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下珍玩-第2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唐易就势起身,却突然不经意瞥见了八仙桌一侧的柜子底格里的一件东西。

    ps:国庆假期感冒绵延,算是咬着牙坚持过来了。今天假期结束,特别忙,而且感冒突然加重,吃了药昏昏沉沉。其实这块儿有细纲,本可以很快的,但头昏手软,说声抱歉,今天暂只更这一章了。

第1177章 筹海图编

    唐易看了看老板,“于老板,咱们这店里的东西,除了这件彩陶小罐,都是要卖的么?”

    司马六也刚站起来,一听,心想唐易这是又看到了什么东西?

    “您说笑了,除了彩陶小罐,还有很多不能卖,比如,咱们眼前这张八仙桌就不卖!”老板呵呵笑道。

    唐易稍稍一愣,他没想到这个于老板开个玩笑还这么密实。他看到的柜子底格里的东西,是一套古籍刻本,有个半尺多高,外面还有个封套,带着皮鞘骨插。

    从这个封套来看,像是明代的老东西。

    “那套书卖么?”唐易干脆指着敞开了说了。其实,他没细看,也不知道有没有价值,但是既然发现了老东西,那就问问。

    “噢,您说这个啊!”老板走过去,弯腰就拿了出来,“这是我收字画的时候收的,您要是感兴趣,且看着。”

    这一封套书摆到了桌面上,唐易一看,表情却是一沉。

    这是明代晚期的刻本封套不假。不过,第一,这是一套坊刻本,没有官刻本价值高。

    这个明代刻书,比之前的朝代大大增加,刻书的场所,可谓遍地开花,算是华夏古代出版业的盛期。这里面,有官刻,有坊刻。很容易理解,官刻的质量一定是最高的,其中又以内府本、经厂本、国子监本为最。其他的中央机构和地方机构也有。

    坊刻呢,自然就是民间的出版机构,分布很广,传世的刻本相对也多,质量呢,也参差不齐。当然了,价值也低。

    第二,这封套上,写的是《智囊》。

    《智囊》这套书,作者是明代的冯梦龙,主要都是些小故事,从先秦到明代,收了一千多个。算是一本古人利用计谋来克敌制胜和解决问题的处世集子。

    这套书很好看,全是故事嘛,同时还能给人很多启发。但是正因为这样,这套书很风行,光是明刻本,就有很多,量很大。

    既是坊刻,又是发行量大的一套书,价值自然高不到哪里去。当然了,毕竟是明晚期的东西,也算是不错的收藏品。

    唐易略显失望,司马六看了看,兴趣也不大。不过,既然要求看了,唐易也就打开了封套。

    结果,这一打开,更不对了。一本本翻下来,唐易才发现,这还不是一套《智囊》!

    除了有两卷智囊,还有一些清代的刻本,都是坊刻本,质量都不高,像是个大杂烩。敢情这老板就是用了这么个封套,把这些零散的刻本装起来了。如此一来,更没意思了。

    看着唐易的表情,于老板笑了笑,“东西比较杂,我就归拢了一下,也不值什么钱,您如果一并拿走,我给您算便宜点儿。”

    这时候,唐易已经翻到了最后一本,正准备委婉拒绝,却发现了这最后一本居然是这里面最老的一本书,比这个封套还老!这个封套大约是明代天启年间的,而这本书则是嘉靖年间的,早了将近一百年!

    而且还是官刻!

    不过这本书残了,没有封皮。但唐易既然看出老来了,必定要细看。书页上一细看,这本书,竟然是《筹海图编》其中的一部分!

    说起《筹海图编》,不得不再次提起胡宗宪。这套书,就是明代嘉靖年间胡宗宪总督浙省军务、抗击倭寇的时候,请了一帮熟悉海洋地理和军事的人,编纂的一套海防军事图集。

    这套书,胡宗宪算是总编,戚继光也有贡献。而真正主持的,绘图的,也就是起最关键作用的人,叫郑若曾。

    郑若曾这个人,对不熟悉明史的人来说,算是比较陌生。他有个称号,叫“布衣军事家”。本来呢,他出身于医学世家,据说郑家的妇科最有名,现在苏南还有郑氏传人。不过,郑若曾的心思主要不在医学上,他的抱负在为国直接效力。

    一开始,他走的是学儒科考的道路,考了秀才,后来还被推荐进入国子监。但仕途最终没上去,回到了老家,成了一介布衣。

    这个人的学识很庞杂,除了儒学经典,对军事典籍也十分通晓。回乡之后,又对天文地理和山川河海这些东西起了浓厚的兴趣。

    这个时候,正是嘉靖朝,倭国鬼子频频袭扰东南沿海,胡宗宪到任之后,招贤纳士。郑若曾呢,这个时候已经绘制了一些沿海地图,当时州府还刊行了一部分。胡宗宪就知道了这个人,招为幕僚。由此也能看出,胡宗宪抗倭为什么有成绩?人才多啊!

    郑若曾随胡宗宪抗倭期间,写了很多军事著作和图集。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这《筹海图编》。《筹海图编》一共十几卷,光是地图,就分好几个大类,其中“沿海山沙图”,由72幅小地图组成,是目前已知的最早最完备的海防军事地形图。

    可以这么说,从明嘉靖到清末,没有任何一步军事图集能超过《筹海图编》。

    不过很可惜,唐易看到的这本残卷,不包含最著名的“沿海山沙图”。

    但唐易翻着翻着,还是决定买下来。因为这本残卷,包含另外两张地图:倭国海图和倭国入寇图。

    唐易本想单买这一本,但是又怕于老板细看之后再有什么波折,便把书重新装好,“于老板,这些书虽然比较普通,但好歹是老东西,您开个价儿吧,难得有个封套,价儿要合适,我就带走算了。”

    “哎呀,没想到你还真就要买了,而且还这么敞亮!”于老板这话的意思,自然是唐易没有挑拣。他当然愿意一块儿出了,挑了好的,剩下孬的,价钱低不说,关键是不好卖,“那我也不打谎了,一万块钱打包,您看行么?”

    这里面的书,明代坊刻,市价儿怎么也得两三千一本,清代刻本得看品相,但是一千打底是肯定的,这里面的书,一共十几本,一万块不算高。不过,这只是就市价来说的,对于老板来说,其实是收字画的搭头。

    “让一口儿,八千八吧,图个吉利。”唐易道。

第1178章 确定岛位

    这个还价,让于老板不由一笑。心里明白,这肯定是个行家,他这凑整,已经是比较低了,不好讲。其实他们两个,谁也不差这一千来块钱。但是讲价,古玩行几乎已经成了习惯,唐易回这口儿,不多,听着也舒服。

    “讲究,我给您装起来!”于老板轻拍了一下桌子,也没再多说。这套书太散,这么出去也算不错,而且带个好彩头。

    买卖做成了,临走的时候,司马六又带了一句:“于老板,这马家窑彩陶小罐儿什么时候想出了,别忘了第一个联系我!”

    出了墨趣苑,司马六连忙问道,“这地图,来的还真是时候!你看到什么了?”

    “我还没细看,不过有一张图上,标注了浙省东边海域的所乃岛,就是现在的西表岛。而在西表岛镀金,也的确有小些小岛标注,回去咱们仔细看看!”唐易应道。

    “我说你这运气真是顶了天了!”

    “这是你的运气!你不去拍片子,我们没机会,你不说来看小罐儿,也碰不上这《筹海图编》!”唐易想了想,“这个图真不好查,手里有一份,真是再好不过!”

    “走吧,去书店!”司马六一听,也不逛了,直接提议道,“我们现在去买最详细的倭国地图,认真对比一下!”

    唐易点了点头。两人便离了琉璃厂,去往书店。

    “这本书上,除了地图,还有些抗倭事宜和倭寇行动路线,海上用兵之术。”去书店的路上,唐易大致又给司马六介绍了一些《筹海图编》的情况。

    “倭国鬼子当时国力不如大明,侵略性就这么强!”

    “这个倭寇之患,主要是从元末明初开始的,当时华夏国内比较乱,他们瞅了个空子。其实,不仅是倭国,还有欧洲的一些殖民者也来了,比如台岛,不就是红毛鬼子占了么?后来被郑成功收复了。对了,我看过一些资料,明代的倭寇里,就有河野这个姓氏的人。”

    “合着东京史料馆这帮孙子,没准儿就是倭寇的后代?”司马六瞪眼道。

    “这个不好说,而且我看的资料也不算是权威。不过,当时倭国能有姓氏的,可不是一般人。倭国平民有姓氏,是十九世纪后半期才开始的。之前,贵族才有姓氏,而且据说也不太规整。”

    “你要是有机会弄他们一下子,别忘了让我出力。我也一直琢磨怎么搞东京史料馆。”司马六自从弟弟的事儿之后,对东京史料馆可谓恨之入骨。

    “这个急不得,机会会有的。”唐易安慰道,“咱们先把眼前的事儿干好。”

    两人到了书店,买了几种比较详细的地图,接着便直接回了四合院,路上,唐易给文佳打了电话,让他回来。

    回去的时候,已经快到晚饭时间了,唐无心答应丁丁带他吃披萨,已经走了,不在家。文佳回来之后也挺兴奋,三个人也没吃饭,就在屋里对着地图研究起来。

    这《筹海图编》上,的确有一张地图标注了所乃岛,而就在所乃岛附近,还标注了几个小岛,对照现在的地图,翻查资料,大致也能确定是现在的哪几个小岛。

    不过,在所乃岛的南部,有一个小岛,没有标注名称。《筹海图编》算是正儿八经的地图,比徐海那张藏宝海图规范多了,三个人详细研究了一下,确定《筹海图编》上所乃岛南部的那个没有标注名称的小岛,就是藏宝海图里的“元宝岛”。

    这个“元宝岛”,根据徐海藏宝海图上的标示,看不出距离所乃岛多远,但是在《筹海图编》中,却能参照对比出距离,根本就不远,折合现在的距离单位,也就是三海里左右,五公里多。

    这确实是很近了。

    距离所乃岛这么近,却没有标注名称,这很有可能说明,这个无名小岛在当时是没什么价值的。

    同时,最关键的是,对比现在的地图,这个小岛仍然能确定,但是,在现在的地图上,这个小岛只是图形,也没有标注名字。

    这说明,如今这个无名小岛上,也应该不会有人居住。而且根据已经知道的一些情况推断,军方驻扎或者作为什么基地的可能性也不大。

    这个不管倭国还是其他一些国家,没有经过政府命名的无名小岛都是有的,有的人民间可能会有个称呼,有的民间也没称呼。

    他们查了一下资料,隶属倭国无人居住而且无名的小岛,有几十个,而且就在这几年,倭国还陆续给其中一些无名岛开始命名。

    无人居住的无名小岛,这个情况,有利也有弊。好处就是如果能登岛,寻找宝藏不会被人发现;坏处就是,既然无人居住,可能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很难展开行动。

    不管怎么说,这算是基本确定了“元宝岛”的位置。而且让人高兴地是,这“元宝岛”距离图上的所乃岛、就是现在的西表岛不远,乘坐游轮到了西表岛之后,只要天气条件允许,完全可以由几个人悄悄驾驶快艇登岛。

    以普通的常规航行速度三十节的快艇来算,从西表岛驶至“元宝岛”,三海里还用不了十分钟。

    “你真是个福将啊!”文佳对司马六哈哈笑道,“没想到去看个什么小罐,居然弄到了明代老地图!”

    司马六自然也很高兴,“要是能把那个小罐买下来就好了。”

    “人家不卖你有什么办法?而且你看起来这么迫切,他以后就是卖,估计也是高价。”唐易想了想,“那个王导,到时候是一起去的,他是娱乐圈的人,而且这事儿比较特殊,一定不能让他知道。”

    司马六点点头,“我有数,好处是他到时候会比较忙,我们比较自由。我准备只安排一个熟悉快艇驾驶的去,到了之后,让他在岛边等着,我们就说上去玩玩儿。”

    这件事儿大体落实了,三人都突然感到肚子饿了,收拾好东西,便一起出去吃饭了。

    ps: 身体原因导致今天第二更有些晚,而且有些渠道延迟时间很长,这个我也没办法。感谢朋友们的关心,另外以后我尽量在章节后说明一些情况,因为主站之外的渠道看不到作品相关。

第1179章 蛐蛐罐儿

    正在吃饭的时候,谭千常给唐易打了个电话,说:那件明代宣德鎏金绿度母铜像的事儿,因为这案子的情况,被有些人知道了,打听下能不能出手?

    “是闵天想要么?”唐易想了想,直接问道。

    “是。”谭千常也没再隐瞒,“他问了我一句。”

    闵天在庄子梦蝶青花大罐上吃了一次大亏。当时还让唐易掌眼来着,唐易说得模棱两可,他当成是暗示真的了,后来才通过沈松岩搞明白了。不过,这事儿赖不着唐易,算他没琢磨明白。

    现在,这宣德鎏金绿度母铜造像,既然传出来是唐易被盗的东西,那铁定是真的了。而且闵天信佛,加上又是精品,所以动了点儿想法。他自己问不好意思也怕被拂了口,想了想,找了谭千常。

    佛教从印度传到华夏,演化出了很多本土的东西,而且藏传佛教和中原佛教有很多不同之处。但是现在很多信佛的普通人,不会去过细的讲究,供奉佛像也是如此。别看闵天是玉器行业的牛逼人物,但是在这一点上,也没有什么太多的讲究。

    “你想捧着他顶事儿,你在下面游刃有余,这个思路我不反对,不过这东西,我确实不能出手,太难找了。”唐易和谭千常也不来虚的。

    “行,我明白了,你有个话就行,我好答复他。”谭千常又说了两句,便挂了电话。

    “明代永乐、宣德的东西,现在只要是真品,基本没什么低价。”司马六接住话茬说道,“我看新闻,这两天港岛有块永乐的九宫八卦牌上牌,落槌价儿四百八十万港币,就那么一块小牌子。我看下面就有评论说,逢永宣,必出高价。”

    “明代永乐和宣德朝的东西,确实是特别值得收藏的。”聊起这个,唐易的话头儿也起来了,顺道多说了几句。

    国力和皇帝特点,决定了艺术成就,这个不能说百分之百对,但是基本上是对的,起码是很有道理的。

    永乐皇帝朱棣,虽然人比较狠,他是家族内造反的皇帝,算是夺了自己侄子建文帝的皇位,手段也很极端,但是他在位的二十多年,国力得到明显提升,尤其是他干了很多大事儿,比如迁都、建故宫。没他就没有今天的故宫。

    再比如《永乐大典》,还有郑和下西洋,等等。

    不难看出,朱棣的气魄很大。从艺术品上来说,尺寸就大,比如青花大盘,那个头儿;气势也很猛,玩古的都知道,永乐时期的龙纹,状态很凶猛很有气势,那眼神儿冷不伶仃一碰,震慑人心,算是明清两朝之最。

    如果在现实中,有人给你看一件瓷器,说是永乐的,上面带龙纹,你只需要看一眼那龙,只要是没气势,别的甚至都不用看,这就不对!

    再说宣德皇帝朱瞻基,是朱棣的孙子,这个人除了治理国家有一套,还有个特点,爱好艺术。皇帝爱好艺术,当朝的艺术品差不了。宋徽宗时期的书画为什么出了那么多精品,无比繁荣?因为他自己就是个书画家。

    宣德朝最出名的,宣德炉。直接用朱瞻基的年号命名。铜器,瓷器,宣德朝都出现了一个顶峰状态。

    在宣德朝,还有一种很特殊的瓷器艺术品,别的朝代都不能比,蛐蛐罐儿。

    宣德皇帝是个治理国家的好皇帝,不过人家也得有点儿爱好,他最大的爱好之一就是斗蛐蛐。以致于后代史官有人称他为“蛐蛐皇帝”。这种以偏概全的劣性,很多人都有,好像只有二十四小时批阅奏折,咳血类似的才是好皇帝。咸丰皇帝咳血死的,肺结核,他是好皇帝么?

    这个宣德的瓷器蛐蛐罐儿,传世的非常非常少,估计目前存世的恐怕是个位数儿,不要说唐易手头没有,台岛故宫里,宣德瓷器收藏了多少件?根据各种资料显示,有一千多件,但是一个蛐蛐罐儿也没有!据说最开始发现的时候,还不知道是蛐蛐罐儿,只是觉得形制特殊,制作精美,后来才有人研究出来,原来是个蛐蛐罐儿。

    为什么传世的这么少,史料中有过记载陈述:宣庙崩,太后即命将宫中玩好之物,悉皆罢去。宣德死了,他老娘张太后,把他玩儿的这些个东西,全给毁了。

    说道这个,唐易在瓷都也听说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瓷都出土过一些青花残片,出土之后,专家拼凑过,就是蛐蛐罐儿,大致能拼凑出二十多个,而且能看出来,是故意砸的!这个和史料就对起来了。”

    “宣德蛐蛐罐儿,全世界也没有几个?”司马六咋舌,“怪不得也没听说什么博物馆里有。”

    “说起这个,又不得不说倭国鬼子,倭国有个美术馆里就有一件,很完整,带着盖儿,瑞兽纹饰,我看过图册。”唐易接口道。

    “听着就来气!”司马六喝了一口酒。

    “呵呵,好东西咱没有外国有的,不少呢,你气得过来么?”唐易笑笑,“现在保住不继续外流,都是个很困难的事儿。所以啊,见到永宣时期的精品,可得抓好了,不能放手。”

    永宣这个称呼,前面说过,隔了一个洪熙,因为洪熙皇帝在位不到一年,世人常称为永宣盛世,《明史》里面,对这三十几年的盛世,用过一个形容词儿,叫做“蒸然”。非常形象贴切,蒸蒸日上,蔚为大观。

    “都说永宣不分,你弄几句心得我们听听呗?”司马六听着听着,忽然提了一句。

    玩瓷器的,永宣不分是一句老话,的确不好区分,尤其是当时很多官窑器也都不带款儿。

    唐易想了想,“技术上来说,大致有三点,第一个呢,永乐的釉,相对光滑,宣德的,出现橘皮纹的多。第二个,永乐的胎偏轻,宣德偏重。第三个,永乐青花的晕散轻一些,显得清亮一点儿,宣德的晕散重一些。”

    顿了顿,唐易又道,“不过这都不是绝对的,还得具体东西具体分析。我说的三点,只能作为基础性判断。”

第1180章 别不识相

    司马六点点头,“这些个,平时也听不到。我都想拜你为师了!”

    文佳哈哈大笑,“你要真拜,我当个引师,也顺道占个便宜。”

    这都是玩笑。唐易摆手道,“司马兄,你是老大哥,别整没用的,这次出海的事儿,多亏有你,博物馆也有你一份儿,有用得着我的地方,开口就是。”

    三人算是比较高兴,这顿饭吃到很晚,才回去休息。

    司马六单独走了。因为喝了酒,文佳和唐易打了辆车。文佳要回原先住的小区取件东西,便让司机先去那里。

    的哥路挺熟,遇到红灯,拐到了一条小路,这一走,又路过了“寄意寒星”酒吧。这会儿,正是酒吧客多的时候。

    偏巧,这个时候,老板芮荃正在门口送一个相熟的客人。她出去躲了一段,没什么动静;而廖怀沙听说唐易去了英国,回来之后,廖沫儿又找过他,想想应该是没事儿了,便又让芮荃回来了。

    本来文佳已经在四合院长住了,结果今晚上赶上了这个寸劲儿。

    “嘿,今儿不碰上她,我还把她算计你的事儿给忘了!”文佳冷冷一笑,低声对唐易说道。

    唐易心情有点儿复杂,嗯了一声,没多说。

    过了酒吧十几米,文佳突然对的哥道,“我下车,你把他送到地儿。”

    直到文佳下车,唐易也没有阻拦,而后对司机说了四合院的地址。这件事儿,他本身算是“受害者”,当然,这个受害有爽的成分在里面,但说到底,是被人算计了。

    文佳要替他出头,他要是再拦着,就有点儿装逼过度了。而且,要是文佳真想收拾芮荃,有的是机会,唐易也拦不住。

    “你哥们儿这是要去酒吧撩妹儿啊!”的哥开上了大路,才笑着对唐易说道,“看样子,你是老婆管得紧,要回家交公粮?”

    唐易掏出一支烟点上,“他去杀人,你怕不怕?”

    司机一时半会儿没反应过来,“什么?”

    “我说,他要是去杀人。可毕竟坐过你的车,后面要是有麻烦,你怕不怕?”

    “哥们儿你真能开玩笑,这里可是燕京 ,华夏的首善之区!”

    唐易干笑两声,却没再说话。司机用怪异的眼神看了他一眼,也不再吱声了。燕京的哥都有点儿话唠,而且似乎懂得特别多,大到国事外交,小到街道政策,这要放下去当个县长都好像绰绰有余。唐易是有点儿烦乱,不然也不会用这种方式让的哥闭嘴。

    文佳倒是没有先去酒吧,而是先回家取了东西,这才慢悠悠走到了酒吧。

    “寄意寒星”是个静吧,不过再静的酒吧也有点儿闹腾,这会儿也有歌手在唱歌,文佳进去的时候,一个挺有范儿的光头男正在唱《悟空》,刚起头:

    月溅星河,长路漫漫,风烟残尽,独影阑珊,谁叫我身手不凡······

    文佳踩着这首歌的旋律,施施然走进了酒吧。

    “先生一位吗?”一个服务生笑着迎上来。

    “芮荃在哪儿?”文佳脚步不停,向着吧台走去。

    “您是?”服务生脸色一变,这个人怎么像是来找茬的?

    “我找她有点儿事儿谈谈。抓紧去通知。”快到吧台边的时候,文佳突然站定,扫视了一圈。

    服务生一边朝吧台边一个留着青茬头的壮汉递了眼色,一边又问道,“您有预约么?”

    “她是驻华大使啊?一个酒吧老板,预约?你是不是因为长期上夜班,大脑萎缩了?”文佳一想起唐易的事儿就有点儿气,加上刚才已经给服务生说了一遍了,服务生却絮叨些里格楞,他有点儿不耐烦了。

    “您稍等!”服务生立即退到了一边。因为青茬头已经和两个有点儿架势的男子走了过来。

    这静吧,一般闹事儿的少,所以内保不多。青茬头是内保的头儿,不过,他可不是混子出身,正儿八经的侦察兵退伍。其他的内保也多少有点功夫。芮荃不愿意用乱七八糟的人,也不愿意用水平差的,青茬头算是很合她的意。

    “这位先生,您找芮姐有什么事儿,能不能先和我说说?”青茬头开始还是很礼貌的。

    文佳一看,服务生退一边了,内保上来了,“我说我找你们老板,怎么这么多事儿?怎么着,我要不说,你们是不是要把我架出去?”

    “先生我们开门做生意,怎么能往外赶人呢?但是您是来找老板的,老板也没交代我们说有人找她,我们只好问清楚。”青茬头面色有些变了,不过话还是说的比较平稳。

    “那你现在去通知她不行吗?”文佳已经有些烦躁了。他刚才在路上想了想,没打算直接出手,是想先见芮荃问明白。结果,上门就遇上了小鬼。

    “老板事情很多的,如果是一些小事儿甚至是找事儿,我们去通知,就失职了。”青茬头此时的话已经挺冷了。

    文佳向上看了一眼,“我知道她在,她办公室在二楼是吧?”

    “先生您是想硬闯吗?”青茬头往前半步,脑袋靠前,直盯着文佳。

    这时候,有几个常客已经看到了这一幕。

    “哎,快看啊,有好戏!”

    “怎么了?”

    “那小子好像是来找事儿的,大军要出手了!”

    “我看那小子怎么有点儿文弱?一个人敢来找事儿?大军什么身手?那次四个练散打的喝多了,他不到两分钟搞定了!”

    “没准儿是打头阵的,后面有大部队呢!”

    “哎?对了,我听说那女老板前一段时间出去了一阵儿,不会惹上什么事儿了吧?”

    那边议论着,文佳这边倒是沉默了几秒,他又想了想,“我不为难你,给你三秒钟,闪开,我自己上去找。”文佳这是又想到过些日子要去探查藏宝海图的事儿,不想在公开场合闹出动静。

    青茬头却已经受不了这种挑衅了,“我也给你三秒钟时间,要么坐下老老实实喝酒,要么从哪儿来,到哪儿去!”

    “你的功夫好像不错。”文佳心想,看来,今儿青茬头好像绕不开了。

    “我们军哥可是实打实的兵王,别不识相!”此时,青茬头旁边的一个内保却突然顶了一句。

第1181章 屈辱要求

    文佳瞅了这个内保一眼,“兵王要打你了。”

    “什么?”这个内保一时间没反应过来。

    文佳后退一步,双手手腕抖动,分别朝着青茬头和这个内保的方向,隔空向下一弹,随后口中念念有词。

    这一切,都是在一瞬间发生的,也就是念念有词,出现了一秒钟的持续,青茬头能看到。

    青茬头也有点儿愣了,心想这小伙儿年纪不大,怎么有点儿跳大神的感觉?他只看到了文佳念念有词,却丝毫没有感觉到,两张隐隐发出红光的符纸,已经分别落到了他和那个内保的脚面上。

    突然之间,青茬头的眼中泛起了血红之色,他转动脑袋,四下看了一下,一下子就盯上了这个内保!

    “军哥?”这个内保一看青茬头的眼神,直接被吓得打了一个哆嗦。

    “嘭!”青茬头一拳袭来,势如奔雷,正中内保的下巴,内保倒飞了出去。但是青茬头并未善罢甘休,接着又冲了上去,起脚开踹。另一个内保反应过来了,急忙跟了上去拉架。

    “兵王?”文佳冷哼一声,径自上了吧台一侧后方通向二楼的楼梯。

    这时候,酒吧的领班和服务员已经有点儿看傻了,谁还敢上前拦着文佳?

    而刚才几个议论的常客,其中一个人突然一拍脑袋,“我说怎么好像在哪里见到过!我在我们大老板的办公室见到过他!你们知道那个年轻人是谁吗?”

    “是谁?”

    “一卦五百万,铁口无枉断!文佳文大师!当时去给我们大老板调整了一下办公室的风水局,大老板见了他,都很恭敬的!”

    “卧槽,那大军这个兵王今儿真是够倒霉了!”

    “是啊,兵王再厉害,不就是拳脚功夫么?人家可是玄门大师,挥挥手招来几个厉鬼就把你收拾了!”

    “尼玛,大晚上的,你能不能不吓人?”

    文佳刚走到二楼,芮荃办公室的门却开了,芮荃正好走了出来,她在办公室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