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下珍玩-第1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刚才一直都在琢磨这件事儿,既然琢磨出来了,又说要耽误几分钟,那不妨说说,让大家听听。”高太明居然点了一支烟。

    “别在这里抽烟,太危险了!”孙晓伟叫道。

    “我有数,放心吧!这不是还没进去么?这外面山石居多,我待会儿灭得彻底点儿。”高太明的表情认真到不行了,孙晓伟摇摇头没再说。

    唐易清了清嗓子,“张献忠火烧凤阳皇陵,守陵要员逃出的时候,带走了玄黄神灯,但是却在匆忙之间,遗落了紫色水精,又在路上,丢了龙胎日珠。崇祯找来张储天师,暂时秘密藏起玄黄神灯,并以五古封灯阵法暂时维持玄黄神灯的运转。同时,必然会派人寻找龙胎日珠和紫色水精。”

    “龙胎日珠在路上遗失,定然不是被张献忠所得,后来又出现了,也证明了这一点。但是,紫色水精,很可能被张献忠拿走了!他自然也知道这是一件宝物。同时,这东西恐怕块头不小,不便于携带,所以才想到隐藏起来!”

    “当然了,大西宝藏未必只藏有这一件紫色水精,但是这紫色水精关联玄黄神灯,张献忠肯定是有想法的。这时候,张储天师,恐怕也在寻找遗落的龙胎日珠和紫色水精。张献忠自然是他的查访重点。以他的本事,接近张献忠并取得信任,并不是什么难事!而封藏宝物这么高技术的活儿,张献忠也找不到第二个合适人选!”

    “而以张储的手段,他肯定能算出张献忠没多少活头儿了,所以,与其说张储帮着张献忠封藏紫色水精,倒不如说是他本来就想封藏!他为什么不带着紫色水精继续找寻龙胎日珠,以便尽快复原玄黄神灯?因为,他也能算出,大明气数已尽!只不过,他作为大明子民,当时设置五古封灯阵法算是一种义务罢了。”

    “还有一点最重要的原因,代替大明朝的,居然不是汉人,而是满清王朝。这对张储来说,即便复原了玄黄神灯,也不会交给这个异族王朝。这是一件充满了矛盾的事情,还没复原呢,却为复原后的归属伤起了脑筋。这玄黄神灯既然一直在皇朝兴亡间传递,他身处那个历史环境,恐怕也不能自留。但是,也不能,也不敢,也不甘心毁掉吧?”

    “所以,施法分而置之,算是完成了他的使命。之后飘然而去,顺其自然!”

第743章 红色土壤

    唐易的语速很快,但是三人听完后,居然不约而同噼里啪啦鼓起掌来。

    “我只是推断啊,你们姑且一听。”唐易学了一把高太明。

    “推断,有时候就是事实!”孙晓伟一挥手,“走吧,争取中午就能找到大体位置!我倒真想见识一下这紫色水精了!”说罢,便走了进去,落叶和杂草踩在脚底,发出了沙沙的声音。

    唐易和文佳也走了上去,高太明则紧跟其后。

    “知道我现在最担心的是什么么?”文佳一边走,一边在唐易耳边说道。

    “什么?”

    “就是这里面只有紫色水精!那我们收获太小了。”

    “呃,我看你还是想想今晚吃什么吧!”

    众人一路向西,虽然林密草多,但是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多困难,而且也没见什么大型野兽,多是些野兔飞鸟之类的东西,也没有遇上毒蛇,毕竟是冬眠的季节。

    不过,却有一种墨绿色的大蚊子,冬天了居然还能飞来咬人。唐易被叮了一口,脖子上鼓了个红包。为此,众人都在身上涂抹了些风油精。

    只要稍微开阔点儿,几个人几乎都处于快走的状态,遇有岩石挡路,就得攀爬过去,遇有树枝密集,还要砍伐开路。

    走了三个小时,眼见已经中午了,几人在一块岩石上休息了十几分钟,吃了点儿东西,喝了点水。

    结果,再度启程,只又走了十几分钟,前方突然豁然开朗!

    这是一片红色土壤的空地,没有草木,方圆大约十几米。就如同沙漠里的湖泊一样显眼。

    空地北侧的山壁上,离地约两米,赫然出现了一处洞口!

    对比地图,查看定位仪上相距进入谷口的距离,基本上就可以确定就是这里!刚才休息的时候,几人似乎都忘了前瞻一下。这一来是因为太过专注地观察环境,二来可能是他们也没想到会这么顺利,顺利到不知不觉就发现了!

    “先别动!”站在草地和红色土壤的边界线上,文佳立即喊道。

    唐易暗想,这一方红色的土壤太奇怪了,怎么会寸草不生?就算曾经被焚烧过,但也应该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才对。难不成这土壤也被“烧死”了?

    而且,这洞口就这么裸露着,哪有这么藏宝的?

    这与其说是个洞,倒不如说山壁缺了一块更为合适,只是凹进去两三米,形状不太规则,就像是个岩石崩落留下的壁坑。里面一目了然,几乎什么东西都没有,只有洞底有一些石块杂土。

    因为是仰视,而且相隔一定距离,所以洞底如果还有什么细碎的东西,那也看不到,但是肯定没有太大的东西。

    “避尘悬火阵的确启动过了!这一片红色土壤也跟着寸草不生了!”文佳观察了一会儿,终于低声说道:“踏进去,就是进入了阵里。”

    “石牛和石鼓呢?这个洞太浅了,而且什么都没有啊!”孙晓伟嘟囔了一句。

    “不是这个洞太浅!这个洞原来应该是很深的,但是避尘悬火阵启动之后,山壁重新融合,石牛、石鼓和宝物,应该都在里面的洞里!”高太明接着回应道。

    “难不成我们就是破了阵,也得重新开凿?”孙晓伟有些郁闷。

    “真要破了阵,融合的山壁有可能会塌陷,就跟当年启动阵法,山壁会融合一样。如果真是张储天师所为,倒果然是厉害,这个阵法已被他用得炉火纯青。藏宝之地根本不需要太过险峻,一个阵法,足以屏退世人。”

    文佳一边说,一边暗想,这个洞口当时封住之后,想必曾被虎鸾感应到宝物气息,抓石啄洞,弄出洞口住了进去,因为是飞禽,几乎不带尘土,所以进了洞但却没有启动阵法。这一点,恐怕张储也没有想到。

    直到后来,唐展云被虎鸾掳进洞来,这才启动了阵法。阵法启动,虎鸾不知控制呼吸,肯定当时就不行了!而以唐展云的身份,想必也通玄门之术,所以能把伤害控制到最小,并取走玄域圣环跳出洞来。随着唐展云的出洞,尘焰也被带出一些,避尘悬火阵的范围顺势扩大到了洞外这十几米的范围!

    但要是以天师的霸道手段,怎能让进洞之人还能生还?当时的伤害再小,也活不了多久了!

    既然阵法导致山壁融合,又没了玄域圣环的平衡,这封闭的内洞里,到底会怎样,还未可知,但是情况应该好不了!所以,即便破了避尘悬火阵,山壁塌陷,内洞重新露出,这里面也还是不敢轻易进入的!

    “怎么办?”孙晓伟一边说,一遍搬来几块石头,放在草地边缘,“坐下想吧!”说着,也不顾什么山火隐患了,掏出烟抽了起来,不过抽的时候很小心,在面前挖了一个小土坑,还吐了几口唾沫。

    唐易和高太明也如法炮制,坐下抽起烟来。文佳不抽烟,坐下之后,只是皱眉沉思。

    孙晓伟抽完一支烟,见众人都不说话,便掏出了手机,结果一看,居然没有信号!

    他喊了一声,众人都看了一眼手机,都没有信号!

    好在孙晓伟还有卫星电话,取了出来给蒋英年打了过去。

    “蒋主任,地方是找到了,但是这个避尘悬火阵有点儿棘手,我看今儿他们两大玄门高手是破不了了!”其实,文佳和高太明都还没表态,孙晓伟夸张了点儿。

    “我知道了。如果到了下午四点还没办法,就观察好情况之后先回县城!”蒋英年沉声道。

    “明白了!”

    “对了,你告诉他们,河野治也来蜀都了。今天河野治、河野平兄弟俩会合了,除了他们的助理,还有风吕疏桐。最主要的是,河野治还带了两个人,恐怕是高手。”蒋英年接着说道,“不过,目前他们还没有离开蜀都,我想今天不会动身了。”

    挂了电话,孙晓伟把情况说了一下。

    “如果避尘悬火阵没有扩大,我在这块空地上设个水性阵法,加上翻江尺和倒海柱的导引,还有破掉的可能,但是现在,的确是很麻烦!”文佳这时候开了口。

    “或许,还有一个办法。”高太明却抬起头,幽幽开了口。

第744章 避尘金针

    高太明一边说,一边抬头看了看天,“不过,要看老天爷帮不帮我们了!”

    文佳却也抬头看了看天,“你说的办法,今儿恐怕是实现不了!而且,避尘悬火阵已经启动,要想隔着外延阵法破阵,我的翻江尺和倒海柱恐怕也不行!”

    “如果老天爷帮我们,你的翻江尺和倒海柱就势,做出一个水性阵法没问题吧?将水性阵法的灵力灌注到一件金性法器上没问题吧?”高太明接口反问。

    “你说的我都能坐到,问题是没什么用。法器要从外延阵法冲入,必然沾染尘焰,水性阵法的灵力被尘焰包裹,到时候在山壁融合处根本发挥不了作用!”文佳连连摇头。

    高太明叹了一口气,“你说的我一点儿都不担心,问题是今天肯定不会下雨了!”他的意思,自然是利用下雨,就势结成水性阵法,这范围就可以盖过避尘悬火阵的外延阵法,再利用金性法器破掉核心的内阵。

    就在叹气的时候,他居然从身上掏出了一个小铁盒,打开,捏起了一根针。

    一根十几厘米长,金光闪闪的针!

    唐易盯着这根针看了一会儿,大惊失色,“这东西也在古物基地?”

    文佳和孙晓伟并不识得此物,但是文佳也连忙问道,“这就是你说的金性法器?”

    高太明看了看唐易,眼中也闪过一抹惊讶之色,“想不到你居然认得!我申请带出的时候,倒没想到会遇到避尘悬火阵,只是觉得如果进洞,有避阵金针能更便利些!”

    文佳和孙晓伟一起看向唐易。

    “明代的古玩大师高濂,也是一名杏林高手,在他的养生笔记《遵生八笺》记载,说处士皇甫玄有一根金针,把他插在头巾上,全身一尘不染。有个人试了试,骑着马在灰尘飞扬的的道路上奔驰,结果人和马都没有一点儿灰尘。这金针,就是传说中的避尘针。”唐易解释道,“不过,从来没有过流传下来的记载,古物基地真是神通广大!”

    “古物基地的东西多了去了。蒋主任说,你卖了一把假的巨阙,不是一直想见识一下真正的巨阙么?”高太明收起了金针和铁盒。

    其实唐易已经领教了高太明说话风格的不客气,但是这话也太难听了!虽说唐易拍卖出的巨阙,应该是欧冶子见识了初造巨阙的戾杀之气后重新仿造的,但毕竟出自欧冶子之手,也是不折不扣的春秋重剑,甚至还多了两个错金铭文呢!

    唐易板着脸刚想辩驳,文佳却满脸喜色地叫道:“若是这金针真能避尘,那外延阵法的尘焰,对它就没有作用,同时又是金性,灌注水性阵法的灵力,一尘不染冲入内阵,必定能破掉这避尘悬火阵!”

    “可惜,今天不下雨。走吧!”高太明活动了一下脖子,“我给你们说这个,就是怕你们灰心。我们回去,看天气预报再做安排!”

    几人抬头看了看天上的艳阳,不约而同地开始向回折返。

    回头的时候,文佳嘟囔了一句,“天气预报经常不准,要是错了,这几个钟头的路又得白走!”

    “你不是可以夜观天象么?”唐易哈哈笑道。

    “你个外行!夜观天象是星象之术,这预报阴晴是气象之术,猎古门根本没这一项!”文佳看了看高太明,“高兄路子广,靠你了!”

    “我要是懂气象,还用说看天气预报?”高太明不冷不热应了一句。

    又走了一会儿,孙晓伟开始嬉皮笑脸地让高太明拿出避尘针来试试,“你不亲自试试,万一避不了尘,破不了阵,岂不是很麻烦?”

    高太明义正词严地拒绝了,“收入古物基地的时候,是有专人试验过的!我写申请的时候,保证不私用是必要而又严肃的条款!”

    回去的原路很熟了,但是却要走三个小时上下,一路上很是乏味,唐易突然对孙晓伟说道,“孙主任,你要见识避尘的宝物,还有一样,就是不知道古物基地有没有。”

    不待孙晓伟应声,高太明就道,“没有,这东西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还在长安出现过,我听说,征集办的人去晚了,被人吃了!”

    “吃了?”孙晓伟瞪大了眼睛,唐易也是一惊,“怎么回事儿?”

    “老高说话太简洁,你先说说是什么宝物?”孙晓伟对唐易嚷着。

    “这东西其实现在最有用了,可以防雾霾啊!”唐易笑道,“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里,记载过一颗避尘珠,说是风霾之日,不染一尘。他说当年在京城隆福寺一个摆古玩珠宝摊子的小贩手里。摆摊子,都是直接摆在地上,这刮风起尘的糟烂天气,肯定全是土啊,结果人家的摊子一层土,这哥们的摊子居然一尘不染!”

    文佳撇了撇嘴,“嗐,没准儿就是以讹传讹。”

    “怎么是以讹传讹呢?高兄不是说了么?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还在长安出现了呢!再说了,纪晓岚说他的老丈人亲自见到过,这记载在笔记里,应该不是假的!”唐易接口道。

    “得,高兄,你说说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是怎么回事儿吧?”文佳看向高太明。

    “我看过古物基地的记录。当时好像是在长安郊区,有个厂子要盖新厂房,挖地基的时候,挖出来一座青砖墓穴,有个工人从墓里发现了一颗黄豆般的小珠子,绿色,有点儿泛黄,这小珠子周围,那是一尘不染!”

    “结果呢,这个工人拿到之后,居然吞了下去!也不知道他怎么想的,也许觉得是宝贝,吃了能包治百病或者延年益寿什么的。最后,这避尘珠就下落不明了!古物基地也没有收入的记录。”

    高太明这次到没有太简洁,说得还算详细,主要是这东西他也没见过,讲的时候其实也带着好奇。

    几人终于走出了谷口,回到了老汉家的小院旁边。

    “我说,咱们还回县城么?干脆,给老爷子钱,在他家吃住得了!”文佳待众人把背包都放进了车里之后,开了口。

第745章 两个高手

    孙晓伟却摆了摆手,“不妥!根据蒋主任的说法,东京史料馆的人今天不来,明天也会来!万一他们也找到这个地方,知道我们也来了,不是什么好事儿!”

    说罢,孙晓伟重新敲开了门,进去对老汉低声交待了几句,而后才上了驾驶位,招呼他们上车。

    “你刚才对老爷子说什么了?好像还亮了亮证件?”车开到了大路之后,文佳问道。

    “我亮的是一张警官证的封皮。我告诉他,其实我们来不是爬山,而是调查一起嫌犯潜逃的案子,这一阵随时可能再来,嘱咐他一定不要说出我们来过!”

    “我看老爷子的样子,好像很配合。”唐易笑了笑,虽然这也算欺骗,但一时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

    “的确很配合,还问我如果有生面孔来,要不要打电话告诉我。”孙晓伟也笑了笑。

    这时候,他们的手机已经都有信号了。文佳掏出手机看了看天气,表情立即变得非常郁闷,“今年干旱,好像未来三天基本都是晴天,只有一天是少云!”

    “你不说天气预报经常不准么?”

    “预报刮风下雨不准,预报晴天一般是够准!”

    孙晓伟却嘿嘿笑道,“凡事儿要学会往好处想嘛!要不是最近是晴天,气温高,都在零度以上,要不然下雪你们还搞不成了呢?”

    “农历年前就立春了,这是在天府省,不是燕京,年后一直在零度以上,下什么雪?”高太明冷不伶仃来了一句。

    “老高,你说话可真是够噎人的!”孙晓伟咳嗽了两声,不再说话。

    车子开回县城的招待所,天已经黑了。几人到前台向服务员打听了一下,想看看西岭县有什么好吃的特色菜,这忙乎了一天,晚饭可得好好祭祭五脏庙。

    结果,服务员毫不犹豫,“来我们西岭县,可得尝尝大团结包子和熏牛肉,你们出了招待所的门往东走,第二个路口左拐,有一家老店,叫做‘大火塘’,做得很地道!”

    几人一听,便乐呵呵去了。

    所幸他们去得晚,有包间空出来了,不然听说饭点儿根本没空座儿,大厅里拼桌都不好找。

    “先来上四笼包子,再来两盘熏牛肉!”孙晓伟接过菜单,还没看就先点了招待所服务员推荐的菜。

    结果招呼他们的小伙儿直接张大了嘴巴,“四笼?你们一共多少人?”

    “我们这不是四个么?”孙晓伟把菜单递给其他人,其他人则都摆了摆手,让他再点几个配菜就行了。

    “你们一共四个人,要吃四笼包子?”小伙儿仿佛还没反应过来。

    唐易觉得有点儿不对劲儿,“你们一笼包子很多么?难不成有好几十个?”

    小伙儿这才搞明白了一般,“原来你们没吃过啊!一笼只有一个!这样吧,先上一笼,你们觉得不够再点!”

    等到这大团结包子上来,他们才彻底明白过来了,不用再点了。

    因为这包子太大了!一个一尺左右的蒸笼,里面只有一个包子!而且厚度也很大,包子皮就是一张大面饼。

    包子皮没有完全封上,露出了几条“大口子';往里看去,里面有大块的肉,土豆块,还有像是炒面的东西,油亮亮,香喷喷。一个包子,四个人也未必能吃了。

    “这明明就是蒸肉!”唐易笑道,“只不过把面皮在顶上拢上了,我妈也做过,只是在底下垫一层面皮罢了!”

    不管叫什么,这热气腾腾,香气四溢,几个人又早就饿了,立即开动吃了起来。

    熏牛肉很快也上了,都是大条块,黑里透红,入口酥香,真不是盖的!

    孙晓伟还点了炸花生米、洋葱拌木耳、醋溜土豆丝、虎皮尖椒四个素菜,只是象征性地点了四瓶啤酒。主要就是吃了。

    这顿饭吃得极为可口,完事儿之后,孙晓伟一边打着饱嗝,一边点了一支烟,“就算破不了阵,跑到这地方吃上这么一顿,也值了!”

    “好大的出息!”高太明拿纸巾擦了擦油汪汪的嘴。

    当晚几个人都睡得很好,日上三竿才陆续起床。起来的第一件事儿,就是躺在床上打开手机看天气预报。结果没什么变化。

    孙晓伟将详细情况又跟蒋英年汇报了一下,蒋英年的意思是等,既然别无他法,而且又这么凑巧能用上避尘金针,那就不差这几天。

    同时,蒋英年告诉孙晓伟:河野治、风吕疏桐和两个高手已经到了西岭县,河野平则在蜀都垫后。而且,他们今天一早到了西岭县之后,并没有住旅馆酒店,而是直接在南郊住进了一处带院子的民房。

    这处民房极有可能是风吕疏桐提前租下的。根据蒋英年的分析,应该是风吕疏桐留守,河野治和两个高手寻找大西宝藏。

    不过,河野治只知道西岭县南部山区的大致范围,要找到那条山谷,恐怕还得花费不少时间。

    同时,蒋英年还发来了两个高手在蜀都的监控录像截图。其中一个是五六十岁的半老头子,中等身材,不胖不瘦,头顶秃得很厉害,上唇留有浓密的胡须。因为是高清摄像头,所以从截图也能看出,一双眼睛极为阴鸷。

    另一个是四十岁上下的中年男子,平头,身材瘦小,但是却给人很有力量的感觉,五官平平,属于扔在人堆里就看不出来那种。

    初步认定,半老头子应该是倭国人,中年男子是华夏人。两人首先肯定是寻宝的高手,也极有可能是玄门中人。

    孙晓伟召集其他三人进了他的房间,简单把蒋英年的意思说了一下,又给他们看了两张视频截图。

    看到半老头子的时候,他们一致认为,这副尊容,典型的倭国人长相,是倭国人没跑儿。

    “这眼神真欠揍!”文佳说着,随即划动屏幕,放大看了第二张图片,“卧槽,这厮居然开始替倭国人卖命了?”

    一听这话,孙晓伟面色一变,“你认识?不会是你们行里的熟人吧?”

第746章 摸金校尉

    文佳把手机递还给孙晓伟,又分别看了一眼孙晓伟和高太明,“你们都是征集办的人,不认识他?”

    孙晓伟摇了摇头。高太明面无表情,“没见过。”

    “锦毛鼠,你们总听说过吧?”

    “他就是锦毛鼠?”这一说,孙晓伟和高太明一下子同声高叫起来。

    “谁是展昭啊?”唐易看他们这副样子,掺和着开了句玩笑。他从来没听说过锦毛鼠,料想应该不是古玩圈的人,而且听这外号,也不像是玄门中人。

    “蒋主任是展昭。”文佳看了看唐易,“锦毛鼠是一个盗墓高手。”

    孙晓伟在旁边插了一句:“不是一般的高手。”

    “爱吃独食!”高太明也跟了一句。

    “两位征集办的大官人都不知道锦毛鼠的长相,你怎么会知道?”唐易却饶有兴趣地问道。

    “这个锦毛鼠,不只是盗墓贼这么简单,此人寻龙点穴的本领不知道跟谁学的,的确很是了得!”文佳微微摇了摇头,“此人干这种勾当,自然不会轻易露面,我之所以认得他,是因为他当年招惹了我师父。”

    高太明闷声说道,“锦毛鼠虽然在盗墓行里牛哄哄,但是惹了姚老邪,那可够他受的。”

    孙晓伟瞪了高太明一眼,平时说话难听也就罢了,人家的师父姚广圣,你当着面儿称呼姚老邪,的确是太不讲究了。在玄门之中,对师父那可是极为尊崇的!

    文佳倒是没太在意,因为姚广圣本人对姚老邪这个称呼也早就知道,居然并不排斥。

    文佳开口说道:“那是二十年前了,我当时刚入师门不久,还不到十岁,锦毛鼠也就是个二十岁左右的毛头小伙儿。因为师父最初教我的,就是相术,我当时特别卖力,所以才能记得,虽然隔了二十年,他的相貌也有所变化,但是自问不会认错。”

    “当时他刚得了锦毛鼠这个外号,那时候染头发的不多,这厮在脑门上的头发中间染了一撮白毛。那时候他还不是吃独食单干,而是跟了一个老油子。盗墓的时候一起干,但是往外卖东西,那老油子不露面,都是他出来接头。”

    “那他们当时是哪个门派?”唐易忍不住问了一句。

    结果,文佳还没回答,孙晓伟就笑了,“你小说看多了吧?根据我们处理过的盗墓案件,什么称号啊,暗语啊,真正的盗墓贼,根本是不讲究的,他们只在意拿不拿到东西。比如有一个盗墓贼曾经大白天就进了墓,拿了东西出来安然无恙。他们多在晚上行动,主要是为了隐蔽。如果坟墓在荒山野岭,什么时间弄清楚了,就什么时间下手。”

    “不对,这发丘、摸金,都是有史料可查的。汉代的陈琳写过《为袁绍檄豫州》,就说曹操设置了摸金校尉,专门盗墓,基本上就相当于盗墓办主任啊!也正因为这样,汉代墓葬十室九空。”唐易应道,“眼下正在考古处理的汉代大墓,匡主任都被抽调去帮忙了,这么重视,就是因为没被动过的太少见了!”

    “你说的摸金校尉,古代的确是有过,现在也有这么自称的,但是并没有什么门派。他们借鉴摸金校尉的,主要是风水上的手段,但说白了,风水堪舆,其实不就是玄门之术嘛!”孙晓伟解释道。

    文佳点点头,“盗墓的门派,古代肯定是有的,寻龙点穴也逐步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系统,不同于一般的风水堪舆之术。不过,从民国以后,就越来越杂乱了,加上科技手段越来越发达,都是什么管用学什么,什么先进用什么!不过这锦毛鼠,倒真是自称摸金校尉。”

    “科技再发达,也有解决不了的诡异疑难。文调局这帮人,就知道用科技手段,遇到解决不了的,还不是找我们出手?”高太明摆摆手,看向文佳,“赶紧说锦毛鼠怎么被姚老邪收拾的。”

    文佳苦笑一声,“我只说他惹了我师父,可没说我师父收拾了他!”

    “什么?姚老邪都收拾不了他?”高太明显然惊了。

    “怎么说呢。”文佳侧了侧脑袋,“当时锦毛鼠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了一个铜制的羯磨杵,交给了一个拉纤的。这个拉纤的和我师父有几分交情,有一天就给我师父看了。这羯磨杵虽是佛门法器,但是我师父对其承载的方位之术很感兴趣。”

    的确,羯磨杵又称十字金刚杵,原先是古印度的兵器,后来才变成密宗法器。为什么叫十字金刚杵,因为是两个金刚杵交叉构成,一个金刚杵有两个杵头,那么两个金刚杵就有四个杵头。四个杵头,分别代表东南西北,也各自有不同的色彩和含义,姚广圣感兴趣的,想必就是这个。

    “那个拉纤的对我师父说,你喜欢卖给你,货主说了,本来就是要出手的,不过价钱还没问。我师父自然就让他问问价钱,结果价儿不低。我师父倒是也不缺钱,就答应了。可是,临到要交易了,这锦毛鼠居然又不卖了。原来是那个老油子找了个买主,这个买主不但出的钱多,而且这个老油子还欠过人家的人情!”

    “我师父除了在唐掌门手里吃过瘪,什么时候受过这种气?当下就逼问拉纤的货主是谁,这拉纤的号称不能坏了规矩,坚持不说。因为我师父和他也有交情,没法用强,便只能自己查了。”

    “不料,还没等我师父去找他,这厮居然主动上门了!当时我就在我师父住的一处四合院里,和师父正在葡萄架子底下吃午饭呢!他那一撮白毛特别显眼,上来就抱拳道:姚老神仙是吧?我就是羯磨杵的货主,撂实底儿,咱是个摸金校尉,诨号锦毛鼠。”

    “师父放下筷子说:你胆子不小啊,答应的事儿还敢反悔?结果锦毛鼠道:这事儿赖不着我,我是跟着一个前辈混饭吃,我这人向来是一言九鼎,但是他不想卖给您了,我这胳膊怎么也拧不过大腿!”

    这话有几分道理,但也带着挑衅的意味,那意思是说,您跟我一个后辈较什么劲哪?有本事去找那老油子去!

第747章 问题来了

    “我师父当时没看出表情有什么变化,只是淡淡说了一句:吃饭了么?一起吃点儿?”

    结果,锦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