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下珍玩-第2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货款两清,唐易掂了掂袋子,冲年轻人笑了笑,转身要走。文佳却对年轻人说道,“你没这个运气,就别强求了!”
唐易和文佳走了两步,年轻人却又跟了上来,“这位朋友,能不能借一步说话?”
“没什么好说的。”唐易不想和他过多纠缠。
文佳却眼珠一转,“好啊,你有什么事儿,找个人少的地方聊聊?”说罢,开始四下看了起来。
年轻人一指小街斜对的一条小巷,那里面没有摆摊的,算是个不深的死胡同。文佳点点头,直接就向死胡同走去,唐易想拉住他,文佳脚步微变,唐易一下子没拉住。年轻人看了看唐易,“走吧?”说罢便跟上了文佳。
唐易无奈,只得也跟了上去。
三人站定,文佳笑眯眯地看着年轻人,“你挺有意思!想找麻烦是吧?”
唐易怕文佳出手对年轻人不利,连连朝文佳示意。文佳也回了一个眼神,意思是先看看这个年轻人想干什么。
年轻人神色正常,朝文佳摆摆手,“朋友,别弄复杂了,说白了不过是个交易,既然摊主执意卖给你,我也没办法。不过,我可以加钱。这玉鸟,我挺喜欢,转卖给我吧!”
唐易知道这年轻人是个行家,不然也不会收了良渚文化的锥形器。不过,他还是试探着问了一句,“这青玉的玉鸟,除了块头大,没什么特色,你要这个干什么?”
年轻人盯着唐易的眼睛看了一会儿,随即又笑了起来,“装糊涂?试探我?如果你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首先要问的,应该是我能出多少钱!”
唐易一听,确定他是看明白了,便直接说道,“这东西是汉代的,个儿这么大,保存这么完整,我不想出手。”
年轻人居然点了点头,“我没看错,你有眼力。这汉代的鸠鸟杖首,的确是不容易碰了。你刚到伦敦就捡漏儿,也的确是好运气。不过,再难碰的东西,它也有个价儿不是?你既然想多赚,开个价儿商量一下。”
第1121章 准备礼物
唐易一看,也干脆说开了,“我说了,不是钱的事儿,我不想卖!”
年轻人想了想,“十万英镑!够有诚意了吧?上拍也未必出这个价儿。也就是我对古玉感兴趣。而且如果配个手杖,作为礼物送给长辈很合适。不然你哪能倒手就赚这么多?”
这杖首,的确就是手杖的扶手。玉鸟下方,有一个圆洞,用以安插手杖。
古时,鸠首手杖,其实是尊老敬老之物。而汉代,此风尤为盛行。如果有皇帝所赐的鸠首手杖,那是很荣耀的,被称为王杖。
汉代对此有明确规定,年过七十的古稀老人,如果有官家颁发的鸠首手杖,是有特别优待的!比如可以自由出入官府衙门,比如可以在国土范围内享受食宿供给,甚至做普通的小生意,也不用交税。
如果有人敢欺负持有鸠首手杖的老人,那罪名就大了!怎么处理,以蔑视皇帝罪处理!严重的行为,那是要砍头的。
有好处,就有动歪心思的。汉代的时候,地方政府统计老年人数,有不少人虚报年龄,那时候又没有身份证,又测不了骨龄,作假相对简单。同时呢,地方政府不管,还会更进一步,在有人虚报年龄的基础上再虚报人数。
结果呢,皇上对此却喜欢睁一眼闭一眼,并不严查。仔细想想,这其实也是个皇上的脸面,古代过了七十就算是长寿了,长寿的人多,这是皇上治国有方啊,预示着国运兴隆啊!
手杖鸠首,这作为一个礼制传了下来,到明清依然存在。乾隆皇帝八十大寿,就有臣工送了一幅寿联:鸠杖作朋春宴饫,莺衣呈舞嘏词新。
其实民间给老人做寿,也有用此作为寿联的,比较有名的有一幅:坐看溪云忘岁月,笑扶鸠杖话桑麻。
不过,一旦说到长寿,一般会想到龟这种动物,鸠鸟并不长寿,怎么会以此作为老人常用的手杖的杖首呢?
鸠鸟作为杖首的来历,说法很多。其中有个比较有意思的小故事。
说当年楚汉相争,刘邦和项羽开干,刘邦一开始势弱,有一次被项羽之军追击,仓皇藏在丛林之中,恰好旁边就是个鸠鸟的窝,里面还有刚出壳的小鸟。
追兵追到此处,发现有鸠鸟在丛林上方来回盘旋,就觉得里面不会有人,不然鸠鸟早就吓跑了,于是刘邦躲过了一劫。其实鸠鸟是因为顾念雏鸟才不肯离去,算是刘邦运气好。
于是,建立大汉帝国之后,刘邦就给鸠鸟提高了地位,从鸠鸟护幼,引申到也应该尊老。
类似的民间传说是有很多的,看多了,就会发现,其实很多是很牵强的。古代科技手段落后,信息也不是很发达,很多东西没法考证。而如今根据考古发现,其实早在三千多年前,就出土过青铜鸠杖。
所以,鸠杖这东西,一开始,可能是出于对鸟图腾的崇拜,象征权力,后来此功能弱化,又多是老人使用手杖,所以尊老的意义就衍生了。汉代天下初定,休养生息,重视这个,拔高象征意义,也就顺理成章。
这年轻人说想配个手杖当成礼物,十万英镑的礼物,想送给的人,那也肯定非常重要。
唐易本来也想就此挑选礼物,但是这样的东西,他是不想送人的。倒不是钱的事儿,主要他手头没这样的东西,很想收藏。
十万英镑不是个小数。可惜,年轻人挑错了对象,相比于收藏此物,十万英镑打动不了唐易。
唐易摇摇头,拉着文佳就走。他拉着文佳,是怕文佳因为厌烦年轻人而出手。
文佳见唐易这样,心下虽然还是不快,但也就忍了。
不料,年轻人又跟了上来,拿出了一张名片,“不知道朋友怎么称呼?如果改主意了,还望能联系一下。”
说实话,年轻人除了争买的时候有点儿着急,后来还是很客气很讲礼貌的,唐易也不好太过无礼,接过了名片看了看,“霍先生,幸会。我姓唐,来英国办点儿私事。后会有期。”
名片双面,一面英文一面华文。春秋拍卖行艺术总监,霍峻。
春秋拍卖行的名气不小,主营的就是东方艺术品,唐易倒是听说过,不过他们的总部在英国,举行拍卖会主要是在欧洲,在华夏,也主要是征集部在活动。换句话说,主要是从华夏收了东西,往欧洲卖。
唐易和文佳走了,霍峻不再跟着,看着两人的背影,他突然眉头紧皱,“此人眼力很高,看来在飞机上看我,不是因为皮包,而是认出了良渚文化的锥形器。”
走远之后,文佳却道,“你老是拦我,我真想教训这小子一下。”
“其实他也没干什么,就是想买这件鸠鸟杖首,而且还开了高价,被拒绝之后也没太死缠烂打。”唐易应道,“只是我没想到,他这么年轻,而且应该是华夏移民,就做到了春秋拍卖行艺术总监的位子,的确是不简单。”
“一看就是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文佳摆摆手,“罢了,别让我再遇上他。”
两人一直逛到中午,再也没遇上什么心仪的东西,便就此离开了。
在附近找了家饭店吃了饭,唐易又在一家酒行买了四瓶红酒,准备给沈松岳和怀特一人两瓶。又想了想,怀特他倒是无所谓,但是来英国只给沈松岳红酒,虽然他买的红酒不便宜,但总归还是有点儿单薄。
后来经过一家店面,唐易又选了一条手工高档围巾。想想也就这么着了。这鸠鸟杖首不光他不想送,而且就像霍峻说的,不配个手杖,送人不像回事儿。他现在也没空去配手杖。
两人随后回酒店休息,沈松岳仍旧没有打电话过来,唐易想想,既然到了,明天该和他说一声了。
结果,下午的时候,怀特居然来电话了,“唐先生,你说要来英国,不知何时能到?”
唐易干脆也没说谎,“怀特先生,我这刚到,碰巧今天是周末,没好意思联系你呢。”
第1122章 霍家父子
“你太客气了!”怀特笑道,“华夏有句古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你来了,我很高兴!晚上如果没事儿的话,我安排下晚宴如何?”
“是您太客气了,我和朋友一起来的,所以也不能光顾着我自己。”唐易应道。
“你的朋友,就是我的朋友,晚上一起吧,让我一尽地主之谊。”怀特没问唐易来是什么事儿,唐易既然说和朋友一起来,那也有可能是朋友的事儿。
唐易捂住手机看了看文佳。这事儿,文佳可去可不去。文佳不愿凑这个热闹,摇了摇头。
“怀特先生,我的朋友恰好今晚有事儿,我单独去拜会吧!”唐易应道。要不是因为可能有求于怀特,唐易也不会答应这么痛快。
“好啊,你住在哪个酒店,我让人去接你。正好,今天也有老朋友想拜访我,我想在家里搞个小型派对,你不介意吧?”怀特说道。
唐易没想到居然还有其他人,也没想到怀特这时候才说,但是现在拒绝,就不太好看了,便只好笑着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你的朋友不觉得尴尬就行。”
“怎么会尴尬。”怀特笑了,“他们也是华夏人,而且都是古玩行的人!”
挂了电话,唐易对文佳说道,“我今晚先去一趟,暂时不说什么事儿,算是接上头了。明天再联系下沈先生,根据具体情况再做打算吧!”
文佳点点头,“怀特这边,作为备用。”
文佳本想再问问这《金云翘传》的锦面书封里是否藏了什么东西,但见唐易事儿比较多,想想这个也不着急,便也没再提。
傍晚的时候,怀特的贴身助理托尼开着一辆老爷车来接了唐易。
唐易本以为怀特应该是住在相对幽静的别墅里,没想到却是一套顶层的豪华公寓。当然,怀特未必就这一个住的地儿。
这套豪华公寓是四居室,不过,因为是顶层,还拥有一片楼顶的敞开式娱乐性区域,面积也不小。唐易就被带到了这个区域。露台的长桌上,已经准备好了酒水和一些食物,旁边还有圆桌和椅子,并未摆放东西。
唐易把红酒递给怀特,怀特看了看托尼,托尼回了一个眼色。这意思自然是看唐易是不是临时在路上买的,一看不是,那说明唐易有心,早就准备好了礼物。
寒暄之后,怀特和唐易各取了一杯酒,站在护栏一侧,边看风景边聊。
很快,又有人来了,是个六十岁上下的华夏样貌的男子,西装笔挺,发型整洁。怀特迎上前去,两人还礼节性地拥抱了一下。
紧接着,男子身后跟上了一个年轻人。
居然是霍峻!
“唐先生,我介绍一下,这位是春秋拍卖行的最大股东霍云良先生,这位是他的公子霍峻,也是春秋拍卖行的艺术总监。”怀特向双方介绍,“这位,是华夏大名鼎鼎的收藏家唐易先生,名下有阁宝多艺术品公司。”
唐易笑了笑,对霍云良说道,“久仰霍先生大名,今天托怀特先生的福,幸会幸会。”
“霍某也是不胜荣幸。”霍云良也是微微一笑,他对唐易并不怎么熟悉,但怀特如此推举,自不能小看。
“唐先生,又见面了!”霍峻接着说道。
“是啊,的确是很巧。”唐易点点头。
怀特略显惊讶,“怎么,你们认识?”霍云良也是面色稍稍一变,显然霍峻没有对他提起过唐易。
“噢,上午在诺丁山的波特贝罗市场碰过面。”唐易解释道,“霍先生眼力过人,我也是受益良多。”
怀特呵呵一笑,“华夏有句俗话,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嘛!”
唐易心想,这怀特倒真是个华夏通,这样的话都能接上。
此时,霍峻将手中提着的锦盒捧上,“怀特先生,带了件小礼物,不成敬意。”
怀特接过,“唐先生带来了名酒,你又送礼物,今天是私人聚会,何必这么客气?”
“唐先生送的酒?”霍峻一听,“我还以为是什么古玩珍品呢!”
“怀特先生收藏颇丰,我哪敢献丑?”唐易笑了笑,“看来霍峻先生今天的礼物要让我们开眼了!”
怀特拿过锦盒的时候,本来就估计霍峻送的肯定是古玩类的东西,“那就一起欣赏欣赏?”
霍云良点点头,“让怀特先生见笑了。”
盒子放到圆桌上打开,里面是一件瓷器。想是霍家父子知道怀特喜欢瓷器,特地准备的。唐易心想,霍家和怀特想必是合作关系,而且霍家是偏弱的一方,不过怀特对霍家也应该比较重视。
怀特的确是对瓷器尤为偏爱,他从锦盒里拿起瓷器,便认真看了起来。
这是一件高约20厘米的吉州窑褐彩梅瓶。白地褐釉,瓶身密布纹饰,主要是卷草纹、尖叶纹和回形纹。
唐易在怀特看的时候扫了几眼,心想霍家父子出手果然挺大方,这梅瓶是真品,可比那个鸠鸟杖首市场价值要高不少。
吉州窑也是一座很著名的窑口。吉州和瓷都同在一省,不过元末就已衰落,所以明清就基本没什么东西了。吉州窑兴起于晚唐,最鼎盛的时候是两宋时期,相比其他窑口,吉州窑的特色主要是黑(褐)色釉,也叫天目釉。著名的“木叶天目”,就是产自吉州窑。
这个吉州窑还有一个重要的特色,宋代贸易发达,元代疆域广阔,所以吉州窑瓷器成为对外交流的商品之一。在国外也经常见到吉州窑真品的身影。其中,倭国藏有的吉州窑“剪纸贴花盏”,是当世罕见的珍品。
这褐彩梅瓶,自然比不上“剪纸贴花”和“木叶天目”,不过,也算是一件精品了。
怀特看了一会儿,啧啧赞叹,“如此贵重的礼物,让我如何心安哪!”
霍云良笑道,“怀特先生言重了,说到底,闲趣而已啊!”
怀特也跟着笑了笑,又看了看唐易,“唐先生,你也来欣赏下?”
“不用了。”唐易摆摆手,“我刚才已经跟着看过了,这是南宋吉州窑褐彩梅瓶。吉州窑瓷土中含沙量太大,向来重釉轻胎,不过这一件算是少见的好胎质,而且釉质肥厚,釉色深褐近黑,难得的精品。”
此言一出,怀特和霍家父子,三人都是一惊!
第1123章 我服你了
他们吃惊,因为他们都算是行家。
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唐易的这句话,若是外行,听起来可能只是溢美之词。但是,这不上手便能轻描淡写地断代为“南宋”,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不过,仅凭这一点,还惊不了真正的行家。最关键的是,唐易没有近距离观察,也就是说,基本只看了器型和表面釉层,居然能看出是少见的好胎质!
这件褐彩梅瓶的胎质,霍家父子自然早知道,怀特刚才仔细看了露胎的部分,也知道了。但是唐易这也太神了,扫几眼是怎么知道的?
怀特自然不能问,他是主人,一见面又高抬了唐易,再说一问也显得自己水平低。
霍云良也不能问,身份在哪儿,年纪在哪儿。
霍峻左右看了看,心说既然我也想知道,那我来问,“唐先生,这胎质上你有何见教?”
唐易既然说了,肯定会把话说完,“吉州窑含沙量大想必都知道,就是因为这个,致使工匠制瓷的时候,形成了习惯,坯胎制作不怎么上心,而是在釉色方面精益求精,富有变化。同时,釉一般比较厚,掩盖制胎的粗糙。如果制胎很差,那么褐色釉就会泛紫泛红。但是刚才怀特先生看的时候,转动瓶身,我发现了几处釉明显偏薄的地方,但是泛色却不明显,所以说明这白胎还是很不错的!”
怀特一听,心服口服,这眼力也是没谁了!
霍云良也不由得频频点头。
“你在市场捡漏,许是运气好;怀特先生夸你,许是礼貌;但你这一说,我服你了!”霍峻伸出了大拇指。
“哈哈哈哈。”怀特朗声大笑,“我正是出于礼貌,才夸唐先生夸得不够狠!来来来,咱们边吃边聊。”
闲聊间,怀特对唐易说道,“来了英国,要是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不要客气。我在华夏有事儿,也不会跟你客气哟!”
“怀特先生也不必客气,这次来是因为朋友的私事,若是要烦劳怀特先生,我一定毫不犹豫地开口!”
“好,很好。”
霍云良也主动和唐易攀谈了几句,谈到了春秋拍卖行过些日子在伦敦要举行的秋拍,并邀请唐易有空赏光。
唐易这才明白,这次秋拍,肯定也有怀特的份儿。不过到这个时候了,恐怕大面儿上的东西都已经商定了。这次来,不过是单纯加深感情而已,否则,怀特也不会都叫上。
同时,怀特既然想和唐易合作,霍家父子是华夏人,也有一定的通融助力作用。
唐易还想到了那一对良渚文化的锥形器。这对东西,霍峻动足了脑筋从华夏弄到英国,恐怕也有可能上拍。
几人聊得倒是不错,离别的时候也都是笑意盈盈。
唐易回到酒店,把事儿大体给文佳说了说。
“你又遇上了那小子?”文佳也没想到这么巧。
“是啊,霍云良占了春秋拍卖行百分之六十的股份,这拍卖行基本就是霍家的。不过他倒是聘了个总经理,却让他儿子干艺术总监,有意思。”唐易应道。
“这小子眼力挺高,但是未必是当总经理的料。这说明霍云良的确不简单。”文佳接口道。
唐易点点头,“他们的事儿暂时放到一边,明天我就联系下沈松岳先生。”
第二天上午,唐易给沈松岳打了电话,沈松岳一听唐易已经来了,“唐易,你太客气了,要来提早说就是了。你说的事儿,林总和秦老也给我打电话了!”
唐易一听,知道林娉婷应该是把和自己分手的事儿,已经告诉老爸林楚生和外公秦伯毓,但也肯定不会说得太清楚。于是,林楚生和秦老也联系了沈松岳,想知道林娉婷在英国的情况。
“沈先生,那这件事儿有什么眉目了么?”唐易立即问道。
“也不能说一点儿没有。我还在安排继续打听。不过我今天要在苏格兰待一天,不在伦敦。这样,明天上午我有时间,安排司机去接你,到家里来说吧!”沈松岳回答说。
“好的沈先生,那您先忙,再联系。”唐易挂了电话,看了看文佳,带着忧心忡忡的样子,“这事儿有点儿麻烦了。既然娉婷告诉了家里,那恐怕很难改变主意了。”
文佳却摇了摇头,“主意这个东西,改不改总会有变数。不过,你能不能见到她还是个问题。”
既然见不到沈松岳,文佳怕唐易太过憋闷,便提出就近到海德公园走走,而后再去看看有名的白金汉宫和大本钟,逛逛泰晤士河延岸,全当散散心了。
唐易想想也就同意了,总不能闷在酒店里。
这一天下来,倒也没什么特别的事儿,两人直到傍晚才回到酒店,都有些疲累,也都早早睡了。
第二天,沈松岳派了司机来酒店接唐易,沈松岳见过文佳,而且文佳也得去听听具体消息,所以这次一并去了。
沈松岳住的地方,是位于市区的别墅。伦敦人口稠密,市区寸土寸金,沈松岳所住的别墅,基本算是全英最贵的街区之一,这里的别墅,每套至少都是千万英镑打底。
因为沈松岩的缘故,沈松岳没把唐易当外人。进入金碧辉煌的客厅落座,沈松岳和唐易、文佳先是聊了一会儿近况,顺道还说了说闵天和那件元青花大罐的事儿。唐易也把昨天见过怀特的事儿说了说。沈松岳和怀特虽然不熟,但是知道的肯定比唐易多。
这一说怀特,唐易从沈松岳口中得知,原来怀特在这个街区也有一套别墅,而且邻居还是沙特王室。那套顶层公寓,多被怀特用来会客和举办聚会。
唐易正待询问线索的时候,却见沈岸汀从客厅的主楼梯上下来了。
“唐先生,文先生,久违了。”沈岸汀倒没有因为以前的事儿表现出丝毫的尴尬,举手投足淡雅如菊。
唐易和文佳也笑着打了招呼。唐易也算很自然,毕竟早已时过境迁。
沈岸汀随后对沈松岳说道,“爹地,今天杰克要来,不过我说你有客人,我们就出去吃饭了!”
第1124章 密友电话
沈松岳点点头,“杰克也是华夏人,在家吃也没什么,你们自己看着办吧!”
沈岸汀笑了笑,没再说什么。
唐易正想着,这个“杰克”难不成是沈岸汀的男朋友?结果,此时有佣人进来,说杰克来了。
不一会儿,手持一个大礼盒的年轻男子走进了客厅。
杰克?这不就是霍峻么!
文佳看了看霍峻,心说,好嘛,哪儿都有他!
杰克正是霍峻的英文名。霍峻在沈松岳家里见到唐易,不由也是一愣,“唐先生?咱俩还真是有缘!”
“是啊,霍先生,又见面了!”唐易应道。
“你们认识?”沈松岳虽然问了一句,表情倒是没太惊讶,一来他的定性摆在那里,二来唐易和霍峻都是古玩行的人,霍峻经常去华夏,认识倒也不是什么稀奇事儿。
沈岸汀也没想到他们认识,不过她只是微微一笑,“那我就不用相互介绍了。”
霍峻将手中的大礼盒竖立起来,“沈uncle,前一段时间我从印度得了一根上好的老山檀香木材,找人订做了两支手杖,给我父亲留了一支,送给您一支。”
唐易这才明白,原来霍峻当时看上那个玉鸠首,是因为之前订做了手杖,突发奇想想用在这上面!
如果说送给怀特吉州窑褐彩梅瓶霍家父子舍得出钱,那是因为利益关系。现在这情况,霍峻为了一件送给沈松岳的礼物如此煞费苦心,恐怕就是因为想追求沈岸汀了。
当然,这是人家的私事,唐易肯定不会多言语。
沈松岳倒是很感兴趣,直接当着霍峻的面儿打开了礼盒。
手杖这个东西,在英国就不是只有老人用了,又叫文明棍,是旧时绅士的一种身份装饰,显示风度。就和华夏古代的文人手摇折扇一样,大冬天的一样晃来晃去。
不过现在,很多人喜欢拿长柄雨伞了,功能更多,关键时刻为身边的女士遮雨,更显风度。
一支讲究的手杖,工艺通常是比较复杂的,现在杖首一般都是金属制品。
霍峻拿来的这根手杖,是印度老山檀香木的,淡黄色,老料。不过,杖首却变成了白玉虎头。这方面,霍峻的确是动了心思,将东西方文化在这根手杖上结合得很好。
白玉虎头是上好的和田白玉,不过没有年份。唐易在旁边看的时候,霍峻也看了他一眼,心说,要是你把鸠首让给我,那这支手杖就更有内蕴和风采了!
老山檀香,是印度檀香木的专称。檀香木这东西,虽然不如花梨、紫檀知名度高,但是名头却是很多的。宗教领域,有称其为神圣之树的,风水上,被称之为招财树,历史上,还有过皇室之树的称呼。
檀香木的产地比较多,其中产自印度的老山檀,是上品,油性足,香味持久。而产自其他地方的檀香木,也就此常被人称之为新山檀。
沈松岳自然很识货,看了一会儿之后还大体试了试,而后笑道,“谢谢你了,杰克!”
“沈uncle喜欢就好!”霍峻一看沈松岳很满意,也很是高兴。
“爹地,那我和杰克先出去了,不影响你们谈正事儿!”沈岸汀此时说道。
沈松岳起身,“既然都认识,一起在家里吃饭吧!”
霍峻笑笑,指了指沈岸汀,“我还是听她的。”
“那就走吧!”沈岸汀说着,向唐易和文佳挥挥手,便向外走去。
“沈uncle留步。”霍峻急忙跟上了。
两人走后,三人重新落座。“我和霍云良先生是老相识了,他们从小也认识,不过最近走动得比较多。”沈松岳笑着介绍了一句。
沈松岳这句话,那就是还没给两人的关系定性。不过,看来,霍峻虽然认识沈岸汀比较早,但估计之前沈岸汀可能不太摆他,如今关系近了一步。
唐易只是笑着点了点头,沈岸汀的变化他也看出来了,比以前略略活泼了一些。
“噢,说正事儿。”沈松岳接着开了口,“林娉婷当时在皇家珠宝学院,人缘很好,关系好的同学不少。不过,他们班的学生,有一多半是英国人,其他的大部分也是欧洲人。华夏人有五六个,其中呢,和林娉婷关系最好的一个女同学,算是她的密友,也是华夏人,而且她留在了英国。”
唐易没有打断询问,看向沈松岳听着。
沈松岳喝了一口咖啡,“你给我打电话的时候,我还没打听到这个女同学的具体信息。现在知道了,她叫乐真真,英文名ella,毕业就结婚了,丈夫是英国人,家里是做顶级箱包产品的,ella就在丈夫家的公司做设计师。她的电话我也托人问到了。”
唐易一听,这才说道,“太感谢您了,沈先生。”
“别客气。唐易啊,你们年轻人的事儿我不便过问。不过你和娉婷我都了解,都是优秀的年轻人,肯定不会有原则性的错误。所以啊,有问题别着急,慢慢来。”沈松岳说着,便把一张写有手机号码的纸片递给了唐易。
拿到了ella的电话,唐易都想立刻就打了,但是在沈松岳家里,肯定是不能这样。
到了中午,沈松岳自然要留唐易和文佳吃饭。唐易也不好拒绝,就留了下来。
吃饭的时候,沈松岳这才告诉唐易,就在今天早上,林楚生又给他电话了。说林娉婷又联系过家里,让家里不要担心,一切都好,只是想在英国先安静一段时间,而后再和家里商量要不要留在英国的事儿。
“我把你来的事儿也告诉林先生了。他让我转告你,不要自责。这件事儿他很清楚,是娉婷由着自己的性子来;同时,也不要着急,毕竟是两个人的事儿。”沈松岳接着说道。
沈松岳很讲究章法,一开始不说这些,是知道唐易比较着急,先把唐易托付的重点事宜的结果告诉他。而在吃饭的时候,才说了后面这件事儿。这件事儿是额外的,也算是对唐易的一种劝慰。
第1125章 尾随而去
林楚生虽然现在也不知道唐易和林娉婷发生了什么事儿,但是林娉婷的态度很明确。以他对女儿的了解,肯定不是对唐易的感情发生了变化,而是她自己出了什么问题。
本来他是要来一趟英国的,但是唐易去了,他就准备缓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