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小地主-第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奇奇眨着眼睛琢磨了半天,噔噔噔跑回家,不大一会,就拿来不少五颜六色地塑料纸,给小灯泡挨个包上外罩。距离灯泡稍稍有点空隙,免得被烫坏,再一开灯,果然五颜六色。虽然还是白天,但是也已经有几分梦幻色彩。

    “嗯,果然是人多出智慧。”王工也连连称赞。

    这边的彩虹门就算完工,那边,胖子领着一伙人却还是干得热火朝天。本来要建房子,可是实在太麻烦,胖子索性就改为建造凉亭,四个大柱子支撑一个顶盖,应该比较容易。

    地面部分已经完工,有冰块铺砌地台阶,四个大柱子也巍然挺立,不过,就是上面的伞盖有点难度。

    找王工一商量,王工也直挠头,这个不像拱形门,容易支撑,那么大一个伞盖,这项技术,他们也掌握不了。

    无奈之下,胖子只好又改主意,由凉亭改建小桥。只是还没等他再动工,天色已经渐渐黑了

    “大伙都等着回家吃饭呢。”车老板子也看出剩下地工程恐怕难以完成,未免有些遗憾。

    野小子们也都有些愤愤不平,要不是成功建成一座拱门,估计他们早就翻了天,说胖子叔吹牛皮了。

    胖子眼珠子转了转,叫人把剩下的冰块全都对在凉亭地台阶后面,形成一座高高的冰山。

    “这是什么建筑啊?”奇奇瞪大眼睛问。

    “呵呵,这就是我们地大青山!王工,把剩下的灯泡都装里面,亮亮堂堂,好好装扮一下美丽的大山。”胖子的话语中透出一股自豪。

    “这主意不错。”林青山先赞了一句,只要能和大青山扯上关系,他肯定拥护。

    野小子们也高兴,七嘴八舌嚷嚷:“胖子叔,能不能叫我们爬山啊?”

    彩虹门有毛毛的前车之鉴,是说啥也不敢上了,他们有把心思放到冰山上面。

    “当然可以!”胖子答应地特别痛快,就是一堆冰块子,有啥好怕的,管够玩。

    野小子们立刻欢呼雀跃,齐夸胖子叔敞亮。车老板子和王三炮却颇有些不以为然,王三炮叨咕着:“这也叫冰灯啊,弄点冰块子,谁都会整!”

    胖子假装听不见,和王工把灯都接好,天也黑了,玉盘一样地月亮升起来,清辉洒遍大地。

    “开灯——”胖子一声令下。

    奇奇和几个小娃子一起打开手里的开关,霎时间,一个梦幻般的世界出现在众人眼前。

    彩虹门五彩缤纷,是一道名副其实的彩虹。灯光毫无阻碍地从透明一般的冰块中射出,映照出一张张惊喜的面容。

    不仅仅是娃子们走进了童话一般地世界,就连那些大人,也都被眼前的美景迷醉。一时间,冰灯四周寂静无声,只有一双双惊喜地眼睛在不停闪烁。

    就连胖子无奈之下,胡乱堆出来的冰山,也如同梦幻一般,闪烁着七彩光芒,犹如一座仙山。

    李队长吃完饭,从家里溜达出来,看到冰灯闪烁,也不由称赞起来:“这灯真是漂亮啊,不过非得弄一堆冰块子干啥,还不如直接挂我们家灯笼头上面呢,活生生把这好玩意糟蹋了!”

    胖子听了,身子一栽,差点一头撞在彩虹门上。

    (呵呵,隆重推荐一本书《山村一亩三分地》书号1365673,作者:玉米箩,也是种田文,大伙可以看看。简介如下:锄犁日晌头,

    坐观垂钓柳,

    品茶邀友来,

    熙语闲悠悠,

    杨柳依依归园田居水塘边‘金刚‘和‘暴徒‘嬉闹正欢旁边小潭上几只小鳖暖洋洋地晒着太阳而我们的猪脚张牛则是在果树下左手玉米右手菠萝‘哎先吃哪个好呢‘)

    首发

    ( )

第二百四十章 放天灯

    年的正月十五,靠山屯格外明亮,天上圆月相照,:灯火,更有子领着大伙建造的冰灯闪烁。首发

    虽说胖子出力不大,整个冰灯都是大伙七手八脚建造起来的。不过,我们不得不承认,胖子是整个事件的发起者,没有他的提议,也就没有五光十色的。

    和他以前做过的那些事差不多,如果单独叫胖子去做,估计他肯定做不好,养鸡他不如老革命,养鹅他不如耍猴的,现在,在饲养鹿群方面,二柱子都比他强;但是如果没有他张罗着,这些根本就不会有。

    所以,胖子在靠山屯,扮演的其实是一个引路者的角色,只不过,这一切都被他的朴实无华以及嘻嘻哈哈没正溜所掩盖,也许,他就是这样一个能给靠山屯乡亲们带来欢乐和希望的人物。

    忙活了一天的人们都回家,正月十五,事也挺多呢。所有这一切,都围绕“灯”来展开。

    胖子吃饱喝足后,又和大辫子出来观赏冰灯,只见全村的半大小子和丫头片子都聚拢在此,吵吵嚷嚷,叫他担心彩虹门会不会被震塌。

    “这帮玩意,是真欢实啊。”胖乐呵呵地感叹一声,然后就看到车老板子和王三炮走过来,每人手里还提着一个纸糊的灯笼。

    “三叔,老板叔,们也返老还童了。”胖子上前打招呼,这俩人都将近五十多岁,还跟小娃子似的,过元宵节拎着灯笼到处转,是挺可乐。

    “别瞎白话,我们去坟地送灯。过节,都亮堂亮堂。”老哥俩的话语之中也有几分伤感。

    胖子抓抓脑袋,才猛然想这茬,正月十五有给死去亲人送灯的习俗。就是在坟头上放个纸灯,寄托一下哀思。

    于是向西南望望。果然。西南山坡上星星点点。那里。就是靠山屯地老坟茔地。那年头。向火葬这种风气还没有传到靠山屯。所以家里有人“老”了。都一律土葬。

    王三炮和车老板子因跟着胖子忙活。所以送灯地时间稍稍有些晚。胖子不敢打搅。赶紧放行。看着老哥俩相伴而去。胖子叨咕了一句:“七十岁有个妈。八十岁有个家。人只要活着。啥时候都忘不了亲人啊。”

    大辫子地小手忽然伸过来。她能知道胖子此刻在想什么。所以低声说道:“黄大哥。要不我们去找找?”

    胖子点点头:“等忙完了这阵子地。”

    “队长家撒灯啦——”小娃子们一哄声地叫唤起来。然后呼噜噜往队长家跑。

    胖子也拉着大辫子地手。随后而去。只见队长家地当院。烧着一个大火堆。红红地火光。照得院子里通亮一片。

    李队长和大小子拿着个铁锨,在火堆里一撮,然后紧跑几步,把锨里的小火堆倒在地上,又变成一堆堆的小火山,每个相隔两步远,长长一溜,一直排到大门外。

    胖子吸溜着鼻子一闻,一股子煤油味,再仔细一看,原来是锯末子拌上煤油,难怪烧得这么旺。而且还经烧,一小堆能烧上半拉点,然后用棍子扒拉一下,还能烧一阵。

    奇奇跳脚拍手:“胖叔叔,咱们也回家撒灯——”

    不料却被李队长拦住:“不行,俺们撒灯,是亮亮堂堂,把家里‘老’的人接回来瞧瞧——唉,只可惜今天这好日子没赶上啊。”

    小娃子们瞧了会子热闹,然后就成帮结伙去了井沿,按照往年的规矩,要在井沿旁边地冰道上面打几个滚,然后抱一大块冰回来,图个身体结结实实。

    “还是这里过节热闹啊。”胖子忍不住感慨起来。

    李队长撒完灯,满意地看看当院一溜火堆,然后招呼胖子:“走,到李五爷家里,瞧瞧他放灯去。”

    “放灯,放啥灯?”胖子就听过放风筝,还没见过放灯~

    “放长明灯啊——去了你就知道,今年老爷子七十岁,按照我们这的风俗,要放一个长明灯。”李队长拽了胖子一把,转身就走,胖子和大辫子也就跟在后面。

    到了李五爷家里一瞧,人还真不少,不过多是上了一些年岁的,还有就是五爷的晚辈,就连鹅厂的李六爷和李长江,也特意赶回来。炕沿上坐了一溜,兴致勃勃地谈论着。

    “五爷,恭喜恭喜,人生七十古来稀,您老身子骨硬实,等活到八十地时候,俺们再给你放灯。”李队长走到炕边,李五爷就盘腿坐在炕头,果然有点老爷子的风采。

    “爹,穿鞋下地吧,咱们到外边放灯。”李长江拿起一双翻毛大头鞋,胖子一看,是解放军穿的种。

    大伙一听,立刻都站起来,哩哩啦啦往外走,低声研究着放灯地情况。胖子在半路上已经听说,放灯的仪式可以用庄严来形容,放起来皆大欢喜,老人家还能长命百岁;要

    起来,那就表示老人家恐有些灾难。

    所以,放灯最忌讳的就是不能顺利升空,在这之前,大伙的心都提着,难怪胖子感觉气氛有些重。

    到了大门外,李长河、李长海他们已经抬出一个四四方方地大灯,足有一米半高,上面用薄薄的灯笼纸糊着,四个面还都粘着红纸剪成的寿字。

    除了底座,其它五个面都是封闭的。骨架是用细绣篾绑制,份量轻,而且结实。底座中央绑着半拉铁罐头盒,里面装着一团棉花,棉花上已经浸上煤油。

    胖子总算明白了,原来就是放孔明灯,他小时候,还玩过这个把戏呢。孔明灯的要领他早就掌握:一个是份量要轻,这样才能升空,另外一个就是燃料要足,飞行的时间才会更长,还有一个,制作骨架地时候一定要匀称,这才稳当。

    话说这孔明灯说是三国时候诸葛亮明,有一回他被司马懿大军困在阳平,手下大将想要突围去搬救兵,必然要损兵折将。

    孔明突发灵感,计算好风,制成孔明灯飞出城外。灯上绑着书信,结果孔明灯正好落在友军的地盘,因此脱困。从这以后,孔明灯就多用来祈福。

    今天,李六爷地这个,就是孔明灯。只见他拿过一盒火柴,就点火。

    “六爷,等一等。”胖子乐呵呵走上前:“煤油不经烧,我这有酒精。”说完,拿出一个玻璃瓶子,正是上次酿酒的时候弄来地,还剩下几瓶,存在木盒里面。

    李长江大喜,赶紧进屋去棉花。而胖子则轻轻提起孔明灯,手指顶着底座的中心,测量一下重心,感觉还算稳当。

    “五爷,边拴个线吧,我看这灯肯定要往南洼子那边飘。”胖子又提议说。

    李六爷一拍大腿:“对呀,一着火咋整,五哥,咱们就拴个长绳,叫长明灯在村里飘着,都能看见,保准五哥长命百岁。”

    李五爷也点头同意,于是取来几个放风筝地八卦摇子,上面的线都有一二百米,接起来两个就够用。

    很快,棉花取来,把原来煤油浸过的拿出来,一边续棉花,一边往罐头盒里面倒酒精。

    半瓶子酒精下去,罐头盒就满满当当。胖子笑呵呵地说:“六爷,这回点火吧,要是飞不起来,你就把我点着放了。”

    大伙都哈哈大笑:“就胖子这一身肥油,肯定愿意着。”

    李长江和李长海小心翼翼地提起孔明灯,李六爷点着火,大孔明灯立刻通明瓦亮。

    盒里的酒精热量高,持续时间长,是放孔明灯的最佳燃料。

    很快,孔明灯就鼓胀起来,一个劲闪忽,有一种要飞升的感觉。

    “撒手试试。”胖子感觉差不多了,连忙吆喝一声。

    李家哥俩慢慢撒开手,只见孔明灯缓缓升起,很快就有一房子高。人群立刻发出一声欢呼,然后纷纷向李五爷道贺。

    李五爷手捻胡须,望着亮堂堂的孔明灯越飞越高,心里老敞亮了。

    随着绳子越放越长,孔明灯已经升起来几十米,夜空之中,分外惹眼,很快就把野小子们都招来,一个个直跺跺脚:“有这热闹咋不早说呢。”

    天公也成*人之美,一丝风也没有,孔明灯基本上是垂直升空,瞧起来始终就在李五爷家房顶上空。

    一个八卦摇子上的线用完了,就又接了一个,足足放起三四百米。除了月亮之外,浩瀚的天空之上,只有这盏孔明灯最为耀眼。

    闹哄了一会,人群这才渐渐散去,大伙也看到过不少放孔明灯的,只有这回最成功,估计李五爷活到一百岁肯定没。

    “回家吃元宵吧?”奇奇和丫丫跑饿了,张罗着夜宵。按照当地的风俗,正月十五,一定要等晚上再煮元宵。

    回到家里,就在炉子上烧水,胖子拿了个冻梨,三口两口吃下去。然后打开收音机,里面正在播放马三立的相声《吃元宵》,听得大伙哈哈乐。而奇奇二丫她们则拿着个蜡烛,到外边,在窗玻璃上晃来晃去。

    玻璃上是一层霜花,就跟大森林似的,草木横生,不过都是白的。然后,一个黑色的小人影一动一动,手上似乎端着一个簸箕,在那里闪忽。

    胖子一看就乐了:“这几个小丫头挺能做妖啊,连皮影戏都会玩了。”

    走出屋一看,只见玻璃上贴着一个小纸人,小丫头正拿着蜡烛上下晃动。二丫兴致勃勃地说:“丫丫姐,这个小人簸簸箕,来年就能有吃。”

    胖子嗷唠一嗓子:“咱们现在就有元宵吃,都麻遛进屋,你们一人统统三个,我吃四个,那东西黏,不好消化。”(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首发

    ( )

第二百四十一章 砖车

    也过了,节也过了,虽然年味还没有消散,但是,靠经开始忙碌起来。

    正月十六早上,四十辆大马车就集结完毕,虽然在节气上已经打春(立春),大伙也都啃完了萝卜,不过,老话说的好“打春别欢喜,还有一个月冷天呢”。

    尤其是一早一晚,跟数九寒天也差不多。车老板子们装扮都差不多:头上扣着狗皮帽子,身上羊皮祅,脚上蹬着乌拉鞋,往车辕子左边一坐,一个个都精神抖擞。

    每辆车上面,都跟着一棒小伙,一共是八十多人。头一辆车上,坐着胖子和林青山以及大辫子奇奇和丫丫,丫丫要回北京,大辫子送她。

    按照年前的约定,先去县里的砖厂拉砖。砖厂本身没有送货车,一年产那么多砖,也根本送不起,所以都是自己想办法拉。单位可以用大解放,一般多是用手扶拖拉机和四轮子。这两样靠山屯都没有,所以干脆用大马车上阵。

    四十辆大马车,排出二三百米,浩浩荡荡,离开靠山屯。胖子坐在一个麻袋上面,身子一颠一颠,和林青山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

    麻袋里面装的都是草料,从靠山屯到县城,一个来回就得足足一天时间,所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马蹄子呱哒呱哒的声音响成一片,路边的大树上,花喜鹊喳喳乱叫,尾巴一撅一撅的,然后从树上飞落到地下。

    话说喜鹊是吉祥鸟,所以很少有**祸,一般都不咋怕人。奇奇看着黑白花地喜鹊尾巴一翘,就跟站不稳似地,不由呵呵直乐,嘴里念叨着:“花喜鹊,尾巴长,娶了媳妇忘了娘——”

    这时候,远处又飞来几只大鸟,浑身漆黑,一张嘴,声音沙哑,难听无比,正是一群黑老。

    车老板子地大鞭子在空中炸响。吓得那几只黑乌鸦远远飞走。只留下一片难听地呱呱声。

    虽然体型和喜鹊大小差不多。但是。乌鸦和喜鹊地待遇却很不一样。喜鹊人见人爱。乌鸦却是扫帚星。谁遇见它都觉得丧气。

    不过凡事都有例外。胖子嘿嘿两声。然后跟车老板子说:“老板叔。这乌鸦也是好鸟啊。不能以貌取人。乌鸦有反哺之德。总比娶了媳妇忘了娘地花喜鹊强。”

    车老板子大乐:“我就是听它叫得难听。怕咱们出门办事不顺利。”

    俩小丫头一起用小手指着老板爷爷:“迷信!”

    奇奇更是从车上站起来。挥舞着小胳膊。嘴里脆生生地吆喝几下。本来已经飞走地乌鸦又转悠回来。其中有一只还慢慢降落。然后落到奇奇地手上。转着眼珠打量着奇奇。

    胖子知道,在鸟类之中,乌鸦的智力绝对能排到前几位,一看这家伙的眼神就知道,据说,有的乌鸦还会使用简单地工具,比如说草棍啥的。

    这只乌鸦羽毛黑亮,细看起来,长得也挺漂亮,属于黑里俏,而且赖在奇奇手上,似乎有点不想走的意思。

    “奇奇,你不会是想养乌鸦吧?”李队长也有点担心,老百姓都有点小迷信,要是乌鸦落到谁家,都感觉丧气,肯定不会受欢迎。

    “飞吧——”奇奇手臂一扬,乌鸦扑棱着翅膀飞起来。它恋恋不舍地绕了几圈,然后这才飞向远处的同伴。

    “对喽,奇奇这么乖,长得又漂亮,要养也得养一只鹦鹉,还会说话呢。”李队长立刻开始表扬奇奇这种大公无私地做法。

    奇奇眨眨眼睛:“对呀,小白太沉太大,养一只鹦鹉正好。”

    “哈哈,叶爸爸家里有啊,我打电话叫他给你带来。”丫丫管叶海波也叫爸爸,不过,为了和林青山区分,就叫他叶爸爸。

    两个小丫头立刻把脑袋顶到一起,开始商量。胖子则抓抓脑袋:恐怕家里的队伍又要壮大,不过,养几只小鸟好像也不错啊。

    在靠山屯,也有不少半大小子养鸟。每年落雪之后,就会有浑身长着黄色羽毛地黄鸟飞来,还有苏鸟,肚皮和脑瓜顶是红颜色的,都很漂亮。

    养鸟都有专门的笼子,用高粱秆和竹条编织,跟个小房子似的,里面放两个小瓶盖,一个装水,一个装谷子。

    而捕鸟的时候,则是用专门的滚笼,里面放一个老鸟,俗称“老油子”,在里面诱惑外面地小鸟。

    滚笼编制的更加精细,两边都有一个活动地机关,踩上去就能够向下滚动,就把贪吃的小鸟关进笼子。

    下雪之后,就可以看到半大小子们提笼架鸟,到树趟子里面,把滚笼高高挂在树上,一天下来,总有收获。

    这些鸟气性都不大,给点吃喝就能养活。有一些则不行,比如说老家贼(麻雀),你要是把它关进笼子里面,就不吃不喝,几天就气死。

    听说奇奇要养鸟,李队长立刻就拍着胸脯保证:一定把最好地鸟笼子给奇奇要来。

    奇奇却晃晃小脑瓜:“队长爷爷,好像不用笼子啊。”

    “对,我们奇奇是谁啊,怎么能跟那些臭小

    。”李队长哈哈大笑,洒下一路欢笑。

    马车一路疾驰,路过一些村镇,都会出来一些看热闹的,都吵吵说:“这家送亲地马车真多!”然后就开始找新娘子和新郎官,敢情都以为是送亲的车队呢,不过,叫他们失望的是,车上并没有他们找的红头巾。

    胖子坐在车上嘿嘿直乐,大辫子则窘得脸上发烧,车上就她一个大姑娘,所以,大伙的目光大多停留在她的身上。

    “胖子啊,等你们结婚的时候,咱们就用四十辆大马车给你们结亲。”李队长也开起玩笑。

    “四十辆哪够,一定找八十辆。”车老板子鞭子一甩,那个脆声啊,一看就是当头车的料。

    大辫子终于坐不住,拉着奇奇和丫丫转移阵地,到后面那辆车上去了。

    足足走了五个多小时,这才望到县城。砖厂设在县城东北角,位置在城边,所以,除了车老板子赶着马车送大辫子三人之外,其它地马车就在县城东门拐弯,转向砖厂。

    林青山把丫丫抱起来,贴贴她地小脸,目光中满是慈爱:“要是想爸爸就写信。”

    丫丫点点头,小眼睛里涌动着泪光:“爸爸,等放暑假我就来。”说完,抱着林青山的脸,狠狠亲了一口,挣扎到地上,坐车走了,

    林青山目送着马车走远,嘴里喃喃着:“丫丫,你不会怪爸爸狠心吧—”

    远远望见砖厂,首先看到的就是大砖窑,好家伙,足有几百米长,巍然屹立。远处有大沙坑,最深处足有好几丈。

    这个季节,砖坯子怕冻,所以不能生产,再加上刚刚过完大年,所以砖厂也没有几个车辆拉砖,显得比较冷清。

    叫马车都先停下,老板子们拽下草口袋,给马加料。林青山则领着胖子和李队长,直奔办公室。

    办公室是一溜红砖房,估计是去年新盖的。四周都是砖墙,整齐漂亮。

    砖厂吗,最不缺的就是这玩意。

    进到里面,地面也是红砖铺砌,林青山来过这里,轻车熟路,直接去厂长办公室。

    推开门,只见一个四方大脸的中年人,从办公桌上站起来,桌上摆着一份报纸。他一看林青山,连忙打声招呼:“来了,呵呵。”显然,林青山给他的印象很深刻,本来嘛,这年月要是留一头长发的男子,全国也找不出几个来。

    胖子一看厂长这张国字形的大脸,就暗暗点头:一看就是砖厂的啊。

    林青山和厂长握手,然后就给大家介绍:“这位是胡厂长。”

    李队长和胖子上前和胡厂长握手,胡厂长看到李队长还没啥反应,看到胖子,心里也直琢磨:这个靠山屯挺有人才啊,长头发,大胖子,一个比一个怪。

    于是咳嗽一声,向林青山说道:“真是不巧啊,刚刚接到建委地通知,告诉我们说,今年县里要兴建几个大工程,需要大批红砖,所以,你们靠山屯的项目就要往后排。没办法,我们要先照顾国营单位嘛。”

    李队长一听就急了:“我们外面来了四十辆大马车,就等着拉砖呢,你怎么说话不算数!”

    胡厂长面露难色:“这也是国家需要啊,我们基层单位只能按要求执行。”

    胖子挠挠后脑勺,然后乐呵呵地向李队长和林青山说:“你们先出去一下,我和胡厂长单独谈谈。”

    李队长向胖子使了一个眼色,意思说:胖子,冷静点,千万不能伸手啊。

    林青山一甩头发,目光炯炯:“胡厂长,这事确实跟砖厂没关系,不过我这已经有建委的批条,上面也有您的签字,我准备直接到省城上访,或者到中央也可以,您看看这个。”

    说完,从衣兜里面取出一张纸,叠得四四方方,展开之后递过去。胡厂长接过来一看,只见“国务院办公厅”几个红色大字分外耀眼,再一看,原来是邀请林青山去那里工作地调令。

    胡厂长脑袋有点发晕:不是说这个人是靠山屯的吗,怎么一下子跑到国务院,这中间差着好几级呢?

    胖子心中暗笑:好个林大哥,原来也会扯虎皮拉大旗,不过,他不是拒绝去那里工作了吗?

    “那我再打个电话请示一下。”事到如今,胡厂长也不敢做主,只能向上级请示。

    胖子比较识趣,知道这里面可能有什么猫腻,就先领着李队长和林青山出去,也方便人家讲话。

    到了走廊里面,胖子低声问:“林大哥,你那个调令是咋回事,没收回去啊?”

    林青山展颜一笑,脸上竟然也露出几分狡黠:“呵呵,当然要留一手,万一你小子对我不够意思,我立马走人,另投高枝。”

    胖子嘿嘿两声:“你能走才怪呢,除非把大青山也背走。”

    就在这个时候,厂长室地屋门打开,胡厂长从里面探出头:“几位,请进来吧。”(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idiancom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首发

    ( )

第二百四十二章 砖头制造机

    子他们仨从厂长室出来,脸上都流露出一股兴奋。“红头文件”确实有用,胡厂长痛痛快快地答应付砖。

    本来胖子还准备给大辫子的父亲打电话,相信有他出面,可以摆平这事。本来也不是什么邪门歪道的事,就是有人在使拌子。不过,能这样解决最好,免得有人说三道四。

    出了办公室,胖子拍着林青山的肩膀,乐呵呵地说了一句:“你办事,我放心啊。”

    这话大有来头,林青山当然知道,他只是点点头:“胖子,不要太乐~,这件事恐怕还没完。”

    找到付砖的保管员,然后把批条递上去,他扫了一眼说:“十二万块,一次性付清,到北窑领砖吧。”

    胖子挠挠脑袋,细打量一下这个保管员,约莫三十多岁,尖嘴猴腮,和耍猴的长相差不多。

    于是嘿嘿两声:“同志,我们来了四十辆马车,一次顶多能拉两三万块,你一次**付,剩下的我们放哪啊?”

    “这个就不管了,我们还有许多工作,不能专门等着给你们干活。”保管员抖抖批条:“上面都写得清清楚楚,你们要是有问题就找厂长去。”

    林青山皱皱眉:“同志,批条上面好像:写吧?”

    “呵,这还用写,历来都是这么办的。”保管员说完,抬起屁股就走。

    “算了。今天先把砖统统出来。然后派人看着。咱们慢慢倒腾。”胖子心中有数。也就不再争辩。

    跟着保管员一路往北走下。这边还有一口砖窑。只不过要小一些。而且和南窑相比。也比较破旧。显然是一口老窑。

    胖子心里暗暗产生一种不妙地感觉:不会是准备拿残次品忽悠我们吧?

    事实证明。胖子地预见还是比较准确地。他一贯这样。好地不灵坏地灵。

    一垛垛红砖整整齐齐排列。延绵好几里。上面覆盖这厚厚地积雪。下面是红灿灿地砖块。就跟一段红色长城一般。颇有些壮观。

    出窑之后。红砖直接就码好。一千块一堆。到时候就不用再过数。胖子盘算了一下。十二万块砖。那可得老大一堆了。

    一辆大马车,顶多能拉五百块砖。按照标准的重量来说,一块砖将近五斤,五百块就是一吨多,而且还要跑长途。这样算来,四十辆大车,一次只能运两万,需要六趟才能彻底把这些砖运完。两天一趟,就快半个月了。

    这冰天雪地的,还要派人专门来看守,确实有点坑人啊。

    第一次,胖子心里涌起一个念头:一定要踢开前进道路上地绊脚石,不然,以后的麻烦事多着呢,宁可得罪十个君子,不能得罪一个小人啊。

    “就是这了。”保管员一直领着他们走到最北头,然后指着边上的砖垛说。

    李队长跑到前面,拿起几块砖瞅了瞅:“同志,你们这是窑头砖啊!”

    话说一些老窑在烧砖的时候,因为密封不好,所以在窑头的地方,多数会出一些残次品,老百姓就把这样的砖称为“窑头”。

    胖子虽然是搞建筑的,但是对砖还真不大了解,都是直接使用钢筋混凝土之类。听李队长这么一说,也连忙上前查看。

    只见颜色有青有红,有的上面七裂八半,俗称“核桃酥”,形状都走样了;有的表面高低不平,这种砖在使用的时候最是烦人。

    胖子地眉头终于拧起来,事情发展成这样,已经超出他忍耐的限度:“同志,这样的残品,凭啥给我们?”

    保管员先是后退一步,免得这个胖子暴起伤人,双方的体重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