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下珍玩-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我给你说吧,回头你再和你们老板商量。”老太太轻轻清了清嗓子,“下午是不是有个年轻人到你们店里卖东西了?”

    毛逐心里一紧,心说不好,“您?你是他的奶奶?”

    “你怎么知道的?”老太太有几分惊讶。

    毛逐心道,这龟孙子,卖了爷爷的遗物,这奶奶找上门来了,干笑了两声,这才拼凑道,“我和他聊了几句,他说爷爷刚去世不久,还说奶奶身体很好。”

    “那就是了,他刚才在家里翻箱倒柜,还想找什么东西,还说在古玩街阁宝多卖了三千块钱,是有这回事吧?”老太太眼神出现了黯淡之色,摇了摇头之后问道。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毛逐心里嘀咕了一句,而后答道,“是有这么回事,他带来几件葫芦工艺品,我们还立了字据。”毛逐这句话,自然是想表明东西本来就不值钱,而且是有凭据的交易。

    “立不立字据的,卖了就是卖了。我不懂古玩,再说几个葫芦做的东西,三千也不少了。”老太太看着毛逐说道。

    毛逐一听,心里踏实了一些,连忙起身,给老太太倒了一杯茶,“您喝茶,有事儿慢慢说。”

    “这几件东西呢,我知道,一对小钵盂,一个笔筒。那一对小钵盂倒无所谓,但是那一个笔筒很素雅,是我老伴儿生前最喜欢的东西。这几天几个孙子到家里拿了不少东西,但是那个笔筒我早藏起来了,和那两个小钵盂一起放到了一个盒子里。但是还是被这个小孙子找到了,还拿出来卖了。”老太太叹了一口气。

    话说到这份儿上,那已经很明白了,毛逐接口道,“那您的意思,是想把这个八方形笔筒要回去,留个念想儿?”

    “你这孩子。已经卖了的东西,我怎么能再开口要回去呢。”老太太说道,“这样吧,我出三千块,只拿回笔筒,那一对小钵盂就当送给你们了。你看行吗?”老太太说道。

    严格来说,老太太这一说,那就算是找后账了,虽然只是其中一件东西,但本质上和上门要求拿回瑿珀健身球的胖子没什么区别。

    这古玩行虽说有古玩行的规矩,但是找后账这种不守规矩的事儿却是时有发生。不过,找后账的人,要么耍三青子玩赖皮,要么机关算尽设圈套,如老太太这般和蔼坦诚的,还真是罕见。

    “老太太,先不说行不行,我信您说的,从情理上来说,也应该支持您。只是,刚才咱们也聊了,我不是老板,一个人做不了主啊!”毛逐有些为难地说道。

    “我知道,所以我说要你和你们老板商量一下。”老太太颇具理解意味地点点头,“我虽然不懂古玩,但是我也常听老伴儿说,这在行里属于不符合规矩的,所以我才出原价,但是只收回笔筒。”

    “嗯,谢谢您的理解。我多一句不该多的嘴,您一看,当年就是大家闺秀,老先生想必也是见过大世面的人。只是您这孙子,确实有些过了。”毛逐琢磨了一下,缓缓说道。

    “唉!”老太太又叹了一口气,“儿孙自有儿孙福,老头子一分钱都没有留给他们。留下的东西,我也用不着,拿走就拿走吧,我能有这件笔筒当念想,就不错了。这样吧,如果你们答应把笔筒还给我,我还留下了两样老东西,可以卖给你们。”

    毛逐没有想到,老太太又添了一个条件,他蓦地生出一股冲动,打算不和唐易商量,自作主张答应下来。

    “这样吧,老太太,我和您一起去一趟,我带上这个笔筒,去看看您的东西,如果好呢,我就收下来,您看怎么样?”毛逐最终下了决心。

    “行,那咱们走吧?”老太太点头道。

    毛逐锁了店门,带上笔筒就和老太太一起走了。到了老太太家门前,他这才发现,老太太住的地方,是山州曾经的老商埠区。

    山州在民国时候开埠,直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之前,老商埠区一直是最繁华的地段,一些老字号和当年的府邸,大多集中在此处。从街边拐进一条小巷,他们走到一个院子跟前。透过门楼可以看到,院子东西侧都有厢房,正房,是二层的老建筑,像是民国年间所建,只是有两个入口。

    就在门楼的立墙下方前侧,紧贴着墙壁,有一块明显比老宅子“年轻”的石座,上面镶了一块大理石,刻着:

    山州市文物登记保护单位,山海省督军韩大昌旧宅。

    ps:今天五一,事情确实有些多,这第二更上得慢了点儿,诸位多担待。顺祝节日快乐!

第100章 铁力木盒

    韩大昌,民国年间曾任山海省督军,说白了就是一个军阀,此人肚里墨水不多,却偏爱卖弄几分文采,还留下不少“诗作”,挑一首比较“脍炙人口”的:明水湖里有青蛙,青蛙叫声呱呱呱,但是听到呱呱呱,还有可能是蛤蟆。基本上,都是类似这种水平的。

    “这前院后院的房子都是您家的?”毛逐盯着这块大理石上面的字,惊讶地问道。

    “我嫁过来的时候还是,现在只有二层楼的一半是我和老伴儿的宅子。”老太太指了指其中一个入口。原来,这二层小楼硬生生分成两部分,是因为已经不是一户住家。除了老太太住的一半,另一半实际一楼是一家,二楼是一家。

    自然,东西厢房和后院的房子,也各有住户,昔年的督军旧宅,如今基本上就是一个大杂院。只是成了文物登记保护单位,不得私自改造罢了。

    “这韩大昌······”毛逐迟疑着不知道该怎么问。

    “他是我的老公公,我的老伴儿是他的儿子。”老太太倒没有遮掩。

    当年,这韩大昌除了正房,一共娶了四个姨太太,但是也怪了,生的全都是丫头片子,韩大昌曾一度为韩家香火发愁。不过他运气不错,有一次醉酒后对一个丫鬟用强,这丫鬟的肚子居然鼓了起来,十月怀胎,生下了一个大胖小子。丫鬟母凭子贵,嫁入督军宅门。

    这个大胖小子含着金钥匙长大,自然被宠得不行。韩大昌自己墨水不多,对儿子那真是下了血本,恨不能让他通读二十四史,遍学天文地理。不过,这种环境下,这儿子并不用功,对于玩儿却很在行,尤其喜欢文玩古董,也收集了不少好东西。后来还曾到文化局工作。

    十年特殊时代,他自然成了批斗对象,收藏的东西也大部分被毁了,所幸他预先在院子里埋了一些,甚至在大树的树洞里还藏了一些。等到给他补发工资,并特聘到博物馆工作的时候,宅子已经变成了大杂院,后来几个儿子也都陆续搬出去了。

    “怪不得家里这么多好东西,可惜都被几个孙子拿走了。”毛逐暗自叹道。

    开门进房,里面布置得古香古色,不过客厅里的几处显眼的地方已经空了,不用说,原来是放着东西的。“听您的口音,不像是山州人。”毛逐顺口问道。

    “我是粤省人,当年我父亲和老公公曾经是朋友,后来分隔两地,不过却定下了娃娃亲。”老太太居然并不隐瞒,但简单一说便又道:“小伙子,你稍坐,我去取东西你看看。”

    毛逐点点头,坐了下来。

    老太太重新回到客厅的时候,抱着一大一小两个盒子。大盒子约有一尺见方,木质,小盒子是一个长方形的锦盒,约有书本大小。

    毛逐瞄了一眼,这木盒是铁力木的,开门的老物件。只是这木盒如同给一个方块疙瘩一样,没锁没扣没开缝,愣是找不到打开的地方。毛逐不由疑惑地抬头看了老太太一眼。

    “这个木盒,其实是我的嫁妆,当年从粤省带来的。我父亲之所以给我这个木盒,是因为知道我先生喜欢文玩古董,他也是无意中得到的,就添到了嫁妆里。”老太太说道,“我带来之后,我先生也很喜欢,但是却一直没有打开。”

    毛逐又低头仔细看了木盒一下,木盒的顶盖并不是平的,有四条窄边,中间微微下陷,仿佛一个很浅的“池子”。“池子”里,是一块块活动的小方木板,每块木板上都有浮雕的图形,仿佛整体能形成一幅完整的画面,但是显然被打乱了,有点儿像一幅还没有完成的拼图“这些木板······”毛逐隐约有些明白了。

    “我老伴儿说,这是个机关盒子。上面的拼图,就是这盒子的锁,拼出一幅完整的图形,这盒子就打开了。”老太太介绍道,“但是,他鼓捣了好久没有打开,后来干脆就放弃了。说实话,我对这个也不感兴趣,但是这盒子木质很硬,年份又老,应该算是一件古董吧?”

    “您还真说对了,这是铁力木的,铁力木虽然不属于红木,但却属于硬木,明清很多家具都是用铁力木做的。”毛逐说道,“而且也看老,我个人看,是清代的东西。这个怎么没被你的孙子们拿走?”

    “这个木盒,还有这个锦盒是放到一起的。很早之前,有一次我收拾东西,刚拿起这俩盒子,突然想到厨房里炖着汤,一时忙乱就抱着这俩盒子到了厨房,看汤的时候,四下看了看,厨房的放调料的柜子里还比较安全,我就先放到里面了。人上了年纪,忘性大,汤好了就忘了。后来想起来,也没再收拾。所以,只有这两样东西没有被孙子们拿走。”老太太竟然详细解释了一遍。

    毛逐点点头,心说真不容易啊,留下这两样东西,“那这个盒子您打算卖多少钱?”

    “我不懂这个,这盒子说实话,我留着也没用,你们做古玩生意的,给估个价就是了。”老太太说道。

    毛逐又想了一下,要说单论这个铁力木老盒子,清代的东西,体积不大,木质明确,估价倒是不难。不过,这机关盒子如此巧妙,就怕里面藏有很贵重的东西,老太太如此和蔼诚恳,还真不好意思瞒着她。

    “是这样的老太太,这个盒子本身,要让我收,就冲这个机关拼图,一万块钱是值得。但是这种机关盒子,一般里面是有东西的,就怕里面的东西特别值钱;但是呢,也有可能东西已经被人取走了,重新打乱了拼图。现在就是这个不好估价,高了我吃亏,低了您吃亏,说白了就是赌,看里面有没有东西。”毛逐认真说道。

    “这样吧小伙子,我呢,也不缺钱,只是想拿回那个笔筒,毕竟是我老伴儿生前最喜欢把玩的物件儿。既然你说这盒子能值一万块,这要比那个笔筒贵一些,你把笔筒留下,把盒子拿走,咱们一物换一物,谁让我理亏在先呢?这样你们就肯定不吃亏了。”老太太很是干脆。

第101章 宋代刻本

    古玩交易,多的是算计,少有开诚布公。这老太太如此这般,倒让毛逐不好意思了,好像已经忘了这可是康熙御制的匏器笔筒,成了老太太吃亏一般,“哪那成,怎么能让您吃亏?”

    “吃亏是福,再说对我而言,这笔筒的价值要远远大于这个盒子。”老太太终于有了一丝笑容。

    毛逐沉吟了一下,“那行。这样,我拿回去,和老板商量下,回头看看补多少钱合适,再来补给您!”说罢,把笔筒递了过来。

    “呵呵,小伙子你挺厚道。那你们看着办吧。”老太太接过了笔筒,眼中涌起一阵喜悦。

    毛逐心想,这都是将心比心的事儿,您厚道我才厚道,要是您耍滑,我还能厚道起来么我?

    一边想着,毛逐一边把这个红木盒子放到了一边,又看起那个长方形的锦盒来,“这是?”

    “噢,这是两本老书,我老伴儿生前的时候告诉过我,是两本残卷。但是他却很重视,本来是想打开盒子,将这两本书放进盒子里,结果一直没打开。不过这两个盒子倒是放到一起了。”老太太解释道。

    正说着,突然院子里传来了脚步声,接着是一声高喊,“奶奶!”

    老太太脸上的表情有些尴尬,立即说道,“这红木盒子你先拿回去,这两本书有机会再来看。”说罢,便将放书的锦盒塞进了沙发的下面。

    毛逐来的时候,是带了一个的,一看这情况,心里也明白了,老太太肯定是不想让孙子出什么幺蛾子,立即将红木盒子放进了书包,拉上了拉链。

    刚放好书包,人就进来了。正是将棋篓和笔筒卖给阁宝多的男青年。

    “咦?你也在?”男青年一进客厅,就认出了毛逐,转头道,“奶奶,他来干什么?”

    “你还好意思说!你把你爷爷喜欢的笔筒卖了,我赎回来了!”老太太不悦道。

    “嗐,葫芦做的,不值什么钱,得,这可是您自己愿意赎回来的啊!”男青年道。

    “你又来干什么?”老太太问道。

    “我爷爷的东西还有吗?”男青年左右张望着说道。

    “你自己找吧,所有的房间都被你们翻遍了!就剩这个笔筒了!”老太太按住沙发扶手,身体似乎有些颤抖。

    “那奶奶您坐着,我再去爷爷的书房看看。”男青年说着,竟然真的上了楼。

    毛逐一看,也不能待了,起身道,“老太太,那我先走了,咱互相留个电话,再联系。”

    “好。”老太太应声道。互留了联系方式,毛逐正待离去,老太太却低声道,“等等!”接着向楼上看了一眼,迅速从沙发底下抽出了那个长方形锦盒塞到毛逐手里,“麻烦你先帮我保管吧,如果你们想买,到时候再商量!”

    毛逐一阵心塞,心想这几个龟孙子真是够败家的,老人家都跟防贼似的防着他们,对一个刚认识的外人都如此信任,却信不过自己的血脉至亲。

    “好!您好好休息,注意身体。”毛逐郑重点了点头,拿起锦盒,塞进,迅速离开了。一路上,他心想,这东西收不收的,他替老太太先保管也好。

    回到阁宝多,唐易还没有回来。毛逐一直没看锦盒里的书,先打开看了。

    这是两本古书,外面的封皮是活的,可能是收藏的人简单地按照书的大小包上了两张厚纸。翻开第一本的封皮,竖排印刷的欧体字墨色清晰,起首写着:东莱先生诗集卷第七,空格,然后是“吕本中居仁”。而第二本样式一样,只不过是“东莱先生诗集卷第八”。

    由此来看,这是两本东莱先生的诗集,不过只有其中的第七卷和第八卷,料想老太太说“残卷”就是这个意思,可不是么,只有第七卷和第八卷,最起码前面一至六卷是没有的,若是后面还有,那缺的更多了。

    对于东莱先生,毛逐隐约有点儿印象,好像是南宋江西诗歌派的诗人,姓吕名本中,字居仁,这卷首下方的“吕本中居仁”也基本证明了毛逐记得没错。

    吕本中在华夏古代史多如星辰的诗人当中,算不上一等一的名人,这两本诗集虽然看似刻工精整、结构方严,但是古代的印刷书籍流传至今的也算不少了,加上是不全,所以毛逐并未上心,随意翻了两下,就准备装起来。

    恰在此时,唐易回来了。

    “哎?收着好东西了?”唐易看着毛逐手上的诗集说道。

    “牙没事了?”毛逐顺手递给了唐易。

    “打了一针,消了炎过两天再去补牙。”唐易应着,接过了诗集。

    拿过诗集审视后,唐易的眼神变得格外专注,仿佛入了迷。毛逐一看,用手在唐易眼前比划了两下,“嗨,这么投入,怎么样,难道比那个康熙御制的葫芦笔筒牛逼?”

    “宋代刻本!”唐易突然说道,嘴里啧啧有声。

    “什么?!”毛逐立即凑上脑袋,“你说这是宋代刻本?”

    “没错,还是初刊刻本!”唐易道,“这一部诗集一共二十卷!眼下只有这两卷?”

    “艾玛,还想来整套?要真像你说的,是宋代初刊刻本,有两卷就了不得了!”毛逐仔细观察起纸张来。

    “不用怀疑了。你看这纸张纹理,十分坚韧,历经千年仍很挺括,版式疏朗有致。这个,后世收藏者加盖的印章,恐怕都是明代的。”唐易指指点点,言简意赅。

    “哎,你看,我查到了,这宋代刻本《东莱先生诗集》,是华夏国家图书馆收藏的啊,而且也不是二十卷,还有三卷《外集》,一共二十三卷!”毛逐拿着手机,指着屏幕上的度娘页面对唐易说道。

    “嗯,你再看看。”唐易瞥了一眼手机之后,不慌不忙地说道,“华夏国家图书馆收藏的,是南宋庆元五年黄汝嘉重刻的此书,所以增刻了《外集》,和这两卷根本不是一个版本的!”

    毛逐先放大看了手机上的图片,又比对了一下这两卷诗集,不由瞪大了眼睛,“这个版本不仅比华夏国家图书馆的版本要早,而且要好!”

第102章 一纸万金

    唐易此时已将诗集举到毛逐眼前,“我都给你说了是初刊刻本,你还搜出来一个重刻的版本。好不好不敢说,但是这个版本比华夏国家图书馆的版本要早了三四十年。这是南宋乾道初年沈公雅刻本,当时沈公雅为吴郡守,编辑刊刻了此书。”

    “这吕本中的诗,名气不大啊,还有人接二连三刻印他的诗集?”毛逐瞪大了眼睛问道。

    “有名的诗人太多,所以显得他不是那么有名。不过,他家世代名门望族,高祖和曾祖都曾是北宋的宰相,此人也曾为官,还上书收复失地,恢复大计。后来,得罪了秦桧,被贬官了,总体来说名气还是不小的。这诗集,是名气更大的诗人曾几做的序,综合来看,重刻并不奇怪。”唐易分析道。

    “我滴乖乖,我得数数这两卷诗集有多少页,好算算价钱!”毛逐忙不迭地拿起一本诗集,开始小心数了起来。

    “你还没说从哪里来的呢!这两卷诗集的刻工精美,纸墨俱佳,而且保存得如此完好,显然是传世品,绝对不是一般人能拿出来的!”唐易轻轻拍了拍毛逐的肩膀,“别数了!”

    毛逐数了一半,发现确实很累,停下手,“算一卷一百页吧,两卷两百页,一页纸两万,一共四百万!”

    若是不懂行的人听到这话,怕是要疯了,一页纸两万,这是什么纸?

    这不是什么纸,这是宋代刻本。

    在古玩市场上,古籍善本是一个很重要的分类。而细分到古籍善本市场上,打个很俗的比方,宋刻本就像是皇冠上的明珠。早在明代中后期,宋刻本就广受学者和收藏家的重视。

    一页纸两万,自然并不夸张,明代宋刻本就有了“寸纸寸金”之说。如今的拍卖市场上,宋刻本每页的拍卖价,通常都在万元以上,如此精品,两万一页的价儿实属正常,甚至还有点儿偏低。

    “我说,你比你的祖上运气好得多啊!”唐易见毛逐不数了,不由开了句玩笑,“赶紧说,这两卷诗集哪来的?”

    唐易玩笑里说的毛逐的祖上,是明末一个著名的藏书家,名叫毛晋。这个人了不得,家里的藏书有**万册,他的藏名叫“汲古阁”。这毛晋,为了搜寻宋刻本,在汲古阁门前,挂出了征书启事。

    “用那个太监做的御制葫芦换的!”毛逐笑道。

    “谁这么不开眼跟你换?我给你说,这两卷书不能用一页纸多少钱来算,实际价值要高得多,你想想,华夏国家图书馆都没有收藏到的版本,虽说只是其中两卷,却是完完整整的两卷,真要上拍,绝对不是几百万的事儿!”唐易现在俨然一副专家派儿,毛逐也不像以前那般觉得这是装逼了。

    “那个人还说这是残卷呢!”毛逐又是习惯性撇嘴。

    “好大的口气!”唐易眼睛一瞪,兴奋道:“难道还有更好的宝贝?”

    毛逐看了看唐易,终于叹了口气说道,“好了,让你过了瘾了,说实话吧,这东西我只是代为保管,还是人家的!”

    “艹!又是白开心。”唐易顺势给了毛逐一拳。

    “知足吧,能拿着欣赏一下就很好了!这宋代刻本,整个华夏恐怕也就一千部吧,那些个图书馆得收走了**百部,民间能看到,那就是烧了高香了!”毛逐将两本书重新装进锦盒,“在我告诉你怎么来的之前,你先说说,这宋刻本你怎么了解的这么多?”

    我去!唐易心想,这怎么说?我能说是因为脑有九宫、眼观宝光么?

    “我只是看过拍卖记录,有五卷南宋刻本曾经拍了3000万,这两卷虽然卷数少,但是也肯定不止你说的数了。宋刻本之所以珍贵,最关键的就是刻版的字体,基本都是出自擅长书法的人之手,比如这两卷的欧体,其他还有颜体的,柳体的······”

    “打住,打住!你说了些什么呀?我问的是你的鉴定秘诀!”毛逐叫道。

    “你看你,我说我每天晚上睡觉前埋头苦读你又不信。”唐易笑着岔开了话题,“赶紧先说这两卷诗集怎么来的吧?”

    “行,不说这个。那你先看看这个盒子吧!”毛逐说着,把那个铁力木的盒子推到了唐易面前。

    唐易看了看,认出了是铁力木。这个盒子工艺精良,严丝合缝,包浆自然,中规中矩。只是盒盖上的小方块排列得有些乱。

    拿起盒子,唐易突然叫了一声,“卧槽!”

    “怎么了?”毛逐连忙问道。

    “这盒子里有东西!”唐易脱口而出。

    “你怎么知道的?我晃了晃没动静!”毛逐大为惊讶,心想这盒子都没打开,“你怎么能知道?”

    其实,唐易刚才一句是说急了。他之所以说盒子里有东西,是因为发现了双重宝光,一层比较薄淡青色宝光,显然是因为这个清代的铁力木机关盒,与此同时,他还看到了一层并非青色的宝光,那不用说,肯定是因为盒子里的东西。

    “呃,这盒子是个机关盒,我看不是一般物件啊,有些像清早期的物件。这样的机关盒,一般不是宫廷大内,就是达官显贵家里的,制作者也必是少见的高手,所以里面应该有东西。”唐易看了看毛逐,只得如此分析道。

    “这我知道,问题是你怎么知道东西没被拿走呢?”毛逐继续追问。

    “分量不对,这里面的东西要比铁力木重!”唐易掂了掂盒子,突然有了这种感觉。

    “哎?”毛逐也拿过盒子,耐心地掂了几次,“嗯,有点儿,当时我走得太急了,还真没太注意。”

    “你今天问题很多啊!”唐易笑了笑,“这两样东西不会是你坑蒙拐骗来的吧?”

    “今天你一走,事儿就来了。我真得给你好好说道说道。”毛逐点了点盒盖,“你知道这个机关拼图?“唐易盯着拼图看了看,突然长出一口气,眨了眨眼道,“实在不行,一刀剁开就是了!”

第103章 九九机关

    “太残暴了!”毛逐得意地笑道,“华容道,鲁班锁,这些古代益智游戏玩过吧?”

    “当然玩过,你以为解开这拼图那么简单?”唐易模仿毛逐撇嘴的样子做了一个表情。

    “万变不离其宗。不过,这个盒子和那两卷诗集不同,这个真是那个太监做的葫芦笔筒换的!”毛逐说完,便把和老太太的事儿说了一遍,“我这是先斩后奏了啊。”

    唐易听完,不由叹道,“就是不用这个盒子换,她想要也得给他。老两口风风雨雨一辈子,咱们能干哪不讲究的事儿么?”

    “我就是这么想的,不过这盒子到咱们手里,总比被那帮龟孙子拿走强。”毛逐道,“来,我先试试!看能不能解开!”

    这小方块,一共是九九八十一块,而从凌乱的图形来看,整体似乎是一个九宫八卦图。所有的小方块都是一般大小,只有一处小方块大小的空格,用作移动之用,要想拼出一幅完整的图形,想想头都大了。

    唐易微笑不语,看着毛逐拼图。

    毛逐整整折腾了一个小时,汗都下来了,但是还是没弄出一个眉目,不由罢手道,“怪不得那老太太的先生放手了,看来想解开真是不容易啊!”

    “我不是说了嘛,不行,一刀剁开就是了!”唐易一阵坏笑。

    毛逐盯着唐易,左看右看,“不对,你知道窍门是不是?”

    “知道窍门也未必能打开·······”唐易收起了笑容,“这九九机关图暗含九宫八卦,是最复杂最难解的古代平面图形机关。”

    “我就说嘛,你从不放过任何装逼的机会。行了,过足瘾了,说说吧!”毛逐仰脖说道。

    唐易在审视机关拼图之时,脑海中就出现了对这九九机关图的分析。

    “要解开这九九机关图,最关键的,就是要找到图眼,让图眼回归原位的过程,就是解开这九九机关图的过程。”唐易轻轻把盒子放好,开始认真审视起来。

    “图眼图眼,难道和眼睛一样,有两个?”毛逐好奇问道,也顾不得唐易是怎么知道的了。

    “有时候是一个,有时候是两个,有时候更多。这个图,图眼多达五个。”唐易指了指图形,“你看,这么多小方块中,有暗含金木水火土的五个小方块,先把盒子坐北朝南摆好。然后按照南火北水,东木西金,中土的位置,将五个小方块归复原位,归复原位的过程,就是解开此图的过程!”

    毛逐看了看,不由摇头道,“问题是,这些小方块相互影响,五个都要归位,每一个都牵扯很多小方块,甚至金木水火土这五个小方块都可能相互影响,要算出正确的路线,一步都不能错,除非是计算机的脑子,不然得反复尝试多少次啊?恐怕三五年也试验不完?”

    “对,所以,这五个图眼之中,还有一个主图眼,只要先移动这个主图眼,其他一切让路,主图眼归位的时候,实际上也是其他图眼归位的过程。设计盒子的人,颇费心思,这个图比一般的九九机关图难度要大!”

    “问题是这个主图眼怎么找?总不能一个一个试吧?”

    “要是一个一个试,和你刚才说的不就一样了吗?那得试验多少年才行?第一个如果试错了,就相当于又增加了下一个的难度,形成恶性循环!”

    “卧槽!那到时候,恐怕真得一刀剁开了!”毛逐挠了挠头,“这个图原来这么复杂!”

    “我刚才是开玩笑的,拿刀剁开也不行。这盒子里面恐怕设置了机关,拿刀剁开,盒子毁了,里面的东西恐怕也毁了。”唐易说道。

    毛逐哭笑不得,“艾玛,这造盒子的,真是个祖宗啊!”说罢看了唐易一眼,“我以前怎么没看出来呢?你连这些机关都懂?”

    “我也是刚懂。”唐易这次说了个大实话,若不是盒生宝光,宝光入眼,又生出一番分析鉴定,他哪里能轻易识破九九机关图的玄机?只是,因为盒里的东西出现的宝光,虽然也能看到,但是却隔着盒子,宝光未能入眼,他也不知道盒里是什么东西。

    “行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