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工业霸主-第1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256 磁偏吹

    “建波说,我们厂的目标是年产15万台电冰箱,现在轻化厅能够解决7万台压缩机,还差8万台的缺口,所以……”沈佳乐迟疑地说道。

    “建波不会是想让我帮你们弄到8万台压缩机吧?”林振华道,“轻化厅都只能给你们弄到7万台,我哪弄得到8万台?还有,这东西是年年都要用的,建波的意思,不会是让我年都给弄吧?”

    沈佳乐担心地问道:“林振华,这事是不是很麻烦?”

    林振华看着沈佳乐,真是无语了。这丫头在电焊方面是把好手,但说到人情世故,还有国家政策之类的,就完全是个傻丫头了。

    林振华在五叶风扇的问题上给了高祖兴一个面子,这次外贸部在法兰克福装备展上取得的成绩,也有林振华的功劳。这些事情,高祖兴肯定都会记在心上的,所以,林振华如果要求高祖兴帮忙办点什么事情,高祖兴应当是会答应的。

    8万台压缩机的进口指标,对于高祖兴来说也就是一张条子的事情,林振华完全能够弄到。但人情这种东西,用一回就少一回,林振华凭什么为金建波而去浪费这些人情呢?

    “林振华,建波说,如果办这件事需要花钱,这些钱可以由我们江实电来承担,只要你告诉他一个数字,他就能给你办好。”沈佳乐继续说道。

    林振华叹了口气,说道:“沈佳乐,你真不该卷到这件事情里来。你就踏踏实实去发你的洗澡票、开水票、冰棒票,不是挺好吗?建波说的这个事情,我可以给他办,但一下子弄到8万台的可能xìng不大,3、4万台还有可能,先应一下急吧。你回去跟建波说吧,我的关系也很有限,下不为例,你们厂还是要想办法自己解决压缩机的来源问题。至于说用钱的事情,就免谈了,他敢给,我还不敢收呢。”

    沈佳乐从林振华的话里听出了两种态度,一种是对她的,那是一种对待自己人的爱护态度;另一种是对金建波的,那是一种对生意伙伴的公事公办的态度。林振华这番话里,明显在暗示说,他愿意给金建波这一次面子,但仅限于一次,给完就完了。而他所以给金建波这个面子,十有**,还是看到她沈佳乐的面子上。

    “好的,林振华,我回去跟建波说吧。”沈佳乐有些郁郁地答道,“对不起,我让你为难了。”

    看着沈佳乐的神情,林振华没来由地觉得一些心疼的感觉,他也不知道怎么跟沈佳乐说才好,只好岔开话题说道:“小沈,你不急着回去吧?要不,在浔阳玩两天,我看有方便的车去南都的时候,捎你一程。”

    “不了,家里还有孩子呢。”沈佳乐说道,“我已经出来已经三天了,我打算下午就坐火车回南都去。”

    林振华道:“真不好意思,我刚出国回来,又到南京和上海去办了点事,让你在这里白白等了两天。”

    沈佳乐脸上露出一缕微笑,她举起手里的一份资料,说道:“没有啊,我也没在这里白等,我帮你们那位马工程师翻译了一些资料呢。”

    “马工程师?”林振华一愣,“马杰?”

    “对,就是马杰。”沈佳乐道。

    “乱弹琴!”林振华道,他这个词还是向朱铁军学来的,他觉得这样说非常酷的样子,“马杰怎么能抓你的差呢?还有,你帮他翻译资料,开什么玩笑?”

    “是一些rì语的焊接资料,马工说,他找不到人翻译,正好我没事,就帮他译了一些。”沈佳乐说道。说起焊接的事情,她的神sè变得奕奕动人,好像是久旱逢雨的花儿一般。说到这,她站起身来,说道:“对了,我还得去找马工一趟,他这些资料我没有译完,我想跟他说下,我带回南都去给他译,译完再寄回来。”

    “你坐着,我让马杰自己过来吧。”

    林振华说着,拿起桌上的话机,给车间打了一个电话,让他们通知马杰马上过来。十几分钟后,马杰气喘吁吁地进来了,一进门便问道:“林经理,你回来了?找我有事吗?”

    林振华指了指沈佳乐,说道:“不是我,是小沈找你。”

    马杰这才发现坐在沙发上的沈佳乐,点点头道:“沈师傅,你也在这啊?”

    “对了,马杰,你怎么想到请沈师傅给你翻译资料的?”林振华问道。当着马杰的面,他不好表现得与沈佳乐太熟悉的样子,便按着工厂里的习惯称呼沈佳乐为沈师傅了。

    马杰尴尬道:“这是凑巧了。我们从法兰克福带回来一些西乎公司的焊接资料,史经理帮忙找了几位师范大学的rì语老师帮忙翻译,结果我一看,译得根本就没法看,因为他们根本就不懂焊接。我拿着资料来找你,结果没找着你,倒碰上了沈师傅。”

    沈佳乐不好意思地说道:“我当时看到马工手里的资料是rì语的,而且还是焊接方面的,就说我也懂一点,其实我也懂得不多,才译了一点点,还得不停地查rì汉辞典。”

    马杰道:“沈师傅真是太谦虚了,你岂止是懂一点啊。你翻译的那些资料,我看过了,非常准确,尤其是那些电焊术语,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你就是搞电焊的呢。”

    林振华暗自觉得好笑,他向马杰问道:“小马,你说你以为沈师傅是搞电焊的,那么你觉得她本来应该是干什么?”

    马杰茫然道:“她说她是石化机厂行政科的,管发洗澡票的。我说石化机也真是浪费人才,这么好一个rì语人才,怎么去发洗澡票了?”

    “糊涂!”林振华斥道,“沈师傅烧电焊的时候,你还在穿开裆裤呢。”

    “不会吧?”马杰回头上下打量着沈佳乐,觉得她怎么看也不像是个阿姨的样子,“林经理,你说我小没关系,可是你不能把沈师傅说得那么老吧?我怎么觉得,她充其量就跟我姐一样大啊,怎么可能烧了十几年电焊?”

    沈佳乐捂着嘴笑道:“马工,林经理说得没错,我很小的时候就跟我爸爸学电焊,到现在已经烧了十多年电焊了。”

    林振华道:“马杰,记住了,你眼前这位大姐,是整个江南省轻化系统最好的电焊工。几年前,整个江南省只有一个人会烧氩弧焊,就是她。”

    “真的!”马杰两眼直放金光,“沈师傅,我真没想到,哎呀,真是对不起了!”

    沈佳乐带着几分羞涩几分自豪地说道:“也不是像林经理说的这样,其实……我记得林经理也会烧氩弧焊的。”

    “这真是太好了!”马杰喜形于sè,“沈师傅,我刚刚拿着你译好的资料,在车间里找了两位师傅在试验焊接后加热矫正变形的方法,总觉得有点不得要领,你能去指点我们一下吗?”

    马杰是个技术宅男,涉及到技术方面的问题就有点呆头呆脑的。也许是这些天焊接的问题困惑他太多了,一听说沈佳乐居然是江南省最好的电焊工,他马上就想到了要拉沈佳乐去当现场指导,而全然忘记了对方只是来厂里做客的。

    林振华只好出言制止了:“小马,别闹,沈师傅是客人,再说,她下午还要赶火车回南都呢。”

    “呃……哦,对不起,我……”马杰这才知道自己唐突了,尴尬地支吾起来。

    沈佳乐看了看腕子上的手表,轻声说道:“时间还来得及,林振华,要不,我跟马工去车间看看吧。”

    林振华看到沈佳乐的眼神里似乎有一些央求之sè,蓦然想起了去年他去石化机拉走那些焊机时沈佳乐脸上的泪水。他点了点头,道:“也好,那就麻烦你了。”

    三个人离开公司总部办公楼,一起向车间走去。马杰是骑车过来的,此时便推着车与沈佳乐并排走着,一路对沈佳乐问长问短,全是关于焊接技术方面的内容。作为一名机械系的毕业生,马杰也是学过焊接的,但理论知识偏多,实践经验不足,沈佳乐跟他说起的焊接中的种种技巧,让他听得心旷神怡,颇有茅塞顿开之感。

    马杰这些天接受韦东齐安排的任务,正在研究高压容器焊接应力方面的问题。林振华给他打电话的时候,他正在容器车间和几位电焊工试验钢管焊接中的应力消除方法。

    三个人来到焊接现场,马杰指着一段焊在架子上的钢管对沈佳乐说道:“沈师傅,你看,这是我们刚刚焊上去的钢管,冷却之后,钢管出现了轻微的弯曲变形,我们正在试验如何矫正这种变形呢?”

    沈佳乐看到焊机和焊件,眼睛就亮起来了,她快步走上前去,用手摸了摸焊缝,说道:“哎呀,你们刚才焊的时候,电源线接偏了吧?”

    一名叫作喻宾的电焊工不解地问道:“什么叫电源线接偏了?”

    沈佳乐指了指钢管的一端,问道:“你们刚才是不是把电源接在钢管这一头了?”

    “对啊,只有那里能够夹住啊。”喻宾道,说完,他有些纳闷地问道,“你怎么知道我们是夹在这一头,不是另一头?”

    沈佳乐微微一笑,道:“我是从焊缝的形状看出来的,因为你们把电源夹在这一头,所以焊接的时候,焊弧会偏向另一头,我们管这个叫偏吹。”

    马杰在一旁点点头道:“我想起来了,过去书上说过这个现象,这是因为电流从侧面流过,产生磁场,焊弧在磁场的作用下会发生偏转。至于偏转的方法,我一下子想不起来了,应当是偏向磁通密度比较小的一边吧。”

    沈佳乐道:“好像是这个道理吧,我也说不清楚。不过,我知道偏吹会让电弧偏离熔池,这样焊缝不好看,而且容易出现气孔,焊不透,影响质量。”

    喻宾看着沈佳乐不过20来岁的年龄,说话却俨然像个权威的样子,很是不服气。他是岑右军从周围厂子里淘来的一名提前退休的电焊工,已经是50多岁了,手上的技术很是不错。像这种焊接时出现磁偏吹的情况,他过去也遇到过,但从来没有去细琢磨过,也不觉得有什么问题。现在听沈佳乐一说,好像还挺严重的样子,这就让他有些脸上挂不住了。

    “这位小师傅,你说这个什么偏吹会影响质量,那你有什么办法能够避免啊?”喻宾叫板道。

    沈佳乐道:“这个有很多办法的,一个是把电源接点直接接在焊点下面。如果不方便的话,那么在焊接的时候,焊条稍微向有偏吹的方向倾斜一些,也可以抵销偏吹的影响。”

    “要不你试试?”喻宾说道。

    沈佳乐回头看看林振华,征询他的意见。林振华呵呵一笑,早给她递过去一件电焊工作服,说道:“来,你换上工作服,给大家演示一下吧。”

    沈佳乐递给林振华一个感激的眼神,然后接过工作服,套在自己的衣服上。马杰又给她拿来了电焊手套、面罩和工作帽等。沈佳乐打扮起来,一下子又恢复了当年那个飒爽英姿的样子。

    容器车间里的工人们看到林振华亲自陪了一位姑娘过来,本来还没怎么在意。现在见这位姑娘居然穿戴起工作服,似乎是要露一手的样子,便纷纷围拢过来,想看看是什么样的神人,居然让副总经理亲自陪同来了。

    沈佳乐拉过电焊机上的导线,把它夹在钢管上,然后把一根电焊丝夹在电焊钳上,做好了焊接前的准备。在做这一切的时候,她有一种恍惚的感觉,似乎上一次这样做还是几百年前的事情,又像是做了一辈子这样的工作。她回头看看,见许多工人都站在她的身后,等着看她演示,她不由得有些紧张起来。

    “佳乐,放松点,记住,你永远都是江南省最好的电焊工。”林振华的声音轻轻地在她耳畔响起。

    沈佳乐觉得眼眶里一热,幸好电焊面罩挡住了她的脸,没有人能够看到她的表情。她无声地深吸了一口气,举起焊钳,用焊丝轻轻地碰了一下焊点。

    一串璀璨的焊花飞洒起来,像是沈佳乐那飞扬的青chūn一般。

257 电焊专家

    焊弧一点燃,沈佳乐就完全忘记了自己身处何处,她眼睛里只剩下了焊点。她熟练地控制着焊钳,在工件上拉出一条均匀光洁的焊缝。

    边上围观的工人们却全都看呆了,所谓行家伸伸手,便知有没有。大家都是干电焊的,从焊接的手法、焊弧的长短,都能够看出一个人水平的高低。沈佳乐的表演,给人的感觉只有一点,那就是完美无缺。

    “我的妈呀,我干了几十年电焊也没她手法这么熟练啊。”

    “她这技术是从娘胎里带出来的吧?”

    “这姑娘是谁啊?”

    “你不认识她吗?她就是沈佳乐啊!”有认识的人说道。

    “沈佳乐是谁?”更多的人开始打听起来。

    “沈佳乐你都不知道,咱们江南省电焊工的尖子啊!”

    来自于原来汉华机械厂的电焊工大多都是认识沈佳乐的,但浔自的,以及从其他地方挖来的那些焊工,不认识沈佳乐的就居多了。于是,认识沈佳乐的人便开始小声地说起沈佳乐的事迹,说这姑娘如何家学渊源,又如何在rì本受过专业训练,等等。更有好事者偷偷地向自己要好的工友说起了有关沈佳乐与林副总之间的桃sè传闻,惹得不少人开始向林振华投来戏谑的眼神。

    “喻师傅,你看一下,这样焊是不是更好一些。”沈佳乐熄灭了焊弧,放下面罩,对喻宾说道。喻宾的名字,刚才已经有人向她介绍过了。

    “果然不偏了!”喻宾啧啧称道,“哎呀,我烧了几十年电焊,今天算是从你这个小年轻这里学了一招,沈师傅真是不简单啊。”

    沈佳乐被喻宾一夸,有些不好意思了:“喻师傅,瞧你说的,我也只是凑巧学过一些而已。你过去焊的可能不是压力容器,焊缝受力要求不高,有点焊偏问题也不大。我们搞二三类压力容器的时候,焊点承受的压力大,对焊缝的要求特别高,所以这些都是要考虑的。还有,偏吹的大小,和电流强度也有关系,你过去可能焊小电流的情况比较多,所以也不会特别注意这种情况的。”

    马杰拿着个小本子,刷刷刷地记录着沈佳乐说的话,看那意思,恨不得回头整理一本沈佳乐语录出来,作为自己的红宝书,天天读,月月读了。

    “沈师傅,你看,我们刚才焊的情况也是这样,钢管有些轻微的弯曲,你能看出来吗?”喻宾指着沈佳乐刚刚焊好的管子说道。

    沈佳乐点点头道:“这是正常的,这个属于焊接的残余变形。像这种情况,可以用气焊做点状加热来矫正的。”

    喻宾道:“对啊,我们刚才就在试这种方法,不过掌握不了要领。沈师傅,你干脆也给我们演示一下吧。”

    “好的,我们一起探讨一下吧。”沈佳乐说道。

    早有人把气焊的焊枪给沈佳乐递过来了,氧气和乙炔气都已经接好。沈佳乐接过焊枪,点着火,在空气中烧了一小会,然后对边上的几位焊工说道:“大家看,火焰变到这个颜sè的时候,大概是800度左右。像这根钢管用的钢材,矫正的温度是600度到800度之间。矫正的时候,加热速度要快,加热点一般就是1到2个公分大小,各个点之间的距离,根据弯曲的程度来定……”

    她一边说着,一边举着焊枪在钢管上一个点一个点地烧着,烧热一个点马上转到下一个点。大家目不转睛地看着她cāo作,暗暗地体会着cāo作上的要领。

    “好了,现在应当是矫直了。”沈佳乐完成了全部cāo作,熄灭焊枪,拍拍手站到一边,对众人说道。

    每个人都过去摸了一下她刚刚烧过的地方,然后向她投去一个钦佩的眼神:“真神了,沈师傅,你这都是跟谁学的?”

    沈佳乐道:“我也说不好是跟谁学的,我学徒的时候跟我爸还有厂里的师傅学了一些,后来在rì本也学了一些,再后来有些就是自己琢磨出来的。其实我会的也不多,只是正好会这个罢了。”

    “大家看到了吗,这就是高手的境界!”林振华在人群中喊了一声,然后带头开始鼓掌,众人也跟着鼓起掌来,一时间车间里掌声雷动。

    工人就是这样的,你有本事,大家就佩服你、尊重你,这种佩服和尊重是发自内心的,并不因你的职务、地位或者资历而改变。沈佳乐虽然是这样一个看起来娇娇怯怯的小姑娘,但她在电焊上露的这一手,折服了车间里所有的同行,大家便给予了她极高的敬意。

    “谢谢大家,谢谢大家。”沈佳乐拼命地向大家鞠着躬,这种受人尊重的感觉,她已经很久没有体会到了。

    此情此景之下,林振华也好生感慨。今天他初见到沈佳乐的时候,觉得她虽然看起来白净了一些,也更漂亮了,但总好像是缺了一点神采,像是没有什么活力一般。而这一刻,沈佳乐是神采飞扬的,脸上的笑容显得那样有鲜艳动人。

    金建波啊金建波,你算是生生地毁了一个好工人啊,林振华轻轻地摇摇头想着。

    中午的时候,林振华在小食堂开了一桌宴席,美其名曰感谢沈佳乐的指导。宴席上,他没有多说话,倒是马杰、喻宾等人不断地与沈佳乐交流着电焊心得。韦东齐也被请来了,他算是沈佳乐的老领导,不过他并没有与沈佳乐谈太多江实电的事情。

    沈佳乐离开汉华重工的时候,脸上还带着几分兴奋,几分留恋。林振华给她派了个吉普车,让马杰陪同,送她去火车站。林振华自己没有亲自去送,多少也有些避嫌的意思。

    “林经理,咱们是不是想个办法,把沈师傅弄到汉华重工来?”马杰从火车站回来后,兴致勃勃地向林振华提议道。

    林振华摇摇头道:“这不可能,你还是死了这条心吧。”

    “太可惜了,人才难得啊!”马杰道,“林经理,你要知道,咱们要搞40万吨大化肥,涉及到三类压力容器的制造,咱们现在虽然有不少高级焊工,但技术水平达到沈师傅这个程度的,还真没有一个。如果有她挑大梁,咱们的整个焊接水平能够上一个台阶呢。”

    林振华道:“她家在南都,你让她到浔阳来工作,现实吗?”

    “把她爱人一起调过来呗。”马杰道。这样的例子在汉华重工并非没有,对于重要的工人或者技术人员,林振华从来都是不惜工本的,给房子,给待遇,给安排配偶的工作。沈佳乐这种级别的高级技工,完全能够享受到这种特殊待遇的。

    林振华道:“她的情况不同,她爱人是江实电的副厂长,改革家,你觉得他能为了老婆而跑到浔阳来吗?”

    “哦……那就算了吧。”马杰失望地说道,他看看林振华,有些遗憾地说:“林经理,这么好的一个工人,你怎么不先下手啊?”

    “下什么手?”林振华满头雾水。

    “我听说……呃,算了,算我没说。”马杰把后面的话咽回去,拔腿跑了。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着炸药包?

    我去炸学校,老师不知道,一拉线我就跑,轰的一声学校炸飞了!”

    在江实电,沈佳乐一边哼着当年林振华改编的歌,一边愉快地做着家务。她刚刚从浔阳回来,那种兴奋的感觉还没有消退。

    “妈妈,你唱的是什么呀?你今天怎么这么高兴呀。”小女儿在边上问道,她也感觉到了妈妈神情的异样。

    沈佳乐笑着答道:“我是觉得这首歌很好玩呀,所以就笑了。宝贝,你不觉得这首歌编得很有趣吗?”

    “佳乐,你回来了!”金建波下班回家了,一进门就看到了满面chūn风的妻子,心里不由得微微一动。

    “我回来了。”

    “你怎么去了三天?见到振华没有?”

    “哦,见到了。”沈佳乐道,“我去那天,他还在外地出差,今天早上他才回来的。”

    “事情跟他说了吗?”金建波首先关心的是这件事。

    沈佳乐道:“我跟他说了。林振华说,他弄不到8万台压缩机,不过可以帮我们弄到3、4万台的样子。不过,他说这事下不为例。建波,你看……”

    金建波点点头道:“嗯,比我想象的情况已经好得多了。我原来还以为他会拒绝的呢。”

    “不会的,林振华说,他和你的关系很好,你的事情,他肯定会帮忙的。”沈佳乐道。

    金建波问道:“他真是这样说的?”

    “真的呀。”

    “呵呵,也许吧。”金建波皮笑肉不笑地说道,“佳乐,我看你好像一点也不累的样子嘛。”

    “哦,是吗?”沈佳乐有些慌乱,她不愿意丈夫看出自己开心的感觉。毕竟,她的兴奋来自于今天白天烧电焊的经历,她不想向丈夫说到这一点。

    “今天回来的火车有座位,所以真的不算累。”沈佳乐掩饰地说道,“对了,建波,你快去洗手准备吃饭吧。”

    金建波心里掠过了一缕疑云,不过,脸上却没有表现出来。沈佳乐是受他的差遣去浔阳的,他无法指责沈佳乐什么。在这一刻,他感觉到了一种深深的醋意。

    你天天在我身边,从来也没有这样高兴过。从林振华那里回来,就能高兴成这个样子?

258 载誉归来

    八月初,浔阳城又一次欢腾起来了。自从汉华实业落户浔阳以来,类似于这样的欢腾场面,浔阳百姓已经经历了不止一次。

    通向南都方向的公路口上,人山人海,锣鼓喧天,挂在公路上方的大字横幅上写着:“热烈欢迎汉华重工自行车队载誉归来!”

    浔阳市长洪予安与浔阳市、汉华重工的领导们站在公路旁临时搭起的主席台上,正在等待着汉华车队的回归。

    以郎冬为队长的汉华重工自行车队,圆满地完成了环法自行车赛的全部赛程。据说,这是环法自行车赛历史上第一次有业余车队追随职业车手骑完了全部赛段。为表彰这支编外车队的成绩,大赛组织方在颁奖仪式上特地增加了一个项目,就是为汉华车队颁发了一个特别荣誉奖。这样一来,汉华车队的名字就更是传得家喻户晓了。

    今天是汉华车队返回浔阳的rì子,林振华特地跑到市zhèng fǔ去向洪予安报告此事,洪予安当即拍板,要由市zhèng fǔ出面来安排一个盛大的欢迎仪式,因为汉华车队此次名扬环法赛场,捎带着也把浔阳市的名气给带出去了。洪予安桌子上就有好几份外国报纸,上面在介绍汉华自行车队时,将其称之为:一支来自中国浔阳市的自行车队。中国有几个地级市能有机会登上国外媒体的头版头条的?

    郎冬一行是先乘飞机返回běi jīng,再从běi jīng坐火车回南都。汉华重工派出了三辆大卡车,前往南都去接应,林振华特地做出了交代,在卡车距离浔阳1公里远的地方,汉华车队将从卡车上下来,骑着他们参加环法赛的自行车进城,接受检阅。

    “来了!来了!”

    专门站在高处负责了望的工人大声地喊叫起来,一时间,鞭炮噼噼啪啪地响起来了,所有的人都转回身,目不转睛地盯着车队将要出现的方向。

    “我们回来了!”

    郎冬骑在领头的一辆自行车上,单手挥动着一面旗帜,高声地对欢迎的人群喊着。他身体欠佳,没有能够参加环法赛的行程,但这1公里的道路,他还是能够骑下来的。

    在他的身后,是十几名参加了环法全部赛程的汉华职工,他们的皮肤晒得黝黑,脸庞也消瘦了许多,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激动的笑容。

    洪予安走下主席台,快步向车队迎去。郎冬远远地就下了车,推着车走过来,与洪予安热情握手:“洪市长,你亲自来了!”

    洪予安一边与郎冬握手,一边问候道:“老郎,辛苦了!这一趟收获如何?”

    “幸不辱使命!”郎冬自豪地说道,他从脖子上摘下一枚用彩带系着的奖牌,递到洪予安的手上,说道:“洪市长,你看,这是环法赛组委会为我们颁发的特别奖章!”

    “好啊!这可是我们浔阳市在国际大赛上零的突破啊。”洪予安接过奖牌,爱不释手地看着,虽然上面的法语单词他一个也看不懂。

    “这块奖章,就赠送给市zhèng fǔ了。”林振华在一旁说道,“没有市zhèng fǔ的支持,也不会有我们汉华车队今天的成就。”

    洪予安大喜道:“太好了,我要把这块奖牌挂在市zhèng fǔ的会议室里,这是你们汉华重工的荣誉,也是我们整个浔阳市的荣誉啊。”

    一群花枝招展的小学生飞奔着上前,把一束束鲜花塞到那些凯旋的叔叔阿姨们手上,又象征xìng地给他们脖子上系上了一条红领巾。这些孩子干这种事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一点也没有怯场的感觉。

    汉华车手们对于这样的场面也早已熟悉了,在法国的时候,法国的观众比浔阳的观众可要热情奔放得多,汉华车手们的心理早已练得波澜不惊了。他们纷纷从兜里掏出大把大把的巧克力,回送给那些孩子们。周围没有献花任务的孩子一见,也一拥而上,高喊着:

    “叔叔,给我一个!”

    “阿姨,给我一个!”

    舒曼也骑了一辆车跟在背后,见此情景,乐呵呵地搬来了一箱巧克力,站在马路边就开始发放起来了。褚红阳连忙跑过去帮忙,冷眼一看,好像这两口子又在重新办一次婚礼一般。

    林振华走过去,笑着对舒曼说道:“舒曼,不错啊,你居然还买了巧克力,怎么,你就知道会有人欢迎你们吗?”

    舒曼笑道:“振华,我这也是借花献佛,这些巧克力都是一路上法国人送的,我一分钱都没花。不光这些,卡车上还有满满两箱呢。”

    “这么说来,咱们这回赚了嘛。”林振华调侃道。

    舒曼一撇嘴:“这才值几个钱啊。对了,振华,红阳可有好消息要跟你说。”

    “是吗,红阳,说说看。”林振华道。

    褚红阳把林振华拉到一边,喜滋滋地对他说道:“小华,咱们这回可赚大了,出去这一趟花的钱,全挣回来了。”

    “说说看。”林振华道。那年月通讯手段没那么发达,汉华车队在法国的经历,林振华更多的还是从外文报纸上得到的消息。郎冬和舒曼偶尔会给公司发回来一个简单的电报,上面不过是只言片语,报个平安,说不清楚什么细节。

    褚红阳道:“小华,你知道吗,这次在环法赛场上,咱们汉华车队是最出风头的,比那些职业选手的风头还大呢。”

    林振华点点头道:“我看到了几份报纸,好像真有点这个意思。”

    “你看到报纸了?那你看到希瑙尔举着咱们自行车的那张照片没有?”褚红阳问道。

    林振华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