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工业霸主-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狗屁铁饭碗,就是一个要饭的破碗而已。”熊立军说道,“我一个月挣42块钱,养活我自己都不够,我现在连包好烟都抽不起,如果不是认识你小林,我这辈子都抽不到一支万宝路,你说我活得有什么意思?前几天家里又来信,说别人给我介绍了一个对象,让我请假回去看看,我去看个屁,现在结个婚起码要1000块钱,我哪有钱?”
林振华道:“其实,我有一个朋友现在就帮那个大款朋友做事,在丰华县帮他卖电子表,现在收入还挺不错的。”
“卖电子表的?”熊立军问道,“我见过,那小伙子天天提个大帆布袋子在县中门口卖电子表,那钱挣得像抢钱似的。你是说,那小伙子就是帮你的大款朋友做事的?”
林振华点点头:“老熊,实不相瞒,我在里面也有一些股份。”
“真的!小林,林老板,你可千万要带着我一起干。”熊立军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一样,迫切地对林振华说道。
林振华犹豫不决。
对于熊立军这个人,林振华还是很信任的。在别人的眼里,熊立军不求上进,好吃懒做,但林振华知道,这只是因为熊立军看不到希望,在一个干多干少、干好干坏都一个样的环境中,熊立军自然是没有积极xìng的。林振华曾经与熊立军交谈过许多次,他发现熊立军是一个很有经商头脑的人,而且为人正派,遵守信用,的确是一个可以合作的对象。
然而,林振华从来也没有想过要拉熊立军来合伙做生意,因为熊立军是一个国企职工,是有铁饭碗的,当时的人把铁饭碗看得多重,林振华是有体会的。林振华自己一时不会扔掉这个饭碗,但他吃不准熊立军是否舍得扔掉这个饭碗。
“小林,你能带着那个小伙子一起做,为什么不能带着我呢?不是我吹牛,我如果去帮你卖电子表,绝对比你那个小伙子卖得好。我观察过他,他根本就不是做生意的材料,既不会跟人侃价,也不会随机应变,我看着都觉得着急。”熊立军努力地想坚定林振华的想法。
林振华道:“老熊,你可得想好了。做生意这种事情,风险是很大的。我那个朋友是待业青年,本来就一无所有,所以我可以拉着他一起干。而你是有单位的,旱涝保收,你真的有胆量扔掉这一切?”
熊立军自嘲地笑道:“小林,你也看到了,我现在是光棍一条,再干上十年,也还是这个样子。说实话,我不想一辈子就这样混下去,只是一直没有找到机会而已。如果你能给我一个机会,不管多大的风险,我都愿意往下跳。”
林振华点点头:“老熊,当下我倒真有一个需要你帮忙的地方。那个帮我做事的小伙子,叫兰武峰,他是个云南知青,现在户口还在云南,所以在丰华县办不下个体经营执照,我正在琢磨着用谁的名义来办这个执照。此外,正如你所说,他在经营方面也的确有些欠缺,如果丰华这边的业务要扩大,光靠他一个人肯定是不行的。”
“这两样我都可以做到。个体执照这面,只要我打辞职报告,就可以算是待业青年了,到时候就可以办个体执照。至于经营,我口说无凭,但只要你给我一个机会,我会证明给你看的。”熊立军拍着胸脯说道。
“好吧,老熊,我们今天先谈到这一步,你和我都再想一想。我能够开出来的条件是这样的:第一,我会给一次xìng地给你2000块钱,作为你辞职的补偿。第二,我承诺每个月付给你不少于100块钱的工资。第三,如果业务开展得顺利,我未来会给你分配股份,最高可以达到全部股份的20%。这三个条件,你考虑考虑。”
听到林振华说出如此具体的条件来,熊立军一时倒有了一些惶恐的感觉。他迟疑了片刻,苦笑着说道:“小林,你说的这些条件,我连想都不敢想。过去我也曾想过,只要有人给我1000块钱,我就辞职不干了,随便去倒腾点什么东西卖,也比在工厂里挣这42块钱要强。可是刚才听你这样一说,我心里还真有些没着没落的。”
林振华道:“老熊,你的心情我完全理解。毕竟这是人生的一大步,不是这样随便能够迈出去的,你还是认真地想想吧。不过,我敢保证,如果你迈出这一步了,你一定不会后悔的。”
林振华话虽这样说,心里却很是感慨。他敢说熊立军绝不会后悔,也只是因为自己拥有对今后30年中国社会变迁的认识。放在1980年这样一个时期,真没人知道放弃一个铁饭碗会有多大的风险。在这个问题上,他无法替熊立军做决定,还是让熊立军自己去思考吧。
“让我想想吧。”熊立军站起身,把那盒万宝路塞进兜里,缓缓地走出了搬运班,“小林,如果钟师傅来了,帮我请个假,就说我脚磕伤了,要回去休息。”
“你干什么去?”林振华问道。
“我去江堤上走走,好好想想。”
057 原版书
熊立军心事重重地出去了,林振华刚想静下心来翻译资料,只听门外脚步声响,木模工胡杨走了进来。
“小林,你回来了?”胡杨一进门就这样问道,他知道林振华前些天去了广州。
林振华连忙起身给胡杨让座:“胡师傅来了,快请坐吧。”
在与胡杨打了几次交道之后,林振华现在对胡杨有着一种近乎崇拜的尊重感。他不知道胡杨到底是什么来历,只知道胡杨有着非常强悍的学习能力以及非常扎实的基本功。林振华自讨,自己除了穿越者的先天优势之外,在其他任何一个方面都无法与胡杨相比。
胡杨在凳子上坐下来,拿出一叠草稿纸对林振华道:“小林,你现在忙不忙,我有几个数学问题,想请教你一下。”
林振华连忙道:“胡师傅,你可千万别这样说,我怎么当得起请教二字?”
“当然当得起。”胡杨道,“上次你给我讲的有限元分析,我这些天每天都在琢磨,越琢磨越有味道。这不,琢磨来琢磨去,有几个地方始终也搞不明白,所以就着急要向你请教了。前几天我就来找过你了,他们说你去广州了。”
“没错,我去广州帮厂里运回来一台数控机床。”林振华说道。
“数控机床我昨天就看到了。”胡杨道,“真的感到很震撼啊,咱们国家的工业,落后别人实在是太多了。”
“慢慢追吧。”林振华道,他把话题扯回了原处,问道:“胡师傅,你刚才说有什么数学问题?”
“对,就是这几个问题。”胡杨把草稿纸递过去,用笔指着对林振华说起来:“你看,我觉得这里有几个算法我想不太明白……”
林振华看了看,抱歉地说道:“胡师傅,惭愧了,你说的这几个地方,都是我学艺不jīng,自己都没有搞明白的地方。这一次我去广州的时候,托国外的朋友买了一些书回来,其中也有关于有限元分析的,你看,就是这本。”
他说着,从自己的柜子里拿了一本英文原版书出来,这是他托福特从美国买回来的,这一次也随着兰武峰那堆电子表一起托运回来了。
“胡师傅,这本书我刚刚拿到,还没有细看,等我看过之后,估计就能够回答你这些问题了。”林振华说道。
“《有限元分析导论》,这莫非是有限元分析的教科书?”胡杨看着那本英文书的封皮,直接用中文把书名念了出来。
“胡师傅,你懂英语?”林振华一愣。
胡杨微微一笑:“平时闲着没事,我也学过一点,你也知道的,我这个人就是比较喜欢学点东西。不过,这事我可没跟别人说过,你自己知道就好了。”
林振华回过头再次打开柜子,从里面抱出一叠书来:“胡师傅,我这次托美国朋友买了很多书,我还想着没人能看得懂,你既然懂英语,有没有兴趣拿几本去看?”
胡杨眼睛一亮,抢过那一叠书便看了起来,兴奋之下,他也顾不上掩饰什么了,嘴里念念有辞地读着书名:“《金属切削工艺学》,《快速成型技术》,《柔xìng制造系统原理》……小林,这些书都是宝贝啊!你是从什么地方搞到的?”
“老胡,你不会说你这些书都能看懂吧?”林振华只觉得脑子晕乎乎的,这个胡杨,身上得藏了多少秘密啊。
胡杨抱着书就不肯撒手了,他翻开其中的一本,快速地浏览着目录,似乎想在最短的时间内把书里的内容全都吃下去。林振华看着胡杨翻书的速度以及他眼睛中流露出来的饥渴的神情,不由得有一种震惊的感觉。他知道,胡杨决不是简单地翻翻而已,他一边翻,一边在读这些英语的内容,同时还马上就领悟出了其中的含义。要知道,许多人看用自己母语写的书也没这样的速度,胡杨的英语水平以及机械专业的水平要达到一种多么逆天的程度啊。
“老胡,你别急,如果你有兴趣,所有这些书你都可以拿去看。”林振华慷慨地说道。这些书上的知识,林振华或多或少都是学过的,只是一些细节记得不那么清楚而已。他让福特买来这些书,主要的目的是为了作为手边的参考书,以便在遇到什么技术问题的时候,可以随时翻阅一下。此外,他有不少超前的知识,过去总是掩饰说是在部队里学的,未来他就可以说是从书上看到的了,这些书对于他来说,还具有保护sè的作用。
但这些书对于胡杨的意义就完全不同了,不管胡杨是一个什么样的牛人,这些知识对于他来说都是全新的。在长达10年的浩劫年代里,中国与外界基本上中断了联络,这些六七十年代兴起的新技术,在中国根本就没有人涉猎过。胡杨作为一个机械厂里的木模工,没有任何机会与国外进行接触,所以他虽然能够在机械杂志上看到有限元分析这样的概念,对于其内容却是完全无知的。林振华的这堆书,无异于在胡杨眼前打开了一个大大的窗口。
“太好了,小林,这些书,我全部……算了,我先借三本吧,要不,还有这本,一共四本,行不行?”胡杨抱着这堆书,觉得哪一本都割舍不下。不过,要说把所有的书都借走,这也实在有些太说不过去了。
“老胡,你可以把这些书都拿去看,如果有兴趣,你留在手边也可以。不过,你总得让我知道你是什么人吧?”林振华道,“你说你是个高中文凭的木模工,让我怎么相信?”
胡杨的脸上掠过一丝yīn云,他迟疑了一会,淡淡地说道:“小林,有些事,你也不必刨根问底了。你就把我当成一个木模工就好了。”
“好吧,我知道了。”林振华道,“老胡,我这次去广州,还专门给你带回来一件礼物,不过不便带到车间来,晚上我会送到你家里去的。”
胡杨连连摆手:“礼物我就不要了,我只希望能够借你这里所有的书看,这就是最好的礼物了。”
林振华呵呵一笑:“老胡,你说这话,可别后悔哦。”
“什么意思?”胡杨觉得林振华的笑容颇有深意,不禁起了好奇心。
林振华被胡杨的光彩照得自己一点自信都没有了,现在好不容易有了一个能够勾起胡杨好奇心的机会,他怎么会放过。面对着胡杨的疑问,他只是呵呵一笑道:“老胡,晚上你在家等我就是了。”
058 美国苹果
吃过晚饭以后,林振华骑着自行车去了一趟县城,回来的时候,车上多了两个大纸箱子。
南方的chūn天,yīn冷多雨,天一黑,路上就没什么人了,林振华选择这个时候去拉东西,也是为了避开大家的关注。为了进一步掩人耳目,他刻意在箱子上又包了一层报纸,让人看不到纸箱上原有的英文标识。这样即使偶尔遇到个什么人问上一句,他也可以打个哈哈,糊弄过去。
林振华骑着车,没有回家,而是直接来到了胡杨的家门口。他把车支在门边,轻轻叩了叩房门。
“谁呀?”屋里传来一个女人的声音。
“胡师母,我是小林。”林振华答道,他听出屋里是胡杨的妻子秦瑛,她是容器车间的统计员。在厂子里,大家对于双职工家庭的女主人有时候是称呼师傅,有时候称呼师母,所以叫秦瑛为秦师傅或者胡师母,都是可以的。如果是单职工家庭,那么家属就只能被叫作师母了,许多工人家属的真实姓氏根本就无人知道。
秦瑛过来开了门,她看看林振华身后,有些奇怪地问道:“小林,怎么是你一个人?”
“就是我一个人啊?”林振华有些好奇,自己难道说过要带谁一起来吗?
“老胡没跟你在一起?”
“什么,胡师傅还没回来?”林振华愣了。
就在这时,胡杨的声音从后面传来了:“抱歉抱歉,我看书看入迷了,忘了回家了。”
“看什么书呢?”秦瑛用略带埋怨的语气问道,“饭都没吃,你也不觉得饿?”
“不饿,不饿,一点都不饿。”胡杨满脸喜sè,他挥着手上的一本英文原版书,对秦瑛说道:“小瑛,你看,这是小林借给我的,《高速切削原理》,实在是太好了。小瑛,你记得……”
“老胡,有客人呢。”秦瑛不动声sè地打断了胡杨的诉说,她指了指林振华道:“小林有事找你呢。”
胡杨连忙转头对林振华笑道:“小林,不好意思,我刚刚才想起你说过晚上要来我家,这就紧赶慢赶地跑回来了。秦瑛知道的,我这个人就喜欢看书,一看起书来,什么都忘了。”
林振华微微笑着,他现在可以肯定,胡杨的身上,是肯定有一些故事的,至于这个故事到底是什么,未来必然会有答案。从胡杨与秦瑛的对话中,他还能够判断出来,秦瑛一定也是这个故事中的人物。他忍不住打亮了秦瑛一眼,发现这位相貌平凡的中年女工眼睛里有着一种与他人相异的神采,这是那种受过良好教育的知识女xìng才有的睿智的神采。
“小林,你找我什么事?”胡杨问道,他一眼看到林振华的自行车上捆着的两个大纸箱子,“对了,你说要给我送礼,这箱子就是吗?”
“没错。”林振华笑道,“老胡,帮帮忙,我们把箱子抬进去再说。”
胡杨不知道林振华的意思,但他知道林振华肯定不会是那种很庸俗的送礼者,更何况,自己只是一个木模工,林振华也没什么需要向自己行贿的事情。他走上前去,帮着林振华把捆箱子的绳子解开,然后与林振华一起抬着箱子进了屋。秦瑛在一旁帮他们照应着,以防一不小心,箱子磕到了门上。
“什么东西,死沉死沉的。”胡杨放下箱子,问道。
林振华让秦瑛把门关上,然后说道:“其实也没什么,就是一箱美国苹果罢了。”
“美国苹果?”胡杨有些失望,他摆摆手说:“小林,你留着自己吃吧,或者送一些给厂领导也可以,我家就不需要了。”
林振华笑而不语,他撕开箱子上包着的报纸,又向秦瑛借来剪刀,剪掉了箱子上的包装带,然后从箱子里取出了一个两尺长、一尺多宽,半尺多高的沉甸甸的扁平塑料盒子。他把盒子放在胡杨家吃饭的桌子上,又转身从另一个箱子里取出了一个电视机模样,带屏幕的物件,把它放在扁平盒子的上面。
“这是苹果?”秦瑛诧异地问道。
胡杨嘴唇微微抖动着,眼睛里噙着泪水,轻轻地说道:“这的确是美国苹果,APPLE-II型个人计算机。”
“老胡懂行。”林振华向胡杨翘起一个拇指。
在胡杨的帮助下,林振华把苹果电脑的电源线给插好了。苹果电脑使用的是美标插头,与中国使用的电源插座不匹配,不过这难不住林振华,他直接用老虎钳把美标插头上的接地端拧掉了,剩下两个脚的插头,就正好可以插进胡杨家墙上的插座里。
胡杨看着林振华用老虎钳对付这台在当年堪称天价的设备,不由得胆战心惊。林振华却是满不在乎,在后世计算机普及的年代里,发烧友们折腾计算机的手法比这厉害多了。林振华知道这样一个道理:计算机比足球更经折腾。
一切都收拾妥当,在胡杨和秦瑛紧张的注视下,林振华按开了苹果机的电源,深绿sè的屏幕亮了起来,一个光标在屏幕上有节奏地闪动着。
“我没用过,小林,你会吗?”胡杨在一旁说道。
林振华点点头,他坐在桌边,敲动键盘,往计算机里输入了三行命令:
10_PRINT_25*25
20_END
RUN
屏幕上立即出现了一个答案:625。
胡杨点点头,示意自己看懂了,PRINT这个词他是认识的,至于星号,应当是指相乘的意思。
“来个复杂的。”林振华说道,他接着又往下敲着命令:
NEW
10_FOR_A=1_TO_9
20_FOR_B=1_TO_9
30_PRINT_TAB(B*3-2);A*B
40_NEXT_B
50_PRINT
60_NEXT_A
70_END
RUN
屏幕上立即列出了一个整齐的数字矩阵,胡杨和秦瑛都看出来了,这是一个九九乘法表。
“太神奇了。”秦瑛低声惊叹道。
胡杨点点头:“的确,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光是看到报纸上说美国人已经推出了个人计算机,却没想到他们能够把编程语言也设计得这样简单,这相当于每个人都可以设计程序了。小林,你敲的这个,就是BASIC语言吧?”
“没错。”林振华站起身来,从箱子里取出一本厚厚的手册,对胡杨说道:“老胡,关于BASIC语言的语法,这里有一本手册,我相信,以你的智商,一看就明白了。我本来还打算给你翻译出来再给你的,现在看来,我倒是省事了。”
“你是说,这台计算机,放在我这了?”胡杨用不敢相信的语气问道。
“没错啊。”林振华道,他当然知道此举会给胡杨带来多大的心灵震撼,不过,他在脸上必须装出满不在乎的样子,“老胡,自从你上次用算盘做完有限元分析之后,我就一直想着给你弄一台计算机的。这计算机,全厂也只有你才配使用。”
“小林,你这是从哪弄来的?据我在报纸上看到,美国市场上一台苹果电脑,要1000多美元呢。”胡杨说道。
“这一台要稍微贵一点,大概是2600美元吧。它是带48K内存的,能够支持FORTRAN_77。如果要做数**算,BASIC根本没法玩,实在是太慢了。”
“2600美元?”胡杨舌头吐出老长,“按黑市价,相当于2万多人民币了,小林,你从哪弄来这么多钱?”
林振华把福特的事情简单地向胡杨说了一下,鉴于胡杨是个行家,林振华没有太过于掩饰,直接就说自己发现了美国机床上的缺陷,并且给他们提出了改进建议。关于Z80语言的事情,林振华没有透露,只是说自己从内在逻辑上进行推理,提出了几种可能xìng,而美国方面的工程师在检查之后,终于发现他的推理是正确的,于是便答应给他报酬了。
林振华对其他人都没有透露过整个事情的真相,对胡杨,他算是说得最多的一个。他相信,胡杨不是那种会泄露秘密的人,事实上,胡杨自己身上就有许多的秘密。
“这件礼物,实在是太贵重了,我真的不能收。你还是留着自己用吧。”胡杨用手抚摸着苹果电脑,言不由衷地说道。
“老胡,我自己也有一台,这一台,我就是专门替你要的。”林振华道,“老胡,我不知道你是什么人,但我知道一点,龙非池中物,总有一天,你的才华会重新大放异彩的。你难道不想为将来出头之rì预先做一些知识上的储备吗?”
胡杨摇摇头:“我算什么龙。我只是沙漠里的一棵树罢了,永远都见不到水了。”说到水的时候,胡杨微微侧过脸去,不愿意让林振华看到他眼睛里的泪光。
林振华道:“老胡,我知道,胡杨是沙漠里最有骨气的树。在无雨的沙漠里,胡杨能够一千年不死,死后一千年不倒,倒后一千年不朽。老胡,你要相信,总有云开雾散的那一天的。”
胡杨握住林振华的手,说道:“小林,患难见真情,你虽然在年龄上算是我的晚辈,但有你这样一个朋友,是我胡杨此生最大的幸事啊。啥也不说了,这台计算机,我留下了,你放心,我不会对不起它的。”
秦瑛见丈夫点了头,连忙上前安排:“小林,这计算机我们是收下了,可是,它应该放什么地方合适啊?我记得计算机房都是要防尘防静电的,可是你看我们家这个环境……”
林振华心中暗笑,这位胡师母果然不是常人啊,一张口就能说出防尘防静电这样专业的话来,而且她说的是“我记得”,而不是“我听说”,这一词之差,透露出来的信息……
“秦大姐,你不用担心,个人电脑和那类大中型计算机不太一样,美国人在生产的时候就已经考虑过家庭环境的问题了,其实并不需要什么特别照顾的。平时稍微拿块布罩一下,别让主板上落了太厚的灰尘就可以。因为咱们南方比较cháo湿,如果灰尘太多,再一返cháo,有可能会出现短路的情况。不过,这种情况也是很罕见的。”
“好的好的,没问题,我明天就去扯一块布来做一个罩子。”秦瑛从善如流地说道。
胡杨翻拣着装计算机的箱子,从里面拿出一个花花绿绿的小盒子来,奇怪地问道:“小林,这是什么?”
林振华道:“这是美国巧克力,是真正能吃的东西,送给秦波秦涛姐弟俩尝尝鲜吧。”
“呵呵,小林真是有心了。那我替他们姐弟谢谢林叔叔了。”秦瑛欢喜地说道。胡家是双职工家庭,经济条件比单职工家庭要好一些,两个孩子吃饱饭是没问题的,但巧克力这样奢侈的东西,孩子们还真没有尝过。看到这漂亮的盒子,秦瑛就能够想象得出,这一盒巧克力会给儿女们带来多大、多长久的一种快乐。
“林叔叔?”林振华暴汗,“我有这么老吗?”胡杨两口子生孩子比较晚,但大女儿秦波也有11岁了,把林振华叫作叔叔,似乎有些夸张。
胡杨笑道:“小林,这是你自己把辈份叫乱了,你管秦瑛叫大姐,那秦波秦涛可不要喊你做叔叔吗?你如果觉得自己不老,以后就要叫秦阿姨。”
“我有这么老吗?”秦瑛白了胡杨一眼,也哈哈地笑了起来。
059 下海
从胡杨家出来,林振华往自己家里走去。刚到门口,忽然看到旁边的黑暗处蹲了一个人,如果不是他手上的烟头一明一灭,林振华根本就看不到他。
“谁呀!”林振华吓了一跳,下意识地问道。
“小林,是我。”那人站起来答道。
“是老熊。”林振华认出来了,此人正是熊立军。他从上午离开搬运班的小房间之后,就一直没再出现,不知为什么现在会蹲在自家的门口。
“小林,我一直在等你。”熊立军道。
“那你怎么不进屋去等?”
“你妹妹在做作业呢,我怕打搅她。”熊立军说道。不过,林振华也明白他的意思了,小芳毕竟是一个大姑娘,在林振华不在家的时候,熊立军呆在屋里与小芳独处,的确也不太合适,所以他索xìng蹲到门外抽烟去了。
“算了,既然如此,咱们也别进屋了,到外面走走吧。”林振华说道。
他放好自行车,进屋拿了包烟,然后出来与熊立军一起往厂外走。他们要谈的话题有些敏感,在厂子里谈的话,万一被过路的工友听到,有些麻烦。
汉华机械厂建在丰华县的东郊,周围是一片农田,再远一些则还有几家当地的企业,分别是化肥厂、磷肥厂、农药厂和炼焦厂,全都是污染型企业。这一片,可以算作丰华县的重化工业区了。
两个人走出厂区,顺着田埂慢慢地走着。林振华把手里的烟递给熊立军,熊立军接过来,用手一摸,不由得感慨地叹道:“又是一包万宝路,小林,看来你真的是发财了。”
“怎么样,你想得如何了?”林振华问道。
熊立军道:“我已经想好了,辞职。”
“真的想清楚了?”
熊立军点点头,他抽出一支万宝路烟,叼在嘴里,用打火机点燃了,然后说道:“要说起来,真正让我下决心的,还是你上午给我的那包万宝路呢。”
“此话乍讲?”林振华纳闷道。
熊立军叙述道:“我今天出了搬运班以后,就去了章江大堤,坐在大堤上一个人抽烟,想你说的事情。一直想到中午,也没想出个名堂来。一会觉得出来挣钱很有吸引力,一会又舍不得那个铁饭碗。想着想着,我再去摸烟的时候,发现烟已经抽完了。我当时觉得很伤心,这么多年就想着一盒万宝路,结果,还没品出味,就抽完了,下一次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抽上呢。”
林振华道:“老熊,瞧你这话说的,想抽烟,跟我说一声就行了。”
熊立军道:“我知道你小林够哥们,可是,我熊立军站起来也是七尺长的人,一天到晚伸着手跟人讨烟抽,你以为我不觉得丢人吗?就这样,我想通了,哪怕就为了能够买得起一盒万宝路,我也要拼一拼了。”
林振华笑道:“老熊,如果有朝一rì你发了大财,办起一个大企业,那么企业门口就要用青铜铸一个大大的万宝路的烟盒,以示纪念。”
“小林,你觉得,有那一天吗?”熊立军问道。
“只要你努力吧,应该会有的。”林振华说道。根据他的记忆,中国最早一批下海经商的人,只要稍微聪明一点、勤快一点,基本上都发了财。因为这个时候敢于下海的人很少,随便倒腾一点什么东西都能大卖,挣钱比抢钱还快。等到八十年代中后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下海经商之后,挣钱的机会就越来越少了。
“好,我就豁出去了。”熊立军道,“小林,我明天就去找厂长申请辞职。然后,我这一百多斤就交给你了,该怎么做,由你说了算。”
林振华道:“那好,明天你先去办辞职的事情,回头我带你去见一下兰武峰,以后你们两个人就要在一起合作共事了。至于具体的事情如何做,我们可以慢慢商量着来,我对于经商其实也没有什么经验,我们都需要摸索。”
“大不了摔几个跟头就是了。”熊立军极其光棍地说道。
第二天,熊立军果然去找了厂长,他一说出要辞职的事情,厂长陈伟国便勃然大怒,只差揪着他的领子把他从二楼扔下去了。
“小熊,你脑子烧坏了!好端端的国营职工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