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工业霸主-第1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用风声鹤唳来形容当时的民营企业家,实在是再贴切不过了。

    “老冯,你放心吧,政策不会变的。”林振华对冯茂乔安慰道,他实在不知道该如何向冯茂乔解释好,毕竟不是谁都能像他一样洞悉未来的。

    冯茂乔道:“林经理,你们这些吃公家饭的,哪知道我们的苦啊。这如果政策一变,你们是无所谓的,我们可就惨了。到时候,不但我们自己要吃苦,连孩子都要受连累,成份高了,连上学、当兵都受影响啊。”

    “我想,不至于吧。”林振华无奈地说道。

    “林经理,你就帮帮忙吧,我把公司捐给你们汉华重工,你给我开一个证明,这样我就放心了。”冯茂乔央求道。

    林振华问道:“老冯,这个公司可是你的心血啊,你这一捐出去,就什么都没有了。回头万一政策没变,你后悔还来得及吗?”

    冯茂乔脸上流露出一种悲凉的神sè,眼睛里似乎也有一些亮晶晶的东西在闪烁着。他是听到了一些风声,从而不得不行此下策的,但从内心来说,他何尝愿意把自己的企业交出去?这家茂乔齿轮公司岂止是他的心血,简直就是他的生命啊。

    “林经理,交与不交,最后不都是空的。我现在交出去了,起码还能躲过一劫。如果到时候让zhèng fǔ没收了,我连命都保不住了。”冯茂乔说道。

    林振华看着冯茂乔这种态度,知道再劝也没用,冯茂乔心里有疙瘩,这不是林振华说一两句就能够解开的。这个年代,改革刚刚进行了10年,人们对于极左年代的记忆还非常深刻,内心那种担心政策变动的恐惧感,不是后世的人们能够体会到的。

    想到这里,林振华点点头道:

    “唉……这样吧,老冯,我跟你说什么,你也不信。如果你实在不踏实,你就写一份申请书,申请把企业捐献出来,我呢,以汉华重工的名义,给你开一个收条,表示收到了你的申请,但需要进行讨论。未来如果政策真的变了,有人找你麻烦的时候,你可以说自己已经申请捐献了,这样就没问题了。万一政策没变呢,你只要收回申请就可以了。”

    “你是说,我光申请,但你们先不批准,咱们就这样拖着?”冯茂乔一下子就听懂了林振华的意思,不得不说,人在涉及到切身利益的时候,脑子是极其聪明的。

    林振华道:“没错,正是如此。我收到申请,直接就锁进保险柜。现在公司的事情多得很,哪有时间来讨论你的申请?这样放上一年半载,形势也就清楚了,是不是?”

    “那就太感谢林经理了。”冯茂乔只差给林振华磕头道谢了。

    林振华提出的这个方案,的确是一个万全之策。让冯茂乔提出捐公司,但捐的过程可以拖得很长,然后就慢慢地看形势。形势不妙了,就扔掉公司,博个爱国资本家的名头。形势如果好,那么就让林振华把申请退还给他,他也没什么损失。

    不过,这样的cāo作,需要林振华全力配合才行,一定程度上说,林振华是要冒一些风险的。冯茂乔在心里暗自想到,如果未来政策真的没变化,自己还可以继续办这家公司的话,是不是拿出一成的干股送给林振华,作为感谢。这当然是后话了,现在自己都生死未卜,哪敢提这样的事情。

    “老冯,这事就这么定了。你回头写一个申请过来,态度要坚决一些,但细节上要模糊,总之,要让人抓不住把柄,你能做到吧?”林振华问道。

    “能,能,完全能。”冯茂乔连声说道,“我回去就算不吃不睡,也会把这个申请写好。”

    林振华道:“嗯,还有,在此期间,你要维持好公司的生产,不要因为担心政策就不管不顾了。我再跟你强调一句,政策是不可能变的,这个公司未来肯定还是你的。”

    “那是肯定的,就算这个公司要捐,我也不会让它垮掉的。”冯茂乔肯定地说道。

    “对了,老冯,你去年从美国弄到了800万美元的订单,这一次美国搞制裁,你们的订单有没有受到影响?”林振华问道。

    冯茂乔道:“影响不少,有几家美国企业已经打电报过来,说暂停合作了。不过,还有大概200万的订单还在做。”

    “你要注意一下对方付款的情况,别回头把货交了,人家找个借口不给付款,这就麻烦了。”林振华提醒道,“对了,这方面的事情,你可以和谢市长多联系一下。这次招商是全市统一组织的,与美国方面的联络,以市zhèng fǔ的名义来做,也许效果会更好一些。”

    “谢市长?”冯茂乔看着林振华,迟疑了一会,才说道:“林经理,你不知道吗,谢市长犯错误了。”

    “啊!”林振华这一惊可非同小可,他是刚从非洲回来,还没来得及全面了解情况。他刚刚问过了项哲,知道公司里没出什么大事,却想不到谢悠善出事了。

    “老冯,你知不知道,谢市长犯什么错误了?他现在怎么样了?”林振华问道。

    冯茂乔道:“我知道的不多。听人说,是和这次运动有关的事情,在运动的时候,他说了一些不该说的话,结果现在上面追查下来了,把他的副市长免了。”

    “没坐牢吧?”林振华问道。

    “没有,他还在工作呢。现在派他去管新码头的建设了,是新码头建设指挥部的负责人。”冯茂乔说道。

    “是这样。”林振华放心了,只要没有牢狱之灾,事情就不算是太严重。

    “好吧,老冯,你先回去办你的事情,我去看看老谢。”林振华说道。

    冯茂乔千恩万谢地走了,林振华把王均贤喊来,向他了解了一下谢悠善的情况。王均贤早在浔阳自行车厂那个时候就已经是厂办秘书了,上上下下的门路都比较通,所以掌握的信息也比较全面。听到林振华问起来,王均贤便把谢悠善的事情说了一遍。

    整个事情与冯茂乔说的大致是一致的。在运动期间,市里对于运动的态度也有一些争议。谢悠善是一个思想比较开放的人,在市里的一些会议上,也就说了一些比较有个xìng的话。风波过后,他说的这些话被人捅到了省里,结果引起了一些争议。

    谢悠善在省里有一些根基,所以省里对他并没有进行严肃的处理,但他的副市长位置是肯定保不住了。市里考虑到他此前一直在抓新码头的建设,便直接任命他当了新码头工程指挥部的主任,保留了副厅级的级别,算是高配。

    “谢主任的政治前途算是完了。”王均贤感慨地说道,“可惜了,刚刚41岁的副厅级,本来起码还能再上两个台阶的,这一来,完全停步了,估计到退休也就是副厅级了。”

    “现在是风头上,市里不得不这样处理。过两年,如果事情过去了,他还是有可能重新启用的吧?老谢这个人,能力还是非常强的,而且做官也比较清廉。”林振华猜测道。

    王均贤当了多年的厂办秘书,对于官场上的那点事情还是挺熟悉的。他摇摇头道:“没希望了,当官就是这样的,一步踩空了,后面就补不上来了。他这次会被人家举报,也是因为他当上副市长,挡了人家的路。听说去省里举报他的,就是原来和他竞争副市长位置的那个人。”

    “晕啊,这里头还有官场斗争呢。”林振华彻底蒙了,他是一个技术型的干部,对于这些官道逻辑是一窍不通的,“老王,现在到什么地方能够找到老谢?我去看看他去。”

    “……林经理,你要去看他?”王均贤迟疑道。

    “怎么?”林振华问道。

    “他是犯了错误下来的,你这样一回来就去看他,会不会有人说闲话啊?”王均贤提醒道。

    “说什么闲话?再说了,我是企业里的干部,又不是zhèng fǔ的干部,这套站队的规矩,对我不成立。”林振华说道。

    王均贤道:“那好吧,你如果要找谢主任,这个时候可以到他办公室去,就在新码头的工地上,我给你安排车。”

397 港口机械

    “振华,你怎么来了?”

    在浔阳新码头工程指挥部的办公室里,谢悠善吃惊地对林振华说道。

    “老谢,我来看你的。”林振华说道,“我今天刚回到家,听说了你的事情,就赶过来看看了。”

    “唉,让你cāo心了。”谢悠善叹了口气,指着沙发说道,“你快坐吧,我让人给你倒水。”

    虽然是被贬到新码头工地来任职,但谢悠善的级别毕竟还是在的,招呼了一声之后,便有工作人员进来给林振华倒上了水,然后轻手轻脚地退出办公室,还带上了房门。

    “振华,你不该来的。”谢悠善坐到林振华身边的另一个沙发上,对他说道。

    林振华明知故问:“为什么?”

    谢悠善道:“我现在是什么情况,你不知道吗?其他的干部,躲我都躲不及呢,哪像你这样,刚刚从非洲回来,第一站就到了我这里。这件事一旦传出去,对你不利啊。”

    林振华淡淡一笑,说道:“老谢,我来看看朋友,碍谁什么事了?再说,你的事情我也听说了,不过就是多说了几句话而已,又不是叛党卖国的大罪,难道还要搞什么诛连不成?”

    谢悠善道:“谁知道呢,现在国家下一步的政策怎么样,谁也不知道。我现在虽然是保留了级别,但保不齐未来有谁会把这些事再翻出来,秋后算账。政治运动这种事情,唉,小林,你还年轻,可能真没什么体会。”

    “这个我不用去想。”林振华摆摆手道,“你是我的朋友,现在你碰着事了,不如意,我肯定要来看看你,否则还算什么朋友?”

    “谢谢,谢谢,这就叫患难见真情啊。”谢悠善答道。说心里话,林振华能够在回到浔阳之后的第一天就专程过来见他,这让谢悠善的确是非常感动的。虽然他也知道自己这点事还不至于会连累到林振华,但人家能够这样做,本身就非常不容易了。他甚至还想到,在自己chūn风得意当着副市长的时候,林振华对他反而没有这样殷勤。

    “老谢,新码头这边的工作,做得还顺心吗?”林振华问道。

    谢悠善道:“这能有什么不顺心的?这边的工作本来也是按部就班在做的,我平时只需要看看报表就够了,也没什么需要cāo心的。眼下国家在搞治理整顿,资金方面有点紧张。市里也说了,有钱就做,没钱就先放着,我没什么压力。”

    林振华又问道:“新码头完成以后,会给你怎么安排?”

    谢悠善道:“洪市长给我打了一个招呼,估计是回市zhèng fǔ,挂一个副厅级的调研员,然后管管政研室之类的。”

    “没有东山再起的希望吗?”林振华问。

    谢悠善摇了摇头,说道:“目前还看不到这样的希望。其实,这一次把我从副市长的位置上调整下来,也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大家都知道调整我是什么原因,但组织上并没有明确提出来。这样一来,将来即使政策有什么变化,我也很难再重新得到使用。因为调整我并没有做错,未来也就不存在纠正错误的问题了。”

    “那也就是说……”林振华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有些话实在无法当着谢悠善的面直接说出来。

    谢悠善倒是帮林振华把话说出来了:“没错,我一辈子就算是完了。官场上的事情,耽误了一步,后面就很难再赶上来了。”

    谢悠善没有跟林振华说得太细,其实,这件事情他已经让家里的人去活动过了,但没有什么效果。省里的一位主要领导认为,谢悠善的思想过于激进了,不适合担任这样级别的领导干部。这样一个结论,对于谢悠善来说是非常致命的,这意味着除非这位主要领导调离或者退休,否则谢悠善是很难有出头之rì的。

    “那么,老谢,你有什么打算?”林振华问道。

    谢悠善道:“振华,其实即使你不来找我,过些天我也会去找你的。”

    “找我?”林振华奇怪地问道。

    “对,找你。”谢悠善道,“振华,你记不记得,一年前,我在你办公室跟你说过,我也想转到企业去做的,在zhèng fǔ里做事,掣肘的地方太多了。”

    “一年前?”林振华认真想了一下,隐隐约约觉得好像真有那么一回事。

    那是谢悠善刚刚带着代表团从国外招商回来的事情,当时浔阳市有不少机关干部都在打算停薪留职下海创业,谢悠善开玩笑说自己也有此意。那时候他说这样的话,就纯粹是摆姿态了,因为他正处于提升当副市长的前夕,打死他也不会想下海的。

    然而,今天谢悠善重提此事,却有了几分的认真。他在仕途上的机会已经没有了,如果改行去做企业,说不定还能够绝处逢生。谢悠善是个很有能力的人,而且社会关系也非常广,做企业的发展前途是很大的。

    “老谢,你这话是认真的吗?”林振华问道。

    谢悠善点点头,说道:“我是认真的。老实说,坐了这么多年的机关,要让我下海去,还真有点怯场。但现在这个样子,我再在机关混下去,也没什么意思了。真的回市zhèng fǔ去挂个调研员的名头,不过是惹人笑话而已。我今年才41岁,还不到混吃等死的时候,我想换个地方再博一博。”

    林振华道:“老谢,下海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哦。你别看我们这些做企业的有时候显得风光无限,但其实也挺艰难的。对了,今天那个冯茂乔还去找我了,说要把他的茂乔齿轮公司捐给我们汉华重工。”

    “为什么?”谢悠善果然也觉得很奇怪。

    林振华道:“他听到一些风声,说国家的政策要变,民营企业可能会被没收。他怕自己未来被打成资本家,所以就想提前把企业捐了。”

    “扯淡!”谢悠善不屑地说道,“这样的传言他居然也会相信。国家的整个开放政策,只可能向前走,不可能向后退。现在和过去不一样了,老百姓都已经习惯于生活的改善了,如果谁要把政策倒退回去,让老百姓重新过过去那种一个月三两油、八两肉的rì子,老百姓肯定不干了。”

    这就是谢悠善这种机关干部与冯茂乔这种农民企业家之间的区别了。论做生意,谢悠善可能不及冯茂乔,但要说起对国家政策的研判,十个冯茂乔也比不上一个谢悠善。别看谢悠善现在已经不当副市长了,但对于国家大政方针的理解,还是非常到位的。

    “高,老谢,实在是高。”林振华向谢悠善翘起一个拇指夸奖道,“我也是这样跟老冯说的,不过,他还是不踏实。”

    “不踏实,让他把公司送给我吧,我不怕当资本家。”谢悠善呵呵笑道,与林振华聊了这么一会之后,谢悠善的心情好了许多,说话也轻松了。

    林振华也笑着说道:“老谢,你好意思吗?人家老冯辛辛苦苦挣下一份家业,你一个zhèng fǔ官员,好意思跟人家要?”

    “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谢悠善道,“别看我现在还是副厅级,可是我身无分文啊。我要下海,游艇不敢想了,总得有个救生圈吧?”

    “老谢,你真打算下海的话,想过做什么行业没有?”林振华问道。

    谢悠善道:“你还别说,我现在真的有一个目标,我还打算和你商量商量呢。”

    “什么目标?”林振华问。

    谢悠善道:“这一段时间,我负责新码头建设,突然有了一个想法。我觉得,未来几十年内,如果我们国家的经济不出现大的问题,估计各个地方都会加大港口建设的力度。这样一来,就会产生出一个很好的商机,那就是港口机械。”

    “你想做港口机械?”林振华吃惊地问道。

    谢悠善道:“没错啊。振华,你记不记得,去年咱们为了江海联运的事情,跑了不少港区,我当时就注意到了,咱们国内的港口机械化程度很低,和人家美国没法比。比如说,港口上用的叉车、电瓶车、卷扬机,还有天车、悬臂吊、门形吊,这些东西在国外都是有专门的企业生产的,而在咱们国家,目前还没有专业厂家。如果我能够搞一家专门生产港口机械的企业,搞专业化生产,肯定会有市场的。”

    “不错啊。”林振华赞道,“老谢,你的眼光的确不得了,听你这样一分析,我觉得你当市长真是屈才了,你的确应当去做企业,随随便便也做成世界五百强了。”

    林振华这话当然有些恭维的成分在内,但也并非完全是虚指。在80年代末,能够看到港口机械的商机,这的确是需要一些眼光的。谢悠善家学渊源,从小就受到经济方面的熏陶,眼界的确不同凡响。

    “这么说,你也觉得我的想法是对的?”谢悠善听到林振华的夸奖,心里也有几分欣喜。

    林振华道:“你的想法完全正确。不过,老谢,你打算如何入手?”

    谢悠善道:“我已经了解过了,南都有一家工程机械厂,目前经营状况不佳,已经是濒临破产了。这家厂子的技术条件还可以,如果能够调整一下经营理念,再找到一个好的产品,完全可以起死回生。我让家里人去问过了,省里愿意以200万的价格把这家厂子卖掉。如果我想接手的话,这200万还可以分成几期来付。”

    “那家厂子我知道,200万的价格的确不贵。”林振华说道。

    “如果能够拿下这家厂子,我估计花上几个月时间就可以完成调整。市场方面,我也打听了一下,我父亲和我爷爷他们都有一些熟人,是在几个港口工作的,其中还有几位是港口的主要领导干部。如果我自己办了一家港口机械公司,他们应当会给我提供一些便利,所以,最终的一些业务,应当是能够保证的。”

    “有这么好的条件,你还犹豫什么?”林振华说道,“这年头,只要有市场就好办了。生产方面的事情,实在不行,我从汉华重工借几个人给你。比如说胡妫,他搞企业管理很有一套,保证能够让你的企业迅速地恢复生产。”

    谢悠善道:“你能借几个人给我,那就太感谢了。其实这件事我已经想了一段时间了,只是因为要辞掉公职,所以还有些犹豫而已。另外一个障碍是,我现在别说200万,就连10万块钱都拿不出来。”

    “钱不是问题。”林振华说道,“我觉得这个项目有前途。老谢,你如果真的想干,我可以想办法给你筹钱。”

    这就是林振华的xìng格了,他不太喜欢绕弯子,什么事情想好了就直接说出来了。他与谢悠善也算是多年的朋友了,两个人都是聪明人,对方在想什么,自己心里基本上都是有数的,这个时候再扭扭捏捏地打哑谜就没必要了。

    对于港口机械的前景,林振华其实也是想过的,只是他现在手头已经有了不少产品,包括大化肥设备、大乙烯设备、喷水推进器、数控机床等等,还有一大堆轻工业项目,要让他再分出jīng力来开拓一块港口机械的市场,实在有些力不从心。

    汉华重工这些年引进的人才不少,但都还不到能够独挡一面的时候,所以林振华不敢随便地拓展新的业务方向。如今谢悠善有意做港口机械,林振华自然是大力支持的。

    “振华,你如果觉得可行的话,咱们一起干吧?”谢悠善发出了邀请。

    “怎么一起干?”林振华问道。

    谢悠善道:“咱们两个人合伙来做,你出一部分钱,另外再借一部分钱给我,咱们俩各占一半的股份。这家企业的rì常事务由我负责管,你只需要给我出一些主意就可以了。未来如果有收益,咱们俩一人一半。”

    “这样你不是太吃亏了?”林振华说道,“老谢,这是你自己创业的企业,我凭空插一手不合适。”

    谢悠善道:“如果是别人插一手,我肯定不干。但你振华如果愿意插一手,我求之不得。老实说,我对于做企业还有一些顾虑,如果你能够和我合作,我就有信心了。你放心,我不需要你做rì常的管理工作,只需要在重大决策方面,你能够给我一些建议就行。我相信,你的建议会是非常有价值的。”

    谢悠善的话并不是客气话,而是他深思熟虑的结果。他毕竟没有做企业的经验,要独自下海办公司,风险是很大的。出于这样的考虑,他决定拉林振华一起入伙,以便利用林振华的市场经验。在股份的分配方面,谢悠善想得并不多,现在他能够看到的,不过是一家刚刚起步的小公司而已,谁多占一些比例,其实差别不大。

    许多公司在起步阶段都有这样的特征,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互相商量了一下之后,就办起一家公司来了。在公司建立之初,大家对于股权的分配是非常超脱的,往往是平均分配,或者根据一些非常可笑的理由进行分配。

    例如,曾经风云一时的家电巨头爱多,在最初就是由两个儿时的伙伴各出2000块钱建立的小厂子。当时厂子留出10%的股份交给工厂所在地的村子,余下的股权就是在两个合伙人之间平分的。最终,爱多的崩溃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当初股权分配上的这种随意xìng。

    “呵呵,好啊,能够和你老谢搭伙,我也是求之不得啊。”林振华爽快地回答道,“这样吧,我负责给你筹集200万,其中100万算是我借给你的,另外100万算是我入股的钱。至于新成立的公司,你占70%,我占30%就可以了。”

    “这不行,咱们俩一人一半,重大决策共同来做。”谢悠善坚持道。

    林振华道:“老谢,咱们之间就不必客气了。你也知道的,汉华这边,我已经有股权了,所以你这边的企业,我就不用占那么多股份了。我拿30%的股份,也是为了将来能够帮你一下。正如你说的,这家企业未来的经营主要是由你来做,我光出了钱,如果再占太多的股份,我自己也会良心不安的。”

    “嗯,好吧。”谢悠善点头道,“既然你说到这个程度了,那就按我七你三的比例吧。至于收购矿山机械厂的200万,也按我七你三的比例来算好了。你出60万,再借给我140万。未来等到公司有收益了,我再把140万还给你,你看如何?”

    “行,就这么定了。”林振华说道。

    “这件事,我还要和家里的人再商量一下,尤其是要听听我父亲和我爷爷他们的意见。如果他们都赞成,我就去找洪市长办辞职手续了。”谢悠善说道。

    林振华笑着问道:“对了,老谢,你有没有想好,你的新公司叫什么名字啊?”

    谢悠善道:“这事八字还没一撇呢,我哪想到这么细的事情。我想,总之应当叫个什么港口机械公司吧。哎,对了,要不就用你的名字吧,叫振华港机,你看如何?”

398 何岚的偏执

    谢悠善的建议,当然只是一个玩笑。无论是他自己还是林振华,都不可能用一个人名去当公司的名称。

    关于收购南都那家工程机械厂的事情,两个人也就能谈到这个程度了。谢悠善还需要和家里人商量一下才能下决心。至于最终的收购,更是还要与方方面面进行沟通,不是随口说一句就能够办成的。

    至于林振华,对港口机械公司的态度也仅限于是帮谢悠善一个忙,他自己的兴趣并不在于此。他答应借给谢悠善200万块钱,有点类似于风险投资的xìng质。投资成功了,也许就培育出一家年产值数十亿的大公司。投资失败了,也能让谢悠善欠自己一个人情。谢悠善虽然不当副市长了,但他的家庭背景不错,有些关系还是能够用得上的。

    林振华告别谢悠善,回到汉华重工,马上开始着手安排一件重要的事情,那就是筹备承接江北石化的45万吨乙烯改造工程。

    这个工程是石油部和江北石化所在的江苏省zhèng fǔ合作搞的项目。项目在一年前已经签约,由德国ALK公司负责提供主要设备,国内一些化工设备企业负责配套。

    **之后,德国zhèng fǔ也加入了制裁中国的行列。ALK公司的总裁是一位极端的**分子,在配合zhèng fǔ对中国的制裁方面,表现得比任何同行都更为积极。他宣布,无限期地暂停向中国提交45万吨乙烯的设备,何时恢复供货,取决于中国政策的改变。

    江北石化的改造工程,一下子就停顿下来了。那些负责提供配套设备的国内企业,也面临着收摊子回家的窘境。在当年,这样由于受到国外制裁而不得不中断的项目,并非只此一项,国家各部委对此也只能是干着急而手足无措。

    在刚刚由石油部改制而成的石油总公司,对于45万吨乙烯改造项目形成了两派意见。一派意见认为,目前的情况只能是等待,西方对于中国的制裁也不可能持续太久,短则一两年,长则三五年,制裁总是会结束的,到那时候再重新启动这个项目也不迟。另一派意见则认为,树活一张皮,人活一口气,与其这样受制于人,不如自己拼一拼,说不定自己拼成功了,就能够反过来打ALK一记耳光。

    能够打ALK的脸,自然是大家乐于看到的事情。但也有人担心,中国连30万吨乙烯都搞不出来,直接跳一步,搞45万吨乙烯,风险太大了。万一没有搞成,那就是打脸不成,反而自取其辱了。

    总公司的这些讨论,汉华重工自然也有所耳闻。毕竟在去年的时候,林振华、韦东齐等人是陪着石油部的顾嘉骅参加过与ALK的谈判的,而且还向石油部申请了要承接一个30万吨乙烯的项目。顾嘉骅目前的职务是石油总公司化工设备工程部的部长,45万吨乙烯改造项目,就是由他负责。他是属于主张自己建设的那一派,不过他也知道,这个想法能否实现,一半的希望在于汉华重工的身上。

    林振华从项哲那里了解到了国家石油总公司的态度,又与韦东齐、贺诚山等人一起进行了几天的讨论,全面分析了承接这一项目的可行xìng和主要技术难点,随后,他便带着一个班子启程前往běi jīng了。他打算说服石油总公司,把这个45万吨乙烯的项目交给以汉华重工为核心的国内企业来做。

    古人说,祸兮,福之所倚。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制裁,对中国是一种损害,但同时也是一个机会。在非常时期,国家会采取一些非常的举措。有些平时办不到的事情,在这种特殊时期往往很容易做办到。兔子急了也跳墙,中国平时像是一只人畜无害的小白兔,但急了眼的时候,也是会露出獠牙的。

    林振华正是看到了这个机会,决定冒险一搏,接过这个有一定难度的项目。韦东齐等人已经替他全面评估过了,以目前国内的技术力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