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下珍玩-第2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最低什么价儿?”金丝眼镜问摊主道。

    “少了十万不卖!”也不知道是因为唐易在看着他,还是想为刚才的事儿找回面子,摊主居然又说了和刚才那件竹臂搁同样的话。

    金丝眼镜一听,脸色顿时变了,心说我特么摆到店里,也未必能卖这个价儿!“打个一折,我给现钱!”

    一折就成了一万,摊主一听,又是直接伸手,意思是拿回来。

    “两万!这是我能出的最高价儿,好歹是件像样的东西,这价你不好找了!”金丝眼镜没松手,又道。

    摊主依旧摇了摇头,又把手伸了伸。

    金丝眼镜有点儿置气了,“好,我看谁能出更高的价儿!”将油灯还给了摊主。

    摊主刚接过来,唐易就搭上了手,“我再看看!”

    摊主略有犹豫,“你可听好了,一口价儿,就是刚才的价儿!”

    “我不看怎么应啊!”唐易笑笑。摊主这才撒了手,唐易拿了过来。

第992章 药水拔过

    唐易本来早就有数了,不过拿过来之后,还是仔细看了看,司马六也凑上来,看了一会儿,“工够细的啊!”的确,这油灯的工艺相当细致,那底座爪子上的纹理都是活灵活现。

    “不细买它干嘛?”唐易笑笑,看着摊主道,“十万真的不能降了?”

    “降不降的,问题你诚心要么?”

    “这样吧,你刚才说十万,是气话,但是这位出过两万了,我肯定不能比他低,五万八,吉利,好彩头,也够意思了,您看怎么样?”唐易道。

    其实,这油灯,摊主是一万收来的,而且他也知道,这很像是汉代的青铜灯,汉代的青铜灯市场上相对多一些,而且不是什么上等器型,要不是工艺细致,保存完好,他也不会收。这东西,能出三万,他就果断出手了,可刚才金丝眼镜有点儿摆架儿,而且眼下不缺买主,他才没答应。

    唐易出这个数儿,他是一下子心动了。不过,心动归心动,能赚一点儿是一点儿,“我给您说,我是五万收来的,十万卖真不贵,您也看到了,真正的好东西不多,雍正水盂让您二位拿走了,这油灯我可不能再亏了。”

    金丝眼镜听唐易开了这么高的价儿,首先就是一愣,心想,这一盏普通的青铜灯,就算是汉代的,也叫不上什么高价啊?

    这时候,轮到唐易伸手了,他把油灯往摊主的方向递了递,“五万八,是我能出的最高价儿。”

    摊主没接手,唐易又往前递了递。

    “拿走吧!”摊主终于说道。

    唐易笑笑,“转账吧?”

    “我来,我来!扣除我那一千的定钱,一共五十五万七千,对吧?告诉我账号,我这就给你转过去!”司马六连忙说道。唐易让给他一件水盂,这几万块钱,他想抢先付了。

    唐易却摆摆手,“各转各的,别误会,不是钱的事儿,别坏了规矩。”

    司马六心想,这东西唐易既然买了,看起来像是捡漏了,也罢,自己替他付钱的话,恐怕唐易是怕说不清楚。

    转账完毕,司马六和唐易拿起装好的东西,准备再到别的摊子上转转。刚走两步,就听身后传来了一个声音:

    “一件汉代的陪葬品,小兄弟真是别有趣味啊!”

    回头一看,原来是那个金丝眼镜。

    唐易笑笑,“我眼拙,还真没看出是汉代的,也没看出是陪葬品。”

    “汉代的青铜雁足灯,如果灯盘里的细柱只有一个,那就是油灯,不是烛灯。汉代蜡烛十分珍稀,要是烛灯,多是王公贵族所用。可惜,这是一盏油灯,油灯多用来陪葬,雁足,且灯柄上带翅膀状的纹饰,所谓鸿雁传书,取能与下葬之人互通信息之意,不是陪葬品是什么?”金丝眼镜一脸自信。

    唐易心说,不懂装懂!再说了,我买东西,关你屁事儿啊!只是笑了笑,“受教了。”说罢便欲离去。

    “青铜器的买卖,不是随便的事儿,小兄弟恐怕在行里混的时间不长,这陪葬品定是出土的东西,这可带着麻烦!”不料,金丝眼镜突然又来了一句。

    唐易一听,心想这伙计是没买成东西,想恶心下自己,连非法交易的暗指都特么出来了!这还没完没了了!

    “老兄口口声声说汉代的,不过是从形制上说的。形制虽然相似,但汉代陪葬的雁足灯,哪有这般精细?既然你愿意探讨,我也不妨多说两句,这盏油灯,肯定不是汉代的,是秦代乃至战国末期的,不过,有些断代细节说起来就繁琐了,你如果是行里人,也该知道,有些诀窍也不能随便说。”

    金丝眼镜一愣,正待说话,唐易摆摆手,“但有一点我可以告诉你,秦代雁足灯,虽说只有精工,但其实也有陪葬的,但是陪葬的雁足灯,绝对不会这么高,灯盘也不会这么小。后来,汉代的烛灯,仿制的是这种,而陪葬的油灯,仿制的则是另一种。而且,这一盏雁足灯不仅有包浆,灯柄、灯盘、灯座的包浆却不相同,陪葬品是不会出现这个情况的!”

    这下子,金丝眼镜是彻底愣了。这一课上的,真是让他哑口无言。

    唐易看了他一眼,“这么一盏灯,五万八买下来,我不觉得是别有趣味,倒是老兄你不把心思用在眼力上,用歪了,还真是别有趣味!”

    司马六在旁边听了,哈哈大笑,冲金丝眼镜挥了挥手,“快走吧,别丢人现眼了!”

    唐易和司马六再也没搭理金丝眼镜,直接快步走了。

    到了一僻静处,司马六问道,“这秦代雁足灯,现在到底价值几何?”

    “这个我还真不好估量。不过就算是汉代的,曾经拍卖过一件精品,就是他刚才说的烛灯,灯盘里有三个烛柱,形制比这个应该小一点儿,我记得是拍了一百五十万左右,而且那是七八年前。这一件如果上拍,我觉得两百万问题不大!”对司马六,唐易没有隐瞒。

    司马六听了,长叹一声,“平时老听几个圈里人说假货横行,哪里能捡漏?实际上,还是眼力不够啊!就说刚才那位,明明已经得了先机,最后还不是错失了?眼力不够,就别抱怨见不到真东西!”

    “其实眼力只是一个方面,关键是运气,要不是你守着这个摊主,我们也未必买到啊!”

    司马六连连摆手,“唐总,我真是服了你了!”

    顿了顿,司马六忽然又道,“对了,那个宣统龙纹青花碗,你为什么不让我买?”

    “那只碗有两道暗冲(注:行话,指不明显的裂纹),被人用药水拔过。”

    “药水拔过?”

    “对,这个办法很早就有了,有些瓷器如果有暗冲,放到84消毒液里泡上一宿,就把这暗冲拔得不易察觉,干了以后再顺势抹点蜡油,那就更看不出来了。不过,现在技术先进了,听说有的药水很牛逼,拔过之后很难分辨。”

    “这也行?”

    “古玩圈里的手法,五花八门。不过,这用药水拔暗冲,只能用在单色釉和青花器上,要是釉上彩的东西,你泡一晚上,没准就脱色了!”

    “我还真是没看出来有暗冲,那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还有一开始上手又放下那个人,他好像也看出来了!”

第993章 不带款儿

    唐易笑了笑,“这个,看出来看不出来,只是相对的。你想想,釉面裂了,再怎么处理,也是有端倪的,这种细微的光感差别,行家看多了,自然也是有数的。这还是得靠多看多研究,道高一尺的事儿。”

    “唐总,咱俩认识时间很短,但我服你,有件事儿我就直说了啊。你要说学问,年少高才的我信。但是这眼力,应该是东西堆里滚出来的,真真假假里练出来的,你这么年轻,这眼力到底是怎么练出来的?”

    这个问题,唐易还真没法回答,半晌才道:“许是运气好吧。”

    都这么说了,司马六自然也就不能再问了,他立即转了一个话题,“你说这做假做旧的手段越来越发达,以后会不会有那种谁也认不出来的高仿?”

    “要是谁也不出来,那不就成真的了么?换个角度,最起码那个做假的知道吧?肯定还是有破绽的。”唐易答道,“科技手段越来越高,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于做假的,但对于鉴定也是有利的。”

    司马六摇了摇头,“贵圈太乱了,我觉得脑子不够用了。”

    “习惯了就好了,我还觉得贵圈太乱呢,你不是一样游刃有余?上个月那部片子票房十几个亿,是你们搞的吧?”

    “好几家公司呢。你光看赚钱的片子,没看赔钱的片子。不过古玩圈也这样,有捡漏的,就有打眼的!”

    “对喽,其实哪一行都一样,形式不同罢了。”

    “唐总,你我相识也是个缘分,只要今后能用得着我的地方,尽管开口。不说别的,今天你能割爱这件雍正茶叶末釉描金水盂,那就说明是个可交的人!”司马六突然表情严肃地说道。

    “老兄你客气了,我要觉得你不可交,就不会陪着你逛早市了!”

    两人相视一笑,离开了僻静地儿,继续逛摊。

    这时候,已经快六点了,夏天的晨光早,天已大亮。

    不过,两人转了大半个市场,再也没法发现什么很合意的东西。

    都说乱世黄金,盛世古玩,眼下可是太平盛世,不少古玩拍出了天价,可真到了市场上,真东西拿着放大镜也不好找。就算唐易身藏异术,他也得能碰上不是?

    唐易听老爸说过,古玩刚兴起的**十年代,地摊可是个好地方,逛一遍地摊区,别的不敢说,明清官窑不碰上个三五回,那就是运气差的。

    可如今的地摊,多是多了,可假货更多,而且就连很多工艺品都是很差的档次。要不唐易说司马六运气好,那个红脸膛的大爷手里居然有好几件真东西,还让他俩碰上了,的确是撞了大运了。

    正说着,两人走到了一个摊位前,这摊位的东西很杂,所以唐易不由得多看了一会儿。

    看着看着,就被一个青花碗给吸引了。

    确切地说,这是一个大杯子。有多大?口径得有十几厘米,杯深也得有十厘米,这整体形状,像一个仰面的大铃铛。

    这个大杯子,里外都有青花纹饰,外面画的是一只仙鹤,游走于花团锦簇之中,姿态悠闲高雅。

    唐易蹲下身去,将杯子拿了起来。杯底也挂了釉,但不带款儿。

    “好眼力!”摊主是个留着两撇小胡子的精瘦汉子,一看唐易拿起东西,“这可是乾隆官窑!”

    嗯?唐易一听,心里的高兴劲儿一下子就起来了!敢情这摊主没搞透!咳嗽了两声,“这碗,怎么看,怎么不像官窑。”

    “您真爱开玩笑!这是杯子,不是碗,看起来像个翻过来的铃铛是吧,这就叫铃铛杯,又叫仰钟杯!”摊主嘿嘿笑道。

    唐易心想,得,也不是一点儿不懂,看来还是有基础。

    司马六这时候也在唐易旁边蹲下,看了摊主一眼,“乾隆官窑?乾隆官窑怎么不带款儿?”

    摊主看了看司马六,一看就是个有钱的主儿,这耐心立即便足足的。

    “老板,您有所不知啊,不是所有的官窑都带款儿。就拿这乾隆官窑来说吧,就有至少两种情况不带款儿,比如有的乾隆爷钦定的东西,得烧得完美无缺之后,有把握了,再烧加款儿的,可之前最后那次,肯定是满意的啊,也就留下了。再就是有些仿器,前朝人家就不带款儿,仿造的时候那也不带,乾隆朝高仿的东西可多啊!”

    司马六一听他说的头头是道,不由看了一眼唐易。

    “他说的没错,官窑不带款儿的东西是有。”唐易应道。

    “哎,就是!要不我说您好眼力么!”摊主竖起了大拇指,满脸笑容。

    “不过——”唐易突然拉长了音调,“你觉得这杯子是哪种情况呢?”

    “这肯定是乾隆爷钦定的东西,您看,鹤游花丛,这姿态,一派帝王之气!”

    唐易笑了笑,“帝王之气我没看出来,倒是有点儿道家之气。乾隆信佛,这东西不搭!再说了,你既然知道是仰钟杯,乾隆官窑的仰钟杯,哪有这么大的造型?”

    摊主一愣,转而嘿嘿笑道,“我看出来了,您一开始说是‘碗’,这是拱我呢吧?”

    “这东西是件乾隆朝前后的老仿,不过肯定不是官窑。我对仙道这一块儿很感兴趣,这杯子画片儿也不赖,倒是能收走。你给个实落价儿吧!”

    摊主一听要买,立即说道,“我也不跟您争是官窑民窑了,既然您看上了,交给朋友,您给五万拿走!”

    唐易没说话,直接站起身来,对司马六说道:“刚才那个青花大笔筒要多少钱来着?”

    司马六反应很快,“开价三万,你不是觉得贵了么?”

    “拿那件吧,那件开门!”唐易说着,转身就要走。

    摊主立即也站起身来,“您二位一看就是有身份的人,何必跟我这儿唱双簧呢?多少合适您开个口!”

    唐易想了想,伸出了一个手指头。

    “一万?那肯定不成,这画片儿也不值这些!”

    “八千!”唐易笑着应道。

    “啊?有您这么讲价的么?”

    “六千!”

    “得得得,一万您拿走行了吧?我是真服了您了,知道鬼市第一波过了,结果这件还剩下了,是这意思吧?”

第994章 鹤鹿同春

    “拿了吧!”司马六在旁边添了一句。

    唐易看了看摊主,笑着说,“你真要认定是乾隆官窑的东西,怎么会只开五万的价儿?而且,也不会这么就摆在地摊上吧?起码弄个像样的盒子,摆的位置再靠里一点儿。”

    “我真是走眼了,一开始您说是碗,又年轻,后来这一步步的——算我有眼不识泰山,您是高人!”摊主拱拱手,“一万,您拿走吧!”

    唐易刚想说刚才明明已经还到六千了,司马六却道,“好了,成交!”

    唐易一看,便也没多说,点了点头。

    拿走了杯子,两人离了地摊区,准备去一些小店看看。走到一处路口,四下人少,司马六放慢了脚步,“我说唐总,这东西我虽然看不透,但你肯定捡漏了,何必和他再啰嗦呢?”

    “老兄啊,你在古玩圈里走动得少,这摊主,满嘴跑火车,而且开五万这个价儿,明显是看咱们像有钱人,要是换个打扮普通的,估计也就是开个万儿八千的。而且临走的时候你发现没有?他嘴角翘了一下,还在偷着乐呢!别看他恭维我,一口一个高手,我敢打包票,这东西,他是按现代高仿来的,超不过一千块钱!”

    “啊?”司马六看了看唐易。

    “一开始他喊乾隆官窑,后来又说不论官窑民窑,再到最后干脆不提是不是老仿了。要不是你,六千也能拿下。倒不是我缺这点儿钱,行里的水太深,有些事儿,真不能太大方。”

    司马六若有所思,唐易继续说道,“这都走远了,我给你明说,这东西捡漏儿是肯定了,五万和一万,其实都只不过是个零头儿。但是,如果他开五万,我还三万,那我三万绝对买不下来!而且,肯定要多浪费不少时间;拉锯的时候,万一有个懂行的来了,你已经回了三万的价儿了,人家开口五万一把抓走,这东西就没了啊!老兄!”

    “哎呦!这学问可真多啊,合着我以前逛摊都白逛了!”

    “你肯定没白逛,不过我说的情况,你没遇上过,所以也就没有体会、没有防范!”

    “那这到底是不是官窑?”

    “当然是官窑!”

    “乾隆官窑?”

    “我反驳摊主的时候,其实说的理由是真的,乾隆官窑不可能有这样的东西。这,是一件嘉靖官窑!”

    “啊?明代的?”

    “嗯。这摊主,半瓶醋,这虽然叫仰钟杯,但在明代,对于器型偏大的,也有人称呼为仰钟式碗。现在咱们聊,名称无所谓了,你看这釉色白中泛青,青花发色浓重艳丽。清代青花中,也有浓重艳丽的,比如康熙翠毛蓝。但这个青花,它比较均匀,而且透出紫红,这是用的回青料,技术又很高,不是嘉靖官窑是什么?”

    司马六连连点头,“这些我都能听明白,而且嘉靖信道炼丹,这仙鹤画片儿也对。可这嘉靖官窑,为什么不落款呢?”

    “嘉靖不会像乾隆那样,但是嘉靖官窑,也是有两种情况不带款儿的。一种,就是赏赐给重臣权贵,烧之前就决定了要赏赐;另一种,就是祭器供器。这仰钟杯当祭器是不大可能了,但是赏赐出去极有可能。嘉靖这个皇帝,好权谋,玩弄大臣于股掌之中,赏赐这种图案的瓷器,再正常不过了!”

    司马六听得津津有味儿,“跟你逛一早上,顶我自己逛三年啊!”

    “其实,真正的行家,看底不全是为了看款儿,虽说款儿也很重要。这瓷器带款儿,从明代永乐朝才开始,你比如宋五大名窑,元青花,都是没有款儿的。明代的洪武瓷器,也是没有款儿的。不是前几年还有个笑话么,有件高仿的洪武釉里红,还加了个‘大明洪武年制’,这段子笑翻了不少人。”

    这时候,司马六似乎想起了什么,虽然点了点头,但没说话。

    唐易说得兴起,“不过,根据我知道的史料,嘉靖朝烧的这种杯子,好像成对的多,比如前些年曾经上拍的三羊开泰青花仰钟杯,就是一对。这个,应该也是成对的图案,一只鹤,一只鹿。这凑成一对,正好是鹤鹿同春!”

    这时候,司马六突然一拍大腿,“我就说么!终于想起来了!”

    “怎么了?”

    “几个月前,我在一个熟人的店里见过这样的杯子!当时我不知道仰钟杯。也是不带底款儿,个头儿、青花发色都差不多。不过当时我没当回事儿,刚才我一直在琢磨呢,你这一说一只鹿,我终于想起来了,好像那个杯子上面就是一只鹿!”

    “啊?”唐易一听,“那东西卖出去了么?”

    “不知道卖没卖出去。这么着,我给他打个电话问问!”司马六说着,拿出手机打了过去,结果竟然是“暂时无法接通”!过了一会儿再打,还是如此!

    “这样吧,他的店在古玩城,咱们这就过去看看!”司马六道,“今儿周六,应该开着门!”

    两人很快出了市场,司机拉上他们向古玩城驶去。

    车上,司马六大体介绍了一下,“这个熟人吧,是这么个情况。他呢,早些年是做海鲜生意的,发家之后,也想玩点儿高雅的,寻思来寻思去,做点儿古玩生意吧!就在古玩城开了家店。不过,这店是他的一个小三看着,雇了几个伙计。他是得空才去。”

    “小三看店,也不怕人家卷了东西跟小白脸跑了?”唐易呵呵笑道。

    “这还真说不准!不过,听说他和这个小三还挺有感情,要是玩玩的话,也不会把店让她看。他玩过的可不少。”

    “你和他有多熟?”

    司马六一听,知道唐易的意思是,到时候能不能不手软、该捡漏捡漏?摆手道,“都是朋友介绍认识的,吃过两次饭,再就是我介绍他认识过一个小明星,带着出国玩了一趟。怎么说呢,算熟人,但不是一路人。”

    唐易心下了然,这关系忒一般了。

    到了古玩城,司马六带着唐易直接上了楼,来到了一家店铺前。

    这店铺,名叫四海阁,唐易心下一乐,这名儿,倒像个海鲜酒楼。

第995章 白高兴了

    果然,柜台里面电脑前的位子上,坐了个挺年轻的女的,皮肤白得发腻,身材挺得发颤。

    一见司马六,她立即走出了柜台,“司马老总,哪阵风把您给吹来了?”

    “这不是找你来了,有部片子,想让你当女一号呢!”司马六呵呵笑道。

    “别拿我开心了!老张去粤省了,昨天走之前还念叨您呢!”

    “噢,我给他打电话了,他说想买什么找你就行。”司马六自然不会说电话打不通,这打不通,意思就多了。虽说只是个小三,也别给人家添乱。

    “看吧,什么女一号!这不是还是来寻摸古董的?”女老板咯咯一笑,“随便看看吧,掌眼出去了,上周刚来了一批新货。”

    司马六笑了笑,指了指唐易,“噢,忘了介绍了,这是我朋友,唐总,也是我请来的专家。”

    “唐总好年轻啊,这么帅,可不像专家,应该演男一号才对!”女老板伸出手,轻轻和唐易握了握。

    “打小就老实,不会演戏!”唐易微微笑了笑。

    “唐总这句话,一语双关,欺负人!”女老板撅起嘴,嗲了一声。

    司马六连忙摆摆手,“好了,唐总可是日理万机,我们赶紧看看,有合意的,一定照顾你的生意!”说罢,便给唐易带路,在店里转了起来。

    女老板没再说话,不远不近地在后面跟着。

    走到一处博古架前,司马六看了看,眼中闪出一抹惊讶之色,而后又左右看看,低声对唐易道,“具体位置记不住,但应该就是这个架子上,怎么没了?”

    唐易想了想,走到旁边的博古架前,拿起一只青花盘子,提高声音对司马六说道:“本来想要一只青花碗,结果没找到合意的,这盘子不行就凑合吧!”

    司马六连忙道:“别呀,凑合哪能行啊!”说着来回看了看,“你这一说我想起来了,上回我来,看到过一件青花碗,上面还有一只鹿,造型挺别致的,画片儿也漂亮,怎么没了?”

    其实,这俩人也就是当着个小三敢这么演,要是换个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是冲着那件东西来的。

    “司马老总,你说的是那件青花仰钟杯吧?真是不巧了,就是昨天,让我给卖了!”女老板这常在古玩店里待着,这“仰钟杯”说得还真不含糊。

    “啊?”司马六连忙道,“卖给谁了?卖了多少?”

    “您也甭惦记了,跟您我得说实话。掌眼说了,那件是仿品,虽说画片儿不错,但是青料没用好,色儿不对。让我两万卖给一个老头儿了!”女老板想了想,“买主我也不认识,是个生面孔。”

    唉!司马六心道,这就没招了,生面孔上哪里找去?不由遗憾地看了看唐易。

    唐易心想,这店的掌眼不知道什么水平。要是他打了眼,那这便宜,可能就让人赚了。这仰钟杯,没凑成一对,真真是有些遗憾。

    不说别的,单个杯子要是值五百万,成对的东西,往往是要翻番的。这一对凑出来,就冲着两千万去了!

    一听这个没了,急着走也不好,而且既然来了,索性就继续看看吧。

    刚看了一会儿,唐易的手机叮铃铃铃响了起来,掏出来一看竟是贺老爷子,接起来一听,贺老爷子说话带着兴奋,“中午一起吃饭吧?”

    唐易来燕京呆的这段时间不短,前几天见过贺老爷子一次,正好谭千尺刚从杭城回来,一起聚了聚。

    “老爷子有什么喜事儿么?”

    “我昨天淘了一件好东西,青花的,一起来看看?”

    “元青花?”唐易开了句玩笑。

    “元青花我有啊,民窑的,青料连苏麻离青都不是!”贺老爷子现在瓷器水平长进了不少,知道元青花里,其实不值钱的东西很多,只有用苏麻离青的官窑器才牛逼。

    “呵呵。”唐易笑了笑,“好啊,正好我今儿在潘家园也收了一件不赖的嘉靖青花。”

    “什么?”贺老爷子一怔,“也是嘉靖?我这个像是官窑仰钟杯,画片儿是鹿游春草!”

    唐易一听,立即走到一角,压低了声音,“老爷子,你不会是昨儿在古玩城四海阁买的吧?”

    “你怎么知道?昨儿我路过,正好碰上了!”

    “这事儿太寸了,见面说吧!”唐易挂了电话,正好以有事儿为由,便和司马六一起告辞了。

    这时间,吃午饭是太早了,唐易约了贺老爷子到一家老茶馆见面。

    路上,唐易对司马六笑道,“这四海阁里的那只杯子,被一位老爷子买走了,正好我介绍你们认识认识!”

    司马六一听,下巴差点儿没掉地上,“我说唐总啊,你这运气还是人该有的吗?”

    唐易摇摇头,“不是我运气好,我看是老爷子运气好,他要是开口让我把手里的鹤杯卖给他,我还真不知道该怎么拒绝。他一准儿说我手里的好东西够多了,他还没什么像样儿的东西呢!”

    司马六笑笑,“那我就不好说什么了。不过,这能凑成对儿,那就是大喜事一件不是?旁的旁论。”

    到了茶馆,贺老爷子已经在包间等着了,桌上已经摆好了一壶茶,还有瓜子杏仁葡萄干等小食。唐易给双方介绍了一下,司马六和贺老爷子彼此第一印象都还不错。

    关了门,直入正题,贺老爷子把鹿杯从锦盒里拿了出来,唐易同样也把鹤杯拿了出来。

    这摆到桌上放一块儿,形制和大小还真差不多。但是差不多就是还差点儿,唐易看了看,贺老爷子的鹿杯,明显要比自己的鹤杯小一点儿。

    再仔细一看,唐易只剩叹气的份儿了,心说那个小三店里的掌眼看来是有些本事,贺老爷子的这件鹿杯,的确是件仿品,虽说是民国的老仿。最大的问题也的确是青花发色,紫色透的偏红了一点儿。

    白高兴了。

    司马六一看唐易眼神不对,正想开口问,他的手机这时候也响了起来。

    “喂?刘大爷啊,出院了?好啊好啊,别客气,这点儿事儿算什么。什么?有件老东西?你在哪儿?”

第996章 柳暗花明

    司马六打电话的时候,贺老爷子轻声向唐易问道,“东西不对?”

    对贺老爷子,唐易自然是实话实说,“这是民国早期的高仿,画片儿不错,是高手所仿。而且,仿得很讲究,杯底下,没落‘大明嘉靖年制’的款儿,但是方向呢,却还是嘉靖官窑。最大的问题就是回青料的使用还没掌握到炉火纯青,想做出透紫的发色,但实际效果微微偏红了点儿。”

    说罢,唐易指了指自己买的那件鹤杯,“您仔细对比一下,就能看出来了。”

    这时候,司马六已经挂了电话。唐易的话,他也听了一些,立即凑上来一起看了看。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不仅青花发色有点儿问题,这釉色闪青也不够啊,看来,我花了两万,是打眼了!”贺老爷子端详之后,摇头叹息了一句。

    司马六也跟着点点头,“这不比较还真是看不出来,没错,上次我在四海阁见到的就是这件!今儿,真是长见识了!”

    “也不能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