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下珍玩-第2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唐易也自己把烟点上了,“我要说出来这不老不真的凭据,咱们是不是还得照行里的规矩来啊?”
“这没问题!”武串子吐出一口烟,“不过,咱们丑话说前头,什么不自然、感觉不对之类的话别说,我要的是实打实的凭据。”
张七星脸色一变,武串子先把话堵上了。唐易也说过,这东西仿得水平太高,要说实打实的凭据,表面上没有,得刮开。
张七星看了看唐易。
唐易笑了笑,“武先生,您这是难为人了,实打实的凭据,光看可看不出来。”
“唐先生,我知道你的名气。我和张老板呢,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交情了。但是,既然做古玩,就得讲规矩。要是规矩都不讲了,那这朋友还有的做么?规矩都不讲了,名气再大,他也不能让人信服!”武串子是个伶牙俐齿的主儿,这话说得滴水不漏。
唐易沉吟了一会儿,“好!武先生,那咱们就来真的!”转而看了看张七星,“这东西出了问题算我的!”
“那可不行!”张七星连连摆手。
“张老板,您也别演得太用力了。唐先生不就是您找来的么?再说了,我听说唐先生财大气粗,不会在意这百八十万的!”武串子突然冷笑道。
唐易朝张七星点了点头。张七星也被这话呛着了,哼了一声坐回到椅子上,不再说话。
“武先生,就像您说的,丑话说前头,要找真凭实据,我得动刀,这青铜器上的锈得破坏掉一块,要是不老不真,这破坏了,您得自己担着!”
“我早就说了,我是守规矩的人,真这样,我扔下一万块钱,抱着东西就走,不带回头的。可要是没问题,东西我再也不碰,要带着九十九万走人!”武串子高声说道。
“好!一言为定!”唐易说罢,对张七星说道,“有刻刀么?石材篆刻那种就行。”
张七星提前准备过,从抽屉了拿出了一把刻刀递给唐易。
唐易带上一双白手套,拿起刻刀,又仔细看了看这彝上一只耳部与彝身相连的地方。
看好了之后,唐易动手了。
铜锈簌簌落了下来,不过,挂掉一层之后,却没有什么发现。
第1147章 一根猪鬃
唐易停刀。转而仔细看了看另一只耳部与彝身相连的地方。接着,又回过来仔细看了看被刮的这只耳和彝身相连的地方。
这地方刮掉一层铜锈之后,露出的铜锈似乎更疏松了一点儿。
唐易拿起刀,改刮为撬,一点点儿试探着来了。
青铜器做锈,一般颜色不正,稍微偏鲜艳一点儿。唐易下刀的这地方的锈色,与其他地方略略有一些不同,而且有点儿痕迹,也不太自然。
但是,这个,不能作为辨伪的真凭实据,青铜器的锈色,也有可能由种种原因导致,不同的地方有差别。至于痕迹不自然,这个同样不能作为真凭实据。不说别的,就说出土的过程中被蹭一下,也有可能。
唐易慢慢地撬着,终于,锈色之中,露出了一点儿类似头发一样的“线头”!
棕黑色的。
唐易长长舒了一口气,看了一眼张七星。张七星一看,知道这是唐易找到凭据了,悬着的心不由也放下了。
唐易先掏出手机,对着这个拍了一张照片,而后才问张七星,“有镊子吗?”
古玩店里,刻刀,镊子,剪刀、串针,这些东西都是常备的,因为经常要拴挂绳、串珠子。张七星又从抽屉里拿了一把镊子递给唐易。
这时候,武串子似乎是屏住了呼吸,盯着这根棕黑色的“线头”,眼神之中已经带着不安。
唐易用镊子捏住线头,从里面拔出一根东西来。
很短,看起来不到两厘米,看样子,应该是猪鬃,不过比寻常猪鬃偏细偏软,可能经过处理。
唐易捏着猪鬃,对武串子说道,“您知道这是什么吗?这东西,要是经过两三千年,还能是这状态?我看和常用的刷毛没什么区别!”
武串子当然能认出这是猪鬃,“你,你怎么知道这里面会有猪鬃?”
看起来,他对猪鬃这事儿也是不知道的。
张七星也很惊讶,之前唐易一直不说,现在居然从铜锈里面拔出一根猪鬃来!就算唐易之前说有五成的把握,也说是要赌一赌的,但是这也太神了,直接找到下刀的部位,然后从里面弄出一根猪鬃来!
其实,也没有他们想得那么神。这件凤耳兽足彝本身是赝品,就算唐易眼力过人,甚至有异能相助,也只能判断是赝品。这里面有没有猪鬃,他之前也不能完全判定。
不过,既然判断了是赝品,那就可以寻找蛛丝马迹。这件赝品的铜质很难找出问题,就得从锈上来找。青铜器做锈,一个很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伪造的锈不太牢固,因为是涂上去的。
就算不是涂上去的,用化学的办法快速生成,因为年份不足,也得后期处理。这里面,有个很重要的工具,就是特制的刷子。涂锈得用它,后期处理也得用它。
不过这一件,做锈手法很高明,所以铜锈比较牢固,而且,表面看不出刷过的痕迹!这说明做锈之后又经过别的特殊处理,而且处理得很好。
当然了,刷子各种各样,未必会用猪鬃刷。但是这一件,显然用的是猪鬃刷,不然不会有猪鬃遗留在铜锈里面。
唐易为什么会发现这耳部和彝身相连的地方可能有问题呢?
首先因为这地方的锈色和别处略略有一些不同的地方,就是偏厚!这个很考究眼力,就算比所有的地方都厚,但是看明白也不是那么容易。
如果是真品,这个其实也没什么,或许这地方受潮或者生锈的条件最特殊,导致锈最厚也不一定。谁也不知道埋在土里会是什么样儿。
但是,唐易已经先判定这是一件赝品了!那么,这地方就值得推敲。干嘛要在这地方做得特别厚呢?而且,前面还说了,不仅厚,还有点儿痕迹,还有点儿不自然!
这就说明,这个地方在做锈的时候,一开始是出了点儿小问题的,而且根据这不自然的痕迹,像是刷子刷过的。其他地方都看不出来,就这里有点儿像。当然,“像”是不能作为凭据的。但是,唐易基本能判定,原先的锈色出了点儿问题,这地方经过了补刷和进一步处理。
那么,这地方的锈色下面,可能就会有问题。也就是唯一会找出真凭实据的地方。
但是,唐易却不知道是什么问题!只能刮开才知道!所以,唐易才说,有五成的把握。实际上,他就是没有太多把握!
不过,就在动刀之前,唐易已经想好了,这就是一场赌博!赌就赌了!如果赌输了,因为张七星对唐家有恩义在先,他会把这一百万补上。这笔账,他会回头找武串子算!拿着赝品害人,此人决不能轻饶!
如果赌赢了,这东西被动了刀,做锈都这么长时间了,想再补得完美如初,那是难如登天。武串子不仅要退给张七星一万块钱,而且也就此折了,就已经算是给他一个教训了!
唐易运气很好,赌赢了!而且赢得很直接,这弄出一根猪鬃来,这证据,没法更确凿了!
唐易面对武串子“怎么知道这里面会有猪鬃”的疑问,并没有直接回答,笑了笑,“只要是赝品,总会有蛛丝马迹的,哪怕手段再高明的人。您想想,他是在作假啊,这隔了两三千年,能完全一样么?”
“是啊,所谓的天衣无缝,其实只是因为其他人眼力不行啊。不同的人看,就会有不同的结果!”张七星接着说道。
武串子擦了一把额上的汗,伸手拿过了这根猪鬃。
以前,他只是听过唐易的名声,可是他没想到,唐易居然真的找到了问题!而且,在他眼里,这也太离谱了,居然会是这样!
在他眼里,唐易和张七星现在已经开始装逼了,不过,他只能认栽,“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我服了!”说罢,从手包里拿出了一本扎好的一万块现金,“正好手头有,就不用麻烦了!”
张七星一边把凤耳兽足彝给装进锦盒,一边打圆场道,“老武啊,这东西做得太高明了。我明白,你也不是故意坑我。以假乱真的东西,放你眼前你也可能一时糊涂。”
这时候,武串子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之色,却被唐易捕捉到了。
第1148章 捎一句话
唐易觉得,这武串子肯定知道是赝品!同时,对这件赝品十分看好,不仅看不出毛病,也确信没有毛病,所以口气才这么笃定。
不过,他虽然知道是赝品,却想不到会被找出这根猪鬃来!
武串子走的时候,唐易朝张七星使了个眼色,跟了出去。张七星本来是想留唐易坐坐聊聊、喝会儿茶的,晚上再请他们爷俩吃顿饭。这不是个小忙,而且关系本来就好。
但是唐易显然是要跟上武串子有事的。最大的可能就是想知道这件凤耳兽足彝的来历。现在时间还早,等唐易完事儿也不迟。张七星便点点头。
唐易出了五德斋,快步跟上了武串子,“武先生留步!”
武串子回过头来,表情不善,“唐先生,你不会打了人还要看笑话吧?”
“武先生能否借一步说话?”唐易递上一支烟,“您年长,我有不周全的地方,多担待。有些事儿也是赶巧了。现在呢,我没别的心思,就是对这件东西感兴趣。”
武串子想了想,突然笑了笑,“久闻唐先生大名,没想到这么年轻!你这是有什么想法?不过,我未必能帮上忙啊!”
武串子显然误会了,他以为唐易看好了这作假的手段,是想要就此趟路子赚钱呢。
唐易听出来他是这个意思,但是当下也没明说,“武先生,相逢就是有缘,如果您没什么事儿,我做东请您喝口热茶,驱驱疲乏,也不赏脸么?”
武串子走南闯北,是个机灵人,再说唐易的名头很大,最起码如今在北方的圈子里那是如雷贯耳。面上的事儿应承一下没坏处,他点头同意了。
两人到了古玩街附近的一处茶楼,点了一壶茶,又叫了些瓜子杏仁一类的干果。
喝了两口茶,武串子开口道,“唐先生,这东西呢,是我收来的不假,但是我眼力比不了你啊,我看不出来这东西不老不真。如今这东西破了相,我的本儿还砸在了里面呢!”
“张老板是我父亲的至交,这个忙我不能不帮。您亏了多少?回头有什么买卖,我给您找补回来。”唐易笑了笑。
武串子也笑了笑,但是一言不发。
“咱们打开天窗说亮话吧,这做出凤耳兽足彝的老爷子的功力,放眼华夏,怕是能进三甲。”唐易喝了口茶,继续说道。
“你怎么知道是老——”武串子话说了一半,停住了。他没想到唐易怎么会说出这作假的是个老爷子,差点儿说漏了嘴。
其实这个也不难,这手艺活儿不比别的,再有天分,也得带着时间的积淀,而且这件水平太高了,至少也得是个中年人。唐易说句老爷子也是顺嘴儿的事儿。只不过武串子心虚,才没考虑到。
唐易看了看武串子,继续说道,“一开始您误会了,我不是想靠这个发财。只是这位老爷子的手段让我佩服得很。”
“可是,我这个只是收来的,我真不知道是谁做的。一开始,我也当成是真的了。要不,我和张老板是老关系,也不能蒙他不是?”武串子转而一脸为难的神色。
“我知道您不想蒙张老板。因为您觉得没人会识破嘛!假的没人识破,那就是‘真的’。你觉得张老板一样赚钱,对吧?”唐易干脆说得直白了一点儿,“武先生,我也不强人所难。但是您这东西,本儿是折不了的,刚才我说给您找补,您一言不发,是因为您得拿着这根猪鬃回去找,对吧?”
“咳咳,呵呵。”武串子挤出一点儿尴尬的笑容。
“这样,您帮我向那位老爷子捎一句话,就说这手艺惊着我了,想让他老人家指点指点。”唐易说着,递上一张名片,“另外,我也看出来了,您路子广,也不可能只做这种货,是吧?张老板的生意我不会抢,不过,您要是有事儿需要帮忙,可以找我。”
武串子接过了名片。没错,他肯定是会拿着这根猪鬃回头去找的,找就得说明白,唐易让捎的这一句话,带出来顺理成章,不为难。
“唐先生,我现在算是彻底服了你了。这样,有些事儿没法明说,那咱们后会有期吧!”武串子说着,便起了身,“我先走一步?”
唐易拱手送走,也没说别的。
江湖上,毕竟还是人心叵测、逐名逐利的多。武串子这讲规矩,也只是明面儿上的。如果这东西真是他无意中收来的,恐怕一万块钱也不会甩得这么痛快。唐易把凭据坐实了,他又能从原主那里找回来,这才能摆出讲规矩的样子,扔钱走人。
这一点,唐易是看得明明白白,所以才断定,这武串子,认识这作假的高手,所以才让武串子带话。
想见见这位高手,唐易并不只是好奇。说白了,现在有那么点儿地位和身份了,这责任感也就跟着大了。这是一种内心需求,就好似水涨,船高。
这是内里的东西。还有一点,要筹建的这个五古封灯古玩研究会,要干的事儿,就是要让古玩圈尽可能地有秩序。有这么一个高手,如果东西源源不断地出来,又很难找出真凭实据,可不是小事儿。
再者,林娉婷和廖沫儿的事儿让唐易有些乱,他也拼命想找点儿事儿来稳定自己。
青铜器的行情,这些年是一路涨上来了,有利润就有驱动。同时呢,和另外几个大项比起来,青铜器在工艺上比瓷器和字画的要求要低,在材料上比玉器要便宜,所以造假发展得很快。
青铜器出土的多,买卖上限制要求也多,所以交易的时候就会更隐秘,不敢公开,所以说不定一笔买卖做成了,还不知道真货主是谁。
对于货主来说呢,作假的也不怕出事儿,因为他心里有底啊,知道怎么做的,真有相关部门找到他头上,哎?我这是做的仿古工艺品,这个不犯法吧?而且我也没说是真的,买家怎么认为我管得着么?
反倒是对买家来说有点儿忐忑,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下,当成出土文物。买卖出土文物,这哪敢声张啊?毕竟,青铜器传世的东西太少了。
而且,就这位高手做的东西,只要是重器,完全值得花大价钱“包装”,比如折腾一圈,弄个清末民国出土现在海外回流的身份,堂而皇之地当真东西卖!
第1149章 值得一见
武串子出了茶楼,直接开车走了。从金镇到山州不远,他都是开车来回。
就在回去的路上,他就通过车载蓝牙打出了电话。
“单爷,我武子啊,您老方便说话么?”
听筒里传来一个洪亮的声音:“说吧,闲着。”
“您给我的凤耳兽足彝,遇上火眼金睛了。我这第一次和您做买卖,我寻思着得尽快告诉您。”武串子说的是吃亏的事儿,但是口气很温和。
“回来再说吧。”对方说完,便挂了电话。
个把小时,武串子就开车回到了金镇,他没有回家,直接去了镇子边缘的一个小院。
这是一个普通的农家院,砖墙,小门楼,两扇木门,里面有四间正房。
敲门,一个头发花白、脸盘方正的老人开了门。关门进院,武串子看到,院子里的小方桌上,还摆了花生米、卤牛肉、拌粉丝、切口条,四样小菜,都是现成的,还有一瓶大曲。
武串子一愣,“单爷,这还不到晚饭的点儿啊!”说话间,突然发现,小方桌一旁,还有一个中型的行李箱,正是单爷来的时候带的。
“单爷,您要走?”武串子连忙问道。
“这地方待不住了,咱们喝个酒,就此别过吧!”单爷招呼武串子坐下。
武串子先把装着凤耳兽足彝的锦盒拿出来放在一边,坐下了。
不等武串子说话,单爷在桌上倒了两小盅大曲,端起一盅,“先走一个!”
武串子端起了喝了,放下酒盅,“单爷,您这是何必?”
“能识破凤耳兽足彝的人,绝对不是普通人,当世高手无疑。他肯定托你给我带话,想见我吧?”单爷眯起了眼睛。
武串子闷头沉吟,随后从兜里掏出一盒烟,敬给单爷一支,点上,自己也点了一支,“这东西天衣无缝,我也没想到,他能从铜锈里拔出一根猪鬃来。”
说着,武串子把那根猪鬃拿了出来,放到了方桌上。
“什么?”单爷脸色大变,他本以为,识破高仿,也就是点出来不真,然后武串子在山州算是外地人,人家是地头蛇,强行退回的。没想到,人家是把实打实的证据给拿出来了,打得你哑口无言。
这东西,他做的时候,的确是用的猪鬃刷,一开始做了一层锈,因为一直耳部和彝身相接的地方不太真,又着重多刷了几次锈,而后又稳妥处理过了。可能会有猪鬃留在里面,他也没太注意,因为最外面是没有留下什么的,而且又做了一些后续处理。
结果,竟然真有一根猪鬃!他立即断定,这个人肯定不可能“透视”看到里面的猪鬃,而是通过外面的痕迹的细微不自然,赌了一把!
这说明,这个人不仅眼力毒辣,而且胆大心细。
“这个人是谁?”
“您醉心手艺,不在圈里走动,可能不知道。这个人叫唐易,很年轻,只有二十多岁,但是就在这一年之间,在北方古玩圈声名鹊起,而且生意也做得很大。”
“二十多岁?”单爷的表情又是一惊,转而闷头抽烟,久久没有说话。武串子也没吭声,他知道,老爷子得缓缓。
“罢了。我单连城流落此地,碰上武子你多有帮衬,本想用前两年做的这件东西,换下这个小院,就此过个安生日子,结果没想到又遇上了这样的奇人。吃了这顿饭,咱们就此别过吧。”
“别啊单爷,我早就说了,这小院是送您的,什么钱不钱的,这东西卖了也是二一添作五。您的手艺,我年轻的时候到狼烟村窜货的时候就听说了,一直仰慕得紧。那唐易虽然名头大,可我就是咬定这东西是无意收来的,他也不可能找到您!”武串子连忙说道。
狼烟村,是中原省的一个村子,就和瓷都的瓷里村相似,只不过,狼烟村出名的,是高仿青铜器。
单连城笑笑,“你说的那个唐易,能在一年之间强势崛起,肯定不只是个人的力量。我这手艺,说好听的,叫高仿艺术品,其实不就是以假乱真么?他背后要是官方的力量,能容得了我这种人么?”
“这?”武串子没接上话,他确实没想到这个。
本来以为遇上单连城是个大运气,有这手段,以后发财还愁么?所以千方百计留住,以为留住了“财神爷”,却没想到,第一笔生意,就这么砸了。
“可是您又能去哪儿?狼烟村您是回不去了!”
单连城叹了一口气。他也没想到,自己倾囊相授、视如己出的大徒弟,居然会偷了自己的制作青铜器的秘籍手记,还联合另外两个老伙计,想赶尽杀绝,若不是小徒弟护从,恐怕他也逃不出狼烟村。只是小徒弟就此丧命,可惜他对小徒弟远不如对大徒弟用心。
在足够的利益面前,人性往往会暴露出你想象不到的丑陋。
武串子见单连城如此,突然间好似想到了什么,“单爷,依我看,这个唐易,不像是奸滑的人,他很讲规矩,也不缺钱,应该没什么恶意!”
“你刚认识他,能了解几分?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单连城话虽如此,但也有些犹豫,他年纪大了,确实也不太想动。武串子在金镇有几分力道,他的安定还是能保证的。
“要不这么着,单爷,您就和他见一面。见了之后,再做决定,行不行?”武串子想的,当然是留住单连城,同时唐易这个人,当然也有值得结交的地方。
见单连城不作声,武串子立即又说道,“这凤耳兽足彝,咱们就此毁了它,这一干二净的什么把柄也没了!他唐易就算有官方背景,又能怎么着?就算您后面再做,咬定是高仿艺术品,他又能怎么着?”
单连城有点儿松动了,倒不是武串子说动了他,武串子最后那句话已经暴露了,无非是想借他这双手发财。而让单连城动心的,是唐易这个人!如果有如此眼力,又像武串子说的,不奸不滑,是个讲规矩的人,就算有官方背景,那的确也值得一见。
第1150章 黑漆古镜
武串子趁热打铁,“单爷,起码今儿别走了,咱们爷俩好好喝几盅。这人哪,兴之所至就容易不周全,喝完了酒,您好好休息一晚。就算明早再做决定也不迟啊!”
单连城揉了揉眉心,最后叹了一口气,“好吧!不用等明早决定了,我见见这个叫唐易的高人。”
武串子面带喜色,“对喽。我刚才也琢磨了,没您说的那么吓人。唐易再怎么说,也是古玩圈的人,不管什么背景,他得先自己立得住吧?他只要讲规矩,就没问题。”
单连城不再说话,却起身打开了放在一边的行李箱。而后,从衣物之中,拿出一个小方盒来。
“这是?”武串子眼睛一亮。这小方盒,老红木刻花,里面,想必是件好东西。
单连城从里面拿出的是一面铜镜。花鸟瑞兽铜镜。
这铜镜直径大约十五厘米,保存完整,工艺精良,纹饰清晰。不过,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那一层漆黑发亮、光润如玉的皮壳,其实也就是一层极为特殊的铜锈。
黑漆古。
现在很多人把包浆也叫作黑漆古。其实,黑漆古本来是专指青铜器的这一层锈色皮壳的。
青铜器是金属器,生锈,那是很难避免的。铜锈,大多是因为青铜器的金属成分铜、锡、铅和周围的环境产生化学反应形成的。最常见的,是绿锈,这个众所周知,主要是碱式碳酸铜。
因为不同的环境,铜锈就不一样,比如湿度大,温度高,那么化学反应可能就剧烈,如果干燥寒冷,可能就缓慢甚至“休眠”。所以铜锈很复杂,各种各样,五花八门。比如水坑锈,多出在南方。
这种黑漆古,最为特殊,首先,颜色和质地漂亮,其次,比较均匀,在青铜器表面形成的像是一个膜层。这也是受到很多青铜器玩家热捧的原因。
如果从从化学上简单分析一下,碱式碳酸铜是一种绿色,所以有绿锈。但是氧化铜是黑色,硫化亚铜是黑色,氧化亚锡是棕黑色。黑漆古应该就是这里面出来的。
黑漆古的具体成因,玩家们深入研究的少,能辨识真伪就可以了,不过还是有点儿分歧。一个说法是,黑漆古是人工处理过的,另一个说法,当然就说是自然形成的。
认为人工处理过的,说可能在青铜器制成之后,经过人工打磨镀锡,形成了高锡耐腐蚀层,历经岁月,越来越厚。认为自然形成的,说这是青铜器长期处于干燥的环境中,比如沙漠,或者干燥的墓室,缓慢氧化形成的。
不管是什么原因,这种锈色,的确是漂亮,而且对青铜器保护得很好,往往也不影响纹饰的表现力。
武串子拿起这面铜镜,仔细看了看,“完整,厚重,精美,尤其这黑漆古,美呆了,难得的宝贝啊!”
不过,夸完之后,他好像又意识到,对面坐着的,可是狼烟村当年的青铜器大拿,又讪笑着问道,“这是唐代的?还是?”
“还是”后面,自然是想问是不是您做的?
单连城笑了笑,“唐代花鸟瑞兽铜镜,真品。这面铜镜上的黑漆古,极为光亮熟润,我是做不出来。就算放眼华夏,当世恐怕也只有一个人能做出来。”
“啊?还有这种高人?我怎么没听说?”武串子一愣。
你没听说的多了!你刚认识我的时候,还觉得春秋青铜剑有多难仿呢!殊不知狼烟村二十来岁的小伙子也能当“铸剑大师”!
单连城心里想着,却没接茬,转而说道,“本来呢,我要走,这东西也得找机会出手。既然要和这个唐易见面,你就帮我把这东西出了吧,照你说的,得利二一添作五。如果我能留下,买小院的钱和我老头子到死的钱也就有了。如果不能留,带着钱也比带着这东西方便。”
武串子自然求之不得,“好,单爷,这样的极品,必定给您卖个好价钱!”
刚把铜镜装进盒子,武串子却好似想到了什么,“哎?单爷,既然是真品极品,您说出给唐易怎么样?岂不是一举两得?”
单连城没想到武串子这么“独辟蹊径”,“这个?”
“您想想,本来就是要卖,卖给谁也是卖。既然要见唐易,索性送他一个人情,伸手不打送礼人么?虽说咱们仍然照行价卖,但是这东西,可不是有钱就能买到的,也算是送了一份儿礼了!”武串子解释道。
“你这小算盘倒是打得挺响。你看着办吧。”单连城端起酒盅,吸溜了一口酒,又夹起一粒干炸花生米嚼了起来。
“您就瞧好吧!”武串子也美滋滋地呷了一口酒。
当天晚上,唐易就接到了武串子的电话,“唐先生忙什么呢?”
“武老板,听起来您心情不错啊,我忙着等你电话呢。”唐易应道。
“有笔生意您感不感兴趣?”
“我就是个生意人,对生意要是不感兴趣,我吃什么喝什么啊?”
“那你来趟金镇如何?”
“武老板,您还没说是什么东西呢,我大老远开车过去,万一有什么状况,成了‘千里买猪鬃’怎么办?呵呵。”
“哈哈哈哈,唐先生说什么呢?什么猪鬃马鬃?我这可是和您第一次做生意。”武串子大笑道。这句话,表面上是说上次的生意是和张七星做的,真正的意思,自然是这凤耳兽足尊他已经处理干净了,这事儿不认了。
唐易哪能不明白?“甭管第几次,您得告诉我东西是什么吧?”
“东西你见了不就知道了?不过,我可以告诉你,这是个老爷子的东西,他珍藏的真品!”
“明白了。那好,我就走一趟。明天上午方便吧?”
“这样,撂了电话我给你发个地址,你中午到就行,咱们先吃饭。到了金镇,我得先尽尽地主之谊,给你接风洗尘不是?”
唐易挂了电话,心想原来这老爷子就在金镇。金镇算是个不大不小的古玩流通集散地,不过却没有什么顶尖的手艺人,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