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下珍玩-第2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瑞香科植物都能“结香”,能够完全“结香”的瑞香科植物,大约不到二十种,其中的品质自然有高下之分。所以,沉香的好坏,属于哪种瑞香科植物“结香”,是一个基础。在此基础上,外在成因的状况,也影响着沉香的品质。

    这些瑞香科的植物,在受到雷劈、风折、虫蛀、兽咬等等外在原因的损伤后,因为自我修复,会加速分泌油脂。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很容易产生真菌感染。如此形成的物质,再经过长年累月的醇化,最后就成了沉香。

    所以,沉香的品质好坏,还和年份有关系。

    由此看来,沉香的品质,大抵受到三个主要因素影响:香木基础、外在成因、成香年份。这三个主要因素,里面还各有具体的情况,所以沉香的香味千差万别,上品和次品自然不一样。

    比如沉香中的上品,奇楠沉香,通常可分为白奇楠、黄奇楠、绿奇楠、紫奇楠、黑奇楠,香味就各有不同。

    越南所产白奇楠,公认为奇楠沉香中的极品。白奇楠的香味力道强,持久不易散,而且婉转多变,据说有凉、蜜、乳、花、果五段变化,不管是直接闻,还是点燃香薰,感觉都很奇妙。

    其他几种奇楠沉香,也各有不同香味。

    比如当时在山州的时候,唐易认出许一琳手里的装裴翠(可惜是块b货)的和黄道婆有关的“木盒”,就是黑奇楠。黑奇楠大多是“硬丝”,所以巧工为之,勉强能做成盒子。当时唐易闻到的是一种药香,还有一种淡淡**,耐人寻味。

    关于奇楠沉香,成因的说法乃至神化了的传说很多。还有的说,因为一部分是蜜蜂噬咬所成,所以这种药用价值非常之高。

    传说难以考证,不过沉香的确是一味中药。《本草纲目》就介绍,沉香的香气可以去恶气,补五脏,止咳化痰,暖胃温脾,等等,有种种药效。

    了解了这些,就会完全明白,沉香正如唐易所说,显然不是木头,而是一种植物类香料!

    而文佳买回的,是一种产自越南的瑞香科木料,白香木心材做成的盒子。这白香木确实没经过人为加工,而且心材也具备香脂成分基础,有淡淡的香味,同时也有类似沉香但却偏淡的纹理。

    但,却不是沉香!

    “这种白香木的手串,搞批发的十几块一串,你这盒子,也就是几十块的成本!”唐易告诉文佳。

    “这厮,一口一个沉香!”文佳恼恨道,“我也知道沉香可能不这么便宜,不过想想,可能是最差的沉香,而是我买的是这个盒子里的东西,这盒子折价二百给我的!如此看来,还是上当了!”

    “这个事儿,你还不好挑他的毛病。”唐易进一步解释道,“长时间以来,大家都习惯把能结香的香树也称为沉香。就类似我们简单地说紫檀,一般是指印度小叶紫檀,但是紫檀的种类却很多,也更少有人叫檀香紫檀。”

    “这可不是一回事儿!你说的都是木料,但是沉香不一样!”文佳道,“不过待会儿你看看盒里的东西值不值,如果值了,这事儿就算了!”

    唐易笑道,“我只是打个比方,当然不一样。不过,沉香木和沉香,有时候确实不能分得太严格!”

    “哦?”文佳脑子转得极快,就手举一反三,“你的意思是,半香半木的情况?”

    “对,现在市面上,相当一部分号称是沉香的,不是纯粹的沉香木,而是半香半木的东西。”

第1234章 狸猫太子

    唐易接口道,“这种‘东西’,有沉香木基础,也构成了结香的条件,但是刚刚开始结香,只有基本状态,或者结香时间太短了,未能醇化。这样的沉香,半香半木,没有形成真正的香料,但是已经很像沉香了,同时也不完全是木料,最有迷惑性。”

    “这才是市场上沉香和沉香木不分的真正原因!”文佳点头道,“我买这个盒子,纯粹的沉香木,其实对于玩家来说,还是好辨认的。只不过我一无所知,才没能辨识,其实也没上心去辨识。”

    其实文佳并不是真正的一无所知,他有玄门神通,可以看出这个木盒是天然材质,没有人为加工。哪怕买贵了,就当是买了个普通木盒,还可以用。

    最恶劣的假货,是那些用化学手法处理过,对人体有害的东西,比如b货c货翡翠,染色优化的南红绿松,比如加了化学制剂的假沉香、假檀香。

    “这种半香半木,不仅比那些劣质的假沉香,比如直接侵入化学香味剂做成的,本质上要好得多,而且比纯粹的沉香木也好。没有化学添加,香味也更浓,最起码对身体有益无害。”唐易接着介绍道,“不过我听说,现在有些地方,已经开始大规模培植半香半木的沉香!”

    “你说的是人工沉香林?”高太明也略有耳闻。

    “嗯,人工培植沉香木,然后利用人为手法使木料受损,接着再干预真菌感染,并通过手段加速结香。这样的沉香,十年八年就能出一拨!但是真正的上好沉香,都是几百年上千年的累积完成的!”唐易接着说道。

    文佳倒是看得开,“这些值钱的东西,什么不能速成?小叶紫檀有速生林,古玩有速成包浆。你不是说沉香木和沉香,就像牛和牛黄么?假牛黄,人造牛黄都有,沉香出现这个状况,也在所难免!”

    “只是真正的沉香树‘病变’而成的沉香,如今极品都是上万一克论价,这种速生沉香要是按照真正的沉香卖,上当受骗的肯定不少。”唐易喝了口茶,“不过,你说的也有道理,没办法,古玩行也是这样,有真就有假,要想不上当,先得学会学透了。”

    “学会了,学透了,实在是太难了!”高太明叹道。他在古物基地,见了多少东西!但是仍旧会有不确定的时候。

    廖沫儿自始至终没说话,一直听着唐易说。唐易最吸引她的地方,或者说瞬间,就在鉴定或者谈论知识的时候,融合了很多自己的东西,深入浅出,而且那种状态,很自然。当然,对她来说,确切地说应该用迷人这个词儿。

    曹萱琪此时却道,“沉香都听明白了。文大师不是说主要买盒子里的东西么?看看这个他打没打眼!”

    唐易差点儿忘了这一出,一听,伸手便打开了盒子。

    里面,是一本古书,古代刻本小说《狸猫换太子》。

    不是很厚,倒也完整,书封上印着“狸猫换太子”的书名,落款是:风竹堂编录。

    唐易看了看纸张,这是明晚期的刻本,翻开看了看,是一个完整的“狸猫换太子”的小说故事。

    “狸猫换太子”这个故事,原型是宋代的事儿。从宋代到清代,出现了无数版本,有元曲,有小说,有京剧,有越剧。最为人所知的,是清代的《三侠五义》里面,有过完整的叙述。

    这个故事的推广,主要也是《三侠五义》的作用。因为《三侠五义》,是古典小说的经典之作,很多人也当成华夏武侠小说的开山之作,影响力非常大。包公展昭,五鼠闹东京,很多段子都是妇孺皆知。

    不过,文佳买的这本,要早于《三侠五义》,但故事大体也差不多。

    宋真宗的时候,李后生了个儿子,刘妃没孩子,所以心生嫉恨,和一个叫郭槐的太监密谋,把狸猫剥皮,和刚出生的孩子对换了,同时让人扔出去淹死。不过最终这个孩子没被淹死,而是由八贤王秘密抚养长大。李后被打入冷宫,后又流落民间,刘妃成了皇后。十八年后,这个太子得以继位,就是宋仁宗,最后迎母李后回宫,斩了郭槐,贬了刘妃。

    唐易大体翻了翻,“这本书是明代的坊刻。不过,明朝的时候,坊刻私刻很多,有多少刻坊,刻过多少书,这个没法考证。这个风竹堂我没听说过,不过应该是明代民间的一个刻坊。这本刻本是明晚期刻本,老东西,没问题,不过价值也不高。”

    “一千八不贵吧?加上盒子,正好两千。”文佳道,“我就是觉得这本书保存得这么完好,盒子也舒服,才买了。”

    “不贵。虽然是坊刻,但毕竟是明晚期的,而且品相不错,行价儿也是两三千,总之没亏。”唐易笑了笑,“而且这小说故事也挺有意思,还可以看,还可以研究明代书刻和小说的情况。”

    曹萱琪隐隐有些失望,她本来想看文佳闹笑话,结果还算物有所值。

    “狸猫换太子,都快成正史了。”高太明也拿起这本刻本翻了翻。

    “和史实差距是很大,不过有几个愿意看枯燥的史书呢?还是小说来的畅快,能看下去。”唐易点点头。

    廖沫儿此时看了看唐易,“这狸猫换太子里面,几个人物的原型,史实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

    唐易眼看吃饭也是闲聊,而且他们都在看他,似乎都想听他讲讲,便在吃了几口菜之后,大体讲了讲,不过他也记得不全,但基本是从《宋史》中来的,夹杂了一些他看过的其他史料。

    实际上,这个“李后”,其实是“刘妃”的侍女。而“刘妃”其实是“刘后”,真正的皇后,后来的太后!

    当时,宋真宗很喜欢刘后。刘后名叫刘娥,这个女人其实是很传奇的,别的不说,她居然是二婚,也就是说,宋真宗是她的第二任老公!

第1235章 真正初恋

    能让皇帝当第二任老公,光看这一点,就很不简单。

    还有更不简单的,她是宋朝第一个摄政的太后。后世的有些史学家,把她和另外两个女人并称。

    这两个女人,一个是刘邦的老婆吕雉,而另一个,名叫武则天。而且,不少史料还评论她说: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有吕雉武则天的才,却没有吕雉武则天的恶。这个评价不是一般得高。

    这么一个人,怎么会玩“狸猫换太子”这样拙劣的游戏?

    刘娥和小白菜有点儿像,小白菜是三岁两岁没了娘,她是三岁两岁没了爹。她爹刘通是个武将,刘娥出生后不久,刘通战死沙场。而且刘通没儿子,刘娥的娘便带着她回了蜀中娘家。

    古代的娘家和现在不太一样,嫁出去那就是外人,这回去有点儿寄人篱下的意思了。而且这外婆家本来过得也不怎么样。刘娥在这种环境长大,精明伶俐,而且学会了说鼓儿词之类的谋生手段。

    刘娥十几岁的时候,就被嫁给了一个手艺人,是个银匠,名叫龚美。银是什么?银就是钱,所以龚美过得是比较富裕的。

    但是刘娥嫁过去也很惨,因为她嫁过去不是妻,是妾,小老婆。龚美的老婆容不下刘娥,龚美居然带着她跑到了京城。

    北宋京城开封。就在这里,刘娥的命运转折点出现了。

    龚美手艺好,又会做生意,善于交际,认识了一处王府里的当差的。

    这个王府里的小王爷赵恒,就是未来的宋真宗。

    听起来有点儿像编的,但是唐易看过的史料很多,除了《宋史》,还有他认为合理的,还有综合归纳的。其实历史不就是人编的么?后来人不能亲历,只能看人家编的东西,不过治史需要研究大量资料佐证,再判断推论罢了。

    有些历史,其实比小说更有意思。

    赵恒当时还没老婆,而且是王爷嘛,爱玩儿,会玩儿。在女人方面,北方女子比不了蜀中女子,皮肤不似那么水灵,而且会的玩意儿也少。赵恒早就听说蜀中女子的美名,一直想物色一个。

    这个刘娥跟着老公龚美抛头露面,有时候还说个鼓儿词帮助买卖,在开封街头有点儿名气。恰好王府里的那个当差的又认识龚美,听说赵恒要物色蜀中女子,便想到了刘娥。

    这个龚美也挺有眼色,立即改称刘娥的表哥,四处辟谣,别都误会我俩是两口子啊!这是自己已经给自己准备好绿帽儿了。

    面对年纪大的老婆和青春貌美的刘娥,他选的是刘娥。面对这样的机会和刘娥,他选的却是这个机会。因为一旦刘娥飞黄腾达,他这个“表哥”会跟着受益无穷,不愁找不到更好的女人。

    这两次选择,其实是一个道理,哪个更爽,哪个好处更多,他就选哪个。两害相权取其轻,两益相权取其重。

    入了王府,曾经在底层打拼、心机多多的刘娥,加上天生丽质、色艺双绝,很快吸引了赵恒,两个年轻人金风玉露一相逢,便不太好分开了。

    赵恒本来只是想玩玩儿,却彻底被刘娥迷住了!

    这和水浒里面高俅发迹有点儿像,只要傍对了人,便是那前程似锦。

    不过,赵恒年轻迷了心性,他的乳母秦国夫人却是个老到的旁观者。就算她不知道刘娥是龚美的小妾,但刘娥这算什么出身?市井女子,怎能配得上小王爷?

    这又和射雕里的完颜康、穆念慈有点儿像。门不当户不对,别想成双成对。

    秦国夫人让赵恒踢开刘娥,但是赵恒不听。秦国夫人使出杀手锏,告诉了赵恒的老子赵光义,就是打造淳化元宝佛像金钱的宋太宗。

    宋太宗什么人,跟这小子啰嗦什么,直接让人把刘娥赶出王府,而且给赵恒赐婚!

    赐婚的这个女子,是潘美的女儿。潘美就是在杨家将那个奸乎乎的潘仁美的原型。其实在史料里面,潘美是个很牛逼的人,一代名将,功勋卓著。若论贡献,杨家父子未必能比得了。

    这就和狸猫换太子一样,故事又和史料玩了一次,故事又是比史料更加深入人心。

    潘美的女儿,待遇差不了,不仅嫁给赵恒,还被封为莒国夫人。

    而这个赵恒呢,比龚美痴情多了!面对老子的决定,竟然阳奉阴违,偷偷把刘娥藏在一个心腹的家里,经常瞒着王妃小潘出去偷情。

    这一偷,就偷了十几年!期间,王妃小潘死了,赵光义又给赵恒赐婚郭氏。后来,赵恒被立为太子。

    直到有一天,赵光义驾崩,太子赵恒即位。郭氏成为了皇后。

    好了,这下你们不用偷了。进宫吧!

    十几年啊,作为一个王爷、太子、皇上,竟然对一个女人能一直如此对待!除了刘娥的过人之处,唐易还能想到的解释,就是刘娥极有可能是赵恒的真正初恋!

    虽然赵恒地位显赫,但是刘娥可能对他应该也是真心的,前任龚美毕竟是被迫嫁的。这种真爱,才能维持长久。

    刘娥进宫,被封为四品美人。时有评论云,郭皇后之下,刘美人至尊。

    十几年来,除了和赵恒私会,刘娥藏于深宅,在外表上,她从一个貌美如花的小姑娘,变成了一个风姿绰约的少妇。而她除了私会,主要又干了什么呢?琴棋书画!这种内质的历练非同寻常。

    赵恒作为皇帝,又和“初恋”相守了,看起来是挺不错。不过他接着就面临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刘娥一直没生过孩子。看来,她是不能生育。

    而且,赵恒先后有过五个儿子,但是居然没有一个活过九岁!

    郭皇后的儿子赵佑,九岁夭折。赵恒是个皇帝,也是个爹,九岁的儿子死了,太伤人了!赵恒大病一场,身体越来越差。

    三年后,郭皇后也死了。赵恒想立刘娥为皇后,但是群臣尽皆反对。因为刘娥身上,有两大硬伤,第一,出身低微,第二,无有子嗣!尤其是第二点,因为第一点可以追个祖宗八代,安排一个祖辈出来嘛!

    嗯,没孩子。来吧,故事里的“李后”,该你登场了!

第1236章 三人成虎

    遭到群臣反对之后,宋真宗赵恒也玩了一手:让皇后之位空着,这事儿咱们君臣先别谈了。

    这事儿的转机,就是刘娥身边的侍女——李氏,故事里的“李后”,也就是李宸妃。

    这一天,李氏突然做了一个梦,梦到有仙人投胎到她肚子里,接着就生了个儿子。当然,本来这只是一个梦而已,但是李氏给刘娥说了,刘娥又给赵恒说了。

    赵恒和刘娥一商量,想出了一个借腹生子的法子。

    别说,赵恒临幸了李氏,李氏不仅怀孕了,而且后来真的生了个儿子!这个儿子,就是后来的宋仁宗赵祯。

    当然,对外自然得说是刘娥生的,好几个月之前,赵恒就宣布刘娥有孕了。

    这个稍微有点儿头脑的人就能明白,十几岁就跟着赵恒,一直没怀孕,现在四十多了,身体机能都不大行了,居然怀孕了!这能是真的么?

    而且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还是有人知道真相的。

    但这些都没用,孩子出来了,皇上都认!皇上又不傻,就算不是他和刘娥生的,也是他亲儿子,哪轮得着别人说三道四?谁还敢多嘴多舌?

    虽然又经过一些小波折,但最终,四十多岁的刘娥当上了皇后。

    那个寄人篱下的小丫头,那个被大老婆赶出来的小老婆,那个跟着“表哥”街头做小买卖的姑娘,那个被藏进深宅十几年只能偷偷与爱人私会的女子,那个一直不能生孩子且屡遭群臣非议的刘美人,终于登上了一个女人有生的巅峰,从此母仪大宋王朝。

    刘娥很精明,但是一直以来与人为善,性子也很好,这可能也是赵恒到老了还喜欢她的原因。侍女李氏是有功的,而且现在也是皇帝的女人了,刘娥并没有为难她。李氏还被封为崇阳县君。这个县君,是个五品的封号。

    后来,李氏又给赵恒生了个女儿,被封为才人,这就算是进入后宫嫔妃行列了。不过,李氏的这个女儿后来夭折了。但是即便如此,李氏也没有和儿子相认。这是个很明白的女人,没有白跟着刘娥混。

    刘娥对她也不错,是真的不错,哪有什么冷宫之类的事儿?李氏临死前,还被封为宸妃。有的“狸猫换太子”版本里不是“李后”,而是“李宸妃”,就是这个。

    安葬李宸妃的时候,刘娥怎么说的?“宸妃当以后服殓,用水银实棺”。这个顶级规格!

    妃子当然不能用这样的规格下葬,刘娥是破格来的。这正是她的过人之处,虽然也是和人商量的结果。因为以后赵祯登基,应该会知道李宸妃才是他的生母。这样做,三好:对李宸妃自然好,对未来皇上也好,对她刘娥自己,也是个好事儿!最后一好,后来充分应验。

    宋真宗赵恒病重期间,刘娥开始处理政务。宋真宗对刘娥那是真是没得说,最关键的,就是信任到了极点。一个女人,能让过一个后宫佳丽三千的皇上这样,她不成,谁成?

    赵恒怕群臣非议,还下了一道诏书:皇太子赵祯资善堂听政,皇后贤明,从旁辅助。

    宋真宗赵恒驾崩后,赵祯即位,宋仁宗。不过,他当年满打满算也就是十一,孩子一个。实际上,就是刘娥执政,现在,她已经是太后了。

    直到刘娥死了,宋仁宗赵祯才知道他的生母是李宸妃。

    史书里大致是这么说的:太后崩,燕王为仁宗言,陛下乃李宸妃所生,宸妃死于非命。

    知道李宸妃是自己的亲娘的同时,还来了个“死于非命”,这特么也太刺激了!谁能受得了这个?

    赵祯的反应是“号恸,顿毁,不视朝累日”,还下诏自责。这状态,基本是到了崩溃的边缘。

    这个告诉仁宗实情的燕王呢,名叫赵元俨,是宋仁宗的叔叔,宋太宗的第八个儿子,《宋史》说他“严毅不可犯”,得了个“八大王”的名号。

    八大王这个名号响亮到什么程度呢?小孩晚上哭,大人就用“八大王来也!”吓唬孩子,很管用,和妖怪差不多。

    八大王也算是为了自己的侄子好,不过这个“死于非命”,简直是怕事儿不大啊。

    宋仁宗自然要追尊自己的生母为太后,同时呢,“死于非命”这个事儿当然也要追查!先移葬开棺!“易梓宫,亲哭视之”,打开棺材,一边哭一边看!

    结果呢,“玉色如生,冠服如皇太后,以水银养之,故不坏”。

    这是刘娥当年安排的啊!穿着皇太后的衣服下葬,用水银实棺!这个安排,对刘娥最大的好处,在她死后才得以应验!

    仁宗叹曰:人言岂可信哉?而对死去的太后刘娥,他此前一直认为的生母,也更加敬重了!

    “这就是狸猫换太子的大致史实。”唐易说了半天,终于喘了一口气。

    “完全不搭调啊!”廖沫儿道,“到后来怎么会被改成这样?”

    “这个事儿啊,其实也能分析出来。你看,宋仁宗赵祯一直不知道生母是谁,刘娥呢,也一直干政。等到刘娥死了,宋仁宗接着下诏书自责,追尊李宸妃为太后。更要命的,又来了一出开馆验尸!这么大的事儿,肯定震动全国啊!街头巷尾,你说我说,添油加醋,越说越玄。最后成了故事里的狸猫换太子了!”

    唐易摇摇头,“以讹传讹,三人成虎,就是这样。”

    正说着,突然有人敲包间的门。

    “进来吧!”

    接着一个服务员进来了,对着包间里站在后面的一个服务员喊道,“到处找你找不到,你干嘛呢?”

    “呃。”房间里的服务员一脸尴尬,逃也似地跟着进来的服务员出了房间。原来,他本来是来添水,结果听唐易说这个,一时入了神,唐易他们聊的又是闲话,也没太在意,就这么一直听完了!

    门重新被关上,文佳哈哈大笑,“我说你不做古玩生意,去说书也不错啊!”

    唐易也笑了笑,随即正色道,“正好都在,老高,我说咱们是不是该回去了?”复又问廖沫儿,“你们呢?什么时候离开绍州?”

第1237章 紫匣空了

    高太明点点头,“嗯,正事儿忙完了,吃也吃了,逛也逛了,明天回吧。”

    廖沫儿看了看曹萱琪,“曹姐,你还想待多久?”

    “算了,咱们也回去吧。你请吃饭,不是为了和文大师回燕京做生意么?”

    “没事儿,你什么时候去找我都行。”文佳道,“这些玉器,答应匀给你一部分,就给你,我还能说了变卦么?”

    “一起回吧,人多热闹。”曹萱琪却道。

    五人简单商量了一下,便决定明天一起返回燕京。

    一行四人回到了燕京。高太明接着回了古物基地,唐易和文佳回了四合院,廖沫儿和曹萱琪一起走的。廖沫儿走的时候,也没提要不要这批玉璧的事儿。

    第二天,文佳去店里安置这批玉璧,唐易没过去,独自在四合院休息了一下。

    因为经历了南台古村和越王剑冢的事儿,由此得以充分确定,和氏璧传国玉玺,必定是玄黄神灯的启动器,不到手,是解不开天理紫龙图的真正秘密的!

    真是想什么来什么,就在唐易在院中抽烟的时候,长谷静真居然来电话了!

    长谷静真先是寒暄了几句,倭国人挺讲礼貌,一套一套的。唐易也很有耐心地应着。其实两人心照不宣,长谷静真这是要问那件“柴窑”玉壶春瓶的事儿了。

    “唐先生,您上次提及对华夏古代那个紫铜密码盒感兴趣,我没记错吧。”长谷静真聊着聊着,带出了这个话题。倭国人应该不知道龙纹紫匣的称呼,就称紫铜密码盒。

    “是啊,据说机关巧妙至极,我还听说令尊收藏了一个,所以才问你的。”唐易应道。

    “那都是谣言!不过巧了,家父竟然在前些日子无意中得到了一个!我呢,想起你提过,这就给你打电话了!”长谷静真笑道。

    前些日子?哪有这么巧的事儿!这无非是长谷静真的言谈技巧,让人听起来很舒服,一得到,马上就通知唐易,好像一直很重视,惦记着似的。

    “谢谢长谷小姐还记得。听你的意思,我能有幸观瞻一下喽?”

    “这东西正如您所说,非常罕见,也非常巧妙,轻易也不能拿出家门。不过,我和令尊说起此事,令尊听闻唐先生在华夏古玩界的鼎鼎大名,也很重视,倒是想了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愿闻其详。”

    “我们用高清相机,拍摄了一组全方位的照片,同时录了一段高清视频,可以让唐先生看看!”

    唐易一听,尼玛,这个盒子的外表有什么好看的?而且,你给我看照片和视频,我也只能给你看“柴窑”玉壶春瓶的照片和视频,上次估计你已经拍到了!

    “这个,长谷小姐,紫铜密码盒的巧妙之处,全在内里,光看外表的照片和视频,其实意义也不是很大啊!除非能见到实物,触摸感受一下,这样光接触外表,还是可以的。”唐易接着说道。

    “不光有外表的照片和视频啊,还有内里的照片和视频啊!”长谷静真说起这个,十分平静。

    “什么?!”唐易却直接懵了。

    这是打开了?那如果有东西,岂不是已经被拿走了?

    稳了稳心神,唐易接着道,“长谷小姐,这盒子如果不知道文字密码,或者没有通用的孱陵大钥,怎么能打开?你们不会是破坏了盒子吧?这里面的东西,岂不是也跟着被破坏了?”

    “唐先生多虑了!”长谷静真依然很平静,“我们打开的时候,根本就是一个空盒,也就不存在里面的东西被破坏这一说。再者,我们打开盒子,一点儿都没有损伤!”

    唐易更加心惊,空盒?龙纹紫匣里没有东西?

    而且丝毫无损地打开了,这说明他们拿到了孱陵大钥,或者得到了密码?

    “你们是怎么做到的?”唐易还是直接问道。

    “这个咱们当面谈吧。照片和视频就在我的平板电脑里,到时候一并让你看看!”长谷静真说道。

    自始至终,都没有提关于“柴窑”玉壶春瓶的事儿。都是聪明人,着急提要求就没意思了。唐易这样的人,岂能白看她的照片和视频?而且,她不在电话里说如何打开的,这解释一番,也是个莫大的交换条件。

    唐易明白了,之前,长谷静真就算拍了东西,但是她只带着个手机,这种照片或者视频,根本起不了多大作用。

    而长谷横草的意思,基本就是也想得到一组“柴窑”玉壶春瓶的高清照片和视频,这品质嘛,应该是要求面面俱到、细致入微。同时呢,也想问清楚唐易是如何得来的。

    如此,正好对应他们所能给唐易的关于紫铜密码盒的资料。

    不多不少,对等交换。

    唐易肯定是迫不及待了。因为这个消息太惊人了!不仅打开了,而且里面居然没东西!

    “好,长谷小姐,什么时候见面?”唐易问道。

    “我就在燕京,唐先生如果也在燕京,直接到我这里吧!我把地址发给你!”长谷静真应该是打听到唐易回了燕京。

    “好!那待会儿见如何?”唐易也不遮掩心情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