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工业霸主-第2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么他现在解决这个问题了吗?”林振华好奇地问道。

    “解决了!”江杰道。“我给他写了邮件以后,他就翘课赶到浔阳来了。只用一个晚上的时间,就把KHN的加密芯片给解锁了。现在正在和几个人一起破译芯片里的源码呢。”

    林振华笑着对安雁说道:“雁子,你应该觉得自豪才是啊。小黑这个黑客,看来在陈哥的指导下,把聪明才智用到正道上来了。KHN的芯片加密技术可是很复杂的,小江他们都解决不了的问题,小黑能够解决了。这是了不起的事情啊。”

    “你们这是使用童工!”安雁虽然心里对这个儿子觉得挺得意的,但脸上还是要装出一副愤怒的样子,毕竟儿子是逃学了,辅导员直接一个电话就打到她办公室去了,好悬没把她给气死。现在虽然知道了事情的原委,但这种逃学的事情,她还是绝对不能容忍的。

    “呃……小黑好像已经18岁了?”林振华嘀咕着。

    “对,他说过,他已经18岁了。不算童工了?”江杰赶紧说道。

    “18岁也是童工!”林振华翻脸就不认账了,他抬腿轻轻踹了江杰一脚,说道:“还不快去把你们用的童工喊来!”

    “是!”江杰连忙一溜烟地跑了。

    不一会,小黑满心不情愿地被江杰拽过来了,看到母亲和林振华都在场,他低下了头,准备接受母亲的絮叨。

    “小黑,你怎么搞的!”安雁冲上前去,一边替儿子拍着身上不知从哪里蹭着的灰,一边埋怨道:“你怎么不在学校上课,也不事先说一声,就跑到浔阳来了?你知不知道,你们辅导员还在满处找你呢。”

    “上课太没意思了。”小黑嘟囔道,“老师讲什么数据结构,我在初三的时候就已经学过了。我还指望他能讲点什么高级的,结果讲来讲去都是最简单的那些,我们班还有一多半的同学觉得太难呢。”

    “那你也不能逃课啊。”安雁道,“老师讲的东西,你如果都懂了,你可以在课堂上自学其他的东西嘛。你这样逃课,学校会开除你的。”

    “开除正好。”小黑道,“我还正不想读了呢。”

    “你说什么!”安雁的眼睛立起来了,她好歹也是一个跨国连锁商业企业的老总,身上多少是有些威严的,只是从来没有在儿子面前表现过而已。

    “小黑,你知不知道陈叔叔花了多大功夫才把你照顾进华青大学的?人家成绩比你好的都没录取呢。你爸和你妈都没有上过大学,就指望你上个大学替我们了却一桩心愿呢。”安雁说道。

    小黑道:“对啊,你和我爸都没上过大学。可是现在你是一个大总裁,我爸是个大军阀,比那些上过大学的人都有出息。还有林叔叔,他也没上过大学,可是他开了这么大的一个公司。”

    “这个……”林振华窘了,他有心说自己其实是上过大学的……上辈子,可是这样的话说出来有谁会相信呢?要说他能够成就今天这样的事业,与他前一世的教育背景还是有莫大关系的。作为一名曾经的机械系研究生,他至少在技术方面的眼界是足够宽广的。

    “你能跟我们比吗?我们那时候是没机会上大学,你现在有机会上,当然得去上。你看你江哥、苗姐,人家拿了美国的博士学位回来,本事就比你大。”安雁把江杰和苗小琼都拉进自己的统一战线了。

    小黑反驳道:“可是你看人家比尔盖茨,上了大学又辍学了,然后就建立了微软公司。我也打算像他那样,直接从华青退学,没准也能成一个世界首富呢。”

    林振华被小黑的理想逗笑了,要说小黑和盖茨还真有点共同之处。首先,两个人都是电脑高手,盖茨的编程水平那可是没说的,他最早发家的BASIC系统源码,就是在去和客户谈判的路程中,坐在飞机上自己写出来的。

    其次,盖茨的成功与他父母的身份也有关系,这一点和小黑也有类似之处。盖茨的父亲是个大律师,小黑的父亲是个大军阀。盖茨的母亲是个富婆,而小黑的母亲比盖茨的母亲还有钱。

    照着这样一个比较来说,小黑这番赶超盖茨的理想,似乎也并不离谱哦。

    当然,林振华不会真的鼓励小黑退学,大学教育对一个人的影响并不仅限于学到了多少知识,还有对于学术素养以及人文jīng神的培养,这些也都是一个人成才所需要的。再说,盖茨的成功还是有许多偶然xìng的,他赶上了软件业发展的头一班车,到了现在,再想拿一个小软件卖出几百万美元,已经是不太现实的事情了。

    “小黑,你还是得回去上学,现在可能老师讲的东西对你而言比较简单,但慢慢地你就会接触到你所不懂的知识了。再说,你如果真的学有余力,也可以去听听高年级的课,甚至跟着研究生一起去听课,这总比你自己摸索要强得多?”林振华劝道。

    “可是,江哥这边的事情,我还没帮他弄完呢。”小黑耍着赖皮,正如一切小孩子一样,拿到一件好玩的玩具,觉得能多玩一天都是好的。

    林振华道:“这边的事情还多得很呢,来rì方长。下一步,我们会在京城建立一个芯片研发中心,你如果感兴趣,可以到那里去做一些工作,怎么样?”

    “真的?”小黑眼睛发亮,“林叔叔,你可得说话算话。”

    林振华扭着看着安雁,无奈地笑了。这些80后的小孩也真是让大家给惯坏了,到这个程序了,还敢和大人讨价还价呢。

    小黑也知道退学肯定是没戏的,这已经触犯了大人对他容忍的底线了。能够通过放弃退学的想法,把逃课的事情轻轻揭过,他就非常满意了。他对林振华和安雁说道:“林叔叔,妈,你们在这里聊会天,我那边还有几行代码要写一下,我做事总得善始善终。”

    “去。”林振华摆摆手道。

    小黑转身刚刚yù走,兜里的手机叮铃铃地响了起来,他掏出手机,凑到耳边听了几句,不由得满脸喜sè,回头对江杰喊道:“江哥,快上网,有重大新闻!”

    “什么事啊?”众人都被他给说愣了。

    小黑也顾不上解释,他一头扑到桌上的计算机前,迅速地点开了一个新闻网页。匆匆看了一眼,他双手抡拳高喊了一声:“耶!太棒了!”

    众人循声看去,只见在屏幕最醒目的位置上,赫然显示着一张图片。图片上是两幢高耸入云的双子楼,其中一幢楼的半中间火光冲天,浓烟滚滚。旁边的文字说明上写着:美国遭遇战争袭击!

    所有的人都惊得目瞪口呆,除了林振华之外。他抬头看看墙上的电子钟,上面的rì历盘显示着今天的rì期:2001年9月11rì。

    历史并没有偏离它的轨道,911恐怖袭击如期来临了。

    呵呵,美国商务部恐怕不会再卡着那套集成电路设备了?林振华心情愉快地想到。(未完待续。。)

    百度搜索阅读最新最全的小说

631 今夜都是美国人

    631 今夜都是美国人

    发生于世纪之初的911事件在美国历史是具有特殊意义的。按照小布什的界定这是美国本土所遭遇的一次战争袭击其规模远远超出了此前的几次恐怖事件对美国所造成的损失也足以与一场中等烈度的战争相仿了。

    在很长的时间里911事件都成为大多数美国人心里挥之不去的噩梦。自二战结束之后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先后出兵十几次战火烧遍了全球但却从来没有一次烧到自己的头。美国百姓对于战争的理解就是坐在电视机前翘着二郎腿笑谈其他国家百姓的死生。

    911事件改变了这一切它让美国人真切地感觉到了战争落在自己头的痛苦让美国人知道了什么叫做怨怨相报。曾经被美国人觉得安全无比的家园从此不再存在了恐怖袭击在每一个美国人的头顶都悬起了一把利剑。

    911对于全球政治格局的影响也是十分深远的其中受到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中美关系。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美关系几经起伏。到世纪之交时中美之间发生了美国轰炸中国驻南联盟使馆以及南海撞机两件大事到2001年年中的时候两国关系正处于极度紧张的状态。美国国内对于中美关系也有颇多争论:有的人认为中美之间利益多于争端应当采取一些行动缓和双方的关系;也有一些人认为在苏联解体之后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对手应当趁中国经济尚不发达之时予以遏制以免养虎成患。

    在美国政界举棋不定之际发生了这样一场911恐怖袭击使美国朝野的注意力全部转向了反恐。这时候力主遏制中国的一方也无法再说什么了毕竟主流的民意都在对付恐怖分子方面在这种情况下再提什么与中国交恶是无法赢得眼球的。而主张中美友好的那一方则找到了依据那就是认为美国应当建立包括中国在内的广泛的反恐统一战线到了该向中国伸出橄榄枝的时候了。

    20年后或者50年后不知道美国的历史学家们会如何去评说美国这一次外交政策的转变。但在10年之后的中国互联网许多网民都调侃说拉登无疑是中国崛起进程中的一大功臣。911让美国无暇对付中国从而错过了最后一个遏制中国的机会。

    等到美国付出数千亿美元和几千名年轻人的生命终于宣告反恐战争取得胜利的时候它惊奇地发现中国已经成长成为全球gdp排行第二的庞大经济体手握有万亿的美国国债已经不再是过去那个随便可以欺负的穷国了。而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战场赢得了战争的美国在经济却输成了一个“负翁”。

    预知所有这些变化的林振华在确认911事件如期发生之后心里是一种踏实和淡定的心态。他不便像小黑那样表现出欢欣鼓舞的神sè但也绝对没有什么悲天悯人的国际主义jīng神别看他已经是40岁的人了在价值观和小黑其实没太大的区别也是一个有着强烈民族主义情绪的愤青。

    “振华你听说没有昨天早美国遭遇恐怖袭击了。”

    第二天一早林振华刚到办公室项哲就急匆匆地跑来和他交换意见了。在美国留过学的项哲自然清楚这样一次恐怖袭击对美国来说意味着什么不过他考虑得最多的还是这件事对中国以及对汉华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林振华点点头道:“我昨天晚就听说了现在网已经满是消息了不过纸媒体好像还没什么详细的消息。”

    项哲把自己手拿着的一份报纸递给林振华道:“我来班的时候倒是看到报摊有《南部经济导刊》出的一期号外觉得挺有意思就买了一份你看看。”

    “南部经济导刊?”林振华呵呵笑道“我就知道遇到这种事情的时候它是肯定憋不住的。”

    说着他接过项哲递过来的报纸打开一看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只见在这期号外头的中间位置印着漆黑的“911”样四周是恐怖袭击的画面其中自然就有纽约双塔冒着浓烟的场景。在中间靠下的位置还发了一篇声情并貌的评论标题叫做“今夜我们都是美国人!”

    “哈哈这一个晚他们就全成了美国人了也不知道美国移民局会不会找他们的麻烦哟。”林振华鄙夷地调侃道。

    项哲也淡淡一笑说道:“这些人也就是jīng神美国人吧真想移民估计美国也不会要的。美国突袭南联盟的时候也没见他们自称自己都是南联盟人。”

    林振华把报纸匆匆翻了翻然后随手扔到一边说道:“没什么新鲜的不外乎是在jīng神自称美国人谴责一切对美国的攻击百忙之中不忘嘲讽一下中国。我觉得美国的主流媒体恐怕都没他们那么激动和偏激。”

    项哲与林振华搭档多年价值观方面是非常相似的他点点头认同了林振华的观点然后说道:“不管怎么说这也算是一种社会思cháo了我们还是应当尊重他们的发言权。算了振华不说他们的事了你觉得911事件对于咱们汉华会有什么影响吗?是好事还是坏事?”

    “我觉得应当是好事。”林振华道“这件事会使美国国内遏制中国的声音受到干扰从而有利于我们从美国获得技术以及市场。”

    项哲道:“我也有这样的感觉不过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看到美国政界的表态所以心里还是有点不踏实。你觉得美国有没有可能因为这次恐怖袭击而回归到保守主义路线去从而对中国采取更多的限制政策?”

    林振华道:“我觉得不至于吧。事实昨天晚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我就给福特、拉德卡等人去过电话了了解了一下他们对于此事的看法。”

    “你不会是带着幸灾乐祸的态度打电话的吧?”项哲半开玩笑地问道他看得出林振华对于911事件的确有些幸灾乐祸的意思这种情绪在办公室里表现一下是无所谓的如果跟美国人打电话可千万不能流露出来。

    林振华道:“我至于这么傻吗?其实我打电话首先就是向他们表示慰问的不过让我觉得很意外的是福特和拉德卡他们对于这件事情的反应强烈得惊人我原本以为他们并不生活在纽约应当不会有这么强的反应的。”

    项哲道:“这也许是我们没有设身处地站在他们的立场去思考吧。据媒体估计这一次恐怖袭击造成的死亡人数可能会超过3000人这对于美国社会来说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创伤他们反应强烈也是正常的。”

    “嗯他们也是这样说的。”林振华道“据福特说国会将召开紧急会议商讨有关911恐怖袭击的事情。他预计这次恐怖袭击将会直接改变美国现行的外交政策将恐怖主义确定为美国最主要的对手。如果是这样的话对华关系必定会全面解冻。他还说他认识的几个持强硬**立场的议员态度都在松动这应当是一种比较普遍的反应了。”

    “这就太好了!”项哲以拳击掌释然地说道“这一段时间我一直都在想咱们中国现在到了一个关键的时刻如果能够越过眼前这个坎前途就一片光明而影响中国前进的最主要的拦路虎就是美国了。如果美国的外交政策真的能够向亲华反恐的方向转变那就是我们最大的机会了。”

    “呵呵老项你就放心吧这个机会肯定会到来的。”林振华轻松地说道。

    项哲道:“其实我也是这样想的不过遇到这种大事我还是想先听听你的看法再说。我发现越是大事情你的预言就越准确。前一段时间我们担心从美国订购的集成电路设备无法通过美国商务部的审批你说几个月之内事情必有转机现在果然如此……对了振华你不会是事先就知道美国会发生这样的恐怖袭击事件吧?”

    “呃……”林振华被噎了个够呛好半天才吭吭哧哧地说道:“这个事情说有点预见也不过分吧?美国这些年在中东得罪的人不少其实这场袭击是迟早要发生的。你总不会怀疑是我策划的吧?”

    项哲笑着摇摇头道:“这倒不至于如果要策划这样的事情也得是兰武峰那样的人才会做得出来吧。对了振华我觉得咱们现在应当做出一些积极的举措让美国那边感觉到我们的诚意以便尽快地促成芯片生产线的事情。这个机会非常难得咱们别白白错过了。”

    “嗯你说得对。”林振华道他想了想说道:“老项你觉得咱们以汉华集团的名义向美国的恐怖袭击受害者捐献一点钱怎么样?比如说10万美元实在不行1万也可以至少是一个意思吧?”

    “给美国人捐钱?你也不怕别人说闲话?”项哲笑道。

    “怕什么?今夜咱们都是美国人嘛!”林振华拣起刚才被他像垃圾一样扔在一边的那份南导号外拿在手像是炫耀般地挥了挥惹得项哲会心地笑了起来。

632 批文

    “布莱森先生,我想提醒你一点,中国不是美国的敌人,而是美国的盟友。**()现在我们最大的敌人是拉登,你明白吗?美**队的小伙子们正在阿富汗和拉登的人作战,如果我们无法与中国达成谅解,我们的小伙子们就会陷入非常危险的境地。”

    在美国商务部副部长布莱森的办公室里,福特正用他当议员练就的一张铁嘴对着布莱森大肆讨伐。在他的身边,坐着怒气冲冲的霍恩比和拉德卡。这已经不知道是他们第几次来与布莱森谈判了,但这一次,他们的底气比以往都要足,因为刚刚发生了911事件。

    “福特先生,我觉得你是不是有点危言耸听了?”布莱森满头雾水地说道,“阿富汗的事情,和中国有什么关系?”

    “作为一名商务部的官员,你难道从来都不看世界地图的吗?你不会认为中国是一个非洲国家,而阿富汗是在北极?阿富汗是一个和中国接壤的国家,如果中国在这场战争里暗中支持阿富汗的武装,那么我们必将陷入苦战。”福特只差把一张世界地图拍到布莱森的桌上了。

    “可是,这和你们申请运往中国的集成电路生产线有什么关系?”布莱森问道,“难道这家中国汉华公司和中国的军方有什么关系吗?”

    “他们之间当然没有关系。”福特连忙否认,这也是他和林振华商量过的口径,如果说汉华和军方有联系,事情只会变得更麻烦。

    “布莱森先生,我认为你真的不适合当商务部的副部长,你应当去当一个农场主,对了,就到拉德卡他们的农业协会去。”福特蛮横地说道。“你应当知道,中国是一个zhèng fǔ主导经济的国家,任何一点经济活动,都会与国家的政策挂钩。如果我们继续拒绝向中国交付这套不起眼的设备,我们就会失去中国对我们的信任,这样做的后果,你能够承担吗?”

    “布莱森先生,这套设备的交付,直接影响到中国zhèng fǔ向美国订购1000万吨小麦的订单,你知道1000万吨小麦意味着什么吗?它意味着我们将会在农业方面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这对于医治911对美国经济带来的创伤是至关重要的。”拉德卡也开始发难了。

    “你是说,1000万吨小麦……”布莱森脸有些发白。他知道农业协会的力量是非常强的,能够影响舆论。还能够影响到总统以及议会的选情,这可不是随便能够得罪的对象。

    1000万吨小麦也不是一个小数目,如果因为他的原因而影响到这样大的一笔买卖,农业协会估计会动用一切力量来追杀他的。当然,这种追杀不是说动刀动枪的那种,而是彻底毁掉他的政治前途。

    霍恩比觉得自己也应当说点什么。便补充道:“这套设备的出口,还可以为美国的装备制造业创造5000个就业岗位。”

    “可是,如果这套设备在中国投产了,它应当会影响到美国芯片业的就业岗位?”布莱森也不是傻瓜,他当然知道把东西交给中国去制造会是什么结果,看看满大街标着“中国制造”字样的产品,就知道中国抢就业岗位的能力有多强了。

    霍恩比道:“我们的合资工厂在中国制造的这些芯片,是不会返销回美国的,这一点我可以保证。”

    霍恩比这句话说得斩钉截铁。不过,还有一句话他没有说出来。这些芯片虽然不会返销回美国,但它们却能够替代中国原来从美国进口的芯片,从而导致美国的芯片出口减少。从本质上说,它最终还是会影响到美国的就业岗位的。

    “可是……巴克伯格先生是坚决反对这桩交易的,他认为这有可能会提高中国的集成电路水平,从这条生产线上生产出来的芯片,有可能会用于中国生产的导弹。”布莱森说道,他说的巴克伯格也是一个议员,是一个**派。此前商务部也一直都是因为以巴克伯格为首的一群议员反对而不肯放行这套设备。

    “巴克伯格先生已经放弃了他的观点。”福特说道,“我来商务部之前,和他交换过意见,他认为在这个时候谈遏制中国是不合时宜的,所以他决定放弃对这个项目的阻挠。”

    福特在说这番话的时候,心里有着压抑不住的得意。林振华的预言是那样的准确,911事件过后,议会里关于遏制中国的声音真的很难听见了,像他这样的亲华派占据了上风。

    “另外,这条生产线绝对不会生产任何与军事有关的产品。”霍恩比拍着胸脯说道,“这是我们泰戈公司和中国汉华公司合资经营的生产线,它主要是生产用于家电控制的芯片,还有一些非常低端的机床控制芯片,这些是完全不会对美国的安全构成威胁的。”

    “我希望,中方的机构能够签署一个声明,承诺这套设备不会被用于与军事相关的用途。”布莱森终于松了口,“这样的声明需要经过商业道德委员会的审查,你们需要先向他们提交有关的申请。”

    实践表明,找美国zhèng fǔ办事并不比找中国zhèng fǔ更省心,一套敏感设备的出口,牵涉到一大堆这样那样的法规,每一条都需要某个莫名其妙的委员会来进行审批。在台前“跑部前进”的,自然只能是福特、霍恩比这些人,而在后台帮着整理和制作材料的,就是汉华在美国的办事机构了,这一段时间,把这些人也累了个够呛。

    911事件带来的影响最终还是显现出来了。美国zhèng fǔ出兵阿富汗,所有的注意力都转向了反恐战争,在其他方向自然不愿意节外生枝,对中国的遏制之声逐渐弱化下来。福特等人借着这样的机会,成功地说服了一个又一个的部门,最终拿到了允许向中国出口这套集成电路设备的批文。

    在这个过程中,汉华向美国捐献10万美元慰问金的做秀行动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这笔钱虽然金额不多,但它反映的是美国从国际社会中所得到的支持。许多原来持有**立场的政客在此时也不便坚持他们的立场了,他们不得不公开表示,诸如中国汉华这样的企业,是美国人的好朋友,他们的友谊是值得珍视的。

    当然,在这件事情之中,反对的声音依然还是存在的。某一家新闻媒体在得到有关消息后,发表了一篇措辞谨慎的文章,提醒众人注意。这样一条先进的集成电路生产线交付中国,是否会影响到美国在这方面的技术优势。进而对美国的经济产生威胁。

    这篇文章刚刚发出,一向以贬低中国为己任的《瀚河工业评论》就发表了署名“平图梓”的短评。对于这样的猜测给予了不屑一顾的批驳。平图梓在列举了一大堆技术名词以及相关数据之后指出:中国在集成电路工业方面仅仅是一个小学生而已,即使拿到了一本大学教材,也只能摆在架上充充门面。

    与前面那家新闻媒体发表的文章相比,平图梓的文章显得更加专业,虽然大多数的人对于其中的专业名词完全看不懂,但并不妨碍他们相信这篇文章的结论。这篇文章让那些心存疑虑的人也无话可说了。

    很快。这件不起眼的小事就被媒体们彻底淡忘了,在时下,最能够吸引眼球的新闻是阿富汗战争,各家大报小报都是把重要版面留给这场战争的,谁还会去关心向中国出口一套什么设备的事情?

    “这就叫天赐良机啊。”林振华手里拿着福特从美国发过来的传真,笑吟吟地对项哲说道:“我本来还担心整个程序要折腾几年时间呢,没想到办得这样顺利。”

    他这话可不是夸大其辞,为了进口一套设备而等待好几年的事情,是非常普遍的。有时候等到对方同意出口了。这样的设备早都过时了。现在这套设备只用了几个月时间就走完了整个程序,的确是神速了,政治压倒一切的道理,在美国也同样适合,如果不是借着911事件的影响,福特他们恐怕也很难把事情办得这样顺利。

    项哲则拿出另外一份传真,对林振华说道:“我这也有一个喜讯,在世行和戈马共和国工业部刚刚结束的招标中,我们和星北重机获得了戈马赤道电厂主机设备的订单。星北重机负责发电机和送变电设备,我们负责燃气轮机。”

    “太好了!”林振华情不自禁地拍了一下桌子,“黑格真是好样的!”

    这次汉华参加戈马赤道电厂项目的投标,是由林振华在法兰克福招聘的德国项目工程师黑格作为总负责人的,汉华的销售总监何飞由于缺乏参加这种投标的经验,只能屈尊给黑格当副手。

    在几个月的投标过程中,黑格表现出了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丰富的经验,何飞随时地把在投标过程中学到的知识记录出来,发回集团总部。看着何飞发回来的这些资料,林振华和项哲都感慨,如果没有黑格这样的外援,光是世行项目的那些规则,就足够把汉华给绕出局了。

    如今,所有的努力终于有了结果,汉华的燃气轮机在技术上领先于竞争对手ALK公司,价格又更加低廉,在充分掌握了投标技巧的情况下,拿到这个订单已经是毫无悬念的了。至于戈马共和国的那个工业部长努扎马,在这个时候也只能悻悻然地向汉华表示祝贺,然后说一些诸如合作愉快之类的场面话了。

    如果仅仅从合同金额上看,这个项目也不是那么重要。汉华和星北重机拿到的订单合计也就是2亿多美元,其中汉华的燃气轮机只有5千多万美元。相比化工设备公司那边动辄十几二十亿美元的大单子,这个订单算是微不足道的。

    但林振华对于拿到这个订单却是非常高兴,它意味着汉华在发电设备领域也有了重大的突破。以这个项目为突破口,未来汉华与星北重机可以联手在其他非洲国家开拓发电设备市场,这个市场的规模可就非常可观了。

    “不过,振华,你也别高兴得太早。”项哲说道,“我们虽然拿下了这个订单,但整个订单的工期却非常紧张。戈马共和国要求我们必须在3月10rì前把第一批设备运到位。3月10rì是他们的dú lìrì,他们希望在这一天举行开工仪式。”

    “3月10rì……”林振华翻看着台历,同时掰着手指头算着时间,“咱们最迟在2月初就必须发货。从现在算,也就是2个月时间了,如果让汽轮机公司那边加快点速度,应当是能够完成的。”

    其实在黑格和何飞编写投标文件的时候,就已经计算过时间了,没有把握的事情,他们肯定是不敢承诺的。林振华此时自己再算一遍,不过是要做到心里有数而已。

    项哲道:“戈马方面对于时间的要求非常严格,他们说3月10rì的dú lìrì庆典是一件非常盛大的事情,届时他们会邀请非洲各国的政要来参加这次庆典。如果我们因为某种原因而耽误了,造成的影响将是非常恶劣的。”

    林振华皱着眉头道:“这个努扎马是搞什么鬼,既然时间这么紧张,他的招标就应当再提前一点,这样也可以为设备的生产和运输留出更充分的时间。再说,dú lìrì庆典又何必和电厂开工联系起来呢?”

    项哲笑道:“这是不是也有点像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