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工业霸主-第2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气冷堆里的核燃料是用耐高温的陶瓷封装成小型球状的,裂变反应就在每一个陶瓷球的内部发生。万一出现冷却系统停止运行的情况陶瓷球的温度最高可以升到6度,然后在此温度下实现自动停堆,而不会像用金属做堆芯的轻水堆那样发生融堆的事故。换言之,如果后世的福岛核电站是一组高温气冷堆,那么即便是停电多rì也不会有任何的危险。
气冷堆里作为冷却介质的氦气是惰xìng气体,即使出现泄漏,也不会带出污染物,这也是气冷堆比轻水堆更为安全的一个原因。
国际上对于气冷堆的研究已有几十年时间起步较早的是德国,后来又有南非、美国、俄罗斯、rì本和中国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中国在高温气冷堆方面起步落后于其他国家,但进展却非常迅速到2世纪初,中国的高温气冷堆技术已经达到了世界一流的水平。
张逸华提出的思路,就是把已经实验成熟的高温气冷堆搬上航母,作为航母的动力来源。如果这个设想能够成功,那么中国建造的这艘核动力航母,将是全球第一艘采用气冷堆作为动力源的航母。正如张逸华此前向林振华介绍过的,使用气冷堆的航母会比使用轻水堆的航母具有更好的安全xìng,减少维护的压力,这对于提高航母的适应xìng以及战争条件下的生存能力,将有极大的帮助。
在张逸华提出这个设想之后刘向海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了认真的讨论,众人认为,使用气冷堆作为航母动力源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既然目前气冷堆的技术已经较为成熟,完全可以考虑在中国的第一艘核动力航母中使用这样的设计。
高温气冷堆使用的冷却介质是氦气,氦气在反应堆中被加热到5度左右通过循环系统把热带到反应堆之外。在这个时候,有两种把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模式。
第一种模式是通过一个换热系统,用高温氦气加热第二回路中的水或者其他介质,再利用形成的水蒸汽或者其他高温气体推动蒸汽轮机做功。这种方式与轻水堆类似,技术上也相对比较成熟,但缺陷也比较明显:一是需要两个回路,使整个系统的体积变大,设备数量增多,提高了维护成本;二是增加了一次热交换过程,在换热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损耗,导致热效率降低
第二种模式也就是张逸华所提出的模式,即取消第二回路,直接用高温氦气驱动汽轮机做功,这样既简化了结构,也能提高热效率,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模式。在这个模式中由氦气直接驱动的汽轮机,就是氦气轮机。或者严格地说,是在核岛的第一回路中使用的氦气轮机。截止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已经存在的氦气轮机仅仅能够应用于第二回路,在第一回路上使用的氦气轮机尚处于实验之中。
张逸华是一个技术痴,自从自己的研究方向由飞机发动机转向工业汽轮机和燃气轮机之后,他便开始广泛涉猎相关的技术,氦气轮机的技术也是在这个时候进入他的视野的。
一开始,张逸华觉得这种代表着世界顶尖水平的技术与中国的国情尚有差距,所以只是对其加以关注而已,并没有想到自己的有生之年能够冲击这项技术。随着中国经济实力越来越强,技术上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越来越小,张逸华的心便开始活动了。在他看来,如果能够有机会参与一项世界领先的技术研究,也就不枉今生了。
林振华对于这些事情多少有些了解,氦气轮机这个词,张逸华在集团办公会议上也已经说过不止一次了。集团曾经研究过这个项目的可行xìng,最后的结论是涉及到的技术环节太多,未来的市场前景也不够明朗,像这样的项目,如果没有国家牵头,仅凭一家企业的力量去做,是非常困难的。
林振华没有想到的是,在汉华集团否决了这个项目之后,张逸华居然走了一条“曲线救国”的道路,拉着海军把这个项目又重新提出来了。
“林总,这一次和过去不一样。”张逸华向林振华解释道,“过去咱们没有国家的支持,靠咱们汉华一家来做,肯定是不行的,很多方面的技术人才和技术积累都不足。但这一次就不同了,科工委的洪丰副主任说了,要调集全国的jīng兵强将来攻克这个难题。在前期,华青大学核能技术研究院的教授们已经做了许多开创xìng的工作,只要把生产部门的力量投入进去,突破这个技术难关,是完全有把握的。”
“老刘,你的看法呢?”林振华扭头看着刘向海。
刘向海笑道:“我是搞推进器的,对于核能和热机这方面,没有发言权。不过,科工委组织的几次技术论证会我都参加了,从专家们的意见来看,咱们国家突破氦气轮机技术的条件已经成熟了,现在就差一把火候了。”
林振华也笑道:“呵呵,如此说来,我就是那把火候了?说说,需要我做什么?”
“人,财,物。”刘向海伸出三个手指头。
“人,财,物,这些我都出了,那还要你们干什么?”林振华笑呵呵地问道。
刘向海道:“当然不可能全让你出了。人,主要是老张他们这个团队,这段时间可能需要征用一下了。
你们汉华这些年搞工业汽轮机和燃气轮机,积累下不少经验,搞氦气轮机,少不了你们这次jīng锐的团队。”
林振华点点头道:“这个没问题。不过,老张,你得留下一半的队伍,公司里工业汽轮机和燃气轮机的研发和技术服务,不能停下,明白吗?”
“林总,你放心,我早就安排好了。”张逸华答道。
林振华向刘向海递去一个无奈的表情,说道:“老刘,你看看,老张的一颗心早就飞到你这里来了,我想留又能留得住吗?”
“都是为国家做事嘛,分什么你的我的。”刘向海大大咧咧地说道,拿人家的团队来给自己干活,他可是一点也不心疼的,“人的方面,还有就是希望汉华能够支援我们一些优秀技工,氦气轮机的试制需要有高素质的工人来完成,这方面,汉华的实力也是其他企业无法匹敌的。”
“我手里还有一些从欧洲招聘来的高级技工,我打听过,他们有过同类产品的加工经验,到时候可以让他们来发挥一些作用。”林振华道。
“那可太好了。”刘向海道,“我就说嘛,小林绝不是小气的人,涉及到国家的事情,你是肯定不会藏私的。”
“好了,人都答应给你了,就没我的事情了?我先走了···…”林振华做出一个转身yù走的样子,不过脚底下却纹丝没动。他记得刘向海说的是“人财物”三项,现在刚说完“人”呢。
654 金山
“别走啊。 ”
果然,刘向海一把拉住了林振华,说道:“光有人还不够。第二项,就是资金的问题。”
林振华把眉头皱得像是吃了黄连一般:“老刘,你说过,这是国家的项目,国家还差这几个钱?人都给你用了,你总不能还让我们企业来出钱吧?”
刘向海知道林振华是在演戏,不过也不便于戳穿他。他说道:“要把高温气冷堆搬上航母,涉及到几十项关键技术的研究。专家们估计,要解决所有这些技术,起码需要20个亿的投入。目前国家财政虽然有一些盈余,但需要填的坑也非常多,不可能一下子在这个项目上投入20个亿。
所以,我们的想法是,联合一些大型企业来共同出资。汉华作为国内排名如此靠前的大企业,又是技术上的相关企业,理应承担一部分吧?”
“你打算让我们出多少钱?”林振华问道。
刘向海看看张逸华,张逸华连忙把头扭开,不敢和刘向海对视,他可不能在自家老板面前暴露出自己出卖了企业的核心情报。刘向海笑了笑,转回头对林振华说道:“2个亿,怎么样?”
这个数字一出来,林振华就知道张逸华和刘向海交流过的信息是何其深入了。这2个亿是在集团公司的会议上曾经讨论过的数字,当时大家一致认为,开发氦气轮机技术,集团能够拿出来的钱,最多就是2个亿。但以当时的条件来看,2个亿根本无法完成所需要的各项技术的开发,所以最终这个项目就被搁置了。
现在,刘向海一口就说出2个亿这样的额度,显然是张逸华向刘向海透露过公司的底线,刘向海本质是一个搞技术的人,不太会虚张声势于是就直接把这个底线给提出来了。
换成其他人和其他的场合,张逸华这种行为肯定是不能被允许的,但以林振华和刘向海的关系,即便张逸华不说林振华也同样会向刘向海说起的,在这方面,张逸华也罢、刘向海也罢,与林振华都是心念相通的。
“出2个亿可以,那么我们的回报是什么?”林振华问道。2个亿既然是他的心理底线,自然也就不需要再讨价还价了。
汉华自己投入2个亿肯定是无法完成这样的研究的,科工委方面所以能够做到是因为调集了全国的技术力量,包括使用了大量已有的研究成果,相当于把前期的许多投入都节省下来了,这就是举国体制的优势了。
“我们可以得到氦气轮机的全部技术专利。”张逸华抢着答道,“这个专利的价值,不会少于10个亿。”
林振华对刘向海问道:“老刘,老张说的这个,是你们的意见吗?”
刘向海道:“基本上是这个意思吧不过,有一个附加条款,因国防目的需要科工委可以免费使用所有这些专利。”
“那华青大学和科工委岂不是亏了?”林振华眉开眼笑地说道。科工委方面免费使用这些专利,对汉华来说是无所谓的。倒是参与研究的科工委几个研究所以及华青大学自愿放弃专利的所有权,这等于让汉华拣了一个大便宜。在若干年后,汉华拣的这个大便宜简直就相当于一座金山的价值。
氦气轮机技术,可不仅仅是运用于核动力航母上的,它最主要的用途,是建造第四代核电站。
到目前为止,世界上正在运行的核电站都属于第二代技术,安全系数低,极易发生如rì本福岛那样的核事故。在与小说平行的世界中中国于年与美国西屋公司签约引进的p技术,属于第三代核电站,安全xìng远远高于第二代。但即便如此,这种技术仍然不是绝对安全的,仅仅是事故的概率大幅度下降,以及控制事故的能力有所上升而已。
第四代核电技术代表着比第三代更高的安全xìng其中采用高温气冷堆的第四代核电从理论上说是绝对安全的,甚至可以建设在城市的周边而无须担心发生事故。可以想象,如果第四代核电技术能够实现商业化应用,全球原有的核电站将必然被全部淘汰,代之以这种既清洁又安全的新型技术。
几百座核电站的重建,这是多么恐怖的一个庞大商机啊!氦气轮机作为高温气冷堆发电的关键设备,能够获得的市场收益只能用天文数字来描述。
对于氦气轮机技术的价值,汉华集团也是进行过估算的,估算的结果,比张逸华刚刚说出来的还要大得多。汉华集团迟迟没有投入这项研究的原因,一是前期的投入远远不是元能够满足的,二是氦气轮机技术毕竟只是第四代核电中的一项技术,如果没有高温气冷堆技术的突破,光拿出一个氦气轮机技术,根本就是一文不值。如今,机会来了,借着建造10万吨级核动力航母之机,国家决集中力量、投入巨资来全面攻克高温气冷堆和氦气轮机的技术,这意味着第四代核电将呼之yù出。有国家作为牵头方,利用这次攻关中形成的技术建立一座实验xìng的商用第四代核电站是完全可能的,随后必然就是技术的定型以及第四代核电的井喷式发展。汉华能够搭上这班快车,就抢到了未来核电市场上的一个显赫位置。
听到刘向海开出来的这些条件,林振华打心眼里对张逸华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张逸华硬生生地把汉华拉进这个项目,实在是整个集团的功臣啊。事实上也是这样,张逸华作为汉华高管团队中的一员,如果真是让汉华吃亏的事情,他也不可能去揽的。
“这些技术,留在汉华手上,也算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吧。”刘向海道,“科工委要的,是专利技术的使用权;华青大学这边,则是需要成果的署名权。直接的经济利益,他们昝的不多。汉华如果能够承担这次氦气轮机研制的主要经费,拥有最终的研究成果也是理所当然的。汉华也是国家的企业,没有你们创造的税收,哪有军工事业和国家科技的发展啊?”
“是的是的。”林振华连忙说道,“其实利益不利益的,太俗气了,我知道科工委和华青大学都不在乎这个的,就让我们企业背一个唯利是图的骂名好了。”
“你这个小林,真是得了便宜还卖乖啊。”刘向海笑着骂道,“好了,现在你对出钱这件事,应当是心甘情愿了吧?”
“瞧你说的,为国效力,我们汉华什么时候不是心甘情愿了?”林振华大义凛然地说道,“钱的问题说完了,还有什么?”
“还有物。”刘向海倒是没有被林振华绕晕,他还是顺着自己的思路往下说,“物这方面,其实很简单,主要就是需要汉华为我们提供一些加工设备,还有,老张他们搞燃气轮机的时候,置办起了一套先进的实验设备,到时候我们可能也要借用一下,你可不能舍不得哦。”
“没说的!”林振华一挥手,说道,“这件事,老张就可以做主了。”
三个人在一起的谈笑之间,就把一项足以影响到未来汉华20年发展的大项目谈妥了。当然,汉华具体如何提供人、财、物方面的支持,以及最终的成果如何分配等等,还需要进行更详细的洽谈,这些就是双方的具体经办人员去考虑的事情了。
张逸华见事情已经谈完,也无心再和林振华、刘向海聊天,寒暄了几句,就返回自己的工作岗位去了。刘向海带着林振华走出航母车间,他带着歉意向林振华说道:“小林,不好意思啊,把你诓过来,又是要人,又是要钱的,事先也没跟你沟通一下。
林振华笑道:“老刘,你就别客气了,咱们之间,还需要说这种客套话吗?说实话,汉华和军工系统的合作,一直都是双赢的,你们对我们的帮助也不少啊。”
“我们只是给你们提供了一些机会而已,每一次出钱出力的,都是你们。”刘向海道,“关于氦气轮机这件事,你回去以后和集团班子里的领导们再商量一下吧,如果大家觉得不合适,你也不必勉强,我们再想办法从其他地方筹集资金吧。”
林振华道:“商量肯定是要再商量一下的,不过,我估计问题不大。氦气轮机这个项目,我们集团也讨论过很多次了,只要条件成熟,我们肯定会上马的。现在有这样一个军地合作的机会,如果放弃了,就真是鼠目寸光了。”
“那就好。”刘向海欢喜地说道,他这几年一直都忙着化缘筹钱,汉华给他的帮助是最多的。但如果要让汉华很勉强地拿出2个亿来,他的心里也过意不去。现在听林振华说汉华早有此意,他也就心安多了。
林振华在沪市又呆了两天,走访了一下大熊家电的熊立军,又去看了看汉华与舰船院合作的推进器公司,然后才返回浔阳,去履行他董事长的职责了。他这个董事长一向是个甩手掌柜,在外面跑来跑去的时候,远比呆在办公室里发号施令的时候多,大家也都习惯了。
这一回,林振华在浔阳也没能够安安稳稳地呆满一个月,因为从陈天那边传来一个新的消息,说在东南亚有一个叫新加坡的小国家,又在折腾点事情出来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iancw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p:p:在真实的世界中,对于第四代核电的研究,中国稳居第一梯队。在高温气冷堆中使用第一回路的氦气做功所需要的氦气轮机,在中国已经研制成功,这是全球唯一的一台。
655 马六甲咽喉
加坡,东南亚马来半岛最南端的一个岛国,面积714平方公里,仅相当于中国大陆一个规模稍大一点的县人口约500万,与中国的一个中等规模的城市差不多少
从19世纪初开始,加坡就成为英国的殖民地,二战中又被rì本占领,因此形成了很强的殖民地文化二战结束后,加坡先是恢复了英国殖民地的地位,后来又一度并入马来西亚由于加坡的人口中华人比例很大,而华人在马来西亚属于少数民族,因此加坡在马来西亚联邦内一直遭到歧视1965年,加坡被逐出马来西亚联邦,被迫宣布dú lì建国,方才有了今天的加坡共和国
在建国之初,加坡可谓一穷二白,土地严重短缺,失业率高达12%,以至于许多人都担心这个国家能否生存下去此时正逢全球产业转移时期,加坡抓住了这个机会,利用岛国海运便利的优势,大力发展出口加工贸易,迅成为全球主要的电子产品出口国,以及东南亚的金融、航运中心,并与韩、港、台等三个国家与地区一起,并称“亚洲四小龙”
与经济一同膨胀起来的,还有加坡政客乃至国民的优越感,他们rì益把自己当成世界舞台上的重要角sè,喜欢掺和国际大事,在各种国际政治问题上发出自己的声音最令人觉得无法理喻的是,这个华人占了总人口99%的国家,在东南亚各国中,居然是**声音最为强烈的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可以说明了,在所有的东南亚国家中加坡是与中国建交最晚的一个尽管有人辩解说这可能与华侨地位之类的问题有关,但这并不能解释一个华人国家为什么会比其他异族的国家不愿意接受中国
在加坡**思cháo的存在是一种常态,每到有什么大事小情的时候,这种思cháo就会高涨一段,这已经并不奇怪了这一次,加坡国内掀起的**浪cháo比以往历次都要加汹涌,其原因,居然与林振华相关
“不会?陈局,为了骗我去给你们干活,你连这样的理由都能编出来?”林振华坐在自己办公室的大班台后面笑呵呵地来访的陈天说道
陈天是奉命去加坡调查近期的**事态的,他专门绕到浔阳来约林振华同去,说出来的理由就是“解铃还须系铃人”
“林总,你可以怀疑我的人品但你不能怀疑我的诚实哦”陈天也呵呵笑着对林振华道他们之间打闹惯了,正正经经地说话反而还不习惯了
“这一次加坡一群政客煽动**浪cháo,还真的和你有关联呢”陈天道
“愿闻其详”林振华道
陈天道:“这件事还得从你谈下了圣戈加群岛的港口项目说起加坡报纸对这件事反响特别大,说这是中国海军第一次在海外建立了军事基地,这将对世界和平带来巨大的威胁”
“我草”林振华忍不住爆了个粗口,“世界和平关他们鸟事?”
陈天笑了,林振华这话听起来挺霸道,但细一琢磨也的确是这么回事一个弹丸小国居然cāo心世界和平的事情,这莫非是港片中的搞笑台词吗?
陈天心里这样想嘴里还是说道:“瞧你这话说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何况人家也有500多万匹夫呢这几天,加坡报纸上已经闹成一锅粥了,连中华帝国主义这样的词都已经出现了”
“所以你陈大局长就不得不去灭火了?”林振华问道
陈天道:“灭火倒不是我的事情,不过事情出来了,我们总得去看看是怎么回事你说说看,这是不是你给惹出来的麻烦?”
林振华道:“你们还讲不讲理啊?当初让我去谈圣戈加群岛的事情,也是你们逼我的好不好?什么叫我惹出来的麻烦再说了,一个鼻屎大的国家,抗议就抗议,你们还真把它当成一盘菜了?咱们这么大一个国家,隔三岔五地不被人抗议几回,能叫大国吗?”
“你跟我说这个没用”陈天摆摆手打断了林振华的怪论,虽然他打心眼里认同林振华这种说法,但职责所在,由不得他不去关注这些事情他说道:“振华,这一次加坡政客放出**言论,可不仅仅是抗议的问题,而是试图推动一些实质xìng的**措施呢,所以上头对这件事还是挺重视的”
林振华有些不以为然,说道:“加坡虽然经济比较发展,但毕竟只是一个小国而已如果搁在20年前,可能我们还要考虑考虑与它的关系,因为我们还要指望那里的华侨回国进行投资现在咱们的经济已经发展起来了,对加坡完全没有任何的经济依赖关系,它想**就反,还能折腾出什么来风浪来?”
陈天摇着头说道:“振华,你又错了,加坡还真是捏着我们的命门呢,这个命门,就是马六甲海峡”
“嘶……”听到陈天提起马六甲海峡,林振华也感到有些头疼了此前他的确忽略了这一点,在中国经济越来越依赖于海洋的情况下,马六甲海峡就是中国的命门所在
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呈东南西北走向海峡全长1080公里,西北部的最宽处达370公里,东南端最窄处仅37公里马六甲海峡的紧要之处,在于它是连接印度洋的安达曼海与中国南海之间的唯一通道,从中国经海路前往印度洋沿岸,尤其是波斯湾地区,必须通过这条海峡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大量中国制造的商品要经由马六甲海峡运往非洲以及欧洲,来自于中东的石油也需要通过马六甲海峡运往中国在刚刚开始的亚丁湾护航行动中,中国海军的舰艇也是经过马六甲海峡开向印度洋的可以想象,如果马六甲海峡被恶意地掐断,将对中国的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加坡,就恰好卡在马六甲海峡东南端的最窄处,几乎随时可以对过往的中国船只造成障碍
需要说明的是,加坡能够有今天这样的经济成就,与其处在马六甲海峡上的这个重要位置也是息息相关的加坡最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就是转口贸易,其工业的发展,也与便利的海运交通有直接的关联
陈天接着介绍道:自从中国海军开展亚丁湾护航行动以来,加坡国内对于中国建设蓝水海军的批评就始终不断林振华与圣戈加群岛签订租借土地建设港口的消息传出后,世界各国的舆论都意识到这个港口的建设与中国海军走向远洋的目标具有内在的关联,但任何一个国家的反应,都不如加坡这样激烈
据了解,加坡的一些政客目前正在上蹿下跳地进行串联,打算提出一个“和平利用”马六甲海峡的倡议,其核心是马六甲海峡只能允许民间船只通行,军用船只如果要通过马六甲海峡,必须经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三国联合批准,否则不能通行
此外,这些政客还扬言中国海军的发展已经打破了东南亚的军事力量平衡,仅仅依靠东南亚各国是无法对抗中国的,必须请美国重返东南亚,以恢复地区平衡为达到请美军介入的目的,他们表示,加坡愿意永远作为美国海军的补给点,欢迎美国海军常驻加坡
“如果美军在加坡常驻,那么我们所有通行于马六甲海峡的船只都将被置于美军的监督之下,这是非常危险的一旦中美之间发生什么摩擦,美军只要卡住马六甲海峡,中国的经济起码有一半就要陷入瘫痪了”陈天这样对林振华介绍道
“这一手,实在是太毒了”林振华点了点头汉华的海外业务规模十分庞大,许多大型设备都是要造海运送往国外的如果马六甲海峡的通行受到影响,那么汉华在非洲、中东、南亚的市场,就会全部损失掉了
陈天笑道:“怎么样,振华,这回你明白是什么情况了?”
林振华道:“明白是明白了,可是我不明白我能够做些什么呀这种国与国之间的事情,我一个企业主能起到什么作用?”
陈天道:“振华,你可不是一个普通的企业主哦,圣戈加群岛的事情,不就是你办下来的吗?我听小李回来向我报告,他说如果不是你,别人还没法对付那个瓦什么教授呢我琢磨着,你这个人脑子灵活,行事神鬼莫测,所以,想请你和我一起到加坡去走一走,也见识一下这帮数典忘祖的家伙”
“好,你赢了”林振华无奈地笑着说道,“谁让这条马六甲海峡也是我们汉华的生命线呢?我就陪你走一趟不过,我可事先声明,我只管去看,不管解决问题哦”
“不用你解决问题,你能帮着看看就行了”陈天满口答应道在他的心里却是另外一种想法,他相信,林振华一旦到了现场,肯定不会袖手旁观的林振华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这个资深的特工都自叹不如(未完待续)
656 无缘无故的恨
~rì期:~10月10rì~
,nbsp;由于工作的原因,林振华到新加坡的次数不少。对于新加坡,林振华的印象还是非常不错的,经济很繁荣,城市很漂亮,环境很整洁,人们相互之间彬彬有礼,总而言之,看起来的确像是一个发达国家的样子。
然而,所有这些印象,都因陈天带来的这些信息而改变了。当林振华与陈天一起再一次来到新加坡,走在城市的大街上时,林振华看着周围的一切,都有了一种格格不入的感觉。
“这满大街都是中国人啊,说的也都是中国话,为什么他们就喜欢中国呢?”林振华皱着眉头向陈天嘀咕道。
“你骂谁是中国人呢?你才是中国人,你全家都是中国人。”陈天笑着反驳道,“人家是新加坡人好不好?人家从来没觉得自己是中国人。”
林振华道:“屁!这些人往上最多数五代,谁不是从中国出来的?有些是自己跑出来的,有些是被‘卖猪仔’卖出来的,追根溯源,都是中国人。明明有一个960万平方公里的祖国,能够当大国国民,非要拒绝承认这一点,哭着喊着要当小国寡民,这是什么心态啊?”
“这就是当殖民地的时间太长了,所以人也变得像抗rì时候的二鬼子一样♀些人在洋人面前奴颜婢膝,不但表面上谦恭,连内心都是充满着自卑的。但在同族人面前,他们就觉得自己是比别人更高一等的,处处以洋人的眼光来挑衅自己同胞的行为。”陈天分析得头头是道。
林振华大为赞同:“陈局,你说得太对了,我听人说,抗rì的时候,二鬼子比鬼子还可恶。大概就是这样的道理吧。”
两个人一路聊着,走进了国立星岛理工学院。在从国内出发之前。陈天已经通过一名国内教授的关系。与这里的一位政治学教授吴维琨约好了,要请吴维琨给他们讲讲有关新加坡这一轮**浪cháo的事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