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下珍玩-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了这件刚卯,一万块钱算什么!”唐中峰突然笑着说道。
“这指肚大小的玉,能值一万块钱?”易素梅瞪大了双眼。
“你太小看这件刚卯了,你看这上面一共刻了32个字,一万连一个字也买不来!”唐中峰道,“现在家里急等用钱,这样,唐易你拿着这件刚卯,再跑一趟古玩街,到五德斋去找张老板,你喊他叔就成,他一准儿会收!”
“好,爸,卖多少钱?”唐易问道。
“这件微微泛青,白度达不到一级,玉质也略有棉纹,但是胜在保存完好。这样吧,张老板曾经帮衬过我,先让他看着给,咱们保底50万。”龙少峰原本脸上的阴霾已经一扫而空,红光涌上了脸庞,有了这笔钱,慢慢倒腾几年也许还能东山再起。易素梅也高兴起来,立即催促唐易快点儿走。
“好!”唐易把刚卯装进盒子,又返回了古玩街。
当天不是周末,加上天儿太热,古玩街上的大部分铺子,这时候已经关门了,所幸,五德斋还开着。玉有五德,五德斋是专门经营玉器的店铺,老板张七星在古玉鉴赏方面也算是一个专家了。
“你好,想看点儿什么?”五德斋里开着空调,凉爽得很,一个年轻的伙计走上前来问道。柜台后面靠里位置,一名身着宝蓝色t恤的中年男子正坐在茶桌前泡茶,留着精神的板寸,衬得国字脸更显方正,剑眉星目,面色红润,可算是仪表堂堂。
“我找张老板。”唐易对伙计说道。
“噢?我就是,小兄弟有何见教?”中年男子站起身来,走到了柜台边。
“张叔好。我叫唐易,是我爸唐中峰让我来的。”唐易微微一笑。
“你就是唐易啊,经常听你爸提起你,小伙子挺帅!”张七星立即把唐易让到了里面,拿出一只茶杯,“来,尝尝我刚沏的观音王。”
唐易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香气直沁心脾,不由精神一振。放下茶杯,唐易从包里拿出了小盒。
“看来,你爸是让你给我送宝来了?”张七星爽朗一笑,拿起茶杯抿了一口。
“嗯,张叔,您先看看吧。”唐易把小盒拿出来,放到了桌上。
打开盒子,唐易就注意到张七星的眼神起了变化。拿起这件小小的刚卯,张七星仔细审视起来。屋里的光线一般,张七星随手从旁边的桌子上拿起了一个强光手电,对着刚卯竖面上的文字照了起来。
“跳刀游丝,妙啊。”张七星问道:“唐易,这样少见的传世品,你爸从哪里得来的?”
“呃,我爸收藏很久了,要不是缺钱,也不让我拿出来了。”唐易回答道,顿了顿,又加了一句:“我爸说让您开价。”
古玩街上,传言极快,唐中峰的事儿,张七星自然是知道了。古玩一行,打眼,如同吃饭喝水一般正常,吃亏上当者,往往是打掉门牙往肚子里咽,但唐中峰这事,想捂也捂不住,张七星心里跟明镜儿似的,以唐中峰的人品,断然是不会故意卖假货的。
“好东西啊!”张七星叹道。
按说,喝彩是闲人,褒贬真买家。但是,一来,这件刚卯确实不错,二来,唐易在张七星眼里还是个孩子,再加上唐中峰现在这个境况,所以张七星就没有掩饰。
“既然你爸让我开价,我也不能太寒碜不是。这样吧,如果白度够了,又没有棉,这件开价一百万也不为过,但是玉器就是这样,品质差一点儿,价格差很多,我出个吉利数,60万,你看行不行?”张七星说道。
“张叔,我爸说了,让您开价儿,您开多少就是多少。”唐易心想,既然开过了保底数,那就干脆点儿。
“小滑头,我出这个数,肯定高过你爸说的底价了吧?这东西行情价,也就是50几个数。”说到这里,张七星顿了顿,呷了口茶,道:“你爸的事我也听说了,大家都在这条街上刨食,所以我也不压你价,多出的几个数,也是为了等你爸东山再起的时候,也好多点儿本钱。”
唐易听得一阵心暖,急忙感谢道:“多谢张叔。”
“这东西我就收下了,告诉我卡号,我这就给你转账。”张七星哈哈一笑,将刚卯收进小盒,小心放了起来。
唐易告诉了张七星卡号,张七星在店里的电脑上操作着转了账。
就在这个时候,吱呀一声,五德斋的门又被推开了。进来的是一个小伙子,白色的短袖衬衣,略显短的西裤,黑红的脸膛,看起来很是憨厚,身上背着一个黑色的。
伙计上前,还没开口,就听年轻男子问道:“老板,你们这里收古董吗?”
“可以,先看看东西吧。”张七星刚拿下刚卯,心情显然十分之好,丝毫没有在意小伙子土里土气的打扮,直接说道。
小伙子把书包放到柜台上,拿出被厚厚的报纸包着的一件东西。小心地扒开报纸,一件黄绿色的瓷壶出现在唐易眼前。
“咦?”唐易集中精神盯着那瓷壶看了看,发现壶的上方,居然也飘出了一片宝光,不过和刚卯上飘动的深黄色宝光不同,这片宝光是深红色的,厚度倒是差不多。
ps:首日三更上万字,求收藏!
第4章 陌生青瓷
“唐易,你也懂瓷器?”张七星见唐易发出了惊奇声,不由问道。
“我不懂,就是觉得挺好看的。”唐易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此时,一丝深红色的宝光又飘进了他的眼睛,瓷壶上方的宝光却薄了一分。
“噢。”张七星点点头,他本来也觉得唐易这么年轻,应该不会在瓷器方面有什么研究,唐易这一说,他便又把注意力放到了瓷壶上。
这件黄绿色的瓷壶体积不大,高20厘米左右,壶口却开得很大,倒像是一个盘口。壶肩有俩半耳环,釉色自然就是看到的黄绿色。不过,这釉,和平常看到的瓷器有所不同,显得非常薄,而且给人感觉是刷上去的,有些地方不太均匀,而且细细看去,釉面下还能找出气泡和杂质。
“你这东西哪里来的?”张七星看了一会儿之后,问小伙子。
买卖古玩的时候,其实经常听到这句话,买家问,卖家答,即便卖家随口说一个,买家也无从考证。这句话的潜台词其实就是:来路不正的东西不收。所以在回答时,听到最多的一句,也往往是“祖传的”。
这小伙子显然不通此道,犹豫着问道,“买东西还得问这么详细吗?”
张七星看了看小伙子,耐心解释道:“要是来路不正的东西,我们可不能收啊。做生意总得守法不是?”
“那不会,这是我奶奶陪嫁带过来的,现在老家要盖房,缺钱,我带过来了,老板你给看看能值多少钱?”小伙子这才恍然大悟,明白过来之后连忙回答道。
“你去过其他店里吗?”张七星又问道。
“今天开门的店太少了,好几个挂着瓷瓶大广告牌子的店都关着门,要不我就不到你这个店来了。”小伙子倒也实诚。
“我给你说实话,你看这釉这么薄,而且很不均匀,还有气泡和杂质,虽然外形很漂亮,但是这个形制,据我所知,在宋代以来的有名窑口中应该是没出现过。虽然是个老东西,但是应该是民窑的普品,值不了几个钱。”张七星解释道。
其实,正所谓术业有专攻,张七星所擅长的是玉器,瓷器虽然也不能算是外行,但是在真正的行家面前断然是不会说这么多的,因为看小伙子比较憨厚,加上收了刚卯心情很好,所以说了这么多。
“那老板你能说个数吗?”小伙子不甘心地问道。
“这种瓷器,让我开价,也就是两三千块吧。”张七星说道。
“这哪成?德叔说了,少了一万块不卖。”说罢,小伙子用报纸开始包裹瓷壶,显然是准备要离去了。张七星有些无奈,心说你这个“德叔”是哪路神仙啊?
唐易一看,正要开口要求上手看看,不料手机响了起来,一看来电显示,是老妈打来的。
“唐易!你还在张老板店里吗?收到了收到了,一共60万!”虽然现在银行卡还在唐易手上,但是易素梅收到了短信提示。
“嗯,妈,你告诉爸,是张叔开的价儿,我这就回去。”唐易应道。
“好好谢谢你张叔啊,对了,回来的时候给你爸买个西瓜,记得挑。”易素梅带着兴奋劲儿喋喋不休,唐易却看到小伙子已经把包好的瓷器装进了书包,转身向门口走去。
“好了妈,我知道了。”唐易急忙挂了电话。“张叔,我妈催我了,我得赶紧走了,谢谢您!”唐易向张七星告辞道。
“好,我不留你了。好好照顾你爸,改天我去看他。”张七星点点头。
“张叔再见。”说罢,张扬匆匆向外走去,他看到小伙子已经向东走了。
唐易出了店门,往东一看,小伙子已经走出了二三十米,急忙快步追了上去。
“老兄,等一等。”唐易直接绕到小伙子身前,这才出声叫道。
“你干嘛?”小伙子吓了一跳,猛地抱紧了黑色书包,往后退了半步,定睛一看,“哎?你不是那店里的伙计吗?你们老板又想加价了?”小伙子认出了唐易,他把唐易当成了店里伙计,表情这才放松下来。
“别紧张,我刚才也是去店里卖东西的,而且我对你手里的东西挺感兴趣。”唐易笑着说道。
“你都去卖东西了,还有闲钱买古董吗?”这会儿,小伙子的脑袋瓜儿转得倒是不慢。
“刚卖了东西,正好有钱!你先等等。”唐易看了看小伙子流汗的脸,转身走进路边的冷饮店,买了两瓶冰镇可乐出来,顺手递给了小伙子一瓶。小伙子犹豫了一下,“大热天的,拿着。”唐易直接塞到了他手里,然后自顾拧开盖子,喝了一口,一阵凉意顺喉而下,“真爽啊。”
小伙子拿着可乐,舔了舔嘴唇,但是仍旧没有开盖。“我想买,也能买得起,但是你得让我上手看看吧?”唐易说道,“放心,可乐是我请你的,和买卖没关系。”
“行,给你看看!”小伙子似乎下定了决心,不过却没有立即打开书包,而是先打开可乐,灌了一大口。
“那边有个小凉棚,咱们过去看怎么样?”唐易顺手一指。古玩街上,有不少小凉棚,平时都是卖家摆摊的地方,现在没人摆摊,自然空着。
小伙子打了个嗝,点点头,走向一处小凉棚。他先是小心翼翼地将瓷壶从包里拿出来,然后把包着瓷壶的报纸取下,铺在了地上,这才把瓷壶放到了报纸上,他一只手似乎是在扶着壶的一只“耳朵”,但是手指却用力勾住了。
唐易注意到了这个细节,也没有把壶拿起来看。
宝光依旧。看这瓷壶的器型,倒有些像战汉年代的陶器,但这只壶明明是个瓷器。唐易隐约记得,瓷器应该是宋代开始大规模出现的,毕竟,鼎鼎大名的唐三彩,还只是陶器呢。
如此一来,唐易便有点儿发懵,确实是拿不准了。“书到用时方恨少,早知道多看些古瓷器书籍了,哪怕平时多跟老爸学点儿也行啊!”
“老兄,你能把手拿开,让我拿着看看吗?”唐易看了小伙子一眼,决定上手仔细看看。
小伙子迟疑了一下,最终还是把手拿开了,不过目光却仍旧紧紧盯着唐易的手。
唐易双手拿起瓷壶,看釉面,应该属于青瓷,宋代越窑的青瓷基本就是这样,只不过工艺更精细。他又把瓷壶倒过来,看了看底部,上面刻了“王尊”两个字,基本上算是隶书的字体。
“你打算卖多少钱?”犹疑中,唐易先放下了瓷壶。小伙子并没有着急回答,而是先把手放到了瓷壶上,然后才嗫嚅着说道:“德叔说了,少了一万不卖。”
“你说的德叔到底是干什么的?”唐易喝了一口可乐。
“德叔是俺们村长。”小伙子脸上,显现出一副尊敬的表情。
“噗!”唐易一个没忍住,口里的可乐喷了出来,饶是他反应快,迅速把头扭向了一边,才没喷到壶上。
等唐易扭过头来,却发现小伙子一边用一种奇怪的眼神看着他,一边用报纸开始包裹瓷壶,准备收起来。
“别,一万就一万,旁边就有取款机,我这就取钱!”唐易终于下定了决心,一把拉住小伙子的手说道。
厚厚的一沓红票子拿在手里,啪啦啪啦数完,小伙子的眼神立马就不一样了。
“你是个讲究人。”小伙子拿着包裹报纸的瓷壶,递到了唐易手里。
“你走吧,拿好钱。”唐易点点头,把瓷壶拿起来,将包裹瓷瓶的脏兮兮的报纸取下,扔进了街边的垃圾桶,他正准备把瓷壶放进书包,一辆黑色加长林肯驶过,刚经过数米,倏然又停了下来。
一个精明干练的中年人从驾驶位下车,拉开了后车门。
一根深紫色的实木拐杖先从车里探出来,接着一只穿着精致的圆口布鞋的脚落地,然后才是浅黄色丝绸短袖衫,一个老人探出了车门。
满头银发,却面色红润,所谓鹤发童颜,也不过如此。老人慈眉善目,却又有一种说不出的威严透出来。
“小伙子,我能看看你手上的东西吗?”老人踱步走到唐易面前,声音浑厚,中气十足。
第5章 东汉越窑
“这瓷壶我已经买下来了。”唐易说着,顺势把瓷壶装进了包里,又瞥了一眼离去的小伙子的背影。
“我只是想看看,别无他意,可否?”老人双手拄在了拐杖的龙头上,微微一笑。
看了看豪华的加长林肯,唐易将瓷壶拿了出来,然后轻轻放到了地上,伸手向老人示意。
这个让一般人看似不敬的举动,却让老人投来赞许的目光。
古玩瓷器一类,在交接的时候,内行人是没有手递手的,因为只要手递手交接,就可能有闪失,东西砸了,谁的责任说不清楚。毕竟有个古玩商老爸,这点儿规矩唐易还是懂的,只不过这是在街边,只能暂时放到地上。
中年司机竟然从车里拿出了一个马扎,扶着老人坐了上去。拿起瓷壶,老人上上下下看了一遍,眼神有些迷离起来,叹了一口气:“三十年了。”
这口气让唐易有些不爽,听这意思,好像是他家三十年前丢的东西一样,正待开口想把瓷壶要回手中,突然一阵银铃般的声音传来,“外公,怎么还不走啊!”
伴随着一阵香气,出现在眼前的一个女孩,把唐易的眼睛又差点儿亮瞎。
足有1米70的个头,身上穿了一条牛仔短裤,两条大长腿就这么白生生地露在外面,脚上蹬着一双爱马仕帆布鞋,上身则是一件紧身粉色t恤,胸前简直是呼之欲出。
身材差点儿让唐易流口水,看到脸蛋他更是差点儿叫出声来,精神的短发之下,是一张精致的瓜子脸,眉毛细长黑亮,一双大眼睛如两泓秋潭,挺拔的鼻梁,还有一张粉嘟嘟的小嘴。那脸上的皮肤,吹弹可破,如同熟透洗净的水蜜桃。
“咳咳。”老人的咳嗽声唤醒了唐易。
“外公,你看得这么入迷,这是什么东西啊?”女孩双手轻轻搭在老人的肩头,把脸凑到老人一侧问道。
“这是东汉青瓷,最早的严格意义上的瓷器。”老人笑着解释道。
“我听我爸说,最早的瓷器不是商代出现的吗?”女孩瞪大了眼睛。听了女孩的问话,唐易一阵汗颜,自己还以为瓷器最早是宋代出现的呢,亏自己还是学历史的,这古玩知识,真该恶补了。
“你爸的古玩水平,要是有他做生意水平的一半,那就好喽。商代出现的是原始瓷,不算严格意义上的瓷器。东汉的青瓷与之前所谓的瓷器相比,有质的飞跃。你看这表面,虽然还是用了刷釉法,釉很薄,不足一毫米,但是已经明显有透明的光泽,烧成的温度,应该超过了1200度。”老人向女孩介绍道。
“那市场价值也很大了?”女孩忽闪着大眼睛继续问道。
“说到市场价值,其实还不如很多明清的官窑器,更不用说元青花和宋五窑了。市场,永远是世俗化的,历史文物价值,是最后才会考虑的。”老人微微摇了摇头,“这个瓶子,放到拍卖会上,未必能拍出好价钱。”
“外公,那你叹什么气啊?”女孩的问题接着又来了。
“我已经有三十年没有在市场上见过东汉青瓷了。见多了过于精美的瓷器,这种返璞归真反而别有一番韵味。而且,当时的刷釉法与后来的浸釉法相比,釉薄,很容易脱釉,但这一只瓷壶却是顶级工艺,没有脱釉,只有囿于历史条件,有些杂质和气泡而已。”
听了老人的一番介绍,唐易受益匪浅,这下子,这只瓷壶的全部特点他都掌握了。
“小伙子,这只壶你花了多少钱买的?”回答完女孩的话,老人抬头问向唐易。
“这是东汉越窑的青瓷,一万块绝对是捡漏。”唐易答道。刚才老人几乎已经把瓷壶的特点说透了,唯独“越窑”没有提,而这,又是一个比较关键的地方,唐易故意把价钱放到后面,前面强调了“越窑”。
“后生可畏啊!这样的漏儿可不好捡。”果然,老人的语气中带着赞赏,“打算出手吗?”
“暂时还没有。”唐易看了一眼女孩。说没有,其实倒是有一多半原因是怕女孩把他看扁了。
“不出手最好,出手的话,市场价顶天不会超过几十万。还不如留着当成标本研究。”老人点点头,回头看向女孩,又笑了起来,“我说的也不对,要是碰到老夫子,恐怕上百万他也舍得出,哈哈哈哈。”
“谢谢你小伙子,老朽今天没白从从古玩街走一趟。”说罢,老人起身,在女孩的陪伴下上车了。临走前,女孩瞥了唐易一眼。
“您客气了,慢走。”唐易将瓷壶装进包里,告别时略有些失望,看着女孩纤细的腰肢,心想下次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见到这样的惊艳大美女。
带着瓷壶,唐易回到了医院,直接去交费处先去交上了一万块钱,走到老爸病房的门口,他突然想起,中间出了这么一档子事儿,居然忘了买老妈交代的西瓜了。
好在医院就有小卖部,咱现在有钱了,贵点儿就贵点儿吧,于是又跑去了小卖部,买了一个大西瓜才进了病房。
这时候,病房里的气氛已经很欢快了,老爸老妈都是喜笑颜开。唐易从书包里拿出了这只瓷壶,递给了老爸。
看着唐易笑而不语的样子,唐中峰拿起瓷壶看了起来。“这件东西哪里来的?”看着看着,他面带惊奇地问了唐易一句。
唐易把买壶的经过大体说了一遍。易素梅一听又花了一万块,直接喊了出来:“你这孩子,刚有点儿钱就不知道姓什么了?”
唐中峰却突然摆摆手,打断了易素梅,转而问道:“唐易,你知道这是什么东西?”
唐易胸有成竹,把老人说的话又照搬了一遍。
“这是你的看法?”唐中峰大吃一惊,但知子莫若父,马上就变了口气,“快说,到底听谁说的?”
唐易只得老老实实把碰到老人的经过说了。
“听你说的样子和派头,这个人该不会是秦老吧?”唐中峰这次是真的吃惊了,转而沉吟起来。
“秦老是谁?”
“秦伯毓,山海省收藏协会名誉会长,全国闻名的收藏大家,山州最大的典当行和拍卖行,都是他名下的。在古玩城,还有整整一层的铺面,名叫泛古堂。”
“行了,爷俩别念叨了,这样的大人物,咱认识他,他不认识咱,吃瓜吃瓜。”这时候,易素梅已经把西瓜洗了切好端了过来。
“嗯,这瓜甜,唐易还挺会挑的。”易素梅咬了一口瓜说道,其实,唐易根本就没挑,随便选了个大的就买了下来,只不过易素梅心情特别好,心甜嘴才甜。
“对了,唐易,你们什么时候发毕业证啊,供你上了四年大学,妈也见识见识这大学文凭。”吃着瓜,易素梅乐呵呵地问道。
“坏了!忙乎一天把这事儿给忘了!”唐易突然想起来,今天上午他接到老妈电话,说老爸突发心脏病被送到医院抢救,他本来马上就要上台进行毕业论文的答辩,结果却急匆匆从答辩现场跑了出来,这尼玛也算“旷辩”,估计毕业证和学位证悬了!
第6章 投壶问路
“啊?该死该死,这可怎么办?”易素梅接着急了起来,忽然又觉得在病房里不该说这个“死”字,忙又呸呸呸了几口。
唐中峰的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半晌才开口道:“唐易,你这种情况,也算是事发突然,来不及请假,能否找老师说说,看能不能事后补假,争取重新答辩?”
“嗯,也只能这样了。对了,爸,这次历史系论文答辩委员会的主任是方教授,我听说他很喜欢古玩,要不我登门拜访一次,把这只瓷壶送给他,看看能不能通融?”唐易计上心来。
“小小年纪,哪来的这么多歪门邪道?”唐中峰似乎有些不满。
“不能这么说啊爸,登门拜访总不能空手吧?方教授是学界泰斗,送别的东西或许很俗,送一只文物价值很大的瓷壶,也算是宝刀送英雄了吧?”唐易解释道。
“我看行,你不是也说了吗?这只瓷壶放到市场上就糟蹋了,送给教授搞研究,蛮好蛮好。”易素梅连忙拉了拉唐中峰的胳膊,“你就不要老脑筋了,唐易要是毕不了业那可是天大的事儿啊!”
“下不为例!”唐中峰终于点了点头,毕竟孩子的前途要紧,而且唐易这次缺席答辩,也是因他而起。
“好,我今天晚上就去,方教授就住在学校后面的专家宿舍楼。”唐易这才拿起一块西瓜啃了起来。
晚饭,一家三口是在病房里吃的。吃完饭,唐易又陪爸妈聊了会儿,瞅瞅时间到了7点,这才拿起瓷壶,去往方教授家。路过学校门口的礼品店,唐易买了一个大小合适的锦盒,把瓷壶装了进去。
穿过山海大学的校园,在一处人工湖之畔,就是一栋30多层的住宅楼,这栋住宅楼之所以叫专家楼,是因为能有资格分到这栋楼的房子的,都是在各个专业里有一定声望的专家。
专家楼一楼大厅一侧,还设有条桌,有保安负责来客登记。
“大哥,历史系的方承恪教授住在哪里?”提着锦盒,唐易来到条桌前问道。
“噢,方所长啊,你是他什么人?”保安30多岁,一脸严肃。他之所以称方承恪为方所长,是因为方承恪兼任华夏古代史研究所所长。
“我是历史系的学生,有问题想请教。我给他打过电话了,不过挂得匆忙,忘了问房间号了。”唐易彬彬有礼,怕保安起疑,又多扯了一句。
“学生证带了吗?”
“噢,带了。”说着,唐易掏出了学生证。
“上去吧,2105。”
唐易道了声谢,走向了电梯。专家楼是四梯八户的结构,2105,就是在21楼。到了门前,唐易长呼了一口气,按响了门铃。
“来啦。”门打开,唐易一下子愣住了。
这不是下午在古玩街见到那个的女孩吗?超级大美女!她怎么在方教授家?
“咦?是你?你找方爷爷?”女孩也认出了唐易,不由得问了一句。
“呃,我是方教授的学生。怎么,不方便吗?”唐易见女孩并没有让他进门的意思,不由得多问了一句。
“娉婷,谁来了?”洪亮而略带沙哑的声音从女孩背后传来,一位面容清癯,身材高瘦的老人走上前来,正是方承恪。
“方教授您好,我叫唐易,是历史系大四毕业生。”唐易立即说道。
“唐易?”方承恪轻敲着额头,似乎对这个名字有印象似的,“你有什么事儿吗?”
“是这样的,方教授,今天本来是我论文答辩,结果家里出了点事儿······”
“噢,我想起来了,你的论文我看了,进来坐吧。”方承恪好像终于想了起来,招手示意唐易进屋。
女孩见状,立即让开了一条道。
换了拖鞋,进了客厅,唐易和坐在沙发上的另一位老人不约而同地“哎”了一声,原来正是老爸怀疑是秦老的那位老人。
“小伙子,想不到一天之内,竟然能见面两次。”老人笑了起来。
“老秦,你见过他?”方承恪略显示惊讶,转而对唐易说道,“随便坐。”
唐易在沙发一侧的一张椅子上坐了下来,这一声“老秦”,让唐易断定,在方承恪家中的老人,定然是秦伯毓无疑了。
“何止见了他,还见了你梦寐以求的宝贝。”秦伯毓笑得更得意了。
“您说的是这只瓷壶吗。”唐易反应倒快,顺势抓住了秦伯毓的话头儿,打开了锦盒,拿出了瓷壶。
“怎么,信不过我的眼力,还得让老夫子再看看?”看到瓷壶,秦伯毓的脸上虽然仍旧挂着笑容,但眼神微微一变。
“不是,其实······”唐易正待解释,却被方承恪打断:“我以为你是来找我说论文的事儿,也罢,我先看看这件瓷壶。”
拿起瓷壶略一端详,方承恪立即戴上了老花镜,认真审视起来,翻过壶底,看着刻着的“王尊”两字,方承恪突然说道:“就这两个字,够写一篇论文了。”
“方教授,这两个字有什么讲究?”唐易接口问道,当时,秦伯毓因为时间匆忙,并未提及这两个字,而老爸更断不出这两个字的来历,对这只瓷壶,唐易最大的疑问就这两个字了。
“东汉青瓷底部刻字,是一个关键的特征,一般都是两三个字。但是学界并没有统一的说法,有人说是工匠的名字,有人说是定制者的名字,但是,奇就奇在,刻在器物底部的字,一般都给人高高在上的感觉,比如‘王尊’这两个字,哪像个普通人的名字?”一谈及专业,方承恪立即滔滔不绝起来。
“会不会是器物的级别?比如这件越窑青瓷,如此顶级的工艺,这在当年,一般人哪能用这么好的东西?”唐易就着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嗯?”方承恪的脸上露出欣喜的表情,双眼向上越过老花镜片,盯着唐易说道:“你和老朽想到一起去了。只不过,目前能收集到的器物太少,所以不能妄下定论。”
“这只瓷壶我就是来送给您的,在我手里糟蹋了。”唐易心想,今天说话间出现了这么多顺坡,自己之前费劲想了许多搭话的方式,居然全没用上。
“送给我?”方承恪一把摘下了眼镜,如同盯着一个外星人。而秦伯毓也露出惊讶的表情,这只壶虽说不是什么顶级的珍玩宝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