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下珍玩-第2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匡海生又想起来,曾经有一个民工打扮的人下了唐易的车,难道唐易本来也想打地窖官窑瓷器的主意?只不过因为听说都碎了,而且文物部门也到了,这才罢手?
不过,这些预感只是一念之间的波澜,恢复平静之后细思唐易的特点,他又觉得想象力过于丰富了。但一念之间,它也是念。匡海生和唐易之间的裂隙,已经在上一件事儿的基础上,不知不觉扩大了。
“这是清宫藏玉,也的确是传世的,而且在我的记忆当中,也应该没有被各大博物馆收藏过,是个人私藏的可能性很大。”匡海生非常客观准确地下了定论。
因为当时李处长介绍得很周全,而且地窖里只有瓷器,加上眼下对清宫藏玉传世品的判断,所以匡海生没去假想这四件玉器也可能是出自地窖。
唐易到的时候,匡海生还没走,两人在房间里打了个照面,居然同时说了声:你好!
“尉大队,该说的我都说了,我还有事儿,先走一步。”匡海生接着就告辞了。唐易点点头,也没多说什么。
尉伟送走了匡海生,指着摆在桌上的四件玉器道,“就是这四件,她说本来要卖给你,但是觉得你实力不行,干脆不卖了!”
“我根本就没见过这四件玉器。”唐易道。
“我知道。她的话完全可以自圆其说,又不需要你证明。我只不过走程序问问你,她是去过你店里么?”尉伟压低了声音,“当然,既然你是搞古玩的,也想让你饱饱眼福,出去别瞎说啊!”
唐易禁不住一乐,这尉伟,办案的时候凶狠老辣,这对人还是有春天般温暖的时候嘛!
“去过,想卖东西,我没收。”唐易简单应道,目光却一直没离开过这四件玉器,“都是宫廷珍品,真是不简单哪!”
“那丫头,看着就不像个简单的人。”尉伟应了一句。其实,唐易说的是,这个地窖的主人不简单。
而且唐易突然有一种冲动,虽然看起来不太好找线索,但也应该去查查这个人到底是谁!
第882章 查访原主
实际上,匡海生也在查这件事儿。
官方查访,在很多事儿上都有便利,但并不是所有的事儿都有便利。
比如这个地窖所在宅子的主人,民国年间的地契房契,哪里还有什么线索?而且这房子就算是在民国年间,也不一定转卖过几次。
最关键的是,这个宅子的主人肯定不是什么名人,不然早就知道结果了。
所以,想查出结果,最大的可能反而是借助民间的人脉,口口相传中找出线索。
但是,如果以官方的身份来问民间的老人,效果却未必好。有时候知道的,也可能有所顾忌或者多想了,说不知道。
唐易的老爸唐中峰,在山州土生土长了五十多年,又是做古玩生意的,这方面的人脉和便利却不言而喻。
当时问出神仙巷关于郇姓女人买房子的事儿,就是从九十高龄的岳奶奶口中知道的消息。
唐易在刑警队呆了没多大会儿就走了。晚上回家吃饭的时候,正想给老爸说说这件事儿,老妈突然问道:“你现在事业越做越大了,准备什么时候和娉婷结婚?”
“又来了!”唐易苦笑道,“妈,这结婚又不是一个人的事儿,也得人家同意才行啊!”
“你俩出问题了?娉婷不同意?”易素梅放下了筷子。
唐中峰又好气又好笑,“唐易就是打个比方,年轻人的事儿,你就别催了。再说唐易还不到二十五,稳定稳定心性再结婚不是坏事儿。”
“你们爷俩,就知道一个鼻孔出气!”易素梅瞪了唐中峰一眼。
“你准备什么时候去杭城?”唐中峰赶紧岔开了话题。
“得等张路做出几件紫檀家具来,再就是还得提前预约白老。过几天我再问问张路。”唐易应道。
吃完了饭,爷俩跑到阳台上抽烟,唐易就把地窖这件事情原原本本说了。
“什么?如果是这样,应该先按照公物处理!”唐中峰听后有点儿着急了,“这你怎么能自己眯下了?”
唐易解释道,“爸,从法律角度上讲,您说的没错。不过,我要不先收了,回头他卖给别人了,万一流出国门岂不是更麻烦?法律上还有个紧急避险呢,我这虽然不是一回事儿,但也说得通对吧?”
“那你打算以后怎么办?”唐中峰依然面带忧虑。
“爸,您这语气,好像我犯了大事儿,马上要潜逃一样!”唐易忍不住笑了起来,“这东西,我还没最终决定怎么办,这不是先告诉您么!”
“嗯,这件事儿吧。”唐中峰的语气软了些,“其实你处理的倒也没什么大错儿,先收了,确实比不知去向要好。”接着却又严肃起来,“不过,这来路不正的东西,接下来的处理可来不得半点偏差。”
唐易想了想,又问道,“爸,这样吧,我觉得这事儿咱们可以先放一放。换一个问题,你难道不想知道这个宅子的主人是谁吗?”
唐易这么一说,的确很快转移了唐中峰的注意力,“对啊,还真没听说山州在民国年间有这么一个名人!”
唐易接着说道:“不一定是名人。而且,也不知道他有没有后代。如果有后代,其实这个后代才是这些东西真正的主人,而不是公物!”
唐中峰点点头,突然又伸出手指点了点唐易,“你这绕老绕去的,不就是想说短时间不想交出去吗?就算找到这个人的后代,你难道能把东西双手奉还?”
“这也得看后代是谁。”唐易接口道,“先不讨论这个。咱们能不能先查查这个人到底是谁,有结果之后再商量怎么办不就行了嘛!”
唐中峰沉吟道,“历家楼一代,我听说民国时期不是什么达官显贵住的区域,但也不是贫民窟,多是一些中等水平的住户。”
“您发挥一下主观能动性,找找发小,老哥们,看看谁家有什么朋友亲戚在那一带住过,有没有老人或者听过什么的人,咱先查查。”唐易嘿嘿笑道。
“行了,我知道了,我明儿就着手。”唐中峰往屋里看了看,“这事儿甭告诉你妈了,省的她担心。”
爷俩回到屋里,唐易讨好地去给看电视的易素梅揉了揉肩膀,“结婚这事儿,我瞅机会试探一下娉婷。”
第二天,唐中峰真就开始打听起这事儿来,唐易也继续忙公司的事儿。现在公司的业务重点除了翡翠,唐易把现代艺术品也列为一个发展方向,比如现代瓷器,现代书画。
陆知行的窑厂正在紧张建设之中,现代书画作品的开拓是唐易最近刚开始构想的业务,除了借助金石溪的人脉,唐易还想到了燕京的侯如海,不过这种事儿得见面详谈,暂时只有一个意向而已。
廖沫儿再也没来找过唐易,老a到了燕京之后,把事情原原本本告诉了廖怀沙。
两天后的一个晚上,一切需要的东西都备齐了。
燕京西郊的一处别墅客厅中,老a正襟危坐在一侧的沙发上,而正中的沙发上,则坐着一个身穿棉质睡袍的五十多岁的男子。
这正是廖怀沙。
廖怀沙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骨感。当然,不是女模特那种骨感,而是一种很硬朗的气质。眉毛很长,此时一双眼睛微微眯起,似乎很和蔼,又似乎很犀利。
“沙爹,既然都办妥了,我明天就动身过去。”老a轻声说道。
“这件事儿不算什么,警方帮我们保管,反而更安全。你去了用正常身份正常办理就行。”廖怀沙摆了摆手,“倒是这个唐易,实在是出乎我的意料。”
“这个人其实没什么,我看,是他运气好,认识的人都不容小觑。我没想到他上头有官方支持,江湖中还有贺志祥这样的人相助。”老a一听唐易,就有些窝火,廖怀沙这么说,他更是不服气。
“这不是运气!”廖怀沙眯着的眼睛突然张开,“他要是没什么,蒋英年怎么会下这么大的力气?贺志祥当年何等威名,如今已经隐世,又怎么会二话不说替他出头?东京史料馆,又怎么会在他手里折过?”
第883章 松石竹节
老a嘴唇翕张,却没说出话来。
“你呀,有时候真是不如沫儿,连沫儿都看出来,这个唐易,靠的不是运气,而是气运!远的不说,就在这燕京,那个一身玄门之术出神入化的文佳,眼高于顶,为什么甘心为他鞍前马后?”
的确,运气和气运,同样的两个字,颠倒一下,大不一样。
这老a一听文佳,忍不住低声骂道,“廖江这个不争气的,还丢了一批唐三彩在文佳手里!”
廖怀沙无奈地摇了摇头,老a练武是一把好手,江湖上走动也很有章法,但一旦到了大事儿上,就有点儿欠缺高度。“行了,关于唐易这个人,我自有安排,你切记不要擅自行动。”
老a脸色有些尴尬,接着问道:“沙爹,沫儿到底去找他干什么?”
“这是老爷子安排的。没有结果之前,你不知道也好。”
“这石碑被唐易拿走了,真是有点儿心有不甘!”老a恨声。
廖怀沙站起身来,微微一笑,“他拿走了,总比不知去向要强。”
第二天一早,老a就动身了。
而唐易起得也很早,这天不是周末,他也不是去逛摊儿,而是去了历家楼。
历家楼这个地方,在山州是很出名的一片开放式小区,因为这么一大片最高只有五层的开放式住宅楼,处于繁华闹市的高楼林立之中,对比很强烈。
这个小区一直没有拆迁,楼虽然老,开放式的片区内也是道路纵横,但却又秩序井然,也没有违章占道摆摊做买卖的乱象。前两年,交警还搞了微循环改造,小区内停车问题和周边堵车问题也大为缓解。
这片区域寸土寸金,开发收益虽然预期很高,但面积大,居民众多,前期投入也会很高,而且战线会拉得很长。不过,终归还是动了。眼下历家楼东片区拆迁完毕,已经开始建设封闭式花园小区,而西片区据说想搞商业开发,不过暂时还没启动。
所以,历家楼东边,是一片工地,西边,依然是开放式小区。
唐易就到了历家楼西片区转悠,西片区有一条早餐一条街,是居委会和相关部门联合搞的,早高峰之前出摊,7点就撤,方便了居民,还不影响小区交通。
唐易到的时候,还不到六点半,街上热闹着呢。其实唐易也没有什么明确目的,就是想来看看。
选了一个煎饼果子和豆腐脑的摊子,唐易在路边的小桌前坐了下来。人多,都是拼桌坐,这小桌前已经坐了两个人。初夏的早晨还是有些凉的,不过一个挺着肚子的三十来岁的胖子,上身却只穿着一件圆领黑t恤。
胖子旁边,是一个看起来有点儿精明的瘦子,两人各自拿着一个煎饼果子,面前都摆着一碗豆腐脑。
“胖子,你家东边的房子拆迁,到底要了多少钱?”瘦子居然真的叫他胖子。
“瘦子你怎么这么爱打听呢,我奶奶说了,不要在外面讨论这事儿。”胖子居然也叫他瘦子。
这胖子说话挺有意思。唐易听了,扫了胖子一眼,却被他戴在手指上的一个戒指吸引了。
这戒指是包银的。底托是老银,造型简单。但越是简单的东西,越能显示工艺的精湛,那种圆转的弧度和镶嵌的契合度,绝非一般工匠所能为。
老银底托上镶嵌的戒面,是一个松石竹节。
绿松石这东西,如果不了解,光看市面儿上的货,很难想象,大部分矿石出来,其实都是粉笔松和泡面松。
一听这俩名字就能明白,像粉笔一样酥脆质软,像面团一样疏松无光。要不就是掺杂了大量的铁线杂质或者伴生矿的不纯品质。
真正高品质的绿松石,如同瓷器一样致密光润,无铁线杂质和伴生矿,称为“瓷松”,但是却是千里挑一,不太容易见到。
如果颜色又绿得正,这样的瓷松按克论价的,打底在克价千元以上。不过,松石上的铁线也受到部分玩家追捧,如果铁线细致,分布具有美感,也不便宜。
哎?不对啊!有人说了,我就见到过致密光润也很绿的,不贵啊!
是不贵,因为那是优化过的,过蜡还算是好的,注胶,加沁,染色等等手段有的是。更有甚者,把别的石头加工成“绿松石”,一样做得人眼花缭乱。
胖子戴的这戒指上镶嵌的松石竹节,虽然很小,但是雕工一点儿都不含糊,竹节上的两三片竹叶仿佛要随风摇曳一般,配合近似翠竹的绿色,看得人神清气爽。
更为关键的是,这小东西,不是现代的东西。从包浆来看,最早也得是清代晚期的。
这胖子打扮得很普通,周身上下散发着浓浓的市井味儿。当然了,他身处的就是市井,恐怕也不会有人想到,这个银戒指,是清代的精品,多了不说,几万块找个买家还是不难的。
“你奶奶肯定是个有智慧的老人。”唐易看着胖子,笑着说了一句。
“你怎么知道?”
长得胖的人,容易给人智商不高的感觉,虽然这可能是一种错觉,但是这个胖子说起话来,同样给人智商不高的感觉。
瘦子看了一眼唐易,给了胖子一个眼色,连唐易都看出来了,这是让他甭搭理唐易。但是胖子偏偏又追问了一句,“你认识我奶奶?”
“你手上这个戒指,是你奶奶给你的吧?”唐易当然不知道是不是他奶奶给的,只是想借此问问来路。
“哎?对!”胖子抹了抹嘴,“我奶奶都八十多了,你怎么会认识?”他这是还没绕出来呢。
瘦子干脆对唐易说道,“哥们你没事儿吧?我们好像不认识你!”
“但是他认识我奶奶啊!”胖子却对瘦子说道。瘦子差点没吐血,要不是打不过胖子,他真有可能扇他一个大嘴巴子。
唐易没搭理瘦子,“这个戒指有年头了,你奶奶小时候就有吧?”
“对,对。我奶奶小时候就住在历家楼,她说是有人送给她的!”胖子越听越起劲儿,一指身后,“我奶奶就住在10号楼,我带你看看她吧!”
唐易这时彻底明白了,这个胖子的智商确实有问题,虽然还不到弱智的程度,但是比一般人是要差的。
他顿时就感到有点儿愧疚。
第884章 新的邻居
他只是突然看到一个精致的古董戒指,不由自主地想了解一下,结果竟成了有点儿戏耍胖子的意思了!
唐易连忙说道,“这位老兄,我是被你的戒指吸引了,这些都是猜的,确实不认识你奶奶,你别见怪。”
“见了不就认识了嘛!你这么会猜,我奶奶肯定很喜欢你,她最喜欢聪明的孩子!”
唐易听了这话,一时间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瘦子急了,捅咕了一下胖子,“待会儿我还得带你去人才市场呢!”
“我都去了多少次人才市场了?不差这一会儿,你先吃着,我去去就回来!”胖子似乎兴致很高,三两口把煎饼果子吃完,又把豆腐脑喝了,起身拉住唐易。
唐易一愣,但是胖子力气很大,竟然被他拉了起来。
“好,我跟你去。”唐易不知怎么的,突然对胖子有了一种很亲切的感觉。
瘦子看了唐易一眼。唐易打扮得虽然随意,但是透出的精气神儿,一看就不是一个普通人。
“我吃完就走啊,到时候你想去自己去吧,我还有事儿呢,帮你忙好像求着你似的!”瘦子气呼呼地说了一句,便再也不管胖子,只顾自己吃起饭来。
智商低的人,有时候行为是有些怪异,但是也往往比较执拗,“以后我找工作自食其力,不用你管了!”说完,胖子拉着唐易离开了早餐摊点。
听到胖子说出“自食其力”这样的词儿,唐易心想,他脑子不灵光,但是看来受到的教育还是不错的。
路过一个水果店的时候,唐易停下,买了些火龙果、香蕉、橙子,满满装了三大塑料袋。
“你这是干什么?”胖子智商不高,却好似不爱贪便宜,“怎么能要你的东西呢!”
“看望老人家,空着手算怎么回事儿?你别管了,这是我和你奶奶的之间的事儿。”唐易知道胖子很执拗,所以直接找了这个理由堵住了他的口。
胖子果然没有对上来。
进入楼道的时候,唐易问道,“老兄,我叫唐易,你怎么称呼?”
“唐老弟!”胖子立即笑着说道,“我叫卢康,你叫我大康好了,他们都这么叫我!”
“大康,你奶奶是一个人住么?”
“我和我奶奶。我爸妈去世早,是奶奶带大的。”大康乐呵呵说道,“这房子是我爸妈留下的,我奶奶也有套房子,在东片区,一直对外出租呢,现在拆迁了!”
卢康说的时候,丝毫没有悲苦的感觉,唐易心里却隐隐触动,奶奶把孙子带大,必是含辛茹苦,奶奶年迈,卢康这般情形,想必原来的房租,是他们很重要的生活来源。不过好在现在拆迁了,不管是要钱还是要房子,都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卢康家住二楼,东户,算是这栋楼里很好的一处房子。
进了门,家里的家具都很普通,客厅里的布沙发是很老的样式,但是拾掇得干净齐整。
“奶奶,我带朋友来看你了!”卢康一进门就喊道。
里屋很快走出了一个老太太,看起来得有八十多岁了,头发也白了大半,但是却梳得一丝不苟,后面挽了一个发髻。穿着灰色的对襟布衫,老式布鞋,腰略略有些弯,精神状态很不错。
老太太的脸上的褶子重叠错落,不过慈眉善目,给人很和蔼的感觉,“快坐快坐,来就来,还带什么东西啊!”
“奶奶好!”唐易顺手把东西放到沙发边上,“顺便买的,您别嫌弃。”
老太太一愣,看了看唐易,“小伙子,你什么时候认识我家卢康的?”
“就在今天早晨!”卢康却接过话头,“奶奶,唐老弟可神了,一看我手上这枚戒指,就知道是您给我的,还猜到是您小时候就有了!”
老太太点点头,“坐下说吧!”
唐易依言坐下,大康刚要坐,老太太却对他说道,“你去厨房等着水开了,泡上茶再过来。”
大康点了点头,屁颠屁颠去了。
“你是做什么工作的?”老太太在大康走了之后,问向唐易。
唐易一看老太太支开大康,就明白了,“奶奶,我叫唐易,是做古玩生意的,今早上吃早餐,一个桌上认识了卢康。他手上的戒指,是清代的,所以我就多问了两句。一看卢康为人爽快,又提到了您,所以登门拜访一下。”
老太太叹了一口气,“卢康小时候发过一次高烧,差点儿就······所以现在。”
唐易点了点头,“但是我觉得他活得很快乐,这也算是塞翁失马。”
老太太又看了一眼唐易,眼神中似有惊奇,顿了顿,这才说道,“你做古玩生意,想必是想收购这个戒指吧?”
唐易笑了笑,“如果您想出手,我肯定愿意收,这是一件小精品,又是可以佩戴的首饰,市场上很受欢迎。不过,如果卢康喜欢,还是让他带着吧,多少钱也买不来喜欢,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老太太有点儿惊讶,“你不收这个戒指,就是单纯登门来看看我这个素不相识的老太婆?”
“既然我和卢康认识了,您是他的奶奶,怎么能算素不相识呢?”唐易也没太拐弯儿,“不过既然来了,我倒是想问问这戒指的来历,这东西虽小,但在民国年间,却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嗯。”老太太点点头,“你们做古玩生意的,倒是喜欢刨根问底儿。”
这时候,大康端着两杯茶过来了,先放到奶奶面前一杯,又放到唐易面前一杯,“你们聊什么呢!”
“说说你手上戒指的来历。”老太太示意大康坐下,又对唐易说道,“那是七十多年前的事儿了,我当时还只有六七岁,就住在现在历家楼东片区,现在拆迁的那一片。”
“当时战乱,我家隔壁的一家人把房子卖了,跑到南方去了。过了半个多月,我在胡同里玩儿,才发现从院子里走出来一个男的,约莫三十来岁。”
老太太当年只是个小女孩儿,奶声奶气地问道,“叔叔,你是新的邻居吗?”
那男子笑了:“是啊,小妹妹,我都搬进来半个多月了。你叫什么名字?”
“半个月?那我怎么今天才看到你?你姓什么?”
男子哈哈大笑起来,“你还会反问啊?好吧,我姓陆,大陆的陆,可以告诉我你的名字了吧?”
第885章 来找媳妇
“我告诉了他我的小名儿,他似乎很喜欢我,和我说了一会儿话才走的。”
“他基本上每天都出去,好像只有傍晚回来。那时候是夏天,早晨傍晚我都在胡同里玩儿,常常能碰上他,他也常会和我说上几句话,有时候还会给我糖果。”
“约莫过了一个月。有一天傍晚,他给我带了一串糖葫芦,说:叔叔就要走了,你会想念叔叔吗?我说:你刚买了房子就走?他笑了,说:房子买了,可以再卖。暂时卖不了,可以空着。但是现在有事儿,不能耽搁了。”
“第二天,他又出去了。但是白天有一队倭国鬼子来了,还有几个二鬼子,叽哩哇啦说了一通。当时山州已经被倭国鬼子占领了,后来我才知道,他的房子临街,倭国鬼子是想用他的房子筹建一个什么共荣亲民会。”
“他回来的时候,鬼子已经强行破锁,把房子占了。一个二鬼子对他说,房子已经被皇军买了,让他尽快交出房契,皇军不会亏待他,不仅要给他钱,还会颁发什么特殊贡献证书。”
“后来给没给他钱我不知道,总之他是走了。临走的时候,他把我叫到一边,叹了口气:叔叔要是有你么个女儿就好了!然后就给了我这个戒指。我一开始不敢要,他说:拿着吧,本来叔叔可以送你件你更好的东西,但是现在没办法了。”
“我最后拿着了,问他:叔叔你告诉我你的全名,等我长大了一定会送给你更好的东西。”
听到这里,唐易终于忍不住问道:“他,叫什么名字您还记得吗?”
“记得,他说他叫陆火圣。说完很快就走了。从此我再也没有见过他!”老太太说完,喝了一口茶,便没有再说话。她的眼神,这才慢慢消退了回忆的意味,渐渐正常起来。
唐易的脑子里却是一个激灵!
一开始说姓陆的时候,他就隐隐觉得有点儿情况,结果,居然是陆火圣!
他也来过山州,还买过房子?
这个名字比较特别,年龄也对得上,应该不会是重名。
而且,偏偏他的房子就在历家楼,还有半个多月的时间没露面,难道是在偷偷挖地窖?这批玉器、官窑瓷器,还有狄梁公碑的残条,都是他放的?
只是,他既然是新买的房子,说明东西是从外地带来的,他带这么多珍品重器到山州干嘛?
至于他是不是要带走,那就不得而知了,因为被鬼子占了,当时是肯定带不走了。幸亏他藏在了地窖里,可能这个地窖比较深,比较隐秘,甚至是封死的,鬼子一直没发现。
“老奶奶,您家院子附近那一片,什么时候从平房改成了楼房?”
“那就晚了,五十年代末吧。”老太太应道。
如果是这样,那陆火圣如果想回来拿走东西,倭国无条件投降之后,完全有时间,即便房子易主,也可以再买回来!但听老太太的意思,他却一直没有回来!”
“老奶奶,倭国鬼子滚蛋之后,这房子都干什么用了?”唐易继续问道。
“就成公用了,**用过,解放军用过,还当过居委会。五十年代末那一片改造过一次,建起了不少三层的红砖楼,八十年代末拆迁改造,才成了统一的小区。”
唐易想了想,红砖楼的地基可能不深,“后来改造建设小区的时候,施工没出过什么事儿?”
“没有啊。噢,对了,他家那个院子,没建楼房,因为临街,成了小区的街心小花园!”
怪不得!唐易暗道,那这样就对了!这批东西,很可能就是陆火圣藏的,但是他为什么要在这里藏这么一批东西,又为什么不来取走,实在是有点儿费猜。
“老奶奶,这个陆先生还说过别的什么吗?”唐易想了想,又问道。
“我当时太小了,只能记得这么多了。”老太太摇了摇头。
是啊,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能记得六七岁时的这么多事儿,已经很难得了。
唐易点点头,不再追问。大康似乎没太听明白,“唐老弟,你这么年轻,有这工夫还不如去谈恋爱呢,打听这些陈年旧事干什么?
这时候,老太太突然好似想起了什么,“对了,小唐,我又想起一件事儿来,后来我出嫁的时候,听我娘说过一句,说隔壁那个人,就是陆先生,买下这个房子,本来来找失散的媳妇的,看样子是想找到了就在这里定居。”
失散的媳妇?
唐易沉吟了一下,“他不是不太和人说话么?而且这种事儿别人怎么会知道?”
“好像是他打听过,要找一个年轻的女的,还说姓huan。我娘也是猜的,你想想,这个年纪的男的,打听一个年轻的女的,又不是和他同姓,多半就是媳妇或者没过门的这种关系了。来了还买了房子,就更像是确定媳妇在山州了。”
姓huan?
“您说的,是不是左边一个旬,右边一个右耳那个郇?”唐易立即问道。
“这我就不知道了,也可能是齐桓公的桓。我只是听我娘和我姨说了几句,因为我要出嫁,才扯出媳妇的事儿。”老太太应道。她这个年纪,能知道郇这个字,还知道齐桓公,这是很不容易的,当时的女子,还是文盲居多。
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大康智商有问题,但是还能说出不少成语了。因为这个奶奶是个知书达理的文化人儿。
但唐易此时没时间多想这个。因为,一听陆火圣是来找姓郇的女子,他的心里立即勾连起了一些线索!
陆火圣的确是来找媳妇的!不过,不是为他自己,而是帮唐掌门!当然,唐掌门和姓郇的女子未必成过亲,但肯定是唐掌门的女人!
唐掌门不知道因为什么,自己没来,想想也是,如果能来,也不太可能失散!而且,陆火圣这一次来,虽然没找到人,但是恐怕也知道了一些线索,比如郇姓女子曾在神仙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