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工业霸主-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呃,是林桑,幸会,幸会。”小泉次郎尴尬地笑着,向林振华鞠躬致意。

    小泉次郎也是来参加法兰克福装备展的。这一次,尼宏重工派出了一支小规模的队伍,由销售总监左治义雄带领,与其他几家rì本化工设备制造商一起,组成了一个rì本化工设备展团,到法兰克福来摆摊。小泉次郎就是跟随左治义雄而来的,与他一起的,还有左治义雄的另一名手下尾崎龙夫。

    林振华在此前并没有看到尼宏重工的摊子,但尼宏重工方面,却从一开始就注意到了汉华在展会上的存在。

    泰国那四套设备订单被林振华硬生生抢走,这是左治义雄心中的痛。他怀着怨念离开曼谷之时,也深深地把林振华和汉华这两个词刻在了心里。这一次中国装备代表团首次亮相法兰克福装备展,左治义雄心里就咯噔一下,暗叫不好。他站在远处观望中国代表团的展区时,一下子就看到了让他魂牵梦绕的林振华。

    “坏了,中国人来了,他们是来搅局的。”这是首先闯入左治义雄脑海的念头。

    实践表明,左治义雄的担忧是完全有道理的。中国代表团的存在,一下子改变了市场上的力量对比。在原来的各次展会上,第三世界国家基本上就是圈里的肥羊,手无寸铁,只能任凭发达国家装备厂商的宰割。可是,中国代表团一出现,肥羊们立刻就长出了羊角,开始有还手的力量了。

    左治义雄自己就亲身地感受到了中国力量的冲击,这种冲击实在是太恐怖了。

    一位来自于埃及的采购商,本来与左治义雄已经谈得差不多了,打算以400万美元的单价从尼宏重工引进两套10万吨化肥设备。正在打算草签协议的时候,不知从什么地方冒出来了一个中东人肤sè的小伙,对着那采购商喊了几句什么,结果那采购商立马收拾起东西逃之夭夭了。当左治义雄再次见到这位采购商时,他发现对方脸上的谦恭与惶恐之sè已经荡然无存。这位采购商告诉左治义雄说,他已经买到设备了,单套的价格只有区区250万。

    尼玛呀!左治义雄忍不住要骂人了,250万一套,姓林的,你没见过钱啊!你把设备卖成了白菜价,这以后让我们这些设备商还怎么混啊。

    也不是所有的采购商都会被中国人吸引的,左治义雄就见到了这样一位菲律宾商人。他是一个铁杆rì粉,据说身体里还有四分之一异或是八分之一的rì本血统。这位菲律宾商人向左治义雄表示,他只认rì本产品,对于中国神马的完全不信任。

    就在左治义雄为拥有这样的粉丝而窃喜的时候,菲律宾商人提出,对于像他这样忠诚的客户,尼宏重工所提供的设备在价格方面是不是可以适当地减免一点。

    “减免多少?”左治义雄问道。

    “出于rì菲共荣的考虑,就只减免100万美元吧。”菲律宾人说道,“从400万降到300万,左治先生,你也知道的,中国人开的价钱是250万。”

    “你不是说你不会考虑中国产品吗!”左治义雄急了。

    “我当然不会考虑!”菲律宾人义正辞严地说道,“可是,我的老板是会考虑的。”

    左治义雄恨不得立即冲到中国展台去,把林振华拉出来进行一场rì式的决斗。姓林的,咱们来比比剖腹自杀吧!我能在五分钟之内把自己剥成一头去了皮的生猪,你能做到吗!

    在不降价就要去选择中国产品的威胁之下,左治义雄最终只能把设备的价格从400万降到了320万,而且还承诺在这个价格之中包含了所有的费用,包括安排这位菲律宾采购商全家二十余口人到鹿儿岛考察半个月的开销。

    “巴嘎!”等到菲律宾人兴高采烈离开之后,左治义雄从嘴里迸出一句rì式国骂。

    “左治君,这样下去,我们迟早会被中国人挤垮的。”尾崎龙夫说道,“他们的成本远比我们要低得多,打价格战我们不是对手啊。”

    “忍忍吧,等到我们的40万吨设备研发出来,我们就不用再和中国人去竞争了。”左治义雄自我安慰道,“诸君,你们应该知道,董事长终于接受了我和技术部门的建议,同意立即着手开发40万吨级的设备了。为开发这款设备而向西乎公司订购的装备,很快就能运到工厂进行安装了。”

    “可是,万一中国人也开始搞40万吨的设备,咱们怎么办?”尾崎龙夫问道。

    “不会的,40万吨设备的技术要求比10万吨设备高得多,中国人目前的装备水平,无法突破这些技术障碍。”左治义雄说道。

    尾崎坚持说道:“可是,我们的技术和装备是来自于西乎公司的,万一中国人也向西乎公司进口这些技术和装备,那么我们与中国人之间的技术差距,就不存在了。”

    “尾崎君,请你不要做这种无聊的预言。你要知道,你说的,仅仅是一种可能xìng而已!”左治义雄恼火地斥道。

    “左治君,我感觉尾崎君说的,不是无聊的预言。”小泉次郎在一旁面如土sè地说道,“你们看,林振华带着人正在西乎公司的展区里呢。”

234 你们会后悔的

    小泉次郎与林振华打完招呼之后,又假意地寒暄了几句,便借故钻进了西乎公司展台的办公区,找到正在忙着整理材料的河野芩生,对他问道:“河野君,我想了解一下,中国人到你们的展区干什么?”

    尼宏重工是西乎公司的老客户了,小泉次郎作为一名技术人员,在采购设备时与西乎公司的销售代表联系也比较多,与河野芩生算是有一些淡淡的交情。

    河野芩生听到小泉次郎这样问,心中有些不悦,但既然是以往的朋友,他也不便不搭理,只是用应付的口气答道:“小泉君,这不是明摆着的事情吗,中国人到我们西乎公司的展区来,自然是对我们的设备感兴趣了。”

    “他们要采购什么设备?”小泉次郎继续问道。

    这一来,河野芩生可真的不高兴了:“小泉君,你提出这个问题,恐怕有点太冒昧了吧?”

    小泉次郎连连摇头:“河野君,不是这样的。这几个中国人我认识,他们是非常狡滑的,你们可不能随便答应他们的采购要求。”

    河野芩生吓了一跳,问道:“怎么,他们是骗子吗?”

    “这倒不是。”小泉次郎道,“但他们是我们的竞争对手。他们不按常理出牌,在市场上低价倾销设备,已经从我们手里抢走很多订单了。”

    听说是尼宏重工的竞争对手,河野芩生轻松了,他装出同情的样子说道:“是吗?如果是这样的话,我实在是太遗憾了。不过,这与你要打听他们采购什么设备有什么关系吗?”

    “当然有关系。”小泉次郎道,“他们采购设备是为了改进技术,以便形成更强的竞争优势。如果他们得到了这些设备,我们尼宏重工的市场就要全部被他们抢走了。”

    河野芩生呵呵冷笑道:“小泉君,你跟我说这个干什么?他们只是你们的竞争对手,如何取得竞争优势,是你们应当考虑的事情。我们西乎公司只是一个设备供应商,无论你们哪家,只要愿意付钱,我们都可以提供相同的设备的。”

    “可是,他们是中国人,而你们西乎公司和我们尼宏重工都是rì本企业,难道你们能够坐视不管吗?”

    “对不起,这件事我做不了主。”河野芩生学着西方人的样子耸了耸肩,说道,“拜托,小泉先生,这样的事情应当是老板们考虑的。我只知道,如果我能够做成这桩业务,我是有提成的。”

    “你……”小泉次郎着实没有办法了。河野芩生讲的道理非常朴素,作为一名下层的销售人员,他关心的只是自己的业绩而已,rì本人与中国人竞争的事情,与他何干?

    无奈何,小泉次郎只好奔回自己的展区,把左治义雄拉过来了。左治义雄自然不会去与河野芩生交涉,他直接找到西乎公司方面的负责人,一位叫松下永三的销售总监。左治义雄与松下永三也是有些私交的,见了面说话不用绕太多弯子。

    松下永三听完左治义雄介绍的情况,沉吟了一会,把河野芩生喊了过来,问道:“河野君,那些中国人想采购的,是哪些设备?”

    “几种用于高强度结构钢焊接的特种焊机,他们还要求我们转让富氩保护焊的技术。”河野芩生说道,同时把几种焊机的型号也向几个人都报了一遍。

    “这几种焊机,和你们前一段时间向我们订购的焊机是同一种类型的。”松下永三面无表情地对左治义雄说道,“左治君,看来你的判断非常准确,中国人也打算搞高压容器,可能和你们正在开发的产品比较类似。”

    “不是比较类似,而是完全相同。”左治义雄说道,“根据我对他们的了解,他们垂涎于40万吨大化肥设备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我们尼宏重工目前主要的希望就放在40万吨设备上,如果中国人搞出了同样的设备,以他们的竞争手段,肯定会把价钱压到谁都挣不到钱的地步,那个时候我们就惨了。”

    “我想,中国人应当是能够挣到钱的。”松下永三纠正道。

    “没错,他们的确能够挣到钱,他们的劳动力价格低,而且他们消化其他成本的能力也比我们强。所以,最终他们会是胜出者。”左治义雄说道。

    松下永三问道:“左治君,你们为什么不考虑和中国人谈判呢?大家形成一个价格上的默契,这样都有钱可挣,这不是很好吗?”

    左治义雄摇摇头:“这是不可能的。这个市场说大也大,但说小也小。中国人的志向,不是与我们平分这个市场,而是要独占这个市场。松下君,在中国,像你们展厅里那些人的企业一样的化工设备企业还有很多,他们都处于停工的状态。如果他们获得了这些技术,能够进入国际市场,他们是不会容忍其他人与他们共享这个市场的。”

    “我明白了。那么,左治君,你们要加油。”松下永三拍拍左治义雄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说完,便yù转身离去。

    “等等!”左治义雄抓狂了,赶情我这说了半天,对方压根没搞明白我是干什么来的。我是来寻求一句励志的话吗?你跟我说句加油就完了。

    “松下君,我来找你,是想阻止你们与这些中国人之间的交易,不能让他们获得这些设备。”左治义雄说道。

    松下永三哪里会不知道左治义雄的想法,但他打心眼里就没打算答应左治义雄的要求。现在见左治义雄把话挑明了,他把脸一沉,说道:“左治君,我觉得你这个要求有些过分吧?”

    “不能让**国家获得尖端装备,这是有共识的事情,怎么叫过分呢?”左治义雄说道。

    “这个嘛……”松下永三脸上有些尴尬,他刚刚与一位苏联人秘密签订了一个协议,打算向苏联出口几台巴统限运的设备。左治义雄这样一说,弄得他心惊肉跳的。

    “左治君,这几台焊机,似乎不在巴统限运之列吧?”松下永三说道。

    左治义雄索xìng撕下脸皮了:“松下君,我知道这几台设备是不在巴统限运之列的,但它们对尼宏重工是生死攸关的。如果中国人得到它们,我敢百分之百地说,他们一定会掌握40万吨大化肥技术的。说到底,这相当于你们西乎公司直接帮助中国人打败了我们rì本的企业,你们作为rì本人的良心何安呢?”

    松下永三呵呵冷笑道:“左治君,我觉得这句话挺耳熟的。”

    “耳熟?”

    “是的,三年前的报纸上曾经登过类似的一篇文章,文章中质问你们这些化肥设备生产商,为什么要把大型尿素装备卖给中国人。由于中国人得到了这些尿素装备,他们大幅度地减少了从rì本的尿素进口,使rì本的化肥生产商遭受了严重的损失。在那个时候,你们作为rì本人的良心,又到哪里去了?”

    “这……”左治义雄汗流浃背啊。他当然记得这件事情,过去,中国要从rì本进口大量的尿素,尿素的定价权完全在rì本化肥商手里,中国在外汇短缺的情况下,不得不用大量的煤炭和石油来交换这些尿素。后来,包括尼宏重工在内的rì本化肥设备厂商向中国出口了一大批化肥生产设备,使中国的尿素实现了自给自足,rì本的化肥厂商再也挣不到暴利了。

    当年为了这事,有一位化肥商专门跑到尼宏重工的董事长办公室,对着董事长大发雷霆。左治义雄清楚地记得,那位化肥商在离开尼宏董事长的办公室里,大声地说过一句话:“你们会后悔的!”

    短短几年时间,这样的故事,居然发生在尼宏重工自己身上了。尼宏重工后悔了吗?也许应当后悔吧,如果中国永远只是尿素的进口国,他们哪有钱来更新设备,挑战尼宏重工的霸权?

    松下永三见左治义雄哑了,便乘胜追击地说道:“左治君,恕我直言。尼宏重工沦落到不得不与中国人去争夺市场,完全是咎由自取。已经好几年时间了,你们完全中断了技术开发。早先的时候,你们是我们西乎公司的重要客户,大量采购我们的设备。而这几年,你们的设备采购大幅度减少,我听说你们董事长的兴趣已经完全转到股票和房地产市场上了。如果不是你们落后了,中国人凭什么能够对你们形成威胁?”

    “我们不是刚刚又向你们下了一大批订单吗?”左治义雄心虚地说道。

    “是的,如果不是中国人把你们逼得无路可走,你们恐怕还是不会想到更新设备吧?”松下永三揭露道,“对不起,左治君,我们西乎公司目前的经济状况也不好,我无权拒绝一个有强烈购买愿望和购买能力的客户。如果我拒绝了中国人的订单,我想,你们尼宏公司一旦取得了竞争优势,肯定会故态重萌,回到不思进取的道路上。请你理解我,我向中国人出售设备,完全是为了刺激你们的进取心啊。”

    左治义雄被松下永三的这番话气得嘴唇直哆嗦,太无耻了,实在是太无耻了。松下永三的意思明明是说,他并不在乎尼宏重工的死活,死掉了尼宏重工,西乎公司可以向中国人出售设备,同样可以赚个盆满钵满。在利润面前,什么同胞之情,又算得上什么呢?

    左治义雄有心大义凛然地给松下永三讲一堂爱国主义大课,但他终于没能说出来。尼宏公司当年向中国人卖化肥设备的时候,不也是和西乎公司现在的想法一样吗?他想起了那位化肥商,他向着松下永三和河野芩生发出了一声低沉的怒吼:

    “你们会后悔的!”

235 电炉

    左治义雄带来的这段小插曲,最终也没能影响到西乎公司与汉华重工之间的合作。河野芩生向林振华一行提供了最详细的型号和报价资料,林振华让马杰负责把这些材料收好,以便未来与西乎公司进行进一步的接洽。

    松下永三亲自过来与林振华见了面,双方在亲切友好的气氛中探讨了进行长远合作的可能xìng,松下永三表示,只要是在巴统限制范围之外的技术,西乎公司都可以向中国方面提供,而且在价格上也是非常优惠的。

    对于尼宏重工的抱怨,松下永三采取了完全无视的态度。一方面,rì本国内的化工设备生产已经在走向衰退,这种用钢铁和人力堆积起来的产品,对于rì本这样一个资源短缺而且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的国家来说,已经是鸡肋了。另一方面,rì本的化工设备厂商大多都在十几年前更新过设备,现在并没有新的设备更新要求,这对于像西乎公司这样的装备提供商来说,就完全没有利用价值了。

    相比之下,新兴的中国则是西乎公司重要的出口市场,中国的经济在高速增长,而装备水平却严重滞后,对于新装备的需求几乎是无限的。西乎公司请专业咨询公司研究过,认为在未来30年内,中国至少需要采购上万亿美元的加工设备,这是一个多么庞大的市场啊。

    为了尼宏重工而得罪中国人,这样的傻事西乎公司才不会去干呢。

    林振华心满意足地带着自己的手下离开了西乎公司的展区,继续在展厅里转悠。

    韦东齐、卫景文、马杰等人都是带着采购任务来的,每到一家的展台,便要了解一下相关设备的情况。国外先进设备的水平比国内要高出了几个数量级,几个人看得眼睛发直,恨不得把所有见到的好东西都打包带回国去。

    “差距太大了!”卫景文摇头叹息着,“原来在国内还没感觉,现在站在这个展厅里,觉得我们和世界先进水平的距离,可真是太大了。”

    韦东齐也是一脸沉重的表情:“看看,人家的80万吨乙烯设备都已经定型了,咱们连11万吨的还没搞出来呢。等到咱们把80万吨搞出来,别人都不知道跑到哪去了。”

    “小马,你是什么想法?”林振华对马杰问道。

    马杰道:“我觉得,只要我们努力,总是能够追上去的。如果不追,那就永远都没有希望了。”

    “说得对!”卫景文翘起一个大拇指夸奖道,“我们这一代人是没希望了,但我们会给你们当垫脚石。小马,希望等你到我这个年龄的时候,我们中国的装备工业已经能够和发达国家一分雌雄了。”

    韦东齐也赞道:“小马的确是个好苗子,好好干,你的前途比我和卫老师都要广阔得多的。”

    马杰被两位前辈夸奖了一通,颇有些不好意思,他连忙换了个话题,对林振华说道:“林经理,看到这么多好设备,我现在才知道咱们真的是很缺钱啊。过去我们同学私下里还嘀咕过,说林经理什么都好,就是太贪财了,挣这么多钱还不够。”

    “现在明白了?”林振华呵呵笑道,想不到华青的学生居然这样议论他。

    马杰道:“现在明白了。咱们要迎头赶上,必须要有先进装备。可是,这些装备随随便便找一件出来,都是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美元,咱们汉华重工挣的那些钱,放到这里简直什么都算不上。”

    韦东齐道:“咱们还是要发扬艰苦奋斗的jīng神,尽量用最便宜的装备,做最多的事情。”

    林振华点点头道:“老韦说得对,咱们现在钱少,有钱要用在刀刃上。不得不买的装备,咱们就想办法筹钱来买。能够替代的,就想办法替代。”

    大家边走边聊,来到了ALK的展台前。韦东齐一眼看到了一个高频电炉的模型,他凑上前去,认真地看了看上面的介绍,然后欣喜地对林振华说道:“林经理,你看,咱们一直说要装备一台能够熔炼特种钢材的电炉,想不到在这找到了。你看它的介绍,它是用石墨电极埋弧加热,设有氩气搅拌装置,能够自动完成脱氧、脱硫、调成分和控制熔炼温度。”

    “的确是非常不错。”马杰也说道,“咱们要搞特种钢,急需一个这样的炉子。”

    “既然你们都觉得需要,那就打听一下多少钱吧。”林振华笑着说道,搞机械的人没有不懂材料的重要xìng的,他完全清楚这台电炉对于提升公司材料技术水平的意义。

    韦东齐凑上前,找到一名ALK的销售人员打听价格。这位销售人员正好就是此前接待过哈罗雷的赫迪拉,他看了看韦东齐,问道:“先生,请问你是rì本人吗?”

    “不是。”韦东齐道。

    “那么,是韩国人?”

    “不是。”韦东齐道,“我是中国人。”

    “台湾的?”赫迪拉锲而不舍地考证着,他不去当户籍jǐng真是屈才了。

    韦东齐有些恼了,他正sè道:“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采购商,我是从中国大陆来的。”

    “哦,红sè中国?”赫迪拉道,“对不起,这个型号的电炉不能销售给你们。”

    韦东齐的脸涨得通红:“这怎么可能?先生,请问是谁说不能销售给我们的?这种型号的电炉完全就是民用技术,根本就不可能出现在禁运名单之内。”

    赫迪拉耸耸肩道:“对不起,先生,这是我们公司的规定。ALK公司所推出的新产品,是优先供应给mín zhǔ国家客户的,只有等下一代产品出来之后,才能把这一代产品提供给**国家。如果你们需要一个高频电炉的话,我非常愿意向你介绍我们的另一款产品,这款产品是在1977年设计定型的,我想,它比你们国内使用的技术,应当还是要先进20年以上的。”

    “不必了。”韦东齐应了一句,便气乎乎地回到同伴身边,恼火地说道:“这简直是太气人了!”

    马杰诧异地说道:“咱们不是已经改革开放了吗?连美国都和中国建交了,怎么国际上对我们还有这样严格的技术封锁?”

    “**说过,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这句话永远都是对的。”卫景文说道,“不管我们做出什么样的姿态来,在帝国主义的心里,永远都是对我们存有敌意的。”

    林振华拍拍马杰的肩膀,笑着说道:“小马,适应这一切吧。以后我们还会遭遇形形sèsè的歧视、制裁、打压、遏制,没有人希望看到中国顺顺当当地崛起。要想在这个世界上有地位,有发言权,只有把自己发展起来。等咱们有了钱,这些鼻子翘得比眼睛还高的西方人,会哭着喊着求中国人买他们的产品的。”

    “到那时候,咱们根本就不用买他们的产品了!”马杰愤愤然地说道。

    正在他们聊着这桩可气的事情的时候,旁边传来了一个声音:“几位先生,请问你们是从中国大陆来的吗?”

    这句话是用生硬的汉语普通话说的,几个人都奇怪地扭回头去,只见在他们的身后,站着一位jīng神矍铄的老人,黑眼睛,黄皮肤,是亚洲人的样子。

    “老先生,请问您也是中国人吗?”林振华问道。

    “是的,是的,我是华侨。”老人说道,他的普通话说得很不标准,听起来很累。

    听说对方是华侨,大家都产生了几分亲近的感觉,卫景文问道:“老先生,您怎么称呼?你是在法兰克福本地居住的,还是从其他国家到这里来参观装备展的?”

    老先生道:“我叫乔海,我就是在法兰克福本地居住的。我在这里,已经住了30多年了。”

    “这么说,您是在解放前就出来的?”卫景文道,说到这里,他觉得有些不对,连忙抱歉地解释道:“哦,对不起,老先生,我们习惯说解放前后了,您可别介意啊。”

    乔海笑着摆摆手道:“有什么介意不介意的,我在政治立场上既不亲共也不亲蒋。我只知道成王败寇,既然**得了天下,那当然要按**的说法来说了。”

    “老先生,您老家是哪的?”韦东齐问道。

    “我是湘平省的。”乔海说道。大家这才恍然,难怪此君的普通话说得那么别扭,想想公司里那几位从永禾农机厂过来的职工,普通话也是这个味。

    “哎呀,那咱们算半个老乡啊。”韦东齐高兴地说道,“我是江南省的,我们这位林经理和这位卫老师也都是江南省的,咱们两个省是邻居啊。”

    乔海也非常高兴:“是吗,这真是他乡遇故知啊。我外婆家就在江南省,所以我也算是半个江南省的人呢,我还会说江南省的话呢。”

    说罢,他果真cāo着江南省的口音说了几句方言,结果林振华等人一句也没听懂。南方省份大都有这样的特点,隔一条河,两岸的方言差异都很大,乔海的外婆家离丰华县差着一百多公里,方言是完全不同的。

    尽管如此,大家还是一下子亲热了起来,乔海热情地邀请道:“各位,既然大家都是老乡,我能不能冒昧地请各位到寒舍一叙呢?”

    众人都为难地看着林振华,在海外遇到一位热心的华侨,当然是一件愉快的事情。但要说到去人家的家里做客,就未免不太合适了。一则大家对于这种事多少还有一些忌讳,虽然国家的政策已经放得比较开了,但像韦东齐、卫景文这些年纪比较大的人,对于海外关系这个词还是有些心有余悸的。第二点就是大家也没空去串门,他们一方面要销售自己的产品,另一方面要采购设备,时间是非常紧张的。

    “老先生,您的盛情,我们心领了。不过,我们这次来,任务比较紧,恐怕就没有时间去贵舍拜访了。”林振华咬文嚼字地说道。

    乔海点点头:“哦,可以理解,可以理解。你们这次是来采购设备的吧,我刚才在旁边听到你们好像是遇到了点麻烦,不知道方便不方便说给我听听,也许老朽还能够助你们一臂之力呢。”

    “其实也没什么。”林振华说道,他简单地把想从ALK那里购买一套电炉而遭到拒绝的事情向乔海说了一遍。

    乔海听罢,点了点头道:“这不奇怪,这家ALK,一向是很排斥中国大陆的。他们经常资助一些反大陆的政治团体,这件事我们华侨都知道的。”

    “原来是这样。”林振华道,“既然如此,我们也不必去求他们了。”

    他的话虽这样说,但语气中多少带了点失望之意。乔海毕竟没有白活这么多岁数,哪里听不出这个年轻人的意思。他问道:“怎么,林先生,这个电炉,对于你们非常重要吗?”

    马杰插话道:“是的,乔老先生,我们正在开发的几项新产品,都需要用到一些特种钢材,材料的配方和冶炼工艺我们基本上都已经解决了,就是设备还没有落实。这个电炉对于我们来说,的确是非常重要的。”

    乔海道:“这样吧,我去问一问。如果可能的话,我以我的名义买下来,再转让给你们。这种电炉只是ALK不愿意向你们出售,如果你们能够买到,运出德国倒是不受限制的。”

    韦东齐与林振华碰了一个眼神,林振华点点头道:“这样也好,如果老先生能够帮助我们买到这个电炉,我们可以给您付一些佣金的。”

    乔海淡淡地笑道:“林先生,说佣金二字,就太小瞧我乔海了。我帮你们,完全是因为你们是从祖国来的,说这些黄白之物,就太辱没我乔海的一片爱国心了。”

    林振华闻听此言,连忙向乔海微微地鞠了一躬,说道:“乔老先生,请恕小子冒犯之罪。我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乔老先生勿怪。”

    乔海不介意地说道:“哪里话,林先生也是按商业规则做事嘛,老夫可以理解。”

    乔海说罢,离开林振华一行,走向ALK的展台。他找到赫迪拉,开始向他询问起电炉的情况。林振华等人站在不远处看到,赫迪拉向他们这个方向指点了一下,似乎在跟乔海说有关红sè中国一类的话,接着,乔海便开始与赫迪拉吵了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