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工业霸主-第1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嚯,好大的口气!”左济民夸张地说道,“你一个省级企业,就想吃下一个乙烯项目?你也不怕人家说你以蛇吞象?”

    林振华笑道:“这就是我前面向左司长说的,请计委方面给我们一些道义上的支持了。”

    左济民道:“这是道义上的支持吗?一个乙烯项目投资70亿,你居然把它叫做道义上的支持?”

    “我不需要计委直接把这个项目给我们,计委只要拿这个项目开展国内招标就可以了。”林振华笑着说,“到时候谁家的技术强就能中标,如果我们技不如人,那也自然会认赌服输的。”

    “真有你的。”顾嘉骅插话道,“这几个月时间,你已经把我们石油系统的底摸了个一清二楚。对了,你手里还有贺老这样的老石化,我们石油系统的底,你早就清楚了。到目前为止,国内还没有哪家装备企业系统地掌握了大型乙烯装置的技术,只有你们汉华重工进行了这方面的系统研究,而且很快还能够获得ALK转让的技术。如果搞公开招标,最终还不是花落你们汉华了?”

    林振华坦然地说道:“顾司长所言极是,我的想法正是如此。我们汉华重工通过正常的招标程序拿到这个项目,然后用项目去吸引各家企业加盟。这相当于我们汉华是总承包商,其他企业是分包商。我们出技术,出规范,其他家出设备、出人、出经验,这样的组合不是很好吗?”

    “这倒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探索。”左济民说道,“对了,小林,你这个想法,有没有和何海峰主任讨论过?”

    “很早以前是讨论过的,何主任对于我的想法是支持的。”林振华道。

    他这话倒也不是说谎,他与何海峰在一起聊天的次数很多,类似于这样的想法,双方也的确交换过意见。林振华提出的这个方案,在后世是很平常的,但在当时的中国,还比较新颖。何海峰是一个思想非常开放的人,对于这种具有开拓xìng的想法,一向都是非常赞赏的。

    “老顾,你觉得小林这个想法怎么样?”左济民问道。

    顾嘉骅没有回答,而是看着林振华,笑而不语。

    林振华向顾嘉骅还以一个灿烂的微笑,说道:“顾司长,你不用这样看着我。你放心吧,如果我们汉华重工有发包的机会,我们肯定会把最主要的部分都发包给咱们石油系统的企业的。”

    “哈哈哈哈!爽快!”顾嘉骅笑道,“我等的就是你这句话呢。”

    “顾司长真是老……咳咳,那啥……”林振华话说到一半,觉得措辞上有些不妥,连忙又咽了回去。

    顾嘉骅没好气地斥道:“你不就是想说我老jiān巨滑吗?我替你说出来了吧。”

    “我本来是想说您老谋深算的,好像也有点贬义哦。”林振华讷讷地说道。

    其实,就算顾嘉骅不逼林振华,林振华也是打算把最主要的工程发包给石油系统内的装备企业的。乙烯项目里涉及到许多大型压力容器的制造,在国内只有几家石油化工机械厂有这样的生产经验,这些设备不发包给他们,还能给谁呢?至于上百台压缩机、离心泵之类的化工机械,林振华会给汉华重工留下一部分,但其余一些也是要发包出去的,而国内有生产经验的,同样也还是这些化工设备企业。

    不过,即便是如此,顾嘉骅还是需要林振华表明这样一个态度才行,这件事涉及到石油部的核心利益,那是不能马虎的。

    “老左,我认为小林的建议具有可行xìng。”顾嘉骅得到了林振华的承诺,便开始为林振华说话了,“当然,具体这个项目如何发包,还得请计委来把关。此外,即使小林他们中标了,计委和石油部方面,也还是要派出一个工作小组,负责监督整个项目的执行过程。毕竟是上百亿的大项目,完全放手是不可能的。”

    “那好吧,你们石油部拿出一个意见来,毕竟对于乙烯这个东西,你们了解得更为专业。如果你们认为小林的汉华重工具备承担这个项目的实力,那么计委方面应当是可以考虑采用这种招投标的方式的。不过,这还是一个新生事物,我们也需要讨论一下,论证一下,这不是我一个人能说了算的。”左济民道。

    “老左,你尽量去协调一下,我在石油部这边,也会尽快地拿出一个意见来。我觉得小林的这个想法是非常有意义的,反正我们是要搞乙烯的,拿出一套来培养我们自己的队伍,也是非常值得的嘛。”顾嘉骅强化着左济民的想法。

    大型乙烯装置的国产化,一直是石油部的一块心病。早先看不到希望,大家也就避而不谈了,现在林振华声称自己能够拿下这样的项目,一下子把顾嘉骅心里的**又点燃了。如果能够在自己的领导下,实现了乙烯装置国产化的零的突破,那将是多么有光彩的一笔政绩啊。

    顾嘉骅知道,林振华是企业里的人,成绩再大,也不可能盖过官员的风头,而在官员之中,顾嘉骅无疑是最有资格享受这个荣誉的人。想通了这一点,顾嘉骅对于推进这个项目的积极xìng就异常高涨了。

    “如果有可能的话,我希望不是一套,而是……最起码两套吧。”听到两位官员都支持自己的意见,林振华开始得陇望蜀了,“我的意思是说,计委要批准这8至10套乙烯设备,肯定也不是同时批准的,前前后后,怎么也得拖出四五年时间。我们可以先做一套,如果成功了,那么计委就再给我们一套。”

    “老顾,你看看,我说小林是打算替我们计委当家吧?”左济民笑道,“看来我还太保守了,我原来以为要过几年,结果小林现在就开始替我们做主了。”

    林振华道:“左司长,我的意思是说,计委这边毕竟是管宏观经济的,对于具体的技术问题,肯定了解得不够。乙烯项目未来的发展趋势,必然是大型化,80万吨甚至100万吨的规模,在十年后必将成为主流。如果咱们一下子就上马10套30万吨的,未来就会成为鸡肋。”

    “依你之见呢?”左济民问道。

    林振华道:“依我之见,我们可以先上马3至4套30万吨的设备,其中1套交给我们汉华重工来组织建设。有这3至4套设备,已经能够基本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了。我们会尽量利用这1套30万吨设备,来形成我们的研发和制造能力,再往下就可以直接冲击80万吨了。”

    “好!我完全赞同。”顾嘉骅说道,“小林说得非常对,乙烯的大型化是未来的必然趋势,我们国家目前没有引进更大规模的乙烯装置,只是受到财力的限制而已。如果我们有可能形成dú lì自主的80万或者100万吨乙烯装置制造能力,那我们就相当于一步跨入世界石化行业的先进国家行列了。”

374 计委副主任

    从石油部出来的时候,韦东齐和贺诚山都像喝醉了酒一样,满脸通红,激动得不能自已。一走到大街上,韦东齐就拉住了林振华的手,说道:“林经理,你今天说的这些,真的能够实现吗?”

    “当然能够实现。”林振华平静地说道。

    “我怎么觉得像是做梦一样。”韦东齐脸上露出一种陶醉的神sè,“即使是梦,也是一个美得让人不愿意醒来的梦啊。”

    林振华只觉得鸡皮疙瘩掉了满地,他讨饶道:“喂,老韦,你能不能正常点,你这一诗xìng大发,我只觉得浑身不自在啊。”

    韦东齐哈哈笑道:“林经理,你不知道吧?我读大学的时候,是学校里青年诗社的成员呢,不过,我都30多年没有写诗了。”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贺诚山老爷子也开始诗兴大发了,老一辈人都是有点古文功底的,张嘴来句诗不算什么。

    “二位,二位,你们不至于高兴成这个样子吧?”林振华郁闷地说道。今天谈的事情,对于汉华重工来说,也的确是一件大事,但不至于让两个加起来120多岁的老工程师高兴到这个地步吧?

    韦东齐道:“林经理,我加入汉华已经三年多时间了,我亲眼看着在你手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所以我相信,只要你说出来的事情,就一定能够实现。80万吨乙烯,这是我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啊,可是听你的意思,最多10年时间,咱们就要把它搞出来了!”

    “怎么,你觉得我浮夸了吗?”林振华问道。

    韦东齐摇摇头道:“完全没有。刚才你和两位司长讨论的时候,我和贺老也在分析你说的思路,我们两个人觉得,如果你说的全国大协作能够搞成,再加上咱们汉华重工一贯的做事风格,10年之内冲击80万吨乙烯,是完全可能的。”

    贺诚山也说道:“没错,我已经认真分析过了,虽然还有不少困难,但这些困难应当都是我们能够解决的,我对这个项目非常有信心。”

    “好,你们二位有信心,那我就放心了。”林振华道,“咱们需要安排一下,抓紧时间接收ALK公司的技术资料,同时开始和各家预想中的协作单位进行接触,了解一下他们的技术实力。老韦,贺老,你们二位都是石化系统的老人了,你们把各家企业的情况梳理一下,最好再想想有没有什么熟人,我们马上就要开始和他们联系了。”

    “没问题!我们马上就去准备。”韦东齐和贺诚山一齐答道。

    因为时间还早,林振华便交代韦东齐和贺诚山先回宾馆去休息,自己则坐车到了何海峰的办公室。

    “嗬,小林,今天脸sè不错,怎么,谈判的事情成功了?”何海峰一见林振华便这样问道。这些天林振华一直没有时间来看望何海峰,不过两个人一直都有电话联系,对于谈判的进程,何海峰了解得不少。

    林振华笑道:“成功了,ALK公司的谈判代表已经正式通知我们,他们同意在这一次江北石化的技改项目中,向我们转让30万吨乙烯装置的关键xìng技术资料。我们汉华重工是技术的受让方,唯一的受让方。”

    “太好了,这样一来,咱们国家的乙烯装备水平,该出现一个大的飞跃了吧?”何海峰听到这个消息,也非常高兴。他虽然不懂化工设备,但对于大型乙烯装备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还是有所认识的。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对工业的认识往往局限于自己身边的消费品,例如汽车、手机之类的。但真正代表一个国家工业水平的,却是那些重工业装备。以家用小轿车为例,它说到底不过就是一种代步工具,10万元或者100万元的汽车,在功能方面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异。能不能造出全球顶尖的汽车,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其实是无足轻重的。

    但重工业装备就不同了,大型发电设备、大型输变电设备、大型石化设备等等,都是关键到国家经济命脉的东西。如果一个国家不能制造这些装备,那么就只能伸着脖子任人宰割了。

    乙烯装备就是这样一种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型装备。乙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人们rì常生活中使用的聚乙烯、合成橡胶、涤纶、维纶、合成洗涤剂等,都是由乙烯生成的。据资料显示,2010年全中国乙烯的年需求量达到2500万吨,至2020年更是将要达到4000万吨以上。

    为了满足国内的乙烯需求,中国至少需要建设30套以上百万吨级的乙烯成套装置,而到2000年前后,国内一套百万吨级乙烯装置的总投资一般在200亿元以上,其中设备部分为70亿元左右。从这些数字就可以看出,掌握乙烯装备的制造能力,对于一个大国来说,是何等重要。

    “拿到ALK的技术资料,只是一个开始,要真正形成装备制造能力,还有许多障碍要克服的。”林振华低调地说道,“不过,现在倒是有一个很好的机会,顾嘉骅和左济民两位司长已经原则上同意,给我们一套乙烯设备的订单。我们打算利用这套订单,来形成一个乙烯设备的战略联盟,把国内有实力的企业捆绑起来,共同冲击这个技术难关。”

    “怎么样,有把握吗?”何海峰关切地问道。

    林振华点点头道:“难度肯定是有的,但已经不是什么无法克服的难关了,只是花的时间多少,以及花费的投入多少的问题。过一段时间,我打算带上老韦、贺老他们,去各家大型石化企业串串门,再摸一摸大家的底。”

    “嗯,应该去实地考察一下。”何海峰说道,“对了,如果下去的时候遇到什么障碍,你可以和我联系,也许我能帮上你们一些忙的。”

    林振华笑道:“巧了,我还正打算问你这件事呢。我听左济民向我透露,说你有可能到国家计委去当副主任,此事可当真啊?”

    何海峰道:“他说的没错,现在这件事基本上定了,我现在正在移交手里的工作,估计很快就要到计委那边去上班了。”

    林振华问道:“老何,去国家计委这件事情,是上面的意思,还是你自己的意思?”

    何海峰道:“主要还是我自己的意思吧。计委那边过去也联系过我,他们认为我在zhōng yāng领导身边工作的时间比较长,对政策的把握比较好。不过,我此前一直在犹豫是不是要过去。”

    “现在怎么又下定决心了?”林振华问道。

    何海峰微微一笑,说道:“这件事,其实和你还有一些关系呢。”

    “和我有什么关系?”林振华有些糊涂。

    何海峰道:“上次你在我这里,跟我说了一句话,对我很有启发。你说我们体改委是风口浪尖上的单位,思想碰撞非常严重。后来我认真想了一下,觉得你说的是有道理的。其实我自己也一直都注意到了这一点,而且也一直都在努力地保持一种不偏不倚的立场。但现在看来,要想继续不偏不倚恐怕很难做到了。”

    “怎么……呃,算了,这些事我也不需要知道吧。”林振华有心追问一句,不过想了想,还是放弃了。

    在80年代末的这个时点上,关于中国改革的路径和最终模式,有着许多的争论,这种争论也同样体现在高层中间。何海峰说自己已经很难保持不偏不倚的立场,指的就是这一点。高层争论的结果,林振华作为一个穿越人士,其实也已经是非常清楚的,他没有必要让何海峰向他透露这种具有一定密级的信息。

    “到国家计委去也挺好的,其实我一直希望能够做一些实务工作。政策方面的理论研究,我已经做了六七年,也快做腻了。”何海峰用轻松的口吻说道。

    “不过从我个人来说,倒是很希望你到国家计委工作哟。”林振华说道,“我们马上就要搞全国xìng的大协作了,有你这位国家计委的副主任给我们当后盾,我的底气就更足了。”

    何海峰道:“后盾不后盾的,可不敢说。不过,我对于计委的工作倒也有一些想法,到时候肯定还得请你给参谋参谋。上次你跟我说起的打通长江黄金水道的设想,我和计委的同志已经讨论过了,大家都觉得很有启发。近rì计委就会与交通部、水利部等部门联合发出一个通知,规定未来长江上自宜昌以下的江面上,任何新建桥梁的净空都必须控制在40米以上。”

    “太好了,老何,我代表长江中游四亿人民感谢你。”林振华说道。

    “你不觉得自己代表的人有点多吗?”何海峰调侃道,“你要感谢,就感谢你自己好了。现在大家都在关注沿海开放,谁也没有考虑到20年以后长江中游的发展问题,是你最早提醒我们注意这个问题的,所以,要说功劳,主要的功劳还在于你自己呢。”

    “老何,我的原则是:第一,功劳永远都是领导的。第二,如果功劳是我自己的,请参见第一条。”林振华嘻皮笑脸地说道。

    何海峰哈哈大笑:“小林,你现在也是一个副总经理了,说话的时候,嘴上是不是也该有个把门的?老是这样没正形地说话,大家会觉得你不够稳重的。”

    两个人又聊了一阵闲天,林振华闪烁其辞地提醒何海峰,要注意未来一两年内国内和国际政治上的突发情况,何海峰神sè凝重地记下了。他虽然不知道林振华所指的是什么,也不知道林振华是根据什么而提出这样的问题的,但他明白一点,林振华不会无缘无故地说这些话。

    “好了,老何,我告辞了。你的升官酒,我就不去喝了,改天何副主任如果有空,欢迎到我们浔阳去指导工作。”林振华站起身向何海峰告辞。

    何海峰起身相送,说道:“怎么,小林,也没空到家里去坐坐吗?”

    林振华摇摇头道:“没时间了,和ALK的技术转让协议还要进一步讨论,此外,我们还要去找协作厂家交流。对了,今天晚上陈天还帮我约了一个人呢,我也得去见见。”

    “干什么的人?”何海峰随口问道。

    “一个倒爷。”林振华道,“不过,是一个国际倒爷。”

375 国际倒爷

    陈天约林振华见面的地点,是在王府井的东来顺。林振华赶到的时候,陈天和他要介绍的人已经先到了,正坐在一张餐桌边上聊着天。那人中等身材,西服革履,看起来像个成功人士的样子,不过从他那黝黑的肤sè中,林振华还是能够看出,这位仁兄应当也是吃过苦,受过累的。

    “不好意思,二位,我来晚了。”林振华走上前去,带着歉意说道。

    “没有没有,我们也是刚来。”陈天带来的那人连忙站起身来和林振华打着招呼。

    陈天没有站起来,以他和林振华的交情,已经不需要这样的客套了。他指了指那人,对林振华介绍道:“吴杰,沈阳达瓦贸易公司总经理。”

    “哈哈,我这个总经理是个光杆司令,和林总这种指挥千军万马的总经理相比,那简直就是一个小兵小卒了。”吴杰哈哈笑着说道。陈天在事先向林振华介绍时,说过此人是一位国际倒爷,现在看起来还真有点这个意思。他和林振华是初次见面,却表现得热情异常,一看就知道平时是习惯于与各sè人等打交道的。

    两个人谦让了一下之后,分别落座了。服务员走过来,问道:“各位,吃点什么?”

    吴杰看了看林振华,说道:“林总定吧?”

    林振华摆摆手道:“可别让我定,我最不擅长于点菜了。”

    “林总太客气了。”吴杰说了一声,然后转向陈天,说道:“要不,陈总来决定吧?今天说完了,最后我付帐,谁也别跟我抢,谁跟我抢,我跟谁急。”

    陈天笑道:“我才不跟你抢呢,我和振华都是替国家当差的,企业有再多的钱,也不是我们的。只有你吴总是自己挣,自己花,不让你付帐,还能让谁付帐?”

    “陈总这话真是太客气了,正因为你们二位都是给国家当差的,我才没法和你们比呢。个人再有钱,能跟国家比富吗?不过,今天是我诚心诚意请二位,二位能够赏光,我都觉得是祖坟上冒烟了,哪敢让二位付账。”吴杰非常谦恭地说道。

    陈天作为一名官二代,从来都不知道啥叫客气。从他的角度来看,能够替吴杰联络林振华,还在百忙之中陪吴杰吃饭,的确已经是非常给吴杰面子了,哪里还有抢着付帐的道理。他抬起头对服务员说道:“你也甭问了,到东来顺,自然是吃涮羊肉,半斤一盘的羊肉,先来10盘,不够再加。”

    “再来两瓶二锅头。”吴杰补充道。

    “呃……好吧,客随主便吧。”林振华无语了,反正自己无财无sè,一切就听陈天安排吧。

    酒和肉很快就端上来了,铜火锅里的炭火烧得正旺,三个人一边涮着肉吃,一边喝着二锅头,几杯酒下肚,聊天的气氛便热烈起来了。

    “听陈哥说,吴总是做贸易的,具体做些什么贸易?”林振华试探着对吴杰问道。

    吴杰道:“我算搞什么贸易,我就是一个国际倒爷而已,主要是跑苏联。你看我的公司名字,叫做达瓦贸易公司,在苏联,我这个公司就叫做达瓦里虚公司。达瓦里虚,在俄语里就是同志的意思。”

    “原来是这么个达瓦。”林振华点了点头,“吴总原来就是在外贸部门工作的吗?”

    吴杰摇摇头道:“我是个工人出身。我父母都是当工人的,钢铁厂的工人。我最早是顶替进了厂,每个月拿300多大毛,刚够自己吃饭,加上抽烟喝酒。烟都不敢买好烟,一买好烟就超支了。后来我实在受不了了,索xìng就辞了职,自己干了。”

    林振华哑然失笑了,他想起了熊立军当年的样子,和吴杰还真有得一拼。熊立军下海是受到林振华的鼓动,不过,现在看来,即使没有林振华这样一个穿越众,熊立军最终也会下海的,正如面前这位吴杰一样。

    “我最早下海的时候,就是倒腾点电子表、蛤蟆镜啥的。那时候还抓投机倒把的呢,我也不敢公开卖,就找个小街小巷的,托在手上卖。就这样,干了好几年,也存下了点钱。”吴杰继续说着自己的发家史,“前两年,咱们国家和苏联的关系改善了,有几个哥们跑到满州里那边去和苏联人做边贸,赚得挺凶的。我一看,这也是一个门路,也就跟着他们跑起来了。”

    “然后你就注册了个贸易公司?”林振华问道。

    吴杰道:“是啊,生意越做越大,没个公司也不像样。我一开始是做边贸,后来就通过做生意时候认识的苏联朋友,帮忙搞到了签证,直接把生意做到苏联国内去了。这两年,我在苏联可跑了不少地方呢。”

    听吴杰说到这里,林振华心念一动,不由得向陈天投去一束目光。陈天坐在那里,似乎是专心致志地涮着羊肉,看到林振华向自己看来,他微微一笑,不动声sè地点了一下头,意思是说自己给林振华介绍这个朋友,的确是有原因的。

    早在几年前,林振华就在打苏联的主意。3年前在法兰克福装备展上,他刻意地联络上了几位苏联的军工专家,甚至还误打误撞地邂逅了rì后叱咤风云的皮尤津。事后,他把这几位苏联军工专家介绍给了刘向海,并交代刘向海和他们保持密切的联系。

    除了军工方面的渠道之外,林振华也一心想打通与苏联的商业往来,为此,他专门还与陈天探讨过这件事。不过,这几年他四处奔波,rì理万机,也的确没有时间专门去实施自己的苏联攻略。现在陈天把这个吴杰介绍给他,其实就有帮他建立与苏联的联络这一想法。

    “吴总和苏联这边做贸易,主要是做哪些方面的产品?”林振华问道。

    “轻工业品。”吴杰道,“原来我光以为咱们中国的轻工业产品差,到了老毛子那里一看才知道,他们的轻工业,比咱们还差。就这么说吧,半导体收音机,在咱们这算是挺稀松平常的货sè了吧?在苏联这玩艺就特别缺。我在莫斯科住宾馆,临了送了个半导体收音机给服务员,好家伙,她接到那收音机的时候那个激动劲,就跟在咱们这,有外国人送咱们一个大彩电似的。”

    “有这么夸张吗?”林振华有些不敢相信,在后世,他倒是听说过许多关于前苏联轻工业落后的传闻,但说到人家连个半导体收音机都做不好,似乎有些太夸张了。

    陈天嘴里塞满了羊肉,漫不经心地说道:“振华,吴总说的这个,太正常了。苏联人把国家的那点资源,全折腾着搞军工了。他们有个笑话,说一个航天专家在莫斯科能够接收远在南太平洋上空的卫星发来的信号,却收不到莫斯科电视台的电视节目信号。”

    “可不是吗。”吴杰听到陈天支持了他的说法,觉得颇有面子,情绪更加高涨了,“我在莫斯科住宾馆,他们宾馆里的电视机就收不到节目,全是雪花点。”

    “然后呢?”林振华问道。

    “然后我就不看了,反正这俄语我也听不太懂。老毛子国内的电视节目比咱的还不如,连个带sè的都没有。”吴杰不屑地说道。

    林振华挠了挠头:“呃,我是问然后你和苏联人做什么生意。”

    “哦,你问这个啊。”吴杰道,“我就是把咱们中国的轻工业品,倒腾到苏联去,什么家用电器啊、服装啊、餐具啊,反正咱们这街上随便能买到的那些东西,到了苏联都是抢手货,价钱相当于咱们这边的两三倍。对了,还有烈酒,那是老毛子最喜欢的东西,他们也喝不出个酒好酒坏,就知道度数越高的越好。”

    “那你卖了货,就带着卢布回来换chéng rén民币吗?”林振华继续问道。

    “那哪成啊。”吴杰道,“拿卢布回来换人民币,一是不好换,二是换的汇率低,赔大了。我是用卖轻工业品得的钱,在苏联国内再买他们的东西,运回国内来卖。”

    “苏联有什么可以卖到中国来的东西?”林振华问。

    吴杰得意地说道:“有啊,苏联的皮大衣啊、望远镜啊,都挺便宜的,我就往回倒腾。不过呢,现在往回倒腾这玩艺的人越来越多了,有点不太好出手。”

    “那你没想办法再拓展点其他的渠道?”林振华随口问道,截至目前为止,他还没有想好要如何利用吴杰这个人,不过,考虑到几年后苏联将要解体的情况,林振华还是觉得自己需要有一些熟悉苏联情况的人,以便届时到苏联去拣些洋落。

    听到林振华的问话,吴杰稍稍沉了一下,然后说道:“林总这话问着了。其实,我这次托人和陈总联系,就是有意想拓展点其他的渠道。你们知道吗,现在苏联最便宜的东西不是皮大衣这些,而是……”

    说到这,他刻意停顿了一下,观察着陈天和林振华的表情,以决定自己是否还要继续说下去。

    林振华看了看陈天,陈天用正在夹肉的筷子头指了指吴杰,说道:“吴总,有什么话你但说无妨,咱们今天就是哥们聊天,这里也没外人,没人治你的罪。”

    吴杰等的就是这句话,得了陈天的承诺,他压低声音,说道:“其实,现在苏联最便宜的东西,是军火。”

376 都是好东西

    军火!

    林振华几乎要跳起来了,这位仁兄想玩什么呢,莫非还打算从苏联倒腾军火到中国来?他有心对吴杰说点什么,转念一想,似乎这事还轮不到自己来关心,陈天就是秘密战线的人,这种事情,怎么也是归陈天管的吧?

    他又扭头去看陈天,只见陈天还在那认真地涮着肉,似乎吴杰说的只是很平常的一件事情而已。林振华这才知道,自己的修炼功夫,与陈天相比,还差着那么一点。要不怎么说人家是干秘密工作的,还真有点泰山崩于前而不惊的定力。

    “呵呵,吴总,你接着说。”林振华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