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工业霸主-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林振华道:“这是我们汉华公司的青工,叫杨文勇,现在跟彭师傅学徒呢。他算是我们着力培养的后备人才,这一次,我带他到上海来开开眼界。”

    秦瑛把大家让进屋里。刘向海的家面积很大,光客厅就有40多平米,摆了一套人造革面的沙发。主人似乎是担心人造革用久了会磨损,在沙发面上又铺了一块钩针织就的罩子。屋里的其他家具看起来都有一些年代了,但质地非常不错,显得很高档的样子。

    “这些都是我家过去的家具。”秦瑛见林振华在打亮着家具,便略带自豪地解释道,“十年动乱的时候,被造反派头子霸占了,现在又都还给我们了。就这套沙发是新买的,向海当了所长,家里来的人比较多,没一套沙发太不成样子的。”

    “刘所长平时很忙吗?”林振华问道。

    秦瑛笑道:“小林,我可jǐng告你,你一会可千万别叫向海做刘所长。他前几天就跟我说了,如果你敢叫他刘所长,他就不帮你的忙,让你回轻化厅开介绍信去。”

    “不敢不敢。”林振华连忙告饶,“秦大姐,你也知道的,如果轻化厅的介绍信有用,我也不会来走老刘的后门了。我知道这事让老刘挺为难的,不过,没办法,我们江南省自己实在是解决不了。”

    “没关系,向海说了,小林是他的朋友,汉华厂又是他的娘家,你们的事情,他会尽力去办的。”秦瑛说道。

    几个人在沙发上坐下来,秦瑛给大家端上水果,又陪大家聊了几句闲天,刘向海终于回来了。

    “小林来了吗?”刘向海人还在门外,声音就先传了进来。这种说话方式,在他过去当木模工的时候是很少有的,估计是当了所长之后,底气足了,说话也不知不觉地多了几分霸气。

    林振华等人一齐站起身来,迎接刘向海。

    一身军装的刘向海大踏步地走进门,把手里的提包递给秦瑛,顺手把帽子也摘了下来,秦瑛连忙接住。

    “老刘!”林振华憋足了劲喊了一声。

    “哎!小林!”刘向海高兴地应了一声,走上前来,与林振华紧紧地握手,“好你个小林,不错不错,还是原来的样子。”

    林振华把手抽回去,甩了甩,说道:“老刘同志,我要提醒你一下,你现在是一名师级干部,你的手劲能不能不要像一个木模工一样大?”

    “哈哈哈哈。”刘向海哈哈大笑着,回头又分别向孙长远、彭刚等人打了招呼,逼着人家只能叫他“老刘”,而不许称呼他的职务。至于杨文勇,在这种场合里是没有什么人权的了,刘向海拍了拍他的肩膀,夸了声“这孩子不错”。

    大家分宾主重新落座,林振华这才有机会认真地端详起刘向海来。

    与几个月前相比,刘向海的jīng神面貌明显好了许多,眉宇间满是chūn风得意的神气。不过,他的皱纹似乎比过去更多了,眼袋也愈发明显。在当木模工的时候,他的头发还是黑油油的,现在已经能够隐约看到一些银丝了。

    “怎么,老刘,工作很忙吗?”林振华关心地问道。

    “非常忙!”刘向海点头道,“开不完的会,看不完的文件。唉,先不提我的事情了,说说你们的事情吧。”

    林振华道:“我们的事情,在信里已经跟你说过了,就是需要请你帮忙联系一家有大型zì yóu锻机的企业,帮我们加工几套模具。”

    “严元和他们的锻机不够用吗?”刘向海问道,“我记得你和小严的关系不错啊,上次他来上海开会的时候,还和我谈起你来呢。”

    林振华憋着想乐,去年常红厂的这个严元和还牛哄哄地想挖胡杨去给他打工呢,谁知眼睛一眨,胡杨变成了刘向海,木模工变成了研究所的所长,级别比严元和高出两级。不知道严元和在开会时遇到刘向海是如何尴尬的。

    “老严那边的锻机,压力只有1000吨,不够用,我们测算过,我们这个模具,起码需要2000吨的锻机来锻造,如果能够到江南造船厂的万吨机上来那么一下,就更过瘾了。”

143 五叶风扇模具

    “小林,你们怎么越玩越大了,万吨水压机的主意都想打了?”刘向海呵呵笑着对林振华说道。

    林振华指着刘向海道:“老刘,这事要说起来,和你还有关系呢,你是始作俑者。”

    “此话怎讲?”刘向海问道。

    林振华道:“你记得你临走之前给我设计的那个五叶风扇吗?”

    “记得啊,我回来以后又重新算了一遍,发现给你的设计没有问题,你按那个设计图生产,绝对是世界一流水平。”刘向海自信地说道。

    “没错,老刘,实不相瞒,我一开chūn就要开始生产五叶风扇了。”林振华道,“但是,风扇从三叶变成五叶之后,叶片变窄了,要达到相同的强度,就要求钢板更厚一些。此外,你设计的叶面形状,比原来的复杂,用50吨的压力冲压无法成型,必须开到200吨的压力才行。”

    刘向海点点头:“这倒是,我记得你不是从严元和那里淘了一台旧的200吨冲床吗,你们过去只当50吨的冲床用,现在开满负荷了吧。”

    林振华道:“问题就出在这了。我们生产普通风扇的时候,叶片的模具是用铸铁制作的,在50吨压力下问题不大。但现在开到200吨压力以后,模具就吃不消了,冲一两百个叶片,模具就损坏了。我们现在决定改换成锻造模具,我们初步计算了一下,冲床压力是200吨,锻造模具的压力怎么也得到2000吨吧,这样模具才能在高压下不变形。”

    “哦,看来始作俑者,还真的是我了。”刘向海笑道。

    “怎么样,老刘,你在信里说已经帮我们协调好了,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去开锻?”林振华急切地问道。

    刘向海道:“我们基地倒是有一台2000吨的模锻机,不过最近实验任务比较多,不可能腾出机时给你们用。我给你们联系一下两家造船厂,江南厂有一台万吨水压机,你们也都知道的,是1962年的时候咱们国家依靠自主力量建造的。不过,他们目前业务也很忙,而且收费也比较高,我考虑了一下,觉得你们也不一定需要这样大的压力,白白浪费钱也没必要。”

    林振华笑着说:“老刘,这可不对,我还真想用万吨水压机来压这套模具,别的不说,将来当成一个文物,也能卖不少钱呢。江南厂的万吨水压机,那可是新中国举世瞩目的自主创新成果啊。”

    刘向海说道:“这倒不假,像万吨水压机这样的利器,都是一个国家工业基础的象征啊。”

    “怎么,你同意了?”林振华问道。

    刘向海摇摇头:“算了,意义归意义,没必要用这么大压力的时候,非要浪费万吨机的机时,也太可惜了。我已经替你们联系了沪东造船厂,他们有一台捷克产的5000吨的锻机,帮你们开模足够了。”

    “这倒也是。”林振华道。

    “模具锻压之后,我们还要做机加工,需要租用一台立式车床,还要一台龙门铣。”彭刚在一旁提醒道。

    刘向海点点头:“放心吧,彭师傅,这个已经联系好了,也用沪东厂的设备就可以了。你们只要按标准付费就行。”

    林振华问道:“老刘,这都是你的面子吧?要不,凭我们一个小厂,人家哪肯把设备借给我们用。”

    刘向海摆摆手道:“我们和沪东厂算是一家人,前后工序。我们设计,他们制造,多少年的合作关系了。其实,我们有时候也会租他们的设备做一些实验品,也是一样交钱的。不过嘛,这次给你们做民品,的确需要一点人情在里面。”

    林振华笑道:“哈哈,想不到老刘也学会讲人情、走后门了。”

    刘向海瞪了他一眼,道:“这不还是让你小林给逼的。这么多年的朋友了,你好不容易开一回口,我也没脸回你啊。你秦大姐没事还给我吹风呢,说你当年帮了我们那么多,我们就算稍微违反一点原则帮你一下也是应该的。”

    众人在刘向海家里吃了一顿午饭,秦瑛是一个念旧的人,见到老同事来,午饭做得十分丰盛,让大家都十分感动。人家现在也是师级干部的夫人了,亲自下厨去帮一群工人做饭,的确很不简单。

    在招待所休息了一夜之后,次rì一早,刘向海亲自带着林振华一行,坐着中巴车来到了沪东造船厂。

    锻模的过程很长,林振华把具体交流沟通的任务交给了彭刚和孙长远,让他们呆在锻造车间里等待锻模的结果。杨文勇自然也是与彭刚他们呆在一起,小伙子长这么大还没见过锻机的样子,现在一看就是5000吨级的,也算是大开眼界了。

    平常人们总爱说什么如钢铁一般坚强,但在5000吨的锻机下,钢铁就像是面团一样柔软,能够被轻而易举地锻造成各种形状。

    汉华公司需要的锻件的图纸,在此前已经由刘向海交给沪东厂了,现在要做的只是把它锻造出来而已。众人站在安全线外,看着巨大的卡钳把加热到1200摄氏度的钢坯送到锻锤底下,然后锻锤便呼哧呼哧地开始锻打着钢坯,把它镦成指定的模样。

    在锻造成形工艺完成后,锻件还要再送回加热炉里去缓慢地降温,以消除内部残余应力,降低表面硬度,便于未来的切削加工。这些具体的热处理工艺在沪东厂都是非常常规的做法,不需要汉华公司的人们cāo心。

    刘向海和林振华没有留在现场观看锻模过程,而是走出了车间,在厂区里闲逛,聊着这几个月来发生的事情。林振华先是介绍了汉华公司这边的发展情况,让刘向海啧啧连声。接下来,便轮到刘向海向林振华说自己的事情了。

    “怎么样,老刘,你们的大型螺旋桨加工,开始了没有?”林振华兴致勃勃地问道,问完之后,觉得有些不妥,连忙又说:“哦,对了,这是不是涉及到军事秘密,不能说的?”

    刘向海道:“这些事,对别人算是秘密,对你小林,也无所谓保密了。如果连你都不能相信,我还能相信谁?”

    “真的?”林振华挺高兴,他在前世的时候也算是个军迷加军盲,对于军事上的事情兴趣不少,“对了,老刘,我一直没敢问你,你搞的那个模型,是什么型号上的螺旋桨,宋级还是元级,要不就是核潜艇吧?”

    刘向海摇摇头:“这可不能告诉你。不过,这事现在还没纳入rì程呢,真正动工开始生产,起码也得……唉,连我都说不好时间了。”

    林振华惊问道:“不会吧?老刘,你回来也有三个多月了吧?现在都提倡时间就是生命,你手上掌握了五轴加工这样牛的技术,怎么到现在还没有纳入rì程?”

    刘向海叹道:“小林,说出来你不相信,这三个多月,我真正能坐下来搞研究的时间,不超过10天。”

    “老刘,你开始搞**了?”林振华道,“是不是到了上海这个花花世界,天天吃吃喝喝去了?有没有搞潜规则?”

    刘向海被林振华气乐了:“你说什么呢!什么潜规则。我回来以后,被任命为推进器系统工程所的所长,结果就卷进了一大堆行政事务。所里在动乱年代受过迫害的人很多,有一些也像我这样隐姓埋名被保护到一些小厂子去了。现在这些人陆续都回来了,都需要落实政策。”

    “我看你的政策不是落实得挺好吗?”林振华揶揄道。

    刘向海道:“没错,我的政策是由张智方部长亲自过问的,军委的首长也发了话,所以直接就一步到位了。其他一些同志就没这么幸运了,他们有些本身还有一点政治问题,还有的在过去十几年中,彻底荒废了专业,人是回来了,可是顶不上用场,只能吃饭,不能干活。可是,这些人过去都是有过功劳的,而且在那十年中也受了一些委屈,组织上总不能不管。我每天就是应付这些事情,忙得不可开交。”

    林振华愤然道:“这不是瞎闹吗,让你一个科研人员去搞行政,什么政策。”

    刘向海道:“也亏了是我在搞行政。不管怎么说,在推进器所,论专业水平,没人敢和我叫板。所以,有些事情我说了话,别人也不太敢反驳。如果换成一个纯粹的政工干部,估计知识分子们也不会服他们的。”

    “可是,你自己不能亲自搞科研,指导手下人干,总是可以的吧?上次去汉华厂的那两个,什么常清波、于文正的,我觉得他们技术也不差啊。你给他们一些提示,难道他们还搞不出来?”林振华献计道。

    刘向海脸上露出了一丝喜sè,他说道:“这倒不至于。我这一段时间里做得最成功的事情,就是把我在汉华厂的时候琢磨出来的复杂曲面加工原理教给了相关的研究人员。你给我的那些英文书,在我们这里可派上大用场了。到目前为止,有关新型螺旋桨机加工的理论设计已经接近尾声了,电子工程部那边也帮助完成了四轴联动的设计。说句你不爱听的,人家搞出来的控制系统,可比你和老常搞的,要强得多呢。”

    “那是好事啊,我有什么不爱听的。”林振华道,“既然设计都已经完成了,那为什么不尽快开始制造呢?”

    刘向海道:“道理很简单:没钱。”

    “没钱?”林振华瞪大了眼睛。

    “可不是。机加工的理论已经完成了,可是这并不意味着就可以制造了。比如说吧,材料那边的研究还没完成,你拿什么加工?材料室给我打了十几份报告,核心就一个字:钱。新型螺旋桨用什么钢材,什么样的锻造工艺,什么样的热处理工艺,都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你知道吗,光是为了验证一套热处理工艺的效果,就需要做几百次实验。他们每次要用掉一块瓦片那么大的试样,这块试样的制备成本是200块钱,几百次实验,就是差不多10万块钱啊。”

    “才10万块钱?”林振华真有些不理解了,“老刘,你不会告诉我说,这么大一个国家,连10万块钱都没有吧?”

    以他的想法,当时就恨不得王八之气迸发,说一声:缺多少钱,我出吧。以现在林振华的身家,掏10万块钱出来也并非不可能。这是涉及到国防安全的事情,10万块钱算得了什么?

    刘向海道:“怎么,你不信?国家一年拨下来的钱看起来不少,有十几个亿。可是每个部门都要用钱,发动机、雷达、火炮、导弹,你说说看,哪一样不需要花钱的?分到我们推进器所,一年也就是一两百万,热处理工艺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我能拿出10万块钱给他们用吗?”

    林振华目瞪口呆,他还真是没有算过这样的账。在他心目中,军工肯定是重中之重,有什么技术难题,肯定是要不惜重金去解决的。在前世,他与同学有时候聊起中国科技中的一些短腿时,也是抱怨不已。明明投入几百万就能够解决的问题,却始终不能解决。这么大一个国家,从哪挤不出几百万呢?

    听完刘向海的介绍,他才明白一个道理,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一个国家挤出几十万或者几百万的确不难,但一个国家要解决的技术难题,又岂止几千几万个?如果每一个都想着挤出钱去搞,挤到最后,必然也是无钱可挤的。

    他林振华当然能够拿出10万块钱帮助解决一个热处理工艺问题,但随后呢?这个工艺只是整个螺旋桨制造中的一个环节而已。而螺旋桨又只是舰艇建造中的一个部分而已。难道每一个问题都要靠他拿出自己的财产来支持吗?

    以1981年来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是4800亿元人民币,按发达国家科技投入占GDP约4%的比例来算,中国可以用于科技研究的经费只有不到200亿元。而这200亿元还需要分配在数十个学科门类里,科研经费之短缺,可以想象。

    今天的人们一说起来,就扼腕说当年为什么不搞发动机,不搞先进机床,不搞微电子……所有这些,在发达国家都是要砸进去数以千亿计的美元研发的,而我们国家,一年只能拿出区区200亿来覆盖整个科研体系。

    你想用三五个亿就搞出发动机来?这得竖起一根多粗壮的金手指啊。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这话真是一点也不假啊。

144 模块化设计

    “小林,我现在有点理解你的选择了。这个国家,需要有人搞科研,也需要有人去挣钱。没有钱,什么东西都搞不成的。”刘向海感慨道,说起钱,他脸上露出一些为难之sè,说道:“对了,小林,你借给我的那一万块钱,我暂时可能没法还你了。”

    林振华不以为然地说道:“你拿着用吧,我本来也没说是借你的,就是送给你的。”

    刘向海道:“还是算借吧,无功不受禄,我怎么能随便拿你的钱。等以后我手上宽裕了,肯定是要还你的。不瞒你说啊,你这一万块钱,可还真是帮了我不少忙呢。”

    林振华奇怪地问道:“怎么,你一个大所长,还要靠这一万块钱来救急?”

    刘向海道:“公家的钱,我只能在制度许可的范围内使用。但现实中,有许多是制度之外的事情。前不久,我们有一个研究员的父亲生病了,需要借800块钱动手术。可是按照所里的规定,他最多只能借200块钱。他跑到我家里来,七尺长的汉子,说得眼泪汪汪的。可是,制度就是这样规定的,怎么办?”

    “于是你就拿自己的钱借给他了?”林振华说道。

    “可不是吗。”刘向海道,“只有我自己的钱,我是有权动用的。小林,我在那个时候才醒悟到你借钱给我的时候说的话,你说这些钱有时候能够用来救急的。”

    “我当时可没想到你是拿这钱来做好事的。”林振华说道。

    “那你说的救急是什么意思?”

    林振华没有回答这个问题,他最初送钱给刘向海的时候,一个是出于对老军工人员的崇敬,觉得不拿点钱出来不足以表明自己的心意。另一个则是想着刘向海初回上海,说不定要走走一些老关系,请客送礼之类。不过,这些话,又怎么能够明说呢?

    “做好事也对吧,相当于我在浔自收买人心。”林振华说道,“老刘,我还有另一句话,不知道你记得不记得。”

    “什么话?”

    林振华道:“我说我穷得只剩下钱了。你如果有什么事需要用钱,可以去淮海路找汉华实业公司的上海经销处,熊立军现在是那里的经理,你找他借钱就可以了。未来我会和他结算。不过,我也想通了,你要做实验的钱,我可付不起,充其量只能借给你做人情用。”

    刘向海摇摇头:“我不能再借你的钱,借多了,以后可还不起了。”

    林振华道:“老刘,你如果真的缺钱,就尽管找熊立军去要,反正我再补给他就是了。我忘了告诉你了,你给我设计的那个五叶风扇,我已经申请了国际专利,不过用的是我的名字。这个专利事实上应当是属于你的,未来如果能够挣到钱,我该给你付专利费的。”

    刘向海道:“这怎么行,我说了送给你,就是送给你,这个五叶风扇,不管是挣钱也罢,不挣钱也罢,都与我无关了。再说,公家这么多事,哪能每件事都让我私人出钱。对了,还不是我私人出钱,而是你在帮着我们出钱,这算个什么事儿?”

    “唉,再穷不能穷国防,国家怎么也不该让你们受穷吧。”林振华替刘向海叫屈道。

    刘向海道:“话不能这样说,老百姓穷了这么多年了,现在也到了优先解决老百姓生活问题的时候了。上面的政策已经定下了,未来几年内,国防支出会大幅度地削减,很多项目都面临着下马的威胁。我们这里还算好一点的,但也只能是维持而已。对了,这些事你听听就行了,不许外传,知道吗?”

    “我当然知道。”林振华道。

    作为一个穿越者,林振华对于刘向海所说的情况是比较了解的。80年代初,zhōng yāng对当时的国际形势进行了一个判断,认为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发生大规模的武装冲突。基于这样的判断,zhōng yāng大幅度压缩军费开支,并裁减了100万军队。许多军工项目也在这一时期被搁置起来,直到20年后才重新启动。

    对于这一段压缩军费的得失,后世褒贬不一。称赞者认为,中国果断地将大量军事支出转向民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后30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基础。批评者则认为,由于这一段时间压缩项目,导致了技术的停滞以及军工人才的流失,这个损失的价值是难以估量的。

    一个政策的功过是非,真的是这样容易评价吗?

    “这么说来,你们一年也就是百来万的经费能够用于做研究了?要完成螺旋桨的试制,这点钱还真是够呛了。”林振华叹息道。

    刘向海苦笑道:“哪有百来万的研究经费,这一两百万,还包括了我们全所的人头费、医药费、过年过节的补贴,我还得想办法挤出几万块钱来给所里的职工盖房子。现在我们舰艇院的住房问题比汉华厂还紧张,研究人员三代人同住一间房的事情也不少,哪个所不得挤出一些科研经费来盖点房子?”

    “这太过份了!”林振华忍不住要暴走了,“那你们还能搞什么研究?你还不如回丰华去当你的木模工呢,我在汉华公司花的研究经费也比你们多吧。”

    刘向海道:“也不能这样说吧,其实人头费也算是科研投入。我们的研究人员,拿了工资,总还是要干活的。我们现在理论方面的研究进展不错,就是一涉及到实验,就抓瞎了。你也知道,我们的实验都贵得很。我们想改造一台能够做螺旋桨加工的大型铣床,光是改装用的材料费,就得一百多万。我们已经打了报告给zhōng yāng军委,等着上面给我们批钱呢。”

    “越说我越灰心了。”林振华郁闷地说道,“老刘,如果早知道你天天在这里混吃等死,当初我就应当劝你留在汉华厂,好歹你还能帮我解决点技术问题。”

    刘向海呵呵笑起来,他拍了拍林振华的肩膀,说道:“小林,话也不能这样说,我们还是在做事情的,等到国家渡过这一段的困难,以后事情会变好的。算了,不和你说这些不开心的事了,小林,有没有兴趣去看看军舰?”

    “有兴趣!”林振华举起手说道,“怎么样,是新驱吗?8000吨有没有?”

    刘向海道:“哪有什么8000吨的新驱,你不会是昏了头吧?是咱们新建的一艘导弹护卫舰,满载排水量2000吨,非常不错了。”

    “才2000吨?”林振华失望地说道,他像是照顾刘向海的情绪似地说:“嗯,2000吨也罢,去看看吧。对了,不涉及泄密吧?”

    刘向海道:“这个东西密级不高,看看不要紧的,你别出去说就行了。”

    他们两个人在厂区里逛,沪东厂一直派着人跟在后面陪同着的。听说刘向海要去看护卫舰,陪同人员连忙领着他们来到了一处巨大的厂房里。

    这一座厂房,长度有近200米,高达数十米。在厂房zhōng yāng,横亘着一艘百来米长的军舰。军舰的建造尚未完成,一群一群的工人们正在脚手架上忙碌着。砸铆钉的声音叮叮当当连绵不绝,灿烂的电焊火花从高处不断飘落下来,好一派繁忙的生产景象。

    刘向海带着林振华顺着楼梯登上旁边的高台,从那里,能够俯瞰到军舰的全貌。刘向海自豪地向林振华介绍道:“看,这就是我们院新设计定型的新型护卫舰,标准排水量1674吨,满载排水量1924吨。舰上装有两联装舰对舰导弹2座,双100主炮2座,双37高炮4座,还有反潜火箭、深水炸弹、反潜鱼雷,具备防空、反舰、反潜的各项职能。”

    “真是好东西啊!”林振华赞叹道,他还从来没有如此近距离地与军舰接触过,虽然这只是一艘2000吨级的护卫舰,但也足以让他觉得血脉贲张了。

    刘向海道:“现在这型护卫舰唯一的问题,就是造价还是太高了。我们曾经考虑过,是否裁减掉一些武器装备,这样还可以减小排水量,在现有的两台柴油机驱动的条件下,进一步提高速度。可是,算来算去,哪一项也没法减,这个单位说要防空,那个单位说要反潜,舰型只有一个,却必须照顾到各个方面,这是我们目前最头疼的问题了。”

    林振华随口说道:“这还不容易吗,你们把各种武器系统设计成模块化的,要用哪个就装哪个。同一个舰体设计,适应不同的用途,这不是很简单的思路吗?”

    刘向海看着林振华:“你刚才说什么?你再说一遍。”

    “你没听清?”林振华奇怪地问道,车间里噪音的确比较大,但他们俩站在一起说话,也不至于听不清楚吧。

    刘向海拼命地摇着头:“不是不是,我刚才听你说的话,觉得像是有一线亮光在我脑子里闪了一下,可是我一下子又抓不住它。不对,你刚才一定是说了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概念,可是我没听明白。”

    林振华自己也想了一下,不由得呵呵笑起来,他说道:“老刘,其实我说的这个,并不复杂呀。我的意思是说,你们可以把各个系统做成标准化、模块化,然后军舰的主体是固定的,而武器系统是可以根据需要而挂装的。甚至还可以这样处理,有钱的单位就多装一些,没钱的单位就少装一些。

    此外,如果采取模块化设计,所有的武器模块都可以分包给各个单位去制造,船厂只需要制造舰体就可以了。到时候把各个模块运过来,往上一拼,一艘新的军舰就完成了。”

    “对!就是这个概念!”刘向海兴奋地喊出声来,“你说得太对了,模块化!小林,我真佩服你,你怎么能够想出这么天才的主意的?”

    呃……这个好像不是我提出来的,这是德国人提出来的吧?林振华在心里小声地辩解道。不过,他可不敢说自己的这个想法是从别的地方借鉴过来的,这是涉及到军事情报的事情,万一说出来,安全部门不把他查个底儿掉才有鬼呢。查就查吧,问题在于,这种没谱的事,上哪查去呀?

    “老刘,其实,我这个想法不过是借鉴了机床设计上的思想而已。你觉得用在军舰设计上也可行吗?”林振华支吾着说道,工业中模块化的概念已经是比较流行了,他这样解释倒也是合理的。

    “当然可行,实在是太必要了!”刘向海道,“小林,你不知道,咱们的船用主机功率小,这决定了我们的军舰排水量不能太大。按你刚才的思路,我们可以按照不同部队的任务,快速地设计出不同配置的军舰,这比一个一个重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