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逍遥小镇长-第1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用给钱吗?”
“今天中午我管你吃饭,淀粉就当你的饭钱。”
小哈尼翻白眼离开,回来的时候拿了一包一公斤装的小袋淀粉,也就恰好够这么一顿饭。
用蛋清和水调和淀粉,王博烧热花生油,将腌好的蘑菇粘上面糊放入锅子里,飘起来后就捞起。
炸蘑菇不像炸肉,不能让火候太大,甚至蘑菇不需要完全炸熟,否则没有了蘑菇汁,吃起来没有娇嫩的口感便不美了。
炸好蘑菇,将面包加热,王博又做了个肉糜汤,用来蘸面包。
这个汤也简单,将猪肉搅成肉糜,搭配青菜使劲熬就行,最后出来的汤很浓厚,味道也很好。
珍妮佛烤了香肠,她说这些香肠就是外面的夫妇也就是苏珊的父母送来的,是他们自己家灌的猪肉肠。
听到这里,王博突然灵机一动,对呀,猪肉没什么人买,那自己干嘛不卖半成品?灌猪肉肠或者做熏肉,这方面他爸妈很擅长,正好给两人找到打发时间的事了。
做好这顿饭,伊娃将大大小小的孩子们带到餐厅洗干净手准备吃饭,小哈尼一手餐叉一手餐刀,很期待的在那里等待着,但他还不是最积极的,最积极的壮丁小王和胖猫兄弟们。
小王不能吃熟肉,它需要吃生肉,保持肠胃蠕动,王博让小哈尼去超市再拿十公斤猪肉过来,这让准备吃饭的小哈尼差点流泪: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壮丁和胖猫吃生肉熟肉无所谓,王博给它们将肉简单一煮过了过水,洒上一点盐扔给它们就行了。
胖猫兄弟别看脸肥嘴小,吃起来很猛,大脑袋左右撕扯,骨头上的肉随即就被撕扯的干干净净。
吃完肉,大胖用爪子将骨头甩给壮丁,壮丁不嫌弃,趴在地上摁住骨头,大嘴咔嚓咔嚓的将骨头迅速粉碎……
王博用面包蘸了蘸肉糜汤,面包很快浸透了肉汤,吃到嘴里又甜又香,苏珊的父母直竖大拇指,夸王博厨艺高超。
孩子们也很喜欢肉糜汤,呼呼的喝着汤,再加上鲜嫩喷香的炸蘑菇,一个个只顾得上低头大吃大喝,没人说话。
壮丁抽了抽鼻子,剩下一半骨头它不吃了,跑过来对王博摇摆尾巴,努力探头瞪着眼睛看向他的碗。
王博将一整个面包在汤里蘸了蘸塞进它嘴里,壮丁狼吞虎咽,吃完之后继续瞪着眼看他的碗。
小哈尼也用面包蘸汤给它吃,结果它抬起爪子一巴掌推开,很有骨气的不去吃。
见此,小哈尼郁闷,点着它脑门说道:“有种以后我喂你什么也别吃,竟然还不信任我!”
王博无奈的摇摇头:“它不是不信任你,是不想吃面包,你连这个都看不出来?”
说着,他将小哈尼的汤碗放到地上,壮丁立马凑上去吧唧吧唧将碗里的肉汤舔光了,然后开心的摇摆着尾巴离开。
小哈尼眨眨眼,随即郁闷道:“你干嘛把我的汤给它?上帝,好人被你做了,我吃什么?”
王博拍拍他的肩膀道:“没事,锅里还有点刷锅水,蘸面包一样吃,哈哈。”
吃过午餐,他得回去上班了,鲍文那里撑不住,上午就给他打电话问他怎么还不回来上班。
等待他的先是一大堆的账单,小镇一直在投资建设,路、房屋、码头在不断的烧钱。此外,超市、医院、酒吧都属于他,这些每天都有出账入账,账单更复杂。
好在王博有墨西哥靓仔这个财务助手,他将账单进行归类总结,只要王博信得过他,那不需要看细则,看总结就行。
过去一个月,又是一千八百多万纽币泼洒了出去,主要是路和码头,湖畔的码头建成了,一共五十米的长度,末端湖水的深度有二十多米。
王博最关注的是人口数量,他和伊娃的感觉没错,小镇人口剧增,现在已经有四百五十多人,再有五十人,小镇等级又可以提升了。
他将鲍文和哈尼叫到办公室,问道:“小镇人口怎么突然增加了一百多人?过去一个月发生了什么事?”
鲍文说道:“acg教育集团在小镇投资建校的消息发布了,我买下了《南岛真理报》和《新西兰教育报》的一个版面,专门介绍学校的运作方式和落日镇情况,然后,很多父母带着孩子选择搬到小镇。”
王博小吃一惊:“是吗,大家对教育问题这么关注?”
哈尼说道:“当然了,头儿,父母们最关心的永远是孩子的教育问题,如果可以,我真想让卡莱尔森那熊孩子再去上学!”
这些家庭搬到镇上,专门为了上学,一个多月的时间,前后搬来了三十多户。
王博审核这些家庭的背景,发现父母亲们学历都很高,平均能达到本科,从事有技术含量的自由工作,比如设计师或者金融工作。
这让他大为振奋,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没想到他只想解决小镇孩子们上学问题的一个举措,竟然吸引到了这么多家庭到来。(未完待续。)
483。车库甩卖节(4/5)
在他积攒的工作中,还有一项需要他审批处理,那就是小镇居民申请成立车库甩卖节。
新西兰是个移民国家,人口由世界各地百姓组成,所以风俗和传统各式各样,各地节日也各种各样。
有人统计过,综合新西兰全国来看,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天都有节日,都有人在欢庆。
政府鼓励各地成立特色节日,一是可以作为一种文化进行保留,二是有节日就有消费,可以促进经济发展。
因此,新西兰人形成了一种意识,有什么集体活动就申请成为一个节日,如果这个节日发展不起来无所谓,一旦发展起来,他们会作为节日的组织者而被当地历史所牢记。
对于没有历史的新西兰人来说,他们对进入历史的追求是最强烈的。
车库甩卖节,其实就是一个二手商品交易节日,习惯了中国式思维的王博很难理解新西兰人对于交易二手商品的热衷。
在这个国家,二手货物商店可能会开在繁华的商业主街道上,大大方方的开门迎客。新西兰人在二手货商店里也是昂首挺胸的淘换旧货、或是把自家的二手商品拿到这里来估价寄卖,并不会觉得买二手商品是什么丢人的事。
城市当中有二手货物商店,乡镇因为消费能力不够,不会出现这样的商店,于是车库甩卖这种交易方式就应运而生。
新西兰人绝大部分居住在独立的房屋中,独立房屋基本都有车库,所以,如果新西兰人感觉自己的没用的东西太多、放不下了,亦或是举家搬迁到其他城市甚至是其他国家,很多东西带不走,那么就会将东西放到车库里进行销售。
但是,住宅区不是商业区,人流量比较小,自然生意就不好做。
所以,当某家新西兰人要进行车库甩卖的时候,他们会找一个周末的日子,然后用硬纸板写上甩卖物品、地址和时间,再把硬纸板贴到街道明显的地方打广告。
可是话说回来,新西兰人口少,这样的广告看到的人也少,车库甩卖还是很难搞起来,于是车库甩卖节就诞生了。
这是一种乡镇常见节日,就是在某一天,家家户户都打开车库,将自己不需要的货物摆出来进行互相交易。
小镇居民们向王博申请成立这个节日是有必要的,因为最近小镇移民陡增,很多新家庭来到了落日镇。
这些新家庭搬过来,他们有些东西不需要了,而又要买一些新的生活必需品,如果举行车库甩卖节,那么他们一方面卖掉自己不需要的东西,另一方面可以低价去买进别人家不需要而自家需要的东西。
说起来,这是一次资源重新分配的机会,按需分配,互惠互利,对于手头不宽绰的乡镇居民来说,这种节日很有价值。
王博让卡特断网,然后一群人聚集到会议室开会,商量这个节日的举办情况。
新西兰的节日未必都是隆重需要庆祝的,比如车库甩卖节,这种节日不是一年一度,而是要长期高频举行,很多乡镇是每个月都举办一次。
那青阳第一次出席小镇的会议,期间除了自我介绍和互相熟悉,他再没说话,只是安静的听大家讨论。
会议的主调不是讨论要不要举办,而是该怎么举办,因此协商出举办时间和宣传方式之后,便可以散会。
散会后王博留下那青阳,问道:“a哥,你有什么想法吗?刚才怎么一句话不说?”
那青阳苦笑道:“我先不办理入职了,我得先报个英语班,在国内我努力加强英语训练了,但是不行,新西兰人的英语和我学习的不太一样。”
确实是这么回事,王博拍了拍额头,道:“忘记这回事了,行吧,我给你找个老师来学习,你的英文确实需要加强。”
车库甩卖节订了下来,第一次节日是在三月份第二个周末,为期两天。
小镇宣传简单,卡特通过智慧城市网络系统,建设了一个属于小镇的论坛,可以电脑登录网页,也可以手机端登录app,在这上面发布消息即可。
另外,这样的节日要尽量扩大范围,奥城、流浪者镇、路易斯镇,此外还有和他是死对头的大溪地镇,都得宣传到。
这些工作用不着王博去做,鲍文带头、基德配合,两人制作出了宣传计划,以广告牌配合报纸宣传,小镇的车库甩卖节消息传播开来。
此外,鲍文找王博审批投资了一个大广告牌:那种矗立在公路两边的广告牌,高达十米,广告牌面积是五个平方米,非常醒目。
这个广告牌包括支撑架和牌匾,一共需要五万纽币,价格很高,但以后可以反复使用,甚至可以接广告,所以后期收益也很可观。
三月中旬开始,广告牌架了起来,上面贴着一张巨大的海报,上面有各种家具生活用品的图像,此外还有一句醒目的广告语:帅哥美女快来约,我在落日镇等你!
这是前年王博刚来到落日镇时候,鲍文设计出来的一句宣传小镇的广告语,如今终于使用了出来,让副镇长同志不胜欣慰。
对于这次车库甩卖节,小镇居民还是很认真的去对待的,三月进入第二个周后,王博上下班的时候便经常看到有人收拾车库。
博爹博妈在城堡住了几天之后,逐步习惯了新西兰的生活。
他们缺少能交流的人,但是并非没事干——王博曾经开拓出一片菜园,并雇了个毛利人来负责,博爹博妈不光擅长捕鱼,也是干农活的好手,一起跑去照顾这片菜园了。
只要他们开心就好,王博知道这累不着他们,既然这样,那他们愿意去就去忙活好了。
不过他估计父母对车库甩卖节也很有兴趣,便告诉了他们,说那一天家家户户卖的东西很便宜,他们可以去看看。
博妈问道:“那我们要是去卖点菜啥的,能不能行?”
王博茫然道:“我也不好说,超市里有蔬菜和水果出售,不知道镇民会不会买。”
博爹摆摆手,说道:“你妈的意思是,会不会有城管啥的撵人?”
王博尴尬:“爹,镇上有什么城管?”
博妈嘟囔道:“我看你那活就跟城管似的。”
王博:“……”(未完待续。)
484。五百换价值连城(5/5)
三月第二个周末到来,王博起床后继续晨跑,那青阳跟着他跑,现在他进步不小,能够跟着一口气跑上两公里了。
跑完步洗澡,博爹博妈已经做好了早餐,王博看看桌子上,有咸鸭蛋、酸辣胡萝卜、香辣肉酱和小葱炒鸡蛋做菜,主食有面包、有煎蛋也有饼,很丰盛。
王博习惯早餐喝果汁了,爸妈来了后重新改成喝大米粥小米粥或者海鲜粥之类,回归中式早餐的怀抱。
小萝莉好胃口,吃什么也习惯,坐在板凳上甩着小短腿,吸溜一口大米粥吃一口煎蛋,开心的眼睛眯成一条缝。
伊娃轻轻拍了拍她的小膝盖,蹙眉道:“吃饭老实点,不准乱动弹。”
小萝莉不开心的指着壮丁和女王道:“你看它们就不断摇晃尾巴。”
伊娃慢条斯理的吃着面包,说道:“对呀,所以它们不能上桌子吃饭,如果你愿意和它们一起趴在地上吃饭,那你可以随便动弹。”
小萝莉眨眨眼,顿时老实下来。
博爹吃饭的时候说道:“什么时候炸点油条给伊娃和黛儿吃?我看在家里的时候,她俩挺稀罕的。”
王博道:“行,我也馋了,来到新西兰,一次油条油饼啥的都没吃过呢。”
博爹点点头,和博妈开始筹划了起来。
吃完早餐,王博离开,他得去参加车库甩卖节。
小镇一共有两片住宅区,以中国路为轴心对称在东西两侧,西侧是积木房,东方则是砖瓦木材房屋。
现在两片小区都几乎住满了人,和刚建起时候不一样,这里不再冷清,而是变得热闹起来,每天早上都有人跑步或者遛狗逗娃。
不需要什么开幕式,也不需要领导讲话,就是今天大家集中起来进行旧货交易而已。
王博开车到了东方住宅区,然后在小路上停下车,往路口铺了块塑料布,让壮丁坐在上面,代表这里他占了。
家家户户的车库都打开了,门口摆放着一些生活用品或者家具,还有人自己diy了货架,在上面摆放着货品。
王博肩膀上扛着军长溜达观看,家家户户摆出来的最多的是旧家具和旧电器,注入锅碗瓢盆、电视沙发之类的东西很多。
货架上摆放着的是玩具,小汽车、小鸟、变形金刚、各类玩具枪械之类,还挺繁杂的。
此外也有小摆件、小挂件、小装饰物等东西,女画家芭芭拉…安德逊也在路边撑起了一个架子,上面摆放着油画、装饰画、雕塑,当做促销生意来做的。
小镇作家希尔弯腰在车库门口忙碌,他撑起了四五个书架,上面摆放着各种书籍,王博看了看,竟然发现了一套不列颠大百科全书!
一套大百科全书总共二十本,每一本都跟枕头似的,又大又厚实。
王博拿了一本翻阅着看了看,问道:“这书不错,你为什么要卖掉?可以留着装饰书房呀。”
希尔沮丧的说道:“算了吧,镇长,它们没什么用,知道我为什么买这套书吗?我确实是想装饰书房的,我梦想有一天,我能成为震惊世界的大作家,然后很多媒体来采访我,他们拍下我的书房,拍下这些书……”
说着,他摇摇头,满脸无奈:“但这只是梦想,不会成为现实。”
王博拍拍他的肩膀说道:“别这么说,希尔,你写的东西很棒,我看过你的书,你现在处于一个厚积薄发的时候,就像一座火山,距离爆发还差一点能量,一旦爆发,肯定会震惊世界!”
希尔笑了起来,说道:“谢谢你,镇长,不过现在这些书需要处理一下了,因为我需要生活费。”
说到后面他有点不好意思了。
王博掏出钱包拿出一千块钱拍给他,笑道:“那我买你这套书,正好我一直想收藏一套大百科,你知道,我的城堡书房太空了。”
希尔说道:“用不着这么多钱,镇长,这套书买新的,也只需要一千块。”
王博摇摇手道:“但这是未来幻想大作家收藏过的书,这个价钱肯定很公道,来,希尔,在上面帮我签名,我敢打赌,将来有朝一日,这套书会值大钱的。”
希尔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不过他的情绪变好了很多,说道:“谢谢你的鼓励,镇长先生,向上帝发誓,我会让这套书变得价值连城!”
王博抱着书告辞,告诉他说道:“我们中国的大作家们有一个共同看法,那就是写作不能闭门造车,你得走出来,和大家聊你的创意,如果你有好想法,可以找我,我们国家的文学体系或许能给你一些灵感。”
希尔眼睛一亮,说道:“对,等你空闲了,我一定去拜访你。”
王博将书放回车上,然后看到有人在出售花园用品,有打草机、打边机、修理枝杈的大剪刀、花盆、水管、喷头等等,很齐全的东西。
他想起父母收拾菜园,还说想要在城堡外庭搞个小花园,于是便买了一些需要的。
很便宜,全套下来只花了不到两百纽币,而如果他要买新的,那光是一个打草机就不止两百纽币。
而且摊主收到钱后还送了他一套diy工具,各种电动工具、螺丝刀、锤子,这让他受宠若惊,镇民们实在太热情了。
哈尼随后开着车来到居民区,王博对他招手,问道:“稽查官先生,你来查偷税漏税的情况吗?”
理论上,新西兰规定,只要属于贸易,就得根据规定来缴税。不过,车库甩卖是例外。
虽然使用现金进行交易,但是这种交易行为是非常态、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所以新西兰的国内税务局ird或是市议会citycouncil都将这种行为定为无税贸易模式。
哈尼对他撇撇嘴,说道:“我现在可不是稽查官,小伙子,别拿身份挤兑我,我是来买东西的。”
有人从旁边经过,对哈尼说道:“那千万别买我的东西,否则别人打八折,我得给你打十八折!”
哈尼只能继续撇嘴:“该死的,哈迪,你上个月没有缴税,我盯着你了,你逃不掉的。”
那人回过身,笑着伸出中指:“我已经申请了小产业避税,你奈何不了我,稽查官,你这次得吃瘪。”
(未完待续。)
485。投资健身房(1/5)
博爹和博妈随后到来,小哈尼开着一辆皮卡车,车厢里有很多蔬菜,都是王博当初随便种下的,黄瓜、西红柿、辣椒、土豆、橄榄菜、洋芹等等,各式各样都有。
哈尼看到儿子开车,皱眉道:“你有驾照了?”
小哈尼听到老爹训斥他的语调就受不了,歪着头露出很牛逼的样子准备驳斥。
王博一巴掌拍在他的肩膀上将他砸的呲牙咧嘴,然后说道:“没有驾照开车确实是错误的行径,但是这小子的车技没问题了,我们都知道,他距离拿证只剩下时间问题。所以伙计,对你的孩子宽容些。”
伊娃带着小萝莉走过来,她微笑道:“对的,哈尼先生,你需要将你的情绪都展现出来,不只是对儿子的担忧,还有对他的爱。”
说着,伊娃抓着哈尼的手臂搭在儿子的肩膀上,又拉起小哈尼的手臂来环绕住父亲的后背。
哈尼很尴尬想要撤回手,伊娃警告他道:“这是你最心爱的珍宝,你的每一次撤手,都是将它摔在地上,会对它造成伤害。”
王博笑嘻嘻的在一旁看,稽查官狠狠的瞪了他一眼,然后拍拍儿子的肩膀说道:“孩子,你知道的,我爱你,所以我总是担心你出问题。”
少年撇撇嘴,道:“你总是希望我十全十美,但那怎么可能呢?不过我也爱你。”
两人说完,跟抱着火炉一样,立马分开。
伊娃笑道:“瞧,这很简单不是吗?私底下多点拥抱,拥抱是沟通心灵的桥梁。”
王博嬉皮笑脸的上去拥抱她,伊娃给了他一肘子,道:“难道你就不能有点正事?跟我来,我的车库也要打开。”
她在居民区也有住宅,不过现在搬去城堡住,空给了伊丽莎白和基德两人。搬家的时候很多家具家电没有带过去,城堡里都有,用不上,所以正好趁这机会处理掉。
冰箱微波炉之类的家电要留给基德两人用,伊娃把用不上的一些东西摆了出来,首先是一整套的健身器材。
王博看着这些拉力绳、杠铃、哑铃和跑步机之类,惊愕道:“你还有这些东西?”
伊娃打开一扇房间的门,里面跟健身房一样,几乎有全套设备:“当然,否则你以为我怎么保持体形?快,全部搬出去卖掉。”
小萝莉看到白娃小斯和黑娃罗恩在一起,迈着小短腿想跑,说道:“我要去玩、我要去玩了……”
伊娃耸耸肩道:“谁搬出去的东西就属于谁,卖掉的钱也属于谁,那钱能干什么呢?买星空棒。”
听了她的话,小萝莉立马转身跑回来,拖着一辆山地车往外走。
王博拍了拍额头,郁闷道:“该死的,我应该架起棉花糖机的,今天肯定会很受欢迎。”
伊娃惊讶问道:“你真的买了?放在哪里运回来的?我竟然没注意到,你可真是厉害。”
王博随意的说买到的时候用快递运过来的,实际上当然不是这样。
伊娃让他回去组装,结果他刚要走,生意上门了,曾经的拳击天才奥克利走了过来,问道:“这些健身器械,什么价格?”
王博道:“它们不适合你吧?你需要的是超级健身室。”
奥克利微笑道:“我不打拳了,现在我的重点是康复受损的肺部。至于买这些器械,我打算在小镇搞个健身房,要知道我在健美方面也有很深造诣。”
这个老王相信,别说健美了,拳击手说自己在哲学上有很深造诣他也相信,这家伙对知识的热爱让一般人感到惭愧。
伊娃随便报价,这些东西对她来说没用了:“跑步机,迈尔康牌的,你知道他们家做的还不赖,一百块。杠铃和卧推床,合起来一百块,哑铃送你了,动感单车五十块,弹力绳之类的小东西也送你了。”
奥克利点头,道:“那太好了,正好我没多少钱了,这部分器械可以缓解我的财政危机。”
王博奇怪的问道:“你不是拳击天才吗?怎么会缺钱?”
奥克利无奈的耸耸肩,说道:“我没有打过职业拳击赛,而非职业拳击赛不赚钱,我只有做了几个小品牌广告才积攒了一点钱,而这些钱早就因为治疗肺部花光了。”
“所以,我选择留在落日镇,还有一个原因是这里住房不要钱。”他又补充了一句。
王博道:“那你的健身房,钱够吗?”
奥克利乐观的说道:“从小开始做起,现在镇子有志于健身和健美的人并不多,我先做一个小健身房。”
听他这么说,王博想了想,说道:“不如这样伙计,我来投资,你来做首席教练,我以资金入股、你以技术入股,然后共享健身房?”
奥克利做健身房只是想以此为生,听到有人愿意投资,他顿时笑了起来,伸出磐石般的大拳头道:“那太好了,成交。”
王博和他撞拳,他将器械又拖回车库,以后直接往健身房拉。
见此,小萝莉苦了脸:“我刚拖出来耶,老师,这样算不算卖掉?”
王博捏捏她的小包子脸,笑道:“当然算,老师这就回去组装起棉花糖机,给你做棉花糖,好不好?”
小萝莉顿时来了精神,拍着小手叫道:“有棉花糖吃吗?太好了!”
小斯、罗恩又纠集了几个孩子,跑来找小萝莉玩。
小萝莉推开他们,不屑的说道:“没看到我在干活吗?我要干活赚钱,不和你们这些小孩子一起玩。”
黑娃罗恩憨厚老实,擦擦汗说道:“那我来帮你干活好不好?我也想赚钱。”
小萝莉想了想,说道:“不如这样,你听我的,我给你找活,但是你要分我一半的钱。”
伊娃听到后失笑,出来给了小萝莉一个脑崩:“黛儿,算计小伙伴可是不对的行为,你也太有资本家头脑了。”
罗恩的脑瓜子没有转过来,还在那里一个劲点头……
王博开着皮卡车回到城堡,棉花糖机其实是组装起来送过来的,而且明胶、果汁、玉米粉和糖粉之类的原料都附带着了,可以直接使用。(未完待续。)
486。棉花糖镇长(2/5)
回到伊娃的车库,王博看到有几个卡通公仔在转悠,顿时奇怪了。
这些卡通公仔就是超市、商场做促销时候,出现在门口那种吸引小孩子的人形玩偶,有人穿着走来走去吸引小孩之类。
王博眨眨眼,哪里来的卡通公仔?他走的时候还没有呢。
伊娃倚在车库门口喝冰咖啡,俏脸上挂着微笑,不时冲几个公仔做个手势,几个公仔看到后跳的更有活力了。
停下皮卡车,几个小公仔一起跑了过来,王博下车后被撞了一下,里面传来小萝莉的声音:“老师,你猜猜我是谁呀?”
王博差点被蠢哭,能不能更蠢点?
他将棉花糖机搬了下来,伊娃过来帮忙搭手,他问道:“这些公仔哪里来的?”
伊娃笑嘻嘻的说道:“我买的,有人以前做过促销活动,买了这些小公仔套服,他低价处理,我想你要卖棉花糖,就买来让黛儿他们穿上给你拉拉人气。”
真不是亲妹妹啊,王博苦笑,道:“这天有点热,他们这么穿能行吗?”
伊娃道:“没事,他们只在乎玩的是不是开心,才不管热不热,而且我是雇佣了他们呢,这些小家伙才不会白白干活。”
这种宣传确实有用,一些逛街的人被吸引了过来,特别是十来岁的孩子,纷纷跑过来争着要钻进玩偶里玩。
王博将棉花糖机组装了起来,这东西不复杂,主体是5000转高速电机、铝镁合金非铸造出糖器、钢制连接轴、高强度减震板和支撑架等等。
这套棉花糖机充满了中国风情,上面还有一些汉字,诸如‘花式棉花糖机’、‘机是日本机、心是中国心’、‘新年快乐、恭喜发财’之类。
看到那句‘机是日本机、心是中国心’,王博奇怪了,就踏马这么一台小机器怎么还跟爱国扯上关系了?然后他打开说明书一看,这机器号称是日本三菱重工的杰作……
机器插电之后,围观儿童玩偶的人将好奇的目光转移过来,他们看不懂什么的汉字,自然也不懂这机器的用途。
不过,王博不担心没人买棉花糖,因为这东西新西兰也是有的。
棉花糖不是中国本土的杰作,它最早源自古埃及,大约两千年前就出现了,当然那时候还只是糖,没有棉花造型。
最早的棉花糖原料,是古埃及人从用作治疗喉咙不适及消化系统疾病的植物药蜀葵的根部搾出的汁液,他们把汁液与蜂蜜混和成了一种喉糖。药蜀葵的汁液具有拉伸性,这种喉糖伸展开来后,便是棉花糖的雏形。
后来,到了十九世纪初,药蜀葵被引入法国。法国的厨师发现药蜀葵的黏液与水混合後会形成浓浓的凝胶状,於是发明了把药蜀葵的黏液与糖浆、蛋白、香草兰籽搅拌而成的棉花糖。
现在已经不用药蜀葵了,为了节省成本及容易大量生产,药蜀葵的黏液被可使用的明胶所代替,成为棉花糖的主要材料之一。
王博购买的明胶是可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