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下珍玩-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得小心了哈!”唐易转身向众人说道。
人群中爆发出一阵轻笑。
其实,来的人基本都是聪明人,唐易不说也都看出来了,这明显是来找茬来了。而且,敢提出要砸开这只尊,那应该是有十足的把握,知道里面是有暗记了。
“别说没用的,敢不敢砸吧?”徐宽恼恨地看了唐易一眼,却向秦老说道。
秦老向前走了两步,看着徐宽,缓缓说道,“刚才唐易说得很有道理,你要不说出为什么知道有暗记,我们何必要去砸开看呢?你这把年纪来胡搅蛮缠,难道我们还有义务配合你么?”
秦老说罢,赞赏地看了唐易一眼。
确实,如果不说出怎么知道的有暗记,那就成了胡搅蛮缠,秦老为了保护重器而不去砸,那就不算是露怯,拍卖会受到的影响也会小很多。同时,如果徐宽说出来为什么知道有暗记,那也必须跟制造者密切相关,否则,就是道听途说,动机就值得怀疑。
唐易这一问,可谓抓住了问题的关键。
“三年前,我去过瓷都,碰巧帮了一位老师傅的大忙,这只尊就是他送给我的!当时我大吃一惊,当然不肯要这么贵重的礼物,可是他却说是他做的工艺品,里面有做好的内印,让我不必担心。我这才放了心。结果去年,我老婆居然把这只尊卖了出去,而且也没留下人家的联系方式,卖得还很便宜!”徐宽娓娓道来,似乎准备得很充分。
“想必,接下来你就要说,那位老师傅已经去世了吧?”唐易听徐宽编着故事,直接冷声点破。
“没错。又怎样?”徐宽脸上的表情已经有几分凌人了。
很多人说谎编瞎话的时候,总是注重逻辑,其实有没有逻辑漏洞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直接切断查找的线索。比如徐宽说的,一听就是瞎话,可是却无从考证,送这只尊的人,死了!卖给谁了?不知道!
看着徐宽的表情,秦老反而平静了很多。
这徐宽的背后,肯定还有人。徐宽,不过是一个马前卒,背后的老帅,也未必只有这一步棋,除了马前卒,说不定还有连环炮,双车错,目的,自然是要将死泛古堂。
第143章 火圣内印
秦老终于开了口:
“徐老板,这不是一件小事,不管你是为古玩界激浊扬清,还是另有目的,这毕竟是毁损一件重器,不仅是我一个人的事,对传承华夏文化也会造成影响。所以,我不可能马上就给你个结果,不过,你既然来了,当着这么多圈里人的面提出了质疑,我必会给大家一个交代!”
唐易暗暗点了点头,如今,最为稳妥的办法,就是这一招缓兵之计。而且秦老突出了毁损重器与传承文化的关系,自然而然就把拒绝的境界拔高了一层。
“秦老,您是古玩行的泰斗级人物,您说的话,我信,大家也信,但是,总不能没有一个期限。”徐宽接口道。徐宽的目的其实已经达到了,如今秦老说得在情在理,如果他继续步步紧逼,那不仅自讨没趣,还有可能犯了众怒。如今能做的,就是强调期限。
“一个月之内,泛古堂的清三代珍瓷秋拍如期举行,届时,我自然会给大家一个交代!”秦老朗声道。
“诸位请继续观赏,也请大家相信秦老的眼光和诚信!”林楚生跟了一句。
秦老点点头,又向众人做了个请的姿势,随后便转身离去。
秦老走后,与徐宽相熟的人迅速便围了上去。
“老徐,你唱得这是哪一出啊?”
“徐老板,这段经历从来没听你说过啊!”
“到底是什么暗记?”
面对发问,徐宽微微一笑,“打击仿品,人人有责!”
唐易听了这句狗血的台词,差点没喷了。不过他心里知道,这摇铃尊没有浮现宝光,确实就是一件仿品。只是,如果连秦老都看不出的仿品,徐宽肯定也是看不出。而且,单凭徐宽的斤两,绝对不会来泛古堂挑衅。这徐宽背后,肯定有人。
想着想着,唐易的心底突然一声惊呼:
“不对啊!”
试想,如果真是为了将泛古堂一军,何必要这么早喊出来?等到拍卖的时候,再质疑岂不是更好?甚至可以先拍下,未付款之前当众质疑,指出内有暗记,以此为由拒不付款,并提出砸开查看的想法,那泛古堂面临的,肯定是比现在更大的危机。
而现在就喊了出来。到时候,秦老如果以不忍心毁损重器为由,提出私藏这一重器,不再流入市场,虽然大家也会质疑确实是仿品,但泛古堂的损失和不利影响,就要比真正拍卖时指出仿品暗记要小得多!
这个徐宽背后的人,到底是哪路神仙,他究竟想要干什么?
唐易默默走了出去,毛逐伸长了脖子在听众人的议论,居然没有注意到。
走出展厅,唐易在门口居然碰到了吕疏桐。
“好久不见,秦老呢?”唐易问道。
“秦老让我来找你,他在办公室。”吕疏桐的脸上挂着礼貌的微笑。
走进秦老的办公室,唐易发现,居然只有秦老一个人,林楚生不知道干嘛去了。唐易顺手关上了门。
“谢谢!”秦老一伸手,示意唐易坐下。
“客气了,秦老。”唐易见秦老站在窗前,也没有落座,接着便直接说道,“他们为何不等到正式拍卖再玩这一手?”
“我想不通的正是这一点。”秦老身形不动,看着窗外,“我记得,上一次你父亲也遇到了这样的局,只不过徐宽是在幕后。”
“没错,是一件元青花玉壶春瓶,残片我收起来了。”唐易的眼中瞬间起了一股怒火。
“暗记是什么?”秦老转过身来。当时唐易向他和方承恪方老说起此事,都没有细问,唐易也不愿多说。但此时,这一暗记无疑已成为所有人关注的焦点。
“这暗记,是两个字的小篆内印,火圣!”唐易说道。
“火圣?!”秦老的脸上出现诧异的神色。古玩一行,造假自古有之,尤其是瓷器,不乏各种层次各种手段的仿品。大部分仿品,是不会做上暗记的。
做上暗记,至少说明了两点,第一,断然是高手无疑,第二,仿古不是为了欺世。
但是,不欺世的高手做记号,也完全可以做明记不做暗记,比如沈松岩,送给朋友,会明显做上“沈窑”的款儿。
做暗记的人,出于什么目的很难揣度,但或多或少会给人孤芳自赏的直观感觉:记号做得隐蔽,你们看不出是没本事,而我想揭开谜底,也不是没办法。
秦老之所以诧异,是因为从未听说过这一路暗记,也没听说有这号人物。
“秦老,事到关头,我就不虚与委蛇说些漂亮话儿了,这只雍正粉彩喜报平安摇铃尊,我也不看真!”唐易沉吟片刻,抬头说道。
“噢?说说具体原因!”秦老立即接口。
“感觉不对,具体却说不出来。”唐易很无奈,他说的是实话,却没有论据,这宝光的说法,的确没法拿来用。
对于唐易的水准,秦老是认同的,其实说不出具体原因来,也在秦老意料之中,以他数十年的眼力,尚且断定真品无疑,唐易能觉得不真,已经是十分难能了。
“火圣······想不到还有这样的高手存在。”秦老如此说,显然就已相信这只尊是仿品了,而且很可能里面的暗记,也是“火圣”内印。
“还有一件事,我也想给您说说。”唐易接着便把省博的那只汝窑莲花笔洗的事儿说了出来。
“什么!?”秦老大惊失色,这件汝窑莲花笔洗他自然看过,而唐易不仅认定不真,而且提出了“调包”的看法。
“我怀疑,这两件事儿有关联······”唐易缓缓说道,“有如此仿制水平的人,普天之下很难出现第二个,所以做出仿品汝窑笔洗的,和做出仿品摇铃尊的,很可能就是一个人!”
“还有,一般来说,天才的艺术家和大匠,很难有风生水起的社会手段,因为他们往往醉心于创作,甚至性格会有些怪异。能从省博调包汝窑笔洗,又能设下如此严密的一个局,这一连串事件的背后,很可能是一个大庄家。”唐易分析道。
第144章 谈判代表
“这个大庄家,操控的,可能是一个团队。”秦老听得频频点头。
唐易又一次让秦老惊艳了。
这个年轻小伙子,朝气蓬勃,可是分析推断能力和识人之道却又如此圆熟。一开始,秦老想的只是有人想对付泛古堂,可是现在看来,这个大庄家布的局很大,泛古堂很可能只是其中的一域。
秦老又陷入了沉思。
布下这个局,到底是为了对付他,还是针对整个泛古堂?
在预展时就闹腾起来,而不是等到正式拍卖来一记重拳,这又是因为什么?
“看来,要盯住徐宽这条线了。”秦老缓缓说道。
“太奇怪了。”唐易接口道,“提前喊出摇铃尊是仿品,不仅效果不好,而且还给您留下徐宽这条线让你追查······”
“谈判!”
唐易和秦老几乎是同时说出口来。
两人相视而笑。
“这个大庄家展露手段,给您威压,还真像是谈判的前奏。看来,想是有所求。”唐易道,“是什么,让他如此费尽心机?”
“多半是冲着我手里的东西来的,不过我的收藏门类不少,珍品也不少,此人显然不会缺钱,到底是看中了什么呢?”秦老一时之间也琢磨不透。
“那徐宽就是他的谈判代表喽!您真打算和徐宽谈一谈?”唐易问道。
“现在似乎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这件摇铃尊是我买下的,损失钱财事小,让众人对泛古堂和我产生怀疑,是我很不愿面对的,这个人想必也算准了这一点。”秦老道。
他之所以对唐易说这么多,除了欣赏唐易的能力,其实最重要的一点,还是因为林娉婷,唐易毕竟很可能成为他的外孙女婿。
“徐宽是个无利不起早的人,这个人想必也给了徐宽极大的好处。”唐易点点头,其实他刚才也想到了林娉婷,本来还想多问一句林楚生干嘛去了,但是话到嘴边又改成了关于徐宽的话。
这句话没错,但基本算是废话,秦老又岂能看不明白?
“我已经让林董去查查徐宽了,要谈也得等两天。”秦老道,“虽说道理很清楚,但我始终不愿相信是我打了眼。除了一个人之外,我还真想不出,还会有这样的高人。”
唐易没想到,秦老竟然无意中回答了他的想法。而秦老说的“除了一个人之外”,唐易猜测,多半就是沈松岩了。
“沈先生就在山州。”唐易也没有隐藏,“他还和我一起去看过那件汝窑笔洗。”
“什么?”秦老问道,“沈松岩为什么来山州?”秦老和沈松岩虽说是故交,但因为沈松岩不愿抛头露面,加上未在一地,其实这几年一直没有见面。
“他女儿当年嫁到了山州。我告诉您这个,是在想,沈先生能不能帮上忙。”唐易犹豫了一下说道。
“你倒提醒我了。他一生痴迷瓷器,不会不想看看。”秦老说着就掏出了手机。
奇怪的是,电话通了,却没有人接。
“恐怕是在接外孙女放学。”唐易笑了笑,“等等吧。”
果然,过了10分钟,电话打回来了。
“秦兄,别来无恙?”
“托福,这把老骨头还算硬朗。只是你来山州也不告诉我一声,让我有些寒心啊。”
听秦老这么一说,唐易有些尴尬,这岂不是成了自己多嘴?
“唐易告诉你的?”沈松岩果然问道。唐易和他曾经提起过秦老,他也对唐易说过,他认识秦老。而他来山州之事,除了沈岸芷,就是唐易知道了,所以他问得很直接。
“唐易就在我这里呢。是我遇上点儿麻烦,你可别怪唐易唐易多嘴。”秦老笑道。
“唐易不是个多嘴的人,想是你的麻烦不小。下午见面谈吧。”沈松岩十分干脆,不等秦老开口,直接便提出见面。
中午,秦老非要请唐易和毛逐吃饭,不仅在附近的饭店订了包间,而且给林娉婷打了电话,还叫上了吕疏桐作陪。毛逐听说吕疏桐要来,自是求之不得,唐易也不好推辞。
林娉婷一见唐易,先是把他拉到一边,悄悄问有没有见她老爸。
唐易把过程简单说了说。林娉婷听了之后,悄声说,“这个开头还不错。加上你搞定了外公,问题不大了,加油,小伙子!”
“等等,我怎么听着这像你表姐何荷的口气?”唐易眯起眼睛。
“只有这种类似局外人的鼓励才够劲!走吧,吃饭。”说着,林娉婷在前走进了包间。
“说什么悄悄话啊!”秦老见他俩进来,笑着问道。
“外公,唐易打听吕姐姐有没有对象!”林娉婷看着吕疏桐,突然笑道。这句话说得吕疏桐有些不好意思,本来端庄的脸上微红起来。而坐在旁边的毛逐也有些不好意思了。
“好像没有吧,小吕可是泛古堂的美女,一般人可追不上啊!”秦老道,“怎么?你俩年纪轻轻,就想当月老?”
“近水楼台先得月嘛。”唐易看了看坐在吕疏桐旁边的毛逐,眨了眨眼。
“我是有贼心没贼胆啊!”毛逐愁眉苦脸地说了一句。
其实,毛逐之前和吕疏桐短信微信的也聊过,只不过吕疏桐都是很平淡地回复,所以毛逐一度有使不上劲儿的感觉。现在,吕疏桐又岂能看不出唐易和林娉婷在帮毛逐,她对毛逐并没有坏印象,甚至还觉得毛逐挺幽默的,只是觉得毛逐年纪太小,而且事业未成,总觉得缺了点儿什么。
“秦老别开我玩笑了,我喜欢顺其自然。”吕疏桐笑了笑。
这句话,既不接受也不拒绝,毛逐也不好接口了。不过这句话起码表明了她眼下确实没有男朋友,这就说明还有机会,所以毛逐并没有太沮丧。吃饭的时候,吕疏桐也并没有刻意冷淡毛逐,毛逐的情绪很快就起来了,接连讲了几个笑话,吕疏桐几度笑出声来。
饭后,林娉婷开车回公司,顺便把毛逐送了回去。而唐易则留下等沈松岩前来。
而在沈松岩到来之前,秦老吩咐将这只雍正粉彩喜报平安摇铃尊暂时撤下,送到了办公室。
第145章 喜鹊眼神
沈松岩一进秦老的办公室,就看到了摆在桌上的摇铃尊。
秦老和沈松岩握手之后,并没有多说,而是用手一指:“先看看东西!”
沈松岩直接上手,仔仔细细看了起来。尤其是那只喜鹊,长时间审视了半天。
“雍正粉彩喜报平安摇铃尊。”沈松岩放下摇铃尊,只说了这一句,而后久久不语。
“看不出任何问题来?”秦老轻声问了一句。
沈松岩的眼神几经变化,最终,长长呼出了一口气。
“没想到,他违背了师父的遗训!”
秦伯毓一愣。唐易却是明白了,在说起自制的那件龙泉窑石榴尊的时候,沈松岩曾经说过,自己的水平不及师兄,而现在又这么说,那么这只摇铃尊,很可能就是沈松岩的师兄所制。
“沈先生,未必是违背。这里面据说有暗记。”唐易在一旁轻声道。
“噢?什么暗记?”沈松岩面露惊讶,转而问道。
“这个不得而知,恐怕只有砸开才能确定。不过,今天在预展上叫嚣有暗记的人,之前也曾给我父亲做局,一件元青花玉壶春瓶里也做了暗记,是“火圣”二字的小篆内印。”唐易解释道。
“火圣?!”沈松岩张口,半天没有合上。
“老弟,坐下说吧。”秦老明白了几分,一边拍了拍沈松岩的肩膀,一边将一杯热茶递了上去。
“师父去世已经三十年了,我也有三十年没有见过我师兄了。”沈松岩缓缓坐下,浅啜了一口茶水,“这只摇铃尊,只有我能认出来。”
唐易和秦老均是心下暗暗吃惊,静等下文。
“这是我师兄做的。从胎到釉到画工到包浆痕迹,都是完美无缺,以假乱真也毫不为过。我之所以能认出是仿品,只因为这只喜鹊。”
“我师兄的画工,本来是无懈可击的。但是我知道,他小时候被一只喜鹊惊吓过,所以画喜鹊的时候,总是不自觉地将眼神画得有几分凶气。我还曾经笑话过他,说他画的喜鹊眼神,有点儿像乌鸦。”
沈松岩这一说,唐易和秦老立即也盯着那只喜鹊看了起来,果然,喜鹊的眼神似有凌厉凶顽之气,不过这只是其中的气韵,需要仔细体味。从图画来看,还是一只活泼带喜的鸟儿,只不过眼神略有犀利罢了。
喜鹊,寓意美好,常常出现在传统工艺品上,如喜鹊栖于梅枝之上,谐称“喜上眉梢”,喜鹊配合山石,隐喻“时时报喜”。却不料,这一件重器的仿制端倪,居然也是出自喜鹊。
“如果这件摇铃尊上画的不是喜鹊,那你也看不出是一件仿品?”秦老问道。
“是。”沈松岩说着,又喝了一口茶水。
“他画的喜鹊,我不知看了多少只,所以才能一下子认出来。倘若不是这只喜鹊,恐怕我也会认定是一件真品!”沈松岩的眼神有些迷离。
“他做的暗记,真的是‘火圣’内印?”秦老又问道。
“火圣,是我师父的名号,我也只知道这一个名号,也不知道是真名还是雅号——陆火圣。我师父为人淡泊,痴迷瓷器艺术,这个名号恐怕只有我们师兄弟知道。如果他真的做了暗记,而且用了师父的名号,那还不算违背师父的遗训,而且说明他还是在怀念师父的。”沈松岩的脸色缓和了一些。
“这么说,那一件元青花玉壶春瓶也是您的师兄做的了?”唐易终于按捺不住地问道。
“如果有‘火圣’内印,那多半就是了。”沈松岩叹了一口气。
“不对啊······”唐易却突然摇摇头。
“嗯?”秦老和沈松岩一起看向唐易。
唐易分析道,“且不说徐宽是怎么得到的这件元青花玉壶春瓶,以他的性格,肯定是钱赚得越多越好。我父亲是以两百万的价格拿下的,但是,如果这件元青花玉壶春瓶上拍,估计起拍底价也不会低于五百万,徐宽怎么能干如此吃亏的事儿?”
“确实,如果以令师兄的手段,这件元青花玉壶春瓶上拍,恐怕不会有人认出来。”秦老点头道。
沈松岩思忖良久,也觉得确实有点儿蹊跷,“那玉壶春瓶的残片,你还保存着么?”
“嗯,就在我店里。”唐易点点头。
“走,去看看!”沈松岩不由自主地站起身来。
唐易自然更是迫不及待,也立即站起身来。而秦老现在陷入麻烦之中,自然更不会不去。“秦兄你的车太扎眼,让马闯开车拉我们去就行。”沈松岩来时看到秦老的车就停在楼下,下楼前对秦老说道。
“好!”秦老点头答应,刚要下楼,突然又好似想起了什么,立即叫来了吕疏桐,吩咐将摇铃尊依旧送回预展厅。
“秦老虑事确实周密。”唐易心里赞道,这本身就是一种态度。
来到阁宝多,毛逐正在招呼两个散客,唐易将秦老和沈松岩让进了里间,并从柜子里拿出了盛放元青花玉壶春瓶残片的盒子,告诉毛逐有要事相商。毛逐心想多半是与徐宽叫嚣摇铃尊是仿品有关,点点头,“放心吧,外面有我支应着。”
进入里间,唐易打开锦盒,将一堆瓷片小心摆放到了桌上,并找出了专用放大镜和强光手电。
沈松岩先拿起了那块有“火圣”内印的瓷片,内印为阴刻,字体规整自然。仅凭这一点,一般工匠就很难做到,因为这毕竟是一件“瓶”,而不是盘或者碗。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若是盘或者碗,印记就会一目了然,也就不是暗记了。
沈松岩点点头,随后又开始逐一查看瓷片,胎质,釉面,青花。最后沈松岩拿起最大的一块瓷片,使用专用放大镜审视起青花图案来。
“发色自然,晕散效果很好,结晶斑深入胎骨。”沈松岩一边看一边喃喃说道,“想不到,他用国产青料,居然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秦老也拿着一片瓷片,频频点头,不过,他却话锋一转,“世上再无苏麻离青,这一件,多少还差了一点点成色!”
“这一件的问题,咱们明白了。但是,他的配方,好像还能改进!”沈松岩看着秦老,眼中闪出不可思议的光芒。
第146章 苏麻离青
“您的意思是,这一件元青花玉壶春瓶,是他的试验品?”唐易反应很快,立即就明白了沈松岩所说“这一件的问题,咱们明白了”的意思。
这一件仿品,虽然很逼真,但是如果面对顶尖专家,还是能看出些许端倪。所以,如果出现在大型拍卖会上,那风险自然是有的,但是在一般专家面前蒙混过关,应该很有把握。
想必,徐宽在得到这件玉壶春瓶的时候,也知道了这一点,所以才将目标标准了唐中峰。虽然赚的不如上拍多,但是还有可能顺势盘下唐中峰的店铺,一石二鸟,也是很大的“收获”了。毕竟,上拍虽然利润高,但风险也大,一旦被发下疑点,就会鸡飞蛋打。
“沈先生,这一件仿品的问题主要在哪里?”唐易接着问道,他自然不会放过这样的学习机会。
“元青花和永宣青花所用的青料苏麻离青,已经失传了,所以现在的仿品,所用的一般是国产青料,通过沉淀等一系列方法改进发色和晕散效果,再烧出结晶斑,至于包浆、痕迹,那就更难不倒高手了。这一件玉壶春瓶,这些方面都无可挑剔,问题就出现在青花表层类似蛛网的线条。”
沈松岩一针见血,“这种线条,需要依靠专业的放大镜来观察,其状态全靠眼力。要做出来,单纯依靠烧制技术难如登天。这一件玉壶春瓶,青花表层线条偏粗了,所以显得有点儿不自然。”
“也就是说,只能依靠青料的配方来解决这个问题!不过,您刚才说,他的配方还能改进?”唐易追问。
“对,既然现有的配方已经能烧出线条,那么通过进一步改进,也能烧出更细更自然的线条。只怕到时候,我和秦兄也看不出端倪了!”沈松岩长叹一声。
“我明白了。这一件是一件试验品,其实本来是不应该流入市场的!只不过不知道为什么被徐宽得到了,虽然瞒不过顶尖的个别专家,但是一般的专家高手,还是难以分清和定性的。”唐易点头道,“这正是徐宽拿来做局而非上拍的原因。”
而且,既然徐宽连续两次都搀乎了珍瓷仿品的事儿,那么即便他没有和沈松岩的师兄直接联系过,也肯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看来,得加派人手盯着徐宽了。适当的时候,还真有必要谈一谈。”秦老道。
而沈松岩则有些出神,“这事情太复杂了。我师兄不仅在烧制瓷器,而且烧制的全然都是顶级重器!而且,一旦他用其他青料研制出苏麻离青的配方,元青花对他来说就不是什么难题,若是做出元青花人物大罐这样的重器,古玩圈里,怕是要掀起滔天巨浪了!”
秦老闻听此言,也是有些惆怅地轻轻敲了敲额头。
此时,唐易突然想起,河野平告诉他,要去一趟瓷都,因为据传出现了一件元青花人物大罐!
这会不会······听了唐易的叙述,沈松岩说道,“都说传世的元青花人物故事大罐只有九件,但只是公开的资料。就拿‘鬼谷子下山’来说,据说当年烧制的是一套,共有四组图案,全部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人物,除了鬼谷子下山,还有老子出关,庄子梦蝶,墨子守城。但不知为何,如今只有鬼谷子下山有传世品,其他三组图案,连残片也不曾见到。”
“您的意思是,河野平所说的有元青花人物大罐出现,有可能是真品?”唐易道。
“没有见到实物,谁也不敢说是真是假,但是,有了我师兄的仿品出现,就又多了一种可能。”沈松岩说道。
“令师兄怎么称呼?”秦老此时却问出了这样的问题。
“我师兄从下和师父一起长大,是师父收养的一个孤儿,跟我师父姓,名叫陆知行。”沈松岩略略皱眉,“他既然在仿品上做了记号,哪怕是暗记,那就说明,他骨子里还是有想法的,不是想做出完完全全的仿品。”
“您告诉过我,您的师兄比您小十岁,也就是现在只有五十多岁,三十年前,他只有二十多岁。这三十年来,如果不依靠他的手艺,他是怎么生活的呢?”唐易问了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
“我师父本是瓷都人,我师兄也是他在瓷都收养的。后来我师父来了燕京,我机缘巧合拜他为师。我师父是在燕京去世的,头七之后,我师兄便没了踪影,我想,他很可能去了瓷都!”沈松岩道,“若他真想隐姓埋名,瓷都的陶瓷厂成千上万,他去做一个普通的窑工,只施展三成手艺,衣食无忧应是不难。”
秦老点点头,“看来,得两条腿走路了。一方面我派人盯着徐宽,适当的时候和他谈一谈,另一方面,这位陆师兄的下落,也得查访一下。”
“我现在最担心的是,省博那件汝窑笔洗,也是我师兄的手笔!”沈松岩忧心忡忡。
“如果真像您所说,他决意隐身江湖,但求安然,又怎么会连续仿制重器,闹出这么大的动静?莫非······”唐易的想法是,陆知行是否被那个设想的大庄家所控制。
“此事扑朔迷离,只有找到他本人才能有个结果了!”沈松岩道,“恐怕短时间内不会有什么结果。”
的确,这件事千头万绪,都是大家的猜测,三人均是唏嘘不已。唐易却暗暗打算,等完结了捐赠宋刻本《东莱先生诗集》的事儿,要不要去一趟瓷都?一来,可以查访此事,二来,瓷都是承载华夏陶瓷史的重镇,也是一个巨大的古玩集散地,本身就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雨纷纷,旧故里草木深,我听闻,你始终一个人······”唐易的手机在此时想起,拿起一看,来电话的是匡海生。
“我们局长对此事很重视,秘密让我全权处理此事,明天上午,让沈先生来省博吧,各种检测工具我也准备好了!”匡海生声音不高,却带着兴奋。
第147章 莲瓣开片
“匡处长,我现在恰好和秦老在一起,你看······”唐易问着匡海生,眼睛却看向秦老。
秦老点了点头。
“真的?”匡海生沉吟了一会儿说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