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下珍玩-第2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件粉彩三星尊,釉色比较润,对光仔细看釉面,能看出点儿波浪纹。这种釉面,就叫波浪釉。不过,圈里的玩家,更喜欢叫“浪荡釉”。俗称,往往更为鲜活。其实呢,浪荡釉的出现,是施釉水平不佳的表现。不过这三星尊的浪荡釉,不算是很明显。

    唐易又转动尊身,和小顾一起看了看粉彩。仔细观察也能发现,施彩也不算非常均匀。当然了,这种不均匀,不是一块浓一块淡那种感觉,只是还达不到完全浑然一体。

    本来看瓷器,一般是先看底的,但是唐易因为要提点小顾一下子,所以把这些表面的东西先说了。

    翻底的同时,唐易又小声给小顾说了一句,“浪荡釉和粉彩不均匀,都是道光瓷器的典型特征。清代从道光开始,国力走了下坡路,反映到官窑瓷器上,出现了很多这种情况!”

    那摊主是个留着八字胡的黑瘦男子,一看这架势,立即接了口,“先生你真是好眼力啊!不用看底,就知道是道光官窑!”

    唐易笑了笑,“再看看。”

    翻底,这款儿,是四个红字楷书:慎德堂制。这个款儿,看起来像是用侧锋写的,秀劲有力。

    慎德堂是个什么地方呢?是圆明园里的一处建筑。这里是道光皇帝的书房,他晚年主要就在这里过,也是处理政务的地方。最后,道光皇帝驾崩都是崩在这里。

    清代“慎德堂制”的款儿,其实有很多,不要说道光朝就有好几种样式,就是在康熙朝的时候,也有慎德堂制的款儿。但是,道光官窑的御制品,一般是这种秀劲有力的红字款儿。

    这种款儿的道光瓷器,就算是道光官窑里最精细的。

    唐易又把款儿给小顾说了说。摊主笑呵呵道,“这么喜欢,给你便宜点儿!”

    “算了吧!”唐易起身,“我们再转转!”

    “哎?说了这半天,咋不买了呢?”摊主看了看唐易。

    唐易也看了看摊主,不过似乎别有深意,“你还要做生意,不多说了!”

    这话一语双关,摊主脸微微一红,竟没有说话。

    唐易和小顾继续往前走了。不过,唐易没注意到,就在他和小顾一边看一边说的时候,斜后方有个人似乎一直在听,但因为位置原因,加上他也是在摊上看东西,所以唐易并没有注意到他。

    这个人身材中等,带着一顶棒球帽,穿着一件圆领白t恤,t恤上还印着一件瓷器,仔细看,就是那件拍了两亿多的鬼谷子下山元青花大罐。下面穿着一条米黄色袋袋短裤,脚上一双跑步鞋。

    唐易走后,他接着就到了这个摊子前,拿起了这件粉彩三星尊。

    “先生,随便看看。”摊主一喜,又有人看上了!

    那人抬头一笑,露出一口白牙,脸上的褶子却不少了。

    “啊?”摊主一愣,放慢了语速,“能、听、懂、华夏的、话吗?”

    原来,这是个金发碧眼的老外。一个老头儿,得有六十岁上下了。

    “甭费劲了,你的普通话不太标准。”老外呵呵一笑,“这粉彩三星尊那人说了半天,是个行家啊!”

    摊主一听,得,这普通话说得确实比自己标准,应道,“嗐,瓷都这地方,是个人就能掰扯一通什么釉啊、彩啊、款啊的理论,但真说到看东西,理论没用。我看那个小伙儿就是会说!”

    老外拿着仔细看了看,眼神中划过一丝犹豫,最后,又好好端详了一番底款儿,这才把三星尊放下了。

    “怎么样?”摊主问道。

    “我都放下了,你说怎么样?”老外笑道,“你这在瓷都摆摊,圈里的道道还不懂吗?”

    “嘿!那你说说,我这三星尊有问题吗?”

    “乍一看是没什么问题,我开始也没看出来,不过刚才那个人说的,提醒我了。”老外瞅了瞅摊上暂时没人,压低声音说道:“道光瓷器的毛病,这上面体现了,但是底款很完美。慎德堂制,是道光官窑的极品,这些道光官窑上的普通毛病,不应该体现在这种极品上。”

    这老外说话,没有华夏圈里人那么隐晦,不过也是看看摊前没人才说的。

    摊主心里当然知道,这东西是件高仿,就是瓷里村出来的。不过老外这一说,让他明白了这作假欠的地方在哪儿了。

    “你们华夏有句话叫聪明反被聪明误。说白了,这做三星尊的人,想多了。”老外笑了笑,站起身来,一边朝唐易走的方向看了看,一边向前走去,似乎对唐易很有兴趣,还想跟着找他一样。

第1040章 能否割爱

    唐易和小顾是边走边看,根本也没走远。这老外很快跟上了唐易,不过,他也是边走边看,并没有太刻意。

    走着走着,唐易不经意间扭头,突然也发现了这个老外,正好老外也在看他,唐易不由微微一笑,轻轻点了点头,便继续看他的。

    这老外也是轻轻点了点头,没有说话,完了也继续看他的。

    就在唐易和老外相互点头的时候,老外左右后方大约几米远的地方,有两个神色冷峻的男子突然加快了脚步,见两人又是各看各的,便又放松了,继续不远不近地跟着。这两个男子是华夏人。

    走到一处相对开阔点儿的地方,小顾看到了一个摊位上摆着的一只青花龙纹大盘。这盘子非常大,直径将近八十厘米,青花纹饰十分繁复。盘心,是一条昂首的五爪龙。

    “唐哥,这么大的盘子,就是现在烧也不容易啊!”小顾轻声开口说道。

    “对,材料成本就很高,施釉和绘制难度也很大,这件发色不错,你看盘底没有施釉,透出火石红色。”唐易对小顾说道,“应该是仿的嘉靖官窑。”

    这个大盘,落款不在底部,而在口沿下方,小顾一听,立即上前小心俯身看了看,果然是“大明嘉靖年制”,横向楷书。

    复又走回唐易身边,小顾冲唐易伸了伸大拇指,而后又道,“我还是更喜欢小而精的东西。”

    “大型器物的壮美感,是小巧精致的东西比不了的,不过你是学紫砂起步,先从小器型开始确实更好。”唐易点点头。

    又走过一个摊子,唐易盯着看了一会儿之后,突然笑着对小顾说,“刚说了小东西,就来了件小的。”

    只见摊子上的一个粉彩碗里,摆着一只汤匙。

    这汤匙和我们平时用的瓷质汤匙差不多大,只不过上面的粉彩纹饰比较漂亮。正面中间,是一竿修竹,上面藤蔓缠绕,有紫色花朵,还有黄色小果。

    唐易拿起汤匙,翻看背面,红字款“大清光绪年制”。

    “单出么?”唐易问了问摊主。

    因为这汤匙,是和粉彩碗放一起的。这粉彩碗,也是花卉瓜果纹饰,底款也是光绪,看起来像是一套。但是,这碗却是新仿,就是这几年出来的东西,唐易自然是不想要这碗的。

    “不单出,这是一套。”摊主是个小伙子,旁边还有个年轻女孩儿,刚才还喂摊主吃桔子呢,看来像是一对。

    “你这款的颜色都不一样,还说是一对。”唐易道,“而且汤匙有描金边,它碗也没有啊!”

    “起码都是粉彩吧?纹饰都是花果吧?我这是一对来的,就得一对卖。”摊主没接唐易的茬儿,只按自己那一套来。

    “一起出最低多少钱?”唐易点了一支烟。看摊主这样子,多半觉得汤匙和碗是差不多的货色。

    “五千吧!”摊主看了看唐易,“现如今,清末的东西也不好找了。”

    这时候,小顾突然来了句,“唐哥,这新仿的东西有什么意思?”一边说,一边还暗暗递了个眼色。

    唐易一听,行!这小顾挺聪明,看出来了,也开始学着打配合了。

    “哎?你瞎说什么呢?不懂别瞎说,什么就是新仿的?我这可是光绪官窑粉彩!”摊主立马开口道。

    “懂也别瞎说!”唐易也跟着说了小顾一句。不过他这似是而非,倒好像小顾说对了一样。

    小顾嘟囔了一句,“要真是光绪官窑,也不可能这个价儿啊!”

    “到底是你买还是他买?”摊主似乎有点儿不耐烦了,冲着唐易叫道。

    “我买,我买。”唐易摆摆手,对小顾说道,“好了,你光看着就行了。”

    随后,又冲摊主说道,“我本来觉得汤匙挺好看,你这碗吧,这彩上得不利落。这么着吧,一千块钱,我一起拿了!”

    “哪怎么能行?一千块钱连汤匙也拿不了!”摊主立即摇头。

    两人讨价还价,最后,落了个一千八的价儿。而那个老外,似乎对这个汤匙也有兴趣,但唐易先上手了,他只能在一边看着。

    货款两清,唐易收好汤匙,想了想,又把碗放到了摊上,“这汤匙好拿,这碗不方便,我也看不上,留给你继续卖吧!”

    “啊?”摊主愣了,就算再不值钱,它好歹是件瓷器,说句不好听的,拿回去吃饭用也挺漂亮。

    其实这种新仿的碗,批量出来,也就是百八十块钱,唐易可以把汤匙揣兜里,但是这碗拿着真是个累赘。所以相比它的这点儿价值,还是方便更重要,毕竟他答应小顾要好好逛逛。还有更重要的,这件汤匙那是正儿八经的光绪官窑,妥妥地捡漏了。

    吃惊归吃惊,多留下件儿东西,对摊主来说当然不是坏事,听了唐易的,他也没再多说,就这么地了。

    又逛了几个摊子,那个老外好像有点儿忍不住了,跑上前去,“这位先生,请留步!”

    “你好,有什么事儿么?”唐易停步应道。

    “能不能借一步说话?”老外笑着说。

    唐易点点头。“唐哥,我先去逛着。”小顾想了想,打算回避下。

    小顾走了。唐易和老外来到了一个相对僻静的地方。

    “这位先生,你刚才买的,是光绪官窑花果匙吧?”老外很直接。

    唐易点点头,“我觉得是。”

    “是这样,我有一套光绪官窑粉彩的餐具,有一对盘子四只碗,都是花卉瓜果纹饰的,但是只有三只汤匙,刚才我也看到这只汤匙了,不过你快了一步。不知道能否割爱?”老外接着说道。

    “可以啊,这东西我也没打算收藏。而且您正好缺一只,让给您好了。”唐易很干脆,这种小东西,他的确是没打算收藏,拿回去,也是要放到店里卖的。

    老外似乎没想到唐易这么痛快,他又想了想,“我刚才一直在注意你。你这么年轻,眼力让我叹为观止。而且,你毫不犹豫就能答应出手,想必藏品一定很丰富!你是瓷都人吗?”

第1041章 怀特伯爵

    “不是,我是来玩的,喜欢古玩,所以逛逛。”唐易笑道,“您的普通话说得很好,而且我看您眼力也不赖。”

    “我喜欢华夏的瓷器很多年了。我前后来过华夏十几次,每次来华夏,我都会来瓷都。”老外伸出手,“我叫托马斯·怀特,来自英国,我还有个华夏的名字,叫火艺。年轻人,你怎么称呼?”

    “火艺?火的艺术,看来,您对瓷器很痴迷啊!”唐易应道,“我姓唐,叫唐易。”

    没想到,听到这个名字,老外的脸色突然一变,连忙问道:“阁宝多?”

    嗯?唐易一听,我现在这么有名了?连一个英国来的老头儿都知道?

    就在这时候,唐易突然反应过来,刚才光去想这老外的华夏名字了,而且他说英文名儿的时候语速比较快。

    “托马斯·怀特?”唐易也忍不住脱口问道,“怀特伯爵?欧洲的华夏瓷器之王?”

    “想不到我在华夏也有知名度。王这个称号,过了。”怀特呵呵一笑,“不过,唐先生的名气,我也是早有耳闻。”

    怀特的名气,唐易是知道的,这个人是英国贵族,有勋位,是伯爵。同时也是收藏大家,尤其是在瓷器方面,在欧洲首屈一指。

    要说华夏瓷器的重器,因为当年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的缘故,在欧洲是有不少重器的,加上华夏的瓷器在欧洲很受欢迎,所以收藏者是很多的。

    能在欧洲被称为华夏瓷器之王,其藏品的珍贵和数量可想而知。怀特和河野太郎是老相识,不久前刚去了一趟倭国。被河野治说中了,主要是去避暑,顺便了解下万国展览大典的情况,以往几届大典,他都参加了。

    “我是想不到,怀特先生会一个人来逛瓷都的地摊。”唐易笑了笑。

    “唐先生,今日有缘,不妨找个地方小聚一下,你看如何?再说你这汤匙也要卖给我!”怀特提议道。

    唐易心想,既然答应卖给他了,那就不能再食言了,而且这个人在英国乃至欧洲名气极大,既然这么巧,居然在瓷都碰上了,结识一下也是好的。

    在怀特的提议下,两人到了一处茶馆。走之前,唐易没看到小顾,便给他打了个电话,说了一声,让他自己逛逛。

    走的时候,那两个男子一直跟着,离开地摊区,就比较显眼了。怀特好像比较生气,让唐易稍等,径自走到两个男子跟前,不知道说了什么,两个男子便离去了。

    到茶馆的包间坐定,怀特摘掉了棒球帽,发型虽然被压过,但是仍旧显得很整齐。

    “唐先生,我听说你的藏品包罗万象,都是极其名贵的重器啊!”怀特品了一口茶,慢悠悠说道。

    “怀特先生言重了,些许藏品,不值一哂。”

    “华夏的古代瓷器,把火的艺术发挥到了极致,又结合了绘画和造型艺术,的确是令人沉醉!”怀特接口道,“我钟爱华夏瓷器几十年,最大的遗憾是有两种瓷器没有收藏!”

    虽然知道怀特的名气,但这句话还是让唐易吃了一惊!瓷器的种类太繁复了,他估计怀特说的都是有代表性的名瓷,但是即便是这样,只有两种瓷器没有收藏,恐怕全世界的所有藏家中也找不出几个。

    “其中一种,恐怕就是柴窑了。”唐易随后接口道。

    “没错。还有一种,就是雍正珐琅彩。我有康熙珐琅彩和乾隆珐琅彩,就是没有雍正珐琅彩。偏偏,雍正珐琅彩,才是清三代宫廷珐琅彩中的魁首!”怀特点点头。

    唐易微微点头,喝了一口茶,没有说话。不用说雍正珐琅彩了,就算是康熙和乾隆朝的珐琅彩,留存在民间的,也是凤毛麟角。

    再就是,这里面有个机缘的问题。同样都是稀缺的东西,可能碰上了这样,碰不上那样。比如汝窑,成化斗彩,元青花重器,其实和雍正珐琅彩碰上的几率一样微乎其微,但是怀特偏偏就缺这一种。

    “不知道唐先生有没有这两种瓷器?”

    “怀特先生说笑了,柴窑举世无双,未曾有过传世的消息,我怎么可能收藏这种东西?”

    “哦?那唐易先生就是有雍正珐琅彩的藏品了?”

    这个雍正珐琅彩,唐易的确是有。他买下祁总的那个四合院,得到了孔先生在民国年间暗藏的四个木盒,其中一个木盒里,就是一件雍正珐琅彩合家欢赏瓶!

    不过,这事儿比较私密,只有文佳等少数几个人知道,一直藏着未曾拿出。

    “不瞒怀特先生,这个东西,我也一直在寻找。”唐易没把话说死。露宝的事儿他自然不愿意,不过等博物馆建成之后,这东西始终是要展出的,所以也得留一线余地。到时候人家万一来参观了,看到了,回头再想你说没有,不太好。说一直在寻找,就圆满了。

    怀特眉头微微一皱,突然笑着说道,“不久前,我刚从倭国回来,见到了东京史料馆的馆长河野太郎先生,听说今年年底的万国展览大典,会有不少重器,不知道到时候唐先生会不会去?”

    “我与河野太郎先生也有过一面之缘,这万国展览大典的名头,也是如雷贯耳,有机会,应该是会去的。”唐易笑着应道。

    怀特喝了一口茶,突然哈哈大笑,“我一开始还有些纳闷,唐先生这么年轻,怎么会有那么大的名声?你这几句话,都是左右逢源。雍正珐琅彩现在没有,不代表以后没有;万国展览大典,有机会应该会去,那也有可能不去。就凭这个,我算是明白了。”

    “怀特先生真幽默。”唐易抿了口茶水,没有多说。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瓷器鉴赏方面的东西。以怀特在瓷器方面的见识,放眼华夏,其实也没有几个服气的人,但是唐易似乎无所不知,让他不得不佩服起来。

    最后,还是怀特接了一个电话,这才不得不提出告辞。临走,他和唐易还互换了名片。

    走的时候,已经快中午了,唐易回头联系了小顾,两人找了家饭店,去吃午饭。

    而怀特,则是回到了酒店的房间。此时,一个四十岁左右的同样是金发碧眼的男子已经在门口等他了。

第1042章 邀请嘉宾

    进入房间,关好房门,男子给怀特倒了一杯酒。

    “市场跟着我的那两个人是你找的吧?托尼?”怀特接过酒杯,轻轻晃动。

    “我实在是不放心,怀特先生。”托尼小心说道。两人用的是英语。

    “你不懂这种乐趣,一个人最好。而且,我也不会有危险!”怀特放下了酒杯,“对了,河野太郎和法国那个皮尔的关系,搞清楚了吗?”

    托尼点点头,凑上前说道,“皮尔在巴黎搞的那几次拍卖,拍品都是河野太郎提供的,而且炒作出高价之后,其实还在河野太郎手里。然后皮尔拿出同类型的档次低的东西再度拍卖,借势赚了不少钱。”

    怀特点点头,“河野太郎在华夏捞了不少好东西。对欧洲的合作者,他喜欢用制衡这一套;从我身上,也从来都是想占便宜。我看,是应该再找一个合作者了!”

    “可是,华夏这边,并没有太好的合作对象!”托尼应道。

    “谁说没有?现在就有。”怀特拿起酒杯,轻轻抿了一口,“这个人,就是唐易!”

    “唐易?就是从倭国回来之后,你让我调查的那个人?”

    怀特微微一笑,“用华夏的话说,天助我也。今天,我遇上他了!”

    “啊?”托尼一惊,“逛地摊的时候,偶遇?”

    “没错。这个人眼力极高,少年老成,而且听河野太郎的意思,好像吃过他的亏啊!”

    “河野太郎都吃亏了,我们?”

    “倭国和华夏是什么关系?我们大不列颠,总没有他们那么大的仇恨吧?再说了,舍得舍得,河野太郎只想得不想舍,手段太卑劣,哪能总是占便宜?我们不一样,我们是追求艺术珍品,该舍的一定可以舍,不光是钱财,还有各种包含诚意的行为!”

    “但是根据我的调查,这个唐易面对极品和重器,也是咬得死死的不松口啊!”托尼面带忧虑。

    “所以,要成为他的朋友!而不是普通合作伙伴!”怀特想了想,“港岛的慈善艺术品拍卖会,郑麒麟准备的怎么样了?”

    托尼一听,立即转身,从桌上的包里拿出了一张纸,“你看,拍品名单已经出来了。”

    “很好!”怀特看了看,“港岛是我们联系华夏大陆的重要地点。郑麒麟一直干得不错,告诉他,想办法邀请唐易作为嘉宾参加,作为华夏的收藏大家隆重介绍,加一个环节,请他点评那件压轴拍品。”

    “好。”托尼点点头,但似乎欲言又止。

    “有什么就说。”

    “如果这样,河野太郎知道我们和唐易走得这么近,会不会?”

    “丘吉尔早就说了,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如果无利可图,我们不和唐易合作,他也会视我如陌路。如果有利可图,有势可借,我和谁合作,他也不敢多管。”

    “我明白了。”托尼点头。

    “我们先回英国。下个月港岛拍卖会之前,再去港岛。”怀特满意地喝了一口杯中的红酒,“这次来瓷都,得了一把淡雅粉彩的小勺,配全了我的藏品,又搭上了一把浓墨重彩的‘大勺’,真是不虚此行!”

    此时,唐易这个“大勺”,和小顾正在吃饭。

    “小顾,陆先生没说什么时候让你上窑?”

    “说了,说先从紫砂开始,然后是陶器,最后是瓷器。不过,现在他说先有全面的认识,主要是眼力上的。”小顾回答说,“等他觉得我的眼力过关了,才能开始上窑烧东西,所以我才让您再点拨下,快一分是一分。”

    唐易点点头,“嗯,这个机会来之不易,好好把握,好好努力。”

    吃完了饭,两人又逛了一下午,晚上才回去。

    第二天,唐易便离开了瓷都。

    燕京司马六的那个院子,还没到租约的最后期限,但是山州西郊戴利的大观园里,博物馆的地基已经打好了。唐易回了山州,去看了一下。

    这个博物馆因为是分馆,所以规模不大,当时唐易也参与了设计,文佳也帮着看了风水,指点了格局。这处建筑是一个五边行的大致形状,暗合五行。同时是一处仿古建筑,飞檐廊柱,古色古香。

    阁宝多的生意越做越大,公司的生意,以翡翠和瓷器为主,燕京则是法器为主,沪海以玉器为主,杭城则应了张路的强项,木器为主。而且在杭城,光是那批印度回来的紫檀料子,就赚翻了。

    这全部得益于唐易的身边的这几个人,都是个中好手。毛逐的在古玩文玩方面的底子算是最弱的,可偏生是做生意的好手。

    阁宝多在圈里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唐易琢磨着,等到燕京和山州的两处博物馆建成之日,成立五古封灯古玩研究会也就正当其时了。

    生意虽然越来越大,但是唐易最喜欢的,还是在店里守着一屋子的东西,边抽烟喝茶,边琢磨事儿。这种状态,是很多圈里人喜欢的状态。其实,琢磨的说不定是大事儿,但给人感觉却比较悠闲,唐易慢慢也有了这种举重若轻的劲儿。

    这天,唐易就守在店里,寻思着陆知行的柴窑葵口笔洗也该做成了,下一步怎么想办法和长谷静真接洽,探探口风,看有没有希望像陆知行说的,把龙纹紫匣“借”来看看。

    当时店里没客人。古玩店就是这样,闲的时候门口罗雀,大半天不见人,让你怀疑都是怎么赚钱的?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这话虽然夸张,但清闲的状态却是古玩店常有的。

    老谭和大康在柜台后整理东西,唐易就坐在八仙桌旁边,这时候,门推开了。

    先进来一名男子,长脸大眼儿,发型时尚,一丝不乱,看年纪也就是三十多,不过再看那种透着世故和沧桑的眼神儿,恐怕不止这么年轻。

    他身后跟着个年轻的女子,像是秘书,职业套装,五官不算漂亮,但端庄雅致。

    这两个人,气质上不像是普通玩家,而且也不像北方人。唐易起身上前,“二位,有什么指教?”

    “指教不敢当。”男子微微一笑,“您就是唐易唐先生吧?”

第1043章 送了块表

    男子的口音带着几分港普的味道。尤其是先生的“生”,一听就听出来了。正常说普通话,说“先生”的“生”是轻声,有点儿像把这个字儿的一半含在嘴里,这个男子用的是一声,和“先”一样用力。

    不过,这两人虽然口音如此,瞅着又面生,但是却面带善意,唐易便笑着点点头,“我是唐易。咱们坐下说?”

    “谢谢!”男子和女子跟着唐易到八仙桌边坐下,老谭见了,喊了一声大康,让去倒茶。

    “唐先生,自我介绍一下,我是港岛来的,我姓郑。”男子说着,递上了一张名片。

    名片上的有两行,一行是艺术品经纪公司,一行是拍卖行,这俩前面都是一个名称:天宝。

    天宝艺术品经纪公司,天宝拍卖行,总经理:郑麒麟。

    唐易一边回了一张名片,一边琢磨,这八成是来做生意了。看来,他们这是缺好东西,看看我有什么好东西要出手,在他们那里上拍?

    不过,唐易也有点儿奇怪,港岛的拍卖行,怎么会找到我门上?而且,征集拍品,按说不应该是总经理亲自出来,还千里迢迢从港岛跑到山州。

    “郑总这么远跑过来,想必一定是有要事了,不知道我能帮上什么忙?”唐易递上一支烟。

    “谢谢,不会,您随意。”郑麒麟摆摆手,“是这样的唐先生,我们过些日子,要在港岛举行一个拍卖会,想邀请您参加。”

    唐易见郑麒麟不抽烟,自己也就没点,“谢谢郑总抬举。不过,我这里暂时没有适合上拍的东西啊!”

    “可能是我没说明白。这次拍卖会,是一场慈善拍卖会,所得拍卖款项,全部捐献给残障人士。拍品呢,我们都准备好了,拍卖画册也都有了。我们邀请唐先生,是因为唐先生在华夏古玩界声名远播,想邀请您担当专家嘉宾。”

    这自然是怀特的安排,不过怀特对郑麒麟交代的只是结果。郑麒麟心思玲珑,怀特才是公司和拍卖行真正的大老板,大老板重点交代的事儿,那必须亲力亲为,万无一失。所以,干脆就直接到了山州,上门来了。

    “噢?”唐易一边笑言,“我何德何能,如何能到港岛去当嘉宾?”一边心想,此事应该不会这么简单。否则,有那么多前辈可以邀请,怎么会单单找上我?

    “唐先生太谦虚了,‘唐眼’的名声在港岛也是如雷贯耳。”郑麒麟仿佛猜透了唐易的想法,“我们只看实力,不看什么辈分、年纪这些虚的东西。”

    又来了,东西,西的发音又是加重的一声。唐易不太适应,呵呵笑了一声。

    郑麒麟见唐易这种表现,误会了,立即又说道,“我们是很有诚意的,绝不是阿谀奉承。我们也知道,唐先生很忙,这出场的费用我们都有计划安排,只不过想请唐先生点评最后一件压轴拍品。”

    唐易摆摆手,“不是钱的事儿。恕我冒昧,郑总,您是个职业经理人吧?你们拍卖行的老板是谁?”

    郑麒麟笑了笑,“唐先生的眼光不光在古玩上,真是好犀利。我们老板您认识,就是英国的怀特先生!他给我下了死命令,要是请不来您,我的饭碗可就没了!到时候,怀特先生也会来,他也很期待和您的会面。”

    “拍卖具体是哪天?”

    “就是这个周的星期六,今天星期二。如果您能去,我在这里等您,和您一起过去。”

    “但是我还没办港澳通行证啊!”

    “来之前,我已经问清楚了,山州是港澳签证自由行的城市,而且承诺办理通行证两个工作日办结,所以我来找您,预留了足够的时间。”

    “郑总虑事真是周详,好像我不答应都不行了。”

    “那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