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下珍玩-第3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长谷横草面露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之色,“实话实说,这是我收藏的最顶级的东西了,既然唐先生说没问题,那就是真没问题了。”
话虽如此,但是唐易看的时候,他没有流露出半点儿担心,很显然,这两件,不是吃不准的东西。不管什么身份,什么地位,在“藏友”面前,总是有想“显摆”的心理的。
唐易笑笑,这两样东西,他手里都没有。收藏就是这样,你可能有更顶级的器物,但若说每一类东西尽囊括之,也是不可能的。
接着,唐易看了第三样东西。
从器型和釉色上来看,这是一件宣德霁红釉盘。
红釉的瓷器,元代就有过,和这个釉里红差不多同时出现,只不过釉里红是釉下彩,红釉是颜色釉。但是元代的红釉没有发展起来,所以存世量实在是太少了。
不过,朱元璋很喜欢红釉,这才带动了红釉的发展。
这种发展,到了宣德年间,达到了一个顶峰。圈里的瓷器爱好者都知道,宣德红釉的颜色有一个俗称,叫做“牛血红”,如同刚刚凝固的牛血,颜色很沉稳。
这只盘子的颜色,恰是如此。
唐易拿起看了看,却微微皱了皱眉头。
“唐先生,莫不是有问题?”长谷横草问道。
“长谷先生可曾听过一句话?”
“哪句?”
“色红如日,用白锁口!”
长谷横草点点头,“这就是说宣德红釉器物的。这只盘子,也是周身红釉,口沿留白。”
“这白不是上釉和烧造时形成的,因为宣德红釉的技术已经失传了。”唐易接着说道。
在宣德以后,红釉就停止了生产,明代也偶有几个时期有红釉的器物,但和宣德红釉是没法比的。直到后来清代,才有出现了一种著名的红釉器物:郎窑红。这是因督陶官郎廷极的名字而来。
唐易这句话的意思,自然这就是件仿品了。
“那依唐先生的看法,这白口是?”长谷横草问道。
“这是先经过打磨加工,而后二次处理形成的白口。难度很大,迷惑性很强。华夏民国年间,曾有几件此类宣德红釉的器物流出海外。”唐易解释道。
“但这白口的痕迹和包浆,和釉面一样自然!”长谷横草接着说道。
“如果不做的一样,怎么能叫高仿?”唐易笑笑,“长谷先生可以换一种方法,在弱光下看,可能就会明白。”
一般鉴定,都是光越亮越清晰越好,强光手电也是必备工具之一,但是唐易却说弱光,让长谷横草微微有些惊讶。
不过,他片刻也没耽搁,直接找来一块软布,遮挡了大部分光源,仔细观察起来。
结果,在弱光之下,那盘子的白口,不仅不自然,而且似乎感觉有些刺眼了!
“我明白了!”长谷横草笑道,“唐先生真是名不虚传!”
此时,唐易已经端详起另一件器物来。
这是一件白釉梅瓶。器型小巧,线条流畅,通体白釉。这种白釉是那种纯白,感觉很正,不同于定窑白瓷微微闪青,也不同于枢府白瓷的那种白,更不是永乐甜白。
翻开瓶底,却有一个青花款识:朗唫阁制。
唐易看了看长谷横草,“长谷先生可知道朗唫阁?”
“知道。”长谷横草道,“这是雍正皇帝还是亲王时的私邸,也就是说,是雍亲王的官窑器物。这朗唫阁款的东西,足以比肩‘雍正年制’,而且存世更少,更有价值,毕竟,这才是实打实的私人用的东西!雍正官窑的东西,很多并不是皇帝私用!”
“那长谷先生拿不准在哪儿呢?”
“感觉上有点儿不太对劲儿,但又说不出来!”
唐易心想,这长谷横草着实是有几分眼力的,一个外国人,很不容易了。
“这也是一件高仿。不过从造型到釉色,做得实在是完美!恐怕也是几十年前的老仿了。”唐易接着说道。
“既然完美,那唐先生又如何看出是高仿?”
唐易道,“因为款儿有问题!”
“啊?”长谷横草没想到答案居然是这么明睁大眼的地方!不过,他也研究过款式,书体自然有力,而且他比对过朗唫阁款瓷器资料,并没有发现什么异常。
“字体是没什么问题,甚至如果单独拿出这个款识,我也不能断定就是仿款!”
这一下,长谷横草更糊涂了,这到底说的什么啊?甚至还看了长谷静真一眼,心说莫不是你翻译有问题?
长谷静真迎着长谷横草的目光摇摇头,她不觉得翻译有丝毫问题,所以接着又问了唐易一句,“唐先生,还请明示?”
第1363章 两全之策
“字体没问题,是方法有问题,这里,不应该是青花书写款,应该是刻字款!”唐易解释道,“雍正的艺术水平是很高的,一件白釉梅瓶,你们不觉得带个青花款很别扭么?哪怕是在不易看到的底部!”
唐易这么一说,长谷横草恍然大悟,怪不得觉得别扭,却看不出任何问题,原来问题在这里!
“朗唫阁白釉瓷器,发现的本来就很少,而且一般人也见不到,所以恐怕没人去总结。但是根据我查过的资料,朗唫阁白釉瓷器,都是刻款,不是书写款!而且推敲一下,应该所有的都是这样。因为,这不是偶然,是为了整体的完美!雍正瓷器,是不会存在这种不协调的缺陷的!”
唐易说的兴起,点了一支烟,“这件高仿有如此水准,但却不是刻款,原因无非只有一个,刻款的难度,比书写款高了太多!一旦露出马脚,所有的心血都会付之东流!”
这下子,长谷横草是彻底服了,说出来很简单,但是真要发现并且定性,那绝非易事!
“唐先生真是名不虚传!”长谷横草又来了!
“好了,长谷先生,东西也看了,我不能叨扰太长时间了!”唐易笑道。
长谷横草似乎还想留一留唐易,但是似乎又找不到事什么理由,不由得轻轻点了点头。
不过,临走的时候,文佳却又问了一句,“这万国展览大典,不知道长谷先生会不会去?”
长谷横草笑了笑,轻轻摇头。
长谷静真接口道,“家父因为身份原因,去了恐怕不太方便。”
唐易自然明白这个,长谷横草毕竟有个政界的身份,而家族内有其他人主持商界的事情。就连那架私人公务机,也不是挂在他的名下。
“到时候,我是会去的,还望唐先生多多指点!”长谷静真接着说道。
随后,长谷静真安排司机去送唐易和文佳。既然已经在东京史料馆门口“露脸”了,唐易自然也不会遮掩住在哪里了,欣然接受。
唐易和文佳走了,长谷横草和长谷静真重新坐在了一起。
“这个唐易的眼力,真是神了,这么年轻,如果不是亲眼领教,我还真是不能相信!”长谷横草叹道。
“这个人身上,带着很多令人匪夷所思的东西。”长谷静真道,“父亲,我们是要全力保证他在江户的安全么?”
长谷横草笑了笑,“今天派我的私车去接他们,河野太郎怕就不会有什么举动了吧?他们之前的仇隙,本来就进入了一个缓冲期,这次又把唐易邀请来参加大典,怎么也算是座上宾。华夏有句俗话,叫做无风不起浪。”
“如此说来,我们好像也没太费力气。”
“如果你不同意去东京史料馆门口接人,唐易恐怕也不会直接把柴窑葵口笔洗带来,而且如此随意地就留下了。说穿了,还是一笔交易。”长谷横草点了一支雪茄。
“参加万国展览大典,如果唐易平平稳稳,那应该不会有什么意外的。”长谷静真忽而皱了皱眉,“父亲,您刚才说,无风不起浪。怕就怕,他会生出什么枝节。”
“你的意思是?”长谷横草微露疑惑。
“我的意思是,如果唐易在万国展览大典闹上一闹,那问题就复杂了!”
“他能闹什么呢?万国展览大典上,肯定不会出现赝品。他总不能像愣头青一样在大典上演讲一通,痛陈很多重器都是当年从华夏掠夺而来。”
“我也不知道。但是我总觉得唐易来参加万国展览大典,不会风平浪静。”
“静真,是你太敏感了吧?”
“父亲,我经常在华夏走动,华夏人办事情,喜欢玩太极,绕指柔破金刚拳。而且,那个文佳的眼神,似乎就带着不安定的因素。虽然我不能断定他们到底会怎么闹,但是总感觉有问题。”
长谷横草深深吸了一口烟,“如果真是这样,你担心我们如果再去保唐易,河野家族会——狗急跳墙?”
这个“狗急跳墙”,长谷横草用的是华夏语,他略略粗通一些,而且这个词汇用在这里很合适。
“这正是我担心的。为了一个华夏人,我们犯不着和河野家族闹翻。河野家族的实力和我们无法比肩,但是也不容小觑。而且,东京史料馆的背后,您也清楚,文部省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内阁,也有人说话!”长谷静真认真说道。
长谷横草放下雪茄,“今年我们大扶桑和华夏似乎有些······”
“父亲,所以这件事儿哪怕是异想天开,也得做好准备。”长谷静真说道。
“嗯。容我再想想。”长谷横草点头。
“父亲,这件葵口笔洗,已经是我们囊中之物,唐易也不可能再拿出什么柴窑的东西。既然如此,那就有可能安排个两全之策。”长谷静真说着,眼神中突然闪现出一丝运筹帷幄的风采。
长谷横草看了看她,“静真,可惜啊!”
长谷静真知道长谷横草的意思。这个可惜,是因为她是个女子,她是长谷横草最看重的,放眼家族内的晚辈,也没有能超过她。如果是个男子,完全可以在未来挑起长谷家族的大梁。但是个女子,那就难了。
有些观念,华夏如此,倭国也是如此。
“父亲,您多保重身体。”长谷静真轻轻说道。
此时,唐易和文佳已经回到了小院,一进院门,文佳突然楞了一下,“阵法变了?”
唐易不懂,一听此言,停住了脚步。
“你不用管,这个阵法和以前一样,我们几个人进出自如,所谓变了,只是杀伤力增强了。”文佳一边说,一边往里走去。
进入客厅,唐无心和司马六正在喝茶。
“回来了?”司马六笑道,“聊得怎么样?”
唐易和文佳坐下。喝了一口茶,唐易道,“东西留下了,价钱还没谈。”
司马六笑道,“那就是根据情势变化再决定喽。既然是件高仿,干脆送给他算了,卖个大人情!”
不待唐易接口,唐无心却冷冷说道,“是卖是送,并不是真正的问题。”
第1364章 大典开幕
文佳看了看唐无心,“师叔,你的意思是说?”
“他们现在还不知道唐易要干什么,怕就怕知道了之后,东西已经攥在手里了,唐易也可以牺牲了。”唐无心轻轻抿了一口茶。
唐易想了想,“确实如此。不过,这东西不给他也不好。而且,这东西咱们知道暗记,留给他,其实也不是坏事。”
唐无心点点头,“既然这样,那干脆走之前就说没想好价钱,只要求最后走的时候让他送一程就行了。回华夏再想。”
众人想想,都同意了这个看法。有长谷横草的借条在手,起码不用担心钱的事儿。
定了调子,那就等走之前再提就好了。
等待大典开幕,众人都有点儿无所事事。实际上,这里面只有唐易有请柬,他们也进不去。
终于等到了开幕的时候。
唐无心在小院留守,司马六也没出去,打开电视看直播。
文佳和唐易一起过去了。不让进,文佳根本没想别的办法。这万国展览大典就在东京史料馆举行,文佳打算在附近溜达一会儿。唐易进去之后,他显得很是悠闲自在,顺便看了看这东京史料馆的风水。
唐易已经提前联系了秦老、王镇南、沈松岳等人,不过并没有和他们一起来,也约定好了,在大典上,就不用交流了,回头再说。
大典的展厅共分三层,每层的面积都不小,展品可谓蔚为大观。开幕式是在二楼大厅,这个大厅只做开幕式之用,真正的展厅在九楼、十楼、十一楼。
进入二楼大厅签到之后,会有专人引导,全程陪同,美其名曰展览助理。大典期间,只要你进入展厅,这个展览助理就会一直陪着你,就像你自带的贴身秘书一样。
签到台在二楼大厅门口里侧左右两边,而居中靠后,排放的两排花篮,倒像是一个临时搭建的走廊,河野太郎、河野治、河野平,还有东京史料馆的一些主要负责人,就在这个“走廊”的尽头,都是西装革履,胸佩花签,迎接来宾。
他们并没在门口迎接。一来,一楼入口和打听防卫森严,要走检查程序,由宽大的楼梯上了二楼大厅才是真正入展。二来,二楼大厅的门口左右两边安排了签到台,如果同时来了很多人,迎接起来就会局促混乱。
而他们在花篮“走廊”尽头的开阔处迎接,左、右、后方都可以延展,就从容多了,还可以根据不同的嘉宾分头迎接,有的嘉宾也可以多聊一会儿。
同时,“花篮”走廊有个几米长,宽度顶多同时容纳三人,谁来了,提前也能集中观察,有个准备。
唐易签到完毕,身边已经上来一个波大腿长的女子,自称是他的展览助理。这女子妆容精致,看不出年纪,从二十五到三十五都有可能,一口流利的华夏语。
看长相,倒有几分像倭国驰名产业里的野结衣。唐易顺势四下看了看,好像他的这个展览助理有点儿别具一格。其他的展览助理,虽说也都是女子,但是显得没那么,这个,形容词不太好找,说骚气有点儿过了,说妩媚有点儿单薄,说风情格调又高了。总之,你们懂的。
“唐先生,想不到您这么年轻英俊。”野结衣笑道,噢,不对,唐易还不知道她的名字。
“怎么称呼?”
“我叫北原恭子,叫我恭子好了。”北原恭子笑起来更像野结衣了。
“我叫你公子,难不成你叫我小姐?乱了啊,换过来才对!”唐易对东京史料馆这种刻意的安排有些反感。
“哎呀,唐先生真幽默!”北原恭子捂住嘴。也不知道她是真没听懂这里面暗讽的意味,还是假没听懂。
唐易正准备走进“花篮”走廊,这时候突然有人叫了一声,“唐先生!”
扭头一看,居然是怀特和霍云良一起来了。
怀特很夸张地张开怀抱,唐易也不好拒绝,两人简单拥抱了一下,霍云良则是和唐易握了握手。
“霍先生,令郎什么时候结婚啊!”握手之时,唐易笑道。霍峻和沈岸汀的确是准备要结婚了。
“那得明年了。到时候唐先生一定拨冗来一趟啊!不用到英国,在我的老家粤省也会有一场。”霍云良是英籍华人,祖籍粤省。
“有时间一定去!”唐易笑道。
“唐先生,听说展品里有你的成化斗彩高足杯?我一定得饱饱眼福了!”怀特扬着展览指南的小册子笑道。
实际上,这个小册子里只有展品,当然不会说来路。怀特自是不知道从什么渠道知道了。
“一失足成千古恨啊!”唐易笑笑。
怀特的华夏语水平不低,一听,先是愣了一下,转而大笑,“什么时候,让我有碰到你失足的时候!”
聊了几句,怀特和霍云良都还没签到,便分开了。
唐易和北原恭子走进了“花篮”走廊,这时候,恰好没有别人。
“唐先生,久违了!”河野太郎面对走来的唐易,早早伸出了手。不过,明明他精通华夏语和华夏文化,但是却不像怀特那样说出来,他说的,是倭国语。
这种场合,是得这样。唐易也伸出手,“久违了,河野先生!”
北原恭子在一旁顺势翻译。
“唐先生气色不错!欢迎欢迎!”随后,河野治也伸出了手。
“谢谢!”
“唐先生在江户有什么需要,尽管说!”河野平伸手。
“客气了!”
打完招呼,似乎一时间都没什么话了,唐易本来也不想在这时候多说,“那我先入座了?”
“好!”河野太郎点点头,又对北原恭子说道,“麻烦你照顾好唐先生!”
大厅里的一侧,已经布置好了主席台和坐席,唐易看了看,座位大约得有五百个,不过有些没有名签。
这个大厅本来没那么大,靠门的区域还被用了一部分,但是大厅一侧延伸出了一个很大的平台,上方是透明的钢架玻璃结构,只有一楼和二楼有。而一楼的这一部分,设置的是一处大型游泳池。
北原恭子引导唐易走向他的坐席。
第1365章 一个插曲
唐易走到座位前,发现他的位置在第五排。除了第一排只有十几个座位,其他都是三十个座位。
而且,他旁边,还设置了北原恭子的座位。
九点整,开幕式开始。
但凡这种盛大典礼的开幕式,都很老套,老套也意味着稳健和从容。翻来覆去就是那么几个程序,倭国亦是如此。
有个倭国文部省的二把手也来了,而且叽哩哇啦讲了不短时间,北原恭子轻声在唐易耳边翻译了一些要点。
什么大扶桑的文化源远流长,什么历史文物的重要性。唐易心里暗骂,尼玛这里面大部分都是我华夏的东西,抢过来就成了你们的文化了?
倭国的历史倒是不算太短,但很喜欢戴大帽子。比如他们说得惊天动地的战国时代,也就是几十个县长级的人物打来打去,几千人的仗,就可以号称大战。
讲话完了之后,是看一些片子,然后还有个江户大学的教授出来谈文物。中午是午宴。下午的议程是请了几个国家的专家演讲,不过这里面没有华夏的人。
合着第一天不参观,第二天才开始。
唐易干脆没留下吃午宴,下午也不打算去了。午宴之前,和几个熟人聊了聊。蔡震宇也没留下吃午宴,和唐易寒暄了两句,比唐易走得还早。
出来之后,联系了文佳,两人干脆又把唐无心和司马六叫来,一起在外面吃了午饭。
晚上的时候,唐易又和王镇南单独聚了聚,顺便把谭千常的想法说了。
谭千常的意思,是让王镇南借着万国展览大典上没有元青花大罐这一项,说自己收藏了一件庄子梦蝶元青花大罐,而后唐易配合说见过这个大罐,是个真品。而在王镇南回到缅甸后,再展出继续配合。然后谭千常在国内找媒体炒一下。
当然,炒的时候,要带出是从闵天手里流出这件事儿。借以造成闵天的负面影响,毕竟是把华夏的宝物流到了缅甸。江南玉器协会恰逢改选,他就此让闵天下台。
这种事儿,王镇南一听就明白,“对我来说,小事儿一桩,问题是,你确定你控制这个谭千常,他执掌江南玉器协会之后,依然能为你所用?”
“暂时来看,是这样的。而且不是这么势利,什么用不用的,合作共赢。毕竟,五古封灯古玩研究会在我回国之后就要紧锣密鼓地开始筹备了,而且谭千常也是原来土门长老的后人。”唐易应道。
“那就没问题了。”
“太感谢了老爷子,毕竟也是一件需要你抛头露面的事儿。”
“我抛头露面还少么?这次万国展览大典,就我在古玩上的道行,本来不会邀请我的,不就是因为我名声在外么?”王镇南笑道。
“不能这么说,翡翠这东西,虽然只是天然宝石,但是万国展览大典也有现代工艺品和珍稀原料的展览设置。就好像沈松岳先生,也被邀请了,一个道理。”
“不说这个了。你和东京史料馆的梁子这么大,你这次能来,就是一种胆识。不过,各方面的准备都做好了么?”王镇南又问道。
唐易压低了声音,“不瞒老爷子,我这次来,还有件事儿。”接着,唐易就把要把三羊圆尊取回的计划说了。
他之所以告诉王镇南,一来王镇南虽然在缅甸,但是赤子之心昭然,他还是那个“王国为”的后人。而且,王振南阅历丰厚,老谋深算,唐易想听听他的看法。
唐易说完之后,王镇南皱紧了眉头,“是上头逼你干的?”
“没逼,我怎么也算是个男人!”唐易摇摇头。
这句话有歧义,字面上器官的意思就不说了。唐易的意思自然是,作为中华儿郎,这件事值得去做。
王镇南看了看唐易,点了一支烟,才开口道,“太危险了,这可是他们的地盘!”
唐易接着又把和长谷横草的事儿大体说了说。
王镇南沉吟道,“这个长谷横草,本质上是个政客,靠不住。而且你想想,万一你出了事儿,和他又没关系,东西却在他手里,他会怎么办?”
“但是不提前给他,就更没把握。”
“这个倒是。不过,在他们宣布要捐赠之前,应该不会有事儿。但是如果宣布了,那就随时有危险。好在你和文佳一起来的。”王镇南突然说道,“这样,我这次是带着私人公务机来的,不行你提前离开!”
“您的公务机,目前停的地方,他们也能控制和安插人手。而且,我打算借用长谷横草有私人公务机,更为稳妥。”
“如果他能答应,那最好了!如果不答应,那你就及时联系我!”王镇南点点头。
“好。”
“你的运气一向不错,顺利平安回去之后,找机会我请你喝酒。”王镇南笑道。
两人聊到很晚。
第二天上午,大典开始开放参观。
唐易先利用一上午的时间走马观花看了一遍,好东西确实太多了!越看心里越不舒服。
同时,唐易也看到了成化斗彩高足杯、夔纹象尊、雍正海水龙纹天球瓶。心下算是了然了。
三羊圆尊赫然也在。独立占了很大的一个空间,是在那种从地面到屋顶都密封玻璃罩里。唐易对这个三羊圆尊多费了下些时间,虽然隔着玻璃罩,但也基本能断定,确实是真品无疑。
中午的时候,唐易出来,和文佳一起,与蒋英年和高太明碰了碰。再次确定了具体细节。
下午,唐易再次来到展览现场,和王镇南配合演了一个插曲。唐易一点儿都没避讳,直接提前让北原恭子联系了几个媒体记者。
王镇南说展览没有元青花大罐,是事实。这也不可能有,全世界就那么几个,都是固定的,这个庄子梦蝶本来也是凭空“冒”出来的。
记者当然很感兴趣,王镇南表示,回到缅甸后还将展出那件大罐,甚至有两个记者要了联系方式,准备到时候去缅甸采访。
唐易也对记者表示,他认为必是真品无疑。
第1366章 一笔交易
这个插曲让河野太郎有些奇怪。这不像是故意要打东京史料馆的脸,虽然元青花大罐很珍贵,但是东京史料馆即便没有大罐,却有其他的元青花器物,比如八方瓶,压手杯。而且,展览里还有比元青花大罐更为珍贵的藏品。
而且,完事儿后王镇南和唐易甚至还去找了他,说主要是配合在缅甸的展出造一下势儿,如果有不妥,还望包含。
河野太郎面儿上自然很大度,还顺势介绍了一些展览中的元青花器物,引导了一下记者。
这个小插曲很快被其他首次展出的重器造成的新闻价值所淹没,河野太郎便也没有再去多想。
但是,就在晚上,河野平却接到了唐易的电话,电话里说:想和令尊河野太郎单独谈谈。
河野太郎首先想到的自然就是下午发生的这件事儿,但实在想不出个所以然来,唐易是不能不见的,他既然提出来,必然有重大的事情。
最后,河野太郎就在东京史料馆十二楼,也就是顶楼的办公室里见了唐易。
展厅是在九楼十楼十一楼。但是,河野太郎的办公室,只有一部电梯直达,而且也没有楼梯通向其他楼层。想去其他楼层,得坐其他的电梯。
关上门之后,办公室里只有他们两人了。
河野太郎准备了倭国静冈茶中的极品,而且,还准备两只货真价实的建盏作为茶杯。
“河野先生,您太奢侈了!”唐易虽是这么说,但拿着建盏喝茶毫不含糊。
“所谓宝剑赠英雄,这样名贵的宋代兔毫建盏,只有真正的行家才配使用!”这时候,河野太郎说的是华夏语,他的华夏语发音略显生硬,但是却十分流畅。
品茶说了两句,河野太郎直接道,“唐先生无事不登三宝殿,有事儿就直说吧。”
唐易点点头,“我来之前,得到了三个消息,来之后,又在展厅里看到了三样东西,想了想,还是应该告诉河野先生。”
河野太郎一听,和白天庄子梦蝶元青花大罐的事儿毫无关联,但是这件事儿听起来,似乎更要命。
“你继续说。”
“这三件东西,原来都是赝品!”唐易说完,掏出烟盒,“能抽烟么?”
河野太郎饶是老狐狸,但是听了这个,仍是身子一震,缓了缓才道,“可以抽,我也抽一支。”
拿出雪茄,剪烟和处理动作,明显带着卡顿。
直到深深吸了一口烟,河野太郎才道,“古玩行里,假的说成真的,真的说成假的,这样的事儿太多了。我们的展品,都是经过严格复杂的鉴定程序,不知道唐先生所谓的消息,是不是道听途说而来?”
“空穴来风。”唐易坚定道。
“空穴来风?那就是有人胡说了?”
唐易愣了愣,“河野先生,看来你不在华夏,居然也受了影响。空穴来风的意思是,事情的来源是有根据的!只有空的穴,才能进来风啊!但是现在这个成语在华夏,被很多人误用了,好像是形容毫无根据的消息一样!”
河野太郎没心思跟他扯些这个,听明白之后,干脆道,“唐先生的意思是,能证明这三件都不真了?”
唐易道,“不错。其中高足杯和天球瓶,我是从陆知行先生那里得到的消息,说早年间,他的师父做过这两件东西,而且还做过暗记,暗记的位置他还记得。为此,他还批评了我,居然没找他掌眼,就把高足杯卖出去了!”
唐易只能睁着眼说瞎话了,高足杯明明就是陆知行做了送给他的。但现在不能说是陆知行做的,只能推到一个死无对证的人身上了。而且上面的暗记是“火圣”,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