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下珍玩-第3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心太多。”

第1371章 西夏瓷钩

    唐易很快挂了电话。

    分开后,蒋英年也开始着手安排相关事宜。

    这件事儿定了之后,虽然前面会有无数的不确定因素,但是唐易却是出奇的高兴。他似乎感觉到,冥冥中很多东西就要有一个结果了。

    前尘如烟,过往似梦。这一趟未知的行程,却好似有一盏灯在他心头亮起。

    总之,他呈现出了一种极为难得的放松之态,而且整个人也变得容光焕发了。

    当天晚上,唐易睡得很好。

    不过,他依然没有感觉到,那颗金雁之心,似乎被他的身体状态所感染,发出了很强的光芒,光芒笼罩着唐易,随后,仿佛全部进入了他的体内。

    第二天,唐易又去了展厅,他准备好好看看那些宝贝了。之前,他主要大致看了家具、书画、玉器、杂项。但是对于瓷器只是走马观花看了一遍。瓷器是古玩中的重头大项,接下来这一天,他打算重点看的,就是瓷器。

    瓷器易碎,从华夏被运往倭国,能完整保存下来,也不太容易。何况,东京史料馆展出的,都是精品重器。

    结果,在展厅里,遇到了很多老熟人,看来,快要结束了,都有这种好好看看的心理。

    这些人里,秦老和怀特,算是对瓷器研究最为精深,和唐易交流得也最多。

    看着看着,三个人同时注意到了一件西晋的瓷器。

    如果要说真正的瓷器,是从东汉开始出现的。陶器毕竟有种种不便之处,东汉瓷器崛起之后,陶器就开始慢慢退出主力位置。

    三国两晋南北朝,紧接东汉。东汉之后这么长的一个历史跨度,其实只有西晋有过短暂的统一局面,其他时间,都是分裂的。

    西晋时期,刚从战乱变成稳定统一,所以人们的心里,就很渴望对生活的真正享受,也讲究意趣。瓷器上,就出现了很多原先没有的特殊造型。

    比如动物造型。

    唐易、秦老、怀特注意到的这件瓷器,就是一只虎。

    确切地说,是个虎子。

    当然了,还有个更难听的说法,尿壶。

    这件西晋瓷质的虎子,是一个昂首向上的虎形,虎口仰天大张,背上还有个把儿,是用来提着的。

    “你们华夏人很奇怪,仔细想想,对着虎嘴撒尿,比虎口拔牙还危险。”怀特笑道。

    秦老解释说,“虎子是尿壶这个说法,在学术界是有争议的。”

    “这大半夜的起来,刚要放水,突然发现下面是个老虎嘴,怕是会惊出一身冷汗。”唐易笑道,“怀特先生说得有道理。不过,这个争议,至今也没发现确凿的证据,也没什么定论。有人说,是一种盛水容器的可能性也很大。”

    “不过,我有一件东晋的虎子,刚收上来的时候,确实气味很大,用了消毒液泡了,然后刷了不知多少遍,才消除。可见,最起码虎子是被人当做夜壶使用过的。至于最初制造时的用途,确实没法考证了。”秦老接着又说道。

    怀特眼睛一亮,“秦老先生,您那件虎子有出手的打算么?”

    秦老大笑,指了指玻璃展柜,“除非我弄到这么一件更好的,才有可能出手!”

    三人离开虎子展柜,怀特感慨道,“我最喜欢瓷器,但是华夏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并不是瓷器最发达的时期。不过,对于这段历史文化,我还是很仰慕的。”

    唐易没想到怀特居然有这个情况,“怀特先生,你对华夏文化研究得可以啊!”

    “这都是常识嘛!三国两晋南北朝,是华夏文化极度灿烂的一个历史阶段,你看看,曹操曹植,王羲之,顾恺之,陶渊明,等等那么多文化名人,不都是这一时期的嘛。只是可惜,瓷器没有太好的。”

    怀特接着说道,“不要说这一时期了,瓷器是宋代开始大发展,唐代也无非就是秘色瓷,大名鼎鼎的唐三彩是陶器,还是冥器。”

    “怀特先生,你是从市场角度说的。其实唐代的瓷器有名的品种不止这些。你说的秘色瓷是越窑,所谓南青北白,北方还有邢窑,再就是还有长沙窑,鲁山窑。这长沙窑,可是开创了釉下彩这一先河!”

    “噢?”怀特一惊,“唐先生你不说我还真不知道,我还以为最早的釉下彩就是青花呢!”

    唐易笑笑,“这样的东西,市面儿上太少了。而且毕竟不是一个顶级窑口,可能艺术性上比不了后来那些名窑,所以流传程度就不太足。”

    怀特伸出大拇指,“唐先生,你的学识,我的确是服了。你这个朋友,交得舒服!”

    唐易谦虚地摆摆手,没有说话。

    东京史料馆的瓷器展厅里,华夏的陶瓷器物,大致是按照历史时间顺序布置排的。他们很快就到了北宋的展区,在这里一直流连到十一点多。

    接下来,再看看,就该吃午饭了。

    就在这个时候,唐易忽然被一对瓷钩给吸引了。这一对瓷钩很大,黑釉剔花,被用绳儿吊着,挂在了玻璃展柜里。

    根据东京史料馆的注释,这是西夏的一对瓷帐钩!也就是挂帐子用的。

    看到唐易关注这个,秦老也有点儿好奇,看了之后说道,“这个西夏,是历史上很神秘的一个王朝,而且没有修史,在二十四史中找不到。之前倒是出土过一些西夏的瓷器,但是从来没听说过什么瓷帐钩!”

    唐易道,“这个在个别史料中有过记载,但是一直没发现实物,没想到,东京史料馆里居然有!而且依我看,的确是西夏的瓷器!”

    秦老吸了一口气,“这东西文物价值太大了!之前我从这个展区走过,真没注意到。”

    唐易道,“可惜,市场价值不高,不然东京史料馆也不会和一些辽金的瓷器放到一起展示!”

    秦老指了指旁边的一件黑釉瓷罐,“这件,应该是西夏的瓷器,因为我在沪海博物馆见到过类似的。看来,倭国当年的强取豪夺的人里面,还是有些懂行的。”

第1372章 大夏王国

    “就算倭国鬼子不懂行,架不住有懂行的汉奸。”唐易摇摇头,忽而想起三羊圆尊。虽然现在很多危险还是未知的,但是想想能从倭国拿回这么一件东西,的确是值得!

    怀特显然对这个话题不感兴趣,转移到了西夏上,“华夏历史上这个西夏,我也听说很神秘,没有文字历史,但是听说他们有自己的文字,唐先生你识得西夏文么?”

    “不要说我了,现在全国也找不出几个认识西夏文的。”唐易接口道。

    “老方没来,他对古文字很有研究,能认识一部分西夏文字。”秦老对唐易说道。

    “没有修史,那关于西夏的历史,都是怎么了解的?”怀特似乎起了兴趣。

    唐易看看时间,“快吃饭了,咱们干脆到自助餐厅,边吃边聊吧,下午再接着看,明天中午可就结束了!”

    “好!”怀特点头应允。

    到了自助餐厅,三人找了个位置,边吃边聊起来。怀特为了省事儿,没去西餐区,干脆和唐易、秦老一道,到了中餐区。

    “因为,西夏和北宋、辽金差不多同期,所以很多历史,是根据宋史和辽金历史了解到的。”唐易一边吃,一边告诉怀特。

    西夏是党项族的王朝,人家自己叫大夏王国,因为在宋国西边,所以是宋人称之为西夏。

    西夏本来是没有瓷器的,想用瓷器怎么办?抢啊,从大宋那里抢。

    西夏和北宋庆历议和之后,不能抢了,那就跟着宋人开始学习制造瓷器。慢慢地,西夏也开始发展瓷器制造业了。西夏的首都是兴庆,就是现在的银川。这个西夏的制瓷业,基本集中在兴庆。

    根据现在考古发掘的情况来看,西夏的瓷器主要是白碗白盘,再就是黑釉的瓶和罐。风格比较朴实,说实话,唐易是觉得没什么太高的艺术水准。

    “这个西夏当朝的历史没有史料,但是之前怎么建国的肯定有比较详细的参照史料吧?”怀特听着听着,问唐易道。

    知识这东西,要是让你去看书,可能有些会感觉很枯燥,但是如果有人讲,而且讲得轻松,反而可能引起兴趣,现在怀特就处于这么个状态。

    “这个倒是,本来最早是有夏州节度使。宋太祖赵匡胤的时候,开始剥夺地方的藩镇兵权,但是对这个西北的党项族,还是很宽容的,让这个掌权的李氏一族可以继承。”唐易应道。

    不过,到了宋太宗赵光义,情况变了。赵光义荡平北方,同时打算把李氏一族一并“请”到京城开封,就此拔掉这个隐患。

    当时的夏州节度使名叫李继捧,他被召到了京城。但是李继捧有个堂弟,名叫李继迁,却不愿意就这么被控制。但不听皇上的话,又肯定不行。最后,干脆一不做二不休,跑了!

    带着一拨人马,遁入西北一带的草原沙漠之中。

    赵光义当时平定天下,志得意满,觉得不就是一帮子土匪么?跑到了穷乡僻壤,应该也不会有什么事儿,所以没有派人追剿什么的。

    不过这个李继迁,并非池中之物,此人据说志向远大,精通谋略。

    跑到西北一带之后,他初期最主要干了什么事儿呢?娶老婆!

    娶妻又娶妾,一连好几个。不是他贪图美色,因为他娶的妻妾,应该基本都长得不怎么样。但是,却都是当地豪强头目的女儿!

    势力就是这么起来的。

    雍熙年间,北宋和辽国的局势很紧张,后来还被辽国打败过。李继迁瞅准这个机会,先是诱杀了一个叫曹光实的宋将,占据银州,随后,又攻破了会州。

    就此,彻底和大宋翻脸。

    李继迁非常聪明,和大宋翻脸的同时,却向辽国俯首称臣,结果被辽国封为夏王。有了这个保障,李继迁开始大肆攻宋,截获粮草,围攻宋城,一时间气焰极盛。

    赵光义大怒,当年放走的土匪,如今竟然成了气候!赵光义派出五路大军,攻打夏国。

    很不幸,五路大军,都被打败了。

    后来宋太宗赵光义驾崩,宋真宗即位,居然认怂了!割让了西北不少土地给李继迁。

    大夏王国雏形初定。

    宋真宗认怂,只换来了短暂的和平。稳固势力之后,李继迁率军,接连攻陷西北重镇灵州、凉州。

    凉州是个很重要的地方,是西北通道的咽喉。占领了凉州之后,李继迁就此切断了大宋和西域的通道!影响主要有二:

    第一,当时有不少西域小国是要向大宋进贡的,这下好了,不用进了。第二,大宋的马匹,相当一部分是从西域购买的,现在也没法买了!财力和军事力量都受到了严重影响。

    所谓放虎归山,就是如此。

    李继迁的野心很大,他最后就死在了野心上。当时他想和吐蕃会盟,结果却被吐蕃人暗算,中箭伤重不治而亡。

    他的大儿子李德明即位。

    如果说李继迁是一个开创者,那么李德明就是一个开拓者,接下来李德明的儿子李元昊,就是大夏王国的开国者。

    王位刚传到李元昊(他自己把这个汉姓“李”给扔了,不过为了表述方便,文中就这么叫吧)手里时,夏国虽然没有自立,但是实力已经很强了。李元昊这个人也很不简单,他创立了西夏文字,开始了西夏自己的年号。

    最终,李元昊再也不受大宋和辽国的封号,建立大夏王国,登基称帝。

    都这样了,和宋辽两国的战争是避免不了了。但是这个李元昊十分牛逼,数年之中连败大宋,歼灭大量西北精锐。同时,在河曲之战中,直接把御驾亲征的辽国皇帝给打败了!

    春风得意。

    这个人一得意,就容易忘形。基本上开始享乐起来,而且十分暴横。

    李元昊还干过一件和唐玄宗李隆基一样的事儿,抢自己的儿媳妇当老婆!唐玄宗抢儿子寿王李瑁的老婆,最后成了杨贵妃,李元昊抢了自己儿子宁令哥的老婆,也封了妃。

第1373章 硕大龙缸

    但是,宁令哥和李瑁不一样,这个夺妻之恨,一直记得,哪怕是他亲爹!他找了个机会,想一刀砍死李元昊,结果没砍太准,将李元昊的整个鼻子全给削掉了!

    “这个是我从野史里看的,据说当时李元昊是血流不止,痛极而死!”唐易说着,补了一句。

    从此之后,西夏就渐渐开始有点儿衰落,大宋趁机攻打,算是互有胜败。这时候,金国起来了,西夏又向金国俯首称臣,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

    西夏最终是被蒙元灭掉的,当然,蒙元是把全部国家都给灭了。

    西夏自己没有修史,所以很多王朝内部的秘密不为人知,如今也留下了种种神秘。倒是有不少野史,但是野史终究不为主流所承认。

    “巧了,我也看过一本野史。”秦老接口道,“说当时蒙元灭掉西夏,西夏有一支王族,携带大量财富和一些庶民,向南逃亡,最后在川藏交界定居,甚至还建了一个叫做西吴的小政权。后来呢,在清朝康熙年间,被清军所灭,但是清军却没掠夺到多少财富,据说大批珍宝被一个汉人家族接手藏匿了起来!”

    这个,唐易没听说过。

    但是,听到秦老说这个的时候,他突然间心里一动,接着体内仿佛有气息流动。而脑海中,竟然隐隐约约有一些模糊的影像,但又看不清是什么。

    怀特却听得兴致勃勃。

    吃完了饭,三人继续在瓷器展厅参观。东京史料馆确实有元青花的器物,但也确实没有大罐,三人简单看了下,便冲着明清官窑去了。

    明清官窑,也是东京史料馆当中展出最多的华夏瓷器。

    秦老看到了一件青花缠枝莲纹的压手杯,同时又看怀特在看旁边的展柜,转而低声对唐易笑道,“这件,不如你那件!”

    唐易也笑了。这是实话,唐易的那件在津门得手的永乐青花压手杯,是带了“永乐”的款儿的。

    这个官窑瓷器带款儿,就是从永乐开始的。所以,永乐年间的瓷器,带款儿的不多,尤其是这压手杯,据说全世界发现的,不足五件!

    当然了,要是一般人拿出来,看都不用看,假的。但是唐易这件,秦老见过,不仅不是假的,还是难得的极品。

    永乐青花最大的特点,就是苏麻离青,和元青花一样。苏麻离青是波斯青料,元代是直接打通了疆域弄来的。明代得来,主要靠的是一个太监。

    这个太监叫马三保,后来被永乐皇帝朱棣赐姓郑,就被叫了郑和了。郑和下西洋,带回了大量苏麻离青的料。

    其实如果到博物馆里去看看元青花或者永宣青花,会发现,苏麻离青虽然颜色浓重,很好看,但是也有个问题,就是表面会有些坑坑洼洼,而且细看有结晶斑。

    本来这是苏麻离青这种料的缺陷。但是美学境界中,很多人把缺陷美当成最高境界,由此苏麻离青才大受追捧,也造成了元青花和永宣青花的高价市场。

    就在这只压手杯旁边的玻璃展柜,是一只非常硕大的青花大龙缸。怀特看的,就是这个。青料也是苏麻离青。

    这只龙缸太大了,口径有半米多,高将近三十厘米,画片儿是海水龙纹,口沿处有横向的楷书青花款儿:大明宣德年制。

    怀特兴致很足,看半天了还不肯撒眼。也是,这种大型的苏麻离青器物,实在是太难得了,过去好几百年,居然完好无损。

    秦老摇了摇头,“这种宣德青花大龙缸,我听说过两件,都没亲眼见到,没想到东京史料馆居然还有一件!”

    怀特此时直起身子,“你说的两件中的一件,是港岛的一次拍卖上那件吧?”

    “对。”秦老点点头,“不过那次拍卖我没去!”

    怀特的表情也非常遗憾,“那次飞机晚点,我去晚了,失之交臂!”

    “秦老,另一件呢?”唐易不由问道。

    “另一件就早喽!”秦老道,“我是听一个朋友说的。这是他的亲身经历,是三十多年前的事儿了!”

    根据秦老的讲述,当时是在津门,八十年代初,古玩自然没这么兴盛,当时他那个朋友,听说有户人家要搬家,家里的有些瓷器和家具要出手,就去了。

    到了人家家里,已经去了好几个人,当时虽然懂行的不多,可毕竟有啊,只有一户人家,好几个人已经把东西都给瓜分了!

    当时是冬天,秦老的的朋友算是去晚了,这心里比室外的气温还凉。

    不过既然来了,就看看吧,眼瞅着已经谈好的买家把东西一件件搬出去,干巴咽口水。最后人家都搬完走了,他还点了一支烟在院儿里咂摸呢!

    最后这家主人出来了,一看他那样,也不太落忍,笑着说,“不好意思了。”

    人家都说话了,他也不好意思继续留了,说了句“没事儿”就要走了,这时候,主人突然想起来什么,“哎,你先别走,床底下好像还有一件儿呢!”

    他一听,高兴了,连忙跟着进去看。

    这从床底下一拖出来,好家伙,宣德大龙缸!

    这家主人懂点儿古玩,不过见他也确实是喜欢,所以也没要高价,最后双方皆大欢喜,买卖做成了。

    这个龙缸很大,想弄走不容易,最后,秦老这个朋友出门雇了个蹬三轮的,正好连人带缸一起拉回去。

    “这件大龙缸还在你朋友手里?”怀特忍不住插了一句。

    秦老摇摇头。

    “啊?不会港岛拍卖的,就是你朋友这件吧?”话一出口,怀特自己就笑了,要是这样,秦老怎么会说是两件呢?

    “听我说。”秦老接着说道,“当时是冬天,他和三轮车夫两个人抬着这个大龙缸,往外走,结果走出门口,已经到了三轮车边上了,却没留神脚下一块冰碴子,我那朋友一下子就摔倒了!唉,不用说,这大龙缸也给摔碎了!”

    “别说了。”怀特捂住心口,“听了闹心!”

第1374章 珠山八友

    秦老也便没有再说。这古玩行里,有多少东西是被不小心弄坏了的!当时秦老朋友的心情,怕是比怀特还要闹心一百倍!

    三人继续往下看去,明代官窑和清代官窑,精美而又华丽的瓷器很多,如此集中放置,对于藏家来说,的确是一种极大的视觉冲击和享受。

    等他们看到民国瓷器,已经快傍晚了。

    “这里也没有洪宪瓷!”唐易笑道。之前,他和文佳、司马六一起,捡漏过一件洪宪瓷。

    不过,东京史料馆里,却有一组民国时期的精品瓷板。

    这一组瓷板共有九块,大小不一,都是方形或者长方形。

    瓷板上,都是粉彩图案,全都不一样,瓷板上,也都有落款。

    九块瓷板当中,花鸟瓷板最多,共有三块,一块落款是程意亭,一块落款是刘雨岑,一块落款毕伯涛。

    另外,一块人物瓷板上落款是王琦,一块鱼藻瓷板上落款是邓碧珊,一块山水瓷板上落款是汪野亭,一块虫草瓷板上落款是徐仲南,一块梅花瓷板上落款是田鹤仙,一块雪景瓷板上落款是何许人。

    “珠山八友!”秦老道,“能收集这么全,也不是很容易!”

    怀特有些奇怪,“珠山八友,不是华夏民国年间八个制瓷高手么?怎么这些瓷板,是九个人的作品?”

    秦老解释道,“珠山八友,不是说有八个人,其实是一个小群体,代表人物就有十几个呢,这里面收藏了九个,也算不太容易了。还有比如青花制瓷的代表人物王步,书法人物的代表王大凡,这里面都没有。”

    唐易接口说道,“就和扬州八怪一样,其实也不止八个人。”

    怀特点点头,“珠山八友的东西,时间比较短,我关注不多。”

    晚清到民国时期,比较流行瓷板画,也使得珠山八友的主要创作,很多都是体现在瓷板画上。以前,珠山八友的作品,并不是很受重视,毕竟是小年份的东西,不过前几年也跟着起了势头。

    “我倒是很喜欢珠山八友的东西。”唐易道,“以前瓷都在明清两朝,被皇家官窑控制,虽说胎釉精细,品种多元,但是总觉得太过规整,少了些艺术发挥。”

    唐易说的没错,官窑的统治,在提升品质的同时,也扼杀了个性。

    不过,随着清朝灭亡,活跃在瓷都的一批民间制瓷高手涌现了起来,而且虽然瓷器釉彩的种类是固定的,但是图案和纹饰形态,却得以充分发挥。

    珠山八友一开始也不叫珠山八友,这些流落民间的制瓷高手,组成了一个“月圆会”。本质上,这是一个画家群体,风格上追求扬州八怪,珠山八友的名字或多或少也和这个有关。

    所以,他们在瓷器上的成就,主要是绘画上的创新。比如人物肖像,以前没有过。比如将泼墨的技法运用到瓷板画上,效果也很好。

    其中,刘雨岑独创了“水点”技法。这个技法,后来运用到了“水点桃花”的毛瓷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在珠山八友出现之前,不管是官窑民窑,都没有画派这个说法。但是他们出现之后,导致了一个类似画派的现象出现。在唐易看来,这个群体的最大吸引力,正在于此。

    “道义相交信有因,珠山结社志图新。翎毛山水梅兼竹,花卉鱼虫兽与人。画法唯宗南北派,作风不让东西邻。聊得此幅留鸿爪,只当吾侪自写真。”唐易顺口吟了一首王大凡写的诗。

    怀特听不太明白,不过还是连连点头。

    到了这儿,基本上就把瓷器展品看完了。唐易也不准备继续再看了,明天上午,东京史料馆就要宣布捐赠三羊圆尊的事儿了。

    临走之前,怀特又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见到了一件瓷器,连连点头道,“这件,比我收藏的那件要漂亮!”

    唐易瞥了一眼,怀特说的瓷器,是一只温盘。虽然是清代中晚期的东西,却放在了民国展品之后。

    这个盘子上面是青花纹饰,比较简洁,盘子很厚,中间是空的,两边各有一个突起的小口。

    这两个小口,是往里灌热水用的,所以叫温盘。

    这个展品没被放在清代官窑瓷器里,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这种盘子,华夏人一般不用,是外销瓷,专门卖到外国的,主要市场是欧洲。

    西餐里,有奶油浓汤,但是这奶油如果凉了,那就会结块,结果华夏人发明了温盘,解决了吃西餐的这个问题。如果打个粗糙的比喻,现在我们去撸串,桌上摆个小炭槽,一个道理。

    随后,唐易便向秦老和怀特告辞了。表示明天下午或者晚上就会提前走,去港岛有点儿事儿。

    当着怀特的面儿,秦老也没多问,只是说了一句,“那回国再说吧!”

    唐易随后在展厅里,尽量找了找认识的熟人,都一一打了招呼告别。

    离开东京史料馆,还没回到小院,就接到了长谷静真的电话。

    “唐先生,出了点儿小问题!”长谷静真寒暄之后,突然说道。

    唐易一愣,“怎么,明天走不了?”

    “这倒不是。”长谷静真解释道,“因为申请得比较急,虽然我们尽力疏通,但是最早还是得晚上十点才能飞,飞到港岛,估计是凌晨之后了,担心耽误你过平安夜。”

    唐易哑然失笑,“圣诞和平安夜是和耶稣有关,这本来就是一个信教性质的节日,我从来不过!”

    “噢。主要是贵国的年轻人好像很在意这个节日。”

    “不过是找个由头玩玩罢了。”唐易道,“那就定了晚上十点吧,我好早做准备。”

    “好。”长谷静真应道,“不过,唐先生,还有个问题。本来呢,是准备用一架湾流公务机送你的,但是出了点问题,飞不了了,只能调用一架相对小型的大凯旋,你看行吗?”

    “这倒无所谓,能乘坐三个人以上就行,本来就够麻烦你们了,我也不能挑食不是?”唐易并没有多想,他说的三个人,除了他和文佳,还有东京史料馆将要安排的护送人员。

第1375章 云消雾散

    回到小院之后,唐易便把情况和文佳、唐无心、司马六说了,随后又给蒋英年打了个电话。

    众人都开始了准备。

    就在小院里吃完了饭,江户已经是晚上,但是在英格兰北部纽卡斯尔,却是上午。

    在一家医院的医生诊室里,林娉婷正在坐着看一份报告。

    她对面,除了一直接触的女医生,居然还坐着一个中年白人男子,他是这家医院的院长。

    “这个太专业了,我看不懂啊!”林娉婷合上报告,对女医生说道。

    院长笑得有些勉强,看了看女医生。

    女医生想了想,解释道,“是这样的,linda女士。上次跟你说,你的病,可能是一种类似辐射的改变,正在好转。但是最新一次检查,根据你的要求,我们使用了美国的最新技术,发现情况有点儿不一样!”

    “什么?”林娉婷站了起来,“也就是说根本不可能好了?”

    院长也急忙起身,“不是的,你不要激动。恰恰相反,你现在已经好了。只不过过程的具体症状和原因和我们说的不一样,这个让你的主治医生说完,好吗?”

    林娉婷这才点点头,坐下来,刚坐下,脸上好似才反应过来,“好了?彻底好了?”

    “是的!”女医生微笑道。

    林娉婷疑惑地看了看院长和医生,心想既然好了,怎么你们这么紧张?转念一想,这才明白!好了,并不是他们治疗的结果,而且治疗过程中发生了误诊!这是怕她告他们医院!

    虽然结果是好的,但是误诊就是误诊,如果林娉婷用法律手段追究到底,不仅他们医院要赔一大笔钱,而且很可能面临被查,后果不堪设想。

    在英国,已经有过类似的先例。

    不过,林娉婷现在根本不关注这个,“医生,你赶紧说吧,具体是什么情况!”

    “是这样的,你的不孕不育的情况,上次说可能是因为体内用药或者进入过什么物质导致的,类似产生了辐射;而现在正在逐渐好转,是没有这种情况发生作用了。但是根据最新的检查结果,以及重新梳理过往的情况,发现恰恰相反!”

    女医生见林娉婷没有接话,顿了顿继续说道:“真正的情况是,你本来就有先天的不能导致怀孕的缺陷,这和你在国内的检查结果是一致的。但是呢,过去一年来,你可能吸收过什么物质,在你的体内,确切地说是生殖部位产生了类似辐射的情况,在这种作用下,你的不孕缺陷居然在慢慢好转,根据最新的检查结果,已经完全正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