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特战兵王-第1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于庞劲东下达的这个逐客令,史忱很难理解:“为什么?”
“第一、我有很多工作需要交代,不想让你等我太久;第二、以你的身份,恐怕刚一入境就已经被人注意到了。如果有证据表明你来过长箐山,对中缅两国的关系必然不是一件好事,所以你必须隐藏自己的形迹。而为了能够更好的隐藏行迹,你就要尽速离开,而且不能和我同行!”
史忱之前根本没想过这些问题,此时听到庞劲东的分析,立即重重的点了点头:“你说得对!”
“我有一个问题,既然你的使命是双重的,为什么不一次全说出来呢?”
史忱看了看四周,低低的声音回答说:“因为我不想让果敢共和军的其他人知道!”
庞劲东微微一笑:“难道我就不是果敢共和军的人了吗?”
“你和他们不一样!”史忱摇了摇头,进一步补充说:“我可以坦率的告诉你,你这一次回国面见金将军,对果敢共和军究竟会带来正面,还是负面的影响,都是未知之数。因此在此之前,如果让这里的其他人知道有这样一件事,恐怕会横生枝节。”
庞劲东拍了拍史忱的肩膀:“放心吧,我会处理好的!”
史忱很快就离开了长箐山,在md境内没有做任何停留。
庞劲东派了几名便衣士兵,将他一路护送到了边境口岸。
尽管庞劲东知道,史忱的建议是为了自己好,不过仍不想隐瞒,于是召集了一个小范围的会议,将果敢共和军的高层全部请到一起,把事情原原本本的说了出来。
听完庞劲东的叙述,沈佩绂倒吸一口凉气:“你难道不怕这个邀请是个陷阱?”
庞劲东奇怪的问:“为什么说是陷阱?”
“你的所作所为不合他们的胃口,于是找个借口把你骗回去,然后除掉呗!”沈佩绂说着,眉头深深拧在了一起。
沈佩绂的这句话获得了广泛的认同,很多人不禁连连点头表示同意,庞天宠甚至不无忧虑地说:“北方那些人,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你可以要考虑清楚!”
看到众人的这种态度,庞劲东心里非常明白,他们对北方的偏见绝对不是短时间内可以改变的。
实事求是的说,庞劲东自己也有类似的忧虑,但这是扭转战局最后一线希望,于是庞劲东毫不犹豫的道:“就算这个邀请是一个圈套,我也一定要回去!”
第六十三章 决意哭秦庭
庞劲东话音一落,沈佩绂立即圆瞪着眼睛,惊讶的盯着庞劲东看:“你真的考虑好了吗?”
庞劲东点点头,十分确定的说:“考虑好了!”
一直坐在旁边没有说话的庞文澜,长叹了一口气对庞劲东说:“你没有必要这样冒险!”
“我认为有这个必要……”庞劲东耸了耸肩膀,脸上写满了无奈和忧虑:“因为我们现在唯一的希望就在北方,尽管这个希望可能并不是很大,但是也值得我们去尝试一下!”
庞天宠摆摆手:“就算是没有北方,我们同样可以赢得这场战争!”
“我不这样认为!”庞劲东喟然长叹,直言不讳的告诉自己的大伯:“我们现在利用雨季的到来,可以暂时和md政府军僵持住,可等到雨季结束之后呢?md政府军毕竟还有几十万的兵力,就算是不主动发起进攻,困也能把我们困死!”
庞劲东说出的是事实,虽然很多人不愿去面对,但这个事实终归还是要发生的。
如果不趁着雨季的到来多做准备,那么之后面对的形式将会更加严峻。
所有人都沉默不言了。
良久之后,庞劲东缓缓的继续说了下去:“所以,我们现在只能做一次冒险,既然需要冒险,那么我希望这个人是我,而这个人也只能是我!首先、我有关系可以接触到z国的高层,因为我与中央军委委员金振宇将军的孙女是朋友;其次、对方已经向我发出了邀请……”
庞劲东侃侃而谈,将之前唐韵转达来的邀请也告诉了众人,并简单介绍了一下自己与金玲玲的关系。
这一番讲述让在场的人很吃惊,因为大家都没有想到,庞劲东除了与m国总统候选人私交甚笃之外,竟然在z国的高层也有关系。
比较有趣的一件事情是,庞劲东对金玲玲的爷爷不了解,但是庞文澜却有所耳闻:“这个金振宇将军曾经打过对越战争,目前z**队高层中,他是为数不多曾有过真正战争经验的将领之一。前些日子,他被授予上将军衔,同时晋升中央军委副主席。而且现在z**中的很多主干将领,都是他一手培养提拔起来的。所以无论从实权还是从人脉来讲,他目前在z**中的影响力,可以说仅次于兼任中央军委主席的国家主席。”
庞劲东点了点头:“原来是这样!”
庞文澜的这段话说明,虽然他不认同北方的政治体制,但对北方的事情,如政府高层变动,却一直暗中关注。
庞劲东料定金将军肯定知道自己与金玲玲的关系,在早前得知金将军要见自己的时候,觉得必然要涉及到国家大事,但是可能更是因为一些私事。
再加上中央军委不止一个委员,金将军究竟有多大的权力还不知道,因此庞劲东甚至认为可能私事的成分要更大一些。
庞文澜看着庞劲东,缓缓的问:“你回z国见金振宇,可能会发生各种情况,你做过通盘的考虑吗?”
庞劲东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而是告诉自己的四爷爷:“在我决定回z国的时候,想起了历史上的一个人!”
其实庞文澜已经想到了这个人是谁,但是仍然给了一个机会,让庞劲东自己说出来:“是谁?”
“申包胥!”
申包胥是春秋时楚国大夫,吴王用伍子胥计破楚之后,他赶赴秦国求秦哀公出兵救楚。
刚开始的时候,秦哀公不同意,申包胥于是七日不食不眠,日夜痛哭于秦廷,最终感动了秦哀公,同意了他的请求,这就是历史典故“秦庭之哭”。
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所有人都为之动容。
庞文澜闭上了双眼,似乎是为了阻止即将夺眶而出的泪水,片刻之后才缓缓睁开,沉声问道:“你要做秦庭之哭?”
庞劲东这一次仍然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将话题转到了沈佩绂身上:“在前些天最危急的时候,堂哥决定前往第四特区求援,就是保定了必死的决心!很幸运的是,他没有成行!但是现在轮到我了……。”庞劲东说到这里的时候,乜斜了一眼林继文和蒋耀隆:“我不能让人看扁了我们的家族和果敢共和军!”
人类社会永远离不开权利的争斗,果敢共和军也不例外。尽管很多人对庞劲东这位副总司令心存芥蒂,但是血缘上的联系却始终无法磨灭。
因此当庞劲东做出这个表态的时候,即便是沈佩绂的心里都涌起了一种酸楚。
大家的伤感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就被无情的打断了,因为又有使者来到了长箐山,请求面见庞文澜将军。
比起来自z国的史忱,这些使者的身份更加让果敢共和军意外,因为他们是来自仰光的md华人代表。
尽管果敢人是华人的一部分,多年来却早已演变成了完全不同的两个群体,双方之间并没有任何联系。
果敢地区之外的md华人根本不关心果敢人,而果敢人也从来不把华人看做自己的同胞。
如果考虑到其他华人有许多已经彻底被同化,果敢人甚至对他们还是有些不屑和蔑视的。
沈佩绂打趣的说:“他们不会是代表md政府来谴责我们的吧?!”
很幸运的是,沈佩绂的这个玩笑并没有成真,md华人来这里的原因,是果敢共和军与md政府军的激战,终于唤醒了他们内心中的热血。
在一群青年人的簇拥之下,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步履蹒跚的走进了会议室,双手紧紧地握住了庞文澜的手,激动地说:“庞将军,你做的太好了!”
庞劲东看到眼前这一幕,悄声问庞天宠:“四爷爷认识这个人吗?”
庞天宠用同样低低的声音回答说:“仰光地区最庞大的华人家族是福建平潭的李家,这个家族在整个md华人社会都有很大的影响力。这位老人是平潭李氏现在的族长,汉文名字叫李沉木。”
“怎么他好像认识我四爷爷!”
“的确认识!”庞天宠点点头,简要的向庞劲东介绍了一下:“父亲刚到md就通过一次偶然的机会认识了李沉木先生,那个时候,父亲很想说服李先生,让md的华人社会支持果敢共和军,却没成功。这个李沉木只专心做生意,为家族和子孙后代积累财富,对政治根本不感兴趣。他认为只要做安顺良民,md政府就不会来找麻烦。就算md政府找麻烦了,只要能表明华人社会忠于md政府,对其他民族没有危害,就可以化解任何干戈。我记得他有一句座右铭,好像叫什么‘忍一时风平浪静,让三分海阔天空’。父亲的所作所为,在他看来是惹是生非,只会给md华人带来更大的麻烦。同样还是这位李沉木先生,是华人的md化的大力倡导者之一。”
庞劲东听到这些话之后,几乎是近于本能的轻哼了一声,不屑地说:“看来这位李沉木先生的忍辱负重,没有换来想要的结局!”
庞劲东的这句话让庞天宠颇有同感:“大概是一种报应吧,奈温时代的排华,平潭李氏受到的损失是最大的!”
两个人聊着,声音无意间高了起来,引起了庞文澜和李沉木的注意。
此时庞文澜和李沉木已经分别落座,正彼此握着手热切的聊着,看起来好像十分的熟络,根本表现不出来当年曾有的摩擦。
庞文澜看着庞劲东和庞天宠,微笑着对李沉木说:“我们都老了,未来的岁月属于这些年轻人!”
虽然李沉木宁可忘了自己的祖宗,也要当一个地地道道的md人,内心深处的华夏人传统的思维意识却还是存在的。
他至少有一点与庞文澜相似,而且还要超出庞文澜,那就是极为重视长幼尊卑的次序。
在李沉木看来,这个屋子里面的所有人当中,只有庞文澜一个有资格和他促膝而谈,其余晚辈只有站着的份。
他在与庞文澜谈事情的时候,不屑于搭理其他人。
因此他只是斜睨了庞劲东和庞天宠一眼,然后对庞文澜继续自己的话题:“庞将军,真的苦了你了!”
“看到了吧,这就是李沉木的家长制作风,对晚辈绝对是不屑一顾的!”庞天宠知道李沉木什么德行,对于这种在多数场合可被看做失礼的举动,早就已经见怪不怪了:“对于作为一个华夏人应该学习的东西,这个李沉木是不该丢的全丢了,真正该丢的却全都紧紧握在手里。”
庞天宠这一次说话,注意把声音压得很低,因此庞文澜和李沉木都没有听到。
所谓知子莫若父,庞文澜注意到庞天宠的嘴唇在那蠕动,就知道庞天宠是对李沉木有所不满。
从内心而言,庞天宠对李沉木也是有所不屑的,便索性借机对李沉木发难:“李先生不在仰光享受和平安定的大好局面,千里迢迢跑到战火连天的长箐山有何贵干啊?”
在果敢战争全面扩大化之后,md各地的华人代表在仰光召开了一次秘密会议,正是在这次会议上,华人代表决定派人去长箐山。
李沉木想起当年的一些事很有些对不起庞文澜,因此不顾众人的反对,执意要求自己亲自带队。
李沉木带着一干华人子弟顶着漫天大雨,走了许多许多的弯路,才绕过了md政府军的包围圈,一路上吃尽了苦头。
对于他这把年纪的老人来说,这是一件十分辛苦的事情。
李沉木本来以为自己带着善意而来,庞文澜至少会对自己表示感激,却没有想到庞文澜的态度不冷不热,而且抛出这么一个问题,使得他当时就有些难堪。
愣怔了一会,李沉木干笑两声,尴尬的回答说:“我是代表md华人来的!”
“哦!”庞文澜点点头,见刚才的问题没有对李沉木造成太大的杀伤,于是把火力进一步加强了:“我们果敢共和军现在与md政府军全面开战,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就此被破坏了,我庞文澜感到深为愧疚,烦请李沉木先生带我向全体md华人同胞表示歉意!”
只要是头脑还能正常思考的人都能够听出来,庞文澜的这句话表面是在道歉,实际上是在狠狠的挖苦李沉木。
庞文澜的话刚一出口,庞劲东和庞天宠、沈佩绂就在一旁捂嘴偷笑起来,尤其是庞劲东更是借此认识到了叔祖的另外一面。
庞劲东强忍着不让自己笑出声来,尽量让自己的嘴唇不动,附在庞天宠的耳边悄悄说:“没想到四爷爷还很风趣呢!”
庞文澜的确有风趣的一面,只是平常很少表露出来。这种风趣对于其他人来说是一种享受,但对这些华人代表来说却是一种折磨。
尤其是李沉木,此时更加尴尬了,刚才强挤出来的笑容僵在了脸上。
李沉木因为毕竟年逾耄耋,所以心胸城府都要宽广许多,很快就将不快抛到脑后,苦笑着对庞文澜说:“看来当年的一些事情,庞将军还是耿耿于怀啊!”
“哪里!哪里!”庞文澜连连摆手,仍不肯放过李沉木:“我绝无责怪李先生的意思,只是因为我们各为其主,所以心思不同罢了!”
庞文澜这一个“各为其主”,等同于将果敢人和华人彻底割裂开来,而且将华人彻底推向md政府一方。
这样一来,不仅在场的华人代表,就连果敢共和军方面也有些不自在。
尽管果敢人与华人在多年以来的确处于一种分裂状态,可把这个事实明言出来,毕竟让人很尴尬。
庞文澜立即就意识到自己语失了,尽管当年留下一些不快,但现在既然需要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庞文澜也就决意不再去计较。
于是,庞文澜对自己刚才的话做出了解释:“我们只是一帮**的残兵败将,李先生可是北方政权的红人啊!”
虽然庞文澜的这句话仍旧很不客气,却认同了双方属于同一民族,现场的气氛因之缓和了下来。
第六十四章 华人志愿者
庞文澜说出的这句话是有一定背景的,那就是他与李沉木两人在政治理念上的分歧,这种分歧也是李沉木当年拒绝帮助庞文澜的原因之一。
庞文澜一生坚定的笃信三民主义,而李沉木与他不同,是北方政权的坚定拥护者。
当年,中央某位领导人发表谈话,号召东南亚华人加入所在国家的国籍,为所在国家多做贡献之后,李沉木毅然放弃了家族保持了一百多年国人身份,成为了md国家的正式公民。
其父为了这件事与他彻底决裂,直到逝世前,再没跟这个儿子说一句话。
李沉木接管了家族的事务后,利用家族的影响力号召华人彻底md化,其中既有避免md政府猜忌的用心,也是因为当年的这个谈话。
哪怕是遭受了很多的失败和挫折之后,李沉木仍然不后悔,坚信自己的理念是正确的。
只是到了今时今日,李沉木不得不面对一个问题,那就是过去几十年来,自己可能真的错了。
李沉木听到这句话,总算松了一口气:“过去的事情就不要再提了,时代在变,我们大家都在变,你所谓的‘北方政权’更是在变!我相信如今的北方政权对待庞将军的态度,恐怕比起几十年前也是大不相同了!”
听庞文澜一再出语刁难,华人代表中有个人就有些按捺不住了,跳出来对庞文澜表示不满:“我们千辛万苦的来到长箐山,就是为了加入你们果敢共和军,你们不欢迎倒也罢了,竟然拿出这样的一种态度来,还有同胞情谊吗?庞将军一直宣称要全力维护华人的利益,难道就是这么一个维护法吗?”
“闭嘴!”李沉木不想激怒庞文澜,立即出语呵斥这个华人青年,只不过语气并不严厉。
这个华人青年的言行固然让李沉木反感,此时却等于帮了李沉木,而且这些话也说出了李沉木心里所想。
李沉木目光复杂的看向庞文澜,替那个青年道歉:“年轻人,不懂事,庞将军您大人有大量……。”
庞文澜打断了李沉木的话,惊讶的问:“他说要加入果敢共和军?”
李沉木点点头:“是啊!而且不止他,很多华人青年都想要加入,我这次只是带来了其中的精英!”
听到李沉木的这句话,不止是庞文澜,在场的所有人都感到十分的震惊。
刚开始的时候,大家以为华人代表是来兴师问罪的,一番交谈下来却又感觉不像,于是又以为华人终归没有忘掉同胞情谊,跑来像模像样的安慰一番,或许还会给点捐款什么的,谁都没有想到他们要直接参加战斗。
庞文澜指着华人青年,问李沉木:“李先生可是在说笑?”
李沉木此时总算恢复了常态,沉稳的笑了笑,反问:“庞将军觉得我像是在开玩笑吗?”
庞文澜又问:“这可是得到李先生你允许的?”
“不仅是我允许的,还是我鼓励的,否则我会亲自带他们来吗?”
庞文澜长叹一口气,看着李沉木困惑的摇了摇头:“李先生可真是性情大变,竟然和当初完全不同了!”
李沉木又是一笑,摆了摆手:“我说过,一切都在变!”
庞文澜马上接到:“如何变的,又怎么样变的,我愿闻其详!”
李沉木沉思片刻,终于把事情的原委缓缓道来。
由于华人性情比较温和,又普遍不关心政治,因此李沉木当年所持那种思想,在华人当中很有市场。
可狮子从不会因为羚羊温和而不去猎杀,正相反,羚羊因为温和成了狮子最佳的食物来源。
李沉木的这种鸵鸟政策没给华人带来任何的和平与安定,结果在奈温排华发生后,很多华人就开始隐隐的有些后悔,意识到应该去掌握政权。
在后来的岁月中,一大批华人进入了md政府高层,但这时发生了一个让人悲哀的现象,华人领导对待华人反而不如缅族领导,华人的这个希望又破灭了。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华人对原来的思维进行了彻底反思,认为一切的根本都在于没有掌握枪杆子,于是把目光落到了北方的果敢共军,只是这种思想在当时还只能私下流传。
在和平年代,华人既没有必要、也没有勇气去参加果敢共和军的战斗,只能在心中默默的予以支持,直到九八年的印尼排华事件发生。
华夏人不团结,海外华人也一样,同一个地区的华人尚且热衷内斗,同一国家的华人更是互不关心。
而不同国家的华人之间,彼此几乎就像是莫不相干的人。这种情况在这些年来才算有些好转,原因则华人终于意识到团结的重要性,而且z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给了海外华人以很大的信心。
终归是血脉相连的同胞,都有着相同或是类似的遭遇,因此印尼华人的悲惨遭遇让其他国家的华人不免兔死狐悲。
任何一个东南亚地区的华人都有这样的担心,那就是今天发生在印尼华人身上的事,可能明天就会发生在自己所在的国家。
相比之下,md华人是幸运的,因为他们在掸邦有一个自治区,更有坚持战斗的果敢共和军,尽管果敢人与华人之间的分裂很早就凸显出来了。
在奈温排华时期,果敢地区的各支武装力量都没有为其他华人做任何事,而华人也从来没有支持过果敢人。
因此从这一层面上来说,果敢人所拥有的力量似乎与其他华人无关,但全世界的华人社会都开始走向团结,md华人自然也不能例外。
尤其果敢共和军接管了整个果敢地区后,明确提出了捍卫全体华人同胞的利益,这让华人开始关注这些远在缅北的同胞。
不过尽管如此,果敢地区的全面战争爆发之初,md华人社会的主流,还是对果敢共和军怨言居多。
如果庞文澜当时出现在他们面前,恐怕难免要被痛揍一顿。
这是一个让人啼笑皆非,也很难过的局面,究其原因则是,华人社会普遍认为在强大的md政府军面前,果敢共和军最终将会遭遇惨败。
而果敢共和军的这种“反叛”行为,必然会导致md政府对华人进行残酷报复。
然而,出乎这些华人意料之外的是,果敢共和军不但没有被消灭,反而取得了一连串的胜利,迫使md政府不断的投入了几批军队。
先前,md政府严密封锁消息,华人仍通过各种渠道获得了一些情况,虽然消息中真假参半,但都说明了果敢共和军的强悍。
更加让这些华人意外,同时又有些惊喜的是,意料之中的全面排华并没有发生。
其实,md政府并非不想排华,貌埃大将甚至想借这个机会清除md境内的全体华人。
只不过,考虑到z国政府可能做出的反应,他们却不敢。
虽然z国的外交作风并不强硬,可随着国家实力不断增强,所带来的巨大影响不容小觑。
z国政府如今是md军人政权的唯一支持者,这使得md政府万万不敢轻易开罪。
z国对于果敢地区的局势,目前只是发表了两个折中的声明,没有任何实际举动,这也是md政府所想要的。
但如果发生排华,那么z国政府的态度就很难说了,md政府的高层认为,这可能会让z国政府明里暗里的支持果敢共和军。
此外,排华必将进一步激发果敢共和军的士气和斗志,并导致华人社会的态度全面倾斜向进行武装斗争。
通莱在滚弄地区的所作所为,导致各民族民众加入果敢共和军,就是一个近在眼前的例子。
因此,本着秋后算账的想法,md政府就暂时没打华人的主意。
这样一来,md华人理所当然的认为,是果敢共和军的斗争使得md政府开始尊重乃至惧怕华人。
进一步的,果敢共和军也不再是华人的麻烦,而是华人社会的英雄了。
在种种主客观因素的作用下,md华人的态度开始发生转变。
这种转变刚开始只存在于部分人,而且还不是很明显,但最后变成了华人社会整体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向。
其中包括李沉木这样的老鸵鸟,都认为华人或许会借这个机会,从此在md扬眉吐气。
想要不成为狮子的食物,就要自己成为狮子,而不是尽力去做一只凶悍的羚羊。
华夏人从来不是羚羊,否则不可能延续了几千年的历史,而且成为全世界第一大民族。
当年,印尼华人在排华惨案后,组织起武装保安队伍,在华人社区进行巡逻,md华人自认不应该做的更差。
md华人会议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召开的,会上以压倒性多数通过一个提议,那就是全力支持果敢共和军的斗争,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很多热血沸腾的华人青年甚至跃跃欲试,要到北方寻找果敢共和军,直接参与战斗。
于是,李沉木精心挑选出了三百名华人青年,亲自带着他们来到了长箐山。
第六十五章 尴尬的身份
李沉木告诉庞文澜:“这三百个青年的身体素质相当的好,而且都受过高等教育,可以培养成为优秀的军人。他们都有兄弟姐妹,就算战死沙场,也不需要担心没有人赡养他们的父母。”
“李先生,你……”庞文澜看着李沉木,心绪突然间变得非常复杂,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我们不止出人,还出钱!”李沉木见庞文澜对自己的态度似乎有些转变,于是再接再厉,从怀里拿出一张支票递给了庞文澜:“这是仰光一地华人募集的资金,用来给果敢共和军购买武器和装备。其他地区的华人现在也发动起来了,估计不久之后就会有更多的筹款。”
庞文澜把目光落在那张支票上,犹豫了许久之后,才颤抖着双手接过了支票。
片刻之后,庞文澜才扫视了一眼上面的数字,发现是一千万美元后,当即喟然长叹:“李先生,我错怪你了……”
李沉木急忙摆摆手:“大家都是同胞,没必要这样客气。”
一千万美元并不算多,但仰光华人筹集这笔钱却相当困难,而且这是客观原因造成的。
华人最初筹集的都是缅币,一百五十缅币才相当于一元人民币,而且近两年缅币还在不断的贬值。
问题在于,md发行的最大面值的钞票也不过一千缅币,仅仅相当于七块左右的人民币。
在md的日常生活中,如果需要购买较贵的商品,需要准备一个大大的旅行包,在里面塞满钱。
这也就意味着,在md这个国家当抢匪,抢现金的都是傻b。
由于md的金融非常落后,对银行资金的流向又控制得很严格,仰光华人无法通过电子方式把钱划给果敢共和军,因此这笔钱如何运输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另外一个问题则是缅币对果敢共和军的用处不大,果敢共和军需要购买的任何东西都不能以缅币结算。
仰光华人考虑到这个问题,因此将缅币兑换成了美元。
md的外汇管理相当严格,通过正常途径无法兑换如此之多的美元,于是仰光华人只能通过地下黑市兑换,然后存入海外银行以换取支票,这样一个过程本身要花去不少费用。
这些细节只有常年生活在md的人才会有切身体会,李沉木虽然没有说太多,果敢共和军的人却了然于胸。
庞劲东虽然对这些不了解,但对李沉木带来的那三百个华人青年很感兴趣,因为根据这些人的自身条件,可以培养成为优秀的军官。
果敢共和军当下最欠缺的一样,就是一支高素质的军官队伍。
如果没有这样一支队伍,果敢共和军就只能永远做占山为王的草寇。
庞文澜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缓缓的对李沉木说:“大恩不言谢,李先生对我果敢共和军的这份信任和支持,庞文澜无以为报,只有尽力做好自己的事,不辜负了这份希望和信任!”
李沉木见自己终于打动了庞文澜,感到轻松了许多,同时也有一些得意:“我只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而已,庞将军不需要太过挂怀!”
“当年你我之间有些芥蒂,李先生能不咎既往,以民族利益为重,此时又说出这样一番慷慨大度的话语,实在让庞文澜感动,更让庞文澜羞愧!”
这几句话说得李沉木很开心,急忙不失时机的自我夸奖了一番:“刚开始的时候,老夫决定援助果敢共和军,很多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