里,唐易有些忧心忡忡地说道:“这次出去,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
“行了,一个月总够了吧,你别乐不思蜀就行,旅游又不是打仗,你还要归无定期了不成?”毛逐随口说道。
唐易勉强笑笑,心里一动,这倒真像是要打一场仗,尤其是对于自己这样没有“武功”的人来说。
“店里就靠你了。这次出去也不纯粹是旅游,顺带考察下燕京的古玩市场,要是有什么收获,回来详细告诉你。”唐易解释道。
“卧槽,我正要问你去什么地方呢。燕京宝贝多,你这不是旅游,是去拣宝去了,哈哈哈哈······”
两人正说着话儿,阁宝多的门却被推开了。
“您好,看点儿什么?”毛逐率先起身迎上前去。
进门的男子没有说话,只是朝毛逐点了点头,之后目光却看向了唐易。
唐易此时也是定睛一看,和男子打了个对眼,随即便对毛逐说道:“别忙乎了,他不是来买东西的!”
第301章 初到津门
原来,来人是王钢。
“唐老板,谁说我不是来买东西呢?”王钢笑了笑。
毛逐感觉好像见过这人,又好像没有印象,不过既然他和唐易打了招呼,自己也便不再多问,走到一边忙自己的去了。
唐易起身,“王先生真是来买东西的?我还以为又有什么事儿要问我呢!”
“我听说你有一件崇祯铜香炉。”王钢也不含糊,这买不买的上来先问问。
唐易暗想,铜香炉上次王钢没提,只是来打听自己知不知道五古封灯这个神秘门派。不过,崇祯罪己铜香炉的事儿,当时在阁宝多展示过,知道的人不少,他打听到了也不奇怪。
唐易早就后悔在店里展示崇祯罪己铜香炉了,当时只是当一件明代的精品铜香炉来展示,根本不知道背后还隐藏着崇祯秘藏这档子事儿。不过后悔也晚了,好在这铜香炉早已放在家中藏好,而且对外说已经被朋友买走,朋友也出国了。
“王先生,这都什么时候的消息了,确实有一件,但是被我朋友买走了,他出国之后再也没回来。”唐易面色平静地解释道。
王钢看着唐易如此平静,心里犯起了嘀咕:手上带着“五古封灯”的掌门信物八棱骨戒,还有一件崇祯罪己铜香炉,还敢说你不知道崇祯秘藏?
“唐老板,这崇祯罪己铜香炉背后,有可能隐藏着一个大秘密,而且,五古封灯还曾探寻过这个秘密,只是可能没有结果。”王钢这次干脆直接点明了。
唐易略略一愣,随即点着了一支烟,借着这么一小会儿工夫,脑子里迅速捋了一遍:这王钢看来是知道崇祯秘藏的事儿了,只是应该知道得不是很详细,也没有什么具体线索,否则作为0503这么一个特殊部门的人员,不会盯着我一个古玩店老板不放,不过,这“五古封灯”和崇祯秘藏还有关系?既然如此,爷爷能带回一个五古封灯的罗盘,难道也曾调查过此事?王钢也是0503的人,想必也已经知道我是唐展云的孙子了!
“秘密?这铜香炉完美无缺,除了底款,也没有什么纹饰,如何能看出秘密?而且,我确实已经卖给朋友了,不然拿出来给王先生欣赏一下又如何?即便是不买,买卖不成仁义在嘛!”唐易开了口。
“唐老板,根据我的推断,这个秘密可能不是什么宝藏,也不会有什么油水。而且如果你我联手,探查起来会事半功倍。退一步讲,我只想知道结果,万一有什么好东西,你留下便是。”王钢是有些着急了,这话怎么能这么说呢?唐易都说了不知道了,而且你还暗指他是因为贪便宜故意不说。
“王先生,这话有点儿过了。我不想再重复说过的话。”唐易表面上倒没有生气。
王钢刚要开口,唐易接着又说道:“你要来买东西呢,崇祯罪己铜香炉确实是没有了,其他的,你可以随便看看。”
王钢的话被堵在了嘴里,终究也没有继续说,一时有些尴尬,应了一声“好”,在店里心不在焉地看了起来。
唐易忍不住笑了,他走到王钢身边,“王先生,我是真的不知道,你想多了。我也不知道你在追查什么,这八棱骨戒的来历我都和你说了,再这么耗下去没什么意思。你说是吧?”
王钢扭过头来,突然说道:“是啊,这么耗下去确实没意思。我这就告辞吧!”
王钢走后,唐易长出了一口气。他却不知,王钢想的却是,这么明着问,确实是没什么意思,不如暗着盯紧唐易。这个尾巴不仅没甩掉,而且更麻烦了。
“有点儿意思哈。本来只是一个河野平对这崇祯罪己铜香炉感兴趣,现在又多了一个他。我看哪,这些人肯定都以为崇祯毕竟是个皇帝,藏了什么大宝藏了。”毛逐见王钢走了,笑着走上前来,“你这次去燕京,是不是想顺道查下线索?”
唐易一愣,这瞒着身边的人的滋味确实不好受,“嗯,也有这方面的想法,不过这事儿太玄乎,如果有什么结果,我肯定第一个告诉你。”
“其实啊,我好奇心根本没这么强!我平时就是想玩玩古玩,有稳定收入,过着小康的日子就行了。你吧,太爱琢磨,别这么累!”毛逐拍了拍唐易的胳膊。
唐易突然有些感动,他顺势拍了拍毛逐放在他胳膊上的手,认真点了点头。
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在告知了老爸老妈,又经过一番准备,带了该带的东西之后,两天后的上午,唐易和林娉婷出发了。当然,还有贺志祥,他随身带了国宝金匮直万。
第一站,津门。
在高铁上的时候,唐易就给陈澄之打了电话,约好下午见面,陈澄之给了一个地址。
从山州到津门,乘坐高铁不过一个多小时的路程,出了津门站,距离中午还早。唐易提出,先找个酒店住下,下午找陈澄之看了东西之后,晚上住一晚,第二天逛逛津门的古玩市场,然后再去燕京。
津门毗邻燕京,从明永乐年间开始跃升为繁华大市,如今临海临都,交通十分发达,民俗文化尤为丰厚。
俗话说,先有津门沈阳道,后有燕京潘家园。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绝大部分的国人不知古物价值几何的时候,津门沈阳道便有人搞起了旧物市场,那年头儿,国内那有什么开放的古玩市场?沈阳道由此算是拔了头筹。
如今,沈阳道已经逐步发展成为华夏最大的文玩古董集散地之一。所以,到了津门,不逛逛沈阳道古物市场,确实是一种遗憾。
林娉婷和贺志祥都没有什么意见,贺志祥也不用订房间,下午看完之后,他是准备连夜赶回山州的。毕竟,身上带着这么个宝贝,在外面不好滞留太久。
在酒店前台,看唐易规规矩矩开了两间房,贺志祥的眉毛不自觉地挑了挑,眼神里似有笑意。唐易忙着签字,没留意,林娉婷却留意到了,脸上飞起了两朵淡淡的红云。
第302章 超级吃货
出了酒店,眼看就要到饭点了,“津门这么多小吃,咱们去尝尝吧?”
“抓紧走!”林娉婷很自然的挽住了唐易的胳膊。
贺志祥苦笑了一声,“这样吧,我和你们年轻人口味不一定一样,各吃各的,下午咱们酒店大堂见。”
当灯泡的滋味不好受,尤其还是一个老灯泡。唐易想了想,“贺叔,你说咋办就咋办。”
当下他们分开行动,唐易和林娉婷点开手机上的美食地图,先攻略了一番。
津门的小吃数不胜数,最为出名的还是三绝: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耳朵眼炸糕。
唐易和林娉婷商量了一下,先到老店买了耳朵眼炸糕和十八街麻花,然后拎在手里直扑滨江道的小吃一条街,边看边吃,最后去狗不理包子店吃包子。
到了小吃街上,已是中午,街面上热闹起来,男女老幼,人声鼎沸,本地人外地人都有。
“嗯!好吃!”林娉婷嘴里嚼着炸糕,又把一块塞到了唐易的嘴里。这耳朵眼炸糕,本来因为店铺靠近耳朵眼胡同而得名,距今已有百年,入口外焦里嫩,香醇绵甜,的确是好吃。
炸糕偏软,麻花则是偏脆。他们买的是什锦夹馅麻花,外表金黄色,里面则有冰糖,外面还撒着瓜条,酥脆可口。
“这麻花据说放上一个月照样很脆,回来的时候再来吃一圈,买些回去。”林娉婷以前很少吃小吃,尤其是甜食,女孩子都怕胖。但是唐易却经常能发现一些好吃的特色美食,所以她也逐渐跟着吃上了。这一次到津门,有些从来没吃过的一一入口,确实吃得很爽。
“吃货!”唐易刮了一下林娉婷的鼻子。
“你是大吃货,不,超级吃货!”林娉婷还没说完,却突然一指前面一个摊点,师傅正从热油锅里捞起一个个饼圈状的食品,“好香,去看看!”
唐易被拽着向前,急忙将手上的麻花送进嘴里,到摊点前一看,原来是牛肉香圈。牛肉香圈也是津门的一道特色小吃,用面皮包着新鲜的牛肉馅炸熟,滋味鲜香得紧。
买了两个香圈,林娉婷边吃边往前走。
“我说,你以前吃饭可不是这样啊,牛排都切成小块,吃一块抿半天嘴。”唐易看到林娉婷满嘴冒油,连忙掏出了一张纸巾。
“那还不是因为跟了你!”林娉婷接过纸巾,白了唐易一眼。
“跟了?”唐易一脸坏笑。
“你就是个超级吃货,不用辩解了!”林娉婷看着唐易坏笑的样子,这才发现自己猛地冒出的“跟了”这个词儿有点儿太上赶了,连忙岔开了话题。
“到底谁是超级吃货啊!”唐易苦笑着摇了摇头。
两人继续往前走,林娉婷又发现了一个煎焖子的小店。焖子也不仅仅是津门的美食,有几个北方城市都有。但是林娉婷却没吃过。
焖子,就是用绿豆淀粉熬成块状,有点儿像凉粉。制作时先切成小块,再煎熟,然后用麻酱、酱油、醋、蒜泥等佐料一拌,焖子外面煎得焦酥,里面却很滑嫩,吃起来别有风味。
林娉婷就着牛肉香圈吃了一碗煎焖子,为了保留战斗力,特别“赏”给了唐易半块牛肉香圈和几块焖子。
出得店来,林娉婷已是八分饱了,所以在小吃的选择上也苛刻了一些,一般的就先不尝了。
走着走着,两人来到了一处店铺前,门楣上挂着一个大大的招牌:口口香茶汤。左右还有一副说不上工整对联:李鸿章没喝都说好,外地客喝了忘不了。
“茶汤是什么?”林娉婷问道。
唐易也没喝过茶汤,但是他上大学时却听班上的来自津门的同学说起过。这同学还特地给他讲了一个关于茶汤的典故,还真是和李鸿章有关。
“茶汤,又叫面茶,以糜子面、麻仁、麻酱、香油炒制而成,加白糖、芝麻,沸水冲食。喝起来那叫一个香。”唐易说着,嘴里的口水竟也不自觉的多了起来。
“进去尝尝!”林娉婷下了命令。
要了两碗茶汤,林娉婷先喝了一口,“又香又甜!”
“确实好喝!”唐易也喝了一口,“这津门的茶汤,还真有一个小故事呢,有家很出名的杨巴茶汤,还真和李鸿章有关。”
“嗯,赶紧讲讲!”林娉婷一边喝一边催促。
说清末津门有这么两个人,都姓杨,一个叫杨七,一个叫杨巴,不是哥俩,但搭在一起做茶汤生意。杨七手艺好,杨巴会说能张罗,这街头小吃渐渐闹出了名堂。因为两人都姓杨,所以一开始叫做杨家茶汤。
有一次,李鸿章来津门,地方官想起了用这道小吃来孝敬,不料茶汤端上去,李鸿章扫了一眼,居然怒气冲冲地就把汤碗扫到了地上。
大家都蒙了,这还没喝呢!咋回事?
杨巴却明白了,这是李鸿章看到茶汤表面浮动的碎芝麻粒,误以为是脏土。但是明白了,难题也就来了。明说?这不是说李鸿章孤陋寡闻么!不说?那就是承认是脏土了!
这杨巴脑子快,在李鸿章开口之前,就趴在地上来了几个响头,“小的不知大人不爱吃压碎的芝麻······”
“虽然我不爱吃,但不知者不怪,赏!”明白了其中原委的李鸿章顺坡下了,眼见杨巴这小子如此机灵,就手又赏了。
从此以后,“杨家茶汤”改名为“杨巴茶汤”。
“嘿,听您的口音是外地人,对我们津门的典故还介么熟悉!杨巴茶汤因为这个典故名气很大,但我们家的茶汤也不差!”唐易正讲着,旁边一个中年汉子出口说道。
“确实不错,您是老板吧?”唐易转过身来应道。
“是啊,巧了,我也姓杨。”中年汉子呵呵笑着,“要不要再来一碗?”
“不用了,杨老板,呆会儿还得去吃别的,这津门的小吃太多了!”唐易婉拒。
正在和老板闲聊的唐易,没有注意到,店门口有一个身材干瘦的男子,已经看了他一会儿,随后闪身又不见了。
第303章 师父做的
唐易和林娉婷从茶汤店离开,准备直接去狗不理包子总店去吃包子,走出小吃街,便打上了一辆车。
干瘦男子钻进了停在路边的一辆黑色普桑,又远远跟了上去。
在津门,狗不理包子分店很多,不过总店恰好就在他们住的酒店附近,所以就去了总店。
在华夏,包子特别常见,出名的包子也数不胜数,津门的狗不理,燕京的庆丰,还有蟹黄汤包、胶东大包、羊眼包子、龙眼小汤包······而且,两人之前吃了很多东西,所以吃包子的时候倒也没有太过惊奇,好在狗不理包子确实好吃,肥而不腻,清香适口,两人吃了一笼。
回到酒店的时候,跟着两人的黑色普桑在路对面稍停,随后便开走了。
中午稍事休息,下午三人汇合,打了一辆车,去往陈澄之留下的地址。此时,那辆黑色普桑又悄悄地跟上了。
陈澄之常住的地方是一处四合院,他并没有留四合院的地址,而是留下了一处高档住宅小区的地址。
这套房子三室两厅,有130多平方米,陈澄之并不常来,但也不出租,家具设施一应俱全,还定期找人打扫。所谓狡兔三窟,陈澄之也算个**湖了,又不缺钱,有一两处这样的住房也不奇怪。
出租车快要开到小区的时候,贺志祥突然对司机说道:“绕过小区的正门,停在后门斜对面那条小街。”
唐易有些奇怪,但是贺志祥给他使了个眼色,他便也没有多问。
出租车停下后,三人下了车。“我们三个人走三个方向,最后在小区正门对面那个小超市里汇合。”贺志祥低声说道:“有辆普桑一直跟着我们,怕是中午就盯上你们了。”
“这可是在津门,什么人会跟着我们?”唐易心里犯起了嘀咕,但是来不及多想,迅速选了一个方向走去。
十几分钟后,唐易在小超市里见到了林娉婷,但是从超市的玻璃窗向外望去,既没有看到黑色普桑车,也没有见到贺志祥。
正往外看着,贺志祥来了电话:“进小区吧,我在10号楼下面。”
10号楼3单元501,是陈澄之留的地址。
“没抓住那个人,是个黑瘦的汉子,挺警觉,让他跑了。”贺志祥在单元门口简单说了两句,便按响了单元门上的门铃。
到了501门前,陈澄之开门,见了林娉婷和贺志祥,略略一愣,唐易立即解释道:“这是我女朋友林娉婷,这是贺先生,东西就是他的。”
“进来吧。”陈澄之让进门里,“坐!”
沙发前的茶几上,已经摆好了茶水。
“东西怎么来的?”三人落座后,陈澄之没有急于看东西,而是问唐易道。
“噢,多年前从西安收来的。”唐易应了一声,贺志祥微微点了点头。
陈澄之指了指唐易,“你拿着东西进来,我只给你一个人说,你们看行吗?”
唐易看了一眼贺志祥,贺志祥从身上拿出小木盒,递给了唐易,仍是没有说话。
“你们二位喝茶稍等。”陈澄之带着唐易进了书房,关上了门。
唐易进入书房,把小木盒放在了书桌上。陈澄之在书桌边坐下,手放到了木盒上,“他肯定不是货主。”
“您看出来了?”唐易微露惊讶。
“这么一件有分量的宝贝,大老远来鉴定真假,却波澜不惊,要是货主,无论如何也做不到。”陈澄之倒也没有追问谁是货主,接着打开了木盒。
扫了几眼木盒里的国宝金匮直万,陈澄之甚至都没有拿起来,就叹了一口气,“没错,就是这一枚,确实不是真品。”
唐易大吃一惊,“您见过?”
陈澄之眼神凝重,在书桌前来回踱了几步,最后仿佛终于下定决心似的说道:“唐易啊,坦白说,我跟你交情并不深,老头子我孤身一人惯了,也不太容易相信人。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