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工业霸主-第1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年这种制度的优势在于能够促进技术的交流,缺点则在于无法调动起企业搞技术创新的积极xìng,容易产生鞭打快牛的效果。这个道理也很简单,如果一家企业辛辛苦苦开发技术,然后国家一纸公文就让你把技术拿出来与大家分享,以后还有谁愿意去做这种傻事呢?
在五六十年代,人们的思想单纯,多少带着一些创造新世界的冲动,上述那种平调人才与技术的做法是没有问题的。从70年代开始,国人的自利意识逐渐增加了,继续维持原来的制度,就必然会导致效率的低下,这也就是国家不得不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制度要与时俱进,这可不光是一句口号而已。
听到毛水洪的抗议,台下那位方厂长悻悻地笑着,说道:“老毛,我的意思是说,如果你们公司有其他的想法,不想和林经理合作,我们倒是有点兴趣,我可没有和你们争市场的想法哦。”
经方厂长这样一打岔,毛水洪也顾不得去和林振华争什么长短,他探过头去,小声地对林振华说道:“林经理,这件事,咱们就先这样说定了,具体的细节,我们回头找机会再谈。”
林振华点点头道:“没问题,我会安排我们战略合作部的经理和你们洽谈的。”
交代完了毛水洪的事情,林振华又对着麦克风说道:“各位同行,针对我国机床行业目前面临的竞争态势,我的建议是,保住低端,力争中端,试水高端。所谓保住低端,就是说我们必须守住低端机床产品的市场,一点也不能让外国机床企业分走。力争中端,是指我们应当和国外企业在中端市场上展开竞争,不断地扩大市场份额,直至完全把外国企业挤出去。
至于高端,我认为目前只需要少数有实力的企业进行探索就可以了,我们目前并不具备在高端市场上与外国企业进行全线竞争的实力。我们起码要再等待10年以上,等到我们大多数的机床企业已经充分掌握了数控技术,同时国家也拥有了充足的财力,我们才有可能与国外的机床巨头决一雌雄。
我的话说完了,我的观点是否妥当,请李司长指正。”
说到这,他向李默梓点了点头,示意自己的观点已经陈述完毕,该由李默梓来点评了。
李默梓在心里苦笑着,脸上却不便表现出来。他不得不承认,林振华说的策略是有一定道理的,这个策略的核心就是在强敌面前,先求自保,再逐渐扩大市场占有率,直至拥有反击的能力。而此前那些企业所提出的方案,未免都有些好大喜功,其实并不具有可cāo作xìng。
可是,有道理归有道理,李默梓敢直接站出来表示支持吗?唐副总理的讲话余音未了,他作为机械委的一位副司长,就站出来说我们先不参加国际竞争,我们要先守土,先求自保,这不是和副总理的指示背道而驰了吗?
机械委让机床工业协会组织召开这样一个会议,原意就是要贯彻落实唐副总理的讲话jīng神,这个基调是已经定下的。毛水洪的讲话其实是比较应景的,符合会议组织者的要求。反而是林振华刚才这番话,把整个会议的意图都给颠覆了,如果整个会议按着林振华的这个思路开下去,未来怎么向唐副总理交代呢?
“吴教授,您看林经理的这个观点,和唐副总理的指示之间,是不是有点……您觉得应当怎么解读为好?”李默梓把目光投向了坐在第一排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吴纲。
吴纲微笑着站了起来,何岚飞跑过来,把一支麦克风递到他的手上。吴纲向何岚点点头,表示感谢,然后转过身对全场的听众说道:“同志们,搞机床,我是完全的外行,你们都是内行。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我作为一个看热闹的,说说我自己的看法吧。
我刚才听了林振华同志的讲话,我认为,林振华同志的观点是非常务实的,他说提出的目标,比前面许多同志提出的目标要更具有可行xìng,我对此是完全赞成的。
按照林振华同志的设想,我们应当先稳住阵脚,积蓄力量,过上10年20年,再向国外机床巨头展开反击。这个观点,和**当年提出的论持久战的观点是一致。
当年我们抗rì,是敌强我弱,但是我们的国土辽阔,rì本是个小国,打持久战,逐渐消耗敌人,他们是拖不起的。今天搞机床工业,我们同样面临着敌强我弱的形势,而我们的优势呢,就是我们的经济规模大,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都需要机床装备,我们如果能够占据低端,争取中端,就能够支撑得起长期的竞争,最终拖垮我们的对手。
对于林振华同志的讲话,我只有一点意见想和林振华同志商榷一下,那就是林振华同志提出来在10年之内与国际机床巨头决战,这个时间是不是太乐观了?我认为,我们如果能够用30年左右的时间,赶上和超过国际先进水平,那就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了。”
吴纲说自己不懂机床,这是实情。但作为一名长期从事政策研究的经济学专家,他对于形势的判读是非常准确的。中国工业落后于西方国家,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由于政治运动的干扰,我们在六七十年代几乎断绝了与外界的技术交流,被世界cháo流远远地扔在了后面。如今,我们开始进行追赶了,但别人也不会站在原处等着我们。如果用30年时间能够追上对手,的确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了。
“可是,吴教授,刚才唐副总理说的……”李默梓小心翼翼地提醒道。
吴纲一摆手,说道:“唐副总理的意思,也并不是要大家脱离现实去盲目地超越。事实上,唐副总理一向都是非常提倡量力而行的。他提出的意见,只是希望大家加强自主技术的研发,同时要敢于国际先进企业进行竞争。这种竞争,不一定是在国外,在国内市场上的竞争,也同样重要嘛。”
“如果是这样,那我们就明白了。”李默梓连连地点着头,有吴纲这话顶着,他就不用担心了。吴纲是国务院的智囊,国家的若干重要决策,都是出自于他的设计,他对唐副总理讲话的解读,基本上就可以代表唐副总理的真实意思了。
“好吧,刚才林振华同志给大家做了一个jīng彩的讲话,吴纲教授也对zhōng yāng领导同志的讲话jīng神进行了深入的点评。下面,哪位还有什么想法的,可以举手,欢迎到台上来发言。我们今天这个研讨会,讲究的就是畅所yù言。哪位先来?”李默梓情绪高涨地发出了号召。
*
493 再组一个联盟
493 再组一个联盟
有林振华的发言在前,又有吴纲教授的背书,后面企业领导们的发言就转向务实了。有些领导原来是写好了发言稿带过来的,此时索xìng脱稿,大谈本企业面临的困难,以及解决眼前困难的思路。大多数的人都赞同林振华提出的策略,也就是保住低端,与境外企业争夺中端。至于高端机床产品这方面,只有少数几家实力非常强的大型企业表示了意向,但提出来的也是一个比较谨慎的方案。
有趣的是,半数以上的企业领导人在发言的时候,都毫不掩饰本企业有意与汉华机床公司进行合作的意思,这让坐在一旁的李默梓摇头叹息,又好笑又有点儿泛酸。
“小林,你这是打算再组一个联盟啊。”
中午吃工作餐的时候,李默梓端着餐盘与林振华坐在一起,感慨地对他说道。
与林振华坐在一起的,还有他的助手何飞以及美女粉丝何岚,李默梓说这话的时候,倒也是不用回避的。
“李司长言重了,我们只是想为国家机床工业做点贡献罢了。”林振华笑着答道。
李默梓道:“我刚才想了一下,大概把你们的思路想清楚了。你们在此前开发出了不少技术,这些技术如果转移给其他企业,能够帮助这些企业迅速地提高技术水平,占领某个局部市场。你们现在力量不足,不能把这些市场都占住,所以索xìng做个好人,让别人去占了。”
“都是同行嘛,互相帮助是应该的。”林振华道。
李默梓摆摆手:“我还没说完。你们在转让技术的同时,还要求对方向你们支付技术转让费。这就相当于让别人替你们去挣钱,你们只需要坐收渔利。你们开发技术是需要投入的,但与你们收到的回报相比,这些投入可就算不上什么了。”
林振华笑而不语,后世有种说法,叫做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产品,林振华对于这个说法并不特别赞同,但他也承认,做标准、做技术,的确是一项挺挣钱的事情。汉华在此前花了大把的钱搞技术开发,现在也到了收获的季节了。
不过,林振华在嘴上还是要把事情说得冠冕一点的,他说道:“李司长,话可不能这样说。我们收这些技术转让费,也是为了后续的进一步开发。咱们国家的机床工业,要形成一种梯次。大多数中小企业作为第三梯队,主要是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不能让外国企业从中国的低端市场上挣到钱。一部分有一定实力的大中型企业,作为第二梯队,可以和外国企业拼一拼中端市场。至于我们汉华嘛,就厚着脸皮当第一梯队好了,我们的目标是国际一流水平。”
“小林,虽然刚才吴教授说,唐副总理的意思并非是要好大喜功,但是,咱们诺大一个国家,在机床领域如果没有几项产品在国际上领先,也实在说不过去。所以嘛,我还是希望咱们汉华公司能够在这方面加大一点投入,冲击一下国际前沿,你看如何?”李默梓用带着几分恳求的语气对林振华说道。
国际一流这种东西,本来就具有很强的政绩sè彩。一个行业里拥有几项国际一流的产品,那么作为行业主管的部委走出去也能够趾高气扬的。当然了,也不排除有一些奇葩的部委,明明自己有领先的技术,却要自诬,说自己的技术不成熟、不安全啥的,这种事就不必多说了。
李默梓作为机械委的官员,深知机械委如果在机床方面拿不出几项国际一流的产品来,无法向国务院交代,而同时,他又知道,靠毛水洪那种大嘴巴,要想在本世纪末拿出一流产品,可能xìng比毛水洪会上树还小。通览整个行业,最有希望拿出过硬产品的,莫过于汉华机床了。
“李司长,其实我们林总一直都非常重视技术开发的,我们目前正在投入巨资开发数控重型曲轴旋风切削加工中心,如果能够取得成功,我们将是全球第三家掌握这项技术的企业,前两家分别是rì本和德国的企业。”何飞对李默梓说道,汉华的职员多少都受了点林振华的影响,真是拿司长不当干部的。否则,在这种场合下,哪有他一个企业中层干部说话的份?
何飞说的数控重型曲轴旋风切削加工中心,绝对算是“国之重器”了。这种切削中心能够用于加工重量为200余吨的船用曲轴,弥补我国大型船用曲轴完全依赖进口的缺憾。在此前,我国的造船吨位小,对于大型船用曲轴的需求少,这种供求缺口还不明显,近年来,随着我国造船业的发展,尤其是10万吨以上大型船舶的建造rì益增加,船等机、机等轴的现象逐渐成为制约我国造船业发展的瓶颈。
在当时,全球大型船用曲轴的主要生产商分别在rì本和韩国,中国进口一支船用曲轴要花费上百万美元,而且rì、韩的供应商随时可能找到各种理由推迟供货,导致中国造船企业出现违约风险。
在这种情况下,由东辽造船厂最早提出需求,汉华机床公司汇同冶金、锻造、设计等方面的企业共同成立了一个大型船用曲轴项目组,由冶金企业负责开发曲轴用高纯洁度钢的冶炼和热处理工艺,锻造企业负责解决200吨大型锻件的锻造工艺,设计部门解决曲轴设计问题,汉华机床公司则负责曲轴切削加工机械的研发。
像这种大型设备的开发,李默梓肯定是有所了解的。听到何飞的话,他点点头道:“你们汉华的魄力,的确让人佩服啊。我们机床行业要打翻身仗,希望主要就寄托在你们身上了。”
何飞笑嘻嘻地说道:“李司长,我们汉华要取得成绩,肯定离不开机械委的指导和大力支持啊,所以嘛……”
“何飞,不要随便和李司长谈条件。”林振华打断了何飞的话,不过,他自己一张嘴,却比何飞更无耻:“李司长,我觉得,机械委的确应当给我们一些支持才是。”
“林经理,我怕了你,我现在就走成不成?”李默梓装出一副委屈的样子,端起盘子作势要走,但屁股却纹丝没动。
林振华当然得赶紧做出一个挽留的姿态,笑着说道:“李司长,你别害怕,我可丝毫没有狮子大开口的意思哦。”
“嗯,那你说说吧,你们希望机械委给你们什么支持?”李默梓问道。
林振华道:“首先一点,就是希望机械委能够支持我们向其他企业转移技术这件事,我们看着境外企业疯狂蚕食国内的市场,真是心急如焚啊。我知道,有一些企业出于各种考虑,会拒绝与我们合作,而且我也担心一些主管部门出于某种考虑,阻挠下属企业与我们合作。这件事,恐怕就需要机械委来帮我们协调一下了。”
“这个完全没有问题。”李默梓拍着胸脯应承道。
“其次就是我们需要国内其他同行的协作,包括一些高校、科研机构和大型企业的配合,他们手里拥有一些我们不掌握的技术。我们希望机械委能够帮助我们协调一下,促成相互之间的合作。”
李默梓反问道:“你们说的合作,是有偿的,还是无偿的?”
林振华笑道:“这真是六月债,还得快啊。我们刚刚开口向别人收技术转让费,一转身,李司长就向我们收钱了。你放心吧,我们是市场化的企业,如果要使用别人的技术,我们肯定会出钱的。李司长应该知道吧,我们汉华最早和华清大学机械系合作,就是有偿的,直到目前,我们每年向机械系投入的资金,差不多相当于他们拿到的国家拨款的20以上了。”
“如果是有偿的,那毫无问题。”李默梓爽快地应承下来,他知道,国内有一些机械研究所和高校的机械系,现在都穷得嗷嗷待哺了,如果汉华愿意与它们进行有偿合作,人家还求之不得呢。
“最后一个条件,就是希望机械委能够替我们争取一个政策。”林振华继续说道。
“什么政策?”李默梓问道,他从林振华郑重其事的态度中,猜出这应当是一个难题了。
林振华道:“我们希望,国家能够出**一项政策,要求国内企业在进行设备的采购的时候,遵循国内优先原则。在国内产品与国外产品xìng能和质量相差不明显的情况下,必须优先采购国内产品。惟有如此,才能够对国内的幼稚技术形成保护。”
“国内优先……”李默梓想了想,说道:“我怎么觉得,好像朱司长在的时候,曾经提出过这件事情啊?”
林振华道:“没错,朱晋文司长在的时候,曾经与外贸部方面联合发过一个文,不过,当时只是针对大化肥设备的一个政策。这件事,也是我们汉华促成的。”
何飞笑道:“我也有幸见证了这件事。”
李默梓道:“我想起来了,那时候我还在当处长,那是你们汉华搞出40万吨大化肥设备的时候,想让北方省放弃rì本的产品,使用你们的产品,所以请朱司长搞了这样一个规定,是这样吧?”
林振华呵呵笑道:“李司长的记xìng真是惊人啊。顺便向李司长汇报一下,当时与我们竞标的那家rì本企业,已经破产了,现在成了我们汉华的一家子公司。”
“哦,就是尼宏重工吧?”李默梓对于这些江湖恩怨倒是挺了解,“好!既然有这样的先例,我想我们完全可以向zhōng yāng打一个报告,就搞这个国内优先原则,把它推广到所有的装备制造领域里去。”
*
494 木秀于林
494 木秀于林
这一次的战略研讨会会期有三天,除了安排集中的会议讨论之外,还有企业间互相交流的环节。由于林振华在头一天的会上放出了愿意向其他企业转让技术的口风,这几天时间里,他和何飞住的房间可谓是门庭若市,来自于天南地北的企业厂长经理们像朝圣一般跑来和他们沟通感情,即便是那些一时间还没有什么合作机会的,也惦记着要先结识一下,以便未来有需要的时候能够迅速地搭上关系。
要沟通感情,酒桌上的应酬自然是免不了的。许多家企业都向林振华和何飞发出了请柬,声称要请他们去吃顿“便饭”,以表心意。何飞粗略地一算,发现如果要答应所有这些宴请,他和林振华起码得在běi jīng再呆上一个月,这还是他们分别去赴宴的情况。无奈何,林振华只好和各位厂长经理们商量,把大家的宴请合并起来,统一摆上几桌,一起热闹热闹就成了。
宴席摆在三里河附近的一家湘菜馆里,具体cāo办的人选择湘菜似乎是无意的,但考虑到林振华是江南省人,比较嗜辣,这么一个细节,也反映出林振华在众人心目隐隐有了一些行业领袖的地位了。至于开席之后,大家更是如众星捧月一般,把林振华围在垓心,称兄道弟、频频劝酒:
“林总,咱们一定得干一杯,以后我们河阳机床,可就指望你们汉华拉扯一把了!”
“林总,你今天答应的事情,我可全记住了,感谢的话我就不多说了,都在酒里了,我干了,你随意。”
“林总真是年轻有为,鲁中机床厂在老马手里的时候,那就叫奄奄一息,都快要被rì本人买走了,结果林总一去, 好家伙,去年产值过10亿了吧?这简直就是坐上火箭一样了。”
“我听说,林总刚刚在东北收购了浑锻压?哎呀,浑锻压的职工可有福气了,我估计不出两年,肯定又是一个产值10亿的规模。”
“林老弟,我们跟汉华合作,可不仅仅是想引进汉华的技术,你们什么时候也去指点指点我们的经营吧,你老哥我这个脑子,搞市场不灵啊。”
“……”
所谓圈子,就是这样的,大家都在同一个行业里,互相之间那点事都很清楚。早先林振华在浔阳搞汉华机床公司的时候,做的是机床附件,和国内许多机床企业都有往来,但谁也没把这家小公司放在眼里。汉华收购鲁中机床厂,在圈子里算是一件大事,随后,林振华从美国引来了斯皮舍尔公司,与鲁中机床厂共同搞数控机床,产值几乎一年翻一番,这可让大家都眼红心热了。
在90年代初,国内的数控机床还是刚刚起步,大多数机床企业都缺乏经验,眼睁睁地看着国外机床公司靠数控技术抢走自己的传统市场,干着急而使不上劲。如今,汉华突然所言愿意向大家转让数控技术,收取的技术转让费用也的确不算太高,谁不想搭上这班快车,赶上市场的cháo流呢?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企业都对林振华感冒,就在楼下大堂里笑语喧天,觥筹交错的时候,在楼上的一个雅间里,另有一群人一边面sè不豫地喝着酒,一边点评着楼下的场景。
“这个林振华,算个什么玩艺,我看就是小人得志!”说话的是一家名叫威通jīng工机械公司的经理徐根润,他说这话时,表情看起来像是自言自语,但眼睛却分明看着坐在上首位置上的一个50多岁、气宇轩昂的中年人。
坐在上首的这位,是星北重型机械公司的总经理,叫韩育仁,在国内装备制造行业里,算是一个风云人物了。星北重型机械公司是机械委下属的重点企业,产品除了上百种不同型号的铣床、磨床、立卧式加工中心之外,还有用于航空、航天、电子、纺织等领域的一些成套设备,实力非常雄厚。
在机械委以往召开的会议上,韩育仁和其他几家部属重点企业的总经理都是最为风光的人物,其他企业的领导人说话时,多少都要看一看他们的脸sè。然而,在这一次的会议上,没等韩育仁出来说什么,讲台就被林振华占据了。林振华提出的确保低端、力争中端、试水高端的策略,韩育仁也心有戚戚,认为说得还是不错的。但让他觉得不爽的是,像这种高屋建瓴的话,怎么不是出自于他韩育仁之口,而是被一个30刚出头的小年轻抢先说出来了呢?
韩育仁当然不会承认自己预先准备的发言稿中并没有这样的观点,作为一位在官场中浸yín多年的重点企业总经理,他不可能发出与zhōng yāng领导意见相悖的言论。但是,当吴纲给予了林振华以肯定之后,韩育仁便在心里酸酸地想道:其实自己也可以这样说的,如果自己来说这番话的话,肯定比林振华说得更为透彻,更加煽情。
更让韩育仁觉得不愤的,是林振华做出的向其他企业转让数控技术的承诺,这个承诺使得林振华一下子成了这次会议上的明星。不但那些平时围着韩育仁转的企业倒向了林振华,甚至于连李默梓都对林振华客客气气的,还答应替林振华协调与其他企业的关系。
今天,李默梓专门找到韩育仁,向他转达了汉华公司希望与星北重机开展技术合作的愿望。韩育仁一听就恼了,当即给了李默梓一个软钉子,扬言星北重机目前有自己的技术开发设想,如果汉华这样的小企业愿意提供配合的话,他倒是可以考虑的。至于合作,汉华还不够格哦。
李默梓碰了一鼻子灰,悻悻然地走了。星北重机是副部级单位,即便是企业的级别与行政级别不具有可比xìng,韩育仁也有资格扫李默梓的面子。不过,在气走了李默梓之后,韩育仁自己也是憋着一肚子闷气,正好徐根润等人过来串门,于是众人便一起来到了这家湘菜馆,谁知又遇到了林振华等人在楼下大规模聚餐。
“唉,后生可畏啊,林振华又年轻,又有背景,我们是比不上罗。”韩育仁拖着长腔说道。
一位名叫包光明的企业经理问道:“韩总,你说林振华有背景,他有什么背景?”
韩育仁道:“你们注意到机床协会那个姓何的小姑娘没有?你们有没有发现,她和林振华的关系很密切啊?”
“看到了,怎么,那丫头有来历?”
“她是国家计委副主任何海峰的闺女,你说来头大不大?我跟你们说吧,林振华能够混到今天这个样子,全是靠着何海峰提携他呢,要不然,就凭他一个初中生,能玩出这么大的花样?”韩育仁撇着嘴说道。
“难怪!”徐根润如恍然大悟一般地说道:“我就觉得这个小白脸没什么大本事,闹了半天,还是走老丈人路线。”
包光明迟疑地说道:“说是老丈人倒不至于吧?我听说林振华是有老婆的,他老婆好像还有点影响,是那个什么化工设备联盟的秘书长呢。至于那个姓何的小姑娘,和林振华的关系倒的确是挺不正常的,莫非林振华还有别的打算?”
“谁知道这里头有啥乌烟瘴气的事情,我也没兴趣了解。”韩育仁说道。
包光明看看韩育仁的脸sè,然后小心翼翼地说道:“韩总,我倒是觉得,林振华这着收买人心的招,挺狠毒的。你看吧,现在国内除了你们几家重点企业,像我们这些小厂子,数控技术这块,真是不行啊。林振华愿意向大家转让数控技术,这可就拿住了大家的痒痒肉,也难怪楼下那帮人会奉承他呢。”
“老包,你这话,我怎么听不太懂啊?”韩育仁冷冷地说道。
包光明只觉得浑身一哆嗦,连忙分辨道:“韩总,我可没有任何意思。我老包这个人你还不了解吗,这么多年来,韩总对我们厂子的照顾,我全记在心上呢,我可不会当白眼狼的。”
说虽这样说,包光明的心里,其实的确有几分不满。他刚才那番话,正是想提醒提醒韩育仁,让星北重机也学学汉华的样子,向外转让一些先进技术,帮助他们这样的下级企业实现技术的升级。
像徐根润、包光明他们所在的厂子,在各自的省里也都算是重点企业,但与星北重机这种国家级重点企业相比,又逊sè了一畴。在物资紧张的那些年代里,徐根润、包光明经常要跑到星北重机去向韩育仁化缘,请求韩育仁匀给他们一些紧俏的钢材、齿轮、轴承之类的物资,使他们的生产能够维持下去。
此外,星北重机作为国家重点装备企业,有时候会承接一些大型的成套设备业务。在自己吃不下的时候,韩育仁也会根据关系的亲疏远近,把一些边边角角的业务交给徐根润等人的企业去做,这些业务对于徐根润等人来说,也就是非常不错的了。
正因为有这样的关系,所以徐根润、包光明等人处处奉承着韩育仁,鞍前马后地替他跑腿。不过,他们在心里一直对韩育仁有一些腹诽之处,那就是韩育仁对于本企业的技术捂得太紧,丝毫也不肯让出一点来。
*
495 技术不收费
作为机械委的重点企业,星北重机早在70年代就已经开始进行数控机床的研究了,这比汉华还要早出0年以上。
不过,由于种种原因的限制,星北重机对于数控机床的投入远远不及汉华,因此技术水平便慢慢地落在了汉华的后面。近几年,韩育仁感觉到了数控技术对于未来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开始着手加大研发投入,倒也取得了不少进展,星北重机在国内数控机床领域中,也算是进入第一梯队了。'。'
在林振华看来,汉华掌握的数控技术即便在国内算是领先的,但相对于国际机床巨头来说,还差得很远。正因为有这样的认识,他并不忌讳向国内同行转移这些技术,他希望同行们能够利用这些技术守住国内市场,至于汉华机床公司,从来也没有把争夺国内市场当成自己的目标。
韩育仁则不同,他习惯了在国内市场上当老大。
在他看来,国内市场就是一盘菜,应当由他先下筷子,他吃饱了,别人才能够捞点剩下的残渣充饥。徐根润、包光明等人曾经多次向他提出请求,希望星北重机能够向他们转让一部分数控机床技术,以便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但韩育仁一概给予了拒绝。
韩育仁不希望给自己培养出竞争对手来,境外企业的技术先进,那是他没办法改变的事情,他不能让国内企业也个个变得先进起来,否则星北重机自己的rì子就难过了。
对于这件事,不光徐根润等人觉得不满·连机械委的官员们也很是恼火。过去朱晋文在任的时候,就曾专门找过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