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工业霸主-第1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起来,也是正常

    “林总的见识,真让我佩服!”甄子飞由衷地说道。他本来以为,在国内应当没有人能够了解这项工艺的,不料林振华居然能够一眼就看出来,这让他对林振华又多了几分崇拜之情。

    “小甄,你认为,以浑锻压的技术实力,能够做出你设计的这条生产线吗?”林振华问道。

    甄子飞道:“光凭浑锻压一家,肯定是不行的。不过,这条生产线中最关键的设备,就是这一台吨的高速冲压机,在这方面,浑锻压有雄厚的技术积累,只要更新一些设备,开发出一些新工艺,完全能够拿下。至于焊接、机械手、数控等方面,我们可以请其他厂家进行协作。”

    “这些就是我们汉华机床公司的拿手好戏了。”封况自信满满地说逗。

    甄子飞道:“如果这些技术能够解决,我完全有信心在三个月内完成整条生产线的设计工作,一年之内拿出成品。”

    “市场呢,你考虑过没有?”林振华追问道。

    “市场方面毫无问题。我从美国回来之前已经打听过了,美国的福特、通用两家公司,都有更换冲压生产线的计划,目前国际上能够提供冲压生产线的厂商也就是四五家,他们的产品与我这张图纸上的产品相比,并没有什么优势,至于成本方面,就更不用说了。只要林总能够全力地支持我,我完全有把握打败他们,拿到这两家公司的订单。”

    “好!”林振华一拍桌子,说道:“小甄,我现在就任命你为浑锻压的总工程师,负责冲压生产线的设计工作,你所需要的一切工作条件,我都会全力满足。”

    “总工?”甄子飞撇了撇嘴,说道:“为什么不是厂长呢?”

487 小甄的理想

    “当一个厂长,可不是光有技术就行的,你还要懂得经营,懂得协调人际关系,这些都不是你的专长啊。”林振华呵呵笑着说道。

    甄子飞自然知道自己的短处,不过,他还是不甘心地说道:“不让我当厂长,万一你们又弄了一个郭贵宝那样的人当厂长怎么办?”

    “你为什么不觉得我们会找到一个像你父亲那样的人来当厂长呢?”林振华逗着他说。

    甄子飞摇摇头道:“我父亲当厂长也不行,他是一个老脑筋,不能接受新生事物。”

    “呵呵,你这些话,敢当着老甄厂长的面说吗?”林振华问道。

    甄子飞道:“就因为我不敢当着他的面说,所以我才认为他是一个老脑筋,根本听不进不同的意见。要让浑锻压起死回生,在用工制度、薪酬制度等方面都要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我在美国的时候,这专门去修过这方面的课程的,越学越觉得我们的管理方法太陈旧、太落后了。”

    “这么说,你在美国的时候就想着要回来当厂长了?”

    甄子飞道:“不是在美国的时候,而是在我还在读中学的时候,我就下了决心,有朝一rì,我一定要回来当厂长,让浑锻压重振雄风。”

    何飞咂舌道:“甄博士,你也未免太早熟了吧?我读中学的时候,唯一的想法就是有朝一rì能够成为我同桌的新郎。”

    “呃……我怎么觉得是你更早熟啊?”林振华满头黑线地对何飞说道。

    甄子飞没有理会林振华与何飞的插科打诨,而非常认真地说道:“你们不懂的,我是在浑锻压出生、长大的人,我看着浑锻压一天天地陷入亏损,那种失落的感情,你们根本无法理解。那时候,我父亲还在当厂长,他每天都工作得很辛苦。天天泡在车间里和工人们一起工作,可是即便如此。也无法扭转浑锻压亏损的局面。”

    “这是为什么呢?”林振华问道。

    “产品落后。”甄子飞道,“浑锻压的产品,用的还是当年苏联提供的图纸,而苏联转让给我们的技术,在当时就已经落后十几年了。也就是说,我们浑锻压直到80年代,还在生产苏联40年代的产品,这怎么能够不落伍呢?”

    “然后呢?”

    “然后。我就想,我要去学锻压技术,回来开发新产品,让浑锻压成为世界一流的企业。我带着这样的想法,先去了西安交大,然后出国,去麻省留学。从麻省毕业之后。我又进了美国最大的机床企业。卡特集团。”

    “卡特集团?”林振华一愣,“那么,你认识杜向阳吗?”

    “认识啊。”甄子飞道,“他是加大毕业的,在卡特集团的中国籍雇员中,他是最受器重的。我回来之前,他已经获准进入了卡特最核心的实验室,那个核心实验室是为军方开发jīng密加工设备的,只有经过了FBI忠诚考核的人才能进入呢。”

    “这么说。杜向阳是FBI认为忠诚的人了?”林振华感慨地说道。

    “也许是吧。”甄子飞说道,“我和杜向阳不是一个部门的,只是因为大家都是中国人,所以有些交往。不过,据我观察,他还是挺爱国的……”

    “爱哪个国?”

    “当然是……中国。”甄子飞听出了林振华话里的嘲讽意味,不由得替杜向阳辩解道:“林总。我觉得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处事哲学,我觉得杜向阳所以选择留在美国,主要是对国内的科研环境以及政治环境有一些不满意的地方,但他对于中国的感情是真诚的。他不止一次地在我们这些中国雇员面前说过。他的心永远都是爱国的。对了,我说一个事情你就知道了。他本来有机会能够获得美国国籍的,但他放弃了。”

    “为什么呢?”林振华不解地问道,他记得小芳回国的时候曾经跟他谈起过杜向阳,说杜向阳已经打算加入美国国籍了,他还劝过小芳不要回国,和他一起当美国人。

    甄子飞道:“具体原因我就不太清楚了,据一位朋友说,杜向阳曾经说过,是他深爱的一位姑娘不赞成他加入美国国籍。这个理由我也不太相信,也许只是一句托辞吧?不过,他这个托辞倒是得到了FBI的认可,所以他虽然拒绝了加入美国国籍,但还是通过了忠诚测试。”

    林振华道:“杜向阳说的理由,也许不是托辞吧,华清出来的学生……有时候真的是一根筋的。”

    “林总,你和杜向阳很熟吗?”甄子飞问道。

    林振华叹了口气道:“能不熟吗?他的说那位姑娘,就是我妹妹,她现在在华清大学机械系当老师。”

    “啊?”甄子飞目瞪口呆,好半天,才跟着叹了口气,说道:“这真是无巧不成书啊。不过,林总,我看杜向阳对你妹妹的感情,好像真的很深厚,他在美国,至今还是一个人呢。你妹妹,应当还有机会。”

    “可是,我外甥已经会打酱油了。”林振华说道。马杰和林芳华在91年结婚,次年有了孩子,如今这个孩子也就是刚刚两岁,离会打酱油还差出不少呢。

    “算了,我还是说我的事吧。”甄子飞道,“我在卡特集团工作了两年时间,大致了解了国际机床巨头的运营模式。在这段时间里,我一直在搜集有关锻造、冲压设备方面的资料,并开始关注到汽车冲压生产线这样一个产品。再往后的事情你就知道了,我搜集到了足够多的资料,并完成了汽车冲压生产线的总体设计,然后就辞去了在卡特集团的工作,回到了浑北。”

    “我认为这个产品选得不错。”林振华肯定道,“国际市场上的情况姑且不说,光是国内市场,在未来10年内,小轿车的生产将会出现井喷现象。届时,全国可能会涌现出几十家小轿车生产企业,我们光是满足这些企业的冲压生产线需求,就是一个庞大的市场了。”

    “10年之内,我们肯定还会有更多的新产品的。”甄子飞道,“当然了,这取决于汉华集团能够对浑锻压有多大力度的扶持,在前期,设备、科研方面的投入,都是必不可少的。还有就是生产协作的问题,刚才这位封工说,你们在数控机床方面有积累?”

    “这个你完全可以放心。”林振华道,“这样吧,我们尽快结束和浑北市的谈判,争取早rì获得浑锻压的控股权。你从即rì起就先担任浑锻压的总工程师,兼任分管技术的副厂长。浑锻压现有的工程师、技术员,由你调配,我现在就可以给他们发工资。另外,我会从汉华研究院给你调一批机械、材料、数控、工艺等方面的研究人员过来,和你一起工作。

    至于浑锻压的厂长嘛,你就不用惦记了,我们会从汉华集团方面派过来的。不过你放心,我们派过来的人,一定是处事清廉,思想开放的。”

    “这个我完全相信。”甄子飞道。他已经知道,自己肯定无缘成为浑锻压的厂长了,这也难怪,林振华收购了浑锻压,当然要把浑锻压的控制权攥在汉华自己的手上。甄子飞毕竟是浑锻压的子弟,要想让林振华对他毫无戒意,是完全不现实的。

    “从林总身上,我已经能够感觉到这一点了。说真的,我在国内还从来没有遇到过办事像林总这样爽快的领导,我还以为中国的企业领导都像郭贵宝一个德行呢。”甄子飞顺口说着漂亮话。

    “对了,小甄,你父亲有没有可能从大连回来,我们还想聘他呢。”林振华道。

    “不会吧?”甄子飞苦着脸道,“林总,你一定是跟我开玩笑吧?如果他回来当厂长,我就死定了。就我现在设计的这个新产品,他肯定会骂我好大喜功、不切实际、异想天开、崇洋媚外……总之,没一个好词。”

    老甄的形象,不至于这么糟糕吧?林振华暗暗地替老甄叫着屈。他说道:“这个事,你放心吧,我肯定不会再让他当厂长的,他的年龄大了,也受不了这种劳累。我想请老甄厂长回来,是想让他和李根元等一些老同志,组成一个顾问团,在我们对浑锻压进行文化整合的过程中,发挥一些指导作用。”

    “这个倒是没问题,老爷子最喜欢干这种事了。他和我妈现在在大连给我姐带孩子,成天无聊着呢。如果让他回来干这些事情,他肯定会很高兴的。林总,你放心吧,我父亲虽然已经离休七八年了,但他在厂里的威信还是非常高的,有他坐镇,你们兼并浑锻压肯定会非常顺利的。”甄子飞笑着说道。

    林振华微微一笑,有老甄厂长和李根元等老工人参与企业管理,再有甄子飞这样一个锻压技术专家引领技术,兼并浑锻压的工作胜利在望。能够让3000多人的浑锻压起死回生,就能够在浑北建立起一个样板,推进浑北市几百家亏损企业的改革。

    在原来的历史中,东北的困境要一直到新世纪之后才逐渐得到扭转,如今看来,这个时间可以大大地提前了。能够依靠自己的努力让老工业基地早rì复兴,让几千万处于失业、下岗境地的国企职工少受一些煎熬,林振华还是很有一些成就感的。

488 兼并

    由于有彭林涛这样的中纪委大员坐阵督办,郭贵宝

    盗卖

    国

    有资产的案子,迅速就有了结论。'。'

    经过鉴定,郭贵宝伙同吴锡魁准备拉走的那些设备,都存在着人为破坏的痕迹,明显是为了贱卖而故意做的手脚。进一步的调查显示,郭贵宝以及他在厂里的一些心腹们,在过去几年中通过各种手法,贪污受

    贿

    累计达到几百万元,等待他们的,将是法律的严惩。吴锡魁由于涉嫌销赃,也受到了起诉,估计最终也得到监狱里度过几年生涯了。

    郭贵宝案不可避免地牵涉到了浑北市的一些干部,不过,出于维护稳定的需要,彭林涛没有穷追猛打,只是责令浑北市

    纪

    委

    查处了十几名影响较为恶

    劣的官

    员,对于其他官

    员仅仅给予了jǐng告,没有进一步地追究下去。

    周大鸣、徐苏明等人以往与郭贵宝曾有过一些来往,收受过他所送的一些财物,这一回虽然侥幸躲过风浪,但也都吓了个够呛,算是记下一个教训了。最起码,他们是不敢再小看林振华的能量了。

    在冲突现场收了吴锡魁一个红包的辖区***所长俞建荣在悟出风向不对的时候,就迅速向吕金炎上交了红包,并强调自己只是为了搜集吴锡魁的犯罪证据才留下这个红包的,这一举动使得他最终保住了身上的jǐng服。

    郭贵宝案件的另一个影响,就是其他企业里的领导再也不敢在企业并购其间********了。他们都知道,其实林振华最初是打算放过郭贵宝等人的,并不想斩尽杀绝。是郭贵宝自己想趁着临下台之前再捞一把,这就触到了林振华的逆鳞,以至于祭出了中纪委这样的大规模杀伤xìng武器。

    这一场风波过后,林振华在浑北算是混出一个名头来了,上至市长,下至企业里的厂长经理,说起林振华都无不摇头叹气,只盼自己莫要招惹到他才好。汉华集团与浑北市经委的谈判终于完成了。汉华以2亿多元的代价,获得了浑北市10家机械企业的控股权。这10家企业的职工总数达到3万多人。产品涵盖了锻压设备、金属切削机床、轴承、电机等等。

    要说起来。收购这10家企业的代价也的确是便宜得惊人,正如何海峰此前对林振华说过的那样。当地zhèng fǔ几乎是以一种白送的态度把企业交给了林振华。目的只是想让林振华把企业里这几万职工养起来。对于浑北市政

    ~府来说,能够找到一个人帮忙养这几万职工,也是非常不容易的。

    收购这些企业的资金,一半来自于汉华自身的流动资金,另一半则是由何海峰出面为汉华拉到的银行贷款。这笔贷款属于政策xìng贷款,期限较长,利率极低,丝毫不会成为汉华的负担,这也是何海峰对林振华的一种奖励吧。

    按照林振华原来的设想。在收购了浑锻压等机械企业之后,将把它们与原来的机床公司合并起来,组成一个规模庞大的机床集团,全面协调资源分配和产品开发工作。但他的这一设想被项哲否决了,项哲认为,这10家企业自身的问题还非常多,需要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才能够理顺。在企业的问题得到理顺之前,如果仓促地进行合并,必然使企业管理的问题变得复杂,甚至产生出不可预料的变数。

    项哲提出,让这些被收购的企业先维持原有的管理模式,由汉华向各企业派出厂长和中层管理人员,恢复各企业的生产,同时逐渐地进行内部的制度建设。在此期间,这些企业与汉华集团其他的公司之间不过多地接触,以免影响到其他公司的正常业务。这种情况要持续一两年时间之后,再视各企业整顿的情况,决定下一步的整合方案。

    通俗地说,就是汉华跑到浑北去花了一笔钱,买下了10家企业,然后派出一些人到这些企业去慢慢地进行改造,在改造完成之前,这些被兼并进来的企业并不对汉华原有的业务产生影响。

    项哲这样考虑是完全有理由的,汉华原来的规模也不过是2万多人,现在一下子就收购进来3万多人的企业,而且还都是处于长期亏损状态,职工和干部队伍极端不稳定的企业。如果仓促地把这些企业和原来汉华集团的那些企业混在一起,更大的可能xìng是把自己的阵脚都给冲乱了。

    林振华想问题没有项哲那样细致,不过听项哲这样一说,林振华马上就反应过来了,并且从善如流地接受了项哲的提议。有些事情的确不是能够着急的,当年为了兼并江实电,他付出了那么大的jīng力,现在要一下子兼并10家比江实电还要大的企业,还真是不能cāo之过急。

    被汉华收购的10家企业,情况各不相同。在汉华派人接手这些企业的过程中,大大小小地也都发生了一些摩擦,甚至出现过工人去市zhèng fǔ请愿,拒绝私人企业收购的事情。处理这些事情的过程是非常琐碎的,不过汉华方面是带着诚意来收购的,所作所为问心无愧,所以慢慢地也就赢得了企业中干部和职工的信任。

    汉华的市场营销能力很强,国内有岑右新带领的农民业务员团队,国外有褚红阳、舒曼和左治义雄指挥的国际化销售团队。靠着这些强大的营销力量,被收购的10家企业很快就或多或少地拿到了一些产品订单,这些订单虽然不足以让这些企业迅速地扭亏为盈,但维持一个半饥半饱的状态还是可以的,至少不需要由汉华持续地供血了。

    沉寂已久的车间重新发出了机器的轰鸣声,下岗多rì的职工们穿起蓝布工作服,拎着饭盒踏进了车间的大门。只要生产能够恢复,一切就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了,大家的心里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

    林振华实践了自己的诺言,任命甄子飞担任了浑锻压的总工,负责牵头进行汽车冲压生产线的设计。在这个重磅产品问世之前,甄子飞先为浑锻压开发了几款通用锻压产品,封况为这些产品提供了数控系统的设计。靠着这几款通用产品,浑锻压迅速地占领了国内的一部分锻压设备市场,在亏损多年之后首次出现了小幅的盈利。

    在汉华集团之后,越来越多的南方企业开始涉足东北,与当地企业商谈兼并或者联营的事项。南方企业的长处在于擅长经营,而且拥有一定的资金。东北企业的长处则是历史悠久,拥有深厚的技术积累以及大批熟练工人。两方联手,可以做到取长补短,真正达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汉华在浔阳的配套商茂乔齿轮公司也加入了进军东北的行列,冯茂乔拿出2000万元收购了浑北齿轮厂,这也是一家有着五十多年历史的老牌齿轮企业,如今居然被冯茂乔这样一位半担水出身的农民企业家收购了。冯茂乔对于这桩收购非常满意,因为直到此时,他才觉得自己是真正进入齿轮这个行业了,他从前所拥有的那些生产经验,与浑北齿轮厂相比,简直就是幼儿园的水平。

    安雁和熊立军也跑过来凑趣了,他们各自在浑北开了两家连锁店,帮林振华解决了一些富余职工的就业问题。他们在浑北开店还有一个用处,那就是壮大林振华在当地的势力,当地官员如果不开眼,想欺负一下外来的企业,也得掂量一下这些企业之间盘根错节的关系了。

    随随便便一折腾,快一年的时间就过去了。这期间,林振华当然不是一直在东北呆着,而是在东北与浔阳、běi jīng、山东等地来回地奔波。随着在浑北的企业兼并工作告一段落,林振华终于可以踏踏实实地回去了。在东北的种子已经撒下,要看到开花结果,还需要再等一段时间才行。

    林振华坐火车从浑北来到了běi jīng,他拎着手提包走出běi jīng站的时候,在接站的人群中,第一眼却看到了亭亭玉立的何岚。他记得自己已经快有一年时间没有见过何岚了,乍一见面,竟然有些陌生的感觉。他细细琢磨了一下,发现这种感觉来自于何岚身上气质的变化,与从前那个活泼的小姑娘相比,如今的何岚多了几分成熟,连脸上的笑意都显得矜持了许多。

    “林哥,一路辛苦了。”何岚走上前来,伸手要去帮林振华拎包。

    林振华谢绝了何岚的帮助,略带惊讶地问道:“岚岚,你不会是专程来接我的吧?”

    “我当然是专程来接你的。”何岚微微笑道,“除了你林大董事长,还有谁值得我专门来接呢?”

    “可是,我没有告诉过你,我会坐这班车回běi jīng啊。”林振华说道。

    何岚略带幽怨地说道:“你当然不会告诉我了,在你心里,估计根本就没有我这个朋友吧?好了,我告诉你吧,我现在的身份是国家机械委机床工业协会的工作人员,我是专程来接你去参加国家机床工业发展战略研讨会的。林董事长,请跟我走吧?”

    (。)

489 骠悍的小妹

    何岚带着林振华来到běi jīng站旁边的停车场,走到一辆黑sè桑塔那轿车旁边,掏出钥匙打开了车门,然后熟练地坐进驾驶座,对林振华喊道:“林哥,上车吧,还愣着干什么?”

    “这就是传说中的骠悍的小妹啊。”林振华笑着调侃道。

    也难怪林振华会感慨,在那个年代里,汽车还算是一种奢侈品,一般都是由专业司机驾驶的,其他人拥有驾照的并不多,女司机就更是凤毛麟角了。像何岚这种25岁的年轻姑娘,手里握着汽车钥匙,总不禁让人联想到美国大片里那种骠悍的女主角形象。'。'

    这也就是何岚了,换成别的女孩子,哪怕是出于矜持的考虑,也不会去学车的。但何岚从小就是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辣妹子,加上何海峰又一味地惯着她,这就使得她什么样的事情都敢去做。当时学车需要有单位的介绍信,不是谁自己掏点钱就能够上驾校的,不过,她是何海峰的女儿,单位哪能不给她开绿灯呢?

    “说什么呢!”何岚恼道,“有你这样形容女孩子的吗?你上不上车,你要不上,就自己挤地铁去了。”

    “我上,我上,能够坐上何大小姐开的车,实在是不胜荣幸啊。”林振华说着,先拉开后车门,把自己的包扔在后座上,然后关上后门,拉开副驾驶座的门,坐了进去。

    何岚看着林振华与自己并肩坐着,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这还着不多,我还以为你跟我爸似的,上车就坐后排呢。弄得我跟开出租的似的。我刚才还想着呢,你如果敢坐后排,我就把你轰下去。”

    “你这个比喻,倒是挺贴切的。”林振华笑着,“不过,老何是zhōng yāng领导。平时坐车都是习惯于坐后排的,那是首长位。我这个位置,是秘书坐的地方。”

    何岚发动汽车,开出了停车场,载着林振华向三里河的方向开去。机床工业协会承办的“国家机床工业发展战略研讨会”将安排在那里召开。协会已经给参会者安排好了住宿的宾馆。

    何岚拿到驾照没有多久,技术还非常生涩,所以开得小心翼翼的。幸好路上的车也不算多,她勉强还能够应付,而且还有闲暇与林振华有一句没一句地聊天。

    “林哥。我听陈哥说。你在东北和人打架了?”

    “应该说是差点打起来,不过后来**来了,接着陈局安排的人也过来了,就没人敢动了。”林振华说道。

    “多危险啊!”何岚撅着嘴说道,“我爸也真是的,让你去东北帮他的忙。他怎么不把事情安排好啊。我听说,东北人可会打架了。真伤着你怎么办啊。你都不知道,我那几天都担心死了。差点就想到东北去守着你了。”

    林振华听得出何岚的担忧是真心的,心里不由得泛起一种复杂的情绪。

    何岚是林振华穿越过来之后接触的第一个女孩子,当时,面对着歹徒的土炸弹,他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年仅10岁的何岚,从此在相互间建立起了一种跨越年龄的友谊。在早些年,他一直把何岚看成一个小姑娘,像是自己的晚辈一般。但随着何岚的年龄一天天增大,林振华不得不认真审视他们之间的关系了。毕竟,何岚只比他小八岁而已,这并不是一代人的差距。

    林振华是一个工科男,在感情方面是比较粗线条的。他与杨欣青梅竹马,一起长大,自然而然地走到了一起,建立起了一个幸福的家庭。他对于自己的婚姻和家庭感觉到非常满意,从来也没有想过要搞一点婚外的激情。何岚在他的眼里,和小芳一样,就是一个值得他呵护的妹妹而已。但这种非亲非故的妹妹和亲妹妹毕竟是两码事,小芳已经无数次提醒过他了,让他不要与何岚走得太近,以免rì久生情,他在最近几年,也开始刻意地回避何岚。可是,看起来,这种回避没有任何作用,何岚对于他的感情,非但没有减弱,反而还因为距离而产生出了更多的美。

    唉,老何怎么也不管管他这个闺女啊,林振华在心里暗暗地责怪着何海峰,这还是陈天在莫斯科的时候说过的话。

    “林哥,你在想什么呢?”何岚见林振华不说话,便随口问道。

    “哦,没什么。”林振华掩饰地说道,“对了,岚岚,你是什么时候到机床工业协会的,我怎么没听你说啊?”

    “是你自己不关心我好不好?”何岚道,“我刚到机床工业协会的时候,就已经打电话跟你说过了,也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在听。”

    “有这回事吗?”林振华愕然道,他细细想了一下,似乎还真有这么一回事。那是物资部刚刚撤销的时候,何岚打电话向他征求过意见,问他说自己去哪个单位比较好,当时的确提到过机床工业协会这个地方。当时他正在浑北忙着评估一家待收购的企业,脑子里装的都是企业的资料,哪里会在意这种小事情。

    “呃,真是不好意思,可能是前一段工作太忙了,我把这事给忘了。”林振华带着歉意说道。“我知道你是忙大事的人。”何岚郁郁地说道,然后便不再吭声了。趁着林振华扭头去看窗外的片刻,她抬起手,在眼眶上轻轻抹了一把,拭去了一滴摇摇yù坠的泪水。为了打破车内沉默的尴尬,她伸手拧开了车上的音响,喇叭里响起了当年一位玉女歌手甜甜的歌音:

    “我的思念,是不可触摸的网

    我的思念,不再是决堤的海

    为什么总在那些飘雨的rì子

    深深地把你想起

    我的心是六月的情

    沥沥下着心雨

    想你想你想你想你

    最后一次想你……”

    “呃……岚岚,这次机床工业战略研讨会,有哪些单位参加啊?zhōng yāng有什么样级别的领导出席?”林振华没话找话地问道,车里的气氛实在是太诡异了,他真的不知道在这种场景下。该怎么去哄一个女孩子。

    何岚轻轻舒了口气,把心中的郁抑暂时扔开,然后平静地回答道:“这一次的会议,规模比较大,有来自于各省市区机械工业委的负责人,还有几百家机械企业的代表。zhōng yāng这边。分管经济工作的唐副总理会出席开幕式,国家计委、经贸委都会派出主任或者副主任来参加会议的讨论,还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科院等智囊机构的专家也会全程参与。”

    “动静挺大的。”林振华道,其实。他在此前多少也知道这次会议的规格了,“你们机械委这边,有什么内幕消息没有,比如说,国家对这次会议是如何定调的。”

    何岚道:“我听说。召开这次会议的原因。主要是唐副总理在一次国务院的办公会议上专门对中国的机床工业发展提出了几点看法。他认为,中国的机床工业存在着自主创新能力弱、对外依存度高、产业结构不合理、国际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如果不解决这些问题,我们的整个工业发展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